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項目式學習從地理的角度重走長征路項目背景 中央紅軍于1934年10月從江西出發,開始了偉大的長征,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2024年恰逢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項目目標探究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的地理環境,加深學生對長征精神的理解和認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歷史責任感。學習目標[課程目標]1.能夠運用地圖及工具,獲取長征路線的地理信息資料。2.能夠描述長征路線所經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及長征路線發展經濟的做法。3.能夠描述重走長征路的意義。[核心素養目標]1.主動學習及問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2.有效溝通和合作。項目團隊項目主持人 團隊成員 核心驅動問題[分解驅動問題1] 長征路線[任務]重走路線遵義會議是紅軍長征的轉折點,寫出該市所在省區的名稱貴州省和簡稱貴或黔。終點吳起所在的省區行政中心是西安。[分解驅動問題2]長征路線自然環境[任務]分析探究1.長征路線依次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江南丘陵、云貴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2.紅軍在1935年1月突破烏江天險進入遵義,此時遵義的氣候特點是溫和少雨。所處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3.當年紅軍長征路途艱辛,穿越眾多山脈、河流,困難重重,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主要的自然原因是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地形崎嶇、坡度較大。4.1935年9月,長征中的中央紅軍翻越岷山的時候看到雪峰如海,又越過了B秦嶺(山脈),到達延安。延安地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下列景觀位于該地區的是D。[分解驅動問題3]經濟發展[任務]合作交流1.重走長征路時,發現遵義所在省區部分地區經濟貧困落后。請你結合革命老區的特色,為其經濟可持續發展出謀獻策。原住地開發旅游與特色農業,增加就業機會等。2.重走長征路時,會在大渡河、金沙江看到許多水電站,試分析原因。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3.隨著長征終點地區主色調由“黃”變“綠”,如今的人們開始富裕起來,針對該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當地人們采取了哪些主要的治理措施 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將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在溝里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等。4.請從地理角度分析在革命老區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的意義。(至少寫一項)有利于革命老區對外交流,有利于當地產品外運,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促進經濟發展。成果展示[任務]總結歸納1.長征起點、終點人們的主食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氣候/地形)。2.重走長征路,并能沿途參觀紅軍長征留下的遺址遺跡,你認為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公路運輸,請說明選擇的理由公路運輸機動靈活。3.作為新時代中學生,如何理解長征精神,談談今后應該怎么做。不畏艱險、艱苦奮斗;好好學習、珍惜幸福生活。4.將本小組的調查結果以報告、手抄報等形式另附頁,粘貼在本頁相應位置。階段綜合測評,請使用 “單元質量測評(四)”“期末素養評估”項目式學習從地理的角度重走長征路項目背景 中央紅軍于1934年10月從江西出發,開始了偉大的長征,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2024年恰逢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項目目標探究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的地理環境,加深學生對長征精神的理解和認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歷史責任感。學習目標[課程目標]1.能夠運用地圖及工具,獲取長征路線的地理信息資料。2.能夠描述長征路線所經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及長征路線發展經濟的做法。3.能夠描述重走長征路的意義。[核心素養目標]1.主動學習及問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2.有效溝通和合作。項目團隊項目主持人團隊成員核心驅動問題[分解驅動問題1] 長征路線[任務]重走路線遵義會議是紅軍長征的轉折點,寫出該市所在省區的名稱 和簡稱 。終點吳起所在的省區行政中心是 。[分解驅動問題2]長征路線自然環境[任務]分析探究1.長征路線依次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江南丘陵、 高原、青藏高原、 高原。2.紅軍在1935年1月突破烏江天險進入遵義,此時遵義的氣候特點是 。所處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 地貌廣泛發育。3.當年紅軍長征路途艱辛,穿越眾多山脈、河流,困難重重,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有 、 、崩塌等。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4.1935年9月,長征中的中央紅軍翻越岷山的時候看到雪峰如海,又越過了B (山脈),到達延安。延安地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下列景觀位于該地區的是 。[分解驅動問題3]經濟發展[任務]合作交流1.重走長征路時,發現遵義所在省區部分地區經濟貧困落后。請你結合革命老區的特色,為其經濟可持續發展出謀獻策。。2.重走長征路時,會在大渡河、金沙江看到許多水電站,試分析原因。。3.隨著長征終點地區主色調由“黃”變“綠”,如今的人們開始富裕起來,針對該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當地人們采取了哪些主要的治理措施 。4.請從地理角度分析在革命老區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的意義。(至少寫一項)。成果展示[任務]總結歸納1.長征起點、終點人們的主食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 (氣候/地形)。2.重走長征路,并能沿途參觀紅軍長征留下的遺址遺跡,你認為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 ,請說明選擇的理由 。3.作為新時代中學生,如何理解長征精神,談談今后應該怎么做。。4.將本小組的調查結果以報告、手抄報等形式另附頁,粘貼在本頁相應位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項目式學習 從地理的角度重走長征路 - 學生版.docx 項目式學習 從地理的角度重走長征路.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