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八)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有關數據、大數據和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數據在不同語境中承載的信息可能不同B.數據在計算機中可以采用十六進制方式進行存儲C.信息的保存和傳播必須依附于載體,信息的價值永恒不變D.若數據庫中的數據量特別龐大,這樣的數據就可以稱為大數據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2至3題:某校園一卡通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全校所有師生員工每人持一張校園卡,這張校園卡取代以前的各種證件(包括學生證、工作證、借書證、出入證、飯卡等)全部或部分功能。師生員工在學校各處出入、辦事、活動和消費均只憑這校園卡便可進行,最終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同時帶動學校各部門信息化、規范化管理的進程,為學校的管理帶來了高效、方便與安全。2.下列關于信息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校師生員工的相關數據均存儲在校園卡上B.該信息系統中的用戶就是全校所有師生C.信息系統對外部環境有依賴性,重要的服務器一般都會配備UPSD.該信息系統中的硬件就是校園卡和讀寫器3.下列關于信息系統安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該系統中校園卡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B.校園卡應用了RFID技術,內置了有源電子標簽C.識別校園卡信息不屬于傳感器技術D.校園卡會主動向RFID讀寫器發送信號4.下列關于人工智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混合增強智能中,機器智能是整個智能回路的總開關B.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視頻運動提取等領域表現良好C.某人工智能系統在自我博弈中不斷提升自身智能和效率,這屬于符號主義D.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只依賴于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無需其他學科的支持5.某未經壓縮的雙聲道音頻,采樣頻率是44.1 kHz,量化位數為8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秒鐘的該音頻文件容量約為882 kBB.該音頻數字化時,每秒鐘的采樣樣本數為256個C.其他參數不變,采樣頻率修改為88.2 kHz對該音頻音質無影響D.聲音經過采樣和量化兩個過程,實現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6.下列關于網絡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網絡由傳輸介質和網絡互聯設備組成B.URL用來在客戶端中定位一個文件C.路由器可以將局域網的公有地址轉為私有地址D.局域網是覆蓋范圍最小的計算機網絡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流程時,若輸入x的值為“101110”,執行該流程后,輸出值s的值是( )A.22 B.28 C.46 D.478.某二叉樹的部分樹形結構如圖所示,其前序遍歷結果為ABCDE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二叉樹的深度一定是3B.節點C和節點D一定都是葉子節點C.節點F在該二叉樹的左子樹中D.該二叉樹的后序遍歷可能是CDBFEA9.隊列Q從隊首到隊尾的元素依次為1,2,3,4,5,棧S初始為空。對隊列Q中的數據進行操作:隊列Q連續出隊兩次并順序入棧S,然后棧S出棧一次后再入隊Q。重復該操作,過程中若列Q為空則結束。結束后棧S從棧底到棧頂的元素依次為( )A.2,4,1,5,3 B.1,3,5,4,2C.2,4,5,3,1 D.1,3,5,2,410.某遞歸函數,功能是輸入一個字符串s,輸出其反序字符串。例如輸入時“hello”時,輸出“olleh”。程序代碼如下:def reverse(s): if len(s)<=1: return s return 劃線處應填入的代碼是( )A.s[-1]+reverse(s[1:])B.reverse(s[1:])+s[-1]C.s[-1]+reverse(s[:-1])D.reverse(s[:-1])+s[-1]11.數組元素a[0]至a[n-1]依次存放著n個數據,其中前n-1個數據不重復且有序,現需要將x(與前n-1個數據不重復)插入到數組中,使數組仍然有序。例如:n為5,數組a為[0,5,10,20,20],x為8,插入操作后a為[0,5,8,10,20]。實現該功能的程序段如下:i=0while ii+=1for k in range(① ): a[k]=a[k-1]a[i]=x劃線處應填入的正確代碼為( )A.n,i,-1 B.n-1,i,-1C.i+1,n D.i-1,n-112.有如下Python程序段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s=″147″;q=[″″]*10; ans=″″head=tail=0for i in s: q[tail]=i tail+=1for i in range(len(s)): t=randint(0, 1) if t==0: q[tail]=q[head] tail+=1 head+=1while tail>head: ans+=q[head] head+=1print(ans)運行該程序段,則輸出的ans值可能性的數量是( )A.7 B.8 C.27 D.28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s=″147″;q=[″″]*10; ans=″″head=tail=0for i in s: q[tail]=i tail+=1for i in range(len(s)): t=randint(0, 1) if t==0: q[tail]=q[head] tail+=1 head+=1while tail>head: ans+=q[head] head+=1print(ans)運行該程序段,則輸出的ans值可能性的數量是( )A.7 B.8 C.27 D.28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13題9分,第14題8分,第15題9分,共26分)13.小陶喜歡養貓,入冬后發現小貓喜歡鉆自己的被窩不喜歡睡貓窩。通過查詢資料,小陶發現貓喜歡呆在15 ℃~25 ℃環境里,于是小陶搭建了一個貓窩溫度監控系統。該系統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該系統的Web服務器程序采用FlaskWeb框架開發,micro:bit作為智能終端,連接傳感器采集溫度數據。溫度數據由智能終端經IoT模塊發送到Web服務器,小陶可以使用瀏覽器遠程查看貓窩的溫度數據。執行器用于實現貓窩溫度控制。根據以上功能描述,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陶選用MySQL作為數據庫管理系統,這個屬于 (單選,填字母:A.需求分析B.概要設計C.詳細設計)。(2)結合上述材料,該系統網絡應用軟件的實現架構是 (單選,填字母:A.B/S B.C/S)。(3)下列功能需要在服務器端實現的是 (多選,填字母:A.處理瀏覽器的訪問請求B.采集溫度C.判定是否加熱D.發送加熱指令到執行器)(注: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不選或有選錯的得0分)(4)小陶為了防止無關人員隨意查看貓窩系統數據,設計了登錄界面。要查看系統時必須輸入賬號與口令,當賬號與口令正確時才允許查看數據。為了系統的登錄安全,小陶還特意設計了替代加密法對口令進行加密。加密的方法如下:若第1個是英文字母向左移1位,若第2個是數字則向右移2位,……依次類推,其它符號不變。如輸入口令為“A1A8cf@”,加密后變為“Z3X2xz@”。加密函數如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def change(psd): n=len(psd); cpsd=″″ for i in range(n): if ″A″<=psd[i]<=″Z″ or ″a″<=psd[i]<=″z″: base=65 if ″a″<=psd[i]<=″z″: base=97 x= ① cpsd+=chr(x+base) elif ″0″<=psd[i]<=″9″: cpsd+=chr((ord(psd[i])-ord(″0″)+i+1)%10+ord(″0″)) else: ② return cpsd(5)貓窩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小陶發現貓窩能夠隨著氣溫降低進行加熱,但在瀏覽器上查不到實時溫度,請您幫小陶分析一下原因以及解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小紅收集了某平臺的銷售數據,部分數據如圖a所示。圖a為了在銷售利潤最高的“商品品類”的客戶中,統計出不同年齡段的人數,她編寫Python程序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訂單“銷售利潤”的規則為:銷售利潤=銷售單價×銷售數-進貨總價。實現該計算的Python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f = pd.read_excel(″data.xlsx″)df[″銷售利潤″] = (2)找出銷售利潤總和最高的“商品品類”并存儲在 maxt 中。實現該功能的Python 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df1 = df.groupby(″① ″).sum()maxt = df1.index[0]for i in df1.index[1:]: pft = df1.at[i,″銷售利潤″] if pft > df1.at[maxt,″銷售利潤″] : ② (3)為統計maxt中不同客戶年齡段的人數,程序運行結果如圖b所示,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圖bnums=[0]*5; ages=[30,40,50,60]df2=df[df.商品品類==maxt].sort_values(″客戶年齡″)j=0;n=len(df2)for i in range(0 , 4): st = j while j j = j + 1 nums[i] = ① nums[4] = len(df2) -jxlabel = [″30 歲以下″ , ″31-40 歲″ , ″41-50 歲″ , ″51-60 歲″ , ″61 歲以上″]plt.bar(xlabel ,② )plt.show( )15.某工廠每天會收到多個訂單,有n臺機器對零件進行加工。為減少機器的損耗,需要在滿足所有訂單加工的情況下(訂單即到即加工),機器開啟數量盡量少。若開啟n臺機器不能滿足訂單即到即加工,則計算所有訂單最少的平均等待時間。若給定某天內所有的訂單信息,請計算需要開啟的機器數量以及訂單平均等待時間,代碼運行效果圖如圖所示(注意:若上一個訂單結束時間為9:00,下一個訂單開啟時間最早為9:00)。請回答下列問題:訂單信息如下:(批次,到達時間,加工時間min) (A1,9:00,30)(A2,11:30,50)(A3,10:40,50)(A4,10:00,60)(A5,9:20,40) (A6,11:00,20)(A7,10:20,40)(A8,9:30,20) 機器數量:2 2臺機器全部開啟,訂單平均等待2.5 min 第1臺機器: A1:09:00~09:30,A8:09:30~09:50,A4:10:00~11:00,A3:11:00~11:50 第2臺機器: A5:09:20~10:00,A7:10:20~11:00,A6:11:00~11:20,A2:11:30~12:20(1)上圖所示的例子中,若機器有10臺,則只需要開啟 臺機器。(2)定義如下data_sort(a)函數,參數a為列表,列表中每個元素包含三個數據項,依次分別對應訂單批次、到達時間、加工時間(時間均轉為分鐘)。該函數實現將列表a按照訂單到達時間升序排序。def data_sort(a): for i in range(len(a)): for j in : if : a[j], a[j+1] = a[j+1], a[j]①劃線處填入的語句為 ,可實現上述功能。②若將加框處語句寫錯為range(i,len(a)-1),則下列4組數據中,若列表a的值為 (單選,填字母)不能測試出問題。A.[['A1',100,30],['A2',120,30],['A3',110,30],['A4',140,30],['A5',130,30]]B.[['A1',120,30],['A2',110,30],['A3',100,30],['A4',130,30],['A5',140,30]]C.[['A1',110,30],['A2',140,30],['A3',130,30],['A4',100,30],['A5',120,30]]D.[['A1',110,30],['A2',120,30],['A3',130,30],['A4',140,30],['A5',100,30]](3)實現計算開啟機器數量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def huan(n): pass#將分鐘轉換為時間AA:BB 格式,返回值為字符串,代碼略 #讀取文件中的信息,并存儲在列表 order 中,代碼略data_sort(order)n=int(input(″機器數量:″))for i in range(len(order)): order[i].append(-1) #order[i]追加一個元素-1 mach = [-1] * n num, wait = 0, 0for i in range(len(order)): k = time = -1 for j in ① ?。?br/> t1 = mach[j] if k == -1: k = j time = order[t1][1]+order[t1][2] else: t2 = mach[k] if order[t1][1]+order[t1][2] k = j time = order[t1][1]+order[t1][2] if k == -1 or num < n and ② ?。?br/> mach[num] = i num += 1 else: order[i][3] = mach[k] mach[k] = i if time > order[i][1]: wait += time-order[i][1] order[i][1] = timeif num < n: print(″只需開啟″+str(num)+″臺機器″)else: print(str(n)+″臺機器全部開啟,訂單平均等待″+str(round(wait/len(order),2))+″min″)for i in range(num): print('第'+str(i+1)+'臺機器:') p = mach[i] ans = '' while p!=-1: ans = order[p][0]+':'+huan(order[p][1])+'~'+huan(order[p][1]+order[p][2])+',' + ans p = ③ print(ans[:-1])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八)1.A [D選項大數據必須具有4大特征。]2.C [A選項數據往往存儲在數據庫中。B選項用戶包含開發者、使用者和維護者等與系統相關的人員。]3.A [校園卡是無源電子標簽,且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才能與其他校園卡區分開來。當讀寫器靠近校園卡時,校園卡獲得能量,向讀寫器發送信息,屬于傳感技術。]4.B [A選項人是整個智能回路的總開關。C選項自我博弈中不斷提升自身智能和效率是行為主義。]5.A [A選項音頻文件計算公式44.1*1000*8*2*10/8/1024,大約為862KB。B選項每秒樣本是44100個。C選項采樣頻率和量化位數決定了音頻質量。]6.D [A選項網絡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系統以及網絡軟件和網絡協議三個部分組成。B選項URL用來在因特網上定位一個文件;C選項路由器將局域網的私有地址轉化為公有地址。]7.C [算法實現二進制轉換為十進制,二進制101110B轉換為十進制的結果為 46。]8.D [根據該二叉樹的前序遍歷如圖所示,節點CD在以B為根節點的子樹中,節點F在以E為根節點的子樹中,左子樹可能的結構有:因此該二叉樹的深度可能為3,也可能為4,A錯誤;節點C和D不一定是葉子節點,B錯誤;節點F可以是E的左孩子,也可以是F的右孩子,C錯誤;若節點CD分別為B的左孩子和右孩子,則該二叉樹的后序遍歷是CDBFEA。]9.B [元素1,2出隊后入棧,元素2出棧并入隊。元素3,4出隊后入棧,元素4出棧并入隊。此時隊列中有元素5,2,4,棧S從棧底到棧頂的元素1,3。元素5,2出隊后入棧,元素2出棧并入隊。元素4,2出隊后入棧,隊列空結束程序。]10.C [表達式s[-1]指字符串s最后一個字符,s[:-1]指字符串s去除最后一個字符。每次遞歸需將后面的字符放在前面。]11.B [通過while循環找到插入位置i,循環變量k從最后一個位置n-1開始,把a[k-1]住后移動a[k],k循環到i+1結束。]12.B [若產生t的值均為1,隊列中元素全部出隊,無元素入隊,ans的值為空;只有1個元素入隊,有3種可能;隊列中有2個元素,則可能是14、17、47;隊列中3個元素,則必須為147,因此總共數量為8。]13.(1)B (2)A (3)AC (4)①(ord(psd[i])-base-i-1+26)%26 ②cpsd+=psd[i] (5)原因:數據庫已滿。解決方法:增加硬件空間或定期刪除數據庫中的記錄解析 (1)選擇數據庫管理系統屬于概要設計。(2)用瀏覽器遠程查看貓窩的溫度數據,屬于B/S架構。(3)A選項處理瀏覽器的訪問請求是Web服務器的基本功能;B選項傳感器和智能終端完成采集溫度操作;C選項服務器端可以實現判定是否加熱。D選項服務器發送加熱指令到智能終端,智能終端再發送指令給執行器。(4)①若第1個是英文字母向左移1位;②其它符號不變,直接相連。(5)略。14.(1) df[″銷售單價″]*df[″銷售數″]-df[″進貨總價″]或df.銷售單價 * df.銷售數 - df.進貨總價 (2)①商品品類?、趍axt=i (3)①j-st ②nums解析 (1)根據計算公式,可得代碼為df[″銷售單價 ″]*df[″銷售數″]-df[″進貨總價″]。(2)①統計每個商品品類的銷售總和,應按商品品類分組統計。②maxt初值為索引df1.index[0],遍歷每個商品品類行索引,若該行的銷售利潤大于最大行所在利潤,更新變量maxt的值為當前行i。(3)①df2中已經按年齡升序排列,變量st是每個年齡段的起點,while循環結束后的變量j是下一年齡段的起點,所以當前年齡段人數是:j-st;②plt.bat是繪制柱形圖,柱形圖的高度數據保存在列表nums中,所以直接填nums即可。15.(1)3 (2)①a[j][1]>a[j+1][1]?、贏(3)①range(num)?、趖ime>order[i][1]③order[p][3]解析 (1)根據圖所示,只有訂單A3有等待時間。若機器數量增加,只需要增加一臺機器即可滿足所有訂單。(2)①函數data_sort(a)實現對a按照到達時間升序排序,則判斷條件為a[j][1]>a[j+1][1]。②若將加框處的語句寫錯為range(i,len(a)-1),則a[0]處只會被比較一次,若最小值不在a[0]或a[1],則無法檢測處錯誤,故選擇A。(3)根據輸出的結果可知mach[i]存儲了每個機器最后一個加工的訂單索引,變量p為該機器依次加工的訂單索引。變量wait記錄了所有訂單的等待時間,根據語句order[i][3]=mach[k]和mach[k]=i可知,通過order[i][3]來記錄第k臺機器的加工索引,故③處填寫p=order[p][3]。根據程序可知變量time記錄了最早空閑時間的機器,根據語句mach[num]=i和num+=1可知num為開啟機器的數量,此處新開啟一臺機器。變量j為mach數組依次遍歷的索引,而①處填寫mach數組的索引為range(num)。開啟一臺機器的條件為當前數量少于n臺且最早空閑機器的時間要大于當前訂單到達的時間,故②處填寫numorder[i][1]。(共33張PPT)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八)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有關數據、大數據和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數據在不同語境中承載的信息可能不同B.數據在計算機中可以采用十六進制方式進行存儲C.信息的保存和傳播必須依附于載體,信息的價值永恒不變D.若數據庫中的數據量特別龐大,這樣的數據就可以稱為大數據A解析 D選項大數據必須具有4大特征。C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2至3題:某校園一卡通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全校所有師生員工每人持一張校園卡,這張校園卡取代以前的各種證件(包括學生證、工作證、借書證、出入證、飯卡等)全部或部分功能。師生員工在學校各處出入、辦事、活動和消費均只憑這校園卡便可進行,最終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同時帶動學校各部門信息化、規范化管理的進程,為學校的管理帶來了高效、方便與安全。2.下列關于信息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校師生員工的相關數據均存儲在校園卡上B.該信息系統中的用戶就是全校所有師生C.信息系統對外部環境有依賴性,重要的服務器一般都會配備UPSD.該信息系統中的硬件就是校園卡和讀寫器解析 A選項數據往往存儲在數據庫中。B選項用戶包含開發者、使用者和維護者等與系統相關的人員。3.下列關于信息系統安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該系統中校園卡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B.校園卡應用了RFID技術,內置了有源電子標簽C.識別校園卡信息不屬于傳感器技術D.校園卡會主動向RFID讀寫器發送信號A解析 校園卡是無源電子標簽,且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才能與其他校園卡區分開來。當讀寫器靠近校園卡時,校園卡獲得能量,向讀寫器發送信息,屬于傳感技術。B解析 A選項人是整個智能回路的總開關。C選項自我博弈中不斷提升自身智能和效率是行為主義。4.下列關于人工智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混合增強智能中,機器智能是整個智能回路的總開關B.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視頻運動提取等領域表現良好C.某人工智能系統在自我博弈中不斷提升自身智能和效率,這屬于符號主義D.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只依賴于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無需其他學科的支持A5.某未經壓縮的雙聲道音頻,采樣頻率是44.1 kHz,量化位數為8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秒鐘的該音頻文件容量約為882 kBB.該音頻數字化時,每秒鐘的采樣樣本數為256個C.其他參數不變,采樣頻率修改為88.2 kHz對該音頻音質無影響D.聲音經過采樣和量化兩個過程,實現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解析 A選項音頻文件計算公式44.1*1000*8*2*10/8/1024,大約為862KB。B選項每秒樣本是44100個。C選項采樣頻率和量化位數決定了音頻質量。D6.下列關于網絡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網絡由傳輸介質和網絡互聯設備組成B.URL用來在客戶端中定位一個文件C.路由器可以將局域網的公有地址轉為私有地址D.局域網是覆蓋范圍最小的計算機網絡解析 A選項網絡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系統以及網絡軟件和網絡協議三個部分組成。B選項URL用來在因特網上定位一個文件;C選項路由器將局域網的私有地址轉化為公有地址。C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流程時,若輸入x的值為“101110”,執行該流程后,輸出值s的值是( )A.22 B.28C.46 D.47解析 算法實現二進制轉換為十進制,二進制101110B轉換為十進制的結果為 46。D8.某二叉樹的部分樹形結構如圖所示,其前序遍歷結果為ABCDE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二叉樹的深度一定是3B.節點C和節點D一定都是葉子節點C.節點F在該二叉樹的左子樹中D.該二叉樹的后序遍歷可能是CDBFEAB9.隊列Q從隊首到隊尾的元素依次為1,2,3,4,5,棧S初始為空。對隊列Q中的數據進行操作:隊列Q連續出隊兩次并順序入棧S,然后棧S出棧一次后再入隊Q。重復該操作,過程中若列Q為空則結束。結束后棧S從棧底到棧頂的元素依次為( )A.2,4,1,5,3 B.1,3,5,4,2C.2,4,5,3,1 D.1,3,5,2,4解析 元素1,2出隊后入棧,元素2出棧并入隊。元素3,4出隊后入棧,元素4出棧并入隊。此時隊列中有元素5,2,4,棧S從棧底到棧頂的元素1,3。元素5,2出隊后入棧,元素2出棧并入隊。元素4,2出隊后入棧,隊列空結束程序。C解析 表達式s[-1]指字符串s最后一個字符,s[:-1]指字符串s去除最后一個字符。每次遞歸需將后面的字符放在前面。B解析 通過while循環找到插入位置i,循環變量k從最后一個位置n-1開始,把a[k-1]住后移動a[k],k循環到i+1結束。B解析 若產生t的值均為1,隊列中元素全部出隊,無元素入隊,ans的值為空;只有1個元素入隊,有3種可能;隊列中有2個元素,則可能是14、17、47;隊列中3個元素,則必須為147,因此總共數量為8。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13題9分,第14題8分,第15題9分,共26分)13.小陶喜歡養貓,入冬后發現小貓喜歡鉆自己的被窩不喜歡睡貓窩。通過查詢資料,小陶發現貓喜歡呆在15 ℃~25 ℃環境里,于是小陶搭建了一個貓窩溫度監控系統。該系統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該系統的Web服務器程序采用FlaskWeb框架開發,micro:bit作為智能終端,連接傳感器采集溫度數據。溫度數據由智能終端經IoT模塊發送到Web服務器,小陶可以使用瀏覽器遠程查看貓窩的溫度數據。執行器用于實現貓窩溫度控制。根據以上功能描述,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陶選用MySQL作為數據庫管理系統,這個屬于 (單選,填字母:A.需求分析B.概要設計C.詳細設計)。(2)結合上述材料,該系統網絡應用軟件的實現架構是 (單選,填字母:A.B/S B.C/S)。(3)下列功能需要在服務器端實現的是 (多選,填字母:A.處理瀏覽器的訪問請求B.采集溫度C.判定是否加熱D.發送加熱指令到執行器)(注: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不選或有選錯的得0分)(4)小陶為了防止無關人員隨意查看貓窩系統數據,設計了登錄界面。要查看系統時必須輸入賬號與口令,當賬號與口令正確時才允許查看數據。為了系統的登錄安全,小陶還特意設計了替代加密法對口令進行加密。加密的方法如下:若第1個是英文字母向左移1位,若第2個是數字則向右移2位,……依次類推,其它符號不變。如輸入口令為“A1A8cf@”,加密后變為“Z3X2xz@”。加密函數如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5)貓窩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小陶發現貓窩能夠隨著氣溫降低進行加熱,但在瀏覽器上查不到實時溫度,請您幫小陶分析一下原因以及解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 (2)A (3)AC (4)①(ord(psd[i])-base-i-1+26)%26 ②cpsd+=psd[i] (5)原因:數據庫已滿。解決方法:增加硬件空間或定期刪除數據庫中的記錄解析 (1)選擇數據庫管理系統屬于概要設計。(2)用瀏覽器遠程查看貓窩的溫度數據,屬于B/S架構。(3)A選項處理瀏覽器的訪問請求是Web服務器的基本功能;B選項傳感器和智能終端完成采集溫度操作;C選項服務器端可以實現判定是否加熱。D選項服務器發送加熱指令到智能終端,智能終端再發送指令給執行器。(4)①若第1個是英文字母向左移1位;②其它符號不變,直接相連。(5)略。14.小紅收集了某平臺的銷售數據,部分數據如圖 a 所示。圖a為了在銷售利潤最高的“商品品類”的客戶中,統計出不同年齡段的人數,她編寫Python程序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訂單“銷售利潤”的規則為:銷售利潤=銷售單價×銷售數-進貨總價。實現該計算的Python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f = pd.read_excel(″data.xlsx″)df[″銷售利潤″] = (3)為統計maxt中不同客戶年齡段的人數,程序運行結果如圖b所示,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圖bnums=[0]*5; ages=[30,40,50,60]df2=df[df.商品品類==maxt].sort_values(″客戶年齡″)j=0;n=len(df2)for i in range(0 , 4):答案 (1) df[″銷售單價″]*df[″銷售數″]-df[″進貨總價″]或df.銷售單價 * df.銷售數 - df.進貨總價 (2)①商品品類?、趍axt=i (3)①j-st ②nums解析 (1)根據計算公式,可得代碼為df[″銷售單價 ″]*df[″銷售數″]-df[″進貨總價″]。(2)①統計每個商品品類的銷售總和,應按商品品類分組統計。②maxt初值為索引df1.index[0],遍歷每個商品品類行索引,若該行的銷售利潤大于最大行所在利潤,更新變量maxt的值為當前行i。(3)①df2中已經按年齡升序排列,變量st是每個年齡段的起點,while循環結束后的變量j是下一年齡段的起點,所以當前年齡段人數是:j-st;②plt.bat是繪制柱形圖,柱形圖的高度數據保存在列表nums中,所以直接填nums即可。15.某工廠每天會收到多個訂單,有n臺機器對零件進行加工。為減少機器的損耗,需要在滿足所有訂單加工的情況下(訂單即到即加工),機器開啟數量盡量少。若開啟n臺機器不能滿足訂單即到即加工,則計算所有訂單最少的平均等待時間。若給定某天內所有的訂單信息,請計算需要開啟的機器數量以及訂單平均等待時間,代碼運行效果圖如圖所示(注意:若上一個訂單結束時間為9:00,下一個訂單開啟時間最早為9:00)。請回答下列問題:訂單信息如下:(批次,到達時間,加工時間min)(A1,9:00,30)(A2,11:30,50)(A3,10:40,50)(A4,10:00,60)(A5,9:20,40)(A6,11:00,20)(A7,10:20,40)(A8,9:30,20)機器數量:22臺機器全部開啟,訂單平均等待2.5 min第1臺機器:A1:09:00~09:30,A8:09:30~09:50,A4:10:00~11:00,A3:11:00~11:50第2臺機器:A5:09:20~10:00,A7:10:20~11:00,A6:11:00~11:20,A2:11:30~12:20答案 (1)3 (2)①a[j][1]>a[j+1][1]?、贏 (3)①range(num)?、趖ime>order[i][1]③order[p][3]解析 (1)根據圖所示,只有訂單A3有等待時間。若機器數量增加,只需要增加一臺機器即可滿足所有訂單。(2)①函數data_sort(a)實現對a按照到達時間升序排序,則判斷條件為a[j][1]>a[j+1][1]。②若將加框處的語句寫錯為range(i,len(a)-1),則a[0]處只會被比較一次,若最小值不在a[0]或a[1],則無法檢測處錯誤,故選擇A。(3)根據輸出的結果可知mach[i]存儲了每個機器最后一個加工的訂單索引,變量p為該機器依次加工的訂單索引。變量wait記錄了所有訂單的等待時間,根據語句order[i][3]=mach[k]和mach[k]=i可知,通過order[i][3]來記錄第k臺機器的加工索引,故③處填寫p=order[p][3]。根據程序可知變量time記錄了最早空閑時間的機器,根據語句mach[num]=i和num+=1可知num為開啟機器的數量,此處新開啟一臺機器。變量j為mach數組依次遍歷的索引,而①處填寫mach數組的索引為range(num)。開啟一臺機器的條件為當前數量少于n臺且最早空閑機器的時間要大于當前訂單到達的時間,故②處填寫numorder[i][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八).pptx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仿真模擬卷(八)(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