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項目化學習案例反彈高度《反彈高度》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好玩”第一課時內容?!皵祵W好玩”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的新增內容,其目的是通過一些列密切聯系實際的實踐活動,向學生滲透思想方法,積累活動經驗,提高數學素養,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將“數學好玩”變成“生活好玩”。一、項目概述:打籃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都是同學們喜歡的運動。這些球從高處落下后都會反彈,那么不同的球反彈的高度相等嗎?球的反彈高度跟哪些因素有關系呢?球的反彈高度大約是下落高度的幾分之幾呢?帶著這些問題,六年級同學們展開探究。二、驅動性問題:1.球落在地上,為什么會反彈?2.球的反彈高度和哪些因素有關?三、核心概念:數感:在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落下的高度越高,反彈的高度越高。實驗最后發現下落的高度與反彈高度之間的關系,蘊含著一些規律。量感:能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測量,測量誤差的處理。抽象能力:在實驗中發現落下的高度與反彈高度之間的關系,并能用一個等量關系去概括和抽象出來。運算能力:對實驗數據進行必要的加減乘除的運算,最終發現下落的高度與反彈高度之間的關系。數據意識:在實驗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數據觀念:用數據說話,利用數據闡述自己的觀點。應用意識:將自己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創新意識:合理創新地解決自己在實驗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四、項目目標:1.經歷實驗收集數據,在用分數表示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分數在學習實驗中的應用,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2.在活動的過程中,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價值,提高合作能力。3.在親歷對實驗數據進行教學處理的過程,感受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數學結論的嚴謹性,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五、項目設計:1.課標:《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2022)版》指出數學實踐活動對高段學生的要求是: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能獨立思考問題,主動與他人交流,經歷實地測量、收集素材、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升思考問題的能力,積累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合理選擇策略和方法的經驗,形成模型意識與初步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2.項目重、難點:重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測量、計算加深對分數相關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問題。難點:在動手實踐過程中,經歷大膽猜想——實驗探索——推理總結的過程,感受數學結論的嚴謹性,發展學生數學素養3.設計思路:本課分三個環節進行設計:首先通過熟悉的場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產生通過實驗來分析問題的愿望。接下來,將學生4人一小組分成10個小組,組內明確分工后(落球人員、測量人員、觀察人員、記錄人員),用一種球選擇不同的高度進行實驗,分別記錄每次的下落高度、反彈高度,再計算出反彈高度分別是下落高度的幾分之幾,從而發現:同一種球從不同高度下落,它的反彈高度是不一樣的,但表示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的分數大致是一樣的,也就是同一種球的彈性是一樣的。接著讓學生用不同的球選擇相同的高度做實驗,用分數分別表示每一種球每次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之間的關系,從而發現:不同的球從同一高度下落,其反彈高度一般也是不同的,同時表示相應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分數自然也就不同。最后是梳理回顧階段。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測量——計算——總結——交流等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而且有利于學生感受數學問題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逐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六、項目成效:同學們通過實驗探究,得到以下結論:1.不同的球從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反彈高度一般不同;2.同一種球從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反彈高度一般也不同;3.籃球和乒乓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之比大約是3:5。七、項目反思:本次項目化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以小組為單位。研究的過程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團隊研究,讓學生體驗到合作過程中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帶來的樂趣。教師在活動中需做好適度引導,活動開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做什么。例如,“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要做好哪些實驗準備?”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到小組合作過程中去,針對每個小組的問題解決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明確怎么做。在活動總結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反思解決過程,理解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步驟,提煉解決問題的策略。整個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設計教學流程、指導學生有序推進實踐活動,更需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深度體驗學習的過程。本次活動不足的是:學生分工合作能力有點欠缺,且完整表達能力不足,部分小組不能完整介紹活動過程和探究發現的思路,今后需要加強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