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一 北方地區基礎主干落實一、區域概況與自然環境 [填圖繪圖]描圖:在圖中用紅筆描出大興安嶺、長城、秦嶺、淮河。填圖:在圖中適當位置填出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秦嶺、淮河。1.區域概況:(1)位置:中國東部秦嶺—淮河線以北地區。(2)面積和人口:各約占全國的20%和40%。2.自然環境:(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主要地形區有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和C黃土高原等。(2)氣候:大部分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3)河流: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黑龍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黃河。二、經濟活動1.農業生產特征和主要農產品:(1)農業生產條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跨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年降水量大致為400~800毫米。(2)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種植業類型:旱作農業。(3)主要農業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關中平原。(4)主要農作物及作物熟制。區域 主要農作物 作物熟制長城以北 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等 一年一熟長城以南 冬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等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5)溫帶水果和地方特產。①溫帶水果: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②地方特產: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洛陽牡丹、蘭州白蘭瓜等。2.礦產與工業:(1)礦產資源。①種類:煤、鐵、石油等。②最大的能源產區: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長慶油田皆為特大型油田;山西省是中國出產煤炭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2)工業區:東北重工業區、京津唐工業區和山東半島工業區。(3)工業中心:太原、鄭州、西安、蘭州等。3.旅游:四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陽、開封。【地圖筆記】北方地區的地形教材再開發·P7影響長城南北作物熟制不同的氣候要素是什么 答:活動積溫。【漫畫思考】核能供暖比燃煤供暖有哪些優越性 答: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改善供暖區的空氣質量。【易錯提醒】1.北方地區降水少,但東北地區東部和北部的山地因緯度高、海拔高,氣溫低,蒸發量小,屬于濕潤地區。2.北方地區以旱作農業為主,但東北地區也種植水稻。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氣候對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影響【探究情境】 北方地區的溫度帶圖來自山東的小魯冬季到黑龍江農村探親,從火車上看到黑龍江土地上什么也沒有種植,而家鄉此時卻麥苗黝綠。讀北方地區溫度帶圖,完成下列問題。【概念地圖】 區域認知【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分布)說出黑龍江省和山東省所屬的溫度帶。答:黑龍江省大部分屬于中溫帶,西北部屬于寒溫帶,山東省屬于暖溫帶。2.(能力探究—原因)分析黑龍江和山東兩省氣候差異的成因。答:黑龍江省緯度高,受冬季風影響大,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暫;山東省緯度較低,受冬季風影響較小,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3.(高階探究—影響)黑龍江和山東兩省的氣候對農業生產有哪些影響 答:黑龍江省冬季氣溫較低,農作物不能越冬,小麥、甜菜等農作物一年一熟;山東省冬季氣溫較黑龍江省高,小麥可以越冬,并與其他農作物連種,農作物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圖解方法】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顯著。讀我國北方地區圖,完成1~3題。1.下列關于北方地區的描述錯誤的是(C)A.大致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C.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D.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2.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C)A.河流沒有結冰期B.耕地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為水稻C.植被為落葉闊葉林D.北方的房屋屋頂坡度大,墻體薄3.下列氣候類型圖中,符合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氣候特征的是(D) (2024·天水學業考)2023年“特種兵式旅游”火遍全網,一位湖南女大學生從4月25日至4月29日,5天爬完五岳,整個行程多數坐高鐵。其行程如圖所示,據此完成4、5題。4.該行程跨越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A)①北方地區 ②南方地區③西北地區 ④青藏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該學生到達河南時,沿途能看到(B)A.稻田連綿 B.麥田連片C.桑基魚塘 D.草原廣闊 我國二十四節氣農事歌中說:“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墑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結合下圖,完成6~8題。6.“雨水春雨貴如油”的地區主要是指(B)A.①②地區 B.②③地區C.③④地區 D.①④地區7.解決該地春季農田缺水問題的正確做法是(B)A.種植喜水作物 B.種植耐旱作物C.使用有機肥料 D.推廣大棚種植8.②地常見的農作物有(A)A.小麥、玉米 B.甘蔗、玉米C.水稻、大豆 D.水稻、油菜9.某中學組織學生在北方地區研學,同學們收集了如圖所示的資料,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仿照華北平原的資料,寫出A地形區的資料:這里是東北平原,屬于中溫帶,種植春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一年一熟。(2)經過比較遼中南和京津唐兩個工業基地,同學們注意到它們共同的發展優勢條件之一是臨渤海;與遼中南工業基地相比,京津唐工業基地的高新技術產業處于領先地位,其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眾多,技術力量雄厚。(3)到了B黃土高原(地形區),同學們住進當地的特色民居——窯洞。【關鍵能力·提升練】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壩林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三代塞罕壩林場人堅持植樹造林,為京津地區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態走廊。讀中國部分地區地形圖,完成10、11題。10.關于塞罕壩林場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A.位于暖溫帶、濕潤地區B.北側是內蒙古高原,南側是冀北山地C.位于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交界處附近D.年平均降水量在400 mm左右11.關于圖示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A)A.生態林對北方地區起到阻沙、防風和涵養水源的生態作用B.受氣候影響,東北平原只能種植冬小麥C.華北平原常見的自然災害是低溫凍害D.華北平原社會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2023年小麥產量最大的省——河南,古稱“中原”,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下圖為河南省地形圖和氣候資料、冬小麥生長條件簡介。閱讀圖文資料,完成12、13題。冬小麥生長條件溫度:日均溫10℃以上生長活躍,0℃時停止生長水分:每生產1千克小麥需1 000~1 200千克水土地:平整、肥力好12.河南省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大糧倉,農墾歷史悠久。下列選項不是河南省種植小麥的優勢條件的是(D)A.該省平原面積較大,耕地較充足,土地平整、肥力好B.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小麥生長C.有黃河水提供灌溉水源,水源充足D.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農田以水田為主13.華北平原的春旱是指出現在3—5月的干旱,下列工程或措施合理且可以緩解河南春旱的是(A)A.使用圖中從丹江口水庫向北經過鄭州引水工程的水源B.大量無節制抽取使用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C.大水漫灌,自流灌溉,這樣灌溉的效果好D.利用現有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向河南農田引水14.(2024·廣西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初二(5)班的同學在研讀地圖時,發現地理課堂上沒有學習過的“瓦日鐵路”,于是分組對此鐵路展開探究。下圖為瓦日鐵路示意圖。 第一小組發現,這條鐵路西起山西省呂梁市瓦塘鎮,東至山東省日照港,全長1260千米,于2014年12月建成通車。該鐵路以貨運為主,主要是將某種重要的礦產資源輸送到全國能源中轉基地日照港,2022、2023年貨運量突破1億噸。(1)第一小組認為,該鐵路是“晉(填省級行政區簡稱)煤(填礦產資源名稱)外運”的重要運輸通道。 第二小組繪制了鐵路沿線地形剖面圖(下圖)。(2)第二小組發現該鐵路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北方地區;在地勢第二級階梯經過黃土高原;在地勢第三級階梯經過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 第三小組對前兩組的結論進行了分析,他們提出疑問:固體礦產資源屬于大宗貨物,內陸地區長距離運輸固體大宗貨物一般優先選擇河運。但當前山西省卻主要采用陸路運輸的方式外運該礦產資源。(3)請分析當前山西省外運該礦產資源難以選擇河運的原因。(提示:可以從河流狀況對河運的影響等角度展開分析。)答:黃河流經山西省,但由于黃河水量較小,且季節變化明顯;下游形成地上河,與兩岸高差大,不利于建設港口。【教材再開發·版本互鑒】15.華北地區平原廣闊,耕地面積廣,但水資源明顯不足,尤其是春旱嚴重。結合濟南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分析華北地區春旱的原因及影響。(人教版八下P12活動)(1)說出華北地區春季(3-5月)的氣溫變化和降水特點。答:春季氣溫回升快;降水稀少。(2)春季,華北地區正值冬小麥返青,農田需水量大。分析華北地區春季的氣候特點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答:春季華北平原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且降水少,加之正值冬小麥返青,農田需水量大,因此春旱嚴重,干旱缺水會影響冬小麥生長和收成。(3)春季除干旱外,華北地區還易發生什么災害性天氣 對冬小麥有何影響 答:沙塵暴天氣。使冬小麥倒伏,影響冬小麥產量。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一 北方地區基礎主干落實一、區域概況與自然環境 [填圖繪圖]描圖:在圖中用紅筆描出大興安嶺、長城、秦嶺、淮河。填圖:在圖中適當位置填出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秦嶺、淮河。1.區域概況:(1)位置:中國東部 線以北地區。(2)面積和人口:各約占全國的 和 。2.自然環境:(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主要地形區有A 平原、B 平原和C 高原等。(2)氣候:大部分屬于 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3)河流: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二、經濟活動1.農業生產特征和主要農產品:(1)農業生產條件:地形 、土壤肥沃;地跨 帶、 帶和寒溫帶,年降水量大致為400~800毫米。(2)耕地類型:以 為主;種植業類型: 農業。(3)主要農業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平原。(4)主要農作物及作物熟制。區域 主要農作物 作物熟制長城以北 、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 等 一年 熟長城以南 、玉米、 、蕎麥、甘薯、谷子等 兩年 熟或一年 熟(5)溫帶水果和地方特產。①溫帶水果: 、梨、桃、杏、柿、棗、葡萄等。②地方特產:東北“三寶”( 、鹿茸、貂皮)、洛陽 、蘭州白蘭瓜等。2.礦產與工業:(1)礦產資源。①種類: 、鐵、 等。②最大的能源產區: 油田、勝利油田、長慶油田皆為特大型油田; 省是中國出產煤炭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2)工業區: 重工業區、 工業區和山東半島工業區。(3)工業中心: 、鄭州、西安、蘭州等。3.旅游:四大古都—— 、北京、洛陽、開封。【地圖筆記】北方地區的地形教材再開發·P7影響長城南北作物熟制不同的氣候要素是什么 【漫畫思考】核能供暖比燃煤供暖有哪些優越性 【易錯提醒】1.北方地區降水少,但東北地區東部和北部的山地因緯度高、海拔高,氣溫低,蒸發量小,屬于濕潤地區。2.北方地區以旱作農業為主,但東北地區也種植水稻。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氣候對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影響【探究情境】 北方地區的溫度帶圖來自山東的小魯冬季到黑龍江農村探親,從火車上看到黑龍江土地上什么也沒有種植,而家鄉此時卻麥苗黝綠。讀北方地區溫度帶圖,完成下列問題。【概念地圖】 區域認知【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分布)說出黑龍江省和山東省所屬的溫度帶。2.(能力探究—原因)分析黑龍江和山東兩省氣候差異的成因。3.(高階探究—影響)黑龍江和山東兩省的氣候對農業生產有哪些影響 【圖解方法】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顯著。讀我國北方地區圖,完成1~3題。1.下列關于北方地區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大致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C.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D.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2.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 )A.河流沒有結冰期B.耕地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為水稻C.植被為落葉闊葉林D.北方的房屋屋頂坡度大,墻體薄3.下列氣候類型圖中,符合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氣候特征的是( ) (2024·天水學業考)2023年“特種兵式旅游”火遍全網,一位湖南女大學生從4月25日至4月29日,5天爬完五岳,整個行程多數坐高鐵。其行程如圖所示,據此完成4、5題。4.該行程跨越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①北方地區 ②南方地區③西北地區 ④青藏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該學生到達河南時,沿途能看到( )A.稻田連綿 B.麥田連片C.桑基魚塘 D.草原廣闊 我國二十四節氣農事歌中說:“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墑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結合下圖,完成6~8題。6.“雨水春雨貴如油”的地區主要是指( )A.①②地區 B.②③地區C.③④地區 D.①④地區7.解決該地春季農田缺水問題的正確做法是( )A.種植喜水作物 B.種植耐旱作物C.使用有機肥料 D.推廣大棚種植8.②地常見的農作物有( )A.小麥、玉米 B.甘蔗、玉米C.水稻、大豆 D.水稻、油菜9.某中學組織學生在北方地區研學,同學們收集了如圖所示的資料,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仿照華北平原的資料,寫出A地形區的資料: 。(2)經過比較遼中南和京津唐兩個工業基地,同學們注意到它們共同的發展優勢條件之一是臨 海;與遼中南工業基地相比,京津唐工業基地的高新技術產業處于領先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3)到了B (地形區),同學們住進當地的特色民居—— 。【關鍵能力·提升練】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壩林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三代塞罕壩林場人堅持植樹造林,為京津地區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態走廊。讀中國部分地區地形圖,完成10、11題。10.關于塞罕壩林場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位于暖溫帶、濕潤地區B.北側是內蒙古高原,南側是冀北山地C.位于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交界處附近D.年平均降水量在400 mm左右11.關于圖示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生態林對北方地區起到阻沙、防風和涵養水源的生態作用B.受氣候影響,東北平原只能種植冬小麥C.華北平原常見的自然災害是低溫凍害D.華北平原社會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2023年小麥產量最大的省——河南,古稱“中原”,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下圖為河南省地形圖和氣候資料、冬小麥生長條件簡介。閱讀圖文資料,完成12、13題。冬小麥生長條件溫度:日均溫10℃以上生長活躍,0℃時停止生長水分:每生產1千克小麥需1 000~1 200千克水土地:平整、肥力好12.河南省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大糧倉,農墾歷史悠久。下列選項不是河南省種植小麥的優勢條件的是( )A.該省平原面積較大,耕地較充足,土地平整、肥力好B.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小麥生長C.有黃河水提供灌溉水源,水源充足D.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農田以水田為主13.華北平原的春旱是指出現在3—5月的干旱,下列工程或措施合理且可以緩解河南春旱的是( )A.使用圖中從丹江口水庫向北經過鄭州引水工程的水源B.大量無節制抽取使用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C.大水漫灌,自流灌溉,這樣灌溉的效果好D.利用現有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向河南農田引水14.(2024·廣西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初二(5)班的同學在研讀地圖時,發現地理課堂上沒有學習過的“瓦日鐵路”,于是分組對此鐵路展開探究。下圖為瓦日鐵路示意圖。 第一小組發現,這條鐵路西起山西省呂梁市瓦塘鎮,東至山東省日照港,全長1260千米,于2014年12月建成通車。該鐵路以貨運為主,主要是將某種重要的礦產資源輸送到全國能源中轉基地日照港,2022、2023年貨運量突破1億噸。(1)第一小組認為,該鐵路是“ (填省級行政區簡稱) (填礦產資源名稱)外運”的重要運輸通道。 第二小組繪制了鐵路沿線地形剖面圖(下圖)。(2)第二小組發現該鐵路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在地勢第二級階梯經過黃土高原;在地勢第三級階梯經過 平原和山東丘陵。 第三小組對前兩組的結論進行了分析,他們提出疑問:固體礦產資源屬于大宗貨物,內陸地區長距離運輸固體大宗貨物一般優先選擇河運。但當前山西省卻主要采用陸路運輸的方式外運該礦產資源。(3)請分析當前山西省外運該礦產資源難以選擇河運的原因。(提示:可以從河流狀況對河運的影響等角度展開分析。)【教材再開發·版本互鑒】15.華北地區平原廣闊,耕地面積廣,但水資源明顯不足,尤其是春旱嚴重。結合濟南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分析華北地區春旱的原因及影響。(人教版八下P12活動)(1)說出華北地區春季(3-5月)的氣溫變化和降水特點。(2)春季,華北地區正值冬小麥返青,農田需水量大。分析華北地區春季的氣候特點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3)春季除干旱外,華北地區還易發生什么災害性天氣 對冬小麥有何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章 第二節 一 北方地區 - 學生版.docx 第五章 第二節 一 北方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