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 第四章 代謝與平衡 易錯題與重難點培優訓練(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 第四章 代謝與平衡 易錯題與重難點培優訓練(含解析)

資源簡介

九年級科學 第四章代謝與平衡易錯題與重難點培優訓練
易錯點一、營養素的作用和平衡膳食
例1:(2024九上·上城期末)《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傳標語“均衡營養,點亮健康之路”。下列有關食物與營養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一般占人體細胞干重的50%以下
B.無機鹽被人體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
C.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D.維生素在人體內都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例2:(2022·浙江衢州·九年級期末)當人患急性腸道炎時,一般需要靜脈滴注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其目的是(  )
A.提供營養物質 B.補充體內鹽分
C.補充體內水分 D.以上三項都是
例3:如圖是四種食物的營養成分相對含量示意圖。某同學因偏食營養不均衡患了貧血癥,則該同學飲食中最好多攝取圖中哪一種食物( )
A. 食物甲 B. 食物乙 C. 食物丙 D. 食物丁
例4:(2024·湖州·九年級期末)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長發育很快。營養學專家建議青少年要適當多吃奶、蛋、魚、肉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因為蛋白質是人體(  )
A.主要的供能物質 B.主要的貯能物質
C.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 D.細胞生長和組織修補的主要原料
例5:(2024模擬)山東濟寧──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文化燦爛,食譽神州;據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濟寧用膳時,對文家水餃(如圖)都情有獨鐘.
(1)你認為該盤羊肉胡蘿卜水餃能為其提供________種營養物質.
(2)乾隆帝飯畢后在“龍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這盤水餃提供,你認為主要供能的是 .
A.水餃皮 B.瘦羊肉 C.胡蘿卜 D.肥羊肉
例6:(2023九上·義烏月考)小江同學查找了某天中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水等四種營養素的含量,記錄如下:
營養素含量 A(%) B(%) C(%) D(%)
馬鈴薯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鯽魚 76.5 0.5 17.6 4.1
(1)分析表格數據,其中A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   。
(2)小江正處于青春期,應該比成年人多攝取含營養素C較多的食物。該營養素最初被消化的場所是   。
(3)小江當天備戰運動會參加劇烈的訓練時,馬鈴薯經過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供給肌肉細胞呼吸作用,最終的產物有   。
(4)為了均衡膳食,你認為應該增加   等食物。(寫出一種)
變式訓練
1:2023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對中小學生午餐供應現狀進行調查,通過對樣本學校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結論:油鹽肉過多,奶類和新鮮水果太少。其中奶類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 )
A. 維生素 B. 膳食纖維 C. 蛋白質 D. 脂肪
2:(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是杭州特色美食——定勝糕,主要由精制的梗米粉和糯米粉制成,寓意金榜題名。這道美食的主要營養素是(  )
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膳食纖維
3:(2024九上·東陽期末)“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A.雞蛋 B.蘋果 C.青菜 D.白粥
4:(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樂的早餐為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和一個蘋果。從“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牛奶可補鈣,人體缺鈣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B.雞蛋可提供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貯能物質
C.蘋果可提供維生素,維生素可為人體提供能量
D.早餐中應加入糖類食物,糖類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5.(2024九上·杭州模擬)科學飲食是健康的保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維生素和無機鹽都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素 ②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種子或塊莖中,如稻、麥、玉米、馬鈴薯 等③根據平衡膳食的說法,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平衡膳食寶塔第三層的食物 ④為防止骨質疏松,應多食用奶制品、豆類、蝦皮等食物 ⑤為預防甲狀腺腫大,應在食鹽中添加硒元素 ⑥用含小蘇打的發酵粉焙制糕點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6:(2024九上·拱墅期末)有些同學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學,導致上課時頭昏沒有力氣。也有些同學偏食、挑食,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導致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因此,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很重要。請回答下列問題:
(1)面包的主要營養成分是   .
(2)牙齦經常出血可能是體內缺少哪種維生素?   .
7:(2023九上·嘉興期末)超重、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重要誘發因素,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 11.1%和 7.9%。
(1)不良飲食習慣是造成個體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據調查,18.9%的中小學生有經常飲用含糖飲料的問題,若人體吸收的葡萄糖過多,多余部分會轉變為   。
(2)平衡膳食和參加體育運動,是預防肥胖的主要方法。
①國家衛計委推薦我國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 水果200g~400g,原因是水果蔬菜不僅含能量少還富含   等營養素。
②體育運動時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體內組織細胞   消耗有機物釋放出來的。
8:(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學查找了某天晚餐所吃食物(不包括米飯)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水這四種營養素的含量,記錄如表所示:
營養素 A(%) B(%) C(%) D(%)
土豆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卿魚 76.5 0 17.6 4.1
(1)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其中B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   。
(2)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建議,小嘉同學該天的食物還應該增加   食物。(選填“畜禽類”、“蔬菜類”、“谷薯類”)
易錯點二、食物與能量
例1:(2023九上·德清期末)如圖是比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動示意圖。對于該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前所取的三種食物的質量應相等
B.實驗中如果不注意擋風會使測量結果偏小
C.實驗時試管中的水越少可以使實驗現象越明顯
D.實驗中通過水溫變化比較三種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
例2:(2024九上·嘉興期末)實驗小組要比較花生仁和大米在人體內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多少,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花生仁和大米在人體內通過氧化釋放能量,過程復雜且緩慢,不易直接比較,但等質量的同種營養物質在體外   所釋放的能量與在人體內通過完全氧化釋放能量是相同的,利用水吸收熱量后水溫升高情況比較體外釋放的能量多少。
【實驗步驟】
a.分別稱取1克花生仁和大米;
b.在如圖所示裝置的試管中加入5毫升水,固定溫度計等;
c.測量并記錄水的初始溫度;
d.將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到自行燃燒,立即放于試管下方,直至花生仁燃盡;
e.   ;
f.再用大米重復以上實驗。實驗小組記錄的結果見表一。
表一實驗記錄表
樣品 水溫(℃) 溫度變化 比較釋放的熱量
燃燒前 燃燒后
花生仁 12 66    
大米 12 47    
表二實驗改進分析表
提高精度維度 改進方法
使能量完全釋放 將花生仁、大米碾碎;
減少能量損失 擋風;
減小偶然性 ▲ ?
【結論歸納】分析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
【分析反思】為提高實驗的精確性,可以從表二所列方面進行改進,請在“?”處寫出相應改進方法。   
3:(2024·模擬)小貝要比較花生仁和核桃仁在人體內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按照圖甲裝置進行實驗:
a.分別稱取1克花生仁和核桃仁,并將它們分別粉碎;
b.在如圖所示裝置的試管中加入10毫升水;
c.測量并記錄加熱前的液體溫度;
d.將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到自行燃燒,即馬上放于試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燒干凈;
e.測出水的末溫;
f.在同樣條件下,再用核桃仁重復以上實驗。
(1)實驗中通過   來比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2)小倪同學改進了上述裝置(如圖乙),改進的好處是   。
(3)全班同學都采用小倪同學的改進裝置進行了實驗,數據如下:
  1克花生仁燃燒放出的能量(單位:焦) 1克核桃仁燃燒放出的能量(單位︰焦)
—組 7.261 11.844
二組 8.108 11.860
三組 9.576 12.390
四組 9.850 13.860
五組 9.762 13.860
六組 7.480 11.592
比較表中兩組數據,你得出的結論是   
變式訓練
1:(2023九上·杭州期末)某科學小組想測定花生仁中的能量,如圖分別是甲、乙兩小組設計的實驗裝置,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該實驗:
(1)你認為甲、乙兩組裝置中   更科學。
(2)在設計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時,除了要記錄花生仁的質量外,還要記錄   。
(3)花生仁中含有豐富維生素C (化學式C6H8O6),它在空氣中完全燃燒與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相同,寫出維生素C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4)實驗所得的能量數據均比網上提供的常見食物能量表中的數據小,可能的原因是   (任寫一種即可)。
2:小Q想比較等質量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所含能量的多少。在標準大氣壓下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1:組裝如圖所示的三組實驗裝置,在三個試管中裝入等量的水,測出水的初溫。
步驟2:分別取1克花生仁、1克大米、1克牛肉干裝入燃燒匙,在酒精燈上點燃后,立即分別放在三個試管下,給水加熱。
步驟3:待完全燃燒后,分別測出三個試管中水的末溫。
食物名稱 質量/g 水/mL 初溫/℃ 末溫/℃
花生仁 1 2 25 100
大米 1 2 25 87
牛肉干 1 2 25 100
(1)實驗是通過比較   來判斷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
(2)通過實驗結果,等質量的三種食物中所含能量最少的是   。
(3)這個實驗誤差較大,為了減小誤差,可采用   措施。
(3)小Q發現牛肉干和花生仁組中水的末溫相同,便得出兩者所含能量相同。另一同學查閱資料后得知,相同質量的花生仁比牛肉干所含能量多。分析原因,是因為實驗中水沸騰后不再升溫。你認為該如何改進實驗,能得出正確結論:   。
易錯點三、消化系統的組成、營養物質的吸收與轉化
例1:(2023九上·溫州期末)牛奶飲用不宜過量,否則會加重人體消化和吸收的負擔。下列人體系統中承擔牛奶消化和吸收的是(  )
A. B. C. D.
例2:(2023九上·杭州月考)以下體現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  )
①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
②小腸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壁僅一層細胞
③小腸內消化液種類多④小腸長5﹣6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例3:(2024九上·上城期末)山楂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它不僅美味,還含有糖類、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及膳食纖維。結合圖片,分析正確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場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纖維
C.①分泌的膽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類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進山楂中蛋白質的分解
(例3) (例4)
例4:(2023九上·鹿城期末)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①~⑤中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物質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為麥芽糖最終轉化為葡萄糖
B.b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質轉變來的
C.c為甘油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轉變來的
D.X是小腸,只是吸收b、c的主要場所
例5::(2023九上·甌海會考)消化系統是人體重要的系統之一,請結合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圖中的   (填序號)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還能分泌胰島素,使人體內的血糖濃度維持穩定。
(2)人體小腸長度有5-6米,但表面積卻達200平方米,這是因為小腸在結構上具有皺襞和   ,增加了小腸內的表面積。
(3)圖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鄰的幾個器官,曲線X、Y、Z表示三大類營養物質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小明的早餐是三個饅頭,圖中   曲線表示其在消化系統中被消化的程度。
(4)關于人體消化系統的功能敘述正確的是____。
A.將食物中的大分于物質分解成能被機體利用的小分子物質
B.將小分子物質吸收到血液中
C.將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含氮度物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D.將消化后的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例6:(2024九上·紹興期末)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的分泌是怎樣調節的呢 19世紀,人們普遍認為是胃酸(主要成分為稀鹽酸)刺激小腸的神經,神經沖動傳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為驗證這一觀點是否正確,科學家做了如下實驗。
①稀鹽酸狗上段小腸腸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鹽酸狗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鹽酸狗上段小腸腸腔(去除通往小腸的神經)→胰腺分泌胰液
④稀鹽酸處理后的小腸黏膜細胞磨碎制成提取液狗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1)胰腺分泌的胰液經導管流入   參與食物的消化。
(2)通過①②組實驗可知,鹽酸    (選填“能”或“不能”)通過血液循環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以上實驗結果是否支持題干中的觀點,請說出你的判斷依據  。
變式訓練
1:(2023九上·嘉興期末)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與消化腺,消化道是一條中通的通道,如圖①-④的結構中不屬于消化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4九上·余杭期末)腸道顯微膠囊是一種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設備(如圖1),它可以在短時間捕捉到消化道內的三維圖象。結合圖2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
B.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④,④處可進行蛋白質的初步消化
D.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3:(2023九上·拱墅期末)“生物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小腸壁上有豐富的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液,增加了吸收營養物質的表面積
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
C.心臟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室,這與它輸送血液距離較遠的功能相適應
D.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這有利于腎小管的濾過作用
4.(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圖為人體部分消化系統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對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酶
B.③分泌的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濃度和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
C.②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D.④若作為消化器官,則其內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種類最多
(4) (5) (6)
5:(2023九上·舟山開學考)圖為人體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圖,若甲處阻塞,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
A.胃消化蛋白質的能力減弱 B.小腸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C.小腸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胰腺分泌的胰液無法送入小腸
6.(2023九上·南潯期末)小敏同學早餐吃肉饅頭和牛奶,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是麥芽糖 B.淀粉消化的最終產物在小腸內吸收
C.糖類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進行化學性消化的物質
7.(2024九上·東陽期末)有一種做成膠囊形狀的內窺鏡,它外觀與普通膠囊藥丸區別不大,但它攜帶高清攝像頭,可用于探測人體消化道的健康狀況。患者吞服后,膠囊內窺鏡隨消化道肌肉運動前行并拍攝圖像,再把圖像傳出來供醫生觀察診斷。請據此回答:
(1)膠囊內窺鏡用于胃部檢查時,需要在胃中停留15~30min,由此可推測膠囊外殼的成分不可能是____(填字母,下同)。
A.淀粉 B.蛋白質
(2)膠囊內窺鏡除了用于胃部檢查,還可用于____部位的檢查。
A.食道 B.小腸 C.肝臟
8:(2023九上·麗水期末)如圖所示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三大類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情況。橫坐標表示人體消化道的某些器官,縱坐標表示各營養物質中未消化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D區域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
(2)圖中甲物質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   ; 丙物質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   ;
(3)吃飯時細嚼慢咽可減輕腸、胃的消化負擔。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塊,腸胃的蠕動等過程屬于   (填“物理消化”或“化學消化”)。
9:(2023九上·玉環月考)圖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內逐步分解的示意圖,圖乙曲線(X、Y、Z)分別表示三大營養物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圖甲中淀粉經過①和②過程,最終分解為   被人體吸收,參與此消化過程的消化液是   。
(2)圖乙中表示蛋白質消化過程的曲線是   (選填“X”“Y”或“Z”)。
(3)從曲線X、Y、Z可知,消化的主要場所是D,D適應消化的結構特點   (寫出一條)。
易錯點四、關于酶活性的實驗探究
例1:(2024模擬·)某同學做“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實驗的相關記錄如表,該實驗能表明酶的催化作用是(  )
試管 加入物質 溫度 加入碘液 現象
1 1%淀粉糊2mL+唾液1mL 37℃ 2滴 不變藍
2 1%淀粉糊2 mL+唾液1mL 0℃ 2滴 變藍
A.具有專一性 B.具有高效性
C.需要適宜的pH D.需要適宜的溫度
例2:(2024九上·杭州期末)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請回答問題。
試管編號 加入物質 溫度 水浴時間 加碘后的現象
A 淀粉糊1毫升、唾液⒉毫升 37℃ 10分鐘 不變藍
B 淀粉糊1毫升、唾液2毫升 0℃ 10分鐘 變藍
C 淀粉糊1毫升、唾液⒉毫升 70℃ 10分鐘 變藍
(1)本實驗的原理是①   和②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2)試管C的溶液變藍色了,這是因為   。
(3)根據表中數據,能得出的結論是   (寫出一條即可)。
例3:(2023·杭州模擬)專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時,比較常見的癥狀是發燒。發燒時,身體中的酶的活性會降低,從而導致食欲不振。為驗證該說法,小舟配置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內含胃蛋白酶)備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質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質,該物質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為可溶性的氨基酸(變澄清)。具體實驗方案如下:
① 利用37℃水浴裝置完成以下實驗:
②分別改變水浴溫度為38℃、39℃、40℃、41℃、42℃,重復上述實驗,并記錄現象。
(1)結合實驗方案分析,本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
(2)本次實驗中滴加1滴稀鹽酸目的是   。
(3)實驗中先將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熱2分鐘,然后將其混合后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
(4)實驗結果顯示,所有溫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變澄清了。為使不同組的實驗結果出現差異,在不改變溫度設置的前提下,可調整的措施有   。
變式訓練
1:(2024九上·舟山月考)為了探究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小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
甲:在①試管中注入2mL淀粉糊,②試管中注入4mL淀粉糊;
乙:在①試管中注入2mL唾液,②試管中注入 。
丙:將兩支試管充分振蕩后放入適宜溫度的水中恒溫放置10分鐘后同時取出;
丁:向兩支試管分別滴加2滴碘液,觀察兩支試管內液體顏色的變化情況。
(1)補全步驟乙   。
(2)小樂認為:步驟丙中,兩支試管應放入70℃的熱水中保溫。判斷此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3)步驟丁中,向兩支試管分別滴加2滴碘液后,實驗結果為:①號試管內液體不變藍色,②號試管內液體變藍色;分析①號試管內液體不變色的原因   。
2:(2023九上·杭州期末)小華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中,分別對三支試管進行了如下處理:
序號 處理方法
1 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37℃溫水
2 饅頭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攪拌、37℃溫水
3 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5℃水
(1)第2號設計有錯,將錯誤之處改正為   。
(2)第2號改正設計后,將三支試管都放入相應溫度水中,5~10分鐘后取出,并分別滴加2滴碘液,不會變藍的是   號。
(3)1、3號對照,兩組間的變量是   。
(4)第2號改正設計后,1、2號對照,說明   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3:(2024九上·臨海期末)為了探究酶活性的影響因素,興趣小組利用胃蛋白酶進行了如下實驗:
容器 加入的物質 溫度/℃ 實驗結果
1 胃蛋白酶+肉糜+清水 37 肉糜分解很少
2 胃蛋白酶+肉糜+鹽酸 37 肉糜大部分分解
3 胃蛋白酶+肉糜+氫氧化鈉 37 肉糜分解很少
(1)實驗選用肉糜的目的是   。
(2)實驗說明胃蛋白酶的活性受   的影響。
(3)有同學認為使容器2中肉糜分解的物質是鹽酸,請設計實驗檢驗他的猜想。 
4:(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樂學習了“唾液淀粉酶對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后,繼續探究市售的某α-淀粉酶制劑對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實驗過程如下: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標記為A和B;A試管加入2mL0.5%的淀粉溶液,滴加兩滴碘液后搖勻,B試管加入2mL1.0%的α-淀粉酶溶液;將兩支試管置于37℃水溫的水浴鍋中保溫5min,然后將B試管中的α-淀粉酶溶液倒入A試管,搖勻后繼續保溫并計時,直至藍色褪盡。
②將0.5%的淀粉溶液換成1.0%、1.5%、2.0%的淀粉溶液,重復上述步驟①。
③將水浴溫度改為50℃、75℃,重復上述實驗。
不同實驗條件下淀粉褪色時間如表所示:
α-淀粉酶溶液濃度 水浴溫度 淀粉溶液濃度
0.5% 1.0% 1.5% 2.0%
1.0% 37℃ 4min15s 4min42s 5min28s 6min39s
50℃ 1min17s 1min50s 2min37s 3min7s
75℃ 46s 52s 1min2s 1min8s
(1)本實驗的原理是   和α-淀粉酶能催化分解淀粉。
(2)據表中數據可知,淀粉褪色時間與   、   有關。
(3)從實驗結果可知,該α-淀粉酶制劑對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與溫度有關,   (選填“37”“50”或“75”)℃時,α-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效果最好。
5:(2024·九年級期末)pH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響如下圖。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受pH影響活性下降后是否可恢復,小明用6只試管做了如下表的實驗,并記錄每只試管淀粉剩余量。
步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取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將pH調節為特定值。 4.0 5.0 5.8 6.2 6.8 7.4
2.靜置5分鐘后,再將6只試管內液體的pH調至X
3.加入2%的淀粉溶液1ml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4.37℃水浴5分鐘后,測出試管中淀粉剩余量 100% 0 0 0 0 0
(1)表格中X的值最合理的是________。
(2)分析表格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是:

(3)當pH=5.8時,酶的催化能力下降,可能原因是:①部分酶的活性徹底消失;②酶整體活性下降,小明分析實驗數據中的淀粉剩余情況認為是原因②,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實驗數據說明理由: 。
6:(2024九上·平湖期末)凝乳酶是一種促使乳汁發生凝結的酶。利用如圖實驗裝置,先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別加入2個試管,然后將兩個試管放入同一水浴環境中持續15分鐘,再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倒入同一試管中混合,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要的時間。通過多次實驗,記錄在不同溫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時間,結果如表所示:
實驗組別 A B C D D F
水浴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時間(分鐘)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該實驗探究基于的假設是   。
(2)實驗中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水浴15分鐘后再混合,而不采用先將酶和乳汁混合再水浴15分鐘的目的是:   。
(3)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實驗中重要的實驗思想。在本實驗中必須控制相同的變量是____。
A.各組實驗中凝乳酶溶液體積相同、乳汁體積相同
B.同組實驗中凝乳酶和乳汁的體積相同
C.各組實驗中乳汁的種類要相同
7:(2024九上·鹿城月考)淀粉酶種類有多種。某科學興趣小組從浸泡后的綠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為了研究酸堿性對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以淀粉瓊脂為材料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濾紙編號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鹽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鈉溶液
4 稀鹽酸
5 稀碳酸鈉溶液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濾紙小圓片,編號為1-5號。將其分別在五種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圖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瓊脂薄片的培養皿中,蓋上蓋子。
②將培養皿置于37℃的恒溫箱中,半小時后取出,將碘液均勻滴入培養皿中,約1分鐘后用清水緩緩沖去多余的碘液。
③實驗結果發現: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出現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區(即沒有變藍色的區域),其中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4號和5號周圍以及其余部位均顯藍色,如圖乙所示。
(1)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會出現清晰區的原因是  。
(2)為了判斷堿性對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應選擇哪幾個進行對照?   。(填寫濾紙編號)
(3)根據實驗結果小組成員推測:堿性越強,對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越強。請你對這個推測進行評價   。
易錯點五、血液、心臟和血管
例1:(2024九上·鹿城月考)如圖表示血液、血漿、血細胞三個概念之間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例2:(2024·九年級階段練習)下表是小歡同學的血液常規檢驗單的部分信息,結合已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項目 正常范圍參考值 單位 結果
紅細胞 3.5~5 ×1012/L 3.8
白細胞 3.5~10 ×109/L 12.9
血小板 100~300 ×109/L 220.0
A.白細胞是數量最多的血細胞,且白細胞沒有細胞核
B.血小板具有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且血小板是最大的血細胞
C.制作驗血的血涂片時要將血滴拉成薄膜,蓋上蓋玻片,并防止形成氣泡
D.由該檢驗單可以判斷小歡同學可能患有炎癥,判斷依據是白細胞含量過高
例3:(2024九上·紹興期末)人體內的血管緊張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小動脈收縮,從而血壓升高,高血壓病人通常服用降壓藥達到降壓目的,試分析其作用機理可能是(  )
A.降低血管緊張素水平,使小動脈擴張
B.降低血管緊張素水平,使小動脈收縮
C.升高血管緊張素水平,使小動脈擴張
D.升高血管緊張素水平,使小動脈收縮
例4:(2024·舟山·中考模擬)在人一生中,心臟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動而不疲勞?以下模型代表心臟一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舒縮時間的關系(每小格代表0.1秒)。從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同時休息的時間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例5:圖甲是人體血液分層示意圖,圖乙是顯微鏡下人血永久涂片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出現明顯的分層現象,是因為血液中加入了 。
(2)圖中①的名稱是 ,它的主要成分是 ;若某人的體檢報告單上____(填序號,下同)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則可能是身體內的某部位有炎癥;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血細胞是圖中的 。
(3)氧氣進入血液后,主要由圖中的____所示的血細胞來運輸。
(4)人體臍帶血和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細胞,它能分化出圖中的 。
(5)血常規檢查制作血涂片時,需要得到薄而均勻的血膜,下圖中正確的推法是________ 。(圖中箭頭表示載玻片移動的方向)
例6:(2022·浙江仙居縣九年級開學考試)下圖表示三類血管,其中箭頭表示血流方向(選填字母)。
(1)毛細血管是___________。
(2)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是___________血管。
(3)一般輸液時醫生將針頭刺入___________血管進行藥物注射。
例7:(2023九上·杭州月考) 申花校園里(綜合樓一樓醫務室邊)配置了自動體外震顫儀(AED),用它測量和消除師生的室顫。室顫是指心臟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縮或不協調的快速顫動,及時消除室顫對挽救生命及其重要。
(1)心臟心肌最發達的腔室是   ;
(2)發生室顫時,心室收縮泵出的血液與正常一樣會進入   (填血管類型),不會反方向流動的原因是存在   ;
(3)發生室顫時,心臟無法泵出足夠的血液,可能會導致腦部供血嚴重不足危及生命,這與紅細胞具有運輸   的功能有關。
例8:(2024·杭州·九年級期末)心臟工作起來就像一臺水泵,通過不停地搏動,推動血液沿著一定的方向不斷地流動。如圖是人體心臟的結構圖。
(1)體循環的起點是___________(選填“a”或“d”),與血管②相連的d腔的名稱是___________。
(2)圖中a和b兩個腔之間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_,該瓣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8) (9)
例9:(2023八上·海曙期末)在“觀察小金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中,用顯微鏡觀察到的視野圖像如圖所示。請回答:
(1)顯微鏡下觀察到血管1中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選填“→”或“←”),則可判斷該血管是動脈。
(2)血管    (填序號)是毛細血管,其中的紅細胞呈單行通過,有利于血液與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
變式訓練
1:(2024九上·南潯期末)2020年5月,我國珠峰測量隊成功登頂珠峰,再次完成珠峰高度測量。為了適應空氣稀薄的環境,登頂前隊員們需在高原進行長期訓練。他們訓練的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  )
A.血漿 B.白細胞 C.紅細胞 D.血小板
2:(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某人因車禍大腿受傷,鮮紅的血液噴射而出,請判斷受傷的血管及急救時為了止血需綁扎的位置分別是(  )
A.動脈a處 B.靜脈a處 C.動脈b處 D.靜脈b處
(1)(2) (3)
3:(2024九上·上城期末)在觀察“小金魚尾鰭的血液流動”實驗時,同學繪制相關圖像,有關實驗及圖像描述錯誤的是(  )
A.血管②是毛細血管
B.血管①中流動的血液是靜脈血
C.用低倍鏡觀察魚尾鰭血管內血液流動情況
D.濕紗布包裹魚鰓蓋有利于魚的正常呼吸
4.(2024九上·余杭期末)如圖是肺泡和心臟結構示意圖,經過肺泡氣體交換后,血液經肺靜脈首先流入到心臟的腔室為(  )
A.A腔室 B.B腔室 C.C腔室 D.D腔室
5.(2024九上·嘉興期末)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總是相適應的。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毛細血管管壁極薄,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
B.胃壁有發達的平滑肌,有利于胃的蠕動
C.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D.心臟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有利于將血液輸送到全身
6.(2024九上·東陽期末)如圖能正確表示人體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在進行物質交換的是(  )
A.B.C.D.
7.(2024九上·杭州期末)“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正確的是(  )
A.小腸能分泌多種消化液,增加了吸收營養物質的表面積
B.毛細血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
C.血液中含有的白細胞數量最多,有利于為人體生命活動運輸氧氣
D.心臟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房,這與它輸送血液距離較遠的功能相適應
8.(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圖是人體的血液循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血液流經①時,血紅蛋白與氧分離
B.若②為腎臟,則血液流經②后,血液中的尿素和氧氣明顯減少
C.若②為小腸,則血液流經②后,血液中的營養物質減少
D.圖中實線為體循環路徑,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9:(2024九上·嘉興期末)小嘉因高燒出現食欲不振等癥狀,去醫院就診,其血常規檢查部分結果如下。
檢查項目 檢查結果 正常范圍參考值
白細胞計數 個 個
紅細胞計數 個 個
血小板計數 個 個
血紅蛋白
請回答相關問題:
(1)高燒會導致食欲不振,是因為影響了   的活性;
(2)醫生判斷小嘉患有炎癥,其依據是   ;
(3)醫生還會建議小嘉多補充富含   元素的食物。
10:(2024九上·臨海期末)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為了更好的了解心臟的結構與功能,某同學用豬心進行實驗,并繪制了心臟結構圖,如圖所示。
(1)通過觸摸和解剖,發現心臟的D腔壁最厚,由此可推測D為   (填名稱)。
(2)豬心灌水實驗時,往④號血管中注水,水會從   號血管溢出。
易錯點六、血液流經某個器官后血液成分的變化
血液流經除小腸外的器官或結構時,營養物質會減少,但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當血液流經小腸時,血液中葡萄糖等養料的含量會升高。流經肺部時,氧氣含量升高,二氧化碳減少。
例1:(2024九上·紹興期末)血液經過肺循環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肺循環過程中氧氣含量變化的曲線圖是(  )
A.B.C.D.
例2:(2023九上·舟山開學考)如下圖是人體的血液循環確保了各組織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以下血液循環模型正確的是(  )
A.B.C.D.
例3:(2024·浙江舟山·一模)如圖可用來描述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a為傳入神經,b為傳出神經,則A表示效應器
B.若a為食物中的蛋白質,b為氨基酸,則A表示胃
C.若a為肺靜脈,b為肺動脈,則A表示肺部毛細血管
D.若a為有機物和氧氣,b為二氧化碳和水,則A表示活細胞
變式訓練
1:(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輸送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針對下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甲圖A血管表示醫生給病人靜脈注射時,針刺入的血管
B.乙圖為某人的心動周期,在1分鐘內,此人的心房收縮期時間是7.5秒
C.丙圖中,如果曲線代表氧氣的變化,則血管B表示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
D.丙圖中,如果曲線代表二氧化碳的變化,則血管B表示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
2:如圖所示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某物質含量在各血管內的變化情況。如果I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葡萄糖 D.尿素
(2) (3)
3.圖示曲線表示人體血液中某些物質含量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b為肺泡外的毛細血管,表示二氧化碳變化的是曲線②
B.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曲線②可表示蛋白質和血細胞的變化
C.若b是頭部的毛細血管,表示氧氣變化的是曲線②
D.若b是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曲線①可表示營養物質的變化
4:如圖為人體內某結構(或器官)的血液流動情況示意圖,B代表某結構或器官,A、C代表與其相連的血管,箭頭代表血流方向。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B表示肺部毛細血管,則血管A的名稱是________,血管C中________(選填“二氧化碳”或“氧氣")的含量明顯高于血管A。
(2)若B為組織細胞,血管C比血管A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選填“低”或“高”)。
(3)若A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高,營養物質含量低,C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低,營養物質含量高,則B代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
5:(2023九上·杭州月考)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圖甲X表示人體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圖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氣體相對含量,則X表示   ,血管②的名稱是   。
(2)圖丙是在觀察小金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中,用顯微鏡觀察到的視野圖,其中屬于毛細血管的是   (填字母),該實驗用   (填“低倍鏡”或“高倍鏡”)觀察。
易錯點七、血液循環:體循環與肺循環
例1:(2024九上·南潯期末)某人因腿部受傷并發炎癥,在醫院通過靜脈注射生理鹽水和抗生素來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達發生炎癥的部位,需經過的途徑是( )
A.肺循環→炎癥部位
B.體循環→炎癥部位
C.肺循環→體循環→炎癥部位
D.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炎癥部位
例2:(2023九上·玉環月考)2019年11月一演員在《追我吧》節目中錄制時發生了心源性猝死的不幸。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當遇到此類情況時,采取的最及時和關鍵措施是心肺復蘇,以及之后的治療等。一般分以下三步:
(1)胸外心臟按壓:心臟在胸骨和脊柱之間,受到人工擠壓,使受壓而泵出血液,放松壓迫后血液又回到心臟。“按壓”后,體內的血液也只會朝一個方向流動的原因是   ;
(2)人工呼吸:是保證不間斷地向患者供氧,那么患者經人工呼吸之后,體內的氧氣最早會出現在   (選填“動脈”或“靜脈”或“毛細血管”);
(3)注射血管活性藥物,注射之后首先到達心臟的腔室是   。
例3:(2024·杭州·九年級階段練習)新冠疫情期間,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的使用挽救了許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技術的原理是將人體上、下腔靜脈中的血液引出體外,將其充氧后注入病人的肺靜脈(如圖甲)和主動脈(如圖乙),起到替代部分心肺功能。
(1)下列設備中能替代人體肺功能的是_______;
A.動力泵 B.氧合器 C.氧氣泵 D.熱交換器
(2)ECMO技術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衰竭或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其中圖乙模式是為了挽救________功能衰竭的病人;
(3)ECMO設備使用過程中需要輸入營養補充液,若營養補充液中的氨基酸最終在細胞內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廢物,則氨基酸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4)已知熱交換器管道內血流量為5L/min,為了維持病人的正常體溫,需對流入人體的血液進行加熱。若要將血液的溫度從33℃提高到37℃,則血液每分鐘需要從熱交換器吸收_______J的熱量。(血液的比熱容為0.85×103J/(kg·℃),密度約為1.0×103kg/m3)
例4:(2024九上·拱墅期末)如圖所示為小樂制作的血液循環演示模型,其中軟管模擬與心臟相連的血管,單向閥模擬瓣膜,裝置內的紅墨水模擬血液,箭頭表示液體流動方向。據圖回答問題:
(1)模型中的橡皮球彈性較大,能很好地模擬心臟的收縮和舒張過程。若藍色軟管①模擬肺靜脈,則紅色軟管②模擬   。
(2)在演示過程中,同時松開兩個橡皮球,單向閥A打開,單向閥B   (選填“打開”或“關閉”),模擬血液由靜脈回流入心臟。
(3)小樂反思:該模型中的心臟結構不完整,可進一步完善。該模型中缺少的心臟結構是
   ,應補充在   。
變式訓練
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圖為血液循環示意圖,關于血液循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氣含量高B.①和②之間.③和④之間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后,營養物質一定減少D.血液流經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減少
(1) (2)
2:(2024·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如圖為發生在肺內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過程a、b是通過人體的呼吸作用實現的
B.通過c過程,肺泡內的氣體進入血液要通過2層細胞
C.血管甲內血液的氧氣含量較高,顏色鮮紅
D.血管乙與血管丙相比,血管乙內的血流速度較快
3:(2023九上·磐安期末)“圍爐煮茶”是一種源自云南“火塘烤茶”的休閑方式,點上炭火、架上鐵絲、煮一壺茶……但若是在封閉的室內進行,則極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無色無味,不易被察覺,濃度超過0.05%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回答下列問題:
(1)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往往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這是因為血氧飽和度偏低。“血氧飽和度”是指結合氯濃度,它是衡量血液運輸氧氣能力的重要指標。這里的“結合氧”是指____;
A.氧氣與白細胞結合 B.氧氣與血漿結合
C.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 D.氧氣與血小板結合
(2)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醫院通常采取讓病人進入高壓氧艙吸氧的治療方案,將一氧化碳排出體外,同時為防止腦水腫等并發癥,需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如靜脈快速滴注甘路醇等。那么甘露醇等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后到達心臟,它們依次經過的心房和心室的先后順序是____(選填字母)。
A.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B.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C.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
4.(2024·浙江杭州·一模)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系統既有分工又協調配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心臟與器官X的關系示意圖;
材料2:人的神經系統中,由神經中樞發出,分布到心臟的A神經和B神經可支配心臟的活動。心臟的反應取決于A神經和B神經興奮的強度大小;緊張時,A神經興奮占優勢,心跳加速,血壓增高;安靜時,B神經興奮占優勢,心跳放緩,血壓降低。
(1)若血液由③流出,首先進入___________(填寫血管名稱);流經X后,變為含氧豐富的動脈血,則X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
(2) 若X代表的器官是小腸,葡萄糖被其吸收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流入心臟,最先進入心臟的部位是___________(選填圖中序號)。
(3)若使用某藥物阻斷A神經傳導,再刺激B神經使其興奮,則血壓會___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4) (5)
5、(2024·舟山市定海區九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A、B、C、D代表心臟四個腔,a、b代表相對應的結構,1-10表示血管,請據圖回答:
(1)血液流經________(填字母)時,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2)若因頭痛口服某鎮痛藥物,該藥物進入血液后,隨血液循環到達病變部位,最少需________次經過心臟。
(3)據圖寫出肺循環的路徑________(用圖中字母、數字和箭頭表示)
6:(2023九上·杭州期末)對于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在病人自身肺功營養補充液能出現衰竭時可使用人工心肺機(EOMO)進行救治,如圖為人工心肺機救治病人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為“電動泵”,能夠推動血液循環流動,相當于人的   (填器官名稱) 。
(2)圖中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連接人工肺機的兩條血管,血管B內流動的是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3)經“人工肺”回到人體心臟的血液,再經    (填 “體循環”或“肺循環”)到達腦,為腦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氧氣,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
(4)對于未感染新冠疾病的人來說注射新冠疫苗是很好的預防措施。在手臂上注射疫苗最先到達心臟的   (填房、室的名稱)。
7.(2024九上·東陽期末)某校科學興趣小組針對“人體內血液循環”開展了“自制模擬人體循環系統裝置”的項目化學習活動.
【模型原理】人體內血液循環規律和心臟的結構與功能.
【實驗材料】橡皮球、單向閥、橡膠軟管、燒杯、紅墨水
【產品制作】用橡皮球模擬心臟,單向閥模擬瓣膜,橡膠軟管模擬與心臟相連的血管,裝置內的紅墨水模擬血液,將各部分有序連接.
(1)【產品演示】
先同時擠壓兩個橡皮球,紅墨水從橡皮球經紅色軟管流出進入燒杯(箭頭表示液體流動方向),后同時松開兩個橡皮球,紅墨水從燒杯經藍色軟管流入橡皮球.
模型中的橡皮球彈性較大,能很好地模擬心臟的收縮和舒張過程.若藍色軟管1模擬肺靜脈,則紅色軟管2模擬   .
(2)在演示過程中,同時松開兩個橡皮球,單向閥A打開,單向閥B   (填“打開”或“關閉”),模擬血液由靜脈回流入心臟.
(3)【產品評價】以下表格為該小組同學制定的部分評價量表.
“自制模擬人體循環系統裝置”評價量表
評價維度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模擬血液循環) 能準確模擬血液的流動過程,并能區別出動脈血和靜脈血 僅準確模擬出血液流動過程 不能準確模擬出血液流動過程
指標二(模擬心臟) 能準確模擬出心臟各房室,并具有瓣膜,瓣膜的的朝向正確 僅準確模擬出心臟房室 不能準確模擬出心臟各房室
【產品迭代】指導老師根據評價量表對小組同學自制的血液循環演示模型進行評價,“指標一”評為優秀,“指標二”評為合格.為了使指標二能達到優秀,請結合心臟及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該模型還需要改進的是:   .
易錯點七、人體多個系統結合類型
例1:(2024·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淀粉經B系統消化后的終產物是__________。
(2)進入C系統的氧氣,大部分會與紅細胞中的__________結合。
(3)在D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
(例1) (例2)
例2:(2024·紹興模擬)如圖為人體消化、呼吸、循環系統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當外界氣體進入肺泡時,外界氣壓___________(選填“>”、“<”或“=”)肺內氣壓。
(2)圖中a氣體是___________,血液中運輸它的細胞是___________。
(3)健康人進食一段時間后,葡萄糖通過消化道管壁進入循環系統,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上升,胰島素分泌___________,從而使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
例3:(2024·浙江·九年級專題練習)在神經和激素的調節下,人體內各個器官或系統相互協調、共同作用,從而使人體成為統一的整體。如圖,、、、、、代表人體不同的系統或器官,①②③表示相關物質,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蛋白質經過被分解為物質①進入血液,最先到達心臟四個腔中的___________。
(2)圖乙曲線表示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時某種氣體含量的變化,則該氣體是圖甲中的___________(填序號)。
(3)水鹽平衡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調節,對于其他動物也是如此。如生活在澳大利亞沙漠中的大袋鼠其體內組織的含水量始終為65%。經檢測大袋鼠尿液,發現尿素含量是人的4倍,鹽含量是人的2倍左右。請解釋袋鼠尿液中尿素和鹽的含量高的原因:___________
變式訓練
1:下圖為人體消化、呼吸、泌尿、循環系統的關系示意圖,a~d 代表生理過程。請回答:
(1)圖中c代表的生理過程為__________。
(2)由b過程進入血液中的氧氣,主要與紅細胞中的___________結合。
(3)各種營養物質進入體內,經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該過程的場所在___________。
2.(2023·九年級期末)如圖為人體代謝的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字母A、B、C、D表示物質,①、②、③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
(1)圖中物質B是 _____;小腸中,參與完成生理過程①的消化液有 _____ ;
(2)甲細胞能運輸B物質,若血液中該細胞的數量過少,會患 _____ ,經常出現頭暈癥狀;
(3)C進入血液后,隨血液循環首先到達心臟的 _____ ,自C進入血液到被運至下肢骨骼肌利用的整個過程中,需流經心臟 _____ 次;
(4)D中含有的尿素是人體內 _____ 徹底氧化分解的產物;
(5)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現C,則可能是圖中生理過程 _____ (填序號)出現了障礙。
3:(2024·杭州·九年級階段練習)人體是一個統一整體,各系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如圖A、B、C、D分別表示人體的四個系統,序號①、②分別表示不同的生理過程。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若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為淀粉,則物質①為________。
(2)A系統能為全身各處細胞輸送氧氣和營養,其動力器官是________。
(3)C系統獲得的氧氣通過A系統輸送到組織細胞處利用,從而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________,A系統與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________實現的。
4:(2024·九年級專題練習)如圖所示,A、B、C、D、E表示與人體新陳代謝直接相關的生理過程。
(1)完成A過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經過B過程血液成分變化___________
(3)C過程可以為組織細胞帶來___________,運走___________。
5:(2023九上·金華期末)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標號①~⑧表示人體內相關生理過程,字母A、B、C、D分 別表示心臟四腔。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小科早晨食用了饅頭、雞蛋和豆漿,饅頭的主要營養物質最終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   
(2)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下列不屬于排
泄的是
A.① B.⑥ C.⑦ D.⑧
(3)某人患有腸炎,醫生給他手臂靜脈注射藥物,該藥物最先進入心臟的    (填字母)
(4)如圖能正確表示血液通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二氧化碳含量變化的是 (單選)
A.B.C.D.
九年級科學 第四章代謝與平衡易錯題與重難點培優訓練解析
易錯點一、營養素的作用和平衡膳食
例1:(2024九上·上城期末)《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傳標語“均衡營養,點亮健康之路”。下列有關食物與營養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一般占人體細胞干重的50%以下
B.無機鹽被人體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
C.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D.維生素在人體內都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答案】C
【解析】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等營養物質。
【解答】A、蛋白質是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主要原料,占人體細胞干重50%以上,錯誤;
B、無機鹽被人體吸收后,不能提供能量,錯誤;
C、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是供能物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正確;
D、維生素種類很多,除維生素D外,其它維生素人體都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錯誤。
故選:C。
例2:(2022·浙江衢州·九年級期末)當人患急性腸道炎時,一般需要靜脈滴注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其目的是(  )
A.提供營養物質 B.補充體內鹽分
C.補充體內水分 D.以上三項都是
【答案】D
【分析】葡萄糖可以被細胞利用,為細胞提供能量。氯化鈉溶液為人體補充水分,鹽分。
【解析】急性腸炎病人,吸收功能降低,體內細胞生命活動不斷消耗能量,分解體內葡萄糖。靜脈滴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是為了及時補充體內葡萄糖、鹽分和水分,滿足機體生命活動的需要的。
例3:如圖是四種食物的營養成分相對含量示意圖。某同學因偏食營養不均衡患了貧血癥,則該同學飲食中最好多攝取圖中哪一種食物( )
A. 食物甲 B. 食物乙 C. 食物丙 D. 食物丁
【答案】 B
例4:(2024·湖州·九年級期末)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長發育很快。營養學專家建議青少年要適當多吃奶、蛋、魚、肉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因為蛋白質是人體(  )
A.主要的供能物質 B.主要的貯能物質
C.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 D.細胞生長和組織修補的主要原料
【答案】D
【分析】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知道人體的六大類營養物質,知道它們的作用和主要的食物來源。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是人體需要的六大類營養物質之一。瘦肉、魚、奶、蛋和豆類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它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生命活動的調節等的物質基礎。另外,蛋白質也能氧化分解,為人體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質是糖類。備用能源是脂肪。溶解營養和廢物的是水。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快,需要從食物中攝取大量的蛋白質,所以,應多吃一些奶、蛋、魚、肉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例5:(2024模擬)山東濟寧──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文化燦爛,食譽神州;據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濟寧用膳時,對文家水餃(如圖)都情有獨鐘.
(1)你認為該盤羊肉胡蘿卜水餃能為其提供________種營養物質.
(2)乾隆帝飯畢后在“龍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這盤水餃提供,你認為主要供能的是 .
A.水餃皮 B.瘦羊肉 C.胡蘿卜 D.肥羊肉
【答案】 (1)6(2)A
例6:(2023九上·義烏月考)小江同學查找了某天中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水等四種營養素的含量,記錄如下:
營養素含量 A(%) B(%) C(%) D(%)
馬鈴薯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鯽魚 76.5 0.5 17.6 4.1
(1)分析表格數據,其中A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   。
(2)小江正處于青春期,應該比成年人多攝取含營養素C較多的食物。該營養素最初被消化的場所是   。
(3)小江當天備戰運動會參加劇烈的訓練時,馬鈴薯經過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供給肌肉細胞呼吸作用,最終的產物有   。
(4)為了均衡膳食,你認為應該增加   等食物。(寫出一種)
【答案】(1)水(2)胃(3)水、二氧化碳、乳酸(4)蔬菜
【解析】馬鈴薯中的水、糖類(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牛肉中的水、蛋白質含量高,油脂含量較高;鯽魚中的水、蛋白質含量高。故根據表格中的數據,A為水,B為糖類,C為蛋白質,D為脂肪。
【解答】(1)生物體中水的含量為60%~95%,根據表格數據,A表示四種營養素中的水。
(2)蛋白質的初步消化是從胃開始的,小江正處于青春期,應該比成年人多攝取含營養素C蛋白質較多的食物,該營養素最初被消化的場所是胃。
(3)馬鈴薯經過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供給肌肉細胞呼吸作用,最終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4)均衡膳食是指攝入的食物能提供全面而平衡的營養,根據表格中的食物種類應該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
變式訓練
1:2023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對中小學生午餐供應現狀進行調查,通過對樣本學校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結論:油鹽肉過多,奶類和新鮮水果太少。其中奶類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 )
A. 維生素 B. 膳食纖維 C. 蛋白質 D. 脂肪
【答案】 C
2:(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是杭州特色美食——定勝糕,主要由精制的梗米粉和糯米粉制成,寓意金榜題名。這道美食的主要營養素是(  )
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膳食纖維
【答案】A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解答】糖類是人體內重要的供能物質。定勝糕主要由精制的梗米粉和糯米粉制成,梗米粉和糯米粉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屬于糖類。故答案為:A。
3:(2024九上·東陽期末)“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A.雞蛋 B.蘋果 C.青菜 D.白粥
【答案】A
【解析】根據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的種類、食物來源,結合題中所給的食物判斷所含的營養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A.雞蛋中富含蛋白質,故A正確;
B.蘋果中富含維生素,故B錯誤;
C.青菜中富含維生素,故C錯誤;
D.白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故D錯誤。故選A。
4:(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樂的早餐為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和一個蘋果。從“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牛奶可補鈣,人體缺鈣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B.雞蛋可提供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貯能物質
C.蘋果可提供維生素,維生素可為人體提供能量
D.早餐中應加入糖類食物,糖類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答案】D
【解析】人類的7大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解答】A.牛奶可補鈣,人體缺鈣會引起骨質酥松,A錯誤;
B.雞蛋可提供蛋白質,蛋白質是組織修復和細胞生長的物質,脂肪是人體主要的貯能物質 ,B錯誤;
C.蘋果可提供維生素,但是維生素不可為人體提供能量,糖類、脂肪、蛋白質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C錯誤;
D.早餐中應加入糖類食物,糖類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D正確;
5.(2024九上·杭州模擬)科學飲食是健康的保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維生素和無機鹽都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素 ②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種子或塊莖中,如稻、麥、玉米、馬鈴薯 等③根據平衡膳食的說法,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平衡膳食寶塔第三層的食物 ④為防止骨質疏松,應多食用奶制品、豆類、蝦皮等食物 ⑤為預防甲狀腺腫大,應在食鹽中添加硒元素 ⑥用含小蘇打的發酵粉焙制糕點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答案】D
【解析】人體所需的七中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平衡膳食要求我們各方面的營養要均衡;
【解答】①維生素和無機鹽都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素,正確;②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種子或塊莖中,如稻、麥、玉米、馬鈴薯是正確;③根據平衡膳食的說法,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平衡膳食寶塔第三層的食物是錯誤的,膳食要均衡;④為防止骨質疏松,應多食用奶制品、豆類、蝦皮等食物,正確;⑤為預防甲狀腺腫大,應在食鹽中添加碘元素,所以⑤錯誤;⑥用含小蘇打的發酵粉焙制糕點,正確;小蘇打加熱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和碳酸鈉,會使糕點變得酥軟。
6:(2024九上·拱墅期末)有些同學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學,導致上課時頭昏沒有力氣。也有些同學偏食、挑食,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導致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因此,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很重要。請回答下列問題:
(1)面包的主要營養成分是   .
(2)牙齦經常出血可能是體內缺少哪種維生素?   .
【答案】(1)糖類/淀粉(2)維生素C
【解析】人體需要的六大營養素是:糖類、油脂、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其中,糖、蛋白質和脂肪是供給人體能量的物質.六大營養素主要來自九大類食物:谷類、蛋類、奶類、根莖類、肉類、魚蝦和貝類、豆類、干果類、蔬菜和瓜果類.
【解答】(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最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麥芽糖,淀粉被消化的主要場所是小腸,在小腸中被最終消化成葡萄糖,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2)維生素C能夠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當人體內缺乏維生素C時,人會患壞血病,表現為皮下、牙齦經常出血.
7:(2023九上·嘉興期末)超重、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重要誘發因素,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 11.1%和 7.9%。
(1)不良飲食習慣是造成個體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據調查,18.9%的中小學生有經常飲用含糖飲料的問題,若人體吸收的葡萄糖過多,多余部分會轉變為   。
(2)平衡膳食和參加體育運動,是預防肥胖的主要方法。
①國家衛計委推薦我國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 水果200g~400g,原因是水果蔬菜不僅含能量少還富含   等營養素。
②體育運動時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體內組織細胞   消耗有機物釋放出來的。
【答案】(1)脂肪(2)維生素、膳食纖維、水;呼吸作用
【解析】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項生命活動。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七大類營養素:水、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糖類、脂肪、蛋白質;
【解答】(1)若人體吸收的葡萄糖過多,多余部分會轉變為脂肪。
(2)①水果蔬菜不僅含能量少還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水等營養素;
②體育運動時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體內組織細胞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釋放出來的;
變式3:(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學查找了某天晚餐所吃食物(不包括米飯)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水這四種營養素的含量,記錄如表所示:
營養素 A(%) B(%) C(%) D(%)
土豆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卿魚 76.5 0 17.6 4.1
(1)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其中B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   。
(2)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建議,小嘉同學該天的食物還應該增加   食物。(選填“畜禽類”、“蔬菜類”、“谷薯類”)
【答案】(1)糖類(2)蔬菜類
【解析】馬鈴薯中的水、糖類(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牛肉中的水、蛋白質含量高,油脂含量較高;鯽魚中的水、蛋白質含量高。故根據表格中的數據,A為水,B為糖類,C為蛋白質,D為脂肪。
【解答】(1)馬鈴薯中的水、糖類(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所以B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糖類;
(2)小嘉同學該天的食物還應該增加蔬菜類食物,增加維生素以及纖維素攝入。
易錯點二、食物與能量
例1:(2023九上·德清期末)如圖是比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動示意圖。對于該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前所取的三種食物的質量應相等
B.實驗中如果不注意擋風會使測量結果偏小
C.實驗時試管中的水越少可以使實驗現象越明顯
D.實驗中通過水溫變化比較三種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
【答案】C
【解析】(1)種子的成分包括有機物(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和無機物(水和無機鹽)。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燒,而無機物是不含碳的,熔點高,不易燃燒。
(2)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是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反映出食物中儲存能量的多少。1mL水,每升高度1℃,需要吸收4.2J的熱能。
【解答】A、對照實驗只有一個變量,因此,實驗前所取的三種食物的質量要相等,A正確;
B、食物燃燒時,會向周圍散失熱量,實驗中如果不注意擋風,會使每次測量結果偏小,B正確;
C、實驗時試管中的水必須是適量,并非水越少越好,如果水過少,試管中水溫變化均很大,差距不明顯,無法比較不同食物中的能量多少,C錯誤;
D、實驗是通過水溫變化對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較,釋放的熱量多,水溫高,D正確。
故答案為:C。
例2:(2024九上·嘉興期末)實驗小組要比較花生仁和大米在人體內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多少,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花生仁和大米在人體內通過氧化釋放能量,過程復雜且緩慢,不易直接比較,但等質量的同種營養物質在體外   所釋放的能量與在人體內通過完全氧化釋放能量是相同的,利用水吸收熱量后水溫升高情況比較體外釋放的能量多少。
【實驗步驟】
a.分別稱取1克花生仁和大米;
b.在如圖所示裝置的試管中加入5毫升水,固定溫度計等;
c.測量并記錄水的初始溫度;
d.將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到自行燃燒,立即放于試管下方,直至花生仁燃盡;
e.   ;
f.再用大米重復以上實驗。實驗小組記錄的結果見表一。
表一實驗記錄表
樣品 水溫(℃) 溫度變化 比較釋放的熱量
燃燒前 燃燒后
花生仁 12 66    
大米 12 47    
表二實驗改進分析表
提高精度維度 改進方法
使能量完全釋放 將花生仁、大米碾碎;
減少能量損失 擋風;
減小偶然性 ▲ ?
【結論歸納】分析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
【分析反思】為提高實驗的精確性,可以從表二所列方面進行改進,請在“?”處寫出相應改進方法。   
【答案】完全燃燒;觀察并記錄試管里水的最高溫度;相同質量的花生仁在人體內完全氧化能提供的能量比大米多;用花生仁、大米多次實驗取平均值
【解析】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是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反映出食物中儲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溫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燒釋放的能量越多。
【解答】實驗原理】花生仁和大米在人體內通過氧化釋放能量,過程復雜且緩慢,不易直接比較,但等質量的同種營養物質在體外完全燃燒所釋放的能量與在人體內通過完全氧化釋放能量是相同的,利用水吸收熱量后水溫升高情況比較體外釋放的能量多少。
【實驗步驟】實驗步驟
a.分別稱取1克花生仁和大米;
b.在如圖所示裝置的試管中加入5毫升水,固定溫度計等;
c.測量并記錄水的初始溫度;
d.將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到自行燃燒,立即放于試管下方,直至花生仁燃盡;
e.觀察并記錄試管里水的最高溫度;
f.再用大米重復以上實驗。實驗小組記錄的結果見表一。
【結論歸納】分析數據,花生仁水溫上升54℃,大米水溫上升35℃,可得出的結論是相同質量的花生仁在人體內完全氧化能提供的能量比大米多。
【分析反思】為提高實驗的精確性,可以從表二所列的方面進行改進,改進方法為用花生仁、大米多次實驗取平均值。
3:(2024·模擬)小貝要比較花生仁和核桃仁在人體內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按照圖甲裝置進行實驗:
a.分別稱取1克花生仁和核桃仁,并將它們分別粉碎;
b.在如圖所示裝置的試管中加入10毫升水;
c.測量并記錄加熱前的液體溫度;
d.將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到自行燃燒,即馬上放于試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燒干凈;
e.測出水的末溫;
f.在同樣條件下,再用核桃仁重復以上實驗。
(1)實驗中通過   來比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2)小倪同學改進了上述裝置(如圖乙),改進的好處是   。
(3)全班同學都采用小倪同學的改進裝置進行了實驗,數據如下:
  1克花生仁燃燒放出的能量(單位:焦) 1克核桃仁燃燒放出的能量(單位︰焦)
—組 7.261 11.844
二組 8.108 11.860
三組 9.576 12.390
四組 9.850 13.860
五組 9.762 13.860
六組 7.480 11.592
比較表中兩組數據,你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水升高的溫度
(2)減小熱量散失
(3)質量的花生仁比核桃仁提供的能量較少
【解析】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是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反映出食物中儲存的能量的多少。通過轉換法,此實驗中應水溫的升高量來比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解答】(1)此題中利用了轉化法,通過觀察水升高的溫度來比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2)乙的方案比甲多了一個擋風的罩子,可以減小熱量散失;
(3)從表格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質量相等的花生仁和核桃仁,花生仁提供的能量比核桃仁少。
變式訓練
1:(2023九上·杭州期末)某科學小組想測定花生仁中的能量,如圖分別是甲、乙兩小組設計的實驗裝置,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該實驗:
(1)你認為甲、乙兩組裝置中   更科學。
(2)在設計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時,除了要記錄花生仁的質量外,還要記錄   。
(3)花生仁中含有豐富維生素C (化學式C6H8O6),它在空氣中完全燃燒與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相同,寫出維生素C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4)實驗所得的能量數據均比網上提供的常見食物能量表中的數據小,可能的原因是   (任寫一種即可)。
【答案】(1)乙
(2)溫度(初溫、末溫)
(3)C6H8O6+5O2 6CO2+4H2O
(4)實驗過程中熱量的損耗(部分熱量被錐形瓶吸收、或不同的花生存在差異、科學實驗數據往往存在誤差等合理答案)
【解析】實驗過程中熱量的損耗(部分熱量被錐形瓶吸收、或不同的花生存在差異、科學實驗數據往往存在誤差等原因,使得實驗所得的能量數據均比網上提供的常見食物能量表中的數據小; 熱值是單位質量(或體積)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恒定律 ;
【解答】(1)從圖中可以看出乙中有一個防風的裝置,可以將減少熱量的損失,使得結果更接近真實值,所以乙更科學;
(2)本實驗通過水溫的升高量來比較花生仁中的能量,所以需要記錄溫度計的初溫和末溫;
(3)甲烷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維生素C完全燃燒的的反應物是C6H8O6和O2,生成物是CO2和H2O,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為:C6H8O6+5O2 6CO2+4H2O ;
(4) 實驗過程中熱量的損耗(部分熱量被錐形瓶吸收、或不同的花生存在差異、科學實驗數據往往存在誤差等原因,使得實驗所得的能量數據均比網上提供的常見食物能量表中的數據小;
2:小Q想比較等質量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所含能量的多少。在標準大氣壓下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1:組裝如圖所示的三組實驗裝置,在三個試管中裝入等量的水,測出水的初溫。
步驟2:分別取1克花生仁、1克大米、1克牛肉干裝入燃燒匙,在酒精燈上點燃后,立即分別放在三個試管下,給水加熱。
步驟3:待完全燃燒后,分別測出三個試管中水的末溫。
食物名稱 質量/g 水/mL 初溫/℃ 末溫/℃
花生仁 1 2 25 100
大米 1 2 25 87
牛肉干 1 2 25 100
(1)實驗是通過比較   來判斷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
(2)通過實驗結果,等質量的三種食物中所含能量最少的是   。
(3)這個實驗誤差較大,為了減小誤差,可采用   措施。
(3)小Q發現牛肉干和花生仁組中水的末溫相同,便得出兩者所含能量相同。另一同學查閱資料后得知,相同質量的花生仁比牛肉干所含能量多。分析原因,是因為實驗中水沸騰后不再升溫。你認為該如何改進實驗,能得出正確結論:   。
【答案】(1)水的末溫(2)大米(2)相對密封的環境中做實驗,注意擋風等措施。
(3)增加試管中水的質量,或減少燃燒物的質量
【解析】(1)實驗是通過水溫的變化來對三種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較,這是轉換法。
(2)通過分析表中的實驗結果,等質量的三種食物中,大米對應水的末溫最低,即水生成的溫度最低,那么所含能量最少的是大米。
(3)這個實驗誤差較大,為了減小誤差,可采用在相對密封的環境中做實驗,注意擋風等措施。
(4)在加熱水的過程中,如果水的質量較少,則需要不多的熱量就可以使水沸騰,水在沸騰的過程中,溫度不變,故不能根據溫度的變化判定燃料含有能量的多少;故可以通過減少燃料質量、增加水的質量來達到實驗目的。
易錯點三、消化系統的組成、營養物質的吸收與轉化
例1:(2023九上·溫州期末)牛奶飲用不宜過量,否則會加重人體消化和吸收的負擔。下列人體系統中承擔牛奶消化和吸收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消化系統是承擔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功能;
【解答】A是消化系統是承擔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功能;B是內分泌系統;C是人體的神經系統;D是人體的泌尿系統;
例2:(2023九上·杭州月考)以下體現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  )
①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
②小腸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壁僅一層細胞
③小腸內消化液種類多④小腸長5﹣6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與其相適應的特點是:小腸很長,約5-6米,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皺襞和小腸絨毛,使小腸的消化吸收面積大大增加,小腸絨毛壁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而且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壁也很薄,也只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
【解答】①小腸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使小腸的消化吸收面積大大增加;
②小腸絨毛中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也很薄也只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這些結構特點有利于小腸吸收營養物質而不是消化營養物質;
③小腸里面有多種消化液,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功能無關;
④小腸長5-6米,使小腸的消化吸收面積大大增加。
因此①②④均是小腸結構與吸收機能相適應的特點。
故選:C。
例3:(2024九上·上城期末)山楂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它不僅美味,還含有糖類、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及膳食纖維。結合圖片,分析正確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場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纖維
C.①分泌的膽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類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進山楂中蛋白質的分解
【答案】B
【解析】圖中①肝臟、②胃、③胰腺,④小腸。
【解答】A、④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A錯誤。
B、膳食纖維不能吸收,B正確。
C、①肝臟分泌的膽汁能乳化脂肪,C錯誤。
D、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含多種消化酶,能促進山楂中蛋白質的分解,D錯誤。
故選:B。
例4:(2023九上·鹿城期末)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①~⑤中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物質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為麥芽糖最終轉化為葡萄糖
B.b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質轉變來的
C.c為甘油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轉變來的
D.X是小腸,只是吸收b、c的主要場所
【答案】A
【解析】觀圖可知:a最先被消化,因此是淀粉。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質,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膽汁,④、⑤對三大營養物質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腸液。蛋白質、脂肪的消化終產物分別是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中的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最終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A正確;
B、蛋白質在②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然后再④⑤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b氨基酸,B錯誤;
C、脂肪在③膽汁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脂肪微粒,然后再④⑤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甘油和脂肪酸,C錯誤;
D、X是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吸收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和維生素等,D錯誤。
故選:A。
例5:(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圖為模擬淀粉的消化過程,“剪刀①”和“剪刀②"分別代表兩種消化酶。人在咀嚼米飯時,會感覺到淡淡的甜味,其原理相當于剪刀   。(選填“①"或“②”)的作用。圖中“小分子物質”的名稱為   。
【答案】①;葡萄糖
【解析】 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是一類極為重要的生物催化劑。
【解答】人在咀嚼米飯時,會感覺到淡淡的甜味 ,是因為淀粉變為麥芽糖, 其原理相當于剪刀 ① ,淀粉最終在小腸被消化為葡萄糖,所以圖中“小分子物質”的名稱為葡萄糖。
例6:(2023九上·甌海會考)消化系統是人體重要的系統之一,請結合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圖中的   (填序號)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還能分泌胰島素,使人體內的血糖濃度維持穩定。
(2)人體小腸長度有5-6米,但表面積卻達200平方米,這是因為小腸在結構上具有皺襞和   ,增加了小腸內的表面積。
(3)圖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鄰的幾個器官,曲線X、Y、Z表示三大類營養物質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小明的早餐是三個饅頭,圖中   曲線表示其在消化系統中被消化的程度。
(4)關于人體消化系統的功能敘述正確的是____。
A.將食物中的大分于物質分解成能被機體利用的小分子物質
B.將小分子物質吸收到血液中
C.將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含氮度物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D.將消化后的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答案】(1)3
(2)絨毛
(3)X
(4)A;B;D
【解析】(1)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體。
(2)小腸約長約5~6m,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吸收營養物質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小腸內壁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中。這些特點都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內有腸腺,能分泌消化液,是與小腸的消化功能相適應的。
(3)營養物質進入消化道的先后順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腸。淀粉在口腔內就開始消化,蛋白質在胃內開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腸內消化。X在A中開始消化,則A代表口腔;Y在C中開始被消化,則C代表胃,圖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內被消化,可以判斷D代表小腸。
(4)根據對人體消化系統的功能的認識判斷。
【解答】 (1)人體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圖中的3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還能分泌胰島素,使人體內的血糖濃度維持穩定。
(2)人體小腸長度有5-6米,但表面積卻達200平方米,這是因為小腸在結構上具有皺襞和絨毛,增加了小腸內的表面積。
(3)從圖中可以看出,物質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質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斷X是淀粉,Y代表蛋白質,最終被消化為氨基酸,Z代表脂肪,而饅頭富含淀粉,則對應的曲線為X;
(4)A.消化系統能將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在消化酶作用下分解成能被機體利用的小分子物質,故A正確;
B.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吸收到血液中,故B正確;
C.人體將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和無機鹽、含氮廢物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不是消化系統完成,故C錯誤;
D.消化后的食物殘渣通過肛門排出體外,故D正確。
所以,關于人體消化系統的功能敘述正確的是ABD。
故選ABD。
例7:(2024九上·紹興期末)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的分泌是怎樣調節的呢 19世紀,人們普遍認為是胃酸(主要成分為稀鹽酸)刺激小腸的神經,神經沖動傳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為驗證這一觀點是否正確,科學家做了如下實驗。
①稀鹽酸狗上段小腸腸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鹽酸狗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鹽酸狗上段小腸腸腔(去除通往小腸的神經)→胰腺分泌胰液
④稀鹽酸處理后的小腸黏膜細胞磨碎制成提取液狗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1)胰腺分泌的胰液經導管流入   參與食物的消化。
(2)通過①②組實驗可知,鹽酸    (選填“能”或“不能”)通過血液循環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以上實驗結果是否支持題干中的觀點,請說出你的判斷依據  。
【答案】(1)小腸(2)不能
(3)不支持,實驗③去除通往小腸的神經,結果胰腺分泌胰液;
【解析】在人體內,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作用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人體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調節以神經調節為主,輔以激素調節。
【解答】(1)胰腺分泌胰液,經導管流入小腸,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參與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化學性消化。
(2)稀鹽酸注入狗上段小腸腸腔會導致胰腺分泌胰液,而稀鹽酸注入狗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因此,通過①②組實驗可知,鹽酸不能通過血液循環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根據題干可知,19世紀,人們普遍認為是胃酸(主要成分為稀鹽酸)刺激小腸的神經,神經沖動傳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也就是認為胰液的分泌只由神經調節引起的。而實驗③去除通往小腸的神經,結果胰腺分泌胰液,由此否定胰液分泌只有神經調節。
變式訓練
1:(2023九上·嘉興期末)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與消化腺,消化道是一條中通的通道,如圖①-④的結構中不屬于消化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消化道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淀粉的初步消化在口腔,最終消化在小腸;蛋白質初步消化在胃,最終消化在小腸;脂肪在小腸才開始消化,在小腸中被完全消化;小腸中還有膽汁,腸液,胰液等多種消化液;
【解答】消化道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A.①是肝臟,不屬于消化道
B.②是胃,屬于消化道;
C.③是大腸,屬于消化道;
D.④是小腸,屬于消化道;
2:(2024九上·余杭期末)腸道顯微膠囊是一種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設備(如圖1),它可以在短時間捕捉到消化道內的三維圖象。結合圖2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
B.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④,④處可進行蛋白質的初步消化
D.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答案】B
【解析】 消化道依次為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消化道是食物經過的通道。
【解答】A. 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 ,A正確;
B. ② 是肝臟,肝臟分泌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 顯微膠囊不可能進入結構②,B錯誤;
C. 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④即胃,胃分泌胃蛋白酶可進行蛋白質的初步消化,C正確;
D. 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⑥即小腸,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正確;
故答案為:B。
3:(2023九上·拱墅期末)“生物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小腸壁上有豐富的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液,增加了吸收營養物質的表面積
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
C.心臟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室,這與它輸送血液距離較遠的功能相適應
D.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這有利于腎小管的濾過作用
【答案】B
【解析】生物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是生物對生存適應的體現;
【解答】A.小腸壁上有豐富的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液,增加了消化營養物質的表面積,A錯誤;
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B正確;
C.心臟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左心室的收縮將血液壓向全身,這與它輸送血液距離較遠的功能相適應,C錯誤;
D.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這有利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錯誤;
4.(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圖為人體部分消化系統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對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酶
B.③分泌的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濃度和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
C.②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D.④若作為消化器官,則其內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種類最多
【答案】D
【解析】①是肝臟,②是胃,③是胰臟,④是小腸;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肝臟會分泌膽汁,會脂肪起乳化作用;胃對蛋白質起初步消化作用;胰臟分泌的胰液起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
【解答】A.①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對脂肪起乳化作用的消化酶,錯誤;
B.③分泌的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濃度的作用,錯誤;
C.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錯誤;
D.④若作為消化器官,則其內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種類最多,正確;
5:(2023九上·舟山開學考)圖為人體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圖,若甲處阻塞,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
A.胃消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桑日县| 绵竹市| 洪泽县| 平陆县| 易门县| 石屏县| 昌平区| 临海市| 法库县| 长顺县| 山东省| 田阳县| 那曲县| 广灵县| 布拖县| 吴川市| 瓮安县| 樟树市| 徐州市| 宜城市| 承德县| 隆昌县| 阿荣旗| 唐河县| 大冶市| 拉萨市| 察隅县| 彝良县| 密山市| 莆田市| 锦屏县| 灌阳县| 合江县| 临湘市| 临城县| 加查县| 康乐县| 建阳市| 内黄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