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單元復習任務單(四)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體系脈絡構建答案:①混血?、诳Х取、燮皆、軐iT化 ⑤酷寒?、奁簌Z?、唛L城?、帱S河課標考向展示·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根據南極、北極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說明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 (2023·鄭州期末)加利福尼亞州大致位于北緯30°到40°之間的太平洋東岸,是美國最大的農產品產地之一,水果、堅果、蔬菜產量接近全國一半。2022年底至2023年3月,這里接連遭遇多場冬季風暴,連續降雨和降雪導致農業損失慘重。圖1為硅谷示意圖,圖2為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圖。讀圖,完成1~3題。1.美國實現了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其中加利福尼亞州附近屬于(D)A.小麥區 B.乳畜帶C.玉米帶 D.水果和灌溉農業區2.加利福尼亞州經常遭遇冬季風暴,是由于這里(A)A.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較多B.位于美國西部,全年寒冷干燥C.位于東南風迎風坡,降水較多D.冬季受大西洋濕潤水汽的影響3.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B)A.農業基礎較好,物產豐富B.高等院校集中,人才眾多C.礦產資源豐富,工業發達D.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完成4、5題。4.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牛肉,最有可能來自農業帶(C)A.① B.② C.③ D.④5.美國東北部是傳統工業區,這里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D)①鐵礦資源豐富 ②位于山間谷地,地形平坦開闊③河湖眾多,水源充足④五大湖水運便利,沿海多良港⑤城市眾多,市場廣闊 ⑥工業部門齊全,種植業發達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2024·南陽模擬)對比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圖為澳大利亞和巴西簡圖。讀圖,完成6~8題。6.兩國的共同特點是(A)A.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B.北回歸線穿過中部C.煤、鐵資源沿海分布D.都屬于發展中國家7.影響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B)A.地形地勢 B.氣候因素C.礦產分布 D.緯度位置8.巴西北部的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下列屬于熱帶雨林環境效益的是(C)①維護生物多樣性 ②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③提供大量木材 ④調節全球氣候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4·河南學業考)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下圖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據此完成9~11題。9.圖示紀念幣上的北極科考元素有(B)①極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樣場景③企鵝 ④極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是(C)A.(65.7°S,17.4°W) B.(65.7°N,17.4°E)C.(65.7°N,17.4°W) D.(65.7°S,17.4°E)11.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B)A.西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美國主要農業帶及發展條件【鏈接·考點】(1)乳畜帶:分布在東北五大湖地區,有利條件: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生長;這里是美國制造業帶,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消費市場廣闊。(2)玉米帶:這里是溫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玉米生長。(3)亞熱帶作物帶:該地屬于亞熱帶,熱量充足,降水豐富,地勢低平,有利于發展亞熱帶農作物。(4)畜牧和灌溉農業區:該地多山地,降水稀少,適合發展畜牧業,在有水源的地方發展灌溉農業。【變式·提能】1.美國與巴西都是西半球重要的國家,兩國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各具特色。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家,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是移民;巴西混血種人數量眾多,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歷經長期融合、發展,形成了巴西文化的多元化特色。(2)美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巴西許多熱帶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請分析影響兩國發展農業的自然因素。答:美國平原廣大,灌溉水源充足;巴西熱帶面積廣大,氣候濕熱,適宜熱帶作物生長。(3)從巴西的農產、礦產和工業分布圖中可以看出,巴西工業分布與原材料(農礦產品)的關系是靠近原料產地。(4)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聯合國全球行動計劃目標之一是從發達國家籌集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毀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巴西熱帶雨林是開發還是保護,提出你的觀點保護,并說明理由: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考點二 巴西的人地關系【鏈接·考點】1.亞馬孫平原→氣候過于濕熱→人口稀疏。2.巴西高原→海拔較高,涼爽宜人→首都巴西利亞坐落于此。【變式·提能】2.讀下列地圖,完成問題。 第22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位于中東波斯灣沿岸的卡塔爾舉行,巴西作為老牌足球強國,在首場比賽中就戰勝對手塞爾維亞隊,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巴西的足球風采。(1)巴西舉辦重要足球賽事通常選擇在6—7月,卡塔爾世界杯選擇在11—12月,不難看出兩國都選擇了氣溫相對較低(較低/較高)的月份,請從緯度位置角度分析原因:地處低緯度;地處熱帶地區,夏季炎熱,冬季涼爽(至少兩點)。(2)據圖分析巴西的工農業主要分布在其國土的東南部(方位),從工業和農業生產條件兩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業發展;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原料充足(至少兩點)。(3)巴西有1/3的汽車使用酒精燃料,這得益于其盛產甘蔗,讀圖分析甘蔗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亞馬孫平原(地形區名稱)。(4)影響河流水能的主要因素是河流落差和水量,中國參與建設了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的二期工程,請結合圖4分析美麗山水電站所在地水能豐富的原因(至少2點)。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地勢落差大。(5)該工程建成后將持續為巴西東南部城市供電,巴西東南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D。A.沿海地區,地形平坦B.地處熱帶,高溫多雨C.環境優美,游客眾多D.城市密集,經濟發達(6)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地處熱帶卻四季如春,影響因素是地形地勢,巴西文化多元,每年2月下旬舉行盛大的基督教節日狂歡節。考點三 極地地區【鏈接·考點】1.位置:(1)緯度位置:緯度最高,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寒帶地區,分別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2)海陸位置: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被三大洲環抱;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被三大洋包圍。2.地形:南極洲平均海拔最高,被譽為“冰雪高原”。3.氣候:相同點 嚴寒、干燥原因 緯度高,極地高壓控制,降水稀少不同點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溫更低、降水更少、風力更大原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陸地升溫和冷卻比海洋快,降溫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勢高低不同。南極地區地勢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陸,北極地區地勢低; ③覆冰情況不同。南極地區絕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北極地區覆冰較少,接受太陽輻射較多【變式·提能】 (2024·洛陽模擬)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位于羅斯海區域,常年風雪交加,為了對抗惡劣天氣,秦嶺站主樓采用了鋼結構體系。秦嶺站的開站填補了我國在南極考察工作中的多項空白。圖1為我國南極地區考察站分布圖、圖2為南極秦嶺站圖。據此完成3~5題。3.秦嶺站的主體建筑架空,看上去像長了“腳”,主要原因是(C)A.防寒保暖 B.節約材料 C.抗暴風雪 D.造型美觀4.“綠色考察”理念貫穿秦嶺站設計、建設全過程,秦嶺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A)A.風能和太陽能 B.核能和煤炭 C.水能和地熱能 D.石油和天然氣5.“西瓜雪”現象是南極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時,雪藻所含色素將雪染成粉紅色。若“西瓜雪”現象持續發展,將導致(B)A.紫外線增強,危及人類健康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沒C.地震、火山噴發的頻率上升 D.海洋環境惡化,海洋污染加劇大單元復習任務單(四)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體系脈絡構建答案:① ② ③ ?、? ?、? ?、? ?、? ?、?br/>課標考向展示·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根據南極、北極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說明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 (2023·鄭州期末)加利福尼亞州大致位于北緯30°到40°之間的太平洋東岸,是美國最大的農產品產地之一,水果、堅果、蔬菜產量接近全國一半。2022年底至2023年3月,這里接連遭遇多場冬季風暴,連續降雨和降雪導致農業損失慘重。圖1為硅谷示意圖,圖2為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圖。讀圖,完成1~3題。1.美國實現了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其中加利福尼亞州附近屬于( )A.小麥區 B.乳畜帶C.玉米帶 D.水果和灌溉農業區2.加利福尼亞州經常遭遇冬季風暴,是由于這里( )A.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較多B.位于美國西部,全年寒冷干燥C.位于東南風迎風坡,降水較多D.冬季受大西洋濕潤水汽的影響3.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A.農業基礎較好,物產豐富B.高等院校集中,人才眾多C.礦產資源豐富,工業發達D.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完成4、5題。4.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牛肉,最有可能來自農業帶( )A.① B.② C.③ D.④5.美國東北部是傳統工業區,這里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①鐵礦資源豐富 ②位于山間谷地,地形平坦開闊③河湖眾多,水源充足④五大湖水運便利,沿海多良港⑤城市眾多,市場廣闊 ⑥工業部門齊全,種植業發達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2024·南陽模擬)對比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圖為澳大利亞和巴西簡圖。讀圖,完成6~8題。6.兩國的共同特點是( )A.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B.北回歸線穿過中部C.煤、鐵資源沿海分布D.都屬于發展中國家7.影響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地勢 B.氣候因素C.礦產分布 D.緯度位置8.巴西北部的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下列屬于熱帶雨林環境效益的是( )①維護生物多樣性 ②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③提供大量木材 ④調節全球氣候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4·河南學業考)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下圖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據此完成9~11題。9.圖示紀念幣上的北極科考元素有( )①極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樣場景③企鵝 ④極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是( )A.(65.7°S,17.4°W) B.(65.7°N,17.4°E)C.(65.7°N,17.4°W) D.(65.7°S,17.4°E)11.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 )A.西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美國主要農業帶及發展條件【鏈接·考點】(1)乳畜帶:分布在東北五大湖地區,有利條件: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生長;這里是美國制造業帶,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消費市場廣闊。(2)玉米帶:這里是溫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玉米生長。(3)亞熱帶作物帶:該地屬于亞熱帶,熱量充足,降水豐富,地勢低平,有利于發展亞熱帶農作物。(4)畜牧和灌溉農業區:該地多山地,降水稀少,適合發展畜牧業,在有水源的地方發展灌溉農業。【變式·提能】1.美國與巴西都是西半球重要的國家,兩國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各具特色。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家,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是 ;巴西混血種人數量眾多,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歷經長期融合、發展,形成了巴西文化的 特色。(2)美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巴西許多熱帶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請分析影響兩國發展農業的自然因素。(3)從巴西的農產、礦產和工業分布圖中可以看出,巴西工業分布與原材料(農礦產品)的關系是 。(4)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聯合國全球行動計劃目標之一是從發達國家籌集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毀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巴西熱帶雨林是開發還是保護,提出你的觀點 ,并說明理由: 。考點二 巴西的人地關系【鏈接·考點】1.亞馬孫平原→氣候過于濕熱→人口稀疏。2.巴西高原→海拔較高,涼爽宜人→首都巴西利亞坐落于此。【變式·提能】2.讀下列地圖,完成問題。 第22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位于中東波斯灣沿岸的卡塔爾舉行,巴西作為老牌足球強國,在首場比賽中就戰勝對手塞爾維亞隊,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巴西的足球風采。(1)巴西舉辦重要足球賽事通常選擇在6—7月,卡塔爾世界杯選擇在11—12月,不難看出兩國都選擇了氣溫相對 (較低/較高)的月份,請從緯度位置角度分析原因: (至少兩點)。(2)據圖分析巴西的工農業主要分布在其國土的 (方位),從工業和農業生產條件兩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 (至少兩點)。(3)巴西有1/3的汽車使用酒精燃料,這得益于其盛產甘蔗,讀圖分析甘蔗主要分布在 氣候區, (地形區名稱)。(4)影響河流水能的主要因素是河流落差和水量,中國參與建設了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的二期工程,請結合圖4分析美麗山水電站所在地水能豐富的原因(至少2點)。(5)該工程建成后將持續為巴西東南部城市供電,巴西東南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區,地形平坦B.地處熱帶,高溫多雨C.環境優美,游客眾多D.城市密集,經濟發達(6)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地處熱帶卻四季如春,影響因素是 ,巴西文化多元,每年2月下旬舉行盛大的基督教節日 。考點三 極地地區【鏈接·考點】1.位置:(1)緯度位置:緯度最高,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寒帶地區,分別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2)海陸位置: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被三大洲環抱;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被三大洋包圍。2.地形:南極洲平均海拔最高,被譽為“冰雪高原”。3.氣候:相同點 嚴寒、干燥原因 緯度高,極地高壓控制,降水稀少不同點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溫更低、降水更少、風力更大原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陸地升溫和冷卻比海洋快,降溫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勢高低不同。南極地區地勢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陸,北極地區地勢低; ③覆冰情況不同。南極地區絕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北極地區覆冰較少,接受太陽輻射較多【變式·提能】 (2024·洛陽模擬)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位于羅斯海區域,常年風雪交加,為了對抗惡劣天氣,秦嶺站主樓采用了鋼結構體系。秦嶺站的開站填補了我國在南極考察工作中的多項空白。圖1為我國南極地區考察站分布圖、圖2為南極秦嶺站圖。據此完成3~5題。3.秦嶺站的主體建筑架空,看上去像長了“腳”,主要原因是( )A.防寒保暖 B.節約材料 C.抗暴風雪 D.造型美觀4.“綠色考察”理念貫穿秦嶺站設計、建設全過程,秦嶺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A.風能和太陽能 B.核能和煤炭 C.水能和地熱能 D.石油和天然氣5.“西瓜雪”現象是南極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時,雪藻所含色素將雪染成粉紅色。若“西瓜雪”現象持續發展,將導致( )A.紫外線增強,危及人類健康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沒C.地震、火山噴發的頻率上升 D.海洋環境惡化,海洋污染加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復習任務單(四)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 - 學生版.docx 大單元復習任務單(四)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