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第九章 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 體系脈絡構建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北京市的建設和成就【鏈接·考點】1.北京的城市職能及發展方向:2.北京城市發展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問 題 措 施自然 環境 問題 浮塵、揚沙、沙塵暴天氣 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多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水資源匱乏 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調,興修水庫等人文 環境 問題 人口過多 控制人口數量交通擁擠 加快城市交通設施建設空氣污染 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關停污染嚴重的工廠住房緊張 加快城市改造與建設步伐【變式·提能】 (2024·南昌質檢)北京有許多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和100多個外國大使館。北京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下圖示意北京的地形與河流特征,完成1~4題。1.上述材料體現了北京具有的城市職能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經濟中心 D.對外交流中心2.北京市地形和地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海拔都在200米以下B.地勢東南高,西北低C.平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D.地形以丘陵、盆地為主3.老北京胡同被稱為“北京之魂”,政府在城市建設中可對其采取的措施是( )A.應該全部拆除B.有重點地保護和修繕C.原封不動地保留D.拆除后做成微型景觀4.目前,北京城市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工業落后B.科技人才少C.對外交通不便D.水源及環境問題考點二 臺灣省的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鏈接·考點】1.臺灣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間的關系:2.工業分布的成因:地形 西部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發達,為城市的形成和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發 歷史 西部平原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相距較近,大陸居民最先到達,開發歷史悠久市場 人口稠密,市場廣闊,促進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運便利,其中高雄是臺灣最大的港口,為臺灣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便利【變式·提能】 (2024·邢臺質檢)臺灣省是“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圖2是某同學繪制的關于臺灣省水能資源的思維導圖,完成5~8題。5.其中①②兩處應為( )A.溫帶海洋性、山地 B.季風、山地C.溫帶海洋性、平原 D.季風、平原6.臺灣省食品工業多沿海分布,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形平坦,交通發達B.沿海受地震、臺風影響較小C.中部氣候寒冷,環境惡劣D.中部多耕地,不宜建工廠7.影響臺灣島上鐵路線呈環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氣溫 B.降水 C.地形 D.河流8.臺灣省農漁產品運往祖國大陸,主要采用(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C.管道運輸 D.水路運輸考點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環境與經濟【鏈接·考點】1.新疆自然環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措施:2.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的意義:(1)西部:使我國西部的能源、原材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大促進西部經濟的發展,縮小東西部的經濟差距。(2)東部:可以緩解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可以改善東部日益嚴重的環境狀況。【變式·提能】9.(2024·日照模擬)新疆“海鮮”火了,南美白對蝦、冷水三文魚、大螃蟹……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銷至全國市場以及俄羅斯、東南亞各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在蒸發量大、降水量少的氣候條件下,土壤中水分蒸發后,鹽分留在土壤中,易形成鹽堿地。鹽堿地土層中的含鹽量極高,不適合農作物的種植,但適合養殖多種海產品。新疆鹽堿地廣布,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經成功在鹽堿地上進行了海鮮養殖。材料二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尼勒克縣是冷水魚養殖的優勢地。來自天山山脈的冰雪融水水質純凈冷涼,富含溶解氧,為三文魚的生長提供了優質的自然條件。材料三 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新疆略圖。(1)圖中甲河是 。下列四幅圖中, (填字母)能代表該河水量變化。(2)新疆的地形特點可以用“三山夾兩盆”來形容,圖中表示天山山脈的是 (填字母),其以南的 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內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采用的運輸方式是 ,在礦產資源開采的過程中應注意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運輸線路的修建遇到了很多難題,下列哪一項不是修建中遇到的大難題( )A.干旱 B.風沙 C.臺風 D.嚴寒(3)西氣東輸實現了“東西雙贏”戰略,西氣東輸工程給東部地區帶來的主要好處是( )①緩解當地能源短缺的局面②使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開發,增加財政收入③天然氣是潔凈能源,對大氣環境改善十分有利④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新疆地處內陸,以 氣候為主,降水稀少,試分析降水稀少的原因。(5)新疆可以發展海鮮養殖,量產海鮮,請根據材料分析原因。(兩點即可)考點四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治理【鏈接·考點】黃土高原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變式·提能】 “雨澇流泥漿,沖成萬條溝,肥土順水走,籽苗連根丟。”這首陜北民歌描述了黃土高原嚴重的環境問題。據此完成10~13題。10.材料中描述的黃土高原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A.水污染 B.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大氣污染11.描述黃土高原上的景觀正確的是( )A.小橋流水,前街后河B.千溝萬壑,窯洞層疊C.河網密布,四合院落D.椰樹林立,竹樓掩映12.造成該地區主要環境問題的自然原因有( )①黃土土質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引黃河水灌溉④采礦破壞地表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針對黃土高原面臨的問題采取的治理措施,錯誤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成果分層評價 (2024·棗莊二模)“北京中軸線”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中軸線及其兩側對稱的古建筑群見證了古都的歷史變遷。讀北京中軸線示意圖,完成1~3題。1.下列關于北京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完全保存舊城的格局和風貌B.加強舊城的拆舊蓋新,凸顯時代風貌C.既保存舊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風貌,又注重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D.北京人口不斷增加,應拆除一切低矮建筑,建設高層建筑2.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更加凸顯北京是全國的(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對外交流中心3.關于首都未來發展的說法可取的是( )A.產業轉型,不斷提高第二產業的比重B.吸引人口,不斷擴大廉價勞動力優勢C.優化交通,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D.有序疏解,遷移首都職能至雄安新區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省中南部,讀臺灣省沿北回歸線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4、5題。4.據圖文材料分析,臺灣省( )A.地勢中西高,東部低B.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C.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D.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5.受地形影響,臺灣省( )A.河流流程較短,水量較大B.阿里山是著名的觀光避暑勝地C.鐵路線布局呈放射狀分布D.西部地區降水量比東部地區大 準噶爾盆地氣候干旱,內部多荒漠。其東北側的阿爾泰山水分條件好,多優質牧場。本區人口多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分布。如圖示意卓婭家的放牧路線,據此完成6~8題。6.在山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分布有( )A.桑蠶基地 B.常綠闊葉林C.綠洲 D.野生牦牛群7.影響不同季節牧場位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 D.經度位置8.卓婭家的畜產品主要銷往新疆省級行政中心( )A.烏魯木齊 B.拉薩C.蘭州 D.西寧 1952年以來,陜西省榆林市韭園溝開展了持續七十多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下圖為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及韭園溝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1990—2021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 )A.呈上升趨勢 B.呈下降趨勢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10.下列組合與圖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對應正確的是( )A.墚峁頂——打壩淤地B.山坡——植樹種草C.溝底——種植經濟林D.山坡——草田輪作 “山路十八彎,萬物皆可酸”這句俗語描繪了貴州傳統飲食文化中“酸”的獨特地位。歷史上貴州食鹽主要依靠外地運輸,但運量小,難以滿足需求,于是當地人將食物儲存在壇子里發酵成酸食,代替食鹽調味。近年來,貴州多地大力發展酸菜加工產業,傳承傳統飲食文化,推動鄉村振興。下圖為貴州省地形分布圖。據此完成11~13題。11.歷史上貴州食鹽運輸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稀少,需求量小B.氣候炎熱,不易儲存C.光照強烈,蒸發旺盛D.地形崎嶇,交通不便12.食物在貴州容易發酵成酸食,主要得益于( )A.充足的水源 B.崎嶇的地形C.暖濕的氣候 D.肥沃的土壤13.利于貴州酸菜加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 )A.傳承和創新酸菜制作工藝B.開墾陡坡,增加蔬菜種植面積C.鼓勵家庭小作坊自產自銷D.酸水直接入河,降低環保成本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第九章 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 體系脈絡構建答案:①平原 ②政治、文化 ③福建 ④熱帶和亞熱帶季風 ⑤加工制造業 ⑥環島 ⑦山地和盆地 ⑧額爾齊斯 ⑨長絨棉 ⑩云貴 石漠化 煤電 烏鞘嶺 溝壑縱橫 植樹造林、種草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北京市的建設和成就【鏈接·考點】1.北京的城市職能及發展方向:2.北京城市發展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問 題 措 施自然 環境 問題 浮塵、揚沙、沙塵暴天氣 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多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水資源匱乏 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調,興修水庫等人文 環境 問題 人口過多 控制人口數量交通擁擠 加快城市交通設施建設空氣污染 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關停污染嚴重的工廠住房緊張 加快城市改造與建設步伐【變式·提能】 (2024·南昌質檢)北京有許多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和100多個外國大使館。北京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下圖示意北京的地形與河流特征,完成1~4題。1.上述材料體現了北京具有的城市職能是(D)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經濟中心 D.對外交流中心2.北京市地形和地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C)A.海拔都在200米以下B.地勢東南高,西北低C.平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D.地形以丘陵、盆地為主3.老北京胡同被稱為“北京之魂”,政府在城市建設中可對其采取的措施是(B)A.應該全部拆除B.有重點地保護和修繕C.原封不動地保留D.拆除后做成微型景觀4.目前,北京城市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D)A.工業落后B.科技人才少C.對外交通不便D.水源及環境問題考點二 臺灣省的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鏈接·考點】1.臺灣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間的關系:2.工業分布的成因:地形 西部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發達,為城市的形成和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發 歷史 西部平原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相距較近,大陸居民最先到達,開發歷史悠久市場 人口稠密,市場廣闊,促進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運便利,其中高雄是臺灣最大的港口,為臺灣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便利【變式·提能】 (2024·邢臺質檢)臺灣省是“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圖2是某同學繪制的關于臺灣省水能資源的思維導圖,完成5~8題。5.其中①②兩處應為(B)A.溫帶海洋性、山地 B.季風、山地C.溫帶海洋性、平原 D.季風、平原6.臺灣省食品工業多沿海分布,主要原因是(A)A.沿海地形平坦,交通發達B.沿海受地震、臺風影響較小C.中部氣候寒冷,環境惡劣D.中部多耕地,不宜建工廠7.影響臺灣島上鐵路線呈環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C)A.氣溫 B.降水 C.地形 D.河流8.臺灣省農漁產品運往祖國大陸,主要采用(D)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C.管道運輸 D.水路運輸考點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環境與經濟【鏈接·考點】1.新疆自然環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措施:2.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的意義:(1)西部:使我國西部的能源、原材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大促進西部經濟的發展,縮小東西部的經濟差距。(2)東部:可以緩解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可以改善東部日益嚴重的環境狀況。【變式·提能】9.(2024·日照模擬)新疆“海鮮”火了,南美白對蝦、冷水三文魚、大螃蟹……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銷至全國市場以及俄羅斯、東南亞各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在蒸發量大、降水量少的氣候條件下,土壤中水分蒸發后,鹽分留在土壤中,易形成鹽堿地。鹽堿地土層中的含鹽量極高,不適合農作物的種植,但適合養殖多種海產品。新疆鹽堿地廣布,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經成功在鹽堿地上進行了海鮮養殖。材料二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尼勒克縣是冷水魚養殖的優勢地。來自天山山脈的冰雪融水水質純凈冷涼,富含溶解氧,為三文魚的生長提供了優質的自然條件。材料三 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新疆略圖。(1)圖中甲河是塔里木河。下列四幅圖中,C(填字母)能代表該河水量變化。(2)新疆的地形特點可以用“三山夾兩盆”來形容,圖中表示天山山脈的是B(填字母),其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內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采用的運輸方式是管道運輸,在礦產資源開采的過程中應注意的生態環境問題是防止土地荒漠化。運輸線路的修建遇到了很多難題,下列哪一項不是修建中遇到的大難題(C)A.干旱 B.風沙 C.臺風 D.嚴寒(3)西氣東輸實現了“東西雙贏”戰略,西氣東輸工程給東部地區帶來的主要好處是(B)①緩解當地能源短缺的局面②使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開發,增加財政收入③天然氣是潔凈能源,對大氣環境改善十分有利④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新疆地處內陸,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稀少,試分析降水稀少的原因。答:深居內陸,距海遠;高大山脈阻擋,海上濕潤氣流難以到達。(5)新疆可以發展海鮮養殖,量產海鮮,請根據材料分析原因。(兩點即可)答:新疆緯度高,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水溫低,符合冷水魚生長的溫度條件;新疆鹽堿地廣布,含鹽量高,適合養殖海產品;水質純凈冷涼,富含溶解氧;日本核污水排放導致海洋污染,內陸水產養殖市場廣闊;冷藏保鮮等技術先進等。考點四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治理【鏈接·考點】黃土高原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變式·提能】 “雨澇流泥漿,沖成萬條溝,肥土順水走,籽苗連根丟。”這首陜北民歌描述了黃土高原嚴重的環境問題。據此完成10~13題。10.材料中描述的黃土高原主要的環境問題是(C)A.水污染 B.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大氣污染11.描述黃土高原上的景觀正確的是(B)A.小橋流水,前街后河B.千溝萬壑,窯洞層疊C.河網密布,四合院落D.椰樹林立,竹樓掩映12.造成該地區主要環境問題的自然原因有(A)①黃土土質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引黃河水灌溉④采礦破壞地表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針對黃土高原面臨的問題采取的治理措施,錯誤的是(D)A.① B.② C.③ D.④成果分層評價 (2024·棗莊二模)“北京中軸線”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中軸線及其兩側對稱的古建筑群見證了古都的歷史變遷。讀北京中軸線示意圖,完成1~3題。1.下列關于北京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C)A.完全保存舊城的格局和風貌B.加強舊城的拆舊蓋新,凸顯時代風貌C.既保存舊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風貌,又注重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D.北京人口不斷增加,應拆除一切低矮建筑,建設高層建筑2.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更加凸顯北京是全國的(B)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對外交流中心3.關于首都未來發展的說法可取的是(C)A.產業轉型,不斷提高第二產業的比重B.吸引人口,不斷擴大廉價勞動力優勢C.優化交通,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D.有序疏解,遷移首都職能至雄安新區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省中南部,讀臺灣省沿北回歸線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4、5題。4.據圖文材料分析,臺灣省(D)A.地勢中西高,東部低B.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C.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D.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5.受地形影響,臺灣省(B)A.河流流程較短,水量較大B.阿里山是著名的觀光避暑勝地C.鐵路線布局呈放射狀分布D.西部地區降水量比東部地區大 準噶爾盆地氣候干旱,內部多荒漠。其東北側的阿爾泰山水分條件好,多優質牧場。本區人口多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分布。如圖示意卓婭家的放牧路線,據此完成6~8題。6.在山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分布有(C)A.桑蠶基地 B.常綠闊葉林C.綠洲 D.野生牦牛群7.影響不同季節牧場位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C)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 D.經度位置8.卓婭家的畜產品主要銷往新疆省級行政中心(A)A.烏魯木齊 B.拉薩C.蘭州 D.西寧 1952年以來,陜西省榆林市韭園溝開展了持續七十多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下圖為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及韭園溝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1990—2021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A)A.呈上升趨勢 B.呈下降趨勢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10.下列組合與圖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對應正確的是(B)A.墚峁頂——打壩淤地B.山坡——植樹種草C.溝底——種植經濟林D.山坡——草田輪作 “山路十八彎,萬物皆可酸”這句俗語描繪了貴州傳統飲食文化中“酸”的獨特地位。歷史上貴州食鹽主要依靠外地運輸,但運量小,難以滿足需求,于是當地人將食物儲存在壇子里發酵成酸食,代替食鹽調味。近年來,貴州多地大力發展酸菜加工產業,傳承傳統飲食文化,推動鄉村振興。下圖為貴州省地形分布圖。據此完成11~13題。11.歷史上貴州食鹽運輸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D)A.人口稀少,需求量小B.氣候炎熱,不易儲存C.光照強烈,蒸發旺盛D.地形崎嶇,交通不便12.食物在貴州容易發酵成酸食,主要得益于(C)A.充足的水源 B.崎嶇的地形C.暖濕的氣候 D.肥沃的土壤13.利于貴州酸菜加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A)A.傳承和創新酸菜制作工藝B.開墾陡坡,增加蔬菜種植面積C.鼓勵家庭小作坊自產自銷D.酸水直接入河,降低環保成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第九章 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 大單元復習任務單(四) - 學生版.docx 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第九章 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 大單元復習任務單(四).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