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36 農業技術1.覆蓋技術農田覆蓋技術主要是在農田地表覆蓋網膜、柴草、砂礫等,實現良好的保溫、保濕等效果,達到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品質的目的。不同地區因地制宜,覆蓋物多種多樣,各有特色,在功能上各有優勢。(1)共同點(2)不同點覆蓋物 差異薄膜秸稈、草類卵石、砂礫2.耕作技術(1)作物輪作: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2)作用①有利于均衡地利用土壤養分;②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調節土壤肥力;③避免作物連作,防止雜草蔓延,減輕病蟲害;④提高農作物品質和產量,發揮農田的生產潛力。3.起壟種植(選擇題1~8題,每小題4分,共32分)(2024·山東地理)錫拉島位于地中海,整個島嶼被厚厚的火山巖和火山灰覆蓋,夏季島上北風頻發。約3 600年前的古錫拉島是一個圓形的大島(范圍包括現在的錫拉島和附近小島,以及這些島嶼之間的海域),后來演變成環形群島,其中最大的島嶼為錫拉島(圖1)。錫拉島的西部葡萄種植歷史悠久,當地農民在管理葡萄時將葡萄藤盤成圓形的籃子狀(圖2),并將葡萄果實置于“籃子”內生長。據此完成1~3題。1.導致古錫拉島演變為環形群島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火山噴發 B.地殼運動C.海浪侵蝕 D.風力侵蝕2.錫拉島上的葡萄在需水量較大的生長期也無需灌溉,主要是因為( )A.大氣降水多 B.土壤保水性好C.地表蒸發弱 D.空氣濕度大3.當地農民將葡萄藤盤成籃子狀的主要目的是( )A.保土 B.增濕 C.防風 D.降溫(浙江選考)秀珍菇生產需避光遮陽。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產大棚上搭建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了棚內種菇、棚頂發電,形成了“農業+新能源”生態高效生產方式。完成4~5題。4.該生產方式會使棚內( )A.太陽輻射減弱 B.地面輻射增加C.大氣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5.與原秀珍菇生產方式相比,該生產方式的優勢有( )①增加經濟效益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減少土壤污染 ④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全國文綜Ⅱ)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來種植雙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為主,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機械化的普及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里多種植單季稻,收割后多不經翻耕播種收益較低的越冬作物小麥。右圖為該地收割水稻后播種了小麥的農田景觀,其中淺色的為稻茬。據此完成6~8題。6.在收割水稻后的農田中播種小麥,需在田地中打溝(上圖)。打溝主要是為了( )A.灌溉 B.排水C.防蟲害 D.通風7.推測這里不經翻耕播種小麥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產量 B.減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產成本 D.減少蒸發8.近年來,該地( )A.種植結構復雜化 B.復種指數提高C.田間管理精細化 D.種田大戶增多9.(2022·湖北地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最近幾年,南疆地區農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種植蔬菜,足不出戶,增收致富。這些大棚里生產出來的新鮮蔬菜,不僅滿足了本地需要,而且還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萬戶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業和農戶的共同參與下,南疆地區設施蔬菜種植得到快速發展,面積由過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為新疆最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如圖示意該地區蔬菜大棚。(1)描述南疆地區蔬菜種植面臨的自然條件。(2)自然條件不算優越的南疆緣何能成為新疆最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請說明理由。(3)簡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種植蔬菜對農民的好處。(選擇題1~11題,每小題3分,共33分)(2024·福建廈門質檢)某人在阿爾卑斯山的一處農場(47°N)內見到了奇特的埋木種植床。于是,他繪圖記錄了埋木種植床的排列和結構(下圖)。據此完成1~2題。1.推測該地種植床底層需要埋設大塊原木是由于該地( )A.地溫較低 B.森林廣布C.地表起伏大 D.土壤養分少2.該地埋木種植床的走向未與等高線平行。采用這種排列方式主要是為了( )A.保水 B.排水 C.保溫 D.防風(2024·吉林延邊模擬)“秋延遲”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護設施內繼續生長發育,產品延遲到11~12月上市供應的栽培方式。近年來,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大力推廣“秋延遲”栽培,當地建設塑料大棚等栽培保護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2020年秋,該縣“秋延遲”種植率達到了78%。據此完成3~4題。3.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可以( )A.節省土地成本 B.增加經濟收益C.減少投入資金 D.擴大市場供應4.下列對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農戶進一步發展提出的建議中,不合理的是( )A.發展蔬菜深加工,提高附加值B.發展網絡營銷,形成品牌效應C.擴大生產規模,形成規模效應D.農產加大資金投入,培育新品種(2024·遼寧錦州模擬)2024年初,黑龍江省撫遠市的蔓越莓在一夜之間紅遍全網。蔓越莓原產于北美,為矮蔓藤植物,2010年撫遠市引進種植,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蔓越莓種植基地。其收獲主要采用濕收法,即先向農田灌水、聚攏果實,再采用新型機械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實(如圖)。2022年撫遠市的蔓越莓種子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一同返回地面,創下了國內首個蔓越莓“太空育種”的先例。據此完成5~6題5.與傳統的采摘機干收法相比,新型機械濕收法最突出的優勢是( )A.提高采摘效率 B.減少人力投入C.保留新鮮口感 D.延長儲存時間6.撫遠市蔓越莓“太空育種”產生的直接影響是( )A.提升撫遠市蔓越莓的產量B.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C.提高撫遠市蔓越莓的品質D.擴大我國蔓越莓種植面積(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模擬)春玉米作為黃土高原農業生產系統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對我國農業糧食生產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為增加玉米產量,農民在播種玉米時多采用地膜與秸稈覆蓋兩種主要生產方式。據此完成7~8題。7.地膜與秸稈覆蓋兩種覆蓋方式均可( )A.利于夜間保溫 B.增強雨水儲存C.提高白天地溫 D.防止水分蒸發8.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角度,該地更適宜采用( )A.無覆蓋 B.地膜覆蓋C.秸稈覆蓋 D.砂石覆蓋(2024·湖北T8聯盟模擬)新疆紅旗農場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地勢低洼。紅旗農場引進專業養殖團隊,建室外養殖魚塘和室內養殖大棚,利用科技和創新,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調配成適宜不同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采用“棚塘接力”的模式培育出了羅非魚、南美白對蝦、斑節蝦、青蟹等特色水產品,成功實現在陸地上養殖海鮮。據此完成9~11題。9.紅旗農場發展“海鮮陸養”的突出優勢條件是( )A.土地廉價 B.水質獨特C.水溫恒定 D.交通便利10.紅旗農場采用“棚塘接力”方式養殖海鮮的目的是( )A.提高種苗成活率 B.提高海鮮品質C.擴大海鮮產量 D.增加海鮮種類11.紅旗農場發展“海鮮陸養”有利于( )①變資源劣勢為產業優勢 ②挖掘土地綜合利用潛力 ③提高水資源質量 ④降低土壤鹽堿含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2024·吉林白山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近年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圣地亞哥發展了一種新型移動大棚養雞模式,它是在農業用地(農場、草場、菜地、稻田等)里搭建可移動的簡易大棚養雞。大棚每天移動一次,使雞糞能夠均勻分布到農場的每一個地方。同時農場主定期平整土地,撒上草種,讓雞在大棚內的草地上自由捕食。該模式在圣地亞哥推廣使用,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有專家建議我國內蒙古草原地區應大力發展移動大棚養雞技術。下圖為圣地亞哥地理位置圖。(1)分析圣地亞哥發展移動大棚養雞農場有利的氣候條件。(2)說明移動大棚養雞模式如何促進當地農民增收。(3)有專家建議在我國內蒙古草原地區發展移動大棚養雞農場。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主題36 農業技術真題演練1.A 2.B 3.C [第1題,島嶼整體形態的變化是大尺度的地質作用導致的,排除C、D;根據材料“整個島嶼被厚厚的火山巖和火山灰覆蓋”可以判斷這里有火山活動,根據形狀可以推測,火山噴發使得原島嶼中部出現火山口,后期海水通過火山口邊緣低洼地區注入,形成現在的環形群島,A正確、B錯誤。故選A。第2題,葡萄生長期是夏季,該島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量少,空氣濕度小,A、D錯誤;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C錯誤;該島覆蓋有厚厚的火山灰,土壤深厚,具有很好的保水性,為葡萄的生長提供了水源,B正確。第3題,保土應該是植物根系的功能,葡萄藤盤成籃子狀與保護土壤無關,A錯誤;葡萄藤盤成籃子狀可以遮陽,進而減少蒸發、蒸騰,起到保濕作用,但不是增濕,B錯誤;夏季島上北風頻發,葡萄藤盤成籃子狀,把葡萄果實放到“籃子”里面,可防風,保持良好的果實外觀品相,提高售價,提高經濟效益,C正確;葡萄生長需要足夠的熱量條件,D錯誤。故選C。]4.A 5.C [第4題,據材料可知,在大棚上搭建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集熱板遮擋了太陽輻射,導致大棚內太陽輻射減弱,故選A。第5題,與原生產方式相比,該生產方式在棚內種菇,在棚頂發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經濟效益,①④對,選C。]6.B 7.C 8.D [第6題,水稻屬于水田作物,喜溫喜濕;小麥屬于旱地作物,耐旱怕澇。巢湖平原在收割水稻后的農田中播種小麥,需要改變土壤的水分條件,通過打溝排出多余的水分,降低土壤濕度,選B。第7題,據材料可知,當地的農業生產面臨著勞動力流失、人力成本上升、農田收益降低等問題,從“雙季稻+油菜”到“單季稻+小麥”是為了減少繁重的田間勞作,提高機械化水平,適應勞動力流失的現狀,降低生產成本;水稻收割后,不經翻耕播種小麥本質上還是這一目的的延續,C正確。土地不經翻耕,稻茬無法還田,土壤肥力和土壤結構得不到改善,并不能提高產量,排除A;土地不經翻耕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減少蒸發,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D。第8題,當地農業勞動力大量流失,機械化水平提高,土地流轉到部分農戶手中,這些農戶成為種田大戶,D正確;從“雙季稻+油菜”到“單季稻+小麥”種植結構簡單化,復種指數降低,A、B錯誤;“收割后不經翻耕播種”,田間管理簡單化,C錯誤。]9.(1)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干旱少雨;水源不足;風沙等惡劣天氣頻發;土壤鹽堿化嚴重。(2)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利用大棚防風沙、保水、保溫、保土、保肥;政府組織、政策支持,大力促進產業振興;實行“企業+合作社+農戶”規模化生產;科技提供保障(智慧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體系日漸完善。(3)便于管理維護;有利于實現蔬菜自給自足;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居住環境。模擬預測1.A 2.B3.B 4.D [第3題,由材料“當地建設塑料大棚等栽培保護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可知,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增加了投入資金,提高了土地成本,A、C錯誤;延遲上市時間,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避免了常規時間上市的低價銷售,增加了經濟效益,B正確;延遲上市不一定帶來市場供應的擴大,市場供應與生產規模有關,D錯誤。故選B。第4題,發展蔬菜深加工可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發展網絡營銷,形成品牌效應,可以擴大銷售市場;擴大生產規模,形成規模效應,可以增加產量,以上建議都可以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促進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農戶進一步發展,故A、B、C不符合題意。加大資金投入是該地區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措施,但該地區農戶資金不足,不適宜由農戶加大資金投入,因此不合理,故D符合題意。故選D。]5.A 6.B [第5題,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干收法需要采摘機逐一摘取,而濕收法是農田灌水、聚攏果實、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實,其最突出的優勢是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A正確;都是機械收獲,人力投入變化不大,B錯誤;保留新鮮口感、延長儲存時間與收取的方式關系不大,與冷藏保鮮技術相關,故C、D錯誤。第6題,由于蔓越莓原產于北美,意味著我國對蔓越莓原種沒有知識產權,為了使蔓越莓原種不受國外控制,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撫遠市的蔓越莓進行“太空育種”,標志著一款擁有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蔓越莓品種誕生,B正確;提升蔓越莓的產量、提高蔓越莓的品質、擴大蔓越莓種植面積是“太空育種”后可能產生的間接影響,故A、C、D排除。]7.A 8.C [第7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膜和秸稈覆蓋都可以減少地面輻射的散失,具有較好的夜間保溫作用,A正確;地膜覆蓋不利于雨水儲存,秸稈覆蓋白天可以削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降低地溫,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但不能防止水分蒸發,排除B、C、D。第8題,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春玉米作為黃土高原農業生產系統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對我國農業糧食生產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角度,秸稈覆蓋成本較低,同時可以實現秸稈還田,保持土壤肥力,因此更適宜該地采用,C正確;無覆蓋無法對春玉米生長起到保溫作用,地膜覆蓋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本地砂石較少,原料不足,進行砂石覆蓋會增加成本,排除A、B、D。]9.B 10.A 11.A12.(1)氣候溫暖,蟲菜草食物種類豐富;冬季大棚氣溫高,雞的生長速度快,上市早;冬季不易受低溫(嚴寒)影響;冬季降水較豐富,養雞飲水和清洗等用水充足。(2)增加土壤肥力,增加農作物產量;減少飼料投喂,節約養雞成本;增加農產品種類,促進農業增收;減少化肥使用,提高農產品質量。(3)贊成。理由:內蒙古草原蟲類多,食物充足;可減少草原蟲害,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可提高草地資源利用率;可發展多種經營,增加經濟效益;可增加就業機會等。不贊成。理由:內蒙古草原緯度較高,氣溫較低,養殖時間短;冬季草地枯萎,草蟲驟減,養雞食物短缺;冬季多暴風雪,低溫凍害多,易造成經濟損失等。(共51張PPT)主題36農業技術專題八 產業發展精講點撥模擬預測真題演練內容索引農田覆蓋技術主要是在農田地表覆蓋網膜、柴草、砂礫等,實現良好的保溫、保濕等效果,達到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品質的目的。不同地區因地制宜,覆蓋物多種多樣,各有特色,在功能上各有優勢。1.覆蓋技術精講點撥PART ONE(1)共同點覆蓋物 差異薄膜 (2)不同點覆蓋物 差異秸稈、草類 覆蓋物 差異卵石、砂礫 2.耕作技術(1)作物輪作: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2)作用①有利于均衡地利用土壤養分;②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調節土壤肥力;③避免作物連作,防止雜草蔓延,減輕病蟲害;④提高農作物品質和產量,發揮農田的生產潛力。3.起壟種植真題演練PART TWO(2024·山東地理)錫拉島位于地中海,整個島嶼被厚厚的火山巖和火山灰覆蓋,夏季島上北風頻發。約3 600年前的古錫拉島是一個圓形的大島(范圍包括現在的錫拉島和附近小島,以及這些島嶼之間的海域),后來演變成環形群島,其中最大的島嶼為錫拉島(圖1)。錫拉島的西部葡萄種植歷史悠久,當地農民在管理葡萄時將葡萄藤盤成圓形的籃子狀(圖2),并將葡萄果實置于“籃子”內生長。據此完成1~3題。1234567891234567891.導致古錫拉島演變為環形群島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火山噴發 B.地殼運動C.海浪侵蝕 D.風力侵蝕√123456789島嶼整體形態的變化是大尺度的地質作用導致的,排除C、D;根據材料“整個島嶼被厚厚的火山巖和火山灰覆蓋”可以判斷這里有火山活動,根據形狀可以推測,火山噴發使得原島嶼中部出現火山口,后期海水通過火山口邊緣低洼地區注入,形成現在的環形群島,A正確、B錯誤。故選A。1234567892.錫拉島上的葡萄在需水量較大的生長期也無需灌溉,主要是因為A.大氣降水多 B.土壤保水性好C.地表蒸發弱 D.空氣濕度大√123456789葡萄生長期是夏季,該島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量少,空氣濕度小,A、D錯誤;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C錯誤;該島覆蓋有厚厚的火山灰,土壤深厚,具有很好的保水性,為葡萄的生長提供了水源,B正確。1234567893.當地農民將葡萄藤盤成籃子狀的主要目的是A.保土 B.增濕C.防風 D.降溫√123456789保土應該是植物根系的功能,葡萄藤盤成籃子狀與保護土壤無關,A錯誤;葡萄藤盤成籃子狀可以遮陽,進而減少蒸發、蒸騰,起到保濕作用,但不是增濕,B錯誤;夏季島上北風頻發,葡萄藤盤成籃子狀,把葡萄果實放到“籃子”里面,可防風,保持良好的果實外觀品相,提高售價,提高經濟效益,C正確;葡萄生長需要足夠的熱量條件,D錯誤。故選C。123456789(浙江選考)秀珍菇生產需避光遮陽。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產大棚上搭建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了棚內種菇、棚頂發電,形成了“農業+新能源”生態高效生產方式。完成4~5題。4.該生產方式會使棚內A.太陽輻射減弱 B.地面輻射增加C.大氣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據材料可知,在大棚上搭建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集熱板遮擋了太陽輻射,導致大棚內太陽輻射減弱,故選A。123456789(浙江選考)秀珍菇生產需避光遮陽。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產大棚上搭建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了棚內種菇、棚頂發電,形成了“農業+新能源”生態高效生產方式。完成4~5題。5.與原秀珍菇生產方式相比,該生產方式的優勢有①增加經濟效益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減少土壤污染 ④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與原生產方式相比,該生產方式在棚內種菇,在棚頂發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經濟效益,①④對,選C。123456789(全國文綜Ⅱ)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來種植雙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為主,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機械化的普及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里多種植單季稻,收割后多不經翻耕播種收益較低的越冬作物小麥。右圖為該地收割水稻后播種了小麥的農田景觀,其中淺色的為稻茬。據此完成6~8題。6.在收割水稻后的農田中播種小麥,需在田地中打溝(如圖)。打溝主要是為了A.灌溉 B.排水C.防蟲害 D.通風√123456789水稻屬于水田作物,喜溫喜濕;小麥屬于旱地作物,耐旱怕澇。巢湖平原在收割水稻后的農田中播種小麥,需要改變土壤的水分條件,通過打溝排出多余的水分,降低土壤濕度,選B。612345789(全國文綜Ⅱ)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來種植雙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為主,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機械化的普及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里多種植單季稻,收割后多不經翻耕播種收益較低的越冬作物小麥。右圖為該地收割水稻后播種了小麥的農田景觀,其中淺色的為稻茬。據此完成6~8題。7.推測這里不經翻耕播種小麥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產量 B.減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產成本 D.減少蒸發√612345789據材料可知,當地的農業生產面臨著勞動力流失、人力成本上升、農田收益降低等問題,從“雙季稻+油菜”到“單季稻+小麥”是為了減少繁重的田間勞作,提高機械化水平,適應勞動力流失的現狀,降低生產成本;水稻收割后,不經翻耕播種小麥本質上還是這一目的的延續,C正確。土地不經翻耕,稻茬無法還田,土壤肥力和土壤結構得不到改善,并不能提高產量,排除A;土地不經翻耕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減少蒸發,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D。612345789(全國文綜Ⅱ)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來種植雙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為主,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機械化的普及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里多種植單季稻,收割后多不經翻耕播種收益較低的越冬作物小麥。右圖為該地收割水稻后播種了小麥的農田景觀,其中淺色的為稻茬。據此完成6~8題。8.近年來,該地A.種植結構復雜化 B.復種指數提高C.田間管理精細化 D.種田大戶增多√612345789當地農業勞動力大量流失,機械化水平提高,土地流轉到部分農戶手中,這些農戶成為種田大戶,D正確;從“雙季稻+油菜”到“單季稻+小麥”種植結構簡單化,復種指數降低,A、B錯誤;“收割后不經翻耕播種”,田間管理簡單化,C錯誤。6123457899.(2022·湖北地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最近幾年,南疆地區農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種植蔬菜,足不出戶,增收致富。這些大棚里生產出來的新鮮蔬菜,不僅滿足了本地需要,而且還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萬戶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業和農戶的共同參與下,南疆地區設施蔬菜種植得到快速發展,面積由過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為新疆最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如圖示意該地區蔬菜大棚。612345789(1)描述南疆地區蔬菜種植面臨的自然條件。答案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干旱少雨;水源不足;風沙等惡劣天氣頻發;土壤鹽堿化嚴重。(2)自然條件不算優越的南疆緣何能成為新疆最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請說明理由。答案 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利用大棚防風沙、保水、保溫、保土、保肥;政府組織、政策支持,大力促進產業振興;實行“企業+合作社+農戶”規模化生產;科技提供保障(智慧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體系日漸完善。612345789(3)簡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種植蔬菜對農民的好處。答案 便于管理維護;有利于實現蔬菜自給自足;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居住環境。(2024·福建廈門質檢)某人在阿爾卑斯山的一處農場(47°N)內見到了奇特的埋木種植床。于是,他繪圖記錄了埋木種植床的排列和結構(下圖)。據此完成1~2題。123456789101112模擬預測PART THREE1.推測該地種植床底層需要埋設大塊原木是由于該地A.地溫較低 B.森林廣布C.地表起伏大 D.土壤養分少√123456789101112該地緯度較高,地溫較低,埋設大塊原木可以減小較低的地溫對農作物的影響,A對;森林廣布是能夠提供大量原木的條件,而不是埋設大塊原木的原因,B錯;地表起伏大是埋設大塊原木的結果,而不是埋設大塊原木的原因,C錯;該地緯度較高,植被覆蓋率較高,有機質來源豐富,微生物分解作用較慢,土壤養分含量高,D錯。123456789101112(2024·福建廈門質檢)某人在阿爾卑斯山的一處農場(47°N)內見到了奇特的埋木種植床。于是,他繪圖記錄了埋木種植床的排列和結構(下圖)。據此完成1~2題。2.該地埋木種植床的走向未與等高線平行。采用這種排列方式主要是為了A.保水 B.排水C.保溫 D.防風√123456789101112該地位于歐洲西部,受盛行西風帶影響,降水較多,埋木種植床的走向未與等高線平行,主要是為了排水,選B。123456789101112(2024·吉林延邊模擬)“秋延遲”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護設施內繼續生長發育,產品延遲到11~12月上市供應的栽培方式。近年來,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大力推廣“秋延遲”栽培,當地建設塑料大棚等栽培保護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2020年秋,該縣“秋延遲”種植率達到了78%。據此完成3~4題。3.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可以A.節省土地成本 B.增加經濟收益C.減少投入資金 D.擴大市場供應√123456789101112由材料“當地建設塑料大棚等栽培保護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可知,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增加了投入資金,提高了土地成本,A、C錯誤;延遲上市時間,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避免了常規時間上市的低價銷售,增加了經濟效益,B正確;延遲上市不一定帶來市場供應的擴大,市場供應與生產規模有關,D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2024·吉林延邊模擬)“秋延遲”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護設施內繼續生長發育,產品延遲到11~12月上市供應的栽培方式。近年來,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大力推廣“秋延遲”栽培,當地建設塑料大棚等栽培保護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2020年秋,該縣“秋延遲”種植率達到了78%。據此完成3~4題。4.下列對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農戶進一步發展提出的建議中,不合理的是A.發展蔬菜深加工,提高附加值B.發展網絡營銷,形成品牌效應C.擴大生產規模,形成規模效應D.農產加大資金投入,培育新品種√123456789101112發展蔬菜深加工可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發展網絡營銷,形成品牌效應,可以擴大銷售市場;擴大生產規模,形成規模效應,可以增加產量,以上建議都可以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促進托克遜縣“秋延遲”栽培農戶進一步發展,故A、B、C不符合題意。加大資金投入是該地區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措施,但該地區農戶資金不足,不適宜由農戶加大資金投入,因此不合理,故D符合題意。故選D。123456789101112(2024·遼寧錦州模擬)2024年初,黑龍江省撫遠市的蔓越莓在一夜之間紅遍全網。蔓越莓原產于北美,為矮蔓藤植物,2010年撫遠市引進種植,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蔓越莓種植基地。其收獲主要采用濕收法,即先向農田灌水、聚攏果實,再采用新型機械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實(如圖)。2022年撫遠市的蔓越莓種子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一同返回地面,創下了國內首個蔓越莓“太空育種”的先例。據此完成5~6題5.與傳統的采摘機干收法相比,新型機械濕收法最突出的優勢是A.提高采摘效率 B.減少人力投入C.保留新鮮口感 D.延長儲存時間√12345678910111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干收法需要采摘機逐一摘取,而濕收法是農田灌水、聚攏果實、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實,其最突出的優勢是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A正確;都是機械收獲,人力投入變化不大,B錯誤;保留新鮮口感、延長儲存時間與收取的方式關系不大,與冷藏保鮮技術相關,故C、D錯誤。123456789101112(2024·遼寧錦州模擬)2024年初,黑龍江省撫遠市的蔓越莓在一夜之間紅遍全網。蔓越莓原產于北美,為矮蔓藤植物,2010年撫遠市引進種植,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蔓越莓種植基地。其收獲主要采用濕收法,即先向農田灌水、聚攏果實,再采用新型機械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實(如圖)。2022年撫遠市的蔓越莓種子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一同返回地面,創下了國內首個蔓越莓“太空育種”的先例。據此完成5~6題6.撫遠市蔓越莓“太空育種”產生的直接影響是A.提升撫遠市蔓越莓的產量B.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C.提高撫遠市蔓越莓的品質D.擴大我國蔓越莓種植面積√123456789101112由于蔓越莓原產于北美,意味著我國對蔓越莓原種沒有知識產權,為了使蔓越莓原種不受國外控制,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撫遠市的蔓越莓進行“太空育種”,標志著一款擁有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蔓越莓品種誕生,B正確;提升蔓越莓的產量、提高蔓越莓的品質、擴大蔓越莓種植面積是“太空育種”后可能產生的間接影響,故A、C、D排除。12345678910111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模擬)春玉米作為黃土高原農業生產系統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對我國農業糧食生產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為增加玉米產量,農民在播種玉米時多采用地膜與秸稈覆蓋兩種主要生產方式。據此完成7~8題。7.地膜與秸稈覆蓋兩種覆蓋方式均可A.利于夜間保溫 B.增強雨水儲存C.提高白天地溫 D.防止水分蒸發√12345678910111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膜和秸稈覆蓋都可以減少地面輻射的散失,具有較好的夜間保溫作用,A正確;地膜覆蓋不利于雨水儲存,秸稈覆蓋白天可以削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降低地溫,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但不能防止水分蒸發,排除B、C、D。12345678910111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模擬)春玉米作為黃土高原農業生產系統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對我國農業糧食生產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為增加玉米產量,農民在播種玉米時多采用地膜與秸稈覆蓋兩種主要生產方式。據此完成7~8題。8.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角度,該地更適宜采用A.無覆蓋 B.地膜覆蓋C.秸稈覆蓋 D.砂石覆蓋√123456789101112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春玉米作為黃土高原農業生產系統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對我國農業糧食生產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角度,秸稈覆蓋成本較低,同時可以實現秸稈還田,保持土壤肥力,因此更適宜該地采用,C正確;無覆蓋無法對春玉米生長起到保溫作用,地膜覆蓋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本地砂石較少,原料不足,進行砂石覆蓋會增加成本,排除A、B、D。123456789101112(2024·湖北T8聯盟模擬)新疆紅旗農場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地勢低洼。紅旗農場引進專業養殖團隊,建室外養殖魚塘和室內養殖大棚,利用科技和創新,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調配成適宜不同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采用“棚塘接力”的模式培育出了羅非魚、南美白對蝦、斑節蝦、青蟹等特色水產品,成功實現在陸地上養殖海鮮。據此完成9~11題。9.紅旗農場發展“海鮮陸養”的突出優勢條件是A.土地廉價 B.水質獨特C.水溫恒定 D.交通便利√123456789101112材料中強調紅旗農場通過添加微量元素調配成適宜不同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實現“海鮮陸養”,體現了其水質獨特這一突出優勢條件,故選B。123456789101112(2024·湖北T8聯盟模擬)新疆紅旗農場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地勢低洼。紅旗農場引進專業養殖團隊,建室外養殖魚塘和室內養殖大棚,利用科技和創新,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調配成適宜不同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采用“棚塘接力”的模式培育出了羅非魚、南美白對蝦、斑節蝦、青蟹等特色水產品,成功實現在陸地上養殖海鮮。據此完成9~11題。10.紅旗農場采用“棚塘接力”方式養殖海鮮的目的是A.提高種苗成活率 B.提高海鮮品質C.擴大海鮮產量 D.增加海鮮種類√“棚塘接力”可以為種苗提供更適宜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種苗成活率,故選A。123456789101112(2024·湖北T8聯盟模擬)新疆紅旗農場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地勢低洼。紅旗農場引進專業養殖團隊,建室外養殖魚塘和室內養殖大棚,利用科技和創新,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調配成適宜不同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采用“棚塘接力”的模式培育出了羅非魚、南美白對蝦、斑節蝦、青蟹等特色水產品,成功實現在陸地上養殖海鮮。據此完成9~11題。11.紅旗農場發展“海鮮陸養”有利于①變資源劣勢為產業優勢 ②挖掘土地綜合利用潛力 ③提高水資源質量 ④降低土壤鹽堿含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紅旗農場地處地勢低洼地區,發展“海鮮陸養”能將原本的資源劣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同時這種養殖模式能夠充分挖掘土地的綜合利用潛力,①②正確;對提高水資源質量影響不大,③錯誤;可能會增加土壤鹽堿含量而不是降低,④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2.(2024·吉林白山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近年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圣地亞哥發展了一種新型移動大棚養雞模式,它是在農業用地(農場、草場、菜地、稻田等)里搭建可移動的簡易大棚養雞。大棚每天移動一次,使雞糞能夠均勻分布到農場的每一個地方。同時農場主定期平整土地,撒上草種,讓雞在大棚內的草地上自由捕食。該模式在圣地亞哥推廣使用,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有專家建議我國內蒙古草原地區應大力發展移動大棚養雞技術。右圖為圣地亞哥地理位置圖。123456789101112(1)分析圣地亞哥發展移動大棚養雞農場有利的氣候條件。答案 氣候溫暖,蟲菜草食物種類豐富;冬季大棚氣溫高,雞的生長速度快,上市早;冬季不易受低溫(嚴寒)影響;冬季降水較豐富,養雞飲水和清洗等用水充足。(2)說明移動大棚養雞模式如何促進當地農民增收。答案 增加土壤肥力,增加農作物產量;減少飼料投喂,節約養雞成本;增加農產品種類,促進農業增收;減少化肥使用,提高農產品質量。123456789101112(3)有專家建議在我國內蒙古草原地區發展移動大棚養雞農場。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答案 贊成。理由:內蒙古草原蟲類多,食物充足;可減少草原蟲害,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可提高草地資源利用率;可發展多種經營,增加經濟效益;可增加就業機會等。不贊成。理由:內蒙古草原緯度較高,氣溫較低,養殖時間短;冬季草地枯萎,草蟲驟減,養雞食物短缺;冬季多暴風雪,低溫凍害多,易造成經濟損失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八 主題36 農業技術 學案(含解析).docx 專題八 主題36 農業技術.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