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地理三輪沖刺:專題十 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 主題57 碳達峰與碳中和(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地理三輪沖刺:專題十 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 主題57 碳達峰與碳中和(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簡介

主題57 碳達峰與碳中和
1.碳達峰: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意味著我國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峰值,之后使其不再增長,并逐漸下降。
2.碳中和: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人類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碳總量,與通過植樹造林、工業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總量相互抵消,實現碳“凈零排放”。
3.主要措施
4.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主要由低碳產業體系、低碳人居環境體系、低碳消費體系、低碳管理體系四大體系組成,四者相互聯系,彼此制約。低碳經濟建設的著力點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著力點 具體措施
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①控制煤炭消費的過快增長,推進節能降耗;②大力開發新能源,促進能源結構多元化
優化產業結構 ①促進傳統產業的低碳化轉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夕陽產業;②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著力推動低碳技術創新 ①大力推動低碳技術創新,構建多元化低碳技術體系;②提高企業低碳技術創新能力
優化低碳經濟建設機制 ①構建地區碳交易機制;②優化低碳技術創新機制;③建立產業政策導向機制;④建立低碳環境監管機制;⑤完善財政稅收調控機制等
(選擇題1~5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2024·1月浙江選考)服務業碳強度即服務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區域服務業減排績效的重要指標。下圖為“四省市服務業碳強度變化圖”。完成1~2題。
1.關于四省市服務業碳強度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2005~2019年河南持續上升
B.2005~2019年浙江持續下降
C.2005~2012年貴州增幅最大
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2.上海降低服務業碳強度,可(  )
①利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②加強城市綠化,擴大綠地面積 ③加快金融業發展,優化服務業結構 ④外遷服務業,使其向郊區擴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湖南地理)碳排放強度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創新投入密切相關,碳中和需要付出經濟代價。下圖示意某年甲國和乙國重點制造業部門產品的貿易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與經濟產出情況。據此完成3~5題。
3.乙國出口的產品中,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
A.金屬及金屬制品 B.化工制品
C.機械制造產品 D.電子產品
4.與乙國相比,甲國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的(  )
A.環境成本高 B.人力成本高
C.營銷成本高 D.研發成本高
5.根據圖中兩國重點制造業部門產品的投入產出效果,甲國應優先考慮(  )
①擴大國際市場 ②提高創新能力 ③強化產業升級 ④承接產業轉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3·全國文綜乙)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夏威夷島人口密度低,以第三產業為主。該島海拔2 400米以上區域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1 800米以下區域受信風控制。1958年以來,科學家在夏威夷島上的觀測站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開展觀測,是全球最早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持續觀測的站點。觀測得到的數據被普遍認為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變化,為科學認識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下圖示意夏威夷島位置與地形。
(1)指出夏威夷島人為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體特征。
(2)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該島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對觀測數據未構成明顯干擾的原因。
(3)說明該站觀測的數據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平均濃度變化的原因。
(4)若要在亞歐大陸建設一座能夠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觀測站,請提出合適的站址并
說明理由。
(選擇題1~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2024·福建龍巖質檢)中國政府承諾通過減排、增匯,在2060年前后實現碳中和。碳強度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圖示意1981~2019年我國人口年增長率、人均GDP年增長率、碳強度年增長率以及三者之和的變化。三者之和是衡量碳排放增長率的綜合指標。據此完成1~3題。
1.1981~2019年期間(  )
A.GDP逐年增長
B.累計碳排放量至2003年達到峰值
C.人口持續減少
D.1987年與1988年碳排放量相同
2.2003~2005年我國碳強度年增長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化工業比重提高
B.節能減排技術退化
C.第三產業比重提高
D.設備更新換代加快
3.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可(  )
①倡導低碳消費,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總量
②提高植被覆蓋率,以降低碳強度年增長率
③降低人口年增長率,以提高人均GDP年增長率
④推動脫碳與燃料的零碳化,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4·廣東大灣區模擬)玄武巖、橄欖巖等硅酸巖與溶于水中的CO2發生反應,是重要的自然固碳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將硅酸巖粉末添加到土壤中,可極大提高土地的固碳潛力,這是“碳中和”的新路徑。據此完成4~5題。
4.將硅酸巖粉碎成粉末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土壤的結構
B.增強土壤的持水性
C.減緩硅酸巖的風化
D.促進硅酸巖的風化
5.從氣候角度推測,下列通過實施“碳中和”新路徑提高土地固碳潛力最為顯著的國家是(  )
A.蒙古 B.印度
C.加拿大 D.沙特阿拉伯
(2024·廣西桂林模擬)種植業碳排放量指種植業生產中投入的生產資料及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實現其碳達峰對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基于2004~2018年我國棉花生產碳排放情況模擬的2019~2035年棉花生產碳排放預測。據此完成6~7題。
6.在基準、中等減排度和高減排度三種情景下,2019~2035年我國棉花生產碳達峰時間可能是(  )
A.2031年、2025年、2021年
B.均在2025年前后
C.2021年、2025年、2031年
D.均在2035年前后
7.有助于我國盡早實現棉花生產碳達峰的合理措施是(  )
①推動發展精準農業 ②大規模擴大棉花進口數量 ③使用可降解農用塑料薄膜 ④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浙江湖州模擬)碳生態承載系數表示某一地區碳吸收量占全區比例與該區域碳排放量占全區比例的商。下圖是以耕地和建設用地為主要碳源,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為碳吸收載體,研究得出的“2020年重慶市碳生態承載系數分布圖”。據此完成8~9題。
8.最需要承擔碳排放補償責任的地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緩解重慶碳收支空間分布不平衡現象,應(  )
①擴大中小城鎮建設用地 ②發揮中心城區人才優勢發展技術密集產業 ③提高綠色清潔能源占比 ④保護東部碳匯資源,減少生態產品的開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4·陜西商洛模擬)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特別是運量大、運距長的交通運輸成為我國碳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22年交通運輸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0%,預計今后碳排放占比會持續增加。與其他產業領域相比,短期內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下圖示意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客貨周轉量及碳排放量占比。據此完成10~12題。
10.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中(  )
A.民航運輸主要承擔貨物周轉
B.公路是覆蓋最廣的運輸方式
C.單位周轉量下水運碳排放量最大
D.鐵路運輸里程長,碳排放量較大
11.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主要原因是(  )
A.環保政策日趨嚴格
B.碳排放量占比最大
C.森林面積不斷減少
D.運輸需求不斷增加
12.針對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排放量現狀,我國應優先考慮(  )
A.提高鐵路與水運運量
B.提高民航貨物周轉量
C.大力發展新能源交通
D.減少公路的運輸里程
主題57 碳達峰與碳中和
真題演練
1.D 2.C [第1題,結合示意圖可知,2005~2019年,河南、浙江服務業碳強度先上升后下降,A、B錯誤;2005~2012年服務業碳強度增長幅度上海大于貴州,C錯誤;2012~2019年上海服務業碳強度降幅大于河南和浙江,貴州呈上升趨勢,D正確。第2題,利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可以減少碳排放,①正確;加強城市綠化,擴大綠地面積,可增加碳匯,但不能減少碳排放,②錯誤;金融業能源消耗低,加快金融業發展可優化服務業結構,減少碳排放,③正確;外遷服務業至郊區不合理,且仍在上海市轄區,并不能減少上海的服務業碳排放,④錯誤。故選C。]
3.D 4.A 5.B [第3題,讀圖可知,乙國出口的產品中,電子產品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創造的GDP最高,因此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電子產品,選D。第4題,讀圖可知,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甲國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創造的GDP均低于乙國,即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甲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多于乙國,材料信息表明碳中和需要付出經濟代價,因此與乙國相比,甲國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的環境成本高,A正確;根據兩國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與經濟產出情況判斷,甲國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明顯低于乙國,因此甲國的人力成本、營銷成本和研發成本均應低于乙國,B、C、D錯誤。第5題,讀圖可知,甲國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明顯低于乙國,技術投入明顯不足,因此為了提高投入產出效果,應優先提高創新能力,②符合題意;甲國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的環境成本高,為了提高投入產出效果,應優先強化產業升級,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③符合題意;擴大國際市場、承接產業轉移(特別是承接低端產業轉移)均不能提高投入產出效果,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
6.(1)排放總量少,主要分布在較低海拔(沿海)地區。
(2)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源自較低海拔(1 800米以下)區域,受信風控制易擴散。觀測站海拔高于3 000米,受副熱帶高壓的下沉氣流控制,較低海拔區域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難以向觀測站擴散。
(3)夏威夷島遠離大陸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區域,二氧化碳經過長距離輸送,與空氣充分混合,濃度基本穩定;該站觀測年代早、時間序列長,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平均濃度變化。
(4)從遠離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區、受下沉氣流(高壓)控制或高海拔等角度選擇合理區域,如東西伯利亞、青藏高原等。
模擬預測
1.A 2.A 3.C
4.D 5.B [第4題,硅酸巖與溶于水中的CO2發生反應屬化學風化作用。將硅酸巖粉碎成粉末可增加其與溶于水中的CO2接觸面積,進而促進化學風化反應速率。故正確答案為D。第5題,高溫多雨氣候,化學風化速率更快。故正確答案為B。]
6.A 7.B [第6題,讀圖可知,在基準情景下,2031年棉花生產碳排放達到峰值;中等減排度情景下,2025年碳排放達到峰值;高減排度情景下,2021年碳排放達到峰值。選A。第7題,推動發展精準農業、使用可降解農用塑料薄膜都有助于減少棉花生長和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有助于盡早實現碳達峰,①③正確;大規模擴大棉花進口數量,不利于國內棉花產業發展,②錯誤;提高化石燃料使用比重會增加碳排放量,④錯誤。選B。]
8.C 9.B [第8題,碳生態承載系數表示某一地區碳吸收量占全區比例與該區域碳排放量占全區比例的商,因此碳生態承載系數小于1表明碳排放量大于碳吸收量,大于1說明碳排放量小于碳吸收量。因此最需要承擔碳排放補償責任的地區是碳生態承載系數小于1的地區,讀圖可知,四區域中,只有丙的碳生態承載系數小于1,因此最需要承擔碳排放補償責任的地區是丙,C正確。第9題,擴大中小城鎮建設用地會增加碳源,不利實現碳中和,①錯誤;技術密集產業的碳排放較少,因此發揮中心城區人才優勢發展技術密集產業可以減少碳排放,②正確;提高綠色清潔能源占比可以減少碳排放,③正確;應重點保護西部碳匯資源,減少生態產品的開發,④錯誤。故選B。]
10.B 11.D 12.A [第10題,讀圖可知,民航主要承擔旅客周轉,A錯誤。公路相較于鐵路,受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限制小,修筑成本低;與航空和水運相比,運輸靈活,故公路是我國覆蓋最廣的交通運輸方式,B正確。由圖可知,單位周轉量下公路碳排放量最大,C錯誤。我國鐵路運輸里程較長,但碳排放量最低,D錯誤。第11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快遞、旅游等服務業快速發展,運輸需求不斷增加,導致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D正確。第12題,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中,公路碳排放量最大,而鐵路和水運分別是我國客、貨周轉量最大的交通運輸方式,故目前應完善鐵路站點、水運港口等基礎設施,提高水運、鐵路可達性,提高鐵路與水運的運輸能力,分擔部分公路運輸,減少交通運輸業碳排放,民航一般用于客運,A正確,B、D錯誤;目前我國新能源交通運輸方式無法承擔重型貨物、長距離運輸任務,短時間內對交通運輸業碳排放量影響較小,C錯誤。](共40張PPT)
主題57
碳達峰與碳中和
專題十 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
精講點撥
模擬預測
真題演練
內容索引
1.碳達峰: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意味著我國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峰值,之后使其不再增長,并逐漸下降。
2.碳中和: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人類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碳總量,與通過植樹造林、工業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總量相互抵消,實現碳“凈零排放”。
精講點撥
PART ONE
3.主要措施
4.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主要由低碳產業體系、低碳人居環境體系、低碳消費體系、低碳管理體系四大體系組成,四者相互聯系,彼此制約。低碳經濟建設的著力點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著力點 具體措施
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①控制煤炭消費的過快增長,推進節能降耗;②大力開發新能源,促進能源結構多元化
優化產業結構 ①促進傳統產業的低碳化轉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夕陽產業;②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著力推動低碳技術創新 ①大力推動低碳技術創新,構建多元化低碳技術體系;②提高企業低碳技術創新能力
優化低碳經濟建設機制 ①構建地區碳交易機制;②優化低碳技術創新機制;③建立產業政策導向機制;④建立低碳環境監管機制;⑤完善財政稅收調控機制等
真題演練
PART TWO
(2024·1月浙江選考)服務業碳強度即服務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區域服務業減排績效的重要指標。下圖為“四省市服務業碳強度變化圖”。完成1~2題。
1
2
3
4
5
6
1.關于四省市服務業碳強度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A.2005~2019年河南持續上升
B.2005~2019年浙江持續下降
C.2005~2012年貴州增幅最大
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1
2
3
4
5
6
結合示意圖可知,2005~2019年,河南、浙江服務業碳強度先上升后下降,A、B錯誤;
2005~2012年服務業碳強度增長幅度上海大于貴州,C錯誤;
2012~2019年上海服務業碳強度降幅大于河南和浙江,貴州呈上升趨勢,D正確。
1
2
3
4
5
6
(2024·1月浙江選考)服務業碳強度即服務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區域服務業減排績效的重要指標。下圖為“四省市服務業碳強度變化圖”。完成1~2題。
2.上海降低服務業碳強度,可
①利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②加強城市綠化,擴大綠地面積 
③加快金融業發展,優化服務業結構 
④外遷服務業,使其向郊區擴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
2
3
4
5
6
利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可以減少碳排放,①正確;加強城市綠化,擴大綠地面積,可增加碳匯,但不能減少碳排放,②錯誤;
金融業能源消耗低,加快金融業發展可優化服務業結構,減少碳排放,③正確;外遷服務業至郊區不合理,且仍在上海市轄區,并不能減少上海的服務業碳排放,④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2023·湖南地理)碳排放強度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創新投入密切相關,碳中和需要付出經濟代價。下圖示意某年甲國和乙國重點制造業部門產品的貿易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與經濟產出情況。據此完成3~5題。
3.乙國出口的產品中,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A.金屬及金屬制品
B.化工制品
C.機械制造產品
D.電子產品

1
2
3
4
5
6
讀圖可知,乙國出口的產品中,電子產品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創造的GDP最高,因此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電子產品,選D。
1
2
3
4
5
6
(2023·湖南地理)碳排放強度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創新投入密切相關,碳中和需要付出經濟代價。下圖示意某年甲國和乙國重點制造業部門產品的貿易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與經濟產出情況。據此完成3~5題。
4.與乙國相比,甲國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的
A.環境成本高 B.人力成本高
C.營銷成本高 D.研發成本高

1
2
3
4
5
6
讀圖可知,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甲國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創造的GDP均低于乙國,即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甲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多于乙國,材料信息表明碳中和需要付出經濟代價,因此與乙國相比,甲國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的環境成本高,A正確;
根據兩國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與經濟產出情況判斷,甲國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明顯低于乙國,因此甲國的人力成本、營銷成本和研發成本均應低于乙國,B、C、D錯誤。
1
2
3
4
5
6
(2023·湖南地理)碳排放強度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創新投入密切相關,碳中和需要付出經濟代價。下圖示意某年甲國和乙國重點制造業部門產品的貿易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與經濟產出情況。據此完成3~5題。
5.根據圖中兩國重點制造業部門產品的投入產出效果,甲國應優先考慮
①擴大國際市場  ②提高創新能力 
③強化產業升級  ④承接產業轉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2
3
4
5
6
讀圖可知,甲國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發投入明顯低于乙國,技術投入明顯不足,因此為了提高投入產出效果,應優先提高創新能力,②符合題意;甲國生產同類制造業產品的環境成本高,為了提高投入產出效果,應優先強化產業升級,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③符合題意;擴大國際市場、承接產業轉移(特別是承接低端產業轉移)均不能提高投入產出效果,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
1
2
3
4
5
6
6.(2023·全國文綜乙)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島人口密度低,以第三產業為主。該島海拔2 400米以上區域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1 800米以下區域受信風控制。1958年以來,科
學家在夏威夷島上的觀測站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開展觀測,是全球最早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持續觀測的站點。觀測得到的數據被普遍認為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變化,為科學認識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右圖示意夏威夷島位置與地形。
1
2
3
4
5
6
(1)指出夏威夷島人為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體特征。
答案 排放總量少,主要分布在較低海拔(沿海)地區。
(2)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該島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對觀測數據未構成明顯干擾的原因。
答案 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源自較低海拔(1 800米以下)區域,受信風控制易擴散。觀測
站海拔高于3 000米,受副熱帶高壓的下沉氣流控制,較低海拔區域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難以向觀測站擴散。
1
2
3
4
5
6
(3)說明該站觀測的數據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平均濃度變化的原因。
答案 夏威夷島遠離大陸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區域,二氧化碳經過長距離輸送,與空氣充分混合,濃度基本穩定;該站觀測年代早、時間序列長,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平均濃度變化。
(4)若要在亞歐大陸建設一座能夠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觀測站,請提出合適的站址并說明理由。
答案 從遠離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區、受下沉氣流(高壓)控制或高海拔等角度選擇合理區域,如東西伯利亞、青藏高原等。
(2024·福建龍巖質檢)中國政府承諾通過減排、增匯,在2060年前后實現碳中和。碳強度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圖示意1981~2019年我國人口年增長率、人均GDP年增長率、碳強度年增長率以及三者之和的變化。三者之和是衡量碳排放增長率的綜合指標。據此完成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模擬預測
PART THREE
1.1981~2019年期間
A.GDP逐年增長
B.累計碳排放量至2003年達到峰值
C.人口持續減少
D.1987年與1988年碳排放量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讀圖可知,1981~2019年期間人口年增長率和人均GDP年增長率均為正,說明人口總量及人均GDP在逐年增長,故GDP逐年增長,A正確,C錯誤;
碳強度年增長率大約在2005~2006年間由正轉向負,表示累計碳排放量至2005~2006年間達到峰值,B錯誤;
1987年與1988的人均GDP不同、碳強度年增長率不同,年碳排放量不同,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福建龍巖質檢)中國政府承諾通過減排、增匯,在2060年前后實現碳中和。碳強度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圖示意1981~2019年我國人口年增長率、人均GDP年增長率、碳強度年增長率以及三者之和的變化。三者之和是衡量碳排放增長率的綜合指標。據此完成1~3題。
2.2003~2005年我國碳強度年增長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重化工業比重提高
B.節能減排技術退化
C.第三產業比重提高
D.設備更新換代加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材料“碳強度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知,碳強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有關,和工業使用化石燃料有關。重化工業比重提高,化石燃料使用增加,導致2003~2005
年我國碳強度年增長率偏高,A正確;
節能減排技術不會退化,B錯誤;
第三產業提高、設備更新換代加快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強度年增長率降低,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福建龍巖質檢)中國政府承諾通過減排、增匯,在2060年前后實現碳中和。碳強度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圖示意1981~2019年我國人口年增長率、人均GDP年增長率、碳強度年增長率以及三者之和的變化。三者之和是衡量碳排放增長率的綜合指標。據此完成1~3題。
3.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可
①倡導低碳消費,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總量
②提高植被覆蓋率,以降低碳強度年增長率
③降低人口年增長率,以提高人均GDP年增長率
④推動脫碳與燃料的零碳化,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可倡導低碳消費,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總量,①對;由材料“碳強度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知,提高植被覆蓋率可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
與碳強度無關,②錯;降低人口年增長率,不一定能提高人均GDP,也不符合我國國情,③錯;推動脫碳與燃料的零碳化,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可以降低碳強度,④對。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廣東大灣區模擬)玄武巖、橄欖巖等硅酸巖與溶于水中的CO2發生反應,是重要的自然固碳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將硅酸巖粉末添加到土壤中,可極大提高土地的固碳潛力,這是“碳中和”的新路徑。據此完成4~5題。
4.將硅酸巖粉碎成粉末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土壤的結構 B.增強土壤的持水性
C.減緩硅酸巖的風化 D.促進硅酸巖的風化

硅酸巖與溶于水中的CO2發生反應屬化學風化作用。將硅酸巖粉碎成粉末可增加其與溶于水中的CO2接觸面積,進而促進化學風化反應速率。故正確答案為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廣東大灣區模擬)玄武巖、橄欖巖等硅酸巖與溶于水中的CO2發生反應,是重要的自然固碳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將硅酸巖粉末添加到土壤中,可極大提高土地的固碳潛力,這是“碳中和”的新路徑。據此完成4~5題。
5.從氣候角度推測,下列通過實施“碳中和”新路徑提高土地固碳潛力最為顯著的國家是
A.蒙古 B.印度 C.加拿大 D.沙特阿拉伯

高溫多雨氣候,化學風化速率更快。故正確答案為B。
6.在基準、中等減排度和高減排度三種情景下,2019~2035年我國棉花生產碳達峰時間可能是
A.2031年、2025年、2021年
B.均在2025年前后
C.2021年、2025年、2031年
D.均在2035年前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廣西桂林模擬)種植業碳排放量指種植業生產中投入的生產資料及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實現其碳達峰對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基于2004~2018年我國棉花生產碳排放情況模擬的2019~2035年棉花生產碳排放預測。據此完成6~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讀圖可知,在基準情景下,2031年棉花生產碳排放達到峰值;中等減排度情景下,2025年碳排放達到峰值;高減排度情景下,2021年碳排放達到峰值。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有助于我國盡早實現棉花生產碳達峰的合理措施是
①推動發展精準農業 
②大規模擴大棉花進口數量 
③使用可降解農用塑料薄膜 
④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廣西桂林模擬)種植業碳排放量指種植業生產中投入的生產資料及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實現其碳達峰對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基于2004~2018年我國棉花生產碳排放情況模擬的2019~2035年棉花生產碳排放預測。據此完成6~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推動發展精準農業、使用可降解農用塑料薄膜都有助于減少棉花生長和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有助于盡早實現碳達峰,①③正確;大規模擴大棉花進口數量,不利于國內棉花產業發
展,②錯誤;提高化石燃料使用比重會增加碳排放量,④錯誤。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浙江湖州模擬)碳生態承載系數表示某一地區碳吸收量占全區比例與該區域碳排放量占全區比例的商。下圖是以耕地和建設用地為主
8.最需要承擔碳排放補償責任的地區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要碳源,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為碳吸收載體,研究得出的“2020年重慶市碳生態承載系數分布圖”。據此完成8~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碳生態承載系數表示某一地區碳吸收量占全區比例與該區域碳排放量占全區比例的商,因此碳生態承載系數小于1表明碳排放量大于碳吸收量,大于1說明碳排放量小于碳吸收量。因此最需要承擔碳排放補償責任的地區是碳生態承載系數小于1的地區,
讀圖可知,四區域中,只有丙的碳生態承載系數小于1,因此最需要承擔碳排放補償責任的地區是丙,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浙江湖州模擬)碳生態承載系數表示某一地區碳吸收量占全區比例與該區域碳排放量占全區比例的商。下圖是以耕地和建設用地為主要碳源,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為碳吸收載體,研究得出的“2020年重慶市碳生態承載系數分布圖”。據此完成8~9題。
9.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緩解重慶碳收支空間分布不平衡現象,應
①擴大中小城鎮建設用地 
②發揮中心城區人才優勢發展技術密集產業 
③提高綠色清潔能源占比 
④保護東部碳匯資源,減少生態產品的開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擴大中小城鎮建設用地會增加碳源,不利實現碳中和,①錯誤;技術密集產業的碳排放較少,因此發揮中心城區人才優勢發展技術密集產業可以減少碳排放,②正確;提高綠色清潔能源占比可以減少碳排放,③正確;應重點保護西部碳匯資源,減少生態產品的開發,④錯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陜西商洛模擬)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特別是運量大、運距長的交通運輸成為我國碳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22年交通運輸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0%,預計今后碳排放占比會持續增加。與其他產業領域相比,短期內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下圖示意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客貨周轉量及碳排放量占比。據此完成10~12題。
10.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中
A.民航運輸主要承擔貨物周轉
B.公路是覆蓋最廣的運輸方式
C.單位周轉量下水運碳排放量最大
D.鐵路運輸里程長,碳排放量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讀圖可知,民航主要承擔旅客周轉,A錯誤。
公路相較于鐵路,受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限制小,修筑成本低;與航空和水運相比,運輸靈活,故公路是我
國覆蓋最廣的交通運輸方式,B正確。
由圖可知,單位周轉量下公路碳排放量最大,C錯誤。我國鐵路運輸里程較長,但碳排放量最低,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陜西商洛模擬)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特別是運量大、運距長的交通運輸成為我國碳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22年交通運輸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0%,預計今后碳排放占比會持續增加。與其他產業領域相比,短期內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下圖示意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客貨周轉量及碳排放量占比。據此完成10~12題。
11.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主要原因是
A.環保政策日趨嚴格
B.碳排放量占比最大
C.森林面積不斷減少
D.運輸需求不斷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快遞、旅游等服務業快速發展,運輸需求不斷增加,導致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陜西商洛模擬)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特別是運量大、運距長的交通運輸成為我國碳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22年交通運輸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0%,預計今后碳排放占比會持續增加。與其他產業領域相比,短期內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壓力較大。下圖示意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客貨周轉量及碳排放量占比。據此完成10~12題。
12.針對我國交通運輸業碳排放量現狀,我國應優先考慮
A.提高鐵路與水運運量
B.提高民航貨物周轉量
C.大力發展新能源交通
D.減少公路的運輸里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12題,我國四大交通運輸方式中,公路碳排放量最大,而鐵路和水運分別是我國客、貨周轉量最大的交通運輸方式,故目前應完善鐵路站點、水運港口等基礎設施,提高水運、鐵路
可達性,提高鐵路與水運的運輸能力,分擔部分公路運輸,減少交通運輸業碳排放,民航一般用于客運,A正確,B、D錯誤;
目前我國新能源交通運輸方式無法承擔重型貨物、長距離運輸任務,短時間內對交通運輸業碳排放量影響較小,C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三原县| 永嘉县| 禹城市| 宕昌县| 兴和县| 本溪| 颍上县| 伊春市| 儋州市| 盐源县| 丁青县| 沧州市| 中宁县| 渝中区| 邛崃市| 云和县| 华阴市| 临泉县| 永昌县| 莒南县| 剑川县| 巴林右旗| 双柏县| 高碑店市| 东乌| 东兰县| 大新县| 湘乡市| 泰安市| 民勤县| 鄂尔多斯市| 韶关市| 武宣县| 秀山| 虞城县| 灵山县| 日土县| 鄂托克前旗| 思南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