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地理三輪沖刺:專題四 地表形態的塑造 主題17 河流階地(課件47張PPT 學案,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地理三輪沖刺:專題四 地表形態的塑造 主題17 河流階地(課件47張PPT 學案,共2份)

資源簡介

主題17 河流階地
1.概念:河流階地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注意:由河漫灘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為一級階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
2.河流階地的成因
成因 形成過程
構造運動 ①地殼相對穩定期間,河流以側蝕和堆積作用為主,形成開闊平坦的河漫灘。 ②地殼上升期間,河水下蝕加強,河床加深,平坦的河漫灘成為高出河水的階地。 ③地殼運動是間歇性的,地殼每上升一次,就會形成一級階地;多次地殼抬升就會形成多級階地(有幾級階地,就至少有幾次地殼上升運動)
氣候變化 ①氣候干冷期間,河流水量減少,流域內植被減少,坡面侵蝕加強,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堆積,形成河漫灘。 ②氣候濕熱期間,河流徑流量增加,流域內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減少,導致河床下切侵蝕加強,形成階地。 ③長期的氣候干濕變化引起河水的堆積與侵蝕交替作用,形成一系列階地
3.研究河流階地的意義
(1)階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
(2)階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發展農業。
(3)階地地勢平坦,建筑施工難度低。
(4)階地往往與河流堆積作用有關,河流從上游挾帶的泥沙,含有多種重金屬砂礦,如金、錫在階地堆積富集形成礦床。
(5)通過對河床兩岸階地巖層的研究,可以推測該地的地質運動,如褶皺、斷層等。
(選擇題1~8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2024·1月浙江選考)河流階地是發育在河谷兩側高水位之上的階梯狀臺地。下圖為“某河流階地剖面示意圖”,圖中標注的時間為階地形成的距今時間。完成1~2題。
1.各級階地形成過程中(  )
A.T1抬升速率最大 B.T2抬升幅度最大
C.T3下沉速率最小 D.T4下沉幅度最小
2.與其他階地相比,T2具有不同結構,可能是(  )
A.形成時位于曲流的凸岸處
B.形成時河流側蝕河床展寬
C.形成后風力侵蝕向上搬運
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2023·河北地理)河流階地的形成及形態變化受控于地質構造活動和地理環境變化。下圖為華北某盆地邊緣河流階地被斷層錯斷的情景,T1~T4分別為第1~4級階地面,F為間歇性活動的直立斷層,其兩側數據為校正后的階地面高程。據此完成3~5題。
3.斷層F兩側同級階地面高差的產生是由于(  )
A.北盤上升 B.兩盤差異上升
C.南盤下降 D.兩盤差異下降
4.斷層F錯斷階地的活動(  )
A.T1形成之前不明顯
B.T2形成之前不明顯
C.T1形成之后不明顯
D.T2形成之后不明顯
5.至T2錯斷前,斷層F兩側T3的高差是(  )
A.2米 B.3米 C.4米 D.5米
(2023·遼寧地理)當一個地區受到構造抬升時,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為近似于階梯狀地形,稱為階地。階地按從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為T1、T2……。青衣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流入四川盆地,下圖為“青衣江沿線各階地不同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6.毛家壩T5、T4、T3階地形成過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的變化是(  )
A.不斷加快
B.不斷減慢
C.先變慢,后變快
D.先變快,后變慢
7.影響栗子坪和陽坪現有階地數量的主要因素是(  )
A.河谷陡緩 B.海拔高低
C.流量大小 D.基巖軟硬
8.各時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隨時間(  )
A.往四川盆地方向變化
B.往青藏高原方向變化
C.由東西往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交界地帶變化
D.由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交界地帶往東西變化
(選擇題1~10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2024·江蘇泰州模擬)河流階地的形成是構造運動和古氣候變化的綜合體現,下圖為“某河流階地分布及剖面圖”,圖中階地未被明顯侵蝕。據此完成1~3題。
1.與階地相比,影響河漫灘植被疏密狀況的主導因素是(  )
A.氣候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2.利用14C元素可以測定地質年齡,據圖可知(  )
①T2→T1階段河流下切速率較快?、谌夒A地形成期間,河流下切速率先慢后快 ③T3→T2階段河流下切速率較快 ④三級階地形成期間,河流下切速率先快后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不同氣候條件下會影響河流的下切速率,由此可以判斷(  )
①暖濕條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快?、诟衫錀l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快?、廴夒A地形成期間,氣候由暖轉冷?、苋夒A地形成期間,氣候由冷轉暖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24·湖南永州模擬)20世紀80年代,我國河流地貌專家系統性地開展了對黃河不同階段的發育歷史的研究,發現黃河在中游段的發育年齡在170萬年左右,中下游段的年齡在120萬年以內,上游段的年齡在10萬年以內。據此完成4~5題。
4.有關黃河發育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最早形成的黃河屬內流水系
B.最早形成的黃河屬外流水系
C.黃河上游地殼一直下降
D.黃河中游地殼一直下降
5.研究黃河發育年齡的主要對象是(  )
A.河谷形態 B.河流階地
C.河道變遷 D.流量變化
金沙江上游有多處黃土狀物質沉積,其黃土狀物質的元素組成結構、粒徑與附近古湖泊沉積物相近。下圖為“云南東北部巧家縣附近黃土物質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
6.能夠證明黃土物質來源于湖相沉積物的證據為(  )
A.湖相沉積物的形成早于黃土
B.湖相沉積物的形成晚于黃土
C.湖相沉積物與黃土同期形成
D.湖相沉積物與黃土多次交替形成
7.黃土形成過程中,主要搬運動力為(  )
A.西南季風 B.山谷環流
C.湖陸環流 D.洪水泛濫
8.在黃土剖面中發現多層古土壤層。相對黃土沉積環境,古土壤發育時(  )
A.晝夜溫差增大 B.干熱環境加劇
C.環境較為濕潤 D.冰川覆蓋廣泛
(2024·湖南岳陽模擬)河流階地是河谷兩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階梯狀地形,位置越高,形成時間越早。依格孜也爾河發源于昆侖山,匯入塔里木盆地,沿途發育多級河流階地。下圖示意該河段階地分布。據此完成9~10題。
9.階地1的分布特征是(  )
①面積最大,完整性好?、谂R河分布,海拔較低
③沿河谷延伸,呈條帶狀分布?、鼙卑睹娣e大于南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根據該地河流階地的分布,推測該地的地殼運動過程為經歷(  )
A.四次上升運動 B.四次下沉運動
C.三次上升運動 D.三次下沉運動
1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清水江發源于貴州省南部,為沅江源頭,最后注入洞庭湖。清水江干流絕大部分河段切入基巖,形成基巖河道,沿江普遍發育了兩級基座階地,階地上的沉積物大多厚2~3 m,最厚的也僅7 m。下圖為清水江上游部分河段縱剖面與四個觀測點階地海拔與年齡分布圖。
(1)描述施洞觀測點河流階地T1和T2的形成順序過程。
(2)比較翁東和三江兩個觀測點河流下蝕的速度差異,并簡析其原因。
(3)分析該河流階地上沉積物薄的原因。
主題17 河流階地
真題演練
1.A 2.D [第1題,讀圖可知,越早形成的階地,位置越高、離河谷越遠,T1~T4四級階地都為抬升趨勢,C、D錯誤;讀圖可知,T1抬升幅度為30 m,T2抬升幅度為35 m,T3、T4抬升幅度為50 m,再結合各級階地形成時間,可知T1抬升速率最大,T3、T4抬升幅度大,A正確、B錯誤。第2題,讀圖可知,T2相比其他階地缺失沉積物,基巖裸露,說明T2形成后遭受到強烈的侵蝕和搬運作用,特大洪水發生,流水侵蝕和搬運作用強烈,致使粉砂層和砂礫層消失,D正確。]
3.B 4.C 5.B [第3題,河流階地多是流水侵蝕伴隨地殼間歇性抬升而形成的。景觀圖中四級階地出露狀況表明,在階地發育過程中,區域地殼構造運動的總體特點是間歇性抬升。因此,階地被斷層F錯斷進而使斷層南、北兩盤階地面出現高差,不是單獨的北盤上升或南盤下降所導致,更不是兩盤差異下降所造成,而是兩盤在整體上升的背景下出現了上升幅度的差異。故選B。第4題,河流階地的形成發育規律表明四級階地形成的先后順序是T4、T3、T2、T1。由于斷層F的間歇性活動,使T4、T3、T2被不同程度地錯斷,表現為從高一級階地到低一級階地,階地面高差在不同程度縮小,只有最晚形成的T1未被錯斷,故可判斷T1形成后斷層活動不明顯。故選C。第5題,由前面分析可知,斷層F的間歇性活動首先錯斷T4,其后同時錯斷T3和T4,再后同時錯斷T2和T3、T4,而T1未被錯斷。因此,斷層南北兩盤T4的高差值是T4、T3、T2三次錯斷產生的高差之和;T3高差值是T3和T2兩次錯斷產生的高差值累加;T2的高差值為自身錯斷后產生的高差值。從圖中給出的階地面高程值來看,斷層F南北兩盤T3階地面高差為5 m, T2階地面高差為2 m,由此可以推算出,至T2錯斷前,斷層F兩側T3的高差是3 m。故選B。]
6.D 7.A 8.A [第6題,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看出,毛家壩處T5階地,即圖例所示的“T6~T5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為0.1毫米/年,T4階地即圖例所示的“T5~T4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為2.2毫米/年,T3階地即圖例所示的“T4~T3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為0.3毫米/年。因此,T5、T4、T3從老到新的形成過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為先快后慢。第7題,在河流的上下游栗子坪和陽坪處,從圖上能夠獲知的信息是栗子坪當代保留有2級階地,分別為T6和T5;陽坪當代保留了5級階地,分別為T5、T4、T3、T2和T1。根據栗子坪、毛家壩等上游地段和陽坪等下游地段均發育階地,而且最上游的栗子坪發育了最古老的階地可知,本區域內上下游均可發育階地,故能排除海拔的影響。材料中有階地形成過程的信息,從成因上可知,流量大小和基巖軟硬不是階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據本題題干“現有階地數量”可知,階地形成后可能被侵蝕,則地形成為階地保留的主要因素。故選A。第8題,整理圖中的信息,如下表:
各時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毫米/年)的所在地
河段 階地 從上游到下游
栗子坪 毛家壩 大崗頂 雅安 陽坪
由 老 到 新 T6 0.3
T5 0.2
T4 2.5
T3 0.8
T2 1.0
T1 0.5
由上表信息可知,隨階地形成時間由老到新,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數據從上游遷移至下游,即各時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的所在地隨時間由青藏高原往四川盆地方向變化,這是由印度洋板塊俯沖反映造山運動由西向東傳遞的事實。選A。]
模擬預測
1.C 2.A 3.B
4.A 5.B [第4題,據材料可知,黃河在中游段的發育年齡在170萬年左右,中下游段的年齡在120萬年以內,說明黃河中游河段先發育,之后下游河段再發育,所以最早形成的黃河沒有流入海洋,屬于內流水系,A正確。第5題,階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殼垂直升降運動的影響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蝕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有幾級階地,就有過幾次垂直上升運動;階地海拔越高,形成時間越早,所以研究黃河發育年齡的主要對象是河流階地,B正確。]
6.A 7.B 8.C [第6題,金沙江上游的黃土是現在地表沉積物,而古堰塞湖沉積物是之前形成的沉積物,湖相沉積物的形成早于黃土能夠證明黃土物質來源于湖相沉積物,A正確。第7題,黃土沉積物應是由地勢較低的古湖泊沉積物搬運到現在地勢較高的河流階地上,本區域為河谷地形,盛行山谷風,吹谷風時,將地勢較低的古湖泊沉積物吹向地勢較高的河流階地,B正確;階地黃土沉積物位于湖相沉積物的西南方位,應是在東北風的影響下形成的,A錯誤;湖陸環流存在于湖泊與陸地之間,此時湖相沉積物裸露在地表,沒有湖泊,C錯誤;洪水泛濫并不能將地勢較低的湖相沉積物搬運到現在地勢較高的河流階地上,D錯誤。第8題,黃土沉積環境應是湖泊水消失,湖相沉積物裸露,氣候較為干燥,風力作用強。在黃土剖面中發現多層古土壤層,其中有砂礫石的存在,說明河流水量大,搬運能力強,說明古土壤發育時環境較為濕潤,C正確。]
9.D 10.A [第9題,結合材料分析,階地1比階地2、3、4面積大,形成時間晚,受到的侵蝕小,比較完整,①正確;形成時間晚的階地海拔低,形成時間早的階地海拔高,階地1最靠近河流,②正確;階地沿河分布,呈條帶狀,③正確;南岸階地面積小于北岸,④正確。故選D。第10題,河流階地多由地殼間歇性抬升、河流侵蝕和堆積共同作用形成。圖中四級階地的形成,表明地殼經歷了四次間歇性抬升,故選A。]
11.(1)過程:距今10萬年前,施洞河流流速較慢,以側蝕作用為主并進行沉積,后地殼抬升,河流下蝕,形成階地T2;距今7.8萬年前,地勢變平坦,以側蝕作用為主并進行沉積,后地殼抬升,河流下蝕,形成階地T1。
(2)差異:翁東向下侵蝕速度快,三江向下侵蝕速度慢。
原因:翁東地區位于斷層抬升一側,導致河流落差增大,下蝕速度加快;三江位于斷層下降一側,河流落差減小,水流變緩,下蝕速度減慢。
(3)原因:該地為喀斯特地貌,巖石化學溶解,殘留沉積物少;該地地殼抬升明顯,外力侵蝕作用顯著,階地上沉積物殘留少。(共47張PPT)
主題17
河流階地
專題四 地表形態的塑造
精講點撥
模擬預測
真題演練
內容索引
河流階地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1.概念
精講點撥
PART ONE
注意:由河漫灘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為一級階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
2.河流階地的成因
成因 形成過程
構造運動 ①地殼相對穩定期間,河流以側蝕和堆積作用為主,形成開闊平坦的河漫灘。
②地殼上升期間,河水下蝕加強,河床加深,平坦的河漫灘成為高出河水的階地。
③地殼運動是間歇性的,地殼每上升一次,就會形成一級階地;多次地殼抬升就會形成多級階地(有幾級階地,就至少有幾次地殼上升運動)
成因 形成過程
氣候變化 ①氣候干冷期間,河流水量減少,流域內植被減少,坡面侵蝕加強,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堆積,形成河漫灘。
②氣候濕熱期間,河流徑流量增加,流域內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減少,導致河床下切侵蝕加強,形成階地。
③長期的氣候干濕變化引起河水的堆積與侵蝕交替作用,形成一系列階地
3.研究河流階地的意義
(1)階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
(2)階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發展農業。
(3)階地地勢平坦,建筑施工難度低。
(4)階地往往與河流堆積作用有關,河流從上游挾帶的泥沙,含有多種重金屬砂礦,如金、錫在階地堆積富集形成礦床。
(5)通過對河床兩岸階地巖層的研究,可以推測該地的地質運動,如褶皺、斷層等。
真題演練
PART TWO
(2024·1月浙江選考)河流階地是發育在河谷兩側高水位之上的階梯狀臺地。下圖為“某河流階地剖面示意圖”,圖中標注的時間為階地形成的距今時間。完成1~2題。
1
2
3
4
5
6
7
8
1.各級階地形成過程中
A.T1抬升速率最大 B.T2抬升幅度最大
C.T3下沉速率最小 D.T4下沉幅度最小

1
2
3
4
5
6
7
8
讀圖可知,越早形成的階地,位置越高、離河谷越遠,T1~T4四級階地都為抬升趨勢,C、D錯誤;
讀圖可知,T1抬升幅度為30 m,T2抬
升幅度為35 m,T3、T4抬升幅度為50 m,再結合各級階地形成時間,可知T1抬升速率最大,T3、T4抬升幅度大,A正確、B錯誤。
1
2
3
4
5
6
7
8
(2024·1月浙江選考)河流階地是發育在河谷兩側高水位之上的階梯狀臺地。下圖為“某河流階地剖面示意圖”,圖中標注的時間為階地形成的距今時間。完成1~2題。
2.與其他階地相比,T2具有不同結構,可能是
A.形成時位于曲流的凸岸處
B.形成時河流側蝕河床展寬
C.形成后風力侵蝕向上搬運
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1
2
3
4
5
6
7
8
讀圖可知,T2相比其他階地缺失沉積物,基巖裸露,說明T2形成后遭受到強烈的侵蝕和搬運作用,特大洪水發生,流水侵蝕和搬運作用強烈,致使粉砂層和砂礫層消失,D正確。
1
2
3
4
5
6
7
8
(2023·河北地理)河流階地的形成及形態變化受控于地質構造活動和地理環境變化。下圖為華北某盆地邊緣河流階地被斷層錯斷的情景,T1~T4分別為第1~4級階地面,F為間歇性活動的直立斷層,其兩側數據為校正后的階地面高程。據此完成3~5題。
3.斷層F兩側同級階地面高差的產生是由于
A.北盤上升
B.兩盤差異上升
C.南盤下降
D.兩盤差異下降

1
2
3
4
5
6
7
8
河流階地多是流水侵蝕伴隨地殼間歇性抬升而形成的。景觀圖中四級階地出露狀況表明,在階地發育過程中,區域地殼構造運動
的總體特點是間歇性抬升。因此,階地被斷層F錯斷進而使斷層南、北兩盤階地面出現高差,不是單獨的北盤上升或南盤下降所導致,更不是兩盤差異下降所造成,而是兩盤在整體上升的背景下出現了上升幅度的差異。故選B。
1
2
3
4
5
6
7
8
(2023·河北地理)河流階地的形成及形態變化受控于地質構造活動和地理環境變化。下圖為華北某盆地邊緣河流階地被斷層錯斷的情景,T1~T4分別為第1~4級階地面,F為間歇性活動的直立斷層,其兩側數據為校正后的階地面高程。據此完成3~5題。
4.斷層F錯斷階地的活動
A.T1形成之前不明顯
B.T2形成之前不明顯
C.T1形成之后不明顯
D.T2形成之后不明顯

1
2
3
4
5
6
7
8
河流階地的形成發育規律表明四級階地形成的先后順序是T4、T3、T2、T1。由于斷層F的間歇性活動,使T4、T3、T2被不同程度地
錯斷,表現為從高一級階地到低一級階地,階地面高差在不同程度縮小,只有最晚形成的T1未被錯斷,故可判斷T1形成后斷層活動不明顯。故選C。
1
2
3
4
5
6
7
8
(2023·河北地理)河流階地的形成及形態變化受控于地質構造活動和地理環境變化。下圖為華北某盆地邊緣河流階地被斷層錯斷的情景,T1~T4分別為第1~4級階地面,F為間歇性活動的直立斷層,其兩側數據為校正后的階地面高程。據此完成3~5題。
5.至T2錯斷前,斷層F兩側T3的高差是
A.2米 B.3米
C.4米 D.5米

1
2
3
4
5
6
7
8
由前面分析可知,斷層F的間歇性活動首先錯斷T4,其后同時錯斷T3和T4,再后同時錯斷T2和T3、T4,而T1未被錯斷。因此,斷層
南北兩盤T4的高差值是T4、T3、T2三次錯斷產生的高差之和;T3高差值是T3和T2兩次錯斷產生的高差值累加;T2的高差值為自身錯斷后產生的高差值。從圖中給出的階地面高程值來看,斷層F南北兩盤T3階地面高差為5 m, T2階地面高差為2 m,由此可以推算出,至T2錯斷前,斷層F兩側T3的高差是3 m。故選B。
1
2
3
4
5
6
7
8
(2023·遼寧地理)當一個地區受到構造抬升時,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為近似于階梯狀地形,稱為階地。階地按從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為T1、T2……。青衣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流入四川盆地,下圖為“青衣江沿線各階地不同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6.毛家壩T5、T4、T3階地形成過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的變化是
A.不斷加快 B.不斷減慢
C.先變慢,后變快 D.先變快,后變慢

1
2
3
4
5
6
7
8
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看出,毛家壩處T5階地,即圖例所示的“T6~T5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為0.1毫米/年,T4階地即圖例所示的“T5~T4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為2.2毫米/年,T3階地即圖例所示的“T4
~T3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為0.3毫米/年。因此,T5、T4、T3從老到新的形成過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為先快后慢。
6
1
2
3
4
5
7
8
(2023·遼寧地理)當一個地區受到構造抬升時,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為近似于階梯狀地形,稱為階地。階地按從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為T1、T2……。青衣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流入四川盆地,下圖為“青衣江沿線各階地不同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7.影響栗子坪和陽坪現有階地數量的主要因素是
A.河谷陡緩 B.海拔高低
C.流量大小 D.基巖軟硬

6
1
2
3
4
5
7
8
在河流的上下游栗子坪和陽坪處,從圖上能夠獲知的信息是栗子坪當代保留有2級階地,分別為T6和T5;陽坪當代保留了5級階地,分別為T5、T4、T3、T2和T1。根據栗子坪、毛家壩等上游地段和陽坪等下游地段均發育
階地,而且最上游的栗子坪發育了最古老的階地可知,本區域內上下游均可發育階地,故能排除海拔的影響。材料中有階地形成過程的信息,從成因上可知,流量大小和基巖軟硬不是階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據本題題干“現有階地數量”可知,階地形成后可能被侵蝕,則地形成為階地保留的主要因素。故選A。
6
1
2
3
4
5
7
8
(2023·遼寧地理)當一個地區受到構造抬升時,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為近似于階梯狀地形,稱為階地。階地按從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為T1、T2……。青衣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流入四川盆地,下圖為“青衣江沿線各階地不同時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8.各時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隨時間
A.往四川盆地方向變化
B.往青藏高原方向變化
C.由東西往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交界地帶變化
D.由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交界地帶往東西變化

6
1
2
3
4
5
7
8
整理圖中的信息,如下表:
各時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毫米/年)的所在地
河段 階地 從上游到下游
栗子坪 毛家壩 大崗頂 雅安 陽坪
由老到新 T6 0.3
T5 0.2
T4 2.5
T3 0.8
T2 1.0
T1 0.5
6
1
2
3
4
5
7
8
由上表信息可知,隨階地形成時間由老到新,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數據從上游遷移至下游,即各時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的所在地隨時間由青藏高原往四川盆地方向變化,這是由印度洋板塊俯沖反映造山運動由西向東傳遞的事實。選A。
(2024·江蘇泰州模擬)河流階地的形成是構造運動和古氣候變化的綜合體現,下圖為“某河流階地分布及剖面圖”,圖中階地未被明顯侵蝕。據此完成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模擬預測
PART THREE
1.與階地相比,影響河漫灘植被疏密狀況的主導因素是
A.氣候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河漫灘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周期性泛濫形成的,河流階地位置在一般洪水位之上。河漫灘在河流的豐水期和枯水期水分差異大,植被的生存環境變化強烈,所以植被生長較河流階地稀疏,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利用14C元素可以測定地質年齡,據圖可知
①T2→T1階段河流下切速率較快 
②三級階地形成期間,河流下切速率先慢后快 
③T3→T2階段河流下切速率較快 
④三級階地形成期間,河流下切速率先快后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河流階地海拔越高,形成時代越老,故題中階地形成的先后順序是T3→T2→T1。圖中階地未被明顯侵蝕,可以根據14C年齡來判定河流下切速率,T3→T2階段河流下切速率為(2 272-2 264)÷(27.75-12.20)≈0.51;T2→T1階段河流下切速率為(2 264-2 257)÷(12.20-6.65)≈1.26,故T2→T1階段河流下切速率較快;三級階地形成期間,河流下切速率先慢后快。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不同氣候條件下會影響河流的下切速率,由此可以判斷
①暖濕條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快 
②干冷條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快 
③三級階地形成期間,氣候由暖轉冷 
④三級階地形成期間,氣候由冷轉暖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寒冷氣候下植被覆蓋率較低,進入河流的沉積物大大增加,當河流搬運能力小于沉積物的增加量時,容易發生堆積;當氣候轉暖時,植被覆蓋度增加沉積物相對減少,徑流量增大,河流下切速率加快,即氣候寒冷下更易發生堆積,而氣候轉暖時更易發生強烈的河流下切,①正確,②錯誤。三級階地形成期間下切速率是先慢后快,氣候是先干冷后暖濕,③錯誤,④正確。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4·湖南永州模擬)20世紀80年代,我國河流地貌專家系統性地開展了對黃河不同階段的發育歷史的研究,發現黃河在中游段的發育年齡在170萬年左右,中下游段的年齡在120萬年以內,上游段的年齡在10萬年以內。據此完成4~5題。
4.有關黃河發育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最早形成的黃河屬內流水系 B.最早形成的黃河屬外流水系
C.黃河上游地殼一直下降 D.黃河中游地殼一直下降

據材料可知,黃河在中游段的發育年齡在170萬年左右,中下游段的年齡在120萬年以內,說明黃河中游河段先發育,之后下游河段再發育,所以最早形成的黃河沒有流入海洋,屬于內流水系,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4·湖南永州模擬)20世紀80年代,我國河流地貌專家系統性地開展了對黃河不同階段的發育歷史的研究,發現黃河在中游段的發育年齡在170萬年左右,中下游段的年齡在120萬年以內,上游段的年齡在10萬年以內。據此完成4~5題。
5.研究黃河發育年齡的主要對象是
A.河谷形態 B.河流階地
C.河道變遷 D.流量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階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殼垂直升降運動的影響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蝕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有幾級階地,就有過幾次垂直上升運動;階地海拔越高,形成時間越早,所以研究黃河發育年齡的主要對象是河流階地,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沙江上游有多處黃土狀物質沉積,其黃土狀物質的元素組成結構、粒徑與附近古湖泊沉積物相近。下圖為“云南東北部巧家縣附近黃土物質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
6.能夠證明黃土物質來源于湖相沉積物的證據為
A.湖相沉積物的形成早于黃土
B.湖相沉積物的形成晚于黃土
C.湖相沉積物與黃土同期形成
D.湖相沉積物與黃土多次交替形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沙江上游的黃土是現在地表沉積物,而古堰塞湖沉積物是之前形成的沉積物,湖相沉積物的形成早于黃土能夠證明黃土物質來源于湖相沉積物,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沙江上游有多處黃土狀物質沉積,其黃土狀物質的元素組成結構、粒徑與附近古湖泊沉積物相近。下圖為“云南東北部巧家縣附近黃土物質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
7.黃土形成過程中,主要搬運動力為
A.西南季風 B.山谷環流
C.湖陸環流 D.洪水泛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黃土沉積物應是由地勢較低的古湖泊沉積物搬運到現在地勢較高的河流階地上,本區域為河谷地形,盛行山谷風,吹谷風時,將地勢較低的古湖泊沉積物吹向地勢較高的河流階地,B正確;
階地黃土沉積物位于湖相沉積物的西南方位,應是在東北風的影響下形成的,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湖陸環流存在于湖泊與陸地之間,此時湖相沉積物裸露在地表,沒有湖泊,C錯誤;
洪水泛濫并不能將地勢較低的湖相沉積物搬運到現在地勢較高的河流階地上,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沙江上游有多處黃土狀物質沉積,其黃土狀物質的元素組成結構、粒徑與附近古湖泊沉積物相近。下圖為“云南東北部巧家縣附近黃土物質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
8.在黃土剖面中發現多層古土壤層。相對黃土沉積環境,古土壤發育時
A.晝夜溫差增大
B.干熱環境加劇
C.環境較為濕潤
D.冰川覆蓋廣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黃土沉積環境應是湖泊水消失,湖相沉積物裸露,氣候較為干燥,風力作用強。在黃土剖面中發現多層古土壤層,其中有砂礫石的存在,說明河流水量大,搬運能力強,說明古土壤發育時環境較為濕潤,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4·湖南岳陽模擬)河流階地是河谷兩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階梯狀地形,位置越高,形成時間越早。依格孜也爾河發源于昆侖山,匯入塔里木盆地,沿途發育多級河流階地。右圖示意該河段階地分布。據此完成9~10題。
9.階地1的分布特征是
①面積最大,完整性好 ②臨河分布,海拔較低
③沿河谷延伸,呈條帶狀分布 ④北岸面積大于南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結合材料分析,階地1比階地2、3、4面積大,形成時間晚,受到的侵蝕小,比較完整,①正確;形成時間晚的階地海拔低,形成時間早的階地海拔高,階地1最靠近河流,②正確;階地沿河分布,呈條帶狀,③正確;南岸階地面積小于北岸,④正確。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4·湖南岳陽模擬)河流階地是河谷兩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階梯狀地形,位置越高,形成時間越早。依格孜也爾河發源于昆侖山,匯入塔里木盆地,沿途發育多級河流階地。右圖示意該河段階地分布。據此完成9~10題。
10.根據該地河流階地的分布,推測該地的地殼運動過程為經歷
A.四次上升運動 B.四次下沉運動
C.三次上升運動 D.三次下沉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河流階地多由地殼間歇性抬升、河流侵蝕和堆積共同作用形成。圖中四級階地的形成,表明地殼經歷了四次間歇性抬升,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水江發源于貴州省南部,為沅江源頭,最后注入洞庭湖。清水江干流絕大部分河段切入基巖,形成基巖河道,沿江普遍發育了兩級基座階地,階地上的沉積物大多厚2~3 m,最厚的也僅7 m。下圖為清水江上游部分河段縱剖面與四個觀測點階地海拔與年齡分布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描述施洞觀測點河流階地T1和T2的形成順序過程。
答案 過程:距今10萬年前,施洞河流流速較慢,以側蝕作用為主并進行沉積,后地殼抬升,河流下蝕,形成階地T2;距今7.8萬年前,地勢變平坦,以側蝕作用為主并進行沉積,后地殼抬升,河流下蝕,形成階地T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比較翁東和三江兩個觀測點河流下蝕的速度差異,并簡析其原因。
答案 差異:翁東向下侵蝕速度快,三江向下侵蝕速度慢。
原因:翁東地區位于斷層抬升一側,導致河流落差增大,下蝕速度加快;三江位于斷層下降一側,河流落差減小,水流變緩,下蝕速度減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分析該河流階地上沉積物薄的原因。
答案 原因:該地為喀斯特地貌,巖石化學溶解,殘留沉積物少;該地地殼抬升明顯,外力侵蝕作用顯著,階地上沉積物殘留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原阳县| 祁阳县| 汾阳市| 封开县| 庆阳市| 万年县| 加查县| 德钦县| 蒙阴县| 肇庆市| 平陆县| 南乐县| 新平| 河北省| 阿瓦提县| 永修县| 德江县| 彭阳县| 海门市| 临颍县| 菏泽市| 邵东县| 叙永县| 天峨县| 赤壁市| 华容县| 谷城县| 开化县| 朔州市| 阿合奇县| 贞丰县| 延吉市| 溧水县| 中卫市| 大连市| 仙居县| 大田县| 永修县| 舟山市|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