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義務教務 人美版七年級下冊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美術 七年級 第二學期 人美版 第一單元《民藝蘊情》單元概述 在本單元,我們將采擷世界各民族創造的優秀民間美術成果,通過對其形式、材 料、用途、特點等的了解,感知民間美術中蘊含的多元文化和民族智慧,并一起走進 中國民間美術世界,了解其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大 觀 念 本單元旨在培養學生尊重并珍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間美術,理解民間美術在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欣賞、分析和創作實踐活動,學生將能夠認識到民間美術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同時,本單元還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傳承和發展民間美術,讓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素養目標 1. 審美感知:能口頭或書面表述對“世界民間美術的多樣性”的感受 和認識; 2. 藝術表現:能說出三種以上的世界民間美術種類; 能了解二至三種世界民間美術的基本制作工藝流程及材 料、用途、特點;能以拍攝、文字記錄等方式自主搜集世界各國的民間美術資源,完成一幅視覺筆記或思維導圖。 3. 創意實踐: 能掌握一至兩種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制作方法;能從民間美術作品中提取元素并設計文創產品。 4. 文化理解:能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世界各國豐富的民間美術代 表作品,理解民間美術如何成為當代世界文化交流的載體;能結合世界民間美術作品,體會不同時代、國家和地區 的歷史與文化傳統,感悟民間美術創作者的情感與智慧。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世界民間美術”為主題,旨在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走近世界民間美術。教材結構清晰,內容涵蓋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多個維度,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理解民間美術在當代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同時感悟中國民間美術創作者的情感與智慧,增進對不同文化和傳統的理解和尊重。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世界民間美術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可能對民間美術有一定的了解和興趣,而部分學生則可能相對陌生。學生對于民間美術的興趣點主要集中在作品的獨特性和背后的文化故事上。同時,學生在創意實踐方面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但在將民間美術元素融入文創產品設計時,可能會遇到如何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如何保持作品原創性等方面的挑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和創意實踐能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掌握民間美術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方法,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和創意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將傳統民間美術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保持文創產品的原創性和獨特性,同時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和熱愛。教具準備: 民間美術作品圖片及實物,如剪紙、刺繡、泥塑等。基礎材料、紙張、顏料、畫筆等。教學過程單元情境創設: 高爾基說:“藝術的創始人是陶工、鐵匠、金匠、男女織工、油漆匠、男女裁縫, 一般地說,是手藝匠。這些人的精巧作品使我們賞心悅目,它們擺滿了博物館。”民間美術正是由這些勞動者創作出來的藝術形式,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和發展,始終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你知道世界民間美術都有哪些種類嗎?你的身邊有哪些民間美術樣式?在當今時代,民間美術又該如何傳承發展呢? 在本單元,我們將采擷世界各民族創造的優秀民間美術成果,通過對其形式、材 料、用途、特點等的了解,感知民間美術中蘊含的多元文化和民族智慧,并一起走進中國民間美術世界,了解其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價值。第一課時《走近世界民間美術》一、激趣導入(參觀世界民間美術博物館) 同學們,民間美術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今天這節課讓我們共同啟程,踏上一場走向世界的觀賞之旅。 課堂任務一:填一填 請同學們先完成一張學習任務卡,你所熟悉的民間美術有哪些? 中國民間美術豐富多彩,它滲透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了勞動人民無限的創造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根據材料、加工方法的不同和社會功能的不同,民間美術可分為年畫、剪紙、玩具、雕塑、、皮影、木偶、刺繡、染織、編結、臉譜等。 二、講授新知 咱們這就一起出發,去好好看看中國藏戲面具的藝術魅力吧! 藏戲藝術誕生于公元8世紀,至今有近600年的歷史。比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 藏戲是傳統宗教藝術與民間說唱、歌舞百戲相融合的結晶,被稱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1.面具的概念 同學們知道什么什么是面具嗎? 面具是人們在節日、祭祀活動中進行戲劇、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 千百年來,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不同,面具也形成了眾多的藝術風格。 2.面具的特點 我國的藏戲面具由來已久,具有種類豐富、色彩鮮明、造型夸張、制作精美、形態各異的特點。 3.面具的題材 現在藏戲面具用于各種民間表演活動,主要表現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 課堂任務二:說一說 查閱資料,根據左邊的藏戲面具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參考答案:邪惡、憤怒和殘暴,藏戲中的魔鬼。他們的行為以破壞、傷害他人為目的,充滿了惡意。 4.面具的色彩特點 面具上的不同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人們可以從面具的造型和色彩上辨別人物的善、惡、忠、奸。 5.世界各國面具藝術 面具藝術延綿至今,是民間美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帶給我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 在世界民間美術的大家庭中,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面具反映著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點。 課堂任務三:評一評 比較欣賞下列面具,分析它們在材料、用途、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差別。(分小組完成任務卡) (1)中國儺戲面具 儺戲面具是儺戲表演中角色所佩戴的面具。不同地區的儺戲面具在選材上有所不同,它們大多用木頭制成,還有一些使用了竹、紙、布、銅、牛皮等材料。儺戲面具常用紅、黑、藍、綠、粉敷色,并進行彩繪,以示對人物的褒貶。 (2)印尼巴龍面具 巴龍面具下面吊著一圈“胡子”,頭上插著花,極具地域風情。印尼巴厘島,感受其古老的神話與現代的魅力交織。巴龍舞,這一充滿儀式感的舞蹈,展現了巴厘島人民與神靈的對話。每一步伐,每一個動作,都是對神靈的敬仰與祈求。象征著善惡以及人與看不見的靈魂之間的關系。 (3)威尼斯面具 威尼斯面具起源于威尼斯狂歡節,當時的王公貴族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因而戴面具和喬裝打扮就成了延續至今的參加狂歡節的傳統。 (4)非洲面具 非洲面具與舞蹈關系緊密,常以狂怪的線和簡潔面表現奔放、質樸的效果,形態多樣。 非洲面具:題材豐富、極具表現力,即使同一部族、同一題材的面具形象上也絕不重復拷貝,主要用于宗教的各種神秘儀式。課堂實踐課堂任務四:畫一畫(參考思維導圖) 選擇一種或多種世界民間美術作品,以“世界民間美術的多元性”為主題,展開聯想,完成一幅思維導圖或視覺筆記。課堂小結在本節課中,我們一同探索了世界民間美術的多元性,從巴龍舞的神秘儀式感,到威尼斯面具背后隱藏的身份之謎,再到非洲面具那奔放質樸的表現力,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畫一畫的課堂任務,同學們不僅加深了對世界民間美術作品的理解,還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思維導圖或視覺筆記的形式,展現了自己對世界民間美術多元性的認識與感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繼續關注和欣賞世界各地的民間美術,感受不同文化的獨特韻味,拓寬自己的藝術視野。課后拓展活動拓展:舉辦校園師生民間美術作品展覽或展演活動。 學生們還可以通過參觀美術館、博物館或民間工藝作坊,親身體驗和學習這些傳統藝術。他們可以嘗試親手制作一些民間美術作品,如剪紙、泥塑、編織等,從而更深入地理解這些藝術的魅力和獨特性。通過這些課后拓展活動,學生們不僅能夠拓寬視野,還能培養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課前反思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實物展示、視頻播放、小組討論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和課后拓展活動,通過動手制作和親身體驗,加深對民間美術的理解和感悟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差異,因材施教,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對于對民間美術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鼓勵他們參加相關的比賽和展覽活動,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而對于對民間美術相對陌生的學生,教師則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和示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起對民間美術的認識和熱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