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不足而后進,望山遠而力行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能有這個機會在這里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們學校的科組建設和規劃。在此非常感謝施老師和學校領導給予我這樣的機會。回顧道法組的工作,是忙碌的,又是充實的。在不斷的學習、研討、交流中,老師們載著研磨后的深思,慢慢沉淀,逐一吸收,攜手共進,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提升。本校道法科組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凝心聚力,緊緊圍繞“落實雙減 提質增效”,立足活動性教學,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教研活動。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匯報:一、和合共生,聚力量首先,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我們學校的道法組成員。我校道法老師共10位,平均年齡36歲,人員組成結構如圖,我們倡導資深教師與青年教師之間協同合作、資源共享、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叔本華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因此,我們科組就采用師徒結對的方式,由資深的老師帶領年輕教師快速成長,更好地立足于道法的課堂。潛心日常,踏實行接下來,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科組的日常。(一)學“雙減”理念,研課標明方向課標是我們教師備課的指南和航標。課標提出的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研讀課標就是“磨刀”,是把力氣用在刀刃上。可惜,一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它,沒有重視它,只顧埋頭使勁“砍柴”,而忽視了輕松“磨刀”。教師只有仔細研讀課標,在備課時才能高瞻遠矚,瞻前顧后,整體把握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從而真正做好備課。因此,在開學之初,我們科組首先做的就是研讀課標,使老師明白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立足課堂,發揮指導、監督、激勵功能隨著“雙減”政策推進,課堂的高效性就成為了當下教學研究的熱點與難點。為了更好地推進科組的成長,我校的教研活動遵循以下六項基本原則:1備、2聽、3評、4磨、5比、6學。(1)精心備課,強化常規創新備課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是追求高效課堂教學的根本措施。新學年,我校借鑒傳統的備課經驗,依據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評價要素,創新了“單元主題集體備課”方式。單元主題集體備課是在一個單元教學前,以學科組為單位,在教研組長的指導下,以整冊教材為規劃背景。把一個單元看作一個整體,圍繞這個單元的主題,在整合教材內容、活動內容的基礎上,對整元教學所涉及的諸多因素進行全方位教學設計、討論研究、改革創新,選擇適應于學生的教學方式。(2)聚焦課堂共交流,聽課評課促成長有人曾說過:“課堂就是一種缺憾的藝術。”的確如此,縱使非常成功的一堂課,也總能找出些許不足。俗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很多情況下,“話不點不明”,多“挑”出課堂上的一根“刺”,也就意味著授課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就會少走一些彎路,少踩一些“地雷”。聽課評課對于教師的成長起著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我們尤其重視每一次的聽課評課活動。每個學期,我們科組都會以抽簽的形式,每位老師輪流上一節教研課,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討,在交流中互相成長。(3)寶劍鋒從磨礪出記得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好課”是從課堂實踐中熔煉出來的,沒有任何捷徑可行,這就是教育行為修煉的顛撲不破的法則。教材是一名教師呈現教學藝術的依據。磨課的過程首先就是對教材理解的辯論,教師在與同組老師討論教材時,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在磨課中,各種教法一一呈現,哪些意見更切合執教者自身的素質,哪些看法可能更適應將要施教的學生,這就有了比較的可能、選擇的余地。讓課堂之花競芳菲“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每個學期道法組在充分集備的基礎上,借助道德與法治優質課例評選的課堂展示平臺,每學期推出一節有教研課參加比賽。參加競賽對于教師的個人成長的激勵和動力。因此,我們要把握這個機會。悟優秀課例,促專業成長由于我校專職道法教師資源短缺,常常會出現“把道法課上成語文課”這樣的情況。“如何上好道法課”便成了我校每一個道法老師心中的難題。盡管我們都擁有一定的本體性知識,但卻不一定能在課堂教學中自如運用,因為我們缺少實踐性的知識。給新教師提供大量的優秀課例錄像與教學設計,通過認真觀看并模仿,從中感悟名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駕馭課堂的妙招,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就能夠有效地彌補新教師實踐性知識不足的缺陷。這種廣泛而高層次的觀摩與閱讀有助于開拓教師的視野,讓新教師們能夠站立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開啟自己的教學之路。反思沉淀,前路漫回顧過往,我校仍有許多不足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在往后的道法科組建設中,我們會加強以下四個方面的建設。(1)首先是落實科組計劃,以規促效。每個學期初,按照常規都要制定出科組工作計劃,經過科組成員討論,修改最后才定來的。經過實踐與反思,我們發現,理想與現實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計劃是計劃,但是卻沒有真正落實到位,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針對這一現象,我們科組將本學期的計劃細化,細化到每個月要完成哪些工作,并邀請學校領導參加,爭取將科組計劃落實到位。(2)其次加強教研,優化課堂。“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在新形勢下,一個教師的業務上的快速成長,光靠自身的勤奮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許多老師的幫助。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將工作重點放在教研上。①開展各類教學研討活動,讓教師“走出去”學習,提升專業力,把優秀教育教學理念“帶回來”。②借著區開展的優質課評比活動這個大好機會,鼓勵我校教師積極參與活動,讓每位教師都有機會走上舞臺,展示自己的成長,在展示中反思,在展示中前進。③發揮名師輻射作用,讓專家引領方向,助力教師成長。第三個著力點是重視作業評價。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小學道法課一般是不布置作業的,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創建高效課堂,深化學習效果成了教學目標的重中之重。小學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加強法制教育、強化規則意識、培養行為習慣的學科,如何從作業設計入手來深化學習效果尤為重要。以前,我們學校對道法的作業設計與評價不夠重視,因此在這個學期的工作中,我們要將作業設計與評價落到實處,多開展活動性的作業,讓學生在合作、探究、體驗、思辨及實踐活動中,掌握生活的技能與方法,體驗情感,增強能力。我們希望能夠做到彰顯學科特色,打造魅力課堂。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科組缺乏特色的科組活動,這學期,我們希望能夠根據每個年級的年齡特點,結合教材開展一些特色活動,比如“設計公益廣 告”“模擬法庭”“評選雞湯守護者”“跳蚤市場”“模擬新聞發布會”等。最后,我想以一句話來結束我今天的講話“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未來的路很長,也會充滿艱辛,但是我們相信在這樣教研攜手、學思并肩的活動中,我們的道法老師將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新,用最樸實的腳步,走出最扎實的教學教研路。以教定研,以研促教。 知不足而后進,望山遠而力行。我的匯報完畢,感謝大家聆聽。如有說得不足的地方,煩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