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一 山環水繞 沃野千里基礎主干落實[填圖繪圖]·填圖:在圖中填出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東北平原。·填圖:在圖中相應位置填出省級行政中心哈爾濱、長春、沈陽。1.位置、范圍:位于我國 部,包括A 省、B吉林省和C 省。2.地形、河流:(1)地形類型:以 和平原為主。(2)地形分布。東 部 中 部 西 部 北 部長白山地 平原 大興安嶺(3)河流。a 、b 中國與Ⅰ 界河 形成c 與支流嫩江沖積成松嫩平原d鴨綠江、圖們江 中國與Ⅱ 界河e 形成遼河平原(4)山河大勢: 。3.氣候:(1)氣溫:大部分地區冬季 ,夏季 。(2)降水:降水較多且集中在 季,冬季以降 為主。(3)類型: 氣候;特征: 。【質疑判斷】(1)東北的傳統民居具有屋頂坡度小,墻體厚的特征。( )(2)常用“白山黑水”形容東北三省,“白山”是指長白山,“黑水”是指黑龍江。( )圖解知識東北三省山河大勢立德樹人-睦鄰維穩 2004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元首正式宣布,中俄長4 300多千米的邊界線走向已全部確定。一條和平穩定的中俄邊界有利于貫徹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有利于將兩國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全面深化,同時也有利于中國北部邊境的長期和平與安寧。漫畫思考東北三省為什么冬季漫長而寒冷 疑難點撥東北三省為什么有濕潤區 東北三省緯度較高,日照相對較少,氣溫較低,蒸發量小。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探究情境 哈爾濱第40屆冰雪節 2024年哈爾濱第40屆冰雪節推出了百余項特色冰雪活動,促進冰雪全產業鏈發展,推動特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讀圖,探究下列問題。概念地圖 綜合思維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變化)總結東北地區雪期及積雪厚度由南向北的變化規律。2.(能力探究—差異)(1)圖中雪期最短的城市是 ,積雪厚度最大的城市是 。(2)簡析圖中①山脈東側年降水量多于西側的主要原因。3.(高階探究—影響)(1)雪鄉的傳統民居具有房頂坡度較大、墻體較厚、窗戶較小等特點,分析這種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歸納東北三省發展冰雪旅游的優越自然資源。【圖解方法】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2024·武漢期中)讀東北地區簡圖,完成1~3題。1.以下省級行政區域中,東北三省包括( )①黑龍江省 ②吉林省 ③遼寧省 ④河北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東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是( )A.山地和平原 B.山地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 D.高原和平原3.下列描述,最符合該地區特點的是( )A.地表崎嶇,千溝萬壑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C.氣候冷濕,茶園遍布 D.水田連片,油菜金黃 (2024·煙臺學業考改編)2024年元旦前后,哈爾濱冰雪旅游火出圈,帶動了周邊很多城市和景區都火起來。春節期間,煙臺的小明隨家人也到東北地區享受了一場冰雪盛宴。結合哈爾濱氣候統計圖(圖1),完成4、5題。4.小明一家游覽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圖2)。哈爾濱打造冰雪文化景觀的自然條件優勢有( )①地形崎嶇多山地,冰雕造型豐富②冬季寒冷而漫長,展覽時間長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④河流較多,原材料豐富廉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旅行中,小明在長白山區拍攝了一張當地傳統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圖)。據悉,“地窨子”以前是當地漁獵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臨水而建,屬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結合圖片推測“地窨子”(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②一般南向開門,北向有窗③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④有利于防寒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圖,完成6、7題。6.松花江哈爾濱段,河流結冰期約為( )A.一個月 B.三個月C.五個月 D.七個月7.4月份松花江流量明顯增大,其主要原因為( )A.大氣降水明顯增多,河流水量增加B.河流上游水庫放水,河流水量增加C.氣溫回升,冰雪消融,形成短暫的汛期D.高山積雪和冰川大量融化,河流水量增加【關鍵能力·提升練】 (2024·深圳期中)2023年的冬天,來自廣西的11個小朋友勇闖東北,孩子們在東北的旅行被全程呵護,引發了一場廣西與東北的“雙向奔赴”,讓東北旅游“走紅”網絡。據此完成8~10題。8.網友們親切地把廣西的小朋友稱為( )A.“小麻花” B.“小凍梨”C.“小哈密瓜” D.“小砂糖橘”9.孩童們在東北最可能體驗到的旅游項目是( )A.潑水節 B.滑雪C.采茶 D.賽龍舟10.東北旅游“走紅”網絡,下列有利于東北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是( )①擴大各個旅游景區的范圍,提升景區品質②借助媒體力量,拓展旅游市場③完善基礎配套,提升服務質量④出臺優惠措施,增加吸引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教材再開發·版本互鑒】11.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案例 難忘的零下37℃ 1997年3月6日,我隨廣東省日全食科學考察觀測團一行飛往哈爾濱。當時廣州的氣溫為21℃。到達哈爾濱機場時已是下午4時多,氣溫為2℃。 3月7日:專列從哈爾濱出發,開往我國鐵路網上位置最北的西林吉站。林海雪原,綿延不斷。 3月8日:乘汽車從西林吉到漠河北極村參觀。黑龍江封凍的冰層可行駛卡車,民宅屋頂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好一個玉砌銀裝的北國。 3月9日:6時,到觀測場地做準備,天寒地凍,呵氣成霜。日全食開始時,冷風驟起,寒鴉歸林。拍攝日全食時,一摸到接在照相機上的望遠鏡筒,手就被凍在上面了。溫度計顯示當時溫度為-37℃。(粵教八下P34“案例”)材料二(中圖版七下P33圖)(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冬季氣溫分布有何特點 (2)分析漠河冬季氣溫極低的原因。(3)你認為東北可以開展哪些特色旅游項目 第二節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一 山環水繞 沃野千里基礎主干落實[填圖繪圖]·填圖:在圖中填出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東北平原。·填圖:在圖中相應位置填出省級行政中心哈爾濱、長春、沈陽。1.位置、范圍:位于我國東北部,包括A黑龍江省、B吉林省和C遼寧省。2.地形、河流:(1)地形類型:以山地和平原為主。(2)地形分布。東 部 中 部 西 部 北 部長白山地 東北平原 大興安嶺 小興安嶺(3)河流。a黑龍江、b烏蘇里江 中國與Ⅰ俄羅斯界河 形成 三江平原c松花江 與支流嫩江沖積成松嫩平原d鴨綠江、圖們江 中國與Ⅱ朝鮮界河e遼河 形成遼河平原(4)山河大勢:山環水繞、沃野千里。3.氣候:(1)氣溫: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2)降水:降水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為主。(3)類型:溫帶季風氣候;特征:冷濕。【質疑判斷】(1)東北的傳統民居具有屋頂坡度小,墻體厚的特征。(×)(2)常用“白山黑水”形容東北三省,“白山”是指長白山,“黑水”是指黑龍江。(√)圖解知識東北三省山河大勢立德樹人-睦鄰維穩 2004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元首正式宣布,中俄長4 300多千米的邊界線走向已全部確定。一條和平穩定的中俄邊界有利于貫徹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有利于將兩國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全面深化,同時也有利于中國北部邊境的長期和平與安寧。漫畫思考東北三省為什么冬季漫長而寒冷 答:緯度高,氣溫低。疑難點撥東北三省為什么有濕潤區 東北三省緯度較高,日照相對較少,氣溫較低,蒸發量小。重點主題探究主題 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探究情境 哈爾濱第40屆冰雪節 2024年哈爾濱第40屆冰雪節推出了百余項特色冰雪活動,促進冰雪全產業鏈發展,推動特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讀圖,探究下列問題。概念地圖 綜合思維探究式問題鏈 1.(入門探究—變化)總結東北地區雪期及積雪厚度由南向北的變化規律。答:雪期由南向北逐漸變長;積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漸變厚。2.(能力探究—差異)(1)圖中雪期最短的城市是沈陽,積雪厚度最大的城市是漠河。(2)簡析圖中①山脈東側年降水量多于西側的主要原因。答:東側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多。3.(高階探究—影響)(1)雪鄉的傳統民居具有房頂坡度較大、墻體較厚、窗戶較小等特點,分析這種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答:這里氣候冷濕,冬季以降雪為主,房頂坡度較大,有利于積雪滑落,防止雪在房頂過多積存;墻體較厚、窗戶較小能有效減緩室內外熱量的交換,有利于室內保溫。(2)歸納東北三省發展冰雪旅游的優越自然資源。答:冬季寒冷漫長,積雪厚度大,雪期長,冰雪資源豐富;靠近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森林資源豐富,林海雪原獨具特色等。【圖解方法】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基礎練】 (2024·武漢期中)讀東北地區簡圖,完成1~3題。1.以下省級行政區域中,東北三省包括(A)①黑龍江省 ②吉林省 ③遼寧省 ④河北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東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是(A)A.山地和平原 B.山地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 D.高原和平原3.下列描述,最符合該地區特點的是(B)A.地表崎嶇,千溝萬壑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C.氣候冷濕,茶園遍布 D.水田連片,油菜金黃 (2024·煙臺學業考改編)2024年元旦前后,哈爾濱冰雪旅游火出圈,帶動了周邊很多城市和景區都火起來。春節期間,煙臺的小明隨家人也到東北地區享受了一場冰雪盛宴。結合哈爾濱氣候統計圖(圖1),完成4、5題。4.小明一家游覽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圖2)。哈爾濱打造冰雪文化景觀的自然條件優勢有(B)①地形崎嶇多山地,冰雕造型豐富②冬季寒冷而漫長,展覽時間長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④河流較多,原材料豐富廉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旅行中,小明在長白山區拍攝了一張當地傳統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圖)。據悉,“地窨子”以前是當地漁獵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臨水而建,屬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結合圖片推測“地窨子”(B)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②一般南向開門,北向有窗③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④有利于防寒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圖,完成6、7題。6.松花江哈爾濱段,河流結冰期約為(C)A.一個月 B.三個月C.五個月 D.七個月7.4月份松花江流量明顯增大,其主要原因為(C)A.大氣降水明顯增多,河流水量增加B.河流上游水庫放水,河流水量增加C.氣溫回升,冰雪消融,形成短暫的汛期D.高山積雪和冰川大量融化,河流水量增加【關鍵能力·提升練】 (2024·深圳期中)2023年的冬天,來自廣西的11個小朋友勇闖東北,孩子們在東北的旅行被全程呵護,引發了一場廣西與東北的“雙向奔赴”,讓東北旅游“走紅”網絡。據此完成8~10題。8.網友們親切地把廣西的小朋友稱為(D)A.“小麻花” B.“小凍梨”C.“小哈密瓜” D.“小砂糖橘”9.孩童們在東北最可能體驗到的旅游項目是(B)A.潑水節 B.滑雪C.采茶 D.賽龍舟10.東北旅游“走紅”網絡,下列有利于東北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是(D)①擴大各個旅游景區的范圍,提升景區品質②借助媒體力量,拓展旅游市場③完善基礎配套,提升服務質量④出臺優惠措施,增加吸引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教材再開發·版本互鑒】11.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案例 難忘的零下37℃ 1997年3月6日,我隨廣東省日全食科學考察觀測團一行飛往哈爾濱。當時廣州的氣溫為21℃。到達哈爾濱機場時已是下午4時多,氣溫為2℃。 3月7日:專列從哈爾濱出發,開往我國鐵路網上位置最北的西林吉站。林海雪原,綿延不斷。 3月8日:乘汽車從西林吉到漠河北極村參觀。黑龍江封凍的冰層可行駛卡車,民宅屋頂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好一個玉砌銀裝的北國。 3月9日:6時,到觀測場地做準備,天寒地凍,呵氣成霜。日全食開始時,冷風驟起,寒鴉歸林。拍攝日全食時,一摸到接在照相機上的望遠鏡筒,手就被凍在上面了。溫度計顯示當時溫度為-37℃。(粵教八下P34“案例”)材料二(中圖版七下P33圖)(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冬季氣溫分布有何特點 答:我國冬季氣溫南高北低,南北溫差很大。(2)分析漠河冬季氣溫極低的原因。答:漠河位于我國領土的最北端,緯度高,且距冬季風源地近,受冬季風影響大,冬季氣溫極低。(3)你認為東北可以開展哪些特色旅游項目 答:冰雪景觀旅游,如冰雕、雪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章 第二節 一 山環水繞 沃野千里 - 學生版.docx 第六章 第二節 一 山環水繞 沃野千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