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拾豆豆》配套教案教學分析:這是一首山西民歌,不僅富有山西地方特色,而且充滿了兒童情趣,深受孩子們喜愛,歌曲為六聲徵調式,較典型的起承轉合式一段體結構。歌曲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結合緊密,出現了很有特色的音調,具有濃厚的民歌風格,歌曲活潑而富有情趣,以詼諧的音樂語言及民謠式的歌詞,描繪了孩子們在田間拾豆豆時頑皮、愉快而又樸實的形象。教學目標:1、能用自信,明亮的聲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風格和特點。2、能通過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現歌曲的音樂形象。3、加入身體律動表現出歌曲的節奏律動,為演唱歌曲增添趣味,增強學生的演唱興趣。4、通過歌曲的學習,了解山西的地域文化和風俗,增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提高學生對祖國的探索欲,增強學習興趣。教學重點:用自信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拾豆豆》,掌握滑音的演唱方法。教學難點:通過歌曲的學習,了解山西的地域特點,風俗文化,體會山西民歌的魅力。教具準備:PPT課件、鋼琴。教學過程:導入師:同學們,有一個城市被稱為“文化的搖籃” ,它是中華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你們想去這個城市走一走嗎?【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1、播放視頻 — 走進山西、山西美食2、介紹山西師:這個城市就是我們的山西,一個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濃厚的城市,山西,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位于中國華北,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陜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所以,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二、歌曲教學(一)初步感受歌曲師:山西的小朋友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她們經常念的一個童謠,你們能聽懂童謠里說了什么事情嗎?1、按節奏念童謠《拾豆豆》師:這個童謠非常的有趣,和老師一起念一念它吧!(師帶生按歌曲節奏念童謠)2、初聽歌曲師:原來,每到豐收的季節,那里的小朋友為了不浪費糧食,就會去拾那些收割時掉落在田間地頭的各種豆豆,這首童謠還被編成了一首歌曲呢,你們聽!注意聽一聽歌曲中拾豆豆的小朋友心情是怎樣的 (歡樂,興奮)【播放歌曲視頻,教師可以選擇雙響筒或者手搖鈴帶學生隨旋律動一動】(二)歌曲學習師:接下來,讓我們懷著歡樂,興奮得心情,隨我們山西的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下這首有趣的童謠歌曲《拾豆豆》吧!1、歌曲節奏難點教學(1)找出歌曲中比較難的節奏。(2)認識學習難點節奏型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歌曲中有幾個特別的節奏型,你們看(圈出重點節奏)第一個節奏型,有一個八分音符和一個附點四分音符構成,這個節奏型的名字叫做,二拍后附點節奏型,隨老師一起劃拍子念一念吧。第二個節奏型是大切分節奏,它由兩個八分音符和一個四分音符構成,將兩拍子劃分成兩個小拍子和一個大拍子,重要在中間,同樣的和老師一起劃一劃,拍一拍吧。第三個節奏型名字叫做前八后十六附點節奏型,由一個附點八分音符和一個十六分音符構成,伸出你們的小手指和老師一起劃一劃吧。(3)感受歌曲旋律師:看來聰明的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首歌曲中比較難的節奏型,現在,和老師一起邊畫旋律線,邊感受一下這首歌曲的旋律吧!【播放音樂】(4)學習滑音記號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歌曲當中像波浪線一樣的記號,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這個記號是下滑音記號,我們通常用一個向下的箭頭或者一個向下的波浪線表示,標有滑音記號的音,可以依據音樂情感內容的需要,向上或向下滑動。(三)學唱歌曲1、教師范唱2、師教生唱簡譜3、師唱簡譜,學生唱第一段歌曲的歌詞。4、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第二段歌詞師:同學們,這首歌曲有兩段歌詞,但是兩段歌詞的旋律都是同一個,你們能以小組形式自主學習這首歌曲的第二段歌詞,并演唱嗎?(四)處理歌曲細節,完整演唱歌曲1、講解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并練習。師:你們知道嗎?山西人習慣叫小男孩為丫丫,叫小女孩為妞妞,丫丫妞妞們,在完整演唱前,先和老師來個小小的互動吧!【出示歌曲的第一句】師:當老師唱胖丫丫的時候,男生用“哎”加下滑音記號回答老師,當老師唱俊妞妞的時侯,女生要怎么回答老師呢?女生用一個帶有上滑音的“哦”來回答老師。注意:上滑音演唱時氣要往下嘆,上滑音演唱時氣要往上提【師生練習,提高課題互動率】2、分角色加入身體律動進行演唱師:看來同學們和老師有非常高的默契,配合的非常好,老師也想加入你們的演唱,讓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演唱這首歌曲吧,第一段歌詞的第一句,老師和同學們一唱一和的方式進行,老師唱胖丫丫,男生唱帶有下滑音的哎,老師唱俊妞妞,女生唱帶有上滑音的哦,然后剩下的歌詞我們一齊演唱,在演唱的同時,我們要加入左手拍桌,右手拍桌,拍手和捻指的動作,你們準備好了嗎?【播放音樂并演唱】三、小結師: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到這里就結束了,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地區有不同風格的民歌,這些歌曲朗朗上口,代代相傳,你們還想學更多的地方民歌嗎?祝愿你們今后在音樂的世界里,拾得更多歡樂得豆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