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清晨》配套教案教學分析:這是一首臺灣校園歌曲。臺灣校園歌曲是流行于20 世紀 80 年代的歌曲,它以清新、輕松而親切的特點迅速流傳開來,一些優(yōu)秀的歌曲直到現(xiàn)在仍然廣為傳唱。這首歌曲的曲作者王夢麟是臺灣校園歌曲的代表人物。《清晨》 旋律清新活潑、優(yōu)美動聽,生動地描繪了美麗旱晨的景象,并有啟發(fā)大家珍惜時間的教育意義。歌曲為四二拍子,宮調式,三段體結構。整首歌曲展現(xiàn)給人們一個輕松愉快而又充滿活力的早晨。教學目標:(1)能了解歌曲的情緒風格以及歌曲結構。(2)認識學習新的反復記號。(3)根據(jù)結構,有感情的快樂的演唱歌曲,并加入一定的律動和樂器演奏。教學重難點:(1)學習認識新的反復記號,并了解歌曲結構(2)為歌曲加入律動和樂器演奏完整的表現(xiàn)歌曲。教具準備:PPT課件、鋼琴,響板,三角鐵、手搖鈴教學過程:導入師:同學們,能說說你們看到過最美的景色嗎?【生討論】師:我們生活當中,還有一些美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和老師一起走進視頻當中去看看吧。【播放視頻】師:剛剛老師帶大家看的就是清晨的美景,其實,當太陽升起的那一刻,我們的身邊就已經(jīng)處處是美景了,不信,老師帶你們一起看看。【播放圖片】師:早晨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晨曦、看到春光還可以聞到花香聽到鳥語,人們迎著朝陽而起,有的鍛煉、有的上學、有的工作,美好的一天就從一聲雞鳴開始了。老師知道這樣一首歌曲,它是一首臺灣校園民謠,描繪的就是清晨生機勃勃的畫面,讓我們一起到歌曲中去體會《清晨》的美好吧二、新課教授(一)初聽歌曲1、初聽歌曲,思考師: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歌曲,邊思考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子的?給你怎樣的感受?(歡快熱烈、輕松、親切的)2、再聽歌曲,(1)為歌曲分段師:讓我們再聽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分為了幾段?(三段)(2)講解樂曲結構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歌曲的第三段是在重復、再現(xiàn)第一段的旋律,這樣的樂曲結構我們通常稱為ABA(再現(xiàn))的再現(xiàn)三段體結構。(3)學習音樂知識—反復記號(3)師:你們剛才有沒有注意樂曲的演唱順序是什么?看看是樂譜當中的那個音樂記號影響著我們的演唱順序,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個新的反復記號,這個反復記號是:,當D.C.寫在樂曲結尾處(雙縱線下)時,表示演奏到D.C.后,再從頭反復到帶有延音記號的雙縱線處或寫著Fine的結尾處結束。例如………….(二)學唱歌曲1、感受學習A段(1)聆聽樂曲,隨旋律畫旋律線條。(2)講解間奏(3)隨師學習演唱歌曲的旋律—唱簡譜(4)師唱旋律,生唱歌詞(5)體會A段歡快活潑的情緒,帶情緒完整的演唱A段的歌曲。2、自主學習歌曲第三段A(再現(xiàn))師:同學們,A(再現(xiàn))段重復了A段歡快活潑的旋律,嘗試自己完成這一段歌曲的學習吧。【以小組形式進行或男女分組進行】3、感受學習B段(1)聆聽樂曲,隨旋律畫旋律線條(2)隨師學習演唱歌曲的旋律—唱簡譜(3)師唱旋律,生唱歌詞(4)體會B段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帶情緒完整的演唱B段的歌曲。(三)完整的演唱歌曲1、隨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師:歌曲已經(jīng)學習結束了,現(xiàn)在我們將每一段連接起來,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注意:1、第一段和第三段唱出歡快活潑的感覺。2、第二段盡情抒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抒情)2、歌曲創(chuàng)編師:拿起你手上的小樂器,我們再給歌曲加入一些好聽的聲音和動作吧【播放音樂,隨樂演奏】三、小結師:同學們,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希望你們能像歌中所唱的一樣,早起運動,不要辜負了清晨美好的時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