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學業水平監測地理生物注意事項:1本試卷包括地理和生物兩門學科,共12頁,16頁為地理部分,7-12頁為生物部分。每學科滿分100分,共200分。考試時間共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在試卷上填寫自已的姓名、考號。3,答選擇題時,必須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中,答非選擇題時,請使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題一律無效。地理部分(共100分)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正確選項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80分)小明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等紅綠燈時拍攝了一張照片圖】(左)。圖【(中)為“小明所在學校及周邊的道路網”,圖1(右)為“學校平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一2題。(⑧】1.小明拍攝照片時,其位置可能位于圖1(中)的圖1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與圖1(中)對比,圖1(右)A.比例尺更小,表示的范圍更小B.比例尺更小,表示的內容更詳細C比例尺更大,表示的范用更小D比例尺更大,表示的內容更簡略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時27分,長征二號F追十九運載火臍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圖2)成功發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將在空間站鞋留約六個月,進行空間科學與應用實驗。據此完成3一7。3.酒泉的經緯度約為圖2A.(40S,98E)B.(40N,98E)C.(40N,98w)D.(40S,98W)4.圖中位于低緯度的衛星發射基地有幾個A1個B.2個C.3個D.4個5航天員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A南北兩極貫穿地軸B.是兩極路鼓,赤道稍扁的球體C.分布著陸地和海洋D表面有相互交織的經緯網6.飛船發射時,在倫敦的中國留學生于10月29日20時7分收看了電視直播。產生這種時間差異的原因是A.地球自轉B.地球公轉C.兩地季節不同D.兩地海拔不同七年級地理·生物試卷第1頁共12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藻APP7我國進行太空探索的意義主要有①開發利用太空中豐言的生物資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環境進行科學實驗③探紫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④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A.①②③B.02④C.①③④D.②③④隨著鐵路工程技術的發晨,有些“燈泡形線路段“栽彎取直”,逐漸被碰道和橋梁取代。田3為“我國某地等高錢地形與鐵路緹分布圖”。據此完成8一12題。8.b間取直線時,經過的地形部位A.鞍部B.山脊C山谷D.山頂9.ab兩點的相對高度可能為A.40mB.100C.120mD.140m0等商線加10.原ab間燈泡”形鐵路修建的目的是①施工難度較低②縮短通行時間③提高通行安全④降低線路坡度1千米A.①②③B.②③0C.①③④D.020311.隨著科技發展和提速的需要,“燈泡”形線路被“裁彎取直有利①縮短里程②增加靈活性③提高速度④延長通行時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為直觀地分辨圖中信息,我們常在不同的等高線中間涂上不同的顏色,這種地圖叫做A分層設色地形圖B經緯網地圖C地形劑面圖D.等高線地形圖考古學家們認為,中龍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種淡水爬行動物,其化石僅發現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圖4為“世界枚塊分布困”和圖5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層及動、拉物化石相似性圖”。據此完成13~16題。物化石圖513.魏格納提出的天陸漂移說,雖然只是一種假說,卻不是空想。比如,依據中龍的生活習性及其化石分布,他就能推理得出A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曾連在一起B.南美洲南部曾經是廣闊的海洋C.非洲與南美洲南部曾發生多次地震D.目前大西洋面積還在逐漸縮小14.在“大陸漂移學說”之后提出的板塊構造學說”之所以能為大多數學者認可,是因為它能很好地解釋①地球上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②環太平洋地區多火山和地震③非洲與南美洲有相同的動植物④世界上一些高大山脈的形成A.①③B.0④C.②③D.②④15.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塊是A.印度洋板塊B.南極洲板塊C.美洲板塊D.太平洋板塊16,板塊交界處地度多發,遇到地震時,同學們應①下樓坐電梯更快撤離②在教室內,保護頭部,躲在堅實的桌子旁③在室外要跑到開闊的地方④按照平時演習路線有序撤腐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七年級地理·生物試卷第2頁共12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D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