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鱒魚+鱒魚五重奏的》配套教案教學分析:《鱒魚》是一首敘事寓言詩,講述了鱒魚和漁夫的故事。舒伯特根據該詩創作成藝術歌曲,旋律明朗,富有活力。歌曲分為兩段,前段曲調活潑跳躍、刻畫了鱒魚在小溪中快活游動的可愛形象,鋼琴伴奏流暢優美、生動地描繪出溪水潺潺、魚兒穿梭的情景;后端以近似朗誦的音調,表現了看到魚兒上當受騙后惋惜的心情。針對歌曲中形象的歌詞,以及旋律多弱起、節奏較復雜的特點。《鱒魚五重奏》是舒伯特根據同名歌曲寫成的變奏曲。教學目標:(1)了解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簡介以及在藝術歌曲創作上的成就和貢獻。(2)樂于欣賞理解《鱒魚》,并小聲的跟唱音樂。(3)能初步聽賞《鱒魚五重奏》,認識“五重奏”這類演奏形式,感受音樂情緒。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體驗音樂要素及表現手打對表達情感的作用(2)認識“五重奏”這類演奏形式,了解什么是變奏。教具準備:PPT課件、鋼琴教學過程:導入師:同學們,今天有位偉大的音樂家走進了我們的課堂,你們期待嗎?想讓他來做個自我介紹吧。二、新課教授(一)作者簡介舒伯特,奧地利作曲家,從小隨父親學音樂,很早便顯示出他在音樂創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從14歲到31歲去世的時候為止,舒伯特一共譜寫了一千余首作品,他寫遍了不同體裁的大量音樂作品。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創作領域,他創作的歌曲不僅數量多,而且極具藝術性,許多歌曲都成為廣為流傳的民歌,因而被稱為“歌曲之王“。(二)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師:雖然舒伯特的生命十分短暫,但是在舒伯特短暫的生命里,他卻成為了作品數量最多的音樂家,因為舒伯特的創作速度很快,通常一有靈感就能快速的創作出一首曲子1、初聽《鱒魚》師:,有一次,舒伯特和朋友去山區游玩,在路過一條小河的時候突然有了靈感,寫下了一首曲子,你們猜這首曲子的主人公是誰?2、再聽《鱒魚》師:這首樂曲的主人公就是一條小鱒魚,你們看過《海底總動員》嗎?影片中有一對可愛的小丑魚父子,他們在遼闊的太平洋上冒險使他們交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它們的命運曲折又完美,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舒伯特筆下的鱒魚,看看鱒魚的命運如何?聽樂曲的時候,請同學們想一想,舒伯特在小河邊遇到了什么事情,使他寫下來鱒魚這首樂曲?(1)聆聽樂曲(2)講述音樂創作背景(3)小聲隨音樂唱一唱這首歌曲【播放音樂】(三)欣賞《鱒魚五重奏》師:同學們,鱒魚帶給舒伯特的靈感結合上詩人舒巴特的詩,被譜成了鋼琴五重奏,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吧。1、介紹鋼琴五重奏這種演唱形式師:你們覺得什么是鋼琴五重奏?是五架鋼琴一起演奏嗎?師:鋼琴五重奏不是五架鋼琴一起奏,通常是一個鋼琴加兩個小提琴、一個中提琴、一個大提琴組成的演奏形式2、介紹《鱒魚五重奏》的創作背景師:由于作品的第四樂章是根據舒伯特創作的歌曲《鱒魚》的主題而寫成的變奏曲,所以這部作品被世人稱為《鱒魚》五重奏。讓我們一起來觀看鋼琴室內五重奏視頻吧。【播放視頻】3、初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為樂曲分段【邊聽音樂,教師邊帶學生分段】4、介紹變奏師:由代表基本樂思的音樂主題及若干變奏所構成的曲式,稱為變奏曲式,變奏中最初的呈現并作為以后變奏所依據的原型部分,稱為變奏的主題,其后的各次變奏依次稱為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結構圖示為:A+A1+A2+A3常見的變奏手法:改變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種裝飾音;改變音色、速度、力度、節奏、調號等。5、分段聆聽樂曲并分析每段變奏樂曲所變現的音樂畫面。(1)聆聽分析主題及變奏一(2)聆聽分析變奏二(3)聆聽分析變奏三(4)聆聽分析變奏四(5)聆聽分析變奏五(6)聆聽分析樂曲結尾及其含義。三、小結師:同學們,樂曲到這里就結束了,作者其實是想通過樂曲讓大家明白:善良與單純往往要被虛詐與邪惡所害。同時也告誡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不要成為天真而無辜的鱒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