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溫州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上)學業水平期末檢測歷史、地理部分參考答案一、判斷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1 2 3 4 5T F T T F二、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A B D B B/D C A C A D C B三、綜合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1分)評分建議:在綜合題的閱卷評分標準中,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確,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應酌情給分。(10分)(1)高;匱乏(2分)(2)冰島位于美洲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地帶(2分),地殼比較活躍(2分),所以火山災害頻發。(3)建議:合理且明確(2分)理由:包括圖中獲取的信息并且與建議邏輯自洽(2分)(8分)序號 從文物中獲取了什么信息? 這一信息印證了什么推論?① 商鞅方升由青銅鑄造 戰國時期青銅冶煉技術十分成熟② 商鞅方升是量器,用于計量容積,每一升相當于今天的202.15毫升 統一度量衡是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③ 該方升由商鞅設計、監督鑄造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④ 秦統一中國后,繼續沿用商鞅方升 秦統一中國后鞏固統治的系列措施是對商鞅變法的延續與發展能從文物中獲取兩個有效信息(2分),推導得出兩個結論(2分)(要求:推論要從文物信息中獲取,要有邏輯性,合理,不拘泥于答案示例,言之成理即可給分)(2)佐證1:立號為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佐證2:丞相狀、綰——皇帝之下設立丞相等三公。(各1分)意義: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對以后歷史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2分)(13分)(1)西晉;北魏(各1分,共2分)(2)農業工具的革新;農作物品類的增加;種植方式的改進;農作物產量的提高。(答出兩點即可,共4分)(3)變化:石窟造像出現明顯漢化痕跡(2分);原因: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大范圍推進漢化措施,影響了石窟藝術風格的轉變。(2分)(4)開放性試題。基本要求:所列舉的材料信息(所學知識)與選擇的突出特性邏輯一致,表述正確。(3分)溫州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上)學業水平期末檢測歷史、地理部分2025.1溫馨提示:本卷共4頁。所有試題的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一、判斷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卷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卷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2.在地球儀上,經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指示南北方向。3.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4.禹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一夏朝。5.公元208年的官渡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礎。二、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神州18號載人飛船在酒泉立星發射中心升空。讀圖1、2,回答6-7題。10091109酒泉40·太原30·西昌85°冬至·文昌秋分圖1我國衛星發射中心的位置圖2地球公轉示意圖6.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A.北半球東半球B.南半球東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7.神州18號載人飛船發射時A.溫州的白晝正逐漸變短B.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C.北極圈以北有極夜現象D.南半球處于盛夏季節某地理小組前往天壇公園開展實踐比天可活動。讀圖3,完成第8-9題。8.距離祈年殿最近的大門是A.東天門B.昭亨門C.西天門D.北天門東關門3609.右側的指示牌最有可能位于圖中的西天門的860米A.①B.②折年殿正1250米團丘Y480表C.③D.④④國昭芽門圖3天壇公園平面圖及指示牌七年級(上)歷史、地理部分第1頁(共4頁)10.下圖為“河姆渡文化豬紋陶體”文物介紹。據此可知,河姆渡居民【名稱】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簡介】器表兩面各刻豬紋圖像,形象介于野豬和家豬之間,器內壁較粗糙。A.燒制瓷器水平高超B.己經開始家畜飼養C.懂得人工種植水稻D.正處于新石器時代11.1987年考古學家在太原市金勝村發現“晉卿趙氏大墓”,墓主是晉國上大夫趙。這座大墓的隨葬文物豐富且精美,其中一套牢鼎七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是僅次于周天子的諸侯等級的隨葬禮器。據此推斷,墓主生活于A.商朝后期B.西周中期C.春秋時期D.戰國時期1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兇同域。”這一觀點源于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13.右圖所示錢幣可歸入的展覽主題是A.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B.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C.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圖4秦半兩錢圖5漢五鐵線14.1930-1934年,考古學家在新噩羅布泊北岸的樓蘭遺址附近發掘出一批漢簡,記載了漢朝與樓蘭國的交往。該遺址出土了漢代的青銅器、蜀錦等大量稀世文物。這一考古成果最能說明A.漢朝與西域交往密切B.漢朝對外貿易繁榮C.樓蘭是絲綢之路起點D.西域正式歸屬漢朝15.對表1所示變化,解釋正確的是A.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表1西漢前期人口數量變化B.江南地區的大規模開發時間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漢武帝前期C.治理黃河獲得大量良田人口數量1500-1800(萬人)3600(萬人)D.統治者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一數據引自葛劍雄《中國人口史》16,西晉后期,數以十萬計的中原人遷往江南,形成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高潮。導致這一現象的歷史事件是A.“七國之亂”B.黃巾起義C.“八王之亂”D.淝水之戰17.據表2可知,《九章算術》表2《九章算術》章節內容A.促進醫學發展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B.注重實際應用方田:平面幾何粟來:谷物均衡:解決C.總結農業經驗圖形面積算法、糧食按眠賦稅的合理D.彰顯民族交融田畝面積計算比例折換分擔問題七年級(上)歷史、地理部分第2頁(共4頁)溫州市 2024 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上)學業水平期末檢測道德與法治部分參考答案 2025.1一、判斷題(每小題 1 分,共 4 分)1 2 3 4T T T F二、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16 分)5 6 7 8A D C A9 10 11 12B B C D三、綜合題 13.(8 分)(1)開放性試題,從守護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等角度作答,邏輯合理即可。(3分)示例:反對。雖然課間不在走廊奔跑玩鬧,有利于保護學生生命安全,但學生在校學習課節多, 應提倡課間適度活動,動靜結合,有利學生身心健康。(是反對或者贊同,寫到一個知識點,分析合理即可,給3分。例如:贊同,走廊不奔跑—樹立安全意識、風險意識;倡導看書——學習的相關知識點也可給分;如果沒有知識點角度就大白話,可酌情給分)(2)開放性試題。從建立同伴友誼或建設和諧師生關系角度,進行合理設計即可。(2 分)示例:尊重老師,路遇老師要問好;與同學和睦相處,不給同學起侮辱性外號。(沒有從建立同伴友誼或建設和諧師生關系角度設計的,設計不合理的,酌情扣分)(3)運用“共建美好集體 ”相關知識,言之有理即可。(3分)示例:共同制定班規有利于樹立主人翁意識,培養責任感;有利于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合作和 競爭觀念;有利于學會與人交往,營造有序和諧的集體環境。(要求結合“共建美好集體”的相關知識,分析班規的意義。在回答中需有學科術語能體現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沒有運用知識,酌情扣分)14.(12 分)(1)結合材料,從正確認識自我、確立人生目標、端正人生態度等角度,任選兩點,展開分析 即可。(4 分)(如果沒有知識點角度就大白話可酌情給分。要求兩個知識點角度,兩次結合材料)示例:①竺師傅善于發揮自己的長處,他通過加入校田徑隊,發掘自己的潛能,從而成為了更好的 自己。②竺師傅立足自身實際,制定了既切實可行又富有意義的人生目標,這不僅充分發揮了他的 個人優勢,也使他走出了心理陰影。③竺師傅學習成績不理想,但他有積極的人生態度,能看到自身優勢,對未來充滿信心。最 終,他成功地從逆境走向順境,擺脫了“別人家孩子 ”的陰影。(2)開放性試題。結合竺師傅的工作經歷,運用“實現人生價值 ”相關知識,任寫兩點,言 之有理即可。(4 分)(如果沒有知識點就大白話或缺少材料分析,酌情給分)示例:①勞動創造人生價值。竺師傅處在平凡的崗位,但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造性勞動, 獨創新技法,為單位節約了巨額資金,作出不平凡貢獻。②奉獻成就精彩人生。竺師傅立足崗位作奉獻,致力于培養新技術工人,成就他人同時,也 書寫了自己的人生華章。(3)開放性試題。人生目標要正確具體,選擇理由要充分合理,具體行動要有可操作;整體回 答需要結合“個人實際、國家利益、人類福祉 ”等角度。(4 分)示例:人生目標: 當一名警察。選擇理由:警察是一份能懲惡揚善的工作,可以維護社會正義;我很有正義感且身強體壯, 適合當警察。具體行動:在初中階段,認真學習的同時注重鍛煉身體,為將來報考警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秋浙江省溫州市七年級第一學期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學業水平期末檢測綜合試卷.pdf 七上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doc 七上道德與法治主觀題評分細則(閱卷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