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01交通運輸布局的含義及目的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1)含義交通運輸布局:指交通運輸業的空間分布和地域組合,包括交通線網的布局和站點、碼頭的布局兩個密切聯系的部分。目的:實現區域運輸的合理化,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小講一交通點小講一小講一交通點鐵路線布局交通線如何描述交通運輸線分布特點:線路數量(密度)、線路類型、線路分布與走向,是否形成交通運輸網小講一02交通運輸布局的一般原則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依據運輸需求(2)原則運輸方式和交通線、站的選擇、標準,以及交通運輸網的密度等,都應依據運輸需求而定。案例:我國根據運輸需求把普通公路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不同級別。最美川藏318國道鄉道小講二(2)原則適度超前設計標準要滿足今后一定時期的運輸需求,但標準過高會造成浪費。案例:目前機場設定的年旅客量為4500萬人次,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7200萬。此外,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發展速度,大興國際機場最終將會實現1億旅客外加400萬噸貨物的年吞吐量。設計標準考慮了以后的人流量和物流量。小講二(2)原則因地制宜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線、站的選址以及設計標準等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線路盡量沿等高線修筑,盡量避開地形復雜地區,在陡坡上修筑成“之”字形。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陡坡都要修筑成“之”字形?小講二高級別道路多采用架橋、打隧道、開挖山的方式通過山地,以提高運輸安全和效率。小講二掛壁公路:在坡度接近垂直的路段,一般采用沿等高線開鑿道路的方式。小講二(2)原則因地制宜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線、站的選址以及設計標準等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線路應注意避開地質不穩定地區,如斷裂帶、地下暗河所在地區;避開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如滑坡、泥石流多發地區。小講二(2)原則因地制宜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線、站的選址以及設計標準等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工程設計應特別注意沿線的暴雨、大風等天氣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等,橋涵孔徑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據當地的暴雨強度來設計。墊高路基青藏鐵路采用高架橋解決凍土問題小講二(2)原則因地制宜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線、站的選址以及設計標準等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線路應避開沼澤地,盡量避免跨越河流,以減少橋涵的總長度。小講二(2)原則盡量少占耕地交通線、站點布局盡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京滬高鐵線路修建盡量少占土地,一般采用繞行或修高架的方式。小講二發揮綜合交通運輸優勢(2)原則利用不同運輸方式的優勢,做好轉運和銜接,形成立體、系統的交通運輸網。案例:城市綜合交通城市綜合交通涵蓋了存在于城市中及與城市有關的各種交通形式,通過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軌道交通、水上交通等實現城市內部和對外的人及物的運輸需求。小講二其他(2)原則平衡地區發展、適應國防需要,加強民族團結,帶動革命老區發展等。案例:南昆鐵路南昆鐵路是從廣西南寧到云南昆明的一條鐵路線,沿途自然災害多發,地勢起伏大,河流多,修筑難度非常大,但考慮到帶動西南地區發展,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的需要,在當時技術、經濟水平相對更低的情況下依然修建了。小講二(3)區域交通運輸布局的發展區域交通運輸布局總是處于變化之中,包括新的交通線、站建設,原有交通線、站的改建、擴建或廢棄,不同運輸方式銜接以及適應運輸專業化、快速化而建設的專用線、站等的改善交通運輸布局的變化使區域交通運輸布局逐漸趨向完善、優化南京站前 四種不同列車同時行進小講二原則 具體內容依據運輸需求 運輸方式和交通線、占的選擇、標準、以及交通運輸網的密度等,都應依據運輸需求而定適度超前 設計標準要滿足今后一段時期的運輸需求,但標準過高會造成浪費。因地制宜 要充分考慮地形、地質、氣候、水位等自然條件。盡量少占土地 盡量少占耕地,采用繞行或建高架橋的方式通過。發揮綜合運輸優勢 利用不同運輸方式的優勢,做好轉運和銜接,形成立體、系統的交通運輸網。其他 如平衡地區發展、適應國防需要、加強民族團結等小結小講二到2010年底,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約7 500千米,右圖顯示我國某段高速鐵路景觀。據此完成1-3題。1.為了保持列車高速運行,高速鐵路選線時首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質 C.氣候 D.水文2.在平原地區,修建高速鐵路時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A.減少噪音擾民 B.較少占用耕地 C.縮短運營里程 D.保護野生動物3.我國高速鐵路網建成后,下列區段中,民航客運業受沖擊最大的是( )A.武漢—廣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蘭州—北京ABA小練二1.東海大橋采用“S”形設計,設計思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海嘯 B.赤潮 C.潮汐 D.寒潮2.來往于東海大橋上的車輛主要是( )A.集裝箱卡車 B.公交大客車 C.水產冷藏車 D.旅游大巴車東海大橋起于上海南匯,終于洋山深水港,全長32.5千米,是世界上建造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之一。讀圖,回答1~2題。CA小練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