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講故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熟練掌握乘除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學會運用畫圖、列表等方法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析故事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歷小組合作、同桌交流等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和歸納總結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細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乘除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計算方法。學會用畫圖、列表等方法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列出算式解決問題。教學難點理解并運用數量關系解決較為復雜的乘除法混合運算問題。能根據實際問題靈活選擇合適的解題策略和運算方法。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直觀演示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一)知識回顧 ——“運算基礎大鞏固”教師出示題目:180÷6÷5、780÷2÷39、120÷15、640÷24,讓學生在括號里填上運算符號或數字,使等式成立,如 180÷6÷5 = 180÷(6×5)等。請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和總結,回顧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性質和規律。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已學的運算知識,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同時檢查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二)趣味導入 ——“數學繞口令中的問題”教師講述數學繞口令:“姐姐王小華,弟弟王小瓜。姐姐小華栽花,弟弟小瓜種瓜,小華每栽三朵花,小瓜就種一個瓜,兩人共種八十八。請你算一算:小華栽了多少花?小瓜種了多少瓜?”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列出算式解答,小華:88÷4×3 = 66(朵),小瓜:88÷4×1 = 22(個)。設計意圖:以有趣的數學繞口令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簡單數學問題的能力。(三)新知探究 ——“故事中的數學奧秘”問題提出教師描述情境:語文課上學生輪流 “講故事”,淘氣選了一個 850 字的故事,試講時用了 5 分,同學們約定講每個故事的時間不超過 3 分。提出問題:“淘氣 3 分鐘能講多少個字?”分析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可以借助圖表來分析數量關系,如畫圖表示:鼓勵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解決問題,如先求出每分鐘能講多少字,再求 3 分鐘能講的字數。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呈現數量關系,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計算過程學生根據分析列出算式:先求 1 分鐘能講的字數 850÷5 = 170(字),再求 3 分鐘能講的字數 170×3 = 510(字),綜合算式為 850÷5×3 = 170×3 = 510(字)。教師巡視指導,觀察學生的計算過程,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請學生上臺展示計算過程,并講解每一步的含義。教師在黑板上進行規范的算式書寫演示,強調運算順序。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計算和交流中掌握乘除法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理解運算順序,通過實際操作和講解,加深學生對計算過程的理解和記憶。(四)鞏固拓展 ——“多樣問題的數學挑戰”同類問題解決教師出示問題:笑笑講一個故事用了 4 分,平均每分講 150 字。如果要 3 分完成,每分鐘應講多少字?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列算式解答。可以先畫圖或列表分析數量關系,再計算。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過程,然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和檢查。教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展示計算過程,并進行點評和總結。設計意圖:通過同類問題的練習,鞏固學生對乘除法混合運算的應用能力,讓學生熟練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綜合練習教師出示題目:讓學生列式解答。接著出示題目:16×8÷4、720÷9×4、240÷3×6、60×6÷2,讓學生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教師巡視,檢查學生的答題情況,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和反饋。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題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和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五)實際應用 ——“生活場景的數學運用”問題提出教師描述問題:李芳的錢買 3 元一瓶的礦泉水,正好可以買 8 瓶,如果用這些錢買 4 元一個的蛋糕,可以買幾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3×8÷4 進行計算。請學生回答計算結果,并說一說解題思路和過程。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購物問題,體會數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思考教師提出問題: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34÷2×4 進行計算。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過程,然后全班交流討論。教師總結學生的計算結果,得出爸爸體重是 68 千克的結論,并強調在生活中要學會用數學知識分析各種數量關系。設計意圖:通過這一拓展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六)課堂總結 ——“知識收獲大分享”學生分享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包括學到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分析問題的技巧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和感受。教師總結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肯定和表揚,再次強調乘除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重要知識點,如運用畫圖、列表法分析數量關系等。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七)作業布置 ——“課后鞏固再加強”完成教材第 20 頁 1 - 5 題,要求學生認真書寫,仔細計算,做完后認真檢查。五、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乘除法混合運算知識。從知識回顧到趣味導入,再到新知探究、鞏固拓展和實際應用,環節較為完整,學生在解決問題和計算的過程中,對重點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在小組合作和交流環節,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了合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然而,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學生在分析較為復雜的數量關系時還有些困難,在列綜合算式時容易出錯。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個別指導,多舉實例進行分析和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應用意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提升綜合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