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師導航】專題23 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學生卷+教師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師導航】專題23 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學生卷+教師卷)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23 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 01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 常以選擇題考核各種生物技術的應用,特別是發酵技術常結合微生物的相關知識以實驗探究題的形式出現;現代生物技術的考核偶爾會出現在綜合題中。
考點 02 現代生物技術 ☆☆
考點01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1.發酵是指某些微生物在無氧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特殊的呼吸。如利用________在無氧的條件下,可把糖類分解產生________而制作酸奶、泡菜等食品;利用________、曲霉、毛酶等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曲霉、毛酶把淀粉轉化為________,然后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轉化為________;利用________等厭氧微生物能夠將有機物分解產生沼氣。
2.食物腐敗變質一般都是由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引起的。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殺死并隔絕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傳統的食品保存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鹽漬、________、煙熏、酒泡等。現代食品保存方法有________、脫水、________、真空包裝、添加________、添加酶等方法。
考向01 發酵技術
【例 1】(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南通有許多傳統特色美食,有些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的。以下傳統美食中沒有用到發酵技術的是(  )
A.糯米粽 B.米酒 C.豆腐乳 D.老酵饅頭
【變式 1】(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我國科研人員將乳酸菌的乳酸脫氫酶基因導入釀酒酵母,獲得能產生乳酸的釀酒酵母菌株。該過程利用的生物技術是( )
A.克隆技術 B.轉基因技術
C.發酵技術 D.組織培養技術
考向02 發酵技術的應用
【例 2】(2024·寧夏·中考真題)下列食品與酵母菌有關的是( )
A.酸奶 B.醋 C.饅頭 D.醬油
【變式 2】(2024·山東菏澤·中考真題)人們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出多種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加快泡菜發酵速度,制作過程中要經常開蓋攪拌
B.制作酸奶時,先將加入適量蔗糖的牛奶加熱煮沸,目的是為了殺死雜菌
C.白酒的釀造過程依次經過制曲、發酵、糖化、蒸餾
D.釀酒過程中,酵母菌在適宜溫度和有氧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酒精
考向03 日常生物技術的應用
【例 3】(2024·四川·中考真題)生活中微生物可使食物變質或引起疾病,但也可用于食品制作或疾病防治。下列關于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腸桿菌可污染水源,也可轉入基因生產胰島素
B.曲霉可使面包發霉,也可以提取青霉素治療疾病
C.乙肝病毒可使人患乙肝,也可利用它們生產疫苗
D.有些曲霉可產生致癌物,有些曲霉可以制作食品
【變式 3】(2024·陜西·中考真題)小秦發現酸奶脹袋了。關于酸奶及其脹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酸奶制作不滅雜菌
B.脹袋是雜菌光合作用所致
C.脹袋后不可以食用
D.酸奶可放在冰箱永久保存
考點02 現在生物技術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的意愿,運用人工方法,對生物的基因組成進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________技術。轉基因技術是指按照人們預先設計的生物藍圖,把所需要的基因從一種生物的細胞中提取出來,在體外進行“外科手術”,然后把所需________導入另一個生物細胞的________中,從而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的遺產特性,創造出符合人類需要的新品種。將________基因直接導入動植物體或它們的受精卵內,并能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2.克隆是指不經過________________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主要應用了________移植、________培養、________移植三大現代生物技術,其主要應用于瀕危動物的繁殖和人體器官移植等方面。
考向 01 基因工程
【例 1】(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的受精卵中,主要應用的生物技術是( )
A.克隆 B.雜交 C.組織培養 D.轉基因技術
【變式 1】(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早在1978年,科學家就成功利用生物技術將人胰島素基因轉入到大腸桿菌中,通過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腸桿菌屬于生物反應器
B.大腸桿菌轉變為人胰島細胞
C.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
D.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考向 02 細胞工程
【例2】(2024·廣西·中考真題)2024年,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培育出體細胞克隆恒河猴。與克隆恒河猴采用相同技術的實例是(  )
A.克隆羊多莉 B.雜交水稻 C.轉基因大豆 D.發酵酸奶
【變式2】(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生物技術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小羊多莉
B.用腌制法保存鴨蛋的原理是殺死細菌和真菌
C.利用轉基因技術培養大腸桿菌,使之生產胰島素
D.利用仿生技術研發設備,如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研制雷達
考向 03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問題
【例3】(2020·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對轉基因食品及其他產品,人們應保持的正確態度是(  )
A.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予以足夠重視
B.轉基因食品是安全有益的食品,不需要做作任何檢測,可以放心食用
C.凡是轉基因食品都應堅決拒絕
D.放慢轉基因產品的研究速度,只生產別國已研發過的轉基因產品
【變式3】(2020·黑龍江·中考真題)下列對現代生物技術引發的社會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
A.防范轉基因生物對環境具有潛在的威脅是必要的
B.轉基因抗蟲棉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一定能使人致癌
C.轉基因可以給人類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可以暫時不考慮其他危險因素
D.因為轉基因食品存在不安全的因素,我們應極力阻止轉基因技術的發展
一、選擇題
1.(2024·四川綿陽·中考真題)食品防腐有多種方法。制作下列食品的防腐方法與用鹽腌制臘肉的防腐方法,最相似的是( )
A.牛奶 B.咸菜 C.火腿腸 D.水果罐頭
2.(2024·吉林·中考真題)制作醬油和腐乳過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霉菌 B.醋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3.(2024·湖南長沙·中考真題)下列發酵食品中,利用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其松軟可口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泡菜 D.米醋
4.(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下列應用與生物技術對應錯誤的是( )
A.以菌治蟲——生物防治技術
B.蠅眼照相機——仿生技術
C.釀酒——乳酸菌發酵技術
D.轉基因超級鼠——轉基因技術
5.(2024·河南·中考真題)康康嘗試在家自制酸奶,將容器高溫消毒后,依次加入1000mL鮮牛奶、適量白糖、100mL酸奶,攪拌均勻,密封發酵。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鮮牛奶可為發酵提供有機物
B.加入白糖可以調節酸奶口味
C.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種醋酸菌
D.密封的目的是提供無氧環境
6.(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脫水法通過降低水的含量,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達到保存食品的目的。下列不屬于脫水法保存食品的是(  )
A.袋裝肉腸 B.凍干蔬菜 C.煙熏臘肉 D.果脯蜜餞
7.(2024·重慶·中考真題)在酸奶中添加醪糟(米酒)制成的醪糟酸奶,給味蕾帶來全新的體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醪糟的制作需要酵母菌
B.酸奶的制作需要醋酸菌
C.醪糟的發酵需要無氧條件
D.酸奶的發酵需要適宜溫度
8.(2024·吉林·中考真題)生物技術廣泛用于生產實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雜交技術培育太空椒
B.克隆技術培育草莓脫毒苗
C.組織培養技術培育小羊“多莉”
D.轉基因技術使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
9.(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科學家用生物技術的方法將兩種基因轉入水稻,使水稻種子的胚乳中富含有胡蘿卜素,這種大米呈現金黃色。這里用到的現代生物技術是( )
A.轉基因技術 B.克隆技術
C.雜交技術 D.組織培養技術
10.(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生物技術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常見的生物技術有發酵技術、食品保存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克隆技術等。下列相關闡述正確的是( )
A.冷藏蔬菜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B.酸奶的制作主要與酵母菌的發酵有關
C.克隆羊“多莉”的遺傳物質來自孕育它的母體
D.轉基因食品非常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11.(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航天員葉光富在“天宮課堂”的太空細胞學實驗中,刺激導入了熒光蛋白基因的心肌細胞,發現它會收縮并發熒光。下列關于該心肌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出現主要運用了克隆技術
B.它的出現主要用了轉基因技術
C.它是傳統生物技術運用的產物
D.它在受刺激時收縮是反射過程
12.(2024·甘肅天水·中考真題)我國科學家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靈長類動物——獼猴“中中”“華華”。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
A.有性生殖 B.無性生殖 C.營養生殖 D.出芽生殖
13.(2023·重慶·中考真題)克隆羊、“試管嬰兒”和太空椒等都是現代生物技術的產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試管嬰兒是在試管內誕生的
B.雜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轉基因技術
C.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生殖
D.太空椒培育的原理是雜交育種
14.(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2022年6月16日,中國科學家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繁育的第一匹良種馬“壯壯”在北京亮相。如圖是“壯壯”的繁育過程。下列選項運用的生物技術與圖示相似的是( )
A.利用蝙蝠回聲定位發明雷達
B.將抗蟲基因轉入棉花獲得抗蟲棉
C.克隆羊“多莉”的誕生過程
D.選擇繁育高產奶牛
15.(2023·海南·中考真題)下列實例與采用的技術對應不正確的是(  )
A.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別制作果酒和果醋——發酵技術
B.利用草莓部分組織可以短期內誘導出大量試管苗——雜交技術
C.將環斑病毒株系Ys的復制酶基因轉入番木瓜,培育出抗病毒番木瓜——轉基因技術
D.將北極狼體細胞中的細胞核與比格犬的去核卵細胞融合,培育出北極狼——克隆技術
二、綜合題
16.(2024·安徽·中考真題)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農業和醫藥衛生等領域,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1)生活中,人們常常利用繁殖速度 、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進行發酵來制作食品,如利用酵母菌在 (填“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發酵產生酒精來釀酒。制作酸奶時,應選用 菌進行發酵。
(2)生產上,人們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如利用無性生殖原理,把幼嫩菊花莖段接種到適宜的培養基上培養,快速繁殖出大量菊花幼苗的 技術。
(3)醫療上,生物技術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對于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可利用 技術,將其自身的干細胞培育成相應器官,移植后發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同時也解決了供體短缺的問題。
三、實驗探究題
17.(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實驗中學科創小組立足于STEM理念,就廚余垃圾的堆肥方法與肥料的使用,開展廚余垃圾堆肥項目式研究,既解決了廚余垃圾難以有效處理的問題,又為家中的綠色植物提供有機肥料。研究過程如下:
(一)堆肥制作
1.設計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圖)
2.準備堆肥材料
廚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種微生物復合而成的一種微生物菌制劑)。
3.進行堆肥
在濾網層上均勻地放入約5cm厚的廚余垃圾,并均勻撒入約20gEM菌,再均勻地放入約5cm厚的廚余垃圾,并均勻撒入約20gEM菌……重復這兩個步驟,直至堆肥桶中裝滿廚余垃圾。蓋上桶蓋,將堆肥桶置于陰涼通風處。
4.觀察記錄
每天定時記錄桶內變化及出液情況。5天后堆肥桶內出現黏稠狀的淡黃色液體,底部伴有白色沉淀物,散發出較強的酸味,堆肥溫度高達70℃以上。
(二)液肥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組別 實驗步驟 甲 乙
1 將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兩個花盆中,將?的兩個土豆分別埋入花盆中距離土壤表面以下3cm處,花盆分別標記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風處
2 將液肥原液以1:100的比例稀釋,每隔一天向盆內澆入適量稀釋液肥 每隔一天澆入?
3 5天后測得土豆植株的高度約為14.2cm,莖最粗處周長約為2.2cm 5天后測得土豆植株高約11.8cm,莖最粗處周長約為1.6cm
請據題分析回答:
(1)堆肥過程中,堆肥桶蓋上桶蓋的目的是 。
(2)堆肥內溫度升高是因為 。
(3)堆肥桶內散發出較強的酸味,原因是 。
(4)步驟1中的“?”處應填寫 ;步驟2中的“?”所做處理是 。
(5)土豆植株不斷長高,從細胞角度分析是因為 ;土豆植株莖長粗是 組織活動的結果。
(6)根據生活經驗和體驗,請擬定一條倡導垃圾分類的宣傳語 。
四、資料分析題
18.(2023·湖南懷化·中考真題)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2023年4月17日,福建平潭龍王頭海濱浴場現“藍眼淚”景觀。在海面能看到一片藍色的熒光,就像星辰掉進了大海。“藍眼淚”涉及到的是一些個體微小、會發光的浮游生物,主要是夜光藻和海螢。“藍眼淚”的出現與水溫、氣候、風向等因素都有關系。它雖然外表光鮮,但卻是暗藏的“環境殺手”,夜光藻過量繁殖會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
(1)海螢的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屬于 (填“節肢”或“環節”)動物。
(2)“藍眼淚”像螢火蟲一樣能夠發光。螢火蟲發光的能量來源于(  )
A.太陽能 B.熱能 C.細胞的呼吸作用
(3)熒光基因移植到植物體內,能使植物發光,說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 ,在此過程中應用的現代生物技術是 。
(4)夜光藻過量繁殖會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基礎鞏固
1.(2024·河南周口·模擬預測)下列應用實例與采用的生物技術,搭配不正確的是(  )
編號 應用實例 生物技術
A 樹狀月季 嫁接技術
B 利用蘇云金桿菌對松毛蟲進行毒殺 以菌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
C 利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 轉基因技術
D 試管嬰兒誕生 克隆技術
A.A B.B C.C D.D
2.(2024·陜西西安·二模)微生物種類繁多,分布范圍廣。《天工開物》中有關釀酒的記載:“凡釀酒必資曲藥成信。”其中的“曲”就是酒曲,酒曲中能發酵產生酒精的是微生物的分類圖中的(  )
A.類群1 B.類群2 C.類群3 D.類群4
3.(2024·山東臨沂·二模)生物技術與人類健康、生產生活的關系密切。下列有關生物技術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使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
B.利用組織培養可以大量、快速繁殖新品種
C.利用克隆技術培育的多莉羊長相與供核母羊相似
D.利用誘變育種培育出太空椒
4.(2024·江蘇南通·二模)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醫療、工業等各個領域,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下列應用實例與采用的生物技術,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
A.試管嬰兒——克隆技術 B.多利羊的誕生——轉基因技術
C.酸奶、泡菜——發酵技術 D.抗倒伏小麥——植物組織培養
5.(2024·山東菏澤·二模)2022年1月7日,美國馬里蘭醫學院進行了全球首例豬心臟移植進入人體的手術,下圖為豬心臟移植過程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植入的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
B.細胞重組后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胚胎移植到C豬的卵巢中
C.D豬出生后完全呈現A豬的遺傳性狀
D.往A豬的體細胞中植入人類基因,采用了克隆技術
6.(2023·湖南岳陽·二模)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軟體動物――“綠葉海蛞蝓”,能夠啃食海藻,并將其中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體中,使自己能像植物一樣從太陽光線中獲得能量,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維持生存的有機物。
(1)“綠葉海蛞蝓”的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來自 (選填“葉綠體”或“線粒體”)。
(2)“綠葉海蛞蝓”的上述功能 (填“能”或“不能”)遺傳給下一代。
(3)“綠葉海蛞蝓”能將海藻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體中,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 ,這相當于天然的 技術。依據這個原理,未來醫學專家可制備從其他生物體內獲取基因的儀器,用于治療一些人類疾病,這屬于 技術。
能力提高
7.(2024·山東濰坊·三模)微生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充分利用微生物為生產生活服務。下列相關應用正確的是( )
A.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產
B.利用乙肝病毒繁殖速度快的特性,生產乙肝疫苗
C.利用酵母菌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制作饅頭
D.利用低溫條件下腐生菌不能繁殖,進行食品保存
8.(2024·山東東營·模擬預測)雜交育種、轉基因技術和太空椒等等都是應用的代生物技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雜交育種,可以培育高產抗病水稻,屬于可遺傳變異
B.低溫冷凍保存新鮮蔬菜和高溫加熱食物都是為了殺死微生物
C.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環境誘發定向變異的結果
D.轉基因技術和試管嬰兒均屬于無性生殖
9.(2024·山東威海·一模)某項重要的生物學技術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該技術可以引起可遺傳變異
B.X 表示能合成胰島素的人類細胞
C.該技術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操作的
D.該技術應用了細菌繁殖能力強,代謝速度快的特點
10.(2024·廣西欽州·一模)2022年6月世界首例克隆北極狼在北京誕生,且健康狀況良好。如圖為克隆北極狼培育的簡單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克隆北極狼的長相與代孕比格犬最為相似
B.克隆北極狼的長相綜合了三個“媽媽”的遺傳特征
C.克隆北極狼體細胞的遺傳物質與北極狼一致
D.克隆北極狼的成功進一步證實了細胞中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細胞質
11.(2023·河南南陽·二模)“若作酒醴(lǐ),爾惟曲蘗(niè)”見于《尚書》,是關于釀酒最早的記載。“曲”,也叫“酒曲”,含多種微生物。“蘗”,指發芽的谷物。下列關于釀酒操作及其目的對應有誤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加入足量的“蘗” 提供有機物
B 將谷物碾碎 增大谷物和菌種的接觸面積
C 按比例摻入“曲” 接入發酵的菌種
D 適宜溫度下密封培養 促進全部微生物生長和繁殖
A.A B.B C.C D.D
12.(2024·河南南陽·模擬預測)狂犬病是世界上人畜共患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種傳染病。巴斯德從患狂犬病動物的腦和脊髓中提取到病原體后,將其注射到兔子體內,兔子很快得病死亡;巴斯德又把含有多次傳代的狂犬病病毒的死兔的脊髓取出,懸掛在干燥的、消毒過的小屋內,使之自然干燥14天減毒,然后把脊髓研磨成乳化劑,用生理鹽水稀釋后,注射到被狂犬嚴重咬傷的法國小孩梅斯特體內。兩周后,小孩轉危為安。
(1)巴斯德注射到被狂犬嚴重咬傷的法國小孩梅斯特體內的物質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疫苗,從免疫上看,疫苗屬于 。注射疫苗后人體產生的免疫屬于 (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2)為預防狂犬病,大力整頓病犬,這是預防傳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
(3)目前,許多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疫苗,都采用了現代生物技術,其原理是將產生該種疫苗的目的基因“嫁接”到特定生物的遺傳物質中,使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得到表達而產生疫苗。現代研制疫苗所涉及的生物技術為 技術。
(4)為檢測注射疫苗加強針的必要性,科研人員將剛完成兩針疫苗注射的相同日齡和性別的40只健康小白鼠隨機均分為4組,選擇不同時期注射加強針,結果如下圖。結果表明,加強針應在接種前兩針疫苗之后第 個月接種,若提早或者延遲接種加強針,都會降低疫苗的效果。從圖中看,在合適時間注射疫苗加強針的好處是 。
拓展訓練
13.(2023·山東濟南·三模)下列對生活事例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制作酸奶前先加熱煮沸牛奶——殺死其他細菌
B.蒸饅頭發面——酵母菌有氧條件下產生大量二氧化碳
C.產生清潔能源甲烷——甲烷菌無氧時分解有機物
D.把茶葉放入密封的陶瓷罐中——降低茶葉的呼吸作用
14.(2024·山東菏澤·三模)下列有關生物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工程菌生產人胰島素需要用到轉基因技術
B.克隆技術和“試管嬰兒”都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C.冷藏食物不易變質,是由于低溫殺死了細菌等微生物
D.白酒釀造過程首先是酵母菌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15.(2024·天津河東·二模)下圖為我國科研人員培育熒光豬的過程圖解。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研究運用了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
B.此熒光豬能發出綠色熒光說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C.此熒光豬的誕生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D.此熒光豬的變異類型屬于不可遺傳變異
16.(2024·山東濰坊·三模)研究人員從蝌蚪X體內取得上皮細胞,又從同種青蛙Y體內取得卵細胞并用紫外線破壞其細胞核;取出蝌蚪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去核的青蛙卵細胞中去;最終這顆卵細胞發育成青蛙Z。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融合細胞的形成與自然界中青蛙的受精方式相同
B.青蛙Z中體細胞染色體數目是青蛙Y的2倍
C.該項技術能定向改良動植物品種
D.青蛙Z的核遺傳物質與蝌蚪X基本一致
17.(2023·山東濰坊·模擬預測)下圖為某哺乳動物生殖過程示意圖(a為精子,b為卵細胞,c為體細胞),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圖中產生動物個體1和2的繁殖方式分別是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B.產生圖中c細胞的過程與產生圖中a、b細胞的過程不同
C.個體1和2的遺傳物質都有一半來自細胞b,因此具有相似性狀
D.若提供b、c細胞的動物毛色分別為白色(顯性)、黑色,則2的毛色應為黑色
18.(2024·山東濰坊·二模)農場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優良品種的牛、羊等牲畜。黑牛棕牛等肉牛供應屠宰市場,中國荷斯坦牛是產奶的好手,綿羊的羊毛是毛紡工業的主要原料。
(1)肉牛的黑色(D)對棕色(d)是顯性,在正常情況下,一頭母牛一次只能生一頭小 牛,要設計實驗方案鑒定一頭黑色牛是純合子(DD)還是雜合子(Dd),如果想在一個配種季節里完成鑒定,應選擇 (公牛/母牛)進行鑒定。
①實驗方案: 。
②預測實驗結果: 。
(2)有部分人體內缺乏乳糖酶,飲用鮮牛奶后會出現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現象。“低乳 糖奶牛 ”的誕生有望給乳糖不耐受癥患者提供“放心奶 ”。如圖表示“低乳糖奶牛 ”的培育過程:該培育過程涉及到的技術有 (至少答出兩項)。將進行細胞培養的供體細胞取出細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細胞中,去掉卵細胞細胞核的目的是 。重構胚應移植入母牛的 內進行孕育。該培育犢牛的技術有何優勢? 。
(3)綿羊的有角和無角受一對遺傳因子控制,有角遺傳因子 H 為顯性,無角遺傳因子 h 為隱性,在雜合子(Hh)中,公羊表現為有角,母羊表現為無角,其遺傳因子組成與性 狀表現關系如下表:
HH Hh hh
雄性 有角 有角 無角
雌性 有角 無角 無角
雜合子(Hh)綿羊自由交配,預估后代的性狀及比例是:雌性綿羊 ;雄性綿羊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23 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 01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 常以選擇題考核各種生物技術的應用,特別是發酵技術常結合微生物的相關知識以實驗探究題的形式出現;現代生物技術的考核偶爾會出現在綜合題中。
考點 02 現代生物技術 ☆☆
考點01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1.發酵是指某些微生物在無氧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特殊的呼吸。如利用乳酸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可把糖類分解產生乳酸而制作酸奶、泡菜等食品;利用酵母菌、曲霉、毛酶等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曲霉、毛酶把淀粉轉化為葡萄糖,然后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利用甲烷菌等厭氧微生物能夠將有機物分解產生沼氣。
2.食物腐敗變質一般都是由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引起的。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殺死并隔絕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傳統的食品保存方法一般有曬干、風干、鹽漬、糖漬、煙熏、酒泡等。現代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脫水、冷凍、真空包裝、添加防腐劑、添加酶等方法。
考向01 發酵技術
【例 1】(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南通有許多傳統特色美食,有些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的。以下傳統美食中沒有用到發酵技術的是(  )
A.糯米粽 B.米酒 C.豆腐乳 D.老酵饅頭
【答案】A
【解析】A.制作糯米粽不需要利用微生物,把糯米蒸熟即可,A符合題意。
B.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的發酵,酵母菌可以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B不符合題意。
C.制作豆腐乳用到霉菌發酵,C不符合題意。
D.做饅頭、面包時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從而起到發面的作用,D不符合題意。
【變式 1】(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我國科研人員將乳酸菌的乳酸脫氫酶基因導入釀酒酵母,獲得能產生乳酸的釀酒酵母菌株。該過程利用的生物技術是( )
A.克隆技術 B.轉基因技術
C.發酵技術 D.組織培養技術
【答案】B
【解析】A.克隆技術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故A錯誤。
B.轉基因技術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產生特定的具有優良遺傳形狀的物質,科研人員將乳酸菌的乳酸脫氫酶基因導入釀酒酵母,屬于轉基因技術,故B正確。
C.發酵技術指的是人們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控制發酵的過程,從而進行大規模生產發酵產品的技術,故C錯誤。
D.植物的組織培養:是利用無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術手段,故D錯誤。
考向02 發酵技術的應用
【例 2】(2024·寧夏·中考真題)下列食品與酵母菌有關的是( )
A.酸奶 B.醋 C.饅頭 D.醬油
【答案】C
【解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發酵,A錯誤;制醋用到醋酸桿菌;B錯誤;制饅頭要用到酵母菌發酵,C正確;制醬油用霉菌,D錯誤。
【變式 2】(2024·山東菏澤·中考真題)人們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出多種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加快泡菜發酵速度,制作過程中要經常開蓋攪拌
B.制作酸奶時,先將加入適量蔗糖的牛奶加熱煮沸,目的是為了殺死雜菌
C.白酒的釀造過程依次經過制曲、發酵、糖化、蒸餾
D.釀酒過程中,酵母菌在適宜溫度和有氧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酒精
【答案】B
【解析】A.泡菜發酵過程中,經常開蓋攪拌會引入雜菌,影響乳酸菌的發酵效果,降低泡菜的品質,A錯誤。
B.制作酸奶前加熱煮沸牛奶,可以殺死牛奶中的雜菌,為乳酸菌提供一個更清潔的環境,有利于其生長和發酵,B正確。
C.白酒釀造過程的正確順序是:制曲、糖化、發酵、蒸餾。制曲是制作酒曲,糖化是將淀粉轉化為糖,發酵是酵母菌將糖轉化為酒精,蒸餾是將酒精和水分離,C錯誤。
D.釀酒過程中,酵母菌在適宜的溫度和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錯誤。
考向03 日常生物技術的應用
【例 3】(2024·四川·中考真題)生活中微生物可使食物變質或引起疾病,但也可用于食品制作或疾病防治。下列關于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腸桿菌可污染水源,也可轉入基因生產胰島素
B.曲霉可使面包發霉,也可以提取青霉素治療疾病
C.乙肝病毒可使人患乙肝,也可利用它們生產疫苗
D.有些曲霉可產生致癌物,有些曲霉可以制作食品
【答案】B
【解析】A.大腸桿菌主要來源于動物糞便和人類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廢水處理廠的處理系統。大腸桿菌可污染水源;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可以將胰鳥素基因轉入大腸桿菌等微生物中生產胰島素,A正確。
B.曲霉可使面包發霉,青毒可以提取青霉素治療疾病,B錯誤。
C.疫苗是用無毒或減毒的病毒制成的,乙肝病毒是乙型肝炎的病原體,可使人患乙肝,也可利用它們生產乙肝疫苗,C正確。
D.有些曲霉可產生致癌物,如黃曲霉,有些曲霉可以制作食品,如制作醬油,D正確。
【變式 3】(2024·陜西·中考真題)小秦發現酸奶脹袋了。關于酸奶及其脹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酸奶制作不滅雜菌
B.脹袋是雜菌光合作用所致
C.脹袋后不可以食用
D.酸奶可放在冰箱永久保存
【答案】C
【解析】A.在制作酸奶的過程中,通常會采取措施消滅雜菌,以確保乳酸菌能夠在無雜菌的環境中進行發酵,A錯誤。
B.雜菌進行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動可能會產生氣體,導致脹袋,但光合作用主要發生在植物和某些含光合色素的微生物中,與酸奶的脹袋無關,B錯誤。
C.脹袋通常由于雜菌進行生命活動導致的,這些雜菌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因此脹袋的酸奶不宜食用,C正確。
D.雖然冷藏可以延長酸奶的保質期,但任何食品都不可能永久保存。酸奶也有其保質期,超過保質期的酸奶不宜食用,D錯誤。
考點02 現在生物技術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的意愿,運用人工方法,對生物的基因組成進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組技術。轉基因技術是指按照人們預先設計的生物藍圖,把所需要的基因從一種生物的細胞中提取出來,在體外進行“外科手術”,然后把所需基因導入另一個生物細胞的DNA中,從而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的遺產特性,創造出符合人類需要的新品種。將外源基因直接導入動植物體或它們的受精卵內,并能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2.克隆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主要應用了核移植、細胞培養、胚胎移植三大現代生物技術,其主要應用于瀕危動物的繁殖和人體器官移植等方面。
考向 01 基因工程
【例 1】(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的受精卵中,主要應用的生物技術是( )
A.克隆 B.雜交 C.組織培養 D.轉基因技術
【答案】D
【解析】A.克隆指的是先將含有遺傳物質的供體細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然后促使這一新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胚胎;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動物子宮中使動物懷孕,便可產下與提供細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動物;它是一種無性繁殖技術,A錯誤。
B.利用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使基因重組,產生穩定的、可以遺傳的、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屬于雜交,B錯誤。
C.將植物體的器官、組織或細胞等,在無菌的條件下,培養在含有營養物質和植物激素的培養基上,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這種技術叫組織培養,C錯誤。
D.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由于基因控制著生物性狀的表達,因此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得到生物新品種。所以,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的受精卵中,主要應用的生物技術是轉基因技術,D正確。
【變式 1】(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早在1978年,科學家就成功利用生物技術將人胰島素基因轉入到大腸桿菌中,通過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腸桿菌屬于生物反應器
B.大腸桿菌轉變為人胰島細胞
C.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
D.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答案】B
【解析】科學家把控制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菌體內,能使之生產胰島素,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大腸桿菌產生胰島素”這種變異能遺傳給后代,生產胰島素的大腸桿菌是一種生物反應器,該技術的生物學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狀,大腸桿菌并沒有轉變為人胰島細胞。綜上所述A、C、D選項不符合題意,只有B選項符合題意。
考向 02 細胞工程
【例2】(2024·廣西·中考真題)2024年,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培育出體細胞克隆恒河猴。與克隆恒河猴采用相同技術的實例是(  )
A.克隆羊多莉 B.雜交水稻 C.轉基因大豆 D.發酵酸奶
【答案】A
【解析】A.克隆羊多莉和克隆恒河猴都利用了克隆技術,A正確。
B.利用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使基因重組,產生穩定的、可以遺傳的、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屬于雜交育種;雜交水稻利用的是雜交育種技術,B錯誤。
C.轉基因技術是將具有特殊經濟價值的外源基因導入生物細胞內,并使得被轉入細胞表現出新基因的特性,從而培育出新品種的方法;轉基因大豆利用的是轉基因技術,C錯誤。
D.發酵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控制發酵過程,大規模的生產發酵產品的技術;發酵酸奶利用的發酵技術,D錯誤。
【變式2】(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生物技術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小羊多莉
B.用腌制法保存鴨蛋的原理是殺死細菌和真菌
C.利用轉基因技術培養大腸桿菌,使之生產胰島素
D.利用仿生技術研發設備,如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研制雷達
【答案】B
【解析】A.“克隆”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小羊多莉就是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的,故A正確。
B.腌制法是去掉食品中的水分,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來延長保質期的,并不能殺死細菌和真菌,故B錯誤。
C.將控制合成人胰島素的基因轉移到大腸桿菌體內,利用其繁殖速度快,生產胰島素,屬于轉基因技術,故C正確。
D.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研制雷達,屬于仿生技術,故D正確。
考向 03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問題
【例3】(2020·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對轉基因食品及其他產品,人們應保持的正確態度是(  )
A.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予以足夠重視
B.轉基因食品是安全有益的食品,不需要做作任何檢測,可以放心食用
C.凡是轉基因食品都應堅決拒絕
D.放慢轉基因產品的研究速度,只生產別國已研發過的轉基因產品
【答案】A
【解析】A.轉基因產品目前爭議較大,對于其安全性問題,我們應該給與足夠的重視,A正確。
B.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無法證實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有益的食品,為了更放心的食用,進行必要的檢測是完全有必要也是應該的。B錯誤。
C.對于轉基因食品我們應該持謹慎態度,既不能一味拒絕所有,也不能盲目隨從。C錯誤。
D.轉基因產品領域是個還未完全開發完全的領域,這里還有很多寶貴的資源等待人們去發現和創造,同樣,我們國家也不會放慢轉基因產品的研究速度,D錯誤。
【變式3】(2020·黑龍江·中考真題)下列對現代生物技術引發的社會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
A.防范轉基因生物對環境具有潛在的威脅是必要的
B.轉基因抗蟲棉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一定能使人致癌
C.轉基因可以給人類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可以暫時不考慮其他危險因素
D.因為轉基因食品存在不安全的因素,我們應極力阻止轉基因技術的發展
【答案】A
【解析】A.轉基因技術改變了生物的基因組成,可能會對環境具有潛在的威脅,對此要有一定的防范,故A正確。
B.科學家將蘇云金芽孢桿菌抗蟲基因轉入棉花植株,培育成了抗棉鈴蟲的轉基因抗蟲棉。轉基因抗蟲棉對棉鈴蟲有抗蟲效果,不一定能使人致癌,故B錯誤。
CD.應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某些食物的致敏成分,使得對這些食物過敏的人也可以放心地食用,這一方面是轉基因給人類帶來的效益。但是如今的科學檢測技術還不能肯定其對人類和環境的無害性,因此,要合理發展轉基因技術,同時要考慮轉基因的各種危險因素,故CD錯誤。
一、選擇題
1.(2024·四川綿陽·中考真題)食品防腐有多種方法。制作下列食品的防腐方法與用鹽腌制臘肉的防腐方法,最相似的是( )
A.牛奶 B.咸菜 C.火腿腸 D.水果罐頭
【答案】B
【解析】A.牛奶的防腐方法通常是巴氏消毒法或高溫滅菌法,通過殺死或去除牛奶中的微生物來達到防腐的目的,A錯誤。
B.咸菜的防腐方法與用鹽腌制臘肉的防腐方法非常相似,都是利用高濃度的鹽溶液來脫去食品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B正確。
C.火腿腸的防腐方法通常是真空包裝法,通過排除包裝內的空氣,使微生物無法生存或繁殖,達到防腐的目的,C錯誤。
D.水果罐頭的防腐方法主要是罐藏法,即將食品置于無菌的容器中,經過排氣、密封、加熱殺菌等步驟,使容器內達到商業無菌的狀態,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D錯誤。
2.(2024·吉林·中考真題)制作醬油和腐乳過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霉菌 B.醋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答案】A
【解析】A.制作醬油和腐乳要用到霉菌,主要是曲霉,故A正確。
B.制醋要用醋酸桿菌,發酵產生醋酸,故B錯誤。
C.甲烷菌發酵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產生甲烷,從而起到凈化污水的作用,故C錯誤。
D.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增加氮肥,故D錯誤。
3.(2024·湖南長沙·中考真題)下列發酵食品中,利用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其松軟可口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泡菜 D.米醋
【答案】A
【解析】A.制作面包通常使用酵母菌發酵,利用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可使其松軟可口,A符合題意。
B.制作酸奶常使用乳酸菌發酵,B不符合題意。
C.制作泡菜常使用乳酸菌發酵,C不符合題意。
D.制作米醋通常使用醋酸菌發酵,D不符合題意。
4.(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下列應用與生物技術對應錯誤的是( )
A.以菌治蟲——生物防治技術
B.蠅眼照相機——仿生技術
C.釀酒——乳酸菌發酵技術
D.轉基因超級鼠——轉基因技術
【答案】C
【解析】A.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以菌治蟲屬于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故A正確。
B.仿生技術是指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所以蠅眼照相機屬于仿生技術的應用,故B正確。
C.發酵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控制發酵過程,大規模的生產發酵產品的技術。釀酒是利用酵母菌發酵,故C錯誤。
D.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美國實驗室“超級鼠”的獲得屬于轉基因技術,故D正確。
5.(2024·河南·中考真題)康康嘗試在家自制酸奶,將容器高溫消毒后,依次加入1000mL鮮牛奶、適量白糖、100mL酸奶,攪拌均勻,密封發酵。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鮮牛奶可為發酵提供有機物
B.加入白糖可以調節酸奶口味
C.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種醋酸菌
D.密封的目的是提供無氧環境
【答案】C
【解析】A.鮮牛奶中含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可以為發酵提供有機物,故A正確。
B.加入白糖可以調節酸奶的口味,提高酸奶的甜度,故B正確。
C.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種乳酸菌,故C錯誤。
D.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能使牛奶變成酸奶,故D正確。
6.(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脫水法通過降低水的含量,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達到保存食品的目的。下列不屬于脫水法保存食品的是(  )
A.袋裝肉腸 B.凍干蔬菜 C.煙熏臘肉 D.果脯蜜餞
【答案】A
【解析】A.袋裝肉腸屬于真空包裝法,其原理是隔絕空氣,破壞需氧菌類的生存環境,抑制其生長和繁殖,不屬于脫水法保存食品,A正確。
B.凍干蔬菜是利用人工方法脫水,除去蔬菜內幾乎所有水分,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來延長保質期的,屬于脫水法保存食品,B錯誤。
C.煙熏臘肉屬于曬制與煙熏法,通過讓肉體的水分蒸發掉,從而使肉干燥來延長保質期的,屬于脫水法保存食品,C錯誤。
D.果脯蜜餞是高濃度的物質如糖類來滲出水果中的水分,降低水果中水的含量,屬于脫水法保存食品,D錯誤。
7.(2024·重慶·中考真題)在酸奶中添加醪糟(米酒)制成的醪糟酸奶,給味蕾帶來全新的體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醪糟的制作需要酵母菌
B.酸奶的制作需要醋酸菌
C.醪糟的發酵需要無氧條件
D.酸奶的發酵需要適宜溫度
【答案】B
【解析】AC.醪糟發酵需要酵母菌,并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發酵,無氧條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AC不符合題意。
BD.制作酸奶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種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現一種特殊的風味,還不改變其的品質,所以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B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
8.(2024·吉林·中考真題)生物技術廣泛用于生產實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雜交技術培育太空椒
B.克隆技術培育草莓脫毒苗
C.組織培養技術培育小羊“多莉”
D.轉基因技術使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
【答案】D
【解析】A.太空椒的培育屬于誘變育種,故A錯誤。
B.草莓的“脫毒苗”培育植物是利用了組織培養技術,故B錯誤。
C.小羊“多莉”的誕生屬于克隆技術,故C錯誤。
D.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的生物技術。由于細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學家把人的胰島素基因轉移到大腸桿菌中,使大腸桿菌表達出了人的胰島素,故產生胰島素的大腸桿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術,故D正確。
9.(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科學家用生物技術的方法將兩種基因轉入水稻,使水稻種子的胚乳中富含有胡蘿卜素,這種大米呈現金黃色。這里用到的現代生物技術是( )
A.轉基因技術 B.克隆技術
C.雜交技術 D.組織培養技術
【答案】A
【解析】A.轉基因技術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產生特定的具有變異遺傳性狀的物質。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動植物性狀,培育新品種。科學家用生物技術的方法將兩種基因轉入水稻,使水稻種子的胚乳中富含有胡蘿卜素,這種大米呈現金黃色。這里用到的現代生物技術是轉基因技術,A符合題意。
B.克隆技術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的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B不符合題意。
C.雜交是將兩條單鏈DNA或RNA的堿基配對。遺傳學中經典的也是常用的實驗方法。通過不同的基因型的個體之間的交配而取得某些雙親基因重新組合的個體的方法,C不符合題意。
D.組織培養是指在無菌的條件下,利用無性生殖原理,將植物的莖尖、莖段或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在特定的培養基上,通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D不符合題意。
10.(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生物技術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常見的生物技術有發酵技術、食品保存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克隆技術等。下列相關闡述正確的是( )
A.冷藏蔬菜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B.酸奶的制作主要與酵母菌的發酵有關
C.克隆羊“多莉”的遺傳物質來自孕育它的母體
D.轉基因食品非常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答案】A
【解析】 A.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冷藏蔬菜的溫度低,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A正確。
B.乳酸發酵利用的菌種是乳酸菌,與酵母菌的發酵無關,B錯誤。
C.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傳遞遺傳信息,克隆羊“多莉”的遺傳物質來自提供乳腺細胞核的母體,不是來自孕育它的母體,C錯誤。
D.轉基因生物存在某些不確定因素、非預期效果、未知的長期效應,所以轉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D錯誤。
11.(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航天員葉光富在“天宮課堂”的太空細胞學實驗中,刺激導入了熒光蛋白基因的心肌細胞,發現它會收縮并發熒光。下列關于該心肌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出現主要運用了克隆技術
B.它的出現主要用了轉基因技術
C.它是傳統生物技術運用的產物
D.它在受刺激時收縮是反射過程
【答案】B
【解析】A.克隆技術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的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A錯誤。
B.轉基因技術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培育出轉基因生物。被導入了熒光蛋白基因的心肌細胞在生物電刺激下進行收縮時,會發出熒光,這種心肌細胞的出現,主要應用的生物技術是轉基因技術,說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B正確。
C.傳統生物技術包括釀造、酶的使用、抗菌素發酵、味精和氨基酸工業等。轉基因技術不是傳統生物技術,C錯誤。
D.它在受刺激時收縮是心肌細胞的生理過程,D錯誤。
12.(2024·甘肅天水·中考真題)我國科學家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靈長類動物——獼猴“中中”“華華”。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
A.有性生殖 B.無性生殖 C.營養生殖 D.出芽生殖
【答案】B
【解析】AB.克隆技術是一種生物技術,它是指通過無性繁殖的方式,創建出與原細胞或生物體具有完全相同遺傳物質的后代細胞或個體的過程。可見,獼猴“中中”“華華”的誕生是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生殖,A錯誤、B正確。
C.植物的根、莖和葉與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和制造有關,屬于營養器官,植物用根莖葉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C錯誤。
D.有些生物在適當環境下,會由體側凸出向外形成一個球形芽體,這個芽體的養分全由母體供應,待成熟后由母體相接處形成新的體壁,再與母體分離成為獨立的新個體,此現象稱為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是一種特殊的無性生殖方式。能進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有:珊瑚蟲、水螅等腔腸動物、海綿動物,也有一些原核生物,一些真核生物如酵母菌等,D錯誤。
13.(2023·重慶·中考真題)克隆羊、“試管嬰兒”和太空椒等都是現代生物技術的產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試管嬰兒是在試管內誕生的
B.雜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轉基因技術
C.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生殖
D.太空椒培育的原理是雜交育種
【答案】C
【解析】A.試管嬰兒是在試管內進行體外受精,然后將受精卵植入母體子宮內發育,不是在試管內誕生,A錯誤。
B.雜交水稻的培育是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不是轉基因技術,B錯誤。
C.克隆技術是通過體細胞核移植實現的,是一種無性生殖,屬于無性繁殖技術,C正確。
D.太空椒是通過將種子在太空環境中暴露以誘變育種而不是通過雜交育種,D錯誤。
14.(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2022年6月16日,中國科學家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繁育的第一匹良種馬“壯壯”在北京亮相。如圖是“壯壯”的繁育過程。下列選項運用的生物技術與圖示相似的是( )
A.利用蝙蝠回聲定位發明雷達
B.將抗蟲基因轉入棉花獲得抗蟲棉
C.克隆羊“多莉”的誕生過程
D.選擇繁育高產奶牛
【答案】C
【解析】選項中,“利用蝙蝠回聲定位發明雷達”屬于仿生、“將抗蟲基因轉入棉花獲得抗蟲棉”運用的是轉基因技術、“選擇繁育高產奶牛”屬于雜交育種;“克隆羊“多莉”的誕生過程”運用的是克隆技術。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15.(2023·海南·中考真題)下列實例與采用的技術對應不正確的是(  )
A.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別制作果酒和果醋——發酵技術
B.利用草莓部分組織可以短期內誘導出大量試管苗——雜交技術
C.將環斑病毒株系Ys的復制酶基因轉入番木瓜,培育出抗病毒番木瓜——轉基因技術
D.將北極狼體細胞中的細胞核與比格犬的去核卵細胞融合,培育出北極狼——克隆技術
【答案】B
【解析】A.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夠進行酒精發酵;醋酸菌可以利用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來發酵醋酸,A正確。
B.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只需用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內誘導出大量“試管苗”,B錯誤。
C.利用轉基因技術,將環斑病毒株系Ys復制酶(PRVRP)基因轉入番木瓜,可獲得的高抗優質的轉基因木瓜品系,C正確。
D.動物克隆是一種通過核移植過程進行無性繁殖的技術,就是將被克隆對象的一個細胞經過顯微手術移植到契合卵母細胞中,在適當條件下可以重新發育成一個正常的克隆胚胎,將北極狼體細胞中的細胞核與比格犬的去核卵細胞融合,培育出北極狼——克隆技術,D正確。
二、綜合題
16.(2024·安徽·中考真題)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農業和醫藥衛生等領域,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1)生活中,人們常常利用繁殖速度 、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進行發酵來制作食品,如利用酵母菌在 (填“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發酵產生酒精來釀酒。制作酸奶時,應選用 菌進行發酵。
(2)生產上,人們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如利用無性生殖原理,把幼嫩菊花莖段接種到適宜的培養基上培養,快速繁殖出大量菊花幼苗的 技術。
(3)醫療上,生物技術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對于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可利用 技術,將其自身的干細胞培育成相應器官,移植后發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同時也解決了供體短缺的問題。
【答案】(1)快;無氧;乳酸
(2)組織培養
(3)干細胞培養
【解析】(1)在生活中,人們經常利用微生物進行發酵來制作食品。微生物的特點是繁殖速度快和種類繁多;例如,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可以進行發酵,產生酒精,這個過程被用來釀酒。而在制作酸奶時,則需要使用乳酸菌進行發酵,因為乳酸菌能夠將乳糖轉化為乳酸,從而賦予酸奶獨特的口味。
(2)在農業生產上,現代生物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例如,通過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將菊花等植物的幼嫩莖段接種到適宜的培養基上,利用無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出大量的幼苗。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繁殖效率,還能夠保持植物的遺傳穩定性。
(3)在醫療領域,生物技術同樣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對于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可以利用干細胞培養技術,將病人自身的干細胞培育成相應的器官。由于這些器官來源于病人自身,因此在移植后發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非常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還解決了供體短缺的問題。
三、實驗探究題
17.(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實驗中學科創小組立足于STEM理念,就廚余垃圾的堆肥方法與肥料的使用,開展廚余垃圾堆肥項目式研究,既解決了廚余垃圾難以有效處理的問題,又為家中的綠色植物提供有機肥料。研究過程如下:
(一)堆肥制作
1.設計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圖)
2.準備堆肥材料
廚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種微生物復合而成的一種微生物菌制劑)。
3.進行堆肥
在濾網層上均勻地放入約5cm厚的廚余垃圾,并均勻撒入約20gEM菌,再均勻地放入約5cm厚的廚余垃圾,并均勻撒入約20gEM菌……重復這兩個步驟,直至堆肥桶中裝滿廚余垃圾。蓋上桶蓋,將堆肥桶置于陰涼通風處。
4.觀察記錄
每天定時記錄桶內變化及出液情況。5天后堆肥桶內出現黏稠狀的淡黃色液體,底部伴有白色沉淀物,散發出較強的酸味,堆肥溫度高達70℃以上。
(二)液肥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組別 實驗步驟 甲 乙
1 將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兩個花盆中,將?的兩個土豆分別埋入花盆中距離土壤表面以下3cm處,花盆分別標記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風處
2 將液肥原液以1:100的比例稀釋,每隔一天向盆內澆入適量稀釋液肥 每隔一天澆入?
3 5天后測得土豆植株的高度約為14.2cm,莖最粗處周長約為2.2cm 5天后測得土豆植株高約11.8cm,莖最粗處周長約為1.6cm
請據題分析回答:
(1)堆肥過程中,堆肥桶蓋上桶蓋的目的是 。
(2)堆肥內溫度升高是因為 。
(3)堆肥桶內散發出較強的酸味,原因是 。
(4)步驟1中的“?”處應填寫 ;步驟2中的“?”所做處理是 。
(5)土豆植株不斷長高,從細胞角度分析是因為 ;土豆植株莖長粗是 組織活動的結果。
(6)根據生活經驗和體驗,請擬定一條倡導垃圾分類的宣傳語 。
【答案】(1)制造無氧環境,利于發酵
(2)發酵過程中呼吸作用產生了大量熱量
(3)乳酸菌發酵產生了乳酸
(4)質量相近,發芽情況相近;等量的純凈水(或清水)
(5)細胞分裂、生長和分化;分生
(6)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合理即可)
【解析】(1)乳酸菌屬于厭氧微生物,因此堆肥過程中,堆肥桶蓋上桶蓋的目的是制造無氧環境,利于發酵。
(2)發酵過程中呼吸作用產生了大量熱量,因此堆肥內溫度升高。
(3)乳酸菌發酵產生了乳酸,乳酸呈酸性,因此堆肥桶內散發出較強的酸味。
(4)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步驟1中的“?”處應填寫質量相近,發芽情況相近。本實驗是探究液肥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實驗變量是液肥,其他條件都相同且適宜,因此步驟2中的“?”所做處理是等量的純凈水(或清水)。
(5)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因此土豆植株不斷長高原因是細胞分裂、生長和分化。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形成其它組織,由此可知小土豆植株莖長粗是分生組織活動的結果。
(6)根據生活經驗和體驗,擬定倡導垃圾分類的宣傳語為: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四、資料分析題
18.(2023·湖南懷化·中考真題)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2023年4月17日,福建平潭龍王頭海濱浴場現“藍眼淚”景觀。在海面能看到一片藍色的熒光,就像星辰掉進了大海。“藍眼淚”涉及到的是一些個體微小、會發光的浮游生物,主要是夜光藻和海螢。“藍眼淚”的出現與水溫、氣候、風向等因素都有關系。它雖然外表光鮮,但卻是暗藏的“環境殺手”,夜光藻過量繁殖會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
(1)海螢的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屬于 (填“節肢”或“環節”)動物。
(2)“藍眼淚”像螢火蟲一樣能夠發光。螢火蟲發光的能量來源于(  )
A.太陽能 B.熱能 C.細胞的呼吸作用
(3)熒光基因移植到植物體內,能使植物發光,說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 ,在此過程中應用的現代生物技術是 。
(4)夜光藻過量繁殖會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1)節肢
(2)C
(3)性狀;轉基技術
(4)自動調節
【解析】(1)海螢的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屬于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
(2)螢火蟲的發光,簡單來說,是熒光素在催化下發生的一連串復雜生化反應;而光即是這個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螢火蟲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獲得能量,因此,螢火蟲發光所需要的能量來源于細胞的呼吸作用。故選C。
(3)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轉基因技術是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轉基因生物,熒光基因移植到植物體內,能使植物發光,說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狀,在此過程中應用的現代生物技術是轉基因技術。
(4)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即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因此,夜光藻過量繁殖會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基礎鞏固
1.(2024·河南周口·模擬預測)下列應用實例與采用的生物技術,搭配不正確的是(  )
編號 應用實例 生物技術
A 樹狀月季 嫁接技術
B 利用蘇云金桿菌對松毛蟲進行毒殺 以菌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
C 利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 轉基因技術
D 試管嬰兒誕生 克隆技術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利用嫁接的技術可以使一株植株上呈現出不同的性狀,屬于無性生殖,A正確。
B.以菌治蟲的原理指可以用一種生物來制約另一種生物,利用蘇云金桿菌對松毛蟲進行毒殺屬于以菌治蟲范圍,B正確。
C.利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屬于轉基因技術,C正確
D.試管嬰兒的誕生利用體外受精,體內發育,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生殖,D錯誤。
2.(2024·陜西西安·二模)微生物種類繁多,分布范圍廣。《天工開物》中有關釀酒的記載:“凡釀酒必資曲藥成信。”其中的“曲”就是酒曲,酒曲中能發酵產生酒精的是微生物的分類圖中的(  )
A.類群1 B.類群2 C.類群3 D.類群4
【答案】C
【解析】酒曲中的菌種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酵母菌發酵分解有機物能產生酒精,圖中類群3為酵母菌。因此,酒曲中能發酵產生酒精的是微生物的分類圖中的類群3,故ABD錯誤,C正確。
3.(2024·山東臨沂·二模)生物技術與人類健康、生產生活的關系密切。下列有關生物技術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使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
B.利用組織培養可以大量、快速繁殖新品種
C.利用克隆技術培育的多莉羊長相與供核母羊相似
D.利用誘變育種培育出太空椒
【答案】B
【解析】A.大腸桿菌能大量生產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胰島素,運用的是轉基因技術,把人胰島素基因注入大腸桿菌體內,可以通過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故A正確。
B.運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對優良品種進行快速繁殖,既可保持優良品質不變,又可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種苗,而不是繁殖新品種,故B錯誤。
C.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在克隆的過程中,誰提供了細胞核,克隆出來的生物就像誰,因此多莉長相與供核羊相似,故C正確。
D.用經歷過太空遨游的辣椒種子,選育得到“太空椒”,這是太空育種,屬于誘變育種,故D正確。
4.(2024·江蘇南通·二模)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醫療、工業等各個領域,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下列應用實例與采用的生物技術,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
A.試管嬰兒——克隆技術 B.多利羊的誕生——轉基因技術
C.酸奶、泡菜——發酵技術 D.抗倒伏小麥——植物組織培養
【答案】C
【解析】A.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試管嬰兒是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體外培養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體子宮,著床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所以屬于有性生殖,體外受精,故A錯誤。
B.多利羊的誕生利用的是克隆技術,故B錯誤。
C.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的發酵后使原有的乳糖變為乳酸。屬于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的應用,故C正確。
D.讓高產易倒伏小麥與低產抗倒伏小麥雜交,目的是通過雜交技術,使抗倒伏基因與高產基因組合到一起,從而獲得高產抗倒伏的小麥新品種,故D錯誤。
5.(2024·山東菏澤·二模)2022年1月7日,美國馬里蘭醫學院進行了全球首例豬心臟移植進入人體的手術,下圖為豬心臟移植過程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植入的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
B.細胞重組后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胚胎移植到C豬的卵巢中
C.D豬出生后完全呈現A豬的遺傳性狀
D.往A豬的體細胞中植入人類基因,采用了克隆技術
【答案】A
【解析】A.通常,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可見,植入A豬體細胞的人體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A正確。
B.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細胞重組后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胚胎移植到C豬的子宮中,B錯誤。
C.細胞核中含有主要的遺傳物質,在A豬的體細胞中植入人體基因,故D豬出生后不會完全呈現A豬的遺傳性狀,C錯誤。
D.轉基因技術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所以往A豬的體細胞中植入人類基因,采用了轉基因技術,D錯誤。
6.(2023·湖南岳陽·二模)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軟體動物――“綠葉海蛞蝓”,能夠啃食海藻,并將其中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體中,使自己能像植物一樣從太陽光線中獲得能量,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維持生存的有機物。
(1)“綠葉海蛞蝓”的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來自 (選填“葉綠體”或“線粒體”)。
(2)“綠葉海蛞蝓”的上述功能 (填“能”或“不能”)遺傳給下一代。
(3)“綠葉海蛞蝓”能將海藻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體中,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 ,這相當于天然的 技術。依據這個原理,未來醫學專家可制備從其他生物體內獲取基因的儀器,用于治療一些人類疾病,這屬于 技術。
【答案】(1)線粒體
(2)能
(3)載體;轉基因;仿生
【分析】(1)按照變異的原因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由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
(2)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
【解析】(1)線粒體可以進行呼吸作用,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因此“綠葉海蛞蝓”的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來自線粒體。
(2)綠葉海蛞蝓通過啃食海藻,并將海藻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體中,基因發生了的改變,屬于可遺傳的變異,能遺傳給下一代。
(3)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遺傳信息由染色體來存儲和傳遞;“綠葉海蛞蝓”能將海藻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體中,這相當于天然的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依據這個原理,未來醫學專家可制備從其他生物體內獲取基因的儀器,用于治療一些人類疾病,這屬于仿生技術,仿生是指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
能力提高
7.(2024·山東濰坊·三模)微生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充分利用微生物為生產生活服務。下列相關應用正確的是( )
A.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產
B.利用乙肝病毒繁殖速度快的特性,生產乙肝疫苗
C.利用酵母菌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制作饅頭
D.利用低溫條件下腐生菌不能繁殖,進行食品保存
【答案】A
【解析】A.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產量,這是利用共生固氮菌的典型應用,A符合題意。
B. 乙肝病毒本身是一種病原體,其繁殖是引發疾病的原因,生產乙肝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等技術手段生產乙肝表面抗原,與其繁殖速度關系不大,B不符合題意。
C.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進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這一過程可用于制作饅頭,使其膨松,C不符合題意。
D.低溫條件下,腐生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因此常用于食品的冷藏保存,減緩食物變質速度,D不符合題意。
8.(2024·山東東營·模擬預測)雜交育種、轉基因技術和太空椒等等都是應用的代生物技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雜交育種,可以培育高產抗病水稻,屬于可遺傳變異
B.低溫冷凍保存新鮮蔬菜和高溫加熱食物都是為了殺死微生物
C.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環境誘發定向變異的結果
D.轉基因技術和試管嬰兒均屬于無性生殖
【答案】A
【解析】A.通過雜交育種可以培育高產抗病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組,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后代,屬于可遺傳變異,故A正確。
B.低溫冷凍保存新鮮蔬菜是低溫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而高溫加熱食物是為了殺死微生物,故B錯誤。
C.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環境誘發了基因突變,這種變異是不定向的,故C錯誤。
D.轉基因技術和試管嬰兒都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均屬于有性生殖,故D錯誤。
9.(2024·山東威海·一模)某項重要的生物學技術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該技術可以引起可遺傳變異
B.X 表示能合成胰島素的人類細胞
C.該技術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操作的
D.該技術應用了細菌繁殖能力強,代謝速度快的特點
【答案】B
【解析】A.由于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引起的,這種變異能遺傳給下一代,稱為可遺傳的變異;該技術涉及基因拼接和轉移,可以引起可遺傳的變異,A正確。
B.X 是由導入人胰島素的細菌分裂形成的,是細菌細胞,并不是能合成胰島素的人類細胞,B錯誤。
C.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該技術涉及基因的拼接和轉移,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進行操作的,C正確。
D.細菌繁殖速度,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個體,進而合成大量的轉入基因控制的物質;故該技術應用了細菌繁殖能力強、代謝速度快的特點來擴大基因產物的產量,D正確。
10.(2024·廣西欽州·一模)2022年6月世界首例克隆北極狼在北京誕生,且健康狀況良好。如圖為克隆北極狼培育的簡單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克隆北極狼的長相與代孕比格犬最為相似
B.克隆北極狼的長相綜合了三個“媽媽”的遺傳特征
C.克隆北極狼體細胞的遺傳物質與北極狼一致
D.克隆北極狼的成功進一步證實了細胞中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細胞質
【答案】C
【解析】ABC.由于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因此誰提供了細胞核,克隆動物就最像誰,故克隆動物與供核個體的性狀最相似,因此克隆北極狼的長相與供核北極狼最為相似,克隆北極狼體細胞的遺傳物質與北極狼一致,C正確,AB錯誤。
D.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對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的意義,控制著生物的遺傳和發育。克隆北極狼的成功進一步證實了細胞中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細胞核,D錯誤。
11.(2023·河南南陽·二模)“若作酒醴(lǐ),爾惟曲蘗(niè)”見于《尚書》,是關于釀酒最早的記載。“曲”,也叫“酒曲”,含多種微生物。“蘗”,指發芽的谷物。下列關于釀酒操作及其目的對應有誤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加入足量的“蘗” 提供有機物
B 將谷物碾碎 增大谷物和菌種的接觸面積
C 按比例摻入“曲” 接入發酵的菌種
D 適宜溫度下密封培養 促進全部微生物生長和繁殖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蘗”,指發芽的谷物,加入足量的“蘗”,目的是配制培養基,提供充足的有機物,故A正確。
B.將谷物碾碎,目的是增大谷物和菌種的接觸面積,能夠充分分解有機物,故B正確。
C.“曲”,也叫“酒曲”,含多種微生物。按比例摻入“曲”,目的是接入發酵的菌種——酵母菌等,故C正確。
D.酵母菌的發酵需要適宜的溫度,密封培養是為了在缺氧的條件下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故D錯誤。
12.(2024·河南南陽·模擬預測)狂犬病是世界上人畜共患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種傳染病。巴斯德從患狂犬病動物的腦和脊髓中提取到病原體后,將其注射到兔子體內,兔子很快得病死亡;巴斯德又把含有多次傳代的狂犬病病毒的死兔的脊髓取出,懸掛在干燥的、消毒過的小屋內,使之自然干燥14天減毒,然后把脊髓研磨成乳化劑,用生理鹽水稀釋后,注射到被狂犬嚴重咬傷的法國小孩梅斯特體內。兩周后,小孩轉危為安。
(1)巴斯德注射到被狂犬嚴重咬傷的法國小孩梅斯特體內的物質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疫苗,從免疫上看,疫苗屬于 。注射疫苗后人體產生的免疫屬于 (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2)為預防狂犬病,大力整頓病犬,這是預防傳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
(3)目前,許多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疫苗,都采用了現代生物技術,其原理是將產生該種疫苗的目的基因“嫁接”到特定生物的遺傳物質中,使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得到表達而產生疫苗。現代研制疫苗所涉及的生物技術為 技術。
(4)為檢測注射疫苗加強針的必要性,科研人員將剛完成兩針疫苗注射的相同日齡和性別的40只健康小白鼠隨機均分為4組,選擇不同時期注射加強針,結果如下圖。結果表明,加強針應在接種前兩針疫苗之后第 個月接種,若提早或者延遲接種加強針,都會降低疫苗的效果。從圖中看,在合適時間注射疫苗加強針的好處是 。
【答案】(1)抗原;特異性
(2)控制傳染源
(3)轉基因
(4)6;產生更多的抗體,免疫力更強
【解析】(1)巴斯德注射到被狂犬嚴重咬傷的法國小孩梅斯特體內的物質是疫苗,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從免疫角度看,疫苗屬于抗原。注射疫苗后,人體內的淋巴細胞在疫苗的刺激下,產生具有免疫能力的物質,即抗體。故從人體免疫角度看,注射的疫苗屬于抗原,這種免疫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
(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預防狂犬病,大力整頓病犬,這是預防傳染病流行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
(3)現代生物技術是以DNA重組技術為核心的,它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物電子工程、生物反應器工程以及滅菌、超濾、分子蒸餾、薄膜和各種色譜分離分析等現代分離技術等。目前,許多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疫苗,都采用了現代生物技術,其原理是將產生該種疫苗的目的基因``嫁接''到特定生物的遺傳物質中,使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得到表達而產生疫苗。現代研制疫苗所涉及的生物技術為基因工程。
(4)根據圖示可知,加強針應在接種前兩針疫苗之后第6個月接種,若提早或者延遲接種加強針,都會降低疫苗的效果。從圖中看,在合適時間注射疫苗加強針的好處是產生更多的抗體,免疫力更強。
拓展訓練
13.(2023·山東濟南·三模)下列對生活事例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制作酸奶前先加熱煮沸牛奶——殺死其他細菌
B.蒸饅頭發面——酵母菌有氧條件下產生大量二氧化碳
C.產生清潔能源甲烷——甲烷菌無氧時分解有機物
D.把茶葉放入密封的陶瓷罐中——降低茶葉的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A.制作酸奶前先加熱煮沸,高溫殺死其他的細菌,故A正確。
B.蒸饅頭發面,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面團更蓬松,故B正確。
C.甲烷菌是一種厭氧菌,無氧時甲烷菌分解有機物產生甲烷,故C正確。
D.茶葉密封保存是防止空氣的水和細菌等導致茶葉受潮、變質,故D錯誤。
14.(2024·山東菏澤·三模)下列有關生物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工程菌生產人胰島素需要用到轉基因技術
B.克隆技術和“試管嬰兒”都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C.冷藏食物不易變質,是由于低溫殺死了細菌等微生物
D.白酒釀造過程首先是酵母菌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A
【解析】A.將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細胞內,得到能生產人胰島素的“工程菌”,把人胰島素基因注入大腸桿菌體內,再將大腸桿菌放入發酵罐中進行培養,通過大腸桿菌生產胰鳥素,大腸桿菌能大量生產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胰島素,運用轉基因技術,A正確。
B.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生殖,并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試管嬰兒”是先從婦女的卵巢內取出卵子,使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再送到母親子宮,在子宮內發育,B錯誤。
C.冷藏食物不易變質,微生物生活需要適宜的溫度,低溫條件是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不是殺死微生物,C錯誤。
D.釀酒需要用到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轉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錯誤。
15.(2024·天津河東·二模)下圖為我國科研人員培育熒光豬的過程圖解。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研究運用了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
B.此熒光豬能發出綠色熒光說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C.此熒光豬的誕生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D.此熒光豬的變異類型屬于不可遺傳變異
【答案】D
【解析】A.圖中將乙豬的體細胞取核植入甲豬的去核卵細胞里,培育成胚胎,分娩產下克隆豬,利用了克隆技術。同時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注射到取核的細胞核中,最終發育成綠色熒光豬,利用了轉基因技術,A正確。
B.中國研究人員培育出發綠光的熒光豬,結合題圖熒光豬繁殖過程可知,被研究的基因是水母綠色熒光蛋白基因,B正確。
C.無性生殖指的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結合題圖可知,此熒光豬的誕生過程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屬于無性生殖,C正確。
D.熒光豬是遺傳物質基因改變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所以,此熒光豬的綠色熒光性狀能通過生殖過程傳遞給子代,D錯誤。
16.(2024·山東濰坊·三模)研究人員從蝌蚪X體內取得上皮細胞,又從同種青蛙Y體內取得卵細胞并用紫外線破壞其細胞核;取出蝌蚪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去核的青蛙卵細胞中去;最終這顆卵細胞發育成青蛙Z。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融合細胞的形成與自然界中青蛙的受精方式相同
B.青蛙Z中體細胞染色體數目是青蛙Y的2倍
C.該項技術能定向改良動植物品種
D.青蛙Z的核遺傳物質與蝌蚪X基本一致
【答案】D
【解析】A.融合細胞的形成是通過人工手段將蝌蚪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去核的青蛙卵細胞中,這與自然界中青蛙的受精方式(即精子和卵細胞的自然結合)是不同的,A錯誤。
B.青蛙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是固定的,不會因為細胞核移植而改變。在這個實驗中,青蛙Z的細胞核來自蝌蚪X,所以青蛙Z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應該與蝌蚪X(以及同種的其他青蛙)相同。而青蛙Y只是提供了去核的卵細胞作為細胞核移植的受體,其染色體數目與青蛙Z無關,B錯誤。
C.細胞核移植技術是一種無性繁殖技術,它不能產生基因重組(因為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所以不能直接用于定向改良動植物品種。定向改良通常需要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來實現,C錯誤。
D.青蛙Z的細胞核來自蝌蚪X,而細胞核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存儲場所。因此,青蛙Z的核遺傳物質(即細胞核中的DNA)與蝌蚪X基本一致。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青蛙Z會發育成與蝌蚪X同種的青蛙,D正確。
17.(2023·山東濰坊·模擬預測)下圖為某哺乳動物生殖過程示意圖(a為精子,b為卵細胞,c為體細胞),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圖中產生動物個體1和2的繁殖方式分別是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B.產生圖中c細胞的過程與產生圖中a、b細胞的過程不同
C.個體1和2的遺傳物質都有一半來自細胞b,因此具有相似性狀
D.若提供b、c細胞的動物毛色分別為白色(顯性)、黑色,則2的毛色應為黑色
【答案】C
【解析】A.動物1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屬于有性生殖;動物2是核移植后重組的細胞發育而成的,屬于無性生殖,A正確。
B.由于a和b是精子和卵細胞,需要經減數分裂才能產生,而c是體細胞,是通過有絲分裂形成的,所以產生圖中c細胞的過程與產生圖中a、b細胞的過程不同,B正確。
C.動物1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屬于有性生殖,遺傳物質一半來自于a,一半來自于b;動物2是核移植后重組的細胞發育而成的,細胞核來自于c,因此遺傳物質主要來自于c, C錯誤。
D.細胞核能夠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若提供b、c細胞的動物毛色分別為白色(顯性)、黑色,則2的毛色由c細胞中的細胞核決定的,其顏色應為黑色,D正確。
18.(2024·山東濰坊·二模)農場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優良品種的牛、羊等牲畜。黑牛棕牛等肉牛供應屠宰市場,中國荷斯坦牛是產奶的好手,綿羊的羊毛是毛紡工業的主要原料。
(1)肉牛的黑色(D)對棕色(d)是顯性,在正常情況下,一頭母牛一次只能生一頭小 牛,要設計實驗方案鑒定一頭黑色牛是純合子(DD)還是雜合子(Dd),如果想在一個配種季節里完成鑒定,應選擇 (公牛/母牛)進行鑒定。
①實驗方案: 。
②預測實驗結果: 。
(2)有部分人體內缺乏乳糖酶,飲用鮮牛奶后會出現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現象。“低乳 糖奶牛 ”的誕生有望給乳糖不耐受癥患者提供“放心奶 ”。如圖表示“低乳糖奶牛 ”的培育過程:該培育過程涉及到的技術有 (至少答出兩項)。將進行細胞培養的供體細胞取出細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細胞中,去掉卵細胞細胞核的目的是 。重構胚應移植入母牛的 內進行孕育。該培育犢牛的技術有何優勢? 。
(3)綿羊的有角和無角受一對遺傳因子控制,有角遺傳因子 H 為顯性,無角遺傳因子 h 為隱性,在雜合子(Hh)中,公羊表現為有角,母羊表現為無角,其遺傳因子組成與性 狀表現關系如下表:
HH Hh hh
雄性 有角 有角 無角
雌性 有角 無角 無角
雜合子(Hh)綿羊自由交配,預估后代的性狀及比例是:雌性綿羊 ;雄性綿羊 。
【答案】(1)公牛;讓這頭黑色公牛與多頭棕色母交配,觀察后代的毛色;如果后代全部為黑色,則該黑色公牛是純合子(DD);如果后代出現棕色,則該黑色公牛是雜合子(Dd)
(2)核移植、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等(任答其二即可);使重構胚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供體細胞;子宮;能夠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特性,培育出符合人類需要的優良品種
(3)1/8有角,3/8無角;3/8有角,1/8無角
【解析】(1)為了鑒定一頭黑色牛是純合子(DD)還是雜合子(Dd),在一個配種季節里完成鑒定,應選擇公牛進行鑒定。因為公牛可以與多頭母牛交配,而母牛一次只能生出一頭小牛。①實驗方案:讓這頭黑色公牛與多頭棕色母交配,觀察后代的毛色。②預測實驗結果:如果后代全部為黑色,則該黑色公牛是純合子(DD);如果后代出現棕色,則該黑色公牛是雜合子(Dd)。
(2)“低乳糖奶牛”的培育過程涉及的技術有核移植(或體細胞核移植)、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等。去掉卵細胞細胞核的目的是使重構胚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供體細胞,即實現遺傳物質的轉移。重構胚應移植入母牛的子宮內進行孕育。該培育犢牛的技術優勢在于能夠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特性,培育出符合人類需要的優良品種。
(3)首先,我們明確綿羊的遺傳特性:有角遺傳因子H為顯性,無角遺傳因子h為隱性。在雜合子(Hh)中,公羊表現為有角,母羊表現為無角。接下來,我們分析雜合子(Hh)綿羊自由交配的情況:雜交組合:Hh(公)× Hh(母),遺傳圖譜如下:
又后代為雄性綿羊(公羊)和雌性綿羊(母羊)的概率相等,都為50%,故后代遺傳因子組合及比例為:HH(有角公羊);HH(有角母羊);Hh(有角公羊);Hh(無角母羊);hh(無角公羊);hh(無角母羊)。
對于雄性綿羊(公羊):有角(HH和Hh);無角(hh):。
對于雌性綿羊(母羊):由于HH的母羊表現為有角,Hh表現為無角,有角(HH):;無角(Hh+hh):。
因此,預估后代的性狀及比例是:雌性綿羊:有角,無角;雄性綿羊:有角,無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原阳县| 巴塘县| 宁德市| 津南区| 邹城市| 鄂尔多斯市| 林州市| 同德县| 鹿邑县| 仙桃市| 天等县| 榕江县| 邹平县| 黄石市| 唐河县| 托克托县| 绥芬河市| 阜宁县| 凌云县| 包头市| 孝昌县| 方山县| 鄄城县| 合作市| 金昌市| 德令哈市| 探索| 息烽县| 泸西县| 河津市| 霍林郭勒市| 万年县| 伊金霍洛旗| 高唐县| 六枝特区| 建湖县| 新乡县| 鹤山市| 宜州市|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