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三試題語文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城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逃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內容:高考范圍。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公共考古是查爾斯·麥克基姆西在其同名專著中最早提出的,用以定義考古學家代表公眾并在公眾的支持下記錄并保存受到開發(fā)工程威脅的考古遴存的相關工作。這個觀點在美國大受歡迎,但在世界其他地區(qū)卻并未得到廣泛認同。在我國,同樣存在著到底是“公共考古學”抑或是“公眾考古學”的討論。不過,這種討論并不影響公共考古是為了讓考古學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考古成果患及更多民眾的終極目標。討論公共考古的內涵和外延,必然會涉及對這一考古學分支的特征認知。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它強調的是作為全人類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需要回歸“公共領城”,成為具有社會公共屬性并且能夠被公開、共有和共享的資源。公共性體現得越充分,就越能促進政府、機構、專家和民眾之間的共贏,也越能實現公共考古實踐的初衷。在當代中國,公眾對于考古本身的學科價值沒有什么質疑,甚至還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然而,公共考古各方對于涉及教育性的具體問題的討論并不熱烈。公共考古教育性之所以重要,部分與公共性相關聯(lián),部分則與考古學科本身的專業(yè)性及復雜的術語系統(tǒng)有關,再有就是很多考古發(fā)現與現代生活缺乏直接聯(lián)系,讓人們缺乏理解這些物件功能和內涵的具體情境。毫無疑問,文博機構和考古專家應該是公共考古牧育的主要組織方。然而,他們在這方面的主體貴任履行卻并不樂觀。不少考古專家會認為發(fā)現古代遺存并進行研究、闡釋才是他們的核心任務,公共考古只是順手而為或者可為可不為之事。考古學不可避免地要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多維聯(lián)系,絕不僅僅是考古學家的事。變考古學家的“他們的公共考古學”為公眾的“我們的公共考古學”,支持具有一定考古基礎知識的媒體、社會團體和民眾開展公共考古活動,才能讓考古學獲得堅實的公眾基礎和廣泛的社會支持,【高三語文第1頁(共8頁)】25227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