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祖國的首都——北京基礎主干落實一、政治文化中心[填圖繪圖]·描圖:描出北京的輪廓。 ·填圖:在圖中相應位置填出渤海、天津市、河北省、燕山、西山。1.自然地理特征:地理 位置 經緯度位置 大致位于 、相對位置 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北面背靠群山,與 省、 市相鄰地勢 由 向 傾斜氣候 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 主要河流 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和人工運河—— 運河流向 自 向 注入 海2.城市職能: 中心、文化中心、 中心及科技創新中心。3.鐵路線:A 線,B京九線,C京廣線,D京包線,E 線。二、歷史悠久的古都1.名勝古跡: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等。2.歷史文化傳統: 、胡同、牌樓等。三、現代化的大都市1.現代化的立體交通:(1)市區形成了 的快速道路網。(2)全國最大的 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2.城市發展與保護:(1)保護:在城市建設中,重視 文化建筑的保護和 的改善。(2)發展目標:國家首都、 、文化名城、 。【質疑判斷】(1)北京不僅是我國科技創新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 )(2)北京古城城址變遷向靠近水源的地方發展。( )圖解知識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立德樹人—文化名城 北京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7處)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跡7 309項,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漫畫助學 北京四合院多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窗朝向南方的原因是什么 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究情境 圖文資料 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概念地圖 綜合思維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現象)推測北京通過“瘦身健體”后可以緩解的“大城市病”。2.(能力探究—條件)簡述天津市武清區承接北京先進制造業的優勢條件。3.(高階探究—影響)說明武清區承接先進制造業給當地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圖解方法】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2024·臨汾期中)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勝利召開。讀北京市位置示意圖,完成1~3題。1.北京的地勢特征是( )A.東高西低 B.中間高四周低C.南高北低 D.西北高東南低2.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體現了北京是( )A.全國政治中心 B.國際交往中心C.全國文化中心 D.科技創新中心3.北京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游客,下列體現北京獨特文化的是( )A.竹樓、游神 B.胡同、京劇C.冰雕、秦腔 D.面塑、窯洞 (2024·成都學業考改編)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北京中軸線”成為北京第八項世界遺產。下圖示意“北京中軸線”。據此完成4、5題。4.“北京中軸線”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A.東西走向 B.南北走向C.東北—西南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5.作為著名古都,北京擁有眾多世界文化遺產。下列不屬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是( ) (2024·河南學業考)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10周年。天津市寶坻區依托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建設,形成了“創新研發在北京,成果轉化在寶坻”的合作模式。如圖為寶坻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6.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可重點發展( )A.金屬冶煉 B.食品加工C.紡織服裝 D.生物醫藥7.北京和寶坻間的高效聯動得益于( )A.良好的生態環境 B.便捷的交通通信C.龐大的消費市場 D.充足的勞動人口 國際氫能示范區是大興區和清華大學等共建項目,大興區成為北京新的產業集聚區。如圖示意北京市大興區的位置。據此完成8~10題。8.北京大力發展氫能源汽車,主要原因可能是( )A.制造成本低 B.減排效果更好C.技術門檻低 D.燃料容易獲得9.清華大學等機構為研發氫能汽車提供( )A.廣闊的市場 B.豐富的勞動力C.先進的科技 D.廉價的原料10.大興區成為北京新的產業集聚區,有助于疏解北京( )A.各種首都的職能 B.中心城區的人口C.國際交往中心職能 D.政治、文化中心職能【關鍵能力·提升練】 (2023·懷化學業考)讀環渤海經濟區示意圖,完成11、12題。11.環渤海經濟區發展的優勢條件是( )A.礦產豐富,海陸交通便利B.水資源豐富C.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D.多僑鄉,可以吸引海外投資12.北京作為環渤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其核心優勢是( )A.外國大使館和國際組織駐華機構眾多B.環境優美C.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人才眾多,科技發達D.歷史文化悠久 (2024·南陽模擬)曹妃甸昔日的荒涼灘涂上,一座鋼鐵“夢工廠”迅速崛起,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位于北京的首鋼舊廠房改造成了現代化的產業園區,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和人才入駐。讀首鋼搬遷線路圖,完成13、14題。13.首鋼從北京搬遷至曹妃甸工業區,可以( )①帶動曹妃甸區域工業發展②改善北京城區大氣環境質量③完善曹妃甸基礎設施建設④解決北京水資源短缺的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4.首鋼舊廠房所在產業園區可重點發展( )A.油氣產業 B.機械制造C.文化創意 D.紡織工業 四合院承載著北京的傳統文化,其正房的前方多植夏季樹葉茂盛、秋冬樹葉凋零的落葉闊葉樹。讀四合院圖,完成15、16題。15.四合院坐北朝南,門窗朝向南方,這是因為北京冬季和夏季分別盛行( )A.偏南風、偏北風 B.偏北風、偏南風C.東風、西風 D.西風、東風16.四合院正房的前方多植落葉闊葉樹,而不植四季常綠的松柏等針葉樹,其地理原因是( )A.土壤貧瘠,針葉樹難以存活B.氣溫寒冷,針葉樹不宜生長C.降水豐富,落葉闊葉樹遮風擋雨D.落葉闊葉樹夏可遮陽,冬可采光17.(2023·北京學業考)北京是著名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現代化大都市。圍繞新時代北京建設新成就,同學們開展學習交流。圖1為北京市簡圖。圖2為2015-2020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統計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主題一 生態之城 北京市水資源短缺,部分河段曾經干涸、污染嚴重。經過綜合治理,多條河流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水清岸綠,其中再生水功不可沒。(1)圖中,北京市主要河流有 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河等。(2)自2015年以來,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呈現 趨勢,其中,利用量最多的是 用水。再生水已經成為北京市供水的重要來源。主題二 科技之城 北京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地,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打造兩大產業帶,發揮科技示范引領作用。(3)“三城一區”與兩大產業帶相互支撐,共同發展。北京市主要依托 ,打造北部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主要依托 打造南部先進智造產業帶。(將數字序號填寫在對應的橫線上)①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②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4)建設“三城一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最能體現出北京是全國的( )(單項選擇)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主題三 文化之城 博物館以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形式,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學習機會。北京市政府制定規劃,積極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5)依據資料,概括北京市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有利條件。(6)從生態、科技、文化的角度,任選其一,結合實例,說出北京建設新成就的積極影響。第四節 祖國的首都——北京基礎主干落實一、政治文化中心[填圖繪圖]·描圖:描出北京的輪廓。 ·填圖:在圖中相應位置填出渤海、天津市、河北省、燕山、西山。1.自然地理特征:地理 位置 經緯度位置 大致位于40°N、116°E相對位置 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北面背靠群山,與河北省、天津市相鄰地勢 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 主要河流 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和人工運河——京杭運河流向 自西北向東南注入渤海2.城市職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及科技創新中心。3.鐵路線:A京滬線,B京九線,C京廣線,D京包線,E京哈線。二、歷史悠久的古都1.名勝古跡:長城、北京故宮、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等。2.歷史文化傳統:四合院、胡同、牌樓等。三、現代化的大都市1.現代化的立體交通:(1)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2)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2.城市發展與保護:(1)保護:在城市建設中,重視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和環境質量的改善。(2)發展目標: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質疑判斷】(1)北京不僅是我國科技創新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2)北京古城城址變遷向靠近水源的地方發展。(√)圖解知識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立德樹人—文化名城 北京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7處)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跡7 309項,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漫畫助學 北京四合院多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窗朝向南方的原因是什么 答:四合院坐北朝南是為了躲避北方冬季寒冷的西北風,門窗朝向南方,是為了采光。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究情境 圖文資料 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概念地圖 綜合思維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現象)推測北京通過“瘦身健體”后可以緩解的“大城市病”。答:交通壓力降低;緩解住房緊張;城市空氣質量提高;生態環境變好等。2.(能力探究—條件)簡述天津市武清區承接北京先進制造業的優勢條件。答:讀圖可知,天津市武清區距離北京較近,多條交通線經過,交通便利;武清區有眾多科技產業園區,科技力量雄厚;政府的政策支持等。3.(高階探究—影響)說明武清區承接先進制造業給當地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答:武清區承接先進制造業,提高了科技水平,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了整體的經濟發展;承接先進制造業,促進了當地的就業,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增加了財政收入;促進了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圖解方法】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2024·臨汾期中)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勝利召開。讀北京市位置示意圖,完成1~3題。1.北京的地勢特征是(D)A.東高西低 B.中間高四周低C.南高北低 D.西北高東南低2.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體現了北京是(A)A.全國政治中心 B.國際交往中心C.全國文化中心 D.科技創新中心3.北京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游客,下列體現北京獨特文化的是(B)A.竹樓、游神 B.胡同、京劇C.冰雕、秦腔 D.面塑、窯洞 (2024·成都學業考改編)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北京中軸線”成為北京第八項世界遺產。下圖示意“北京中軸線”。據此完成4、5題。4.“北京中軸線”的延伸方向大致是(B)A.東西走向 B.南北走向C.東北—西南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5.作為著名古都,北京擁有眾多世界文化遺產。下列不屬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是(D) (2024·河南學業考)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10周年。天津市寶坻區依托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建設,形成了“創新研發在北京,成果轉化在寶坻”的合作模式。如圖為寶坻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6.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可重點發展(D)A.金屬冶煉 B.食品加工C.紡織服裝 D.生物醫藥7.北京和寶坻間的高效聯動得益于(B)A.良好的生態環境 B.便捷的交通通信C.龐大的消費市場 D.充足的勞動人口 國際氫能示范區是大興區和清華大學等共建項目,大興區成為北京新的產業集聚區。如圖示意北京市大興區的位置。據此完成8~10題。8.北京大力發展氫能源汽車,主要原因可能是(B)A.制造成本低 B.減排效果更好C.技術門檻低 D.燃料容易獲得9.清華大學等機構為研發氫能汽車提供(C)A.廣闊的市場 B.豐富的勞動力C.先進的科技 D.廉價的原料10.大興區成為北京新的產業集聚區,有助于疏解北京(B)A.各種首都的職能 B.中心城區的人口C.國際交往中心職能 D.政治、文化中心職能【關鍵能力·提升練】 (2023·懷化學業考)讀環渤海經濟區示意圖,完成11、12題。11.環渤海經濟區發展的優勢條件是(A)A.礦產豐富,海陸交通便利B.水資源豐富C.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D.多僑鄉,可以吸引海外投資12.北京作為環渤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其核心優勢是(C)A.外國大使館和國際組織駐華機構眾多B.環境優美C.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人才眾多,科技發達D.歷史文化悠久 (2024·南陽模擬)曹妃甸昔日的荒涼灘涂上,一座鋼鐵“夢工廠”迅速崛起,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位于北京的首鋼舊廠房改造成了現代化的產業園區,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和人才入駐。讀首鋼搬遷線路圖,完成13、14題。13.首鋼從北京搬遷至曹妃甸工業區,可以(A)①帶動曹妃甸區域工業發展②改善北京城區大氣環境質量③完善曹妃甸基礎設施建設④解決北京水資源短缺的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4.首鋼舊廠房所在產業園區可重點發展(C)A.油氣產業 B.機械制造C.文化創意 D.紡織工業 四合院承載著北京的傳統文化,其正房的前方多植夏季樹葉茂盛、秋冬樹葉凋零的落葉闊葉樹。讀四合院圖,完成15、16題。15.四合院坐北朝南,門窗朝向南方,這是因為北京冬季和夏季分別盛行(B)A.偏南風、偏北風 B.偏北風、偏南風C.東風、西風 D.西風、東風16.四合院正房的前方多植落葉闊葉樹,而不植四季常綠的松柏等針葉樹,其地理原因是(D)A.土壤貧瘠,針葉樹難以存活B.氣溫寒冷,針葉樹不宜生長C.降水豐富,落葉闊葉樹遮風擋雨D.落葉闊葉樹夏可遮陽,冬可采光17.(2023·北京學業考)北京是著名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現代化大都市。圍繞新時代北京建設新成就,同學們開展學習交流。圖1為北京市簡圖。圖2為2015-2020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統計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主題一 生態之城 北京市水資源短缺,部分河段曾經干涸、污染嚴重。經過綜合治理,多條河流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水清岸綠,其中再生水功不可沒。(1)圖中,北京市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河等。(2)自2015年以來,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利用量最多的是環境用水。再生水已經成為北京市供水的重要來源。主題二 科技之城 北京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地,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打造兩大產業帶,發揮科技示范引領作用。(3)“三城一區”與兩大產業帶相互支撐,共同發展。北京市主要依托②,打造北部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主要依托①打造南部先進智造產業帶。(將數字序號填寫在對應的橫線上)①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②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4)建設“三城一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最能體現出北京是全國的(C)(單項選擇)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主題三 文化之城 博物館以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形式,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學習機會。北京市政府制定規劃,積極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5)依據資料,概括北京市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有利條件。答:博物館數量多,基礎設施完善、年接待能力強,技術先進,方便線上游覽等。(6)從生態、科技、文化的角度,任選其一,結合實例,說出北京建設新成就的積極影響。答:生態方面:生態之城,北京經過綜合治理,多條河流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水清岸綠;“三城一區”與兩大產業帶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科技方面:多家博物館利用人工智能、AR等高新技術,建設云資源,方便觀眾線上游覽,有利于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學習的機會,同時節約資源。文化方面:博物館以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形式,北京“博物館之城”的建設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章 第四節 祖國的首都——北京 - 學生版.docx 第六章 第四節 祖國的首都——北京.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