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命題新方向一 跨學科融合角度一 地理與語文命題點 結合語文教材中課文、詩歌、諺語、小說、詩詞等考查學生的地理素養突破點 借用詩歌、詩詞、課文、小說、諺語等,設置考查背景,推測環境特征,分析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新題體驗】1.我國浩如煙海的古代詩詞中,不乏描述地理現象、揭示地理規律的詩句。下列對詩詞的理解正確的是(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描述的是a地區景觀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b牧區的景觀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揭示了冬季風難以到達c地區D.“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揭示了d區南北兩側地理差異明顯 這片廣袤的黃土地已經被水流蝕割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皺臉……就在這大自然無數黃色的皺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著千千萬萬的人。(引自路遙《平凡的世界》)據此,完成2、3題。2.文中所述的區域地形特征是( )A.平坦開闊 B.沃野千里C.千溝萬壑 D.起伏和緩3.“黃土地”上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其形成的有利條件有( )①土壤疏松,便于耕作②大河流經,水源充足③山高谷深,河網密布④氣候干旱,沙漠廣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24·達州學業考)“紅日升在東方,其大道滿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懷,承一脈血流淌……”歌曲《萬疆》表達了我們對祖國深深的愛慕之情。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中國詩詞有許多名篇佳作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下列詩詞描述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對應正確的是 。A.甲地區: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B.乙地區:高原萬里盡滄桑,冰川雪域映寒光C.丙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丁地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2)“冰城”哈爾濱所在的 平原,是我國最大平原,這里黑土廣布,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 熟的需求。(3)圖中跨區域資源調配的一線、二線工程是 。(4)丁地區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探險, 鐵路的全線通車,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快速發展。(5) 是長江中游地區最大的城市;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從地形、氣候、人類活動等任一方面作答即可)角度二 地理與生物命題點 1.結合生物習性推斷適應種植或生存區域的地理狀況,并借此分析可以引進、推廣這種生物種植的區域。 2.結合自然環境的獨特性、脆弱性和適應性,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的自然原因。 3.結合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分析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突破點 1.借用動物遷徙活動的路線,分析沿線地區自然環境差異。 2.不同氣候對農作物分布的影響:不同氣候條件下適合生長的農作物和飼養的動物類型【新題體驗】 小天鵝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于東北、內蒙古、新疆北部及華北一帶,在南方越冬。讀小天鵝在我國境內的主要棲息地和遷徙路線示意圖,完成5、6題。5.圖中遷徙路線( )A.只經過了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B.只經過了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C.穿越了秦嶺-淮河一線D.經過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6.在我國,小天鵝越冬的最北處在甲地,這里適合越冬的優勢條件是( )A.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暖濕潤B.地處暖溫帶、濕潤區C.冬季高溫多雨,易于小天鵝繁殖D.冬季風被秦嶺阻擋,氣候溫暖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特色農業+區域發展主題】材料一 蔓越莓原產北美地區,適宜生長在冷涼的沼澤或濕地中,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材料二 近年來位于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撫遠市從北美成功引種蔓越莓,填補了國內蔓越莓鮮果市場的空白。如今,蔓越莓產業已經成為撫遠的支柱產業,不僅帶動了就業,還帶動了農業特色觀光旅游的快速發展。未來,撫遠市將致力于建成一個集蔓越莓生產、銷售和產品深加工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生產基地,打造“東方蔓越莓之都”。材料三 圖1為撫遠市及周邊地形圖,圖2為撫遠市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1)簡述東北地區的地形特征。(2)分析撫遠市引種蔓越莓的有利自然條件。(3)從社會和經濟角度,簡述撫遠市發展蔓越莓產業的意義。8.(2024·湖北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智慧生態治沙 振興美麗鄉村【過渡地帶 生態脆弱】 風水梁鎮位于庫布齊沙漠東緣,當地風沙活動頻繁。圖1示意庫布齊沙漠及風水梁鎮的位置。(1)庫布齊沙漠東緣位于黃土高原以北,距離海洋較 ,降水較 ,生態脆弱。【種養結合 生態治沙】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當地選擇種植沙柳(圖2)。沙柳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耐割易生,固沙效果顯著。獺兔適合在干燥的環境中生活,善于挖掘沙土,尋食干草、草根,且喜食沙柳。沙柳的生長和獺兔的活動相互促進。風水梁鎮居民通過種植沙柳和養殖獺兔,實現了沙漠變綠洲,并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2)舉例說明獺兔活動對沙柳生長的積極作用。(3)說出種植沙柳對獺兔養殖業的有利影響。【因地制宜 持續發展】 風水梁鎮因地制宜,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獺兔養殖產業。但有專家指出,獺兔養殖要保持適度的規模,否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4)請說出當地居民若盲目擴大獺兔養殖規模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角度三 地理與歷史(歷史事實、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等)命題點 1.結合歷史事實,分析某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變遷。 2.利用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條件,認識到歷史事件的自然環境的必然突破點 1.利用革命紀念地,考查紀念地分布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 2.利用史實,考查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新題體驗】 我國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結合我國部分農業文化遺產分布圖,完成9~11題。9.圖示區域分布農業文化遺產最多的地區是( )A.青藏地區 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 D.北方地區10.新化紫鵲界梯田所在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 )A.湘 B.冀 C.魯 D.豫11.圖中芒康彩色古鹽井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高寒 B.濕熱 C.干旱 D.濕冷12.讀史料學地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探究一 唐蕃古道促發展資料一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后,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唐蕃古道因文成公主和親吐蕃而聞名中外,這是一條中原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從長安(今西安)到拉薩,路途遙遠,路況復雜,這條道路翻開了雪域高原的新篇章,促進了兩地共同發展。文成公主入藏從中原帶來了五谷種子和菜籽,它們成功地適應了高原的水土。資料二 文成公主入藏路線示意圖。(1)說出文成公主入藏路線的起點和終點所在的地理區域: 。(2)推測文成公主入藏后將從中原帶來的五谷種子和菜籽種植在哪個地區長勢最好,并簡述其原因。。(3)下圖示意傳說中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宮堡式建筑群,請說出其名稱 。探究二 天塹變通途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交通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高原孤島”墨脫公路通車,以拉薩為中心的高等級公路網快速形成,復興號首次開上高原……人們的出行再也不像古人那樣不便。(4)西藏交通線在建設時會遇到哪些難題 。探究三 旅游促發展 隨著青藏地區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人踏上這片“凈土”。“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5 763.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 125.96億元,旅游經濟在全區國民經濟總收入中占比達到33.3%。(5)假如你去西藏旅游,請寫出一種你進藏時應攜帶的物品,并說明你攜帶該物品的原因。。(任寫一條即可)角度四 地理與物理(風能、水能、海陸差異特性等)命題點 1.風能、水能推動發電,屬于清潔能源。 2.季風氣候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 3.地理實驗的設計需要應用物理知識加以組織突破點 1.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的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2.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一般風力較大,風能資源豐富。 3.我國東部地處世界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最大的地區,故季風氣候顯著【新題體驗】 近年來隨著用電量持續增長,臺灣省部分地區出現斷電情況。目前臺灣正在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綠”能。讀臺灣省地形圖,完成13~15題。13.臺灣省能源消耗大的原因有( )①土地面積大②人口較稠密③農林漁業發展④電子工業發達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14.臺灣島開發“綠”能的優勢是( )A.全部位于熱帶,可開發太陽能B.主要通過鐵路運輸進口天然氣C.島嶼四面環海,風能資源充足D.西部沿海平原煤炭資源較豐富15.臺灣省水能資源豐富,其開發水能的不利條件是( )A.東中部是山脈,地勢落差大B.年降水總量大,河流流量大C.冬季寒冷,河流的結冰期長D.河流短小,流量季節變化大命題新方向一 跨學科融合角度一 地理與語文命題點 結合語文教材中課文、詩歌、諺語、小說、詩詞等考查學生的地理素養突破點 借用詩歌、詩詞、課文、小說、諺語等,設置考查背景,推測環境特征,分析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新題體驗】1.我國浩如煙海的古代詩詞中,不乏描述地理現象、揭示地理規律的詩句。下列對詩詞的理解正確的是(D)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描述的是a地區景觀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b牧區的景觀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揭示了冬季風難以到達c地區D.“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揭示了d區南北兩側地理差異明顯 這片廣袤的黃土地已經被水流蝕割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皺臉……就在這大自然無數黃色的皺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著千千萬萬的人。(引自路遙《平凡的世界》)據此,完成2、3題。2.文中所述的區域地形特征是(C)A.平坦開闊 B.沃野千里C.千溝萬壑 D.起伏和緩3.“黃土地”上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其形成的有利條件有(A)①土壤疏松,便于耕作②大河流經,水源充足③山高谷深,河網密布④氣候干旱,沙漠廣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24·達州學業考)“紅日升在東方,其大道滿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懷,承一脈血流淌……”歌曲《萬疆》表達了我們對祖國深深的愛慕之情。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中國詩詞有許多名篇佳作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下列詩詞描述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對應正確的是C。A.甲地區: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B.乙地區:高原萬里盡滄桑,冰川雪域映寒光C.丙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丁地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2)“冰城”哈爾濱所在的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平原,這里黑土廣布,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求。(3)圖中跨區域資源調配的一線、二線工程是西氣東輸。(4)丁地區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探險,青藏鐵路的全線通車,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快速發展。(5)武漢是長江中游地區最大的城市;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從地形、氣候、人類活動等任一方面作答即可)答: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河道彎曲;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等;中下游地區圍湖造田,降低蓄洪能力等。角度二 地理與生物命題點 1.結合生物習性推斷適應種植或生存區域的地理狀況,并借此分析可以引進、推廣這種生物種植的區域。 2.結合自然環境的獨特性、脆弱性和適應性,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的自然原因。 3.結合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分析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突破點 1.借用動物遷徙活動的路線,分析沿線地區自然環境差異。 2.不同氣候對農作物分布的影響:不同氣候條件下適合生長的農作物和飼養的動物類型【新題體驗】 小天鵝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于東北、內蒙古、新疆北部及華北一帶,在南方越冬。讀小天鵝在我國境內的主要棲息地和遷徙路線示意圖,完成5、6題。5.圖中遷徙路線(C)A.只經過了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B.只經過了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C.穿越了秦嶺-淮河一線D.經過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6.在我國,小天鵝越冬的最北處在甲地,這里適合越冬的優勢條件是(D)A.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暖濕潤B.地處暖溫帶、濕潤區C.冬季高溫多雨,易于小天鵝繁殖D.冬季風被秦嶺阻擋,氣候溫暖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特色農業+區域發展主題】材料一 蔓越莓原產北美地區,適宜生長在冷涼的沼澤或濕地中,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材料二 近年來位于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撫遠市從北美成功引種蔓越莓,填補了國內蔓越莓鮮果市場的空白。如今,蔓越莓產業已經成為撫遠的支柱產業,不僅帶動了就業,還帶動了農業特色觀光旅游的快速發展。未來,撫遠市將致力于建成一個集蔓越莓生產、銷售和產品深加工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生產基地,打造“東方蔓越莓之都”。材料三 圖1為撫遠市及周邊地形圖,圖2為撫遠市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1)簡述東北地區的地形特征。答:以平原和山地為主,中部為平原,東、北、西三面高,中部低。(2)分析撫遠市引種蔓越莓的有利自然條件。答:氣溫低,滿足蔓越莓喜冷涼的氣候要求;該區域(地處三江平原)沼澤泥炭地多,黑土有機質含量高,滿足蔓越莓生長的土壤條件。(3)從社會和經濟角度,簡述撫遠市發展蔓越莓產業的意義。答:提供就業崗位,提高居民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8.(2024·湖北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智慧生態治沙 振興美麗鄉村【過渡地帶 生態脆弱】 風水梁鎮位于庫布齊沙漠東緣,當地風沙活動頻繁。圖1示意庫布齊沙漠及風水梁鎮的位置。(1)庫布齊沙漠東緣位于黃土高原以北,距離海洋較遠,降水較少,生態脆弱。【種養結合 生態治沙】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當地選擇種植沙柳(圖2)。沙柳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耐割易生,固沙效果顯著。獺兔適合在干燥的環境中生活,善于挖掘沙土,尋食干草、草根,且喜食沙柳。沙柳的生長和獺兔的活動相互促進。風水梁鎮居民通過種植沙柳和養殖獺兔,實現了沙漠變綠洲,并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2)舉例說明獺兔活動對沙柳生長的積極作用。答:獺兔的活動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供養分、提高植物存活率和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對沙柳的生長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3)說出種植沙柳對獺兔養殖業的有利影響。答:種植沙柳對獺兔養殖業具有顯著的有利影響,不僅能夠提供豐富的飼料來源,改善生態環境,還能提升經濟效益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 持續發展】 風水梁鎮因地制宜,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獺兔養殖產業。但有專家指出,獺兔養殖要保持適度的規模,否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4)請說出當地居民若盲目擴大獺兔養殖規模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答:土地荒漠化加劇。角度三 地理與歷史(歷史事實、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等)命題點 1.結合歷史事實,分析某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變遷。 2.利用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條件,認識到歷史事件的自然環境的必然突破點 1.利用革命紀念地,考查紀念地分布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 2.利用史實,考查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新題體驗】 我國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結合我國部分農業文化遺產分布圖,完成9~11題。9.圖示區域分布農業文化遺產最多的地區是(B)A.青藏地區 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 D.北方地區10.新化紫鵲界梯田所在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A)A.湘 B.冀 C.魯 D.豫11.圖中芒康彩色古鹽井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A)A.高寒 B.濕熱 C.干旱 D.濕冷12.讀史料學地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探究一 唐蕃古道促發展資料一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后,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唐蕃古道因文成公主和親吐蕃而聞名中外,這是一條中原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從長安(今西安)到拉薩,路途遙遠,路況復雜,這條道路翻開了雪域高原的新篇章,促進了兩地共同發展。文成公主入藏從中原帶來了五谷種子和菜籽,它們成功地適應了高原的水土。資料二 文成公主入藏路線示意圖。(1)說出文成公主入藏路線的起點和終點所在的地理區域:起點位于北方地區,終點位于青藏地區。(2)推測文成公主入藏后將從中原帶來的五谷種子和菜籽種植在哪個地區長勢最好,并簡述其原因。雅魯藏布江谷地。谷地海拔較低,熱量相對充足;地勢相對平坦;有充足的灌溉水源。(3)下圖示意傳說中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宮堡式建筑群,請說出其名稱布達拉宮。探究二 天塹變通途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交通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高原孤島”墨脫公路通車,以拉薩為中心的高等級公路網快速形成,復興號首次開上高原……人們的出行再也不像古人那樣不便。(4)西藏交通線在建設時會遇到哪些難題 多年凍土發育,建設難度大;高寒缺氧的氣候環境,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多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難度大。探究三 旅游促發展 隨著青藏地區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人踏上這片“凈土”。“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5 763.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 125.96億元,旅游經濟在全區國民經濟總收入中占比達到33.3%。(5)假如你去西藏旅游,請寫出一種你進藏時應攜帶的物品,并說明你攜帶該物品的原因。墨鏡、防曬霜——西藏太陽輻射強;氧氣瓶——西藏海拔高,空氣稀薄;厚外套——西藏海拔高,氣溫相對較低。(任寫一條即可)角度四 地理與物理(風能、水能、海陸差異特性等)命題點 1.風能、水能推動發電,屬于清潔能源。 2.季風氣候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 3.地理實驗的設計需要應用物理知識加以組織突破點 1.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的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2.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一般風力較大,風能資源豐富。 3.我國東部地處世界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最大的地區,故季風氣候顯著【新題體驗】 近年來隨著用電量持續增長,臺灣省部分地區出現斷電情況。目前臺灣正在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綠”能。讀臺灣省地形圖,完成13~15題。13.臺灣省能源消耗大的原因有(B)①土地面積大②人口較稠密③農林漁業發展④電子工業發達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14.臺灣島開發“綠”能的優勢是(C)A.全部位于熱帶,可開發太陽能B.主要通過鐵路運輸進口天然氣C.島嶼四面環海,風能資源充足D.西部沿海平原煤炭資源較豐富15.臺灣省水能資源豐富,其開發水能的不利條件是(D)A.東中部是山脈,地勢落差大B.年降水總量大,河流流量大C.冬季寒冷,河流的結冰期長D.河流短小,流量季節變化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命題新方向 一 跨學科融合 - 學生版.docx 命題新方向 一 跨學科融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