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7.4 平移人教版 數學 七年級 下冊傳送帶上的電視機在運送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導入新知1. 通過實例認識平移,理解平移的含義和性質.2. 會找出平移前后圖形中對應點和對應線段.學習目標3. 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培養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仔細觀察下列美麗的圖案,回答問題:1.這些圖案有什么共同特點?2.下面這些圖案能否根據其中一部分繪制整個圖案?若能,你能想象出是怎么繪制的嗎?探究新知知識點 1平移的定義觀察下列圖形,你能找出基本圖案嗎?探究新知1.這些圖案有什么共同特點?2.上面這些圖案能否根據其中一部分繪制整個圖案?若能,你能想象出是怎么繪制的嗎?現在你能回答出剛才提出的問題了嗎?探究新知可以發現,這些圖中每個圖案都是由一些相同的圖形組成的,將其中的一個圖形平行移動,就可以得到整個圖案.探究新知一般地,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按某一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作平移. 圖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水平或豎直方向,圖形可以沿平面內任何方向平移.下列現象:(1)水平運輸帶上磚塊的運動;(2)高樓電梯上上下下迎接乘客;(3)健身做呼啦圈運動;(4)火車飛馳在一段平直的鐵軌上;(5)沸水中氣泡的運動.屬于平移的是_______________.探究新知平移現象的識別平移旋轉平移旋轉平移(1)(2)(4)提示:判斷生活中的現象是否是平移,要根據平移的定義,進行判斷,圖形平移前后的形狀和大小沒有變化,只是位置發生變化.考點1下列實例屬于平移的是( )A.分針的運行 B.轉動的摩天輪C.直線行駛的火車 D.地球自轉C鞏固練習有以下現象:①水管里水的流動;②打針時針管的移動;③射出的子彈;④汽車在筆直平坦的公路上行駛. 其中是平移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D如圖,把一張半透明的紙蓋在一個四邊形上,在紙上描出四邊形,然后將這張紙沿著某一個方向移動一定距離,這兩個四邊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關系?探究新知知識點 2平移的性質在這兩個四邊形中,找出兩組對應點,連接它們得到線段,觀察得出的線段,它們的位置、長度有什么關系?(1)位置:A A′//BB ;(2)長度:AA ′ =BB ′.A與A′是對應點!AA′BB'探究新知B與B′是對應點!問題:三角形ABC沿著PQ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A'B'C'的位置,除了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外,你還發現了什么現象?BACPQAA'BB'CC'AA'//____//____AA'=____=____BB'CC'CC'BB'MM'RS探究新知BC的中點M平移到什么地方去了?觀察:線段AB與DE的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觀察:線段AC與DF的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動動手:用三角板、直尺畫平行線.PQDEFABCAB//DE.AB=DE,AC//DF .AC=DF,探究新知直尺PQ是傾斜放置,用三角板能否畫出平行線?注意:在平移過程中,對應線段也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如:BC與EF)平移的方向是直尺PQ傾斜放置的方向,平移的距離是BE的長度.歸納總結把一個圖形平移,得到的新圖形具有下列特點:1.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后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且相等.探究新知圖形平移的位置由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決定.幾何符號語言:①平移的兩個圖形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ABCDEFABCDEF∵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B∥DE,AC∥DF,BC ∥EF(或共線),AB=DE,AC=DF,BC=EF,AD∥BE∥CF(或共線),AD=BE=CF.②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③各對應點所連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探究新知圖形平移的基本性質:下列四組圖形中,平移其中一個三角形可以得到另一個三角形的一組圖形是( )解析:根據平移的定義與特征可知,平移后的圖形的形狀、大小不改變,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對應角相等,故選A.探究新知圖形平移變換的識別A考點2下列圖形變換屬于平移的有哪些?鞏固練習√√××××如圖,平移三角形ABC,使點A移動到點A',畫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1)連接 ;(2)過點B畫AA '的平行線l', 在l上截取BB'= ;(3)過點 作 的平行線,在上截取CC'= ;(4)連接A 'B ',B 'C ',A 'C ',就得到了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AA'AA'CAA'AA'B'C'探究新知ABCA'知識點 3平移作圖ll'歸納總結探究新知平移作圖是平移性質的應用.在具體作圖時,應抓住作圖的“四步曲”——定、找、移、連.(1)定: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2)找:找出表示圖形的關鍵點;(3)移:過關鍵點作平行且相等的線段,得到關鍵點的對應點;(4)連:按原圖形順序連接對應點.BDF如圖所示,將三角形ABC平移,可以得到三角形DEF,點B的對應點為點E, 請畫出點A的對應點D、點C的對應點F的位置,連接三角形DEF.探究新知ACE解:如圖所示.平移作圖考點31.在方格紙中平移三角形ABC,使點A移到點M,點B和點C應移到什么位置?再次平移三角形,使點A由點M移到點N.分別畫出兩次平移后的三角形.如果直接平移三角形ABC,使點A移到點N,平移后的三角形和前面第二次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位置相同嗎?鞏固練習鞏固練習解:如圖三角形MB′C′即為第一次平移后的三角形,三角形NB′′C′′ 即為第二次平移后的三角形;由圖可知如果直接平移三角形ABC,使點A移到點N,平移后的三角形和前面第二次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位置相同.2.如圖,經過平移,四邊形ABCD的頂點 A移到點A′.畫出平移后的四邊形A′B′C′D′.鞏固練習解:如圖所示,四邊形A′B′C′D記為所求.1m1m21m15mACDB圖2如圖是一塊長方形的草地, 長為21m.寬為15m. 在草地上有兩條寬為1米的小道,長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長滿青草.求長草部分的面積為多少 1m1m21m15mACDB圖1提示:兩種平移方式解:長草部分的面積=(21-1)×(15-1)=280(m2).探究新知利用平移求面積考點41m21m15mACDB【思考】如圖是一塊長方形的草地, 長為21米.寬為15米.在草地上有一條寬為1米的小道,長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長滿青草.求長草部分的面積為多少 提示:平移構成規則圖形解:長草部分的面積=(21-1)×15=300(m2).探究新知如圖所示,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為a,則陰影部分的面積是________.a2鞏固練習(2024 山東東營中考)如圖,將三角形DEF沿FE方向平移3cm得到三角形ABC,若三角形DEF的周長為24cm,則四邊形ABFD的周長為_______cm.30鏈接中考1.在以下現象中,屬于平移的是( )①在蕩秋千的小朋友;②水平傳送帶上的物體;③宇宙中行星的運動;④打氣筒打氣時,活塞的運動.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D基礎鞏固題課堂檢測2.在如圖所示五幅圖案中,(2)(3)(4)(5)中哪一幅圖案可以通過平移圖案(1)得到( )A.(2) B.(3) C.(4) D.(5)B課堂檢測3.如圖所示,已知三角形ABC平移后得到三角形DEF,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AC=DF B.BC∥EFC.平移的距離是線段BD的長 D.平移的距離是線段AD的長C課堂檢測4.如圖所示,將△ABC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平移,得到△EAF,若AB=5,BC=3,AC=4,則平移的距離是( )A.3 B.4 C.5 D.10C課堂檢測5.如圖所示,在高為3米,水平距離為4米樓梯的表面鋪地毯,地毯的長度至少需多少米( )A.4 B.5 C.6 D.7D課堂檢測6.夏季荷花盛開,為了便于游客領略“人從橋上過,如在河中行”的美好意境,某景點擬在如圖所示的長方形荷塘上架設小橋.若荷塘周長為250m,且橋寬忽略不計,則小橋總長為________m.125課堂檢測如何將平行四邊形ABCD平移,使點A移動到點E,畫出平移后的圖形.EABCDFGH四邊形 EFGH 就是四邊形ABCD平移后的圖形.能力提升題課堂檢測(1)如圖所示,圖①是將線段AB向右平移1個單位長度,圖②是將線段AB折一下再向右平移1個單位長度,請在圖③中畫出一條有兩個折點的折線向右平移1個單位長度的圖形.(2)若長方形的長為a,寬為b,請分別寫出三個圖形中除去陰影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面積.(3)如圖④,在寬為10m,長為40m的長方形菜地上有一條彎曲的小路,小路寬為1m,求這塊菜地的面積.拓廣探索題課堂檢測解:(1)如圖所示.(2)三個圖形中除去陰影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面積:①ab-b; ②ab-b; ③ab-b;(3)(40-1)×10=390(m2).答:這塊菜地的面積為390m2.課堂檢測1.關鍵在于按要求作出對應點;2.然后,順次連接對應點即可.1.平移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2.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平移的定義平移的性質平移作圖平移3.各對應點所連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課堂小結課后作業作業內容教材作業從課后習題中選取自主安排配套練習冊練習7.4 平移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例認識平移,理解平移的含義和性質.2.會找出平移前后圖形中對應點和對應線段.3.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培養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經歷操作、探究、歸納和總結平移性質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體會從數學的角度理解問題,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充滿了探索性與創造性,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1課時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圖形.【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質.五、課前準備教師:課件、三角尺、直尺等.學生:三角尺、鉛筆、練習本.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出示課件2)如圖,傳送帶上的電視機在運送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二)探索新知1.出示課件4-7,探究平移的定義教師問:仔細觀察下列美麗的圖案,回答問題:(1)這些圖案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答:都是由一個簡單圖案組成的.教師問:上面這些圖案能否根據其中一部分繪制整個圖案?若能,你能想象出是怎么繪制的嗎?學生答:上面這些圖案能根據其中一部分繪制整個圖案,經過上下、左右移動就可以得到.總結點撥:(出示課件7)定義:一般地,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按某一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作平移. 圖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水平或豎直方向,圖形可以沿平面內任何方向平移.考點1:平移現象的識別下列現象:(1)水平運輸帶上磚塊的運動;(2)高樓電梯上上下下迎接乘客;(3)健身做呼啦圈運動;(4)火車飛馳在一段平直的鐵軌上;(5)沸水中氣泡的運動.屬于平移的是_______________.(出示課件8)提示:判斷生活中的現象是否是平移,要根據平移的定義,進行判斷,圖形平移前后的形狀和大小沒有變化,只是位置發生變化.師生共同討論解答如下:解析:選項(3)(5)中圖形的所有點不是沿同一方向運動,所以不是平移.選項(1)(2)(4)符合平移的條件.答案:(1)(2)(4)總結點撥: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只是位置發生變化.注意平移是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圖形繞某一點的旋轉不是平移.出示課件9,學生自主練習后口答,教師訂正.2. 出示課件10-15,探究平移的性質教師問:如圖,把一張半透明的紙蓋在一個四邊形上,在紙上描出四邊形,然后將這張紙沿著某一個方向移動一定距離,這兩個四邊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關系?學生答:可以把半透明的紙蓋在上圖上,先描出一個四邊形,然后按同一個方向陸續移動這張紙,再描出第二個,第三個…………教師問:在這兩個四邊形中,找出兩組對應點,連接它們得到線段,觀察得出的線段,它們的位置、長度有什么關系?師生一起解答:(1)位置:A A′∥BB ′;(2)長短:AA ′=BB ′.教師問:平移的圖形有哪些特征呢?學生1答: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學生2答: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教師總結如下:特征:(1)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2)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教師問:圖形平移的方向一定是水平的嗎?學生答:圖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教師問:三角形ABC沿著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除了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外,你還發現了什么現象?(出示課件12)學生答:對應點移動的距離相等.教師問:BC的中點M平移到什么地方去了?學生答:BC的中點M平移到線段B'C'的中點M',也移動到線段B"C"的中點M"的位置.教師問:平移的圖形有哪些性質呢?教師依次展示學生答案:學生1答:平移的兩個圖形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學生2答: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學生3答:各對應點所連線段平行且相等.學生4答:圖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教師問:(出示課件13)已知直線PQ和直線外一點A、D,作出直線AB∥DE,AC∥DF.學生答:如圖所示,利用直尺和三角板作圖,根據一放,二靠,三移,四畫,作出圖形(出示課件13).教師問:直尺PQ是傾斜放置,用三角板能否畫出平行線?學生答:可以畫出平行的直線,只要同位角相等就可以.教師問:線段AB與DE的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是怎樣的呢? 學生答:AB=DE,AB∥DE.教師問:觀察:線段AC與DF的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是怎樣的呢?學生答:AC=DF, AC∥DF.教師問:觀察:線段BC與EF的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是怎樣的呢?學生答:BC=EF,CB和EF在一條直線上.注意:在平移過程中,對應線段也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如:BC與EF)教師問:通過上面圖形的觀察,你能說一說平移的性質嗎?學生1答:平移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的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學生2答:在平移過程中,對應線段也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如BC與EF.學生3答:平移后圖形的形狀與大小都沒有變化.學生4答:平移的方向是直尺PQ傾斜放置的方向,平移的距離是BE的長度.教師總結歸納:(出示課件14)歸納總結把一個圖形平移,得到的新圖形具有下列特點:1.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后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且相等.圖形平移的位置由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決定.教師總結點撥:(出示課件19)圖形平移的基本性質:①平移的兩個圖形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②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③各對應點所連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教師問:你能利用幾何語言描述一下平移的性質嗎?教師依次展示學生解答過程學生1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B∥DE,AC∥DF,BC ∥EF(或共線).學生2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B=DE,AC=DF,BC=EF.學生3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BE∥CF(或共線).學生4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BE=CF.教師總結如下:幾何符號語言: ∵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B∥DE,AC∥DF, BC∥EF(或共線), AB=DE,AC=DF,BC=EF, AD∥BE∥CF(或共線), AD=BE=CF.考點2:圖形平移變換的識別下列四組圖形中,平移其中一個三角形可以得到另一個三角形的一組圖形是( )(出示課件16)A. B. C. D.學生獨立思考后,師生共同解答.解析:根據平移的定義與特征可知,平移后的圖形的形狀、大小不改變,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對應角相等,故選A.答案:A.總結點撥:本題考查了圖形的平移,圖形的平移只改變圖形的位置,而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同學們容易混淆圖形的平移與旋轉或翻轉,以致選錯.出示課件17,學生自主練習后口答,教師訂正.2.出示課件18-19,探究平移作圖如圖,平移三角形ABC,使點A移動到點A',畫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出示課件18)學生獨立思考后,師生共同解答.解:(1)連接AA',(2)過點B作AA'的平行線l', 在l上截取BB'= AA',(3)過點C作AA'的平行線,在l上截取CC'= AA',(4)連接A'B',B'C',A'C',所得的三角形就是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總結歸納:(出示課件19)平移作圖是平移性質的應用.在具體作圖時,應抓住作圖的“四步曲”——定、找、移、連.(1)定: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2)找:找出表示圖形的關鍵點;(3)移:過關鍵點作平行且相等的線段,得到關鍵點的對應點;(4)連:按原圖形順序連接對應點.考點3 平移作圖如圖所示,將三角形ABC平移,可以得到三角形DEF,點B的對應點為點E, 請畫出點A的對應點D、點C的對應點F的位置,連接三角形DEF.(出示課件20)學生獨立思考后,師生共同解答.解:如圖所示.總結點撥:(1)平移的作圖要注意兩個方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2)作直線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關鍵是作出點平移后的對應點.出示課件21-23,學生自主練習,教師給出答案.考點4:利用平移求面積如圖是一塊長方形的草地, 長為21m.寬為15m. 在草地上有兩條寬為1米的小道,長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長滿青草.求長草部分的面積為多少 (出示課件24)學生獨立思考后,師生共同解答.提示:有兩種平移方式.解:長草部分的面積=(21-1)×(15-1)=280(m2).思考:如圖是一塊長方形的草地, 長為21米.寬為15米.在草地上有一條寬為1米的小道,長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長滿青草.求長草部分的面積為多少 提示:平移構成規則圖形.學生獨立思考后,師生共同解答.解:長草部分的面積=(21-1)×15=300(m2).出示課件26,學生自主練習,教師給出答案.教師:學了前面的知識,接下來做幾道練習題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樣吧.(三)課堂練習(出示課件27-36)練習課件第27-36頁題目,約用時20分鐘.(四)課堂小結(出示課件37)平移的定義 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一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作平移平移的性質 1.平移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2.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3.各對應點所連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平移作圖 1.關鍵在于按要求作出對應點; 2.然后,順次連接對應點即可.(五)課前預習預習下節課(8.1第1課時)的相關內容.知道平方根、開平方的定義以及平方與開平方互為逆運算的關系.七、課后作業1、教材第29頁習題7.4第1,2,4題.2、七彩課堂第263頁習題.八、板書設計1.知識梳理2.考點講解考點1 考點2 考點3 考點4九、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本節課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平移的概念,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分析、觀察、概括得出平移的性質,并通過例題和練習加深對平移性質的理解.讓學生作圖,自主探究.平移的作圖是本節課的重點,應讓學生加強訓練,結合解題中的錯誤分析原因,舉一反三.不足之處: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的內容太少,對學生總是不放心,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多討論多動手多動腦,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2 /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4 平移.docx 7.4 平移(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七年級數學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