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 嚴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基礎主干落實一、嚴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形 地表破碎,地面坡度大土質 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植被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氣候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人為原因。①人多地少,開發歷史悠久,長期的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②修路、采礦等人類活動破壞地表。2.水土流失的危害:(1)帶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農田和村莊。(2)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3)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難。二、水土保持[填圖繪圖]·填圖:在示意圖中相應位置填出水土保持的具體措施。1.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質疑判斷】(1)黃土高原和西北地區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生態環境脆弱。(×)(2)黃土高原自然災害頻發,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旱澇災害。(√)圖解知識立德樹人—治理成就 70多年來,黨和國家十分關心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治理,至2017年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較退耕還林還草前的1999年增加了約33%,入黃泥沙減少至每年2億噸以下。縱觀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歷史,從曾經的鳥無棲樹,到今天約65%的植被覆蓋率,可謂“天翻地覆慨而慷”。知識拓展梯田的種類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探究情境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擬實驗 歷史上的黃土高原:林草繁茂,環境宜人,大量的野生動物在此棲息、繁衍。 近代治理前的黃土高原:荒山禿嶺,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 為什么歷史上的黃土高原和近代治理前的黃土高原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 下面我們就通過分組模擬實驗探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概念地圖 綜合思維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實驗)興趣小組設計了四組對比實驗,具體實驗過程如圖所示。(燒杯中的陰影部分表示泥沙)讀圖完成表格。實驗 實驗結果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實驗1 降水強度①大(填“大”或“小”),水土流失嚴重。 ②黃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實驗2 ③沙土(填“沙土”或“黏土”)土壤,水土流失嚴重。 ④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孔隙較多。實驗3 植被⑤稀疏(填“茂密”或“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⑥黃土高原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護。實驗4 地表坡度⑦陡(填“陡”或“緩”),水土流失嚴重。 ⑧黃土高原地形破碎,地表坡度較大。2.(能力探究—人為)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答:過度放牧,毀林開荒,修路、采礦等。3.(高階探究—治理)針對上述水土流失的原因,你能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嗎 答:植樹種草,修建梯田、擋土壩,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2023·鹽城模擬)“這片廣袤的黃土地已經被水流蝕割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皺臉……”(摘自路遙《平凡的世界》),文字描述的地方位于圖中陰影區。讀圖完成1~3題。1.圖中陰影區(B)A.主要分布在青、陜、晉、冀B.該地區傳統民居為窯洞C.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長城以北,秦嶺以南D.沙漠、戈壁廣布2.造成文中描述“這片廣袤的黃土地已經被水流蝕割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B)①土質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過度開墾、過度放牧④采礦、修路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3.針對圖示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是(C)A.陡坡修筑梯田,種植果樹B.緩坡開墾荒地,發展糧食生產C.坡腳修擋土壩、護坡等工程D.陡坡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 (2024·南昌期中)“雨澇流泥漿,沖成萬條溝,肥土順水流,籽苗連根丟……”這首陜北民歌描述了黃土高原嚴重的環境問題,據此完成4~6題。4.材料中描述的黃土高原主要的環境問題是(C)A.水污染B.荒漠化C.水土流失D.大氣污染5.造成該地區主要環境問題的人為原因有(B)①黃土土質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過度開墾、過度放牧④采礦破壞地表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6.針對黃土高原面臨的問題采取的治理措施,錯誤的是(D)A.① B.② C.③ D.④7.讀水土保持護坡林的作用示意圖,看護坡林帶是怎樣防治水土流失的。(1)在經過護坡林帶前,山坡徑流的泥沙含量大(填“大”或“小”),經過兩道護坡林帶后,入河的是微量清水。(2)植物的樹冠、枯枝落葉攔截雨水,緩解(填“緩解”或“加劇”)雨水對地面的直接沖刷。(3)部分山坡徑流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沿根系下滲(填“蒸發”或“下滲”)成為地下水,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4)據圖可知,建設護坡林可以(B)A.防風固沙,保護農田B.涵養水源,保持水土C.吸煙滯塵,減弱噪聲D.防御災害,保障農業穩產【關鍵能力·提升練】 (2023·河南學業考)1952年以來,陜西省榆林市韭園溝開展了持續七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讀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黃河流域范圍及韭園溝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圖,完成8、9題。8.1990-2021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A)A.呈上升趨勢 B.呈下降趨勢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9.下列組合與圖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對應正確的是(B)A.墚峁頂——打壩淤地B.山坡——植樹種草C.溝底——種植經濟林D.山坡——草田輪作 近年來,黃土高原地區針對采礦過程中形成的廢石堆采取了臺階式平整治理方法(如圖),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根據圖文材料,完成10~12題。10.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環境作用是(C)A.減少噪聲 B.凈化空氣C.保持水土 D.吸煙滯塵11.護坡擋墻主要的作用是(D)A.降低坡度 B.阻擋水流C.減少地震 D.保護坡體12.廢石堆治理過程中,當地選用牧草而不是野生雜草,目的是(D)A.保持水土 B.降低成本C.美化環境 D.發展牧業【教材再開發·活動拓展】13.讀黃土高原地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A處地形平坦,在農業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耕地,黃土高原傳統的糧食作物是小米。(2)黃土高原的成因中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支持。黃土高原表面溝壑縱橫的原因是流水的侵蝕。(3)B處若作為農業用地應修建梯田,為減少水土流失,C處應打壩淤地,進行水土保持。二 嚴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基礎主干落實一、嚴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形 地表破碎,地面坡度大土質 黃土土質 ,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植被 地表裸露,缺乏 保護氣候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2)人為原因。①人多地少,開發歷史悠久,長期的 導致生態環境惡化。② 、 等人類活動破壞地表。2.水土流失的危害:(1)帶走地表 ,破壞農田和村莊。(2)自然災害加劇, 惡化。(3)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 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難。二、水土保持[填圖繪圖]·填圖:在示意圖中相應位置填出水土保持的具體措施。1. 等生物措施與 、 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陡坡地 ,過度放牧的地方 等。【質疑判斷】(1)黃土高原和西北地區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生態環境脆弱。( )(2)黃土高原自然災害頻發,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旱澇災害。( )圖解知識立德樹人—治理成就 70多年來,黨和國家十分關心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治理,至2017年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較退耕還林還草前的1999年增加了約33%,入黃泥沙減少至每年2億噸以下。縱觀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歷史,從曾經的鳥無棲樹,到今天約65%的植被覆蓋率,可謂“天翻地覆慨而慷”。知識拓展梯田的種類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探究情境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擬實驗 歷史上的黃土高原:林草繁茂,環境宜人,大量的野生動物在此棲息、繁衍。 近代治理前的黃土高原:荒山禿嶺,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 為什么歷史上的黃土高原和近代治理前的黃土高原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 下面我們就通過分組模擬實驗探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概念地圖 綜合思維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實驗)興趣小組設計了四組對比實驗,具體實驗過程如圖所示。(燒杯中的陰影部分表示泥沙)讀圖完成表格。實驗 實驗結果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實驗1 降水強度① (填“大”或“小”),水土流失嚴重。 ②實驗2 ③ (填“沙土”或“黏土”)土壤,水土流失嚴重。 ④實驗3 植被⑤ (填“茂密”或“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⑥實驗4 地表坡度⑦ (填“陡”或“緩”),水土流失嚴重。 ⑧2.(能力探究—人為)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3.(高階探究—治理)針對上述水土流失的原因,你能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嗎 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2023·鹽城模擬)“這片廣袤的黃土地已經被水流蝕割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皺臉……”(摘自路遙《平凡的世界》),文字描述的地方位于圖中陰影區。讀圖完成1~3題。1.圖中陰影區( )A.主要分布在青、陜、晉、冀B.該地區傳統民居為窯洞C.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長城以北,秦嶺以南D.沙漠、戈壁廣布2.造成文中描述“這片廣袤的黃土地已經被水流蝕割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土質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過度開墾、過度放牧④采礦、修路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3.針對圖示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陡坡修筑梯田,種植果樹B.緩坡開墾荒地,發展糧食生產C.坡腳修擋土壩、護坡等工程D.陡坡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 (2024·南昌期中)“雨澇流泥漿,沖成萬條溝,肥土順水流,籽苗連根丟……”這首陜北民歌描述了黃土高原嚴重的環境問題,據此完成4~6題。4.材料中描述的黃土高原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A.水污染B.荒漠化C.水土流失D.大氣污染5.造成該地區主要環境問題的人為原因有( )①黃土土質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過度開墾、過度放牧④采礦破壞地表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6.針對黃土高原面臨的問題采取的治理措施,錯誤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讀水土保持護坡林的作用示意圖,看護坡林帶是怎樣防治水土流失的。(1)在經過護坡林帶前,山坡徑流的泥沙含量 (填“大”或“小”),經過兩道護坡林帶后,入河的是 。(2)植物的樹冠、枯枝落葉攔截雨水, (填“緩解”或“加劇”)雨水對地面的直接沖刷。(3)部分山坡徑流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沿根系 (填“蒸發”或“下滲”)成為地下水,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4)據圖可知,建設護坡林可以( )A.防風固沙,保護農田B.涵養水源,保持水土C.吸煙滯塵,減弱噪聲D.防御災害,保障農業穩產【關鍵能力·提升練】 (2023·河南學業考)1952年以來,陜西省榆林市韭園溝開展了持續七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讀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黃河流域范圍及韭園溝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圖,完成8、9題。8.1990-2021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 )A.呈上升趨勢 B.呈下降趨勢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9.下列組合與圖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對應正確的是( )A.墚峁頂——打壩淤地B.山坡——植樹種草C.溝底——種植經濟林D.山坡——草田輪作 近年來,黃土高原地區針對采礦過程中形成的廢石堆采取了臺階式平整治理方法(如圖),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根據圖文材料,完成10~12題。10.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環境作用是( )A.減少噪聲 B.凈化空氣C.保持水土 D.吸煙滯塵11.護坡擋墻主要的作用是( )A.降低坡度 B.阻擋水流C.減少地震 D.保護坡體12.廢石堆治理過程中,當地選用牧草而不是野生雜草,目的是( )A.保持水土 B.降低成本C.美化環境 D.發展牧業【教材再開發·活動拓展】13.讀黃土高原地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A處地形平坦,在農業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 ,黃土高原傳統的糧食作物是 。(2)黃土高原的成因中 得到了廣泛的支持。黃土高原表面溝壑縱橫的原因是 。(3)B處若作為農業用地應修建 ,為減少水土流失,C處應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章 第三節 二 嚴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 學生版.docx 第六章 第三節 二 嚴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