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二節人口遷移學習目標:1.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說明人口遷移對遷出地和遷入地帶來的影響。2.運用世界、國家或地區等圖文資料,說明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3.認識人口遷移的類型,說明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其影響。人口流動,在任何時期任何地方都是常事。人們因為種種原因,開始流動。一般來說都是小規模人口流動比較多。不過有時候也有大規模的,比如戰爭、政治因素的影響下。不過也有特殊,比如清朝末期的人口流動。這并不是政治因素,都是民間自愿的。當時的人口流動主要是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首先是走西口,走西口多數都是山西人走出去的比較多。明清時期,晉商比較繁榮。晉商為了和關外進行貿易,開始走西口。一般說來,“走西口”之人,開始是春去秋回的“雁行人”,主要是些攬長打短的青壯年男子,后來逐漸發展為攜家帶眷永久性的移民定居。其次是闖關東。闖關東的關指的是山海關,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沙俄占領我國東北大量領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東北地廣人稀,沒有人居住。所以沙俄才有機可乘。清朝這時才發現自己的龍興之地快要不保了,所以開始放寬限制。當時還有就是國內戰爭頻發,還有外敵入侵,導致民不聊生。很多人為了生計開始遷往東北。最后看一下下南洋。南洋是一個地域名詞。大致就是現在的東南亞、南亞一帶,這一片被當時的人稱為南洋。我國東邊的日本被稱為東洋。歐洲各國被稱為西洋。之所以用下這個字,因為這些去南洋的人都是被迫的。他們到了南洋之后多數都是靠體力勞動才活下來,干的都是最底層的活。所以才稱為下南洋。一、什么是人口遷移上面所說的這種人口流動,就稱為人口遷移,那么請你認真思考這三類人口遷移有什么共同的規律?為什么這種人口流動可以稱為人口遷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發生長期或永久改變的人口移動,稱為人口遷移。人口遷出區人口遷入區人口流動2.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3.人口機械增長(1)概念:人口遷移使得某一區域的人口數量發生變化;(2)區域人口機械增長率為正時,該區域為人口凈遷入區;區域人口機械增長率為負時,該區域為人口凈遷出區。(3)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共同決定的。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人口遷移的原因:推拉理論。人口遷移的動力由遷出地的推力(排斥力)與遷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構成。遷出地的一種或多種不利因素所產生的推力,迫使人們遷出;遷入地的一種或多種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們遷入。推力拉力戰爭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城市生活醫療食物和平收入工作教育貧困請同學們分為幾個小組,說一下你認為的推力和拉力因素都有哪些?2.影響因素 推力 拉力自然 環境問題、自然災害等 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和資源豐富的地區是人們向往的定居地人文(經濟、政治、軍事、文化) 在政局動蕩、戰爭頻發的地區,常常發生大規模的人口遷出 人們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發展,常常遷往經濟發達或就業機會多的地區三、人口遷移的時空特點1.分類: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2.國際人口遷移黑奴貿易外籍工人難民3.國內人口遷移(1)時期 影響人口遷移因素工業化以前 大規模的墾荒、嚴重的自然災害、戰亂等工業化以后 經濟因素:從農村向城鎮遷移(2)大規模的國內人口遷移(1949年之后)①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實施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20世紀50年代,為了開發邊疆,國家有組織地移民邊疆的各類人員達百萬之眾。②改革開放以后在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動下,大量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同時,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快,吸引大量內陸人口遷入。鞏固練習1.下圖為“目前遷入某城市的七類人群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1)遷入該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響的有( )①應屆高校畢業生②投夫(妻)者③購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⑥投子女者⑦郊縣農民A.①⑤⑥ B.①③⑦C.③④⑦ D.②⑤⑥D(2)人口大量遷入城市產生的影響有( )①改善城市環境問題②城市就業壓力增大③解決城市交通困境④導致城市住房緊張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人口大量遷入城市,會導致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可能導致城市就業壓力增大、住房緊張,使城市環境質量下降,加劇城市交通困境。故C②④正確,ABD錯誤。1.答案:(1)D; (2)C解析:(1)由圖可知,該地遷入城市的人群中,投夫(妻)者、投父母者、投子女者均是受家庭婚姻因素影響形成的人口遷移;其他人口遷入城市應主要是受經濟因素的影響。故D②⑤⑥正確,ABC錯誤。C2.下圖是根據聯合國2000年發布的預測報告繪制的2001~2050年部分國家遷入人口趨勢圖,讀圖完成下題。(1)關于圖示人口遷移流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人口多的國家遷往人口少的國家B.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C.全球遷出人口少于遷入人口D.由東半球國家遷往西半球國家B(2)下列關于人口遷移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減輕了遷入地的就業壓力B.加重了遷出地的環境壓力C.為遷入地提供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D.對遷出地人們生活觀念的更新沒有幫助2.答案:(1)B; (2)C解析:(1)從坐標圖可知,縱軸表示平均每年各個國家的人口遷入量,不難看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發展中國家都是負值,說明發展中國家是人口遷出的趨勢,而發達國家是人口遷入的趨勢。B正確。(2)人口遷移解決了遷入地的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也增加了遷入地的就業壓力,減輕了遷出地的環境壓力,對遷出地人們生活觀念的更新有較大幫助。 C正確。C3.下圖為我國某省(市、區)人口跨省遷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1)該地遷出的人口主要是 ( )A.少年兒童 B.青壯年C.大中學生 D.老年人(2)導致該地甲年齡段人口遷出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化因素 B.家庭因素C.政治因素 D.經濟因素(3)推測該省(市、區)最可能屬于 ( )A.上海 B.浙江 C.廣東 D.廣西(4)人口遷出對該區域的影響是 ( )A.緩解老齡化 B.增大就業壓力 C.緩解人地矛盾 D.加劇環境污染CBDD3.答案:(1)B; (2)D; (3)D;(4)C解析:(1)從圖中可看出人口遷出率14-49歲占比最大,說明該地遷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壯年,B正確,其余選項可排除。(2)青壯年外遷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因素,主要是為了尋求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收入,故D正確;與選項中的其它因素關系小,故可排除。(3)該省(市、區)以人口外遷為主,說明經濟較落后,上海、浙江、廣東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可排除,廣西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較落后,D正確。(4)本題考查人口遷出的影響。人口遷出對該區域的影響是加劇老齡化,A錯誤; 降低當地的就業壓力,B錯誤;緩解人地矛盾,C正確;減輕環境污染,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