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關于數據、信息和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字是數據的唯一表示形式B.數據是信息經過存儲、分析及解釋后所產生的意義C.信息是可以獨立存在的,不一定依附載體D.知識不僅可以繼承和傳遞,還可以共享D解析 本題考查數據、信息和知識的區別。A選項數據是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還可以有文字、圖案、聲音等各種載體。B選項信息是數據經過存儲解釋后產生的意義。C選項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必須依附于某種載體。D選項知識是對信息的加工處理,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知識也是可以共享的。D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2~4題。某地區在人流密集區域設置了“綠色停車位”,提供限時免費停車服務,并通過智慧停車系統進行管理。該系統通過自動抓拍車牌圖像,實現車牌識別、停放計時和超時取證等功能。當車輛進出車位時,系統會發送短信提示,車主也可以掃描車位旁的二維碼獲取停車信息。若車輛超時停放,相關信息將被上傳至執法平臺。2.下列有關信息系統組成與安全,正確的是( )A.該系統運行可以不借助于通信網絡B.該系統的運行不需要軟件支持C.節假日不限時停車時段,可以關閉服務器防火墻D.為保障數據安全,采集的圖片需加密后上傳解析 A選項網絡是信息系統重要組成部分。B選項加密可以最大程度保障信息不被他人獲取。3.下列有關信息系統功能與應用,正確的是( )A.停電后該系統仍能正常運行,說明該系統對外部環境沒有依賴B.可利用停車數據分析該地區的交通狀況C.用戶到執法平臺查詢違法信息不涉及該系統的傳輸功能D.抓拍車牌圖像體現了該系統的輸出功能B解析 C選項該系統有傳輸功能。B4.該系統的下列應用中,體現人工智能技術的是( )A.停放計時 B.車牌識別C.發送短信 D.掃描二維碼解析 B選項車牌識別是利用人工智能識別圖像是文字。D解析 D選項網絡中計算機分為服務器和終端。A6.下列關于數據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于一維條形碼,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更大B.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C.采樣頻率越高,量化的等級就越多D.計算機以十進制處理和存儲數據解析 A選項一維條形碼是一排用數字編碼的信息,而二維碼是二維的圖形編碼。B選項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C選項采樣頻率越高,采集的數據點越多。C7.用Python語言實現的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若輸入n的值為127,則輸出sum的值為( )A.5 B.6C.7 D.8解析 程序功能實現求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中1的個數。B8.棧S和隊列Q的初始狀態為空,有d1至d6六個數據,每個數據按照進棧、出棧、入隊、出隊的順序操作。已知進棧順序依次為d1、d2、d3、d4、d5、d6,出隊順序依次為d2、d4、d3、d6、d5、d1,則棧S的大小至少要能存儲個數是( )A.2 B.3 C.4 D.5解析 出隊順序與出棧的順序是一致的。d3是第1個出棧,d4要出棧,棧中有元素d1、d3、d4,需3個空間。B9.已知二叉樹 T 節點的前序遍歷序列為 A-B-D-E-F-G-C,中序遍歷序列是 D-B-F-E-G-A-C,則其后序遍歷序列是( )A.F-D-G-E-B-C-A B.D-F-G-E-B-C-AC.B-F-D-G-B-C-A D.C-G-F-E-D-B-A解析 本題考查二叉樹的遍歷。根據前序可以確定根節點為A,把中序分為(DBFEG)A(C),B為子樹DBFEG根節點,E為子樹FEG的根節點,畫出二叉樹,并確定后序遍歷。B解析 遍歷字符串s,統計前后相同字母的個數t,若遍歷到″#″,取出字典中的對應的值,并進行累加。輸出E,對應的鍵為″3″,即″#″前為″3″,且有2個數字是相同的。同理輸出A,前面是″2″,只有一個數字是相同的。輸出T,前面是″8″,只有一個數字是相同的。C解析 從后往前冒泡3趟,可能是升序,也可能是降序,但前面3個數據肯定是有序的。B解析 queinfo初值為空,語句queinfo.append([item])是將一個列表添加到queinfo,因此他是一個二維數組。遍歷列表a,在queinfo數組從第0個元素開始,與每個元素最后一個數據項進行比較,如果大于等于元素最后一個數據項,結束比較,此時j肯定在0至len(queinfo)-1之間,若j的值為len(queinfo),說明該元素比queinfo中每個元素的最后一個值均小,則新成一組。Queinfo的值為[[43, 87], [23, 67, 80]]。解析 queinfo初值為空,語句queinfo.append([item])是將一個列表添加到queinfo,因此他是一個二維數組。遍歷列表a,在queinfo數組從第0個元素開始,與每個元素最后一個數據項進行比較,如果大于等于元素最后一個數據項,結束比較,此時j肯定在0至len(queinfo)-1之間,若j的值為len(queinfo),說明該元素比queinfo中每個元素的最后一個值均小,則新成一組。Queinfo的值為[[43, 87], [23, 67, 80]]。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13題7分,第14題9分,第15題10分,共26分)13.某倉庫有一排連續相鄰的貨位,編號依次為0~n-1,用于放置A、B兩種類型的箱子,A型箱子占2個相鄰貨位,B型箱子占1個貨位。編寫程序,根據已完成的放置或搬離操作,輸出空貨位數及還可以放置A型箱子的最多數量(不移動已放置的箱子)。請回答下列問題:箱子類型 操作類型 貨位編號B 放置 5A 放置 2,3B 放置 0A 放置 7,8A 搬離 2,3答案 (1)2或兩 (2)①elif t=='B' 或elif t==″B″或elif t=='″B″'或elif (t=='B') ②cnt1-=w或cnt1=cnt1 - w ③i +=1或i=i+1解析 本題考查列表的遍歷。(1)經過放置或搬離操作后,索引位置1~4是空的,6和9是空的,因此可以放置A型箱子2個。(2)① w是兩種箱子所占貨位,因此當輸入是B是占位為1。②cnt1當前空貨位數,d為P時表示放置,否則表示搬離,條件不成立時,空位增加,因此條件成立時,空位減少。③cnt2表示還可放置A型箱子的最多數量,當條件lst[i]==0 and lst[i+1]== 0成立時,表示可以放置A類型,因此下一個貨位要跳過。14.某地中考體測采用智能跳繩考試系統,該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a所示。Web服務器端程序采用Flask Web框架開發。考生在進行測試的監測終端上刷身份證驗證身份,監測終端從服務器上獲取驗證信息,驗證通過后發出開始信號,跳繩接收信號后通過內置傳感器自動記錄個數,監測系統發出結束信號后停止計數,跳繩將數據傳輸至監測終端,監測終端將該考生數據傳輸至服務器,考生可以通過瀏覽器登錄網站查詢個人成績。請回答下列問題:圖a(3)下列關于該系統支撐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有 (多選,填字母)。(注: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不選或有選錯的得0分)A.跳繩計數的內置傳感器可以使用加速度傳感器B.該系統涉及的硬件有服務器、監測終端、跳繩、無線路由器、數據庫等C.監測終端關閉后,會導致學生成績無法查詢D.監測終端采集身份信息可以采用傳感技術實現(4)進行系統測試時,模擬3位考生分別在三個監測終端進行測試,其中一位考生的身份認證未通過,請說明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操作和設備連接均無問題)。(注:回答2項,1項正確得1分)(5)某校跳繩測試結束后,工作人員將有效數據導出,部分數據如圖b所示,先根據測評標準得到相應的得分,再找出平均得分最高的班級進行表揚,結果如圖c所示。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請在程序中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圖b答案 (1)A (2)inp()或inp (3)AD (4)該監測終端故障,該監測終端傳輸數據的代碼有誤,服務器中相關聯數據庫未存儲該考生的數據,考生信息與身份證信息不符.或其他合理答案 (5)①df.index或range(len(df)) ②df.得分==maxf 或者df[″得分″]==maxf解析 (1)Web服務器端程序采用Flask Web框架開發,屬于B/S 架構。(2)學生測試數據從監測終端傳輸至服務器的路由為input,對應的視圖函數為inp。(3)B選項數據庫不屬于硬件。C選項查詢成績的數據來自于數據庫。(4)略。(5)①遍歷df對象的第一行。②篩選出平均分最高的記錄的條件是″得分″列的值為maxf。15.某工廠的業務較多,每個業務i都有對應的截止時間ti以及收益vi,工廠每天最多能完成k個業務,且每個業務所需的加工時長相同。由于業務量多,有時候無法完成所有的業務,因此工廠管理者需要對一段時間內的業務進行規劃安排,以實現工廠累計收益的最大化。例如工廠3天內的業務明細如圖a所示,已知工廠每天能夠完成的業務量k為2。為了實現3天的累計收益最大化,工廠安排的業務方案如圖b所示,這樣工廠能夠獲得最大累計收益為105。編寫程序,實現在任意時間段內,根據每個業務的截止時間和收益,統計工廠在該時間段內的最大累計收益。答案 (1)135 (2)①B ②lst[q][1]=pos(3)①infor[cur][0]=pos或infor[cur][0]=len(lst)-1②p ③lst[p][0]解析 (1)將每天的收益進行降序排列,第1天的收益分別為25,15,10,第2天收益分別為30,25,20,15,第3天收益5。將第2天的15提前一天完成,代替第1天的10。(2)修改后,若鏈表為空,則鏈表節點不存在,B選項插入的值為5,而鏈表節點的值依次為2,3,4,因此會出現問題。②將節點p的前驅節點q指向新插入的節點。(3)①從語句info.append([-1,0])和條件info[cur][1]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關于數據、信息和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字是數據的唯一表示形式B.數據是信息經過存儲、分析及解釋后所產生的意義C.信息是可以獨立存在的,不一定依附載體D.知識不僅可以繼承和傳遞,還可以共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2~4題。某地區在人流密集區域設置了“綠色停車位”,提供限時免費停車服務,并通過智慧停車系統進行管理。該系統通過自動抓拍車牌圖像,實現車牌識別、停放計時和超時取證等功能。當車輛進出車位時,系統會發送短信提示,車主也可以掃描車位旁的二維碼獲取停車信息。若車輛超時停放,相關信息將被上傳至執法平臺。2.下列有關信息系統組成與安全,正確的是( )A.該系統運行可以不借助于通信網絡B.該系統的運行不需要軟件支持C.節假日不限時停車時段,可以關閉服務器防火墻D.為保障數據安全,采集的圖片需加密后上傳3.下列有關信息系統功能與應用,正確的是( )A.停電后該系統仍能正常運行,說明該系統對外部環境沒有依賴B.可利用停車數據分析該地區的交通狀況C.用戶到執法平臺查詢違法信息不涉及該系統的傳輸功能D.抓拍車牌圖像體現了該系統的輸出功能4.該系統的下列應用中,體現人工智能技術的是( )A.停放計時 B.車牌識別C.發送短信 D.掃描二維碼5.下列關于網絡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TCP/IP協議是最重要的網絡協議B.數據通信是網絡系統最基本的功能C.為了方便訪問與管理,服務器一般采用靜態地址D.根據計算機系統在網絡中的用途可以分為大型機、中小型機等6.下列關于數據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于一維條形碼,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更大B.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C.采樣頻率越高,量化的等級就越多D.計算機以十進制處理和存儲數據7.用Python語言實現的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若輸入n的值為127,則輸出sum的值為( )A.5 B.6 C.7 D.88.棧S和隊列Q的初始狀態為空,有d1至d6六個數據,每個數據按照進棧、出棧、入隊、出隊的順序操作。已知進棧順序依次為d1、d2、d3、d4、d5、d6,出隊順序依次為d2、d4、d3、d6、d5、d1,則棧S的大小至少要能存儲個數是( )A.2 B.3 C.4 D.59.已知二叉樹 T 節點的前序遍歷序列為 A-B-D-E-F-G-C,中序遍歷序列是 D-B-F-E-G-A-C,則其后序遍歷序列是( )A.F-D-G-E-B-C-AB.D-F-G-E-B-C-AC.B-F-D-G-B-C-AD.C-G-F-E-D-B-A10.有如下 Python 程序:dic={″2″:″ABC″,″3″:″DEF″,″4″:″GHI″,″5″:″JKL″,″6″:″MNO″,″7″:″PQRS″,″8″:″TUV″,″9″:″WXYZ″}s=input()m=″″t=1for i in range(1,len(s)): if s[i]==s[i-1]: t+=1 elif s[i]==″#″: m=m+dic[s[i-1]][t-1] t=1print(m)執行該程序后輸出“EAT”,則輸入的內容可能是( )A.23#32#8# B.233#2#8#C.33#22#8# D.32#2#8#11.有如下程序段:import randoma=[random.randint(10,90) for i in range(6)]b=[-1,1];n=len(a)t=random.randint(0,1)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n-1,i,-1): if a[j]*b[t] temp=a[j];a[j]=a[j-1];a[j-1]=temp執行該程序段后,數組a中的元素不可能的是( )A.[85,76,43,15,23,17] B.[11,19,38,58,47,90]C.[38,14,27,30,11,45] D.[74,66,54,37,28,13]12.有如下 Python 程序:a=[43,23,87,67,80]queinfo=[]for item in a: k=0 while k if item>=queinfo[k][-1]: break k+=1 if k==len(queinfo): queinfo.append([item]) else: queinfo[k].append(item)print(len(queinfo))執行該程序段后,輸出的結果是( )A.1 B.2 C.3 D.4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13題7分,第14題9分,第15題10分,共26分)13.某倉庫有一排連續相鄰的貨位,編號依次為0~n-1,用于放置A、B兩種類型的箱子,A型箱子占2個相鄰貨位,B型箱子占1個貨位。編寫程序,根據已完成的放置或搬離操作,輸出空貨位數及還可以放置A型箱子的最多數量(不移動已放置的箱子)。請回答下列問題:箱子類型 操作類型 貨位編號B 放置 5A 放置 2,3B 放置 0A 放置 7,8A 搬離 2,3(1)若n為10,開始時貨位全空,經過如圖所示的放置或搬離操作后,不移動已放置箱子的情況下,還可放置A型箱子的最多數量為 個。(2)實現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讀取貨位總數存入n,代碼略。cnt1=nlst=[0]*n #貨位狀態,0表示對應的貨位為空while True: #讀取本次已描過數據:箱子類型、操作類型、貨位編號起始值存入t,d和s,代碼略 if t==″A″: w=2 ① : w=1 else: #不是″A″或″B″時退出循環 break if d== ″P″:#d為P時表示放置,否則表示搬離 ② else: cnt1+=w lst[s]=1-lst[s] if t==″A″: lst[s+1]=1-lst[s+1] i,cnt2=0,0 while i< n-1: if lst[i]==0 and lst[i+1]== 0: ③ cnt2+= 1i+=1 print(″當前空貨位數″,cnt1,″,還可放置A型箱子的最多數量:″,cnt2)14.某地中考體測采用智能跳繩考試系統,該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a所示。Web服務器端程序采用Flask Web框架開發。考生在進行測試的監測終端上刷身份證驗證身份,監測終端從服務器上獲取驗證信息,驗證通過后發出開始信號,跳繩接收信號后通過內置傳感器自動記錄個數,監測系統發出結束信號后停止計數,跳繩將數據傳輸至監測終端,監測終端將該考生數據傳輸至服務器,考生可以通過瀏覽器登錄網站查詢個人成績。請回答下列問題:圖a(1)該跳繩考試系統的實現架構是 (單選,填字母:A.B/S 架構 / B.C/S 架構)。(2)小華基于Flask Web框架編寫服務器端的程序,部分代碼如下,服務器端接收監測終端數據的路由對應視圖函數名為 。#導入Flask框架模塊及其他相關模塊,代碼略app = Flask(_ _name_ _)@app.route('/search')def ser(): #從數據庫查詢數據,并返回頁面,代碼略@app.route('/input')def inp(): #學生測試數據從監測終端傳輸至服務器,并添加至數據庫,代碼略#服務器其他功能,代碼略(3)下列關于該系統支撐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有 (多選,填字母)。(注: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不選或有選錯的得0分)A.跳繩計數的內置傳感器可以使用加速度傳感器B.該系統涉及的硬件有服務器、監測終端、跳繩、無線路由器、數據庫等C.監測終端關閉后,會導致學生成績無法查詢D.監測終端采集身份信息可以采用傳感技術實現(4)進行系統測試時,模擬3位考生分別在三個監測終端進行測試,其中一位考生的身份認證未通過,請說明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操作和設備連接均無問題)。(注:回答2項,1項正確得1分)(5)某校跳繩測試結束后,工作人員將有效數據導出,部分數據如圖b所示,先根據測評標準得到相應的得分,再找出平均得分最高的班級進行表揚,結果如圖c所示。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請在程序中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 圖bimport pandas as pddf=pd.read_csv(″zkts.csv″)print(″平均得分最高的班級為:″)def ff(x): #參數x為計數值,根據測評標準,不同的x得到對應的分值c,代碼略 return cfor i in ① : df.at[i,″得分″]=ff(df.at[i,″計數″])df=df.groupby(″班級″,as_index=False).得分.mean()maxf=df.得分.max()df=df[ ② ]print(df)15.某工廠的業務較多,每個業務i都有對應的截止時間ti以及收益vi,工廠每天最多能完成k個業務,且每個業務所需的加工時長相同。由于業務量多,有時候無法完成所有的業務,因此工廠管理者需要對一段時間內的業務進行規劃安排,以實現工廠累計收益的最大化。例如工廠3天內的業務明細如圖a所示,已知工廠每天能夠完成的業務量k為2。為了實現3天的累計收益最大化,工廠安排的業務方案如圖b所示,這樣工廠能夠獲得最大累計收益為105。編寫程序,實現在任意時間段內,根據每個業務的截止時間和收益,統計工廠在該時間段內的最大累計收益。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a所示,若加工廠每天能夠完成的業務量k為3,則工廠在3天內獲得的最大收益為 。(2)定義如下insert(lst,head,pos)函數,參數lst是一個由列表模擬的鏈表結構數據,其每個節點由收益數據和指向下一個位置的指針組成;參數head是其中一條鏈表的頭指針,由該指針構建的鏈表已經按收益數據升序排列,參數pos是某個節點的指針。函數功能是將pos節點插入到head指針指向的鏈表中,并保持鏈表按收益數據升序排列,最后返回頭指針數據。def insert(lst,head,pos): p=head while q=p p=lst[p][1] if p==head: lst[pos][1]=head head=pos else: lst[pos][1]=p return head①若函數加框處代碼誤寫為“lst[p][0]A.lst=[ [5,-1],[3,0],[2,1],[4,-1] ]head=2; pos=3B.lst=[ [5,-1],[3,3],[2,1],[4,-1] ]head=2; pos=0C.lst=[[5,-1],[3,-1],[2,3],[4,0]]head=2; pos=1D.lst=[ [5,-1],[3,3],[2,-1],[4,0] ]head=1; pos=2②請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3)實現對每個業務完成時間的合理安排,使得工廠獲得最大累計收益的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def pushlst(info,lst,cur,v): #cur 代表開始的時間 if info[cur][1] lst.append([v,-1]) #列表 lst 追加一個元素 pos=len(lst)-1 if info[cur][0]==-1: ① else: info[cur][0]=insert(lst,info[cur][0],pos) info[cur][1]+=1 else: pos=info[cur][0] if v #如果 cur>0,嘗試將當前業務提至前一天完成,代碼略 else: tmpv=lst[pos][0] #獲取原安排中收益最少的業務收益 lst[pos][0]=v; p=lst[pos][1] info[cur][0]=insert(lst,② ,pos) #如果 cur>0,嘗試將原安排中收益最少的業務提至前一天完成,代碼略'''先輸入規劃安排的天數n和每天能夠處理的最大業務量k,代碼略。依次輸入m個業務的截止時間t(t≤n)和收益v,存儲在數組tran中,如:[[1,25],[1,10],[2,15]],表示共有3個業務,第一個業務的截止時間為1,收益為25……,代碼略'''info=[]; lst=[]; k=0for i in range(n): info.append([-1,0]) #列表info追加一個元素while k cur=tran[k][0]; v=tran[k][1] #獲取截止時間和對應收益 pushlst(info,lst,cur-1,v) k+=1s=0for i in range(n): p=info[i][0] while p!=-1: s+=③ p=lst[p][1]print(″最大收益為:″,s)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七)1.D [本題考查數據、信息和知識的區別。A選項數據是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還可以有文字、圖案、聲音等各種載體。B選項信息是數據經過存儲解釋后產生的意義。C選項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必須依附于某種載體。D選項知識是對信息的加工處理,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知識也是可以共享的。]2.D [A選項網絡是信息系統重要組成部分。B選項加密可以最大程度保障信息不被他人獲取。]3.B [C選項該系統有傳輸功能。]4.B [B選項車牌識別是利用人工智能識別圖像是文字。]5.D [D選項網絡中計算機分為服務器和終端。]6.A [A選項一維條形碼是一排用數字編碼的信息,而二維碼是二維的圖形編碼。B選項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C選項采樣頻率越高,采集的數據點越多。]7.C [程序功能實現求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中1的個數。 ]8.B [出隊順序與出棧的順序是一致的。d3是第1個出棧,d4要出棧,棧中有元素d1、d3、d4,需3個空間。]9.B [本題考查二叉樹的遍歷。根據前序可以確定根節點為A,把中序分為(DBFEG)A(C),B為子樹DBFEG根節點,E為子樹FEG的根節點,畫出二叉樹,并確定后序遍歷。]10.B [遍歷字符串s,統計前后相同字母的個數t,若遍歷到″#″,取出字典中的對應的值,并進行累加。輸出E,對應的鍵為″3″,即″#″前為″3″,且有2個數字是相同的。同理輸出A,前面是″2″,只有一個數字是相同的。輸出T,前面是″8″,只有一個數字是相同的。]11.C [從后往前冒泡3趟,可能是升序,也可能是降序,但前面3個數據肯定是有序的。 ]12.B [queinfo初值為空,語句queinfo.append([item])是將一個列表添加到queinfo,因此他是一個二維數組。遍歷列表a,在queinfo數組從第0個元素開始,與每個元素最后一個數據項進行比較,如果大于等于元素最后一個數據項,結束比較,此時j肯定在0至len(queinfo)-1之間,若j的值為len(queinfo),說明該元素比queinfo中每個元素的最后一個值均小,則新成一組。Queinfo的值為[[43, 87], [23, 67, 80]]。]13.(1)2或兩 (2)①elif t=='B' 或elif t==″B″或elif t=='″B″'或elif (t=='B') ②cnt1-=w或cnt1=cnt1 - w ③i +=1或i=i+1解析 本題考查列表的遍歷。(1)經過放置或搬離操作后,索引位置1~4是空的,6和9是空的,因此可以放置A型箱子2個。(2)① w是兩種箱子所占貨位,因此當輸入是B是占位為1。②cnt1當前空貨位數,d為P時表示放置,否則表示搬離,條件不成立時,空位增加,因此條件成立時,空位減少。③cnt2表示還可放置A型箱子的最多數量,當條件lst[i]==0 and lst[i+1]== 0成立時,表示可以放置A類型,因此下一個貨位要跳過。14.(1)A (2)inp()或inp (3)AD (4)該監測終端故障,該監測終端傳輸數據的代碼有誤,服務器中相關聯數據庫未存儲該考生的數據,考生信息與身份證信息不符.或其他合理答案(5)①df.index或range(len(df)) ②df.得分==maxf 或者df[″得分″]==maxf解析 (1)Web服務器端程序采用Flask Web框架開發,屬于B/S 架構。(2)學生測試數據從監測終端傳輸至服務器的路由為input,對應的視圖函數為inp。(3)B選項數據庫不屬于硬件。C選項查詢成績的數據來自于數據庫。(4)略。(5)①遍歷df對象的第一行。②篩選出平均分最高的記錄的條件是″得分″列的值為maxf。15.(1)135 (2)①B ②lst[q][1]=pos(3)①infor[cur][0]=pos或infor[cur][0]=len(lst)-1②p ③lst[p][0]解析 (1)將每天的收益進行降序排列,第1天的收益分別為25,15,10,第2天收益分別為30,25,20,15,第3天收益5。將第2天的15提前一天完成,代替第1天的10。(2)修改后,若鏈表為空,則鏈表節點不存在,B選項插入的值為5,而鏈表節點的值依次為2,3,4,因此會出現問題。②將節點p的前驅節點q指向新插入的節點。(3)①從語句info.append([-1,0])和條件info[cur][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七).pptx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七)(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