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上期期末檢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單項選擇題(共60分下列各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請選出。每小題2分)1-5 ABBBA 6-10 BCDCC11-15 ACBAB 16-20 BDCDC 21-25 CBCDA 26-30 BCDDB二、材料簡答題(26分)31.(6分)(1)①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②黨的初心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③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解決民生問題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⑤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解決民生問題就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⑦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等,(任答2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2)要求:立場正確、切實可行、符合要求即可,如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提升農村飲用水安全等等。(2分)32.(6分)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②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③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④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⑤科技創新能力己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等(任答三點即可,每點2分,共6分)33.(8分)(1)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分,答出歷久彌新、薪火相傳可給1分)價值:①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②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每點2分,共4分)(2)答案示例:“和”和諧、和睦、和平等:(其中1詞即可,1分)“動”勤勞、勤奮、勤儉等。(其中1詞即可,1分)34.(6分)(1)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②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任答2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分,只答“和平統一”或“一國兩制”只給1分)三、辨析題(6分僅作判斷不說明理由者不得分)35.(6分)不贊同小江同學的觀點。(1分)①有了這些法律規定,可為制裁高空拋物行為提供法律依據,從而減少高空拋物行為的發生:(1分)②治理高空拋物問題,除推進科學立法外,還需要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2分)③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和維護自身權益;(1分)④治理高空拋物問題要加強法治宜傳教育,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1分)⑤治理高空拋物問題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等。九年級上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第1頁共2頁2024-2025學年上期期末檢測九年級5.道德與法治課上,小亮和同學們從漫畫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下面觀點與漫畫寓意一致的是①小亮:中國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道德與法治試題②小東: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③小方:要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拒絕與他人合作④小明: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別人的屋檐再本試卷分A卷和B卷兩部分,共8頁,全卷滿分120分,答題時間90分鐘大,都不如自A.①②B.①④已有把傘注意事項:C.②③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D.③④2.回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6.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2024年9月6日,“蛟龍號”載人潛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編號。水器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第14次下潛。下列毛澤東詩詞與所述科技成就相吻合的是3.回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內。A.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B.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整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C.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D.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7.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之所以重視教育強國建設,是因為A卷(共100分)①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②教育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③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④教育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人才保障一、單項選擇題(共60分)(下列各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請選出。每小題2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道德與法治老師在進行復習課教學時,在PPT上展示了如下思維導圖(部分),據此推測該8.某中學舉辦以“機械風暴”為主題的科技節。上千名初中生自己設計制造巡游花車和遙控賽單元的主題是改革開放促發展車等參加展示及競賽活動。這有助于A.富強與創新堅持改革開放①學生都成為創新型人才中田騰飛譜新篇②激發學生科學探索興趣B.民主與法治踏上強國之路③涵養學生科學研究精神④提升學生科學實踐能力C.文明與家園走向共同富裕改蘋進行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和諧與夢想共享發展成果9.對下列行為認識正確的是2.2024年7月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序號行為認識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①市民李先生參加了市人大法制委召開的立法聽證會參與民主協商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這是因為②村民李某參加村委會主任的選舉投票參與民主選舉①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現實挑戰③孫某將非法占有自己合法財產的李某起訴至法院參與民主管理②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轉化④小澤同學撥打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反映占道經營問題參與民主監督③改革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1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持續擴大,2023年經濟總量達到17.8萬億美元,占世界總量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比重提升至16.9%,穩居世界第2位。由此可知3.對下列事件的解讀正確的是①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A.中國共產黨成立一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B.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中華民族終于站起來了③中國已成為經濟強國,是影響世界的決定力量C.完成社會主義革命一一實現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④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D.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一一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國民主價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頭,下列體現這一思想的是11.下列事例能夠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是A.仁者愛人,換位思考B.民為邦本,政得其民A.四川省某市推行村民說事制度B.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調研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某市民政部門救助流浪乞討人員D.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九年級上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8頁九年級上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期期末檢測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雅安市2024-2025學年上期期末九年級道法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