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紙上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必須在答題紙的對應答題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答題方式詳見答題紙上的說明。4.考試結束后,試題卷和答題紙一并上交。卷I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2.在列寧的領導下,蘇聯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3.巴黎公社的建立,標志若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4.聯合國安理會擔負著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6.中華民族精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7.我國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8.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亞非文明源遠流長,古代埃及和中國都曾創造了舉世囑目的文明成就。可證明這一結論的有①②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某學者在談到巾世紀城市興起時指出:“就城市的發展來說,基本的共同原則是: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個有原動力和積極的因素,就是貿易。”該學者認為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源于A.商品經濟發展B.對外貿易發達C.市民階層壯大D.人文主義興起11.14世紀中葉后的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出現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A.莊園經濟興起和工廠制度建立B.租地農場、手工工場產生C.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的實行D.血腥的“三角貿易”興起第1頁共7頁12.下圖是古代羅馬發展演變的線索示意圖,其中③處應填寫的是A.羅馬共和國B.羅馬帝國C.西羅馬帝國D.拜占庭帝國395一476年④前8世紀前509一前27年前27一395年①②③3951453年⑤圖113.下列選項中,史論結合正確的是A.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從此國王沒有任何權力B.法國大革命時頒布《人權宣言》,傳播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C.彼得一世改革創建了一支新式常備軍,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D.華盛頓主持召開制憲會議,制定美國憲法,宣告了美國的獨立14.某同學在整理世界歷史的學習筆記時,某專題出現了圖2關鍵詞,推測該專題的主題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A.近代科學與文化《物種起源》、《高老頭》B.生物科學的重大突破《向日葵》C.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圖2D.多彩的近代藝術寶庫15.一戰后,《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進行嚴厲的制裁,這使德國A.爆發了經濟危機B.加強了與同盟國的關系C.埋下了二戰隱患D.成為了歐洲的政治中心16.“羅斯福無意發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使它恢復健康。”材料表明羅斯福新政A.是資本主義內部的一次自我調節B.繼續堅持自由放任的政策C.放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D.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17.1948年在意大利選舉中,美國明確提出,凡投票贊成共產黨的國家均不能獲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最終,原有望獲勝的意大利共產黨只獲得了30%的選票。這反映出該計劃A.導致了兩極格局的形成B.推進了冷戰政策的實施C.消除了共產主義的影響D.阻礙了意大利經濟恢復18.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主要發生了三次變化。這三種格局的相同點包括①都在世界大戰后形成②合作與對抗始終交織并存③都帶有大國強權色彩④中國一直都處于弱勢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目標,指引著方向:目標,匯聚著力量。圖3中①②③目標對應正確的是②1921年1949年2020年2035年2050年③圖3A.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B.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③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①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②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D.①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2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