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節約》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理解 “不夠商 1 時商 0 占位” 的算理,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2、通過小組討論、同桌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3、結合 “節約” 的主題,引導學生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特別是 “不夠商 1 時商 0 占位” 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除法的驗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教學難點理解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中 “不夠商 1 時商 0 占位” 的算理,并能熟練運用。能夠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一)舊知回顧站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除法知識,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除法運算,誰能來說一說除法豎式計算的基本步驟呢?” 請幾位學生回答,鞏固除法豎式計算的方法,如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等。出示題目 “306÷3” 和 “840÷6”,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用豎式計算,然后請兩位同學上臺板演。計算完成后,全班一起批改,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和糾正,進一步強化除法豎式計算的技能,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新知探索灣情境引入教師講述:“同學們,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大家積極參與節約活動,積攢了報紙和礦泉水瓶去賣錢。現在已知 3 個班一共賣了 912 元,那平均每個班賣了多少元呢?” 引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算法探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 912÷3,鼓勵學生先嘗試口算。學生可能會想到把 912 分成 900 和 12,分別用 900 和 12 除以 3,即 900÷3 = 300,12÷3 = 4,然后 300 + 4 = 304。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肯定和表揚。接著引導學生用筆算的方法計算,教師在黑板上示范豎式計算過程:先用百位上的 9 除以 3,在百位上商 3;再用十位上的 1 除以 3,因為 1 除以 3 不夠商 1,所以要商 0 占位;然后把 1 落下來和個位上的 2 組成 12,再用 12 除以 3,在個位上商 4。計算過程中,詳細講解每一步的算理,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十位上不夠商 1 要商 0 占位,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計算完成后,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討論,說一說自己對筆算過程的理解和疑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三)鞏固練習港基礎鞏固出示題目 “522÷4”,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豎式計算,并思考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計算完成后,教師請一位同學上臺板演,并講解計算過程。重點強調當 2 除以 4 不夠商 1 時,要商 0 占位,然后把 2 落下來和個位上的 2 組成 22 繼續計算。完成計算后,讓學生進行驗算,進一步鞏固除法的驗算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糾錯練習教師出示錯誤的計算式子 “502÷2 = 26” 和 “502÷2 = 206”,引導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學生可能會發現 200÷2 = 100,502 比 200 大得多,商肯定超過 100,所以這兩個答案都是錯誤的。通過糾錯練習,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除法的計算方法,避免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類似的錯誤。拓展練習給出 “315÷3”“960÷8”“805÷5” 等題目,讓學生用豎式計算并驗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熟練程度。同時,教師巡視學生的計算過程,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對于計算速度快且準確率高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四)生活應用場教師提出問題:“學校用賣廢品的錢買了 522 支筆,要送給手拉手的鄉村小學 4 個班的小朋友,平均每個班多少支筆,還剩幾支?”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除法知識解決這個實際問題,鞏固除法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計算后,教師請一位同學回答問題,并在黑板上進行板書。通過這個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教師再給出“玩具廠 3 天加工了 615 輛小汽車,每天加工多少輛?” 的問題,讓學生繼續練習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五)思維拓展園教師講述:“小華玩套圈游戲時,套中了兩張卡片,并用卡片上的號碼做除法,算出商是 120,同學們猜猜小華套中的是哪兩張卡片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在練習本上嘗試列出可能的式子。學生思考完成后,教師請幾位同學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考過程。通過這個思維拓展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六)課堂總結閣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提問:“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呢?在計算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讓學生自主總結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即除數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夠看二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夠商 1,0 占位。教師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補充和完善,再次強調重點和難點內容,強化學生的記憶,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七)作業布置坊布置作業:完成教材第 11、12 頁 1 - 8 題,讓學生通過課后作業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計算準確,并提醒學生做完后要認真檢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的 “節約” 主題情境引入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討論和實踐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部分學生在理解 “不夠商 1 時商 0 占位” 的算理時仍存在一定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輔導和關注,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他們理解。同時,在課堂練習環節,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展示和交流,讓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總體而言,本節課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量。六、設計意圖本節課以 “節約” 為主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旨在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知識,既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又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和應用意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