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秘密★啟用前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試題六年級科學、道德與法治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請將自己的學校、班級、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題上無效。最3.回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用0.5mm的黑色筆跡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作圖題用2B鉛筆作圖)。:如4.考試結束后,只收答題卡。氵鄜科學一、選擇題。(共10分)長1.形態各異的金魚是人們有意識地利用野生鯽魚的后代與親代存在()而育成的。A.變異B.遺傳C.變態2.人們在太行山一帶的山崖中發現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從而可以推斷出這個地帶在很早以前可能是區A.湖泊B.平原C.海洋郡3.如圖是科學家根據化石做出的某種恐龍復原圖,根據圖我們可以推測,該恐龍擅長的運動方式是(A.奔跑或跳躍B.游泳C.飛翔弼4.現代長頸鹿的頸和四肢比古代長頸鹿的長,這屬于什么現象?(A.遺傳B.變異C.進化5.在認識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時,我們會把八大行星標記在長紙帶上,這種行為屬于(期A.重復實驗B.觀察實驗C.建立模型6.沖出地球的最大困難是()的束縛。A.空氣阻力B.地球引力C.空氣浮力7.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自2016年開始運營以來,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科學成果。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A.哈勃空間望遠鏡B.“中國天眼”C.“天宮”1號8.2011年9月29日,中國發射了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它的名字是(A.長征七號B.天宮一號C.神舟十一號9.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相貌特征在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A.刷臉支付B.掃碼支付C.刷卡支付10.利用微觀技術對水稻進行改良,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是(A.袁隆平B.巴斯德C.培根六年級科學、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8頁)二、判斷題(共5分)11.通過分析化石可以獲得古代生物與現代生物的親緣關系。12.正是因為有了人造衛星,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豐富多彩。(13.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金星。14.蒸汽機的發明大大提高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使社會完全擺脫了人力。15.電動機用途廣,大至重型機器,小至兒童玩具,都有其蹤跡。三、連線題(3分)16.把下列物品與其對應的防銹方法用線連起來。陶瓷杯噴漆不銹鋼水壺加入其他物質汽車覆蓋陶瓷四、實驗探究題(4小題,共20分)17.蠟燭的變化(5分)小紅為了探究蠟燭的變化,做了如下實驗。(1)小紅把蠟塊切成碎屑,并加熱蠟屑成蠟油。此過程中蠟塊的發生了變化,并」(填“有”或“沒有”)新物質產生。(2)取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將另一只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此過程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和等,蠟燭燃燒」(填“有”或“沒有”)新物質產生。(3)下列變化與蠟燭燃燒屬于同類型的是A.鹽溶于水B.煙花綻放C.鐵水變鋼錠18.科學小組進行“控制鐵生銹條件”的科學探究,如圖所示:甲試管中鐵釘放在一團濕棉花球上;乙試管中鐵釘放入后注入經煮沸(趕走空氣)快速冷卻的水,并在水面上加一層植物油;丙試管中加少量干燥劑,再放一團干棉花球,鐵釘放入后塞緊橡皮塞。完成下列問題。(6分)甲丙(1)運用甲、丙兩實驗裝置進行對比實驗,研究的問題是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A.鐵B.水C.空氣D.空氣與水(2)想研究鐵生銹與空氣有無關系,應該選擇哪兩組實驗對比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3)圖乙中加一層食用油的目的是隔絕哪個條件。A.水B.棉花C.空氣D.水和空氣(4)運用甲、乙、丙三個裝置比較,幾天后觀察到鐵釘上的現象A.甲、乙、丙都不生銹B.甲、乙不生銹,丙生銹C.甲、丙不生銹,乙生銹D.甲生銹,乙、丙不生銹(5)請你根據實驗結論分析下列環境中地下鐵管道被腐蝕最慢的是A.沼澤地中B.含較多沙粒、潮濕透氣的土中C.干燥、透氣性差的土中D.水分、空氣充足的土中(6)在研究“鐵生銹的條件”的實驗中,科學小組對實驗進行了創新設計,取3段光亮無銹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放入3支干燥潔凈的試管底部,進行下列實驗,要保證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觀察現象。(實驗②試管中的空氣除去氧氣!軼絲鐵絲的空氣植物油②③六年級科學、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