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56 生態保護生態保護與國家安全項目 內容生態退化的原因 工業化進程和人口快速增長,人類對自然的干預和破壞不斷加強生態退化的表現 森林破壞、土壤侵蝕、土地荒漠化、物種滅絕等生態退化的危害 導致自然環境服務功能逐步下降 自然環境的調節服務功能降低,會導致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與強度增加等后果供給服務功能降低,會造成可再生資源的數量短缺、穩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礙等問題威脅國家生態安全 危害是逐步累積的,一旦嚴重到某種程度,就會動搖國家安全的自然環境基礎維護生態安全的措施 實施生態修復 自然恢復 通過消除或減少人為干擾,使未完全崩潰的生態系統依靠自我調節能力,從退化或破壞狀態中逐步恢復,維持其可更新能力。如我國沿海及江、湖實行的休漁制度,林區進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場進行的圍欄封育等人工修復 通過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態系統的恢復速度,或幫助喪失自我調節能力的生態系統恢復到安全水平。其中生物措施是通過恢復植被實現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如植樹造林。工程措施(見效快、成效好)是通過一系列建設工程來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如修建梯田建立自然保護區 意義:保護自然本底;貯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生態服務;研究各類生態系統和物種生態特性、開展科學實驗、進行環境監測的重要基地;開展生態旅游、公眾環保宣傳教育的良好場所(選擇題1~8題,每小題5分,共40分)(2023·新課標全國文綜)青藏高原常見的草氈層(下圖),由交織纏結的植物活、死根系與細顆粒物混雜而成。草氈層的厚度約20~30厘米,隨地表起伏無明顯變化。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與下伏物質(粗碎屑或基巖)的礦物、化學成分顯著不同。草氈層對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完成1~3題。1.青藏高原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主要來自( )A.基巖風化 B.流水搬運C.冰川搬運 D.風力搬運2.草氈層中植物死根分解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低 B.大氣含氧量低C.蒸發弱 D.太陽輻射強烈3.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的草氈層可( )①增加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 ②減少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 ③增加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 ④減少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3·福建地理)江蘇省在改革開放以來在山上廢棄礦坑養殖青蝦,近年來,通過發展電商擴展銷售,2018年以來陸續關閉一些污染嚴重的青蝦養殖場,并由下游愿意付費的企業買單。根據材料完成4~6題。4.江蘇選擇山上礦坑養殖而非平原養殖的目的是( )A.降低生產成本 B.增加匯水面積C.避免占用耕地 D.減少水土流失5.分析發展電商銷售對于青蝦養殖的促進作用( )A.擴大養殖規模 B.提高產量C.保證產品質量 D.擴展銷售渠道6.關閉污染養蝦場后,下游付費意愿最高的企業是( )A.高端康養產業 B.傳統種植業C.倉儲運輸業 D.信息技術(2022·山東地理)尼日利亞東南部的熱帶雨林是非洲僅存的原始熱帶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亞政府在熱帶雨林存量較大的地區建立了克羅斯河國家公園。某機構利用遙感等地理信息技術對1986年和2010年國家公園所在區域的景觀進行了對比研究(下圖)。據此完成7~8題。7.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范圍內( )A.分散林地和農場的面積縮小B.生物生存環境的連通性下降C.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8.圖中國家公園內退化斑塊的景觀類型可能是( )①灌叢草地 ②草甸沼澤 ③落葉闊葉林 ④常綠硬葉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廣東地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針對干旱區煤礦采空區治理和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我國學者提出利用采空區建設地下水庫的建議。M煤礦礦區位于晉陜蒙交界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下水資源豐富。該煤礦經過多年開采,已形成采空區。調查發現,該采空區水體中含有來自地表的污染物。下圖示意M煤礦采空區及地層剖面。(1)簡述M煤礦礦區地表污染物進入采空區水體的自然地理過程。(2)分析在M煤礦采空區建設地下水庫的意義。(選擇題1~4題,每小題4分,共16分)(2024·廣東大灣區模擬)祁連山牧區既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生態屏障,也是少數民族牧民的聚集地和重要的畜產品基地。2011年以來,祁連山牧區逐漸與周邊綠洲地區形成了“共軛型”生態牧場(下圖),即通過綠洲地區發展商品草種植產業供應山地畜牧業,提高了祁連山牧區實際載畜量。據此完成1~2題。1.推測與祁連山牧區形成“共軛型”生態牧場的綠洲是( )A.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C.寧夏平原 D.吐魯番盆地2.祁連山牧區提供的生態服務中,對綠洲商品草產業發展促進較大的是( )A.凈化空氣 B.氣候調節C.水資源供給 D.畜產品供給浙江某地采礦歷史悠久,地表破壞嚴重,生態問題日益突出。下圖示意該地對廢棄礦山的改造模式。據此完成3~4題。3.圖中治理措施中,主要起減少坡面徑流作用的是( )A.擋墻 B.護坡網格C.錨桿 D.攔山溝4.坡面種植灌木優于種植喬木,主要原因是坡面( )A.風力更大 B.徑流作用較弱C.土層較薄 D.光照較弱5.(2024·北京昌平區模擬)2023年7月,首屆三江源國家公園青少年生態研學營正式開營。某校學生到青海省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的研學活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任務一 探生態變化20世紀末,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使這一地區草原、湖泊、冰川等生態系統發生退化。為此,我國于2003年建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繪制“三江源生態環境退化的原因”知識結構圖。任務二 思生態安全學生在研學報告中寫道:在黃河源,水源涵養能力提升,“千湖美景”重現;在瀾滄江源,茂密的森林樹木盤根交錯,難以進入內部考察;在長江源,廣闊的濕地一眼望不到邊;一度銷聲匿跡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類視野……(2)說明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對生態安全的意義。任務三 謀共贏之路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當地農牧民從“放牧人”到“管護員”,從“草原上的人”到“國家公園的人”,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之路。三江源人生活中的每一個改變都和生態保護息息相關。(3)列舉該地為實現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可能采取的措施。6.(2024·廣西桂林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2023年11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國家《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貓兒山自然保護區位于桂林市北部,主峰貓兒山,海拔2 141.5米,是華南最高峰。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國家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物種、三江源頭水源涵養林。在保護區內,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個功能區。核心區內禁止一切開發活動;緩沖區為減緩外界對核心區的影響和干擾,只能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在保護的前提下,外圍的實驗區內允許開展科普教育、生態旅游等活動。有研究學者認為,“3S”技術在動植物生存環境、種群數量等地理要素的獲取、定位及綜合分析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強大,對合理劃分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具有重要的意義。下圖為貓兒山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分區示意圖。(1)分析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好的原因。(2)簡述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的意義。(3)分別說明“3S”技術在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劃分過程中的作用。主題56 生態保護真題演練1.D 2.A 3.C [第1題,由材料可知,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與下伏物質(粗碎屑或基巖)的礦物、化學成分顯著不同,說明其來源不是基巖風化,A錯誤;流水搬運來的沉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而草氈層隨地表起伏無明顯變化,B錯誤;冰川搬運的物質不具有分選性,冰川沉積物的粒徑大小雜亂無章,C錯誤;風力搬運范圍廣,受地表起伏影響小,所以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主要來自風力搬運,D正確。第2題,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高,氣溫低,微生物數量少,對植物死根的分解作用弱,A正確。第3題,草氈層可對大氣與地下起到物理阻隔作用,減少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①錯誤,②正確;草氈層可涵養水分,增加下滲,增加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③正確,④錯誤。選C。]4.C 5.D 6.A [第4題,山上礦坑養殖,可以充分利用礦坑,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相比在平原發展養殖業來說減少了對耕地的占用,C正確;在平原養殖,交通更加便利,便于水產的運輸,生產成本更低,A錯誤;礦坑存在就能增加匯水面積,與是否養殖沒有關系,B錯誤;在礦坑養殖對保持水土的作用較弱,D錯誤。第5題,發展電商銷售對于青蝦養殖來說是在傳統線下銷售的基礎上,擴展了新的銷售渠道,D正確;電商銷售只是影響養殖產品的銷售、推廣,與養殖規模、產量、產品質量無關。第6題,康養企業對環境要求高,關閉污染養蝦場后,高端康養企業受益最大,因而付費意愿最高,A正確;關閉污染養蝦場對傳統種植業、倉儲運輸業、信息技術產業影響不大,B、C、D錯誤。]7.B 8.A [第7題,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內,分散林地和農場、退化斑塊的數量及面積在增加,A錯;退化斑塊散布在林地中,降低了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C錯;退化的林地越來越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D錯;林地完整性降低,中間被退化斑塊占據,隔離了林地之間的聯系,生物的生存環境被破壞,連通性下降,選B。第8題,克羅斯河國家公園的本底是熱帶雨林景觀,局部退化區域大多位于定居點周邊,明顯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雨林被破壞,發生生態退化,生態退化一般是向生態效益差的方向逆向演化,樹木被低等級的灌木、草類植被替代,①②正確,選A。落葉闊葉林和常綠硬葉林均不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樹種。]9.(1)地表污染物隨降水和地表徑流向地表沉降區(塌陷區)匯聚,污染物隨水流沿著裂隙下滲,下滲的污染物進入地下水,繼續下滲進入采空區水體。(2)建設地下水庫有利于增加當地水資源儲備,為生態、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等提供保障;有利于調節當地水資源季節分配,緩解水資源緊缺狀況;有利于減緩地表沉降(塌陷)。模擬預測1.A 2.C3.D 4.C [第3題,擋墻位于坡腳,其主要作用是阻擋坡面物質下滑,A錯;護坡網格可減弱徑流對坡面的侵蝕,不能減少坡面徑流量,B錯;錨桿主要起固定巖體的作用,不能減少坡面徑流,C錯;攔山溝位于坡頂植物防護層的外圍,可匯集從地勢較高處來的徑流,從而減少到達坡面的徑流量,D對。選D。第4題,坡頂地勢較高,風力應較大,坡面地勢較低,風力較小,A錯;坡面徑流匯集,徑流作用較強,B錯;坡面容易被侵蝕,土層較薄,種植喬木易倒伏,C對;該地坡面朝向不確定,光照強弱無法確定,且光照強弱不是選擇植被類型的主要因素,D錯。選C。]5.(1)(2)保護好高原濕地,有利于涵養水源;有利于保護江河源頭生態系統,保護獨具特色的自然本底;為高原特有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有利于儲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3)發展生態畜牧業和生態旅游業,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在公園設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實施異地搬遷,適度改善生活居住條件等措施。6.(1)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充足;緯度較低,且山體相對高度較大,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分布范圍較大;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影響小,原生性保存完好。(2)優化自然保護區內部區域設置,促進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合理的功能區區劃可以更好地確保可更新資源的可持續存在、確保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庫的發展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便于根據不同功能區定位進行科學管理,強化核心保護意識,在實驗區可開展一定科研和旅游活動等,更好地協調保護與開發的關系。(3)遙感技術可快速獲取最新的保護區土地利用狀況,為功能區劃分提供依據;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為野外考察生物的生存環境、種群數量時提供定位支持;地理信息系統可將野生生物適生環境特點進行空間(圖層)疊加分析,更科學地確定保護區功能分區。(共37張PPT)主題56生態保護專題十 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精講點撥模擬預測真題演練內容索引生態保護與國家安全精講點撥PART ONE項目 內容生態退化的原因 工業化進程和人口快速增長,人類對自然的干預和破壞不斷加強生態退化的表現 森林破壞、土壤侵蝕、土地荒漠化、物種滅絕等項目 內容生態退化的危害 導致自然環境服務功能逐步下降 自然環境的調節服務功能降低,會導致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與強度增加等后果供給服務功能降低,會造成可再生資源的數量短缺、穩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礙等問題威脅國家生態安全 危害是逐步累積的,一旦嚴重到某種程度,就會動搖國家安全的自然環境基礎項目 內容維護生態安全的措施 實施生態修復 自然恢復 通過消除或減少人為干擾,使未完全崩潰的生態系統依靠自我調節能力,從退化或破壞狀態中逐步恢復,維持其可更新能力。如我國沿海及江、湖實行的休漁制度,林區進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場進行的圍欄封育等人工修復 通過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態系統的恢復速度,或幫助喪失自我調節能力的生態系統恢復到安全水平。其中生物措施是通過恢復植被實現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如植樹造林。工程措施(見效快、成效好)是通過一系列建設工程來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如修建梯田項目 內容維護生態安全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護區 意義:保護自然本底;貯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生態服務;研究各類生態系統和物種生態特性、開展科學實驗、進行環境監測的重要基地;開展生態旅游、公眾環保宣傳教育的良好場所真題演練PART TWO(2023·新課標全國文綜)青藏高原常見的草氈層(下圖),由交織纏結的植物活、死根系與細顆粒物混雜而成。草氈層的厚度約20~30厘米,隨地表起伏無明顯變化。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與下伏物質(粗碎屑或基巖)的礦物、化學成分顯著不同。草氈層對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完成1~3題。1234567891.青藏高原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主要來自A.基巖風化 B.流水搬運C.冰川搬運 D.風力搬運√123456789由材料可知,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與下伏物質(粗碎屑或基巖)的礦物、化學成分顯著不同,說明其來源不是基巖風化,A錯誤;流水搬運來的沉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而草氈層隨地表起伏無明顯變化,B錯誤;冰川搬運的物質不具有分選性,冰川沉積物的粒徑大小雜亂無章,C錯誤;風力搬運范圍廣,受地表起伏影響小,所以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主要來自風力搬運,D正確。123456789(2023·新課標全國文綜)青藏高原常見的草氈層(下圖),由交織纏結的植物活、死根系與細顆粒物混雜而成。草氈層的厚度約20~30厘米,隨地表起伏無明顯變化。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與下伏物質(粗碎屑或基巖)2.草氈層中植物死根分解緩慢的主要原因是A.氣溫低 B.大氣含氧量低C.蒸發弱 D.太陽輻射強烈√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高,氣溫低,微生物數量少,對植物死根的分解作用弱,A正確。的礦物、化學成分顯著不同。草氈層對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完成1~3題。123456789(2023·新課標全國文綜)青藏高原常見的草氈層(下圖),由交織纏結的植物活、死根系與細顆粒物混雜而成。草氈層的厚度約20~30厘米,隨地表起伏無明顯變化。草氈層中的細顆粒物與下伏物質(粗碎屑或基巖)的礦物、化學成分3.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的草氈層可①增加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 ②減少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 ③增加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 ④減少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顯著不同。草氈層對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完成1~3題。123456789草氈層可對大氣與地下起到物理阻隔作用,減少大氣與地下的熱量交換,①錯誤,②正確;草氈層可涵養水分,增加下滲,增加地表對地下的水分補給,③正確,④錯誤。選C。123456789(2023·福建地理)江蘇省在改革開放以來在山上廢棄礦坑養殖青蝦,近年來,通過發展電商擴展銷售,2018年以來陸續關閉一些污染嚴重的青蝦養殖場,并由下游愿意付費的企業買單。根據材料完成4~6題。4.江蘇選擇山上礦坑養殖而非平原養殖的目的是A.降低生產成本 B.增加匯水面積C.避免占用耕地 D.減少水土流失√山上礦坑養殖,可以充分利用礦坑,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相比在平原發展養殖業來說減少了對耕地的占用,C正確;在平原養殖,交通更加便利,便于水產的運輸,生產成本更低,A錯誤;礦坑存在就能增加匯水面積,與是否養殖沒有關系,B錯誤;在礦坑養殖對保持水土的作用較弱,D錯誤。123456789(2023·福建地理)江蘇省在改革開放以來在山上廢棄礦坑養殖青蝦,近年來,通過發展電商擴展銷售,2018年以來陸續關閉一些污染嚴重的青蝦養殖場,并由下游愿意付費的企業買單。根據材料完成4~6題。5.分析發展電商銷售對于青蝦養殖的促進作用A.擴大養殖規模 B.提高產量C.保證產品質量 D.擴展銷售渠道√發展電商銷售對于青蝦養殖來說是在傳統線下銷售的基礎上,擴展了新的銷售渠道,D正確;電商銷售只是影響養殖產品的銷售、推廣,與養殖規模、產量、產品質量無關。123456789(2023·福建地理)江蘇省在改革開放以來在山上廢棄礦坑養殖青蝦,近年來,通過發展電商擴展銷售,2018年以來陸續關閉一些污染嚴重的青蝦養殖場,并由下游愿意付費的企業買單。根據材料完成4~6題。6.關閉污染養蝦場后,下游付費意愿最高的企業是A.高端康養產業 B.傳統種植業C.倉儲運輸業 D.信息技術√康養企業對環境要求高,關閉污染養蝦場后,高端康養企業受益最大,因而付費意愿最高,A正確;關閉污染養蝦場對傳統種植業、倉儲運輸業、信息技術產業影響不大,B、C、D錯誤。612345789(2022·山東地理)尼日利亞東南部的熱帶雨林是非洲僅存的原始熱帶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亞政府在熱帶雨林存量較大的地區建立了克羅斯河國家公園。某機構利用遙感等地理信息技術對1986年和2010年國家公園所在區域的景觀進行了對比研究(右圖)。據此完成7~8題。7.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范圍內A.分散林地和農場的面積縮小B.生物生存環境的連通性下降C.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612345789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內,分散林地和農場、退化斑塊的數量及面積在增加,A錯;退化斑塊散布在林地中,降低了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C錯;退化的林地越來越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D錯;林地完整性降低,中間被退化斑塊占據,隔離了林地之間的聯系,生物的生存環境被破壞,連通性下降,選B。612345789(2022·山東地理)尼日利亞東南部的熱帶雨林是非洲僅存的原始熱帶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亞政府在熱帶雨林存量較大的地區建立了克羅斯河國家公園。某機構利用遙感等地理信息技術對1986年和2010年國家公園所在區域的景觀進行了對比研究(右圖)。據此完成7~8題。8.圖中國家公園內退化斑塊的景觀類型可能是①灌叢草地 ②草甸沼澤 ③落葉闊葉林 ④常綠硬葉林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12345789克羅斯河國家公園的本底是熱帶雨林景觀,局部退化區域大多位于定居點周邊,明顯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雨林被破壞,發生生態退化,生態退化一般是向生態效益差的方向逆向演化,樹木被低等級的灌木、草類植被替代,①②正確,選A。落葉闊葉林和常綠硬葉林均不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樹種。6123457899.(2024·廣東地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針對干旱區煤礦采空區治理和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我國學者提出利用采空區建設地下水庫的建議。M煤礦礦區位于晉陜蒙交界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下水資源豐富。該煤礦經過多年開采,已形成采空區。調查發現,該采空區水體中含有來自地表的污染物。右圖示意M煤礦采空區及地層剖面。612345789(1)簡述M煤礦礦區地表污染物進入采空區水體的自然地理過程。答案 地表污染物隨降水和地表徑流向地表沉降區(塌陷區)匯聚,污染物隨水流沿著裂隙下滲,下滲的污染物進入地下水,繼續下滲進入采空區水體。(2)分析在M煤礦采空區建設地下水庫的意義。答案 建設地下水庫有利于增加當地水資源儲備,為生態、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等提供保障;有利于調節當地水資源季節分配,緩解水資源緊缺狀況;有利于減緩地表沉降(塌陷)。(2024·廣東大灣區模擬)祁連山牧區既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生態屏障,也是少數民族牧民的聚集地和重要的畜產品基地。2011年以來,祁連山牧區逐漸與周邊綠洲地區形成了“共軛型”生態牧場(下圖),即通過綠洲地區發展商品草種植產業供應山地畜牧業,提高了祁連山牧區實際載畜量。據此完成1~2題。123456模擬預測PART THREE1.推測與祁連山牧區形成“共軛型”生態牧場的綠洲是A.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C.寧夏平原 D.吐魯番盆地√123456根據“祁連山牧區逐漸與周邊綠洲地區形成了‘共軛型’生態牧場”可推斷,該綠洲應距離祁連山牧區較近。故正確答案為A。123456(2024·廣東大灣區模擬)祁連山牧區既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生態屏障,也是少數民族牧民的聚集地和重要的畜產品基地。2011年以來,祁連山牧區逐漸與周邊綠洲地區形成了“共軛型”生態牧場(下圖),即通過綠洲地區發展商品草種植產業供應山地畜牧業,提高了祁連山牧區實際載畜量。據此完成1~2題。2.祁連山牧區提供的生態服務中,對綠洲商品草產業發展促進較大的是A.凈化空氣 B.氣候調節C.水資源供給 D.畜產品供給√123456河西走廊綠洲水源主要來源于祁連山冰川融水補給,由此供給牧草產業。故正確答案為C。123456浙江某地采礦歷史悠久,地表破壞嚴重,生態問題日益突出。下圖示意該地對廢棄礦山的改造模式。據此完成3~4題。3.圖中治理措施中,主要起減少坡面徑流作用的是A.擋墻 B.護坡網格C.錨桿 D.攔山溝√123456擋墻位于坡腳,其主要作用是阻擋坡面物質下滑,A錯;護坡網格可減弱徑流對坡面的侵蝕,不能減少坡面徑流量,B錯;錨桿主要起固定巖體的作用,不能減少坡面徑流,C錯;攔山溝位于坡頂植物防護層的外圍,可匯集從地勢較高處來的徑流,從而減少到達坡面的徑流量,D對。選D。123456浙江某地采礦歷史悠久,地表破壞嚴重,生態問題日益突出。下圖示意該地對廢棄礦山的改造模式。據此完成3~4題。4.坡面種植灌木優于種植喬木,主要原因是坡面A.風力更大 B.徑流作用較弱C.土層較薄 D.光照較弱√123456坡頂地勢較高,風力應較大,坡面地勢較低,風力較小,A錯;坡面徑流匯集,徑流作用較強,B錯;坡面容易被侵蝕,土層較薄,種植喬木易倒伏,C對;該地坡面朝向不確定,光照強弱無法確定,且光照強弱不是選擇植被類型的主要因素,D錯。選C。1234565.(2024·北京昌平區模擬)2023年7月,首屆三江源國家公園青少年生態研學營正式開營。某校學生到青海省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的研學活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任務一 探生態變化20世紀末,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使這一地區草原、湖泊、冰川等生態系統發生退化。為此,我國于2003年建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繪制“三江源生態環境退化的原因”知識結構圖。123456答案 123456任務二 思生態安全學生在研學報告中寫道:在黃河源,水源涵養能力提升,“千湖美景”重現;在瀾滄江源,茂密的森林樹木盤根交錯,難以進入內部考察;在長江源,廣闊的濕地一眼望不到邊;一度銷聲匿跡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類視野……(2)說明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對生態安全的意義。答案 保護好高原濕地,有利于涵養水源;有利于保護江河源頭生態系統,保護獨具特色的自然本底;為高原特有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有利于儲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123456任務三 謀共贏之路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當地農牧民從“放牧人”到“管護員”,從“草原上的人”到“國家公園的人”,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之路。三江源人生活中的每一個改變都和生態保護息息相關。(3)列舉該地為實現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可能采取的措施。答案 發展生態畜牧業和生態旅游業,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在公園設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實施異地搬遷,適度改善生活居住條件等措施。1234566.(2024·廣西桂林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1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國家《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貓兒山自然保護區位于桂林市北部,主峰貓兒山,海拔2 141.5米,是華南最高峰。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國家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物種、三江源頭水源涵養林。在保護區內,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個功能區。核心區內禁止一切開發活動;緩沖區為減緩外界對核心區的影響和干擾,只能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在保護的前提下,外圍的實驗區內允許開展科普教育、生態旅游等活動。123456有研究學者認為,“3S”技術在動植物生存環境、種群數量等地理要素的獲取、定位及綜合分析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強大,對合理劃分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具有重要的意義。右圖為貓兒山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分區示意圖。123456(1)分析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好的原因。答案 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充足;緯度較低,且山體相對高度較大,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分布范圍較大;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影響小,原生性保存完好。123456(2)簡述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的意義。答案 優化自然保護區內部區域設置,促進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合理的功能區區劃可以更好地確保可更新資源的可持續存在、確保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庫的發展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便于根據不同功能區定位進行科學管理,強化核心保護意識,在實驗區可開展一定科研和旅游活動等,更好地協調保護與開發的關系。123456(3)分別說明“3S”技術在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劃分過程中的作用。答案 遙感技術可快速獲取最新的保護區土地利用狀況,為功能區劃分提供依據;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為野外考察生物的生存環境、種群數量時提供定位支持;地理信息系統可將野生生物適生環境特點進行空間(圖層)疊加分析,更科學地確定保護區功能分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十 主題56 生態保護 學案(含解析).docx 專題十 主題56 生態保護.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