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2 晝夜長短1.晝夜長短分布和變化的規律(1)晝夜長短分布——看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另一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時,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特別提醒 對稱規律:同一緯線的晝夜長短在一年中有兩個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這兩個日期近似關于二至日對稱;南北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地區,其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晝長與南半球相同緯度數的夜長相等,如23°26′N的晝長等于23°26′S的夜長。(2)晝夜長短變化——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太陽直射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哪個半球白晝變長、黑夜變短。具體如下:①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南半球相反。②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北半球相反。(3)極晝極夜范圍——看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極晝(極夜)的起始緯度=90°-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緯度越高,極晝(極夜)出現的天數越多。2.晝夜長短的應用(1)根據晝夜長短差值,判斷緯度高低晝夜長短差值越大,緯度越高;赤道地區晝夜長短差值等于0。(2)日出、日落時間與晝夜長短的關系①依據:白天,日出、日落時間關于正午12時對稱;夜間,日出、日落時間關于0時對稱;上午時長=下午時長;前半夜時長=后半夜時長。如下圖所示:②有關計算:日出時間=12時-1/2晝長=0時+1/2夜長;日落時間=12時+1/2晝長=24-1/2夜長;晝長時間=日落時間-日出時間=2×(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4時-夜長。(選擇題1~14題,每小題4分,共56分)(2024·1月浙江選考)我國K、Q兩地中學生進行日出方位觀測,下圖為“同學們測得的兩地日出時直立桿影年變化圖”,陰影部分為桿影變化的范圍,張角兩邊分別為甲、乙日的桿影(測量時間為北京時間)。完成1~2題。1.K地位于Q地的( )A.東北 B.東南 C.西南 D.西北2.K、Q兩地相比( )A.甲日日落地方時,K地比Q地大B.甲日晨線與經線夾角,K地比Q地大C.乙日白晝的時間,K地比Q地長D.乙日正午太陽高度角,K地比Q地小(2023·海南地理)對日影和太陽高度變化的觀測可以判斷地理位置、地方時等要素。下面左圖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間標桿的日影變化示意圖”,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右圖為“乙地同一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示意圖”。圖中時間均為北京時間。據此完成3~4題。3.觀測當日( )A.甲地晝長夜短 B.乙地晝短夜長C.甲地晝長大于乙地 D.甲乙兩地晝夜等長4.甲地位于乙地( )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2023·北京地理)下圖為“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圖中為北京時間)。讀圖,回答5~6題。5.最可能在釣魚島見到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①中的洋流( )A.使所經海面及附近地區氣溫偏高B.擾動海水導致漁業資源種類少C.促使廈門至高雄的輪船航速加快D.降低臺灣島西側沿海空氣濕度(2022·6月浙江選考)我國某中學生在學校附近通過天文觀測,繪制出北極星光線與正午太陽光線之間夾角α的年變化曲線,如圖為“該曲線示意圖”。完成7~8題。7.符合“晝變短,夜比晝長”條件的時段是( )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8.丙日,對應的北極星光線和正午太陽光線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2·天津地理)一位攝影愛好者在我國某山拍攝日出照片,下圖是他在不同時間拍攝的兩幅照片。據此完成9~10題。9.該地這兩天的晝長大約是( )A.12小時和8小時B.13小時和11小時C.14小時和10小時D.16小時和8小時10.推測該山可能是( )A.山東泰山 B.海南五指山C.安徽黃山 D.四川峨眉山(山東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了四十五年后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于5 200 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下圖),其中一個營地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此完成11~12題。11.圖中“魔鬼營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5月27日位于28°N的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該日珠峰頂部(28°N,87°E)日出時刻在北京時間( )A.7:20以前 B.7:20~7:39C.7:40~8:00 D.8:00以后(河北地理)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時節搬進了新樓房,站在書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遠處公園美景盡收眼底。下圖示意書房平面布局。據此完成13~14題。13.從入住到次年春分,書房的日采光時間變化趨勢是( )A.一直增加 B.先增后減 C.一直減少 D.先減后增14.冬至日天氣晴朗,小明在書房于北京時間( )A.6:30看到當日第一縷陽光B.9:30沐浴著陽光伏案讀書C.12:30估算陽光進深2.6米D.15:30看到陽光照到書柜上(選擇題1~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2024·山東煙臺模擬)太陽中心點在地平線下0°~6°時,其間天空微亮,地面微明,被稱為“民用曙暮光”。一攝影愛好者某天19:28在成都平原某地(30.5°N,104°E)正好拍攝到民用昏影終時的照片。據此完成1~2題。1.拍攝當日,該地的晝長約為( )A.11小時12分 B.12小時C.14小時08分 D.14小時56分2.當日該地出現“民用晨光始”的時間約是( )A.4:08 B.4:32C.5:36 D.6:40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根據植物開花時間不同,在其居住的城市(約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鐘”(下圖)。據圖文資料完成3~4題。3.北京的“午時花”剛盛開時(夏季正午開花),“林奈花鐘”上正在開花的是( )A.鵝腸菜 B.野薔薇C.芍藥花 D.半枝蓮4.甜萬壽菊是一種短日照花卉,花期最為適宜的日照時長是每天低于10.5小時,適宜溫度是18~20 ℃。如北京引種該花卉,自然狀態下,下列節氣中最可能欣賞到花開的是( )A.立春 B.芒種 C.立秋 D.寒露(2024·皖豫名校聯盟模擬)2023年8月17日12:50~19:10(起飛/到達時間均為當地時間),泰國商人吉隆乘坐曼谷—倫敦的航班到倫敦,之后在倫敦、巴黎和伯爾尼進行為期一周的商務之旅。下圖示意此次航班的航線。據此完成5~6題。5.吉隆乘坐的航班起飛時,倫敦時間約是( )A.17日21:50 B.17日5:50C.16日5:50 D.16日21:506.吉隆此次商務之旅所經過的城市中,晝長最長(不考慮天氣因素)的是( )A.倫敦 B.曼谷C.巴黎 D.伯爾尼能夠看到第一縷陽光的地方就是版圖邊界與晨線最早相切的地方。對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這個有趣的問題,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探究。下圖是小組搜集到的“中國最早日出縣級行政區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7.圖中撫遠、虎林、溫嶺、臺東四個縣級行政區對應的序號分別是( )A.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8.與溫嶺相比,撫遠每天都先看到第一縷陽光的時段是( )A.秋分到春分 B.春分到秋分C.夏至到冬至 D.冬至到夏至9.對能否最早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影響最小的因素是( )A.天氣狀況 B.緯度位置C.經度位置 D.海拔高低(2024·東北三省三校模擬)在2023年7月11日至8月19日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我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高濕的“桑拿天”。期間某日19時30分左右,在哈爾濱(45°N,126°E)乘車的小明從后車窗看到太陽懸在街道盡頭的地平線附近。據此完成10~12題。10.導致“桑拿天”出現的可能原因是( )①夏季多雨,空氣濕度大 ②地表較濕,地面增溫快 ③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④晴天較多,保溫作用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三伏天”里包括的節氣依次是( )A.夏至 小暑 B.大暑 立秋C.小暑 大暑 D.立秋 處暑12.當日小明所在地的晝長及街道走向為( )A.15小時48分 東北—西南B.15小時 東南—西北C.15小時48分 東南—西北D.15小時 西南—東北主題2 晝夜長短真題演練1.C 2.C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夏半年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外,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晝長夜短;冬半年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外,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晝短夜長;春秋分日出正東,日落正西,晝夜平分。不同緯度,日出、日落方位角不同,緯度越高,方位角相差越大,南北極圈處,張角最大為180°。桿影方向與日出日落位置相反,但年內桿影形成的張角與實際觀測太陽升起的位置張角一致。可以得出,圖中K、Q兩地甲、乙日桿影朝西南、西北方向。張角越大,緯度越高,Q地位于K地的北面。根據對稱原理,K地夏至日和冬至日日出的中間時刻,即為二分日的日出時刻,為6時18分,推知K地經度為115.5°E。同理可以得出,Q地經度約為127°E。所以,K地位于Q地的西南方向,選C。第2題,從圖中可以得出,甲、乙兩日分別是夏至日、冬至日。甲日(夏至日),K地晝比Q地短,正午太陽高度K地比Q地大,日落地方時K地比Q地小,A錯誤;乙日(冬至日),K地晝比Q地長,正午太陽高度K地比Q地大,日落地方時K地比Q地大,C正確、D錯誤。除春秋分日外,晨昏線與經線均相交,特別是冬、夏至日,這個夾角更加明顯,甲日從赤道到北極圈晨線與經線夾角變大,因此夾角K地比Q地小,B錯誤。]3.D 4.A [第3題,讀圖可知,該日甲地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晝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說明太陽沒有直射甲地。據此可知,該日為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甲、乙兩地晝夜等長。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4題,該日是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時太陽均位于甲、乙兩地的南方,說明甲、乙兩地均位于北半球。正午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則甲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為45°,乙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為30°,故甲地位于乙地南方。甲地該日日出時刻為北京時間5:40,地方時為6:00,求得甲地經度為125°E;乙地正午時北京時間是12:20,求得乙地經度為115°E,故甲地位于乙地東方。綜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東南方向,選A。]5.B 6.A [第5題,釣魚島約位于123°E,其地方時與北京時間相差不大。圖①為6月8日8:00,釣魚島晝長夜短,6:00前就已日出,A錯誤;圖②為7月8日5:00,釣魚島晝長夜短,6:00前日出,5:00可能在釣魚島見到日出,B正確;圖③為9月4日5:00,接近秋分日,釣魚島晝長略長于12小時,應接近6:00日出,5:00距離6:00相差1小時,相差較大,此時還未日出,且釣魚島位于臺風中心附近,云量大,看不到太陽,C錯誤;圖④為4月8日8:00,釣魚島晝長夜短,6:00前就已日出,D錯誤。第6題,①中的洋流為臺灣暖流,暖流對流經地區有增溫增濕的作用,A正確,D錯誤;洋流擾動海水有利于海底營養物質上泛,漁業資源種類應較多,B錯誤;該洋流自南向北流,廈門至高雄的輪船是逆洋流航行,航速減慢,C錯誤。]7.D 8.C [第7題,北極星光線與地面的夾角為當地的地理緯度,對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來說,正午太陽光線來自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則北極星光線與正午太陽光線的夾角α在夏至日達到最小值,冬至日達到最大值。據圖示信息判斷,丙為夏至日,甲、戊為冬至日,乙為春分日,丁為秋分日。符合北半球“晝變短,夜比晝長”的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正在向南移動”,即秋分日到冬至日,是圖中的丁至戊,選D。第8題,圖中有三個角度,北極星與地面的夾角是當地的地理緯度,正午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代表正午太陽高度,因丙為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可以逐個選項計算即可得出正確答案。20°N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86.5°,①錯誤;②圖中北極星光線與地面的夾角為58°,我國最北端緯度位置約為53°N,②錯誤;③圖位于36°N,正午太陽高度是77.5°,③正確;30°N的正午太陽高度是83.5°,④錯誤。故選C。]9.C 10.D [第9題,由圖中時刻可知,該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7:57日出,而這兩天分別為該地晝長最長和晝長最短的日期,故設最長晝長和最短晝長分別為X和Y,兩者關系為X+Y=24小時,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時51分,可得出X-Y=2×1小時51分,由此計算出X=13小時51分,Y=10小時9分。故選C。第10題,由上題結論可知,夏至日該地晝長大約為14小時,據此可以計算出該地日出地方時=12-×14小時=5:00,結合該地日出時北京時間(120°E地方時)為6:06,根據地方時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該地經度大約為104°E,故選D。]11.A 12.A [第1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這三個營地所處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氣流動,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閉,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A對,B、C、D錯。第12題,已知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可推知溫州日出時刻為地方時5:08,則同緯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時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則日出提前,日落推遲,所以珠峰峰頂日出地方時應該是5:08之前。珠峰頂部地方時5:08對應的120°E地方時為7:20,故珠峰頂部日出的北京時間應在7:20之前,選A。]13.D 14.D [第13題,從秋分時入住到次年春分,為北半球的冬半年,當地(36.5°N,116°E)晝短夜長,太陽直射點先向南移動再向北移動,該地晝長先變短再變長,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書房窗戶朝向正南,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所以整個白天都有采光,則書房的采光時間隨著晝長的變化而變化,先減后增,在冬至日達到最小值,D正確。第14題,若北京時間6:30日出,可算出當地(116°E)地方時為6:14,接近晝夜均分(二分日),但當地緯度較高且該日為冬至日,A錯誤;書房接近正方形,北京時間9:30(當地地方時9:14)時,太陽約位于東偏南40°,此時入射光線大致平行于西北—東南向對角線,加上陽光受落地窗東側0.5米墻體的遮擋,照射不到椅子的位置,B錯誤;冬至日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90°-(36.5°+23.5°)=30°,則正午室內陽光進深為,大于2.6米,且北京時間12:30,當地時間為12:14,太陽斜射,陽光進深應該更大,C錯誤;15:30時,當地時間為15:14,太陽斜射且位于西南方位,書柜位于落地窗的東北方位,陽光正好照射到書柜上,D正確。]模擬預測1.B 2.D [第1題,太陽周日運動360°大約需要24小時,即太陽平均每小時移動15°。曙暮光出現在太陽位于地平線以下0°~6°這段時間,太陽運行6°需要的時間為24分鐘,19:28(北京時間)在成都平原某地(30.5°N,104°E)正好拍攝到民用昏影終時的照片,表明大約19:04(北京時間)日落,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4分,所以當地當日于地方時18時日落,晝長約為12小時。故選B。第2題,結合上題,該日于地方時18時日落,則地方時6時日出,此時北京時間為7:04,太陽運行6°需要的時間為24分鐘,所以出現“民用晨光始”的時間大約為北京時間6:40。故選D。]3.B 4.D [第3題,根據圖文信息,當北京夏季正午的“午時花”剛盛開時,林奈所在的城市地方時約為5時,依據“林奈花鐘”上的顯示,可得知此時“林奈花鐘”上正在開花的是野薔薇,B正確。第4題,根據題干可知,甜萬壽菊花期最為適宜的日照時長是每天低于10.5小時,適宜溫度是18~20 ℃。立春為2月4日前后,處于冬季,溫度不合適,排除A;芒種為6月6日前后,立秋為8月8日前后,這兩個節氣我國晝長均大于12小時,排除B、C;寒露為10月8日前后,晝長較短,氣溫較為合適,故選D。]5.B 6.A [第5題,讀圖分析可知,曼谷位于東七區,倫敦位于中時區,兩地相差7個時區。由材料可知,航班起飛時為東七區8月17日12:50,此時倫敦時間為8月17日5:50,故選B。第6題,由材料可知,此次商務之旅的時間為8月17日~8月24日,此時間段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極晝極夜區)越往北晝越長,故選A。]7.C 8.B 9.D [第7題,根據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時,北半球各地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日出時間越早,日落時間越晚;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時,北半球各地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短,日出時間越晚。因此緯度位置越高,夏至日日出時間和冬至日日出時間差距越大。讀圖可知,圖中撫遠、虎林、溫嶺、臺東四地中,日出時間變化最大的是曲線①,其次是曲線②,曲線④日出時間變化最小。圖中撫遠緯度位置最高,其次是虎林,臺東的緯度位置最低。故撫遠、虎林、溫嶺、臺東四個縣級行政區對應的序號分別是①②③④。C正確。第8題,讀圖可知,撫遠緯度比溫嶺高,而且經度位置偏東。春分、秋分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撫遠的日出時間比溫嶺早;從春分至秋分時間段,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日出時間越早,與溫嶺相比,撫遠的日出時間比溫嶺早,B正確。第9題,陰雨天氣,云層厚,會遮擋太陽,A不符合題意;緯度位置是影響晝夜長短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第一縷陽光出現的重要因素,B不符合題意;太陽東升西落,經度位置是影響日出時間的主要因素之一,C不符合題意;海拔高低雖然也影響日出時間,但是四地海拔差異較小,對能否最早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影響最小,D符合題意。]10.A 11.B 12.C [第10題,通過材料信息“高溫、高濕的‘桑拿天’”可推導出“三伏天”出現的條件是濕度大、溫度高且無降水。夏季多雨,空氣濕度大,體現了高濕的天氣狀況,①正確。地表較濕,地面增溫并不快,②錯誤。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為晴天高溫的天氣狀況,③正確。晴天較多,保溫作用并不強,④錯。選A。第11題,通過材料給出7月11日至8月19日為期40天的“三伏天”,結合6月22日前后為夏至、15天一個節氣以及24節氣順序的相關知識可知,夏至開始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小暑開始于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大暑開始于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立秋開始于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故選B。第12題,根據材料,該日19時30分(北京時間)左右小明從后車窗看到太陽在地平線附近,正值日落,此時哈爾濱的地方時為19時54分,晝長=(19時54分-12)×2=15小時48分。此期間為北半球夏季,日落方向為西北,街道走向即為西北—東南。選C。](共65張PPT)專題一 地球運動主題2晝夜長短精講點撥模擬預測真題演練內容索引(1)晝夜長短分布——看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另一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時,全球各地晝夜等長。1.晝夜長短分布和變化的規律精講點撥PART ONE特別提醒對稱規律:同一緯線的晝夜長短在一年中有兩個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這兩個日期近似關于二至日對稱;南北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地區,其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晝長與南半球相同緯度數的夜長相等,如23°26′N的晝長等于23°26′S的夜長。(2)晝夜長短變化——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太陽直射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哪個半球白晝變長、黑夜變短。具體如下:①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南半球相反。②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北半球相反。(3)極晝極夜范圍——看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極晝(極夜)的起始緯度=90°-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緯度越高,極晝(極夜)出現的天數越多。2.晝夜長短的應用(1)根據晝夜長短差值,判斷緯度高低晝夜長短差值越大,緯度越高;赤道地區晝夜長短差值等于0。(2)日出、日落時間與晝夜長短的關系①依據:白天,日出、日落時間關于正午12時對稱;夜間,日出、日落時間關于0時對稱;上午時長=下午時長;前半夜時長=后半夜時長。如下圖所示:②有關計算:日出時間=12時-1/2晝長=0時+1/2夜長;日落時間=12時+1/2晝長=24-1/2夜長;晝長時間=日落時間-日出時間=2×(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4時-夜長。真題演練PART TWO(2024·1月浙江選考)我國K、Q兩地中學生進行日出方位觀測,下圖為“同學們測得的兩地日出時直立桿影年變化圖”,陰影部分為桿影變化的范圍,張角兩邊分別為甲、乙日的桿影(測量時間為北京時間)。完成1~2題。123456789101.K地位于Q地的A.東北 B.東南 C.西南 D.西北√1112131412345678910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夏半年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外,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晝長夜短;冬半年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外,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晝短夜長;春秋分日出正東,日落正西,晝夜平分。不同緯度,日出、日落方位角不同,緯度越高,方位角相差越大,南北極圈處,張角最大為180°。桿影方向與日出日落位置相反,但年內桿影形成的張角與實際觀測太陽升起的位置張角一1112131412345678910致。可以得出,圖中K、Q兩地甲、乙日桿影朝西南、西北方向。張角越大,緯度越高,Q地位于K地的北面。根據對稱原理,K地夏至日和冬至日日出的中間時刻,即為二分日的日出時刻,為6時18分,推知K地經度為115.5°E。同理可以得出,Q地經度約為127°E。所以,K地位于Q地的西南方向,選C。1112131412345678910(2024·1月浙江選考)我國K、Q兩地中學生進行日出方位觀測,下圖為“同學們測得的兩地日出時直立桿影年變化圖”,陰影部分為桿影變化的范圍,張角兩邊分別為甲、乙日的桿影(測量時間為北京時間)。完成1~2題。2.K、Q兩地相比A.甲日日落地方時,K地比Q地大B.甲日晨線與經線夾角,K地比Q地大C.乙日白晝的時間,K地比Q地長D.乙日正午太陽高度角,K地比Q地小√1112131412345678910從圖中可以得出,甲、乙兩日分別是夏至日、冬至日。甲日(夏至日),K地晝比Q地短,正午太陽高度K地比Q地大,日落地方時K地比Q地小,A錯誤;乙日(冬至日),K地晝比Q地長,正午太陽高度K地比Q地大,日落地方時K地比Q地大,C正確、D錯誤。1112131412345678910除春秋分日外,晨昏線與經線均相交,特別是冬、夏至日,這個夾角更加明顯,甲日從赤道到北極圈晨線與經線夾角變大,因此夾角K地比Q地小,B錯誤。11121314(2023·海南地理)對日影和太陽高度變化的觀測可以判斷地理位置、地方時等要素。下面左圖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間標桿的日影變化示意圖”,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下圖為“乙地同一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示意圖”。圖中時間均為北京時間。據此完成3~4題。123456789103.觀測當日A.甲地晝長夜短 B.乙地晝短夜長C.甲地晝長大于乙地 D.甲乙兩地晝夜等長√1112131412345678910讀圖可知,該日甲地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晝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說明太陽沒有直射甲地。據此可知,該日為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甲、乙兩地晝夜等長。D正確,A、B、C錯誤,故選D。1112131412345678910(2023·海南地理)對日影和太陽高度變化的觀測可以判斷地理位置、地方時等要素。下面左圖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間標桿的日影變化示意圖”,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下圖為“乙地同一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示意圖”。圖中時間均為北京時間。據此完成3~4題。4.甲地位于乙地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1112131412345678910該日是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時太陽均位于甲、乙兩地的南方,說明甲、乙兩地均位于北半球。正午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則甲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為45°,乙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為30°,故甲地位于乙地南方。甲地該日日出時刻為北京時間5:40,地方時為6:00,求得甲地經度為125°E;乙地正午時北京時間是12:20,求得乙地經度為115°E,故甲地位于乙地東方。綜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東南方向,選A。11121314(2023·北京地理)下圖為“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圖中為北京時間)。讀圖,回答5~6題。1234565.最可能在釣魚島見到日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89101112131412345678910釣魚島約位于123°E,其地方時與北京時間相差不大。圖①為6月8日8:00,釣魚島晝長夜短,6:00前就已日出,A錯誤;圖②為7月8日5:00,釣魚島晝長夜短,6:00前日出,5:00可能在釣魚島見到日出,B正確;1112131412345678910圖③為9月4日5:00,接近秋分日,釣魚島晝長略長于12小時,應接近6:00日出,5:00距離6:00相差1小時,相差較大,此時還未日出,且釣魚島位于臺風中心附近,云量大,看不到太陽,C錯誤;圖④為4月8日8:00,釣魚島晝長夜短,6:00前就已日出,D錯誤。1112131412345678910(2023·北京地理)下圖為“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圖中為北京時間)。讀圖,回答5~6題。6.①中的洋流A.使所經海面及附近地區氣溫偏高 B.擾動海水導致漁業資源種類少C.促使廈門至高雄的輪船航速加快 D.降低臺灣島西側沿海空氣濕度√1112131412345678910①中的洋流為臺灣暖流,暖流對流經地區有增溫增濕的作用,A正確,D錯誤;洋流擾動海水有利于海底營養物質上泛,漁業資源種類應較多,B錯誤;該洋流自南向北流,廈門至高雄的輪船是逆洋流航行,航速減慢,C錯誤。1112131461234578910(2022·6月浙江選考)我國某中學生在學校附近通過天文觀測,繪制出北極星光線與正午太陽光線之間夾角α的年變化曲線,如圖為“該曲線示意圖”。完成7~8題。7.符合“晝變短,夜比晝長”條件的時段是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1112131461234578910北極星光線與地面的夾角為當地的地理緯度,對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來說,正午太陽光線來自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則北極星光線與正午太陽光線的夾角α在夏至日達到最小值,冬至日達到最大值。據圖示信息判斷,丙為夏至日,甲、戊為冬至日,乙為春分日,丁為秋分日。符合北半球“晝變短,夜比晝長”的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正在向南移動”,即秋分日到冬至日,是圖中的丁至戊,選D。1112131461234578910(2022·6月浙江選考)我國某中學生在學校附近通過天文觀測,繪制出北極星光線與正午太陽光線之間夾角α的年變化曲線,如圖為“該曲線示意圖”。完成7~8題。8.丙日,對應的北極星光線和正午太陽光線位置關系正確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112131461234578910圖中有三個角度,北極星與地面的夾角是當地的地理緯度,正午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代表正午太陽高度,因丙為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可以逐個選項計算即可得出正確答案。20°N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86.5°,①錯誤;②圖中北極星光線與地面的夾角為58°,我國最北端緯度位置約為53°N,②錯誤;③圖位于36°N,正午太陽高度是77.5°,③正確;30°N的正午太陽高度是83.5°,④錯誤。故選C。1112131461234578910(2022·天津地理)一位攝影愛好者在我國某山拍攝日出照片,下圖是他在不同時間拍攝的兩幅照片。據此完成9~10題。9.該地這兩天的晝長大約是A.12小時和8小時 B.13小時和11小時C.14小時和10小時 D.16小時和8小時√1112131461234578910由圖中時刻可知,該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7:57日出,而這兩天分別為該地晝長最長和晝長最短的日期,故設最長晝長和最短晝長分別為X和Y,兩者關系為X+Y=24小時,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時51分,可得出X-Y=2×1小時51分,由此計算出X=13小時51分,Y=10小時9分。故選C。1112131461234578910(2022·天津地理)一位攝影愛好者在我國某山拍攝日出照片,下圖是他在不同時間拍攝的兩幅照片。據此完成9~10題。10.推測該山可能是A.山東泰山 B.海南五指山C.安徽黃山 D.四川峨眉山√1112131461234578910由上題結論可知,夏至日該地晝長大約為14小時,據此可以計算出該地日出地方時=12- ×14小時=5:00,結合該地日出時北京時間(120°E地方時)為6:06,根據地方時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該地經度大約為104°E,故選D。1112131461234578910(山東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了四十五年后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于5 200 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下圖),其中一個營地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此完成11~12題。11.圖中“魔鬼營地”是A.甲 B.乙 C.丙 D.丁√1112131461234578910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這三個營地所處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氣流動,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閉,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A對,B、C、D錯。1112131461234578910(山東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了四十五年后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于5 200 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下圖),其中一個營地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此完成11~12題。12.5月27日位于28°N的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該日珠峰頂部(28°N,87°E)日出時刻在北京時間A.7:20以前 B.7:20~7:39C.7:40~8:00 D.8:00以后√1112131461234578910已知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可推知溫州日出時刻為地方時5:08,則同緯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時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則日出提前,日落推遲,所以珠峰峰頂日出地方時應該是5:08之前。珠峰頂部地方時5:08對應的120°E地方時為7:20,故珠峰頂部日出的北京時間應在7:20之前,選A。1112131461234578910(河北地理)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時節搬進了新樓房,站在書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遠處公園美景盡收眼底。右圖示意書房平面布局。據此完成13~14題。13.從入住到次年春分,書房的日采光時間變化趨勢是A.一直增加 B.先增后減C.一直減少 D.先減后增√1112131461234578910從秋分時入住到次年春分,為北半球的冬半年,當地(36.5°N,116°E)晝短夜長,太陽直射點先向南移動再向北移動,該地晝長先變短再變長,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書房窗戶朝向正南,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所以整個白天都有采光,則書房的采光時間隨著晝長的變化而變化,先減后增,在冬至日達到最小值,D正確。1112131461234578910(河北地理)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時節搬進了新樓房,站在書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遠處公園美景盡收眼底。右圖示意書房平面布局。據此完成13~14題。14.冬至日天氣晴朗,小明在書房于北京時間A.6:30看到當日第一縷陽光B.9:30沐浴著陽光伏案讀書C.12:30估算陽光進深2.6米D.15:30看到陽光照到書柜上√1112131461234578910若北京時間6:30日出,可算出當地(116°E)地方時為6:14,接近晝夜均分(二分日),但當地緯度較高且該日為冬至日,A錯誤;書房接近正方形,北京時間9:30(當地地方時9:14)時,太陽約位于東偏南40°,此時入射光線大致平行于西北—東南向對角線,加上陽光受落地窗東側0.5米墻體的遮擋,照射不到椅子的位置,B錯誤;1112131461234578910冬至日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90°-(36.5°+23.5°)=30°,則正午室內陽光進深為 ,大于2.6米,且北京時間12:30,當地時間為12:14,太陽斜射,陽光進深應該更大,C錯誤;15:30時,當地時間為15:14,太陽斜射且位于西南方位,書柜位于落地窗的東北方位,陽光正好照射到書柜上,D正確。11121314(2024·山東煙臺模擬)太陽中心點在地平線下0°~6°時,其間天空微亮,地面微明,被稱為“民用曙暮光”。一攝影愛好者某天19:28在成都平原某地(30.5°N,104°E)正好拍攝到民用昏影終時的照片。據此完成1~2題。123456789101112模擬預測PART THREE1.拍攝當日,該地的晝長約為A.11小時12分 B.12小時C.14小時08分 D.14小時56分√123456789101112太陽周日運動360°大約需要24小時,即太陽平均每小時移動15°。曙暮光出現在太陽位于地平線以下0°~6°這段時間,太陽運行6°需要的時間為24分鐘,19:28(北京時間)在成都平原某地(30.5°N,104°E)正好拍攝到民用昏影終時的照片,表明大約19:04(北京時間)日落,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4分,所以當地當日于地方時18時日落,晝長約為12小時。故選B。123456789101112(2024·山東煙臺模擬)太陽中心點在地平線下0°~6°時,其間天空微亮,地面微明,被稱為“民用曙暮光”。一攝影愛好者某天19:28在成都平原某地(30.5°N,104°E)正好拍攝到民用昏影終時的照片。據此完成1~2題。2.當日該地出現“民用晨光始”的時間約是A.4:08 B.4:32C.5:36 D.6:40√123456789101112結合上題,該日于地方時18時日落,則地方時6時日出,此時北京時間為7:04,太陽運行6°需要的時間為24分鐘,所以出現“民用晨光始”的時間大約為北京時間6:40。故選D。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根據植物開花時間不同,在其居住的城市(約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鐘”(下圖)。據圖文資料完成3~4題。1234567891011123.北京的“午時花”剛盛開時(夏季正午開花),“林奈花鐘”上正在開花的是A.鵝腸菜 B.野薔薇C.芍藥花 D.半枝蓮√123456789101112根據圖文信息,當北京夏季正午的“午時花”剛盛開時,林奈所在的城市地方時約為5時,依據“林奈花鐘”上的顯示,可得知此時“林奈花鐘”上正在開花的是野薔薇,B正確。123456789101112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根據植物開花時間不同,在其居住的城市(約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鐘”(下圖)。據圖文資料完成3~4題。4.甜萬壽菊是一種短日照花卉,花期最為適宜的日照時長是每天低于10.5小時,適宜溫度是18~20 ℃。如北京引種該花卉,自然狀態下,下列節氣中最可能欣賞到花開的是A.立春 B.芒種C.立秋 D.寒露√123456789101112根據題干可知,甜萬壽菊花期最為適宜的日照時長是每天低于10.5小時,適宜溫度是18~20 ℃。立春為2月4日前后,處于冬季,溫度不合適,排除A;芒種為6月6日前后,立秋為8月8日前后,這兩個節氣我國晝長均大于12小時,排除B、C;寒露為10月8日前后,晝長較短,氣溫較為合適,故選D。(2024·皖豫名校聯盟模擬)2023年8月17日12:50~19:10(起飛/到達時間均為當地時間),泰國商人吉隆乘坐曼谷—倫敦的航班到倫敦,之后在倫敦、巴黎和伯爾尼進行為期一周的商務之旅。下圖示意此次航班的航線。據此完成5~6題。1234567891011125.吉隆乘坐的航班起飛時,倫敦時間約是A.17日21:50 B.17日5:50C.16日5:50 D.16日21:50√123456789101112讀圖分析可知,曼谷位于東七區,倫敦位于中時區,兩地相差7個時區。由材料可知,航班起飛時為東七區8月17日12:50,此時倫敦時間為8月17日5:50,故選B。123456789101112(2024·皖豫名校聯盟模擬)2023年8月17日12:50~19:10(起飛/到達時間均為當地時間),泰國商人吉隆乘坐曼谷—倫敦的航班到倫敦,之后在倫敦、巴黎和伯爾尼進行為期一周的商務之旅。下圖示意此次航班的航線。據此完成5~6題。6.吉隆此次商務之旅所經過的城市中,晝長最長(不考慮天氣因素)的是A.倫敦 B.曼谷C.巴黎 D.伯爾尼√123456789101112由材料可知,此次商務之旅的時間為8月17日~8月24日,此時間段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極晝極夜區)越往北晝越長,故選A。12345678910117.圖中撫遠、虎林、溫嶺、臺東四個縣級行政區對應的序號分別是A.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12能夠看到第一縷陽光的地方就是版圖邊界與晨線最早相切的地方。對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這個有趣的問題,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探究。下圖是小組搜集到的“中國最早日出縣級行政區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123456789101112根據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時,北半球各地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日出時間越早,日落時間越晚;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時,北半球各地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短,日出時間越晚。因此緯度位置越高,夏至日日出時間和冬至日日出時間差距越大。123456789101112讀圖可知,圖中撫遠、虎林、溫嶺、臺東四地中,日出時間變化最大的是曲線①,其次是曲線②,曲線④日出時間變化最小。圖中撫遠緯度位置最高,其次是虎林,臺東的緯度位置最低。故撫遠、虎林、溫嶺、臺東四個縣級行政區對應的序號分別是①②③④。C正確。1234567891011128.與溫嶺相比,撫遠每天都先看到第一縷陽光的時段是A.秋分到春分 B.春分到秋分C.夏至到冬至 D.冬至到夏至√能夠看到第一縷陽光的地方就是版圖邊界與晨線最早相切的地方。對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這個有趣的問題,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探究。下圖是小組搜集到的“中國最早日出縣級行政區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123456789101112讀圖可知,撫遠緯度比溫嶺高,而且經度位置偏東。春分、秋分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撫遠的日出時間比溫嶺早;從春分至秋分時間段,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日出時間越早,與溫嶺相比,撫遠的日出時間比溫嶺早,B正確。1234567891011129.對能否最早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影響最小的因素是A.天氣狀況 B.緯度位置C.經度位置 D.海拔高低√能夠看到第一縷陽光的地方就是版圖邊界與晨線最早相切的地方。對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這個有趣的問題,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探究。下圖是小組搜集到的“中國最早日出縣級行政區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123456789101112陰雨天氣,云層厚,會遮擋太陽,A不符合題意;緯度位置是影響晝夜長短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第一縷陽光出現的重要因素,B不符合題意;太陽東升西落,經度位置是影響日出時間的主要因素之一,C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海拔高低雖然也影響日出時間,但是四地海拔差異較小,對能否最早看到“中國2023年第一縷陽光”影響最小,D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2024·東北三省三校模擬)在2023年7月11日至8月19日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我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高濕的“桑拿天”。期間某日19時30分左右,在哈爾濱(45°N,126°E)乘車的小明從后車窗看到太陽懸在街道盡頭的地平線附近。據此完成10~12題。10.導致“桑拿天”出現的可能原因是①夏季多雨,空氣濕度大 ②地表較濕,地面增溫快 ③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④晴天較多,保溫作用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通過材料信息“高溫、高濕的‘桑拿天’”可推導出“三伏天”出現的條件是濕度大、溫度高且無降水。夏季多雨,空氣濕度大,體現了高濕的天氣狀況,①正確。地表較濕,地面增溫并不快,②錯誤。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為晴天高溫的天氣狀況,③正確。晴天較多,保溫作用并不強,④錯。選A。123456789101112(2024·東北三省三校模擬)在2023年7月11日至8月19日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我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高濕的“桑拿天”。期間某日19時30分左右,在哈爾濱(45°N,126°E)乘車的小明從后車窗看到太陽懸在街道盡頭的地平線附近。據此完成10~12題。11.“三伏天”里包括的節氣依次是A.夏至 小暑 B.大暑 立秋C.小暑 大暑 D.立秋 處暑√123456789101112通過材料給出7月11日至8月19日為期40天的“三伏天”,結合6月22日前后為夏至、15天一個節氣以及24節氣順序的相關知識可知,夏至開始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小暑開始于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大暑開始于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立秋開始于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故選B。123456789101112(2024·東北三省三校模擬)在2023年7月11日至8月19日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我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高濕的“桑拿天”。期間某日19時30分左右,在哈爾濱(45°N,126°E)乘車的小明從后車窗看到太陽懸在街道盡頭的地平線附近。據此完成10~12題。12.當日小明所在地的晝長及街道走向為( )A.15小時48分 東北—西南 B.15小時 東南—西北C.15小時48分 東南—西北 D.15小時 西南—東北√123456789101112根據材料,該日19時30分(北京時間)左右小明從后車窗看到太陽在地平線附近,正值日落,此時哈爾濱的地方時為19時54分,晝長=(19時54分-12)×2=15小時48分。此期間為北半球夏季,日落方向為西北,街道走向即為西北—東南。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一 主題2 晝夜長短 學案(含解析).docx 專題一 主題2 晝夜長短.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