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2高山、大海、江河 教學設計課題 高山、大海、江河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四年級教材分析 《高山、大海、江河》這一課是嶺南版四年級美術教材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課程的設計旨在介紹高山、大海和江河的自然特征,包括它們的形態、色彩、光影變化等特征為學生提供觀察和表現的基礎,幫助學生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和技法,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發現美的意識和能力,進而提升自己對高山、大海、江河的創意表達的方式和思考。教材通過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基本的美術創作技能,同時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理解。2022新課標要求 1、能對藝術家關于高山、大海、江河的創作進行色彩、構圖等手法分析,認識美存在于我們周邊,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2、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掌握如何凸顯高山、大海、江河特點的基本繪畫技巧,還能培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結合多個創意特點和設計靈感完成美術創作,增強個人所得感。3、學會從外觀和繪畫技巧、歷史背景等方面賞析一幅著名繪畫的特點,能結合自己對大自然的認知和感悟進行繪畫,形成設計意識。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 通過高山、大海、江河的美術作品能夠感受到自然的壯麗與細膩,培養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力和審美能力。欣賞這些作品時,學生不僅能體驗到視覺的美感,還能感受到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和意境,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審美感知)。2. 在繪畫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技法和媒介表現高山、大海、江河的特征,如抽象表現、寫實風格等,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創造出獨特的作品探索色彩、線條和構圖的運用。這種藝術表現不僅是對自然的再現,也是對個人情感和思想的表達。(藝術表現 創意實踐)。3. 自然景觀在不同文化中有著不同的象征意義和表現方式,通過學習這些自然元素在藝術中的表現,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對自然的認知和表達,增強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理解,并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美術學習始終要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文化理解)學情分析 本課程的目標群體為四年級學生,他們大多在10-11歲之間,進一步接觸系統化的美術課程。由于年齡相對較小,他們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和情感表達都處于發展到形成的過渡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美術課程充滿好奇和興趣,但個體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天賦和興趣可能更為突出。重點 領略藝術家筆下對高山、大海、江河的描繪技巧和呈現手法。難點 能夠對高山大海江河進行觀察并完成描繪。材料準備 教學材料、舉例美術作品、引入視頻、油筆、畫布、水彩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觀看視頻。在地球母親的懷抱中,既有巍峨的大山,又有洶涌澎湃的江河、波浪滔天的大海,藝術家們飽含激情地描繪這一切,在作品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記。(出示圖片) 觀看視頻,初步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偉壯觀。 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一、欣賞·感受(一)問:看,畫家筆下的黃河波濤洶涌,船夫奮力地與激流抗爭。同時傾聽鋼琴協奏曲《黃河》,試用幾句話來表達你的感受。(出示圖片)1.主色調是藍色,輔色調是黃色,冷暖形成對比,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2.構圖飽滿,畫家用“大”(海浪)與“小”(船、遠處的山)的對比手法,突出了海浪的壯闊,也凸顯了船上的人勇敢的精神。3.大浪的造型像“禿鷲爪”,畫家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大浪的洶涌澎湃。答:在畫家筆下,黃河的波濤洶涌如同怒吼的巨獸,船夫在激流中奮力抗爭,仿佛在與自然的力量進行一場生死較量。答:音符如同奔騰的河水,激蕩著心靈,既有壯麗的氣勢,又透出一種無畏的勇氣,仿佛在訴說著黃河的歷史與文化。二、欣賞·感受(二)同學們說一說你認為的高山是怎樣的?你能想到哪些與高山相關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山隨平野盡,川入大海流。看,畫家吳冠中大筆揮寫的群山,以點、線、面構成的畫面,氣勢磅礴地表現了祖國的壯麗河山。(出示圖片)小知識吳冠中(1919年-2010年),中國著名畫家和藝術教育家,生于江蘇省宜興市。他是中國現代水墨畫的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將傳統中國畫與西方現代藝術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吳冠中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觀為題材,尤其是山水畫,表現出對祖國河山的深厚情感。他的畫作不僅在國內外展出,還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藝術作品欣賞(出示圖片)《秋山關外月》看到了什么(造型、色調...)崇山峻嶺,秋天的紅葉染紅了透迤的山峰發現了什么(構圖、肌理、筆觸...)近、中、遠景;虛實對比;濃、淡、干、濕感受到了什么(情感、內涵...)歌頌祖國壯麗山河 (出示圖片)四、說一說,動動手1、傾聽相關的音樂作品,欣賞本課范圖,選擇合適的詞匯表達你的感受(打“V”)。例如:粗獷口、有力口、雄偉口 、壯麗口、激動人心口、振奮口、強烈口、激越口、震撼口……(出示圖片)2、臨摹或畫一幅有氣勢的風景畫,可畫出你的聯想與感受。(出示圖片)小貼士:如何畫出一幅有氣勢的風景畫?選擇主題:確定你想要表現的風景類型,比如高山、大海或江河。選擇一個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場景。構圖:使用三分法則,將畫面分成三部分,重要元素放在交點上,創造平衡感和動感。可以考慮前景、中景和遠景的層次感。色彩運用:選擇飽和度高的顏色來增強氣勢,使用對比色來突出主要元素。暖色調可以傳達熱情和活力,冷色調則可以表現寧靜和深邃。光影效果:利用光影變化來增加立體感和深度,表現不同時間段的光線變化,比如日出、日落的柔和光線。3、以班級為單位,舉辦與本單元相關的作品展示會和座談會。 學生完成思考。完成思考。學習小知識內容。學生進行《秋山關外月》等作品賞析。進行實踐練習。 通過提問,初步了解學生對舉例作品的感受,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通過設置提問,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引出所學知識點內容。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學會從色彩、構圖、情感等角度進行美術賞析,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容轉化為實踐操作,增強感知美的藝術和自己的勞動成果,增強個人收獲。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進行一次戶外寫生,選擇一個高山、江河或海洋的景點,記錄下自然的美景,并在課后完成一幅寫生作品。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課堂小結 在本次課堂中,學生通過對國內外高山、大海、江河的美術作品進行賞析,了解了這些自然元素在藝術中的重要性和表現方式。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增強了對自然美的欣賞能力。在繪畫實踐環節,學生運用所學的技法,創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展示了他們的創意和藝術表現力。總體而言,本次課堂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審美、創作和文化理解方面都有所提升。 進行課堂小結。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高山、大海、江河1、欣賞 感受《神奈川沖浪里》2、欣賞 感受吳冠中的山體繪畫3、賞析《秋山關外月》4、進行實踐練習5、學習知識拓展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在高山、大海、江河的繪畫中,藝術家常常運用以下構圖規則來表現自然的壯麗與細膩。三分法則:將畫面分為三等分,重要的元素(如山峰、海岸線)放置在分割線或交點上,增強視覺平衡。前景、中景、背景:通過層次分明的前景、中景和背景來引導觀眾的視線,增加畫面的深度感。引導線:使用自然元素(如河流、道路)作為引導線,引導觀眾的視線向畫面的深處延伸。對稱與平衡:使用對稱構圖來表現自然的和諧美,如山脈的倒影在水面上形成對稱。(出示圖片)如何用藝術的方式突出江河的特點?江河:通過流動的線條表現水流的動感,營造出生命的節奏;在河岸描繪豐富的植被和動物,突出生態的多樣性;使用反射效果表現水面與天空的互動,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出示圖片)黃河大合唱1938年9月,武漢淪陷后,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達延安后,創作了朗誦詩《黃河吟》,并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此作,冼星海聽后非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 3月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作曲。(觀看視頻) 進行課外知識拓展。 拓寬學生知識面。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結合對國內外著名高山、大海、江河美術作品的認識和賞析進行學生個人風景畫創作,并在教師引導下賞析三者的特點、神韻,從而完成個人美術作品創作,通過多媒體展示作品,激發學生的繪畫靈感和表達欲望,以及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強化學生多閱讀的好習慣,使學生樂于動手樂于表達。教學反思 優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學習和創作,學生能夠激發自己的創造力,嘗試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繪畫實踐環節讓學生動手操作,增強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藝術技巧。不足點:課堂時間有限,可能無法深入探討每個主題,導致學生對某些作品或技法的理解不夠全面。同時學生的藝術基礎和審美能力存在差異,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在創作中感到困難,影響學習積極性。 進行教學反思總結 明確本課教學過程的缺陷,進行教學過程的改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高山、大海、江河第2課(嶺南版)四年級下01新知導入02新知講解03藝術欣賞04實踐練習05知識拓展06課堂評價01新知導入01新知導入在地球母親的懷抱中,既有巍峨的大山,又有洶涌澎湃的江河、波浪滔天的大海,藝術家們飽含激情地描繪這一切,在作品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記。在激流中前進(油畫)1991杜鍵02新知講解看,畫家筆下的黃河波濤洶涌,船夫奮力地與激流抗爭。同時傾聽鋼琴協奏曲《黃河》,試用幾句話來表達你的感受。欣賞·感受(一)神奈川沖浪里(浮世繪)1831 葛飾北齋(日本)02新知講解欣賞·感受(一)主色調是藍色,輔色調是黃色,冷暖形成對比,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大浪的造型像“禿鷲爪”,畫家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大浪的洶涌澎湃。構圖飽滿,畫家用“大”(海浪)與“小”(船、遠處的山)的對比手法,突出了海浪的壯闊,也凸顯了船上的人勇敢的精神。02新知講解欣賞·感受(一)在畫家筆下,黃河的波濤洶涌如同怒吼的巨獸,船夫在激流中奮力抗爭,仿佛在與自然的力量進行一場生死較量。音樂豪放激昂,音符如同奔騰的河水,激蕩著心靈,既有壯麗的氣勢,又透出一種無畏的勇氣,仿佛在訴說著黃河的歷史與文化。02新知講解你能想到哪些與高山相關的詩句欣賞·感受(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山隨平野盡,川入大海流。02新知講解看,畫家吳冠中大筆揮寫的群山,以點、線、面構成的畫面,氣勢磅礴地表現了祖國的壯麗河山。欣賞·感受(二)香雪(中國畫)現代吳冠中02新知講解吳冠中(1919年-2010年),中國著名畫家和藝術教育家,生于江蘇省宜興市。他是中國現代水墨畫的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將傳統中國畫與西方現代藝術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吳冠中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觀為題材,尤其是山水畫,表現出對祖國河山的深厚情感。他的畫作不僅在國內外展出,還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小知識03藝術欣賞藝術作品欣賞秋山關外月(中國畫)現代關山月《秋山關外月》看到了什么 (造型、色調...) 崇山峻嶺,秋天的紅葉染紅了透迤的山峰發現了什么 (構圖、肌理、筆觸...) 近、中、遠景;虛實對比;濃、淡、干、濕感受到了什么 (情感、內涵...) 歌頌祖國壯麗山河淡墨濃墨03藝術欣賞藝術作品欣賞家住黃土高坡(中國畫)現代董幟強只此青綠(中國畫)北宋 王希孟04實踐練習傾聽相關的音樂作品,欣賞本課范圖,選擇合適的詞匯表達你的感受(打“V”)。例如:粗獷口、有力口、雄偉口 、壯麗口、激動人心口、振奮口、強烈口、激越口、震撼口……說一說,動動手04實踐練習看一看泛起漣漪有力04實踐練習臨摹或畫一幅有氣勢的風景畫,可畫出你的聯想與感受。說一說,動動手大海印象大山02新知講解選擇主題:確定你想要表現的風景類型,比如高山、大海或江河。選擇一個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場景。構圖:使用三分法則,將畫面分成三部分,重要元素放在交點上,創造平衡感和動感。可以考慮前景、中景和遠景的層次感。小貼士如何畫出一幅有氣勢的風景畫?02新知講解色彩運用:選擇飽和度高的顏色來增強氣勢,使用對比色來突出主要元素。暖色調可以傳達熱情和活力,冷色調則可以表現寧靜和深邃。光影效果:利用光影變化來增加立體感和深度,表現不同時間段的光線變化,比如日出、日落的柔和光線。小貼士如何畫出一幅有氣勢的風景畫?04實踐練習畫一幅大山大河的畫,以班級為單位,舉辦與本單元相關的作品展示會和座談會。說一說,動動手05知識拓展在高山、大海、江河的繪畫中,藝術家常常運用以下構圖規則來表現自然的壯麗與細膩。1、三分法則:將畫面分為三等分,重要的元素(如山峰、海岸線)放置在分割線或交點上,增強視覺平衡。2、前景、中景、背景:通過層次分明的前景、中景和背景來引導觀眾的視線,增加畫面的深度感。05知識拓展在高山、大海、江河的繪畫中,藝術家常常運用以下構圖規則來表現自然的壯麗與細膩。3、引導線:使用自然元素(如河流、道路)作為引導線,引導觀眾的視線向畫面的深處延伸。4、對稱與平衡:使用對稱構圖來表現自然的和諧美,如山脈的倒影在水面上形成對稱。05知識拓展如何用藝術的方式突出高山、大海、江河的特點?江河:通過流動的線條表現水流的動感,營造出生命的節奏;在河岸描繪豐富的植被和動物,突出生態的多樣性;使用反射效果表現水面與天空的互動,增加畫面的層次感。05知識拓展1938年9月,武漢淪陷后,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達延安后,創作了朗誦詩《黃河吟》,并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此作,冼星海聽后非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 3月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作曲。黃河大合唱05知識拓展黃河大合唱06課堂評價請同學們進行一次戶外寫生,選擇一個高山、江河或海洋的景點,記錄下自然的美景,并在課后完成一幅寫生作品。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嶺南版】美術 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第2課《高山、大海、江河》.doc 【嶺南版】美術 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第2課《高山、大海、江河》.pptx 引入視頻.mp4 知識拓展.mp4 音頻.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