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課標領航】·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讀經度和緯度,量算距離,識別圖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分布特征。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考點一 地球儀[人教七上第一章 P4-10 湘教七上第二章 P18-26 中圖七上第 1 章 P6-10]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緯線相等南北半圓弧赤道赤道東西平行圓地球儀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本初子午線東經西經EW赤道北緯南緯NS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20°W160°E赤道地球儀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小明一直朝著一個方向前行,能否回到原點?小明沿緯線能回到原點,因為緯線是一個圓;沿經線不能回到原點,因為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弧,兩端就是極點,一旦穿越極點,小明前進方向和所在的經線就會發生變化。滿分備考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課標領航】·運用地球儀或軟件,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說出地球的自轉方向、周期。·結合實例,說出地球自轉產生的主要自然現象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運用模型或軟件,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說出地球的公轉方向、周期。·結合實例,說出地球公轉產生的主要自然現象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考點二 地球運動(2024·23 題考查)[人教七上第一章 P11-15 湘教七上第二章 P26-27 中圖七上第 1 章 P11、八上第 1 章 P4-10]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地軸自西向東太陽自西向東地球的運動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四季變換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晝夜的形成是因為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也不發光的球體,與地球自轉無關。滿分備考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2024·河北省九地市聯考模擬改編]2023 年 12 月9 日,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 U 型場地世界杯決賽在張家口市崇禮區云頂滑雪公園舉行。 下圖示意云頂滑雪公園地理位置,讀圖完成 1~3 題。■題型一 經緯網定位與定向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1. 云頂滑雪公園的地理坐標是 ( )A.(41°N,115.4°E) B.(41°S,115.4°E)C.(41°N,115.4°W) D.(41°S,115.4°W)2. 下列關于圖中 A、B、C 三點的方位比較,正確的是( )A. A 在 B 的正西方B. A 在 C 的東北方C. B 在 C 的正南方D. C 在 A 的西南方AA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3. 俗話說“找不到北了”,從地理學的角度講“找不到北”的地方應當在 ( )A. 回歸線上 B. 赤道上C. 南極點上 D. 北極點上D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題型解法1. 經緯度的判讀:在經緯網上, 利用經緯度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依據經度的變化規律可確定東西經度, 依據緯度的變化規律可確定南北緯度。 經度度數向東增大為東經,向西增大為西經;緯度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題型解法2. 經緯網定向:(1)方格經緯網:①南北方向:同在北(南)半球,緯度值大者在北(南);分別在南北半球的兩點,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 ②東西方向:同在東(西)經度,經度值大者在東(西);分別在東西經,兩地經度之和小于 180°,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兩地經度之和大于 180°,東經在西,西經在東。(2)極地經緯網:①南北方向:越靠近北(南)極點越偏北(南);②東西方向: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為東,逆著地球自轉方向為西。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2024·河北秦皇島模擬改編]新西蘭位于大洋洲,由兩座主島及附近小島組成,多火山和地震。 如圖為新西蘭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 4~5 題。■題型二 半球的判讀A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4. 新西蘭位于 ( )A. 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東半球C. 北半球、東半球 D. 北半球、西半球5. 惠靈頓位于北京的 ( )A. 東北方向 B. 東南方向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AB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題型解法1. 東西半球的判讀:注意:東經度不全都位于東半球,西經度不全都位于西半球,西經度中的 0°—20°W 屬于東半球,東經度中的 160°E—180°屬于西半球。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2. 南北半球的判讀: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2024·河北唐山模擬改編]中國古式古建濃縮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一瓦一脊,皆匠心獨運。 據此完成 6~8 題。■題型三 物影長度及方向判讀、正午太陽高度變化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6. 一天中石家莊市的房屋影子會發生哪些變化 ( )①短—長—短 ②長—短—長 ③冬季影子朝向由西北朝向東北 ④冬季影子朝向由西南朝向東南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一年中,石家莊市屋內正午太陽光照面積最大的一天是( )A. 3 月 21 日前后 B. 6 月 22 日前后C. 9 月 23 日前后 D. 12 月 22 日前后CD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8. 以下四幅圖分別對應我國北方某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其中表示冬季的是 ( )C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題型解法1. 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早晨到中(正)午:太陽高度由低到高,影子由長變短。(2)中(正)午到黃昏:太陽高度由高到低,影子由短變長。2. 日影朝向的變化:日影方向與太陽方位關于觀測點對稱。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3.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影子長度最短。(2)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影子長度最短。(3)春分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2024·河北中考改編]2024 年5 月,某地理愛好者先到達莫斯科,再飛抵摩爾曼斯克,乘坐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從摩爾曼斯克前往北極考察。 右圖示意此次北極考察路線。 據此完成 9~10 題。■題型四 地球公轉位置的判讀與晝夜長短變化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9. 該地理愛好者飛抵莫斯科時,太陽直射點位于 ( )A. 南回歸線 B. 南半球C. 北半球 D. 北極圈10.[2024·河北第 23 題]該地理愛好者到達莫斯科當天,當地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 )A. 晝長夜短 B. 極夜 C. 晝夜等長CA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題型解法1. 太陽直射點直射緯度的變化:2. 晝夜長短的變化:(1)太陽直射點在的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2)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晝變長,南半球晝變短;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晝變短,南半球晝變長。(共20張PPT)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2024·河南模擬改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繞昏暗恒星運轉的類地行星,距地球 40 光年,它是一個熱氣騰騰的“水世界”,體積是地球的 6 倍。 據推測這個“水世界”同樣擁有大氣層,且 75%的表面區域被水覆蓋,但由于溫度太高,它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據此完成 1~3 題。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1.“水世界”類地行星所在的天體系統是 ( )A. 河外星系 B. 銀河系 C. 太陽系 D. 地月系2. 天文學家推測“水世界”類地行星可能沒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域面積大 B. 大氣層太薄C. 距離恒星太近 D. 距離太陽太遠3. 地球存在大氣層主要取決于 ( )A. 日照條件好 B. 日地距離適中C. 適宜的質量 D. 擁有原始海洋BCC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2024·陜西模擬改編]2024 年 5 月 3 日 17 時27 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讀圖,完成 4~6 題。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4. 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 )A. 自西向東 B. 自東向西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5. 嫦娥六號發射時,太陽直射點將要到達圖中所示的 ( )A. b 點 B. c 點C. d 點 D. e 點AA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6. 我國實施“探月工程”可以 ( )①讓我們更珍惜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②開發利用地球資源為人類造福③推動科技創新,增強我國的航天實力④體現人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D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2024·湖南模擬改編]我們如今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 根據所學知識完成 7~9 題。7. 人類對地球探索歷程順序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C. ②①③ D. ③②①C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8. 地球作為人類生存的家園,以下對其形狀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天圓地方B.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C. 地球是正圓形D.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9. 以下對地球的描述中,你認為有誤的是( )A. 它的平均半徑約 6 371 千米B. 它的表面積約 5.1 億平方千米C. 它最南的點稱為南極點D. 它內部有一根地軸,是真實存在的DD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2024·江蘇中考]讀地球儀示意圖,完成 10~11 題。10. 從地球儀上可以看出我國 ( )A. 全部屬于北溫帶B. 亞洲東部,太平洋東岸C. 位于北半球,低緯度D. 位于東半球,亞洲東部D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11. 下列關于經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沒有長度相等的緯線圈B. 0°和 180°組成的經線圈最大C. 所有的經線都是相交的D. 沿任何一條經線向南行均能回到原地C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2024·廣東中考改編]2024年2月 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并投入使用,它將為評估南極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基礎支撐,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讀南極地區圖,完成12~13 題。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12. 秦嶺站地理坐標約為 ( )A.(74°56′N,163°42′W)B.(74°56′S,163°42′W)C.(74°56′N,163°42′E)D.(74°56′S,163°42′E)13. 秦嶺站開站當天 ( )A. 當地正處極夜B. 當地正處冷季C. 當地晝夜情況為晝長夜短D. 我國白晝時間在逐漸變短DC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2024·山東中考]“谷雨前后種瓜點豆”的時候,也是菏澤牡丹花盛開時。 2024 年花期,菏澤以花為媒,推出“云賞牡丹”“云銷牡丹”“云上插花”等網絡直播系列活動,牡丹觀賞景區單日接待游客突破 28 萬人。 如圖為我國二十四節氣圖,據此完成 14~15 題。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14. 作為我國獨特傳統文化的二十四節氣( )①可指導農業生產活動②可反映全球氣候變暖③與地球自轉直接相關④與地球公轉直接相關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①④D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15.“云賞牡丹”“云銷牡丹”等數字技術與牡丹產業的融合可以 ( )①提高菏澤牡丹知名度,帶動旅游業發展②提高牡丹產品的銷售量,增加當地收入③使前往實地賞花的游客數量大幅度減少④帶動牡丹種植、加工、商貿等產業發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C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二、非選擇題(共 30 分)16.[2024·山西模擬](14 分)為探究不同季節物體影子的長度變化,同學們做了以下實驗。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實驗名稱:觀察不同季節物體影子的長度變化。實驗目的:探究正午太陽高度與物體影子的關系。實驗材料:1 米長木桿 1 根,卷尺 1 個、繪圖板1 個、繪圖工具 1 套。實驗步驟:①夏季某日正午,在一處有陽光的平地上把木桿垂直豎在地上,用卷尺測量影子的長度;②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并繪圖;③冬季某日正午,在同一地點再一次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測量、記錄和繪圖,繪制結果如圖 1。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實驗現象:(1)說出學生繪制的 A、B 兩圖分別表示的季節。(2 分)實驗結論:(2)總結正午太陽高度與影子的關系。(4 分)A 冬季;B 夏季。正午太陽高度高,影子短;正午太陽高度低,影子長。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實驗思考:(3)分析造成不同季節影子長短變化的根本原因。(4 分)(4)為了保證采光,房屋建造時必須考慮前后樓南北方向的樓間距。 分析樓間距的設計應該參考的季節,并解釋其原因。(4 分)季節不同,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 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距離北半球近,影子短;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距離北半球遠,影子長。冬季;冬季太陽離北半球遠,樓房影子長,如果冬季對后排樓房無遮擋,那么夏季樓房影子短時,就更不會遮擋后排樓房了。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17.[2024·海南模擬改編](16 分)告別 2023,迎接 2024,《啟航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晚會》于北京時間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時,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等多個平臺向全球觀眾同步播出。 跨年晚會以四季為元素,帶著 2023 年的滿滿收獲,展望 2024 年新的征途。 讀局部經緯網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1)此次央視跨年晚會在浙江省臺州市(28.7°N,121.4°E)錄制。 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與臺州市距離最接近的是 ___________ 地,北京在臺州的 ____________ 方向。 據臺州市的經緯度位置判斷,臺州市位于 ________(選填“東”或“西”)半球,屬于 __________(填五帶名稱)。(8 分)(2)當地球運行至圖中地球公轉軌道中的丁處時,此時太陽直射 ___________(填重要緯線名稱),南半球為 _______(填季節)。(4 分)④西北東北溫帶南回歸線夏季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3)此次央視跨年晚會播出這天,北極地區有________(選填“極晝”或“極夜”)現象。(2 分)(4)遠在英國倫敦(中時區)的留學生小凡觀看現場直播,當地的區時是 ______。(2 分)極夜12:00(共18張PPT)【課程標準】1. 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大小。2. 運用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字技術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考點一 地球在宇宙中[人教七上第一章 P2-4 湘教七上第二章 P16-18 中圖七上第1章 P4-6]1. 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 ________________。2.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不規則球體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麥哲倫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約③____________千米,最大周長約④____________千米,表面積約⑤_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宇宙環境:地球所處天體系統從低到高依次為地月系、⑥____________系、銀河系和可觀測宇宙。太陽系行星概況:太陽系中有⑦____________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⑧____________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穩定的太陽光照;溫度適宜;液態水資源的存在;適合呼吸的大氣。63714萬5.1億太陽八地球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1. 月食時,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圓弧形。2. 在海邊看遠處駛來的帆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目送離岸遠去的帆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3. 站得高,看得遠。4.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5. 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滿分備考【課標領航】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考點二 太空探索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題型一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題型解法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由天圓地方到根據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是球體,再到麥哲倫船隊實現環球航行一周,結束了人們關于“地方”與“地圓”的爭論,最后20世紀拍攝的地球衛星影像,確證地球是個球體。2.人們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不僅確證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地測量了地球的大小。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2024·河北省九地市聯考模擬改編] 2023 年 8 月 31 日,某公司發布了一組地球全景照片-“太空之弦”。讀圖完成 1~2 題。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1.由此地球全景照片可以看出地球的形狀是( )A.天圓地方 B.球體 C.橢圓形 D.正方體2.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這個家園的表面積約是( )A.4 萬平方千米C.5.1 億平方千米B.6 371 平方千米D.6 137 平方千米BC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題型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題型解法1.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動科技進步,促進新資源的開發,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認識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通過太空探索,人類能更好地保護地球家園。3.地球適宜生命生存的條件有:日地距離適中,穩定的太陽光照,溫度適宜,液態水資源的存在,適合呼吸的大氣。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據報道,2024 年 4 月 12 日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在軌測試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探月四期后續工程的“關鍵一環”鵲橋二號中繼星將成為地球與月球間的新“橋梁”,為嫦娥四號、嫦娥六號等任務提供地月間通信服務。據此完成 3~7 題。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3.下列關于宇宙的認識正確的是( )A.太陽是銀河系的中心B.地球繞日公轉周期為一天C.宇宙是不斷膨脹和演化的D.人類已完全掌握宇宙奧秘C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4.在太陽系中,地球位于( )A.太陽和金星之間C.火星和木星之間B.金星和火星之間D.十星和火星之間B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5.下列太空探索中屬于中國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A.1957 年進入地球軌道的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B.1969 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羅 11 號飛船C.1971 年第一個太空站“禮炮1號”D.2022 年“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進駐空間站D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6.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在軌測試成功的意義有( )①推動人類對月球的探索②促進科技的發展和創新③加快對月球礦產的開采④激發人類宇宙探索精神A. ①②③ B.①②④C. ①③④ D.②③④B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7.如果發現與地球類似的地外文明,那么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條件可能是( )A.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水C.來自恒星的光照穩定B.有厚厚的大氣層保護D.與其他天體各行其道,互不干擾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主題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pptx 主題一、主題二 高頻考題組合卷.pptx 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