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學 科 英語年 級 四年級 教科書版本及章節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 《英語(一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 Unit 4 Asking for Help第二部分:單元教學設計單元學習主題 Asking for Help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本單元主題屬于“人與社會”范疇,涉及“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中的“安全意識”。本單元內容圍繞 Asking for Help 這一主題展開,涉及五個語篇。包括兩組對話,兩篇配圖短文和一個配圖故事。各個語篇從不同場景談論了求助的必要性,介紹了在購物情境、借物情境、走失情境、緊急情況下的正確求助方法,單元內各語篇與單元主題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三個子主題,即“了解求助的必要性,對求助有基本認識” “學會正確的求助方法,形成合理求助意識” “能夠在不同情景中合理求助”。各課時圍繞單元主題和子主題展開,課時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緊密關聯。學習活動按照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三個層次逐步展開,循序漸進。學生將零散的知識內容有意義的聯系起來,構建基于主題的結構化知識,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學會在不 同場景中運用合理方法積極求助,解決問題,保護自己。2.單元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單元學習目標:了解求助的必要性,對求助有基本認識。 能夠聽懂、會說文具等詞匯,并能在購物情境中表達自己需求,了解求助的必要性。 學會正確的求助方法,形成合理求助意識。 能夠用 Excuse me, Can I use your...,please 等功能句禮貌借物,并能對他人請求予以禮貌回應。 能夠讀懂有關走失求助的語篇,學會在走失時正確求助。 能夠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各種求助電話,在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能夠撥打緊急電話求助。 能夠讀懂有關空難求助的故事,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想辦法求助。 能夠在不同情景中合理求助 能夠判斷求助方式的合理性,根據不同場景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求助。單元學習重點: 能夠用 Excuse me, Can I use your...,please 等功能句禮貌借物,并能對他人請求予以禮貌回應。 能夠讀懂有關走失求助的語篇,學會在走失時正確求助。 能夠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各種求助電話,在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能夠撥打緊急電話求助。 能夠讀懂有關空難求助的故事,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想辦法求助。單元學習難點: 能夠判斷求助方式的合理性,根據不同場景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求助。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教學結構圖)第三部分: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In an Emergency Story time課型 新授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章/單元復習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專題復習課□ 其他□1.教學內容分析What Mary 和媽媽乘坐的飛機發生故障墜毀,媽媽受傷。Mary 急中生智,在雪地上寫下 SOS 求救,最終獲救。 Why 生活中遇到困難或危險時,要積極想辦法,運用自己的學識,冷靜合理地運用恰當有效的方式求救。 How(見右圖)2.學習者分析生活經驗: 通過課前訪談,了解到學生對于野外遇險情況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對其求助方法不夠了解,安全意識不強。 學生已有知識儲備: 經過本單元第一、二課時的學習,學生能初步運用功能句 Can I use...please?表達借物需求。認知特點: 四年級學生喜歡與同伴交流,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喜歡小故事,愿意小組合作表演故事。3.學習目標確定能夠借助圖片和閱讀策略讀懂故事內容。 能夠借助故事地圖復述故事。 能夠合作創編表演野外遇險求助情景,并進行評價。4.學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 能夠借助圖片和閱讀策略讀懂故事內容。 能夠借助故事地圖復述故事。學習難點: 能夠合作創編表演野外遇險求助情景,并進行評價。5.學習評價設計6.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復習鞏固,知識再現教師活動 1 出示思維導圖,提問:What emergency numbers we have learned 學生活動 1 回顧上一課內容, 思考生活中常見的 emergency numbers.教師活動 2 出示不同的緊急情況照片,提問學生: Which number we should call 學生活動 2 結合圖片內容回答在不同的場景下打哪個緊急電話求助。 Possible answers: We should call 119/110/120/122.活動意圖說明: 借助思維導圖,復習梳理上一節課提到的緊急情況求助方法,總結前一課時內容, 同時為本節課所要講授的 SOS 求助方法做好鋪墊,引入故事內容。環節二:圖片環游,讀前預測教師活動 3 創設情境: If we have no phone in an emergency, what should we do 啟發學生思考。 學生活動 3 學生思考緊急情況下沒有電話該如何求助。 Possible answers: SOS教師活動 4 圖片環游,指導學生觀察圖片,進行讀前預測。 Who’s in the story Where are they 學生活動 4 觀察圖片,讀前預測。 Possible answers: A girl and a woman. On the mountain. What is the problem The plane crashes.活動意圖說明: 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談論沒有電話如何緊急求助,激活學生已知。通過圖片環游進行讀前預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環節三:深入閱讀,理解故事教師活動 5 播放 P1-3 故事音頻,指導學生帶著問題 (Who Where What’s the problem )聽 讀故事,并嘗試尋找答案。 學生活動 5 聽讀故事,嘗試在故事中尋找答案。教師活動 6 指導學生集體朗讀 P1 文本,回答前兩個 問題 Who Where 學生活動 6 閱讀 P1 文本,回答前兩個問題: Possible answers: Mary and her mother. On the mountain.教師活動 7 指導學生示范朗讀 P2 文本,其他學生默讀,解決第三個問題:What’s the problem 借助自然拼讀教授單詞 crash 發音,并展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該詞匯. 學生活動 7 部分學生示范朗讀 P2 文本,其他學生默 讀,回答第三個問題: The plane crashes. 借助自然拼讀學習發音,利用圖片理解詞 匯 crash.教師活動 8 教師示范 narrator,指導部分學生表演 P3 故事內容,關注 problem of Mary’s mother. 引導學生同伴討論 What would Mary say to her mum 并指導學生表演。 學生活動 8 根 據 示 范 表 演 關 注 problem of Mary’s mother. Mary’s mother is hurt. 同 伴 討 論 What would Mary say to her mum 并表演。教師活動 9 指導學生自主閱讀 P4-6 文本并圈畫關鍵 詞 , 解 決 最 后 一 個 問 題 : What’s the solution 啟發學生思考: Why does Mary write SOS with her feet 學生活動 9 閱讀 P4-6 文本,回答最后一個問題: Mary writes SOS. 思考 Why does Mary write SOS Possible answers: It’s so big that others can see clearly.教師活動 10 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學生關注 How are Mary and her mum saved 利用自然拼讀教授發音,展示相關圖片幫 助學生理解詞匯 pilot 和 rescue. 學生活動 10 觀看視頻,關注 Mary 和媽媽如何獲救。 借助自然拼讀學習發音,并利用圖片理解 詞匯 pilot 和 rescue.教師活動 11 補充 SOS 視頻,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緊 急情況用 SOS 求救。 提問:What SOS signals can we use 指導 學生思考生活中還可以使用哪些求救信 號。 學生活動 11 觀看視頻,了解 SOS 相關知識. 結合生活實際談論 SOS 求救信號。教師活動 12 指導學生同伴互助朗讀故事。 學生活動 12 同伴互助,大聲朗讀故事。活動意圖說明: 1.通過聽讀、集體朗讀、示范閱讀、自主默讀和同伴互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幫助學 生梳理 story elements: Who Where Problem Solution 并通過圈畫關鍵詞培養閱 讀策略和方法。 2.同伴討論創編 Mary 和媽媽的對話,為后續表演故事做鋪墊。 3.補充 SOS 相關視頻讓學生更深入理解 SOS 在緊急情況下的重要性。環節四:讀后活動,梳理故事教師活動 13 啟發學生結合故事內容,自擬題目。 Can you give a title of the story 學生活動 13 結合故事內容,思考題目。 Possible answers: Rescue/ SOS教師活動 14 指導學生自讀故事并完成故事排序。 學生活動 14 自讀故事,并完成故事排序。教師活動 15 引導學生結合板書 story elements 復述故 事。 學生活動 15 學生根據板書內容和語言框架復述故事。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自擬題目和故事排序等讀后活動,檢測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借 助故事地圖,梳理故事要素 story elements: title,characters,setting,problem and solution,檢測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環節五:聯系實際,創編故事教師活動 16 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Mary 學生活動 16 思考對 Mary 的評價 Possible answers:10 She is brave/smart/calm.教師活動 17 提問:If you were Mary, what would you do 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創編故事結局。 給出故事表演評價表,指導學生表演故 事。 學生活動 17 聯系實際,結合故事評價表小組合作創編 故事,并對其他組的故事表演給出評價。活動意圖說明: 利用表演評價表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創編故事結局,培養學生的遷移 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在緊急遇險時學會合理尋求幫助。7 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1.故事地圖。教師利用故事地圖指導學生復述故事,學生對故事四要素(Title, characters,problem and solution)更加清晰。由于本課故事沒有題目,教師啟發學生 結合故事內容,發揮想象力自擬題目,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使故事更加 完整。 2.教學評一體化。本課教學中教師使用教師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評價方式,將 評價貫穿在學生的閱讀活動中,特別是小組互評的評價標準能指導學生如何創編故 事,對學生的創作有重要意義。學生自評表幫助學生總結回顧本科所學內容,讓學 生對學習目標有了更清晰的了解。8 教學反思與改進反思: 1. 本課教師通過設計學習理解(圖片環游、大聲朗讀、同伴互讀、自主默讀圈畫、 讀后排序等活動)、應用實踐(深度思考、借助故事地圖復述故事)和遷移創新(人 物評價和創編故事)等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2. 本課主題為 SOS,部分學生對 SOS 了解比較少,教師補充為什么使用 SOS 相關 視頻,并啟發學生頭腦風暴,思考 SOS 救助信號。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生活經 驗較少,還需要老師進一步指導。 3. 本課遷移創新環節,教師通過提問 If you were Mary, what would you do 啟發學生 創編故事結局:Mary 還可以如何自救。同時教師補充不同維度的表演評價標準,讓 學生明白如何表演。部分學生在語言環節還是有些難度,教師可以在討論過程中關 注并進一步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