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單元核心素養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 100以內的筆算加 、減法 ,主要內容包括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 進位加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 。本單元內容屬于數與代數的領域 ,其核 心素養主要表現為數感 、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 。數感主要是指對于數與數量 、數量關系及運算結果的直觀感悟 。本單元通過筆算的算理算 法的探索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運算結果的意義 ,加深對于十進制 、位值制的直觀感悟和理 解 ,并對計數單位 “個 ”“十 ”以及它們之間的十進關系有清晰的認識 ,逐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運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據法則和運算律進行正確運算的能力 。本單元的教學將抽象的算理 用直觀的方式呈現 ,將操作 、計算過程與算理算法相結合 ,讓學生真正感悟算理 、掌握算法 ,并能 正確 、熟練地筆算 100以內的加減法 ,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推理意識主要是指對邏輯推理過程及其意義的初步感悟 。小學階段運算能力不僅是一種 數學的思維能力 ,更是一種數學的推理過程 。本單元采用撥計數器 、擺小棒等富有層次性的活 動 ,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計算策略 、反思并解釋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 自主感悟算理 ,歸納筆算算 法 ,發展學生的思維 ,提升推理意識 。(單元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借助小棒 、計數器等直觀學具的操作 ,使學生理解 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 數的筆算算理 ,掌握筆算的書寫格式與算法 ,并能根據不同類型的算式特征合理選擇列豎式的 計算方法 ,滲透推理意識 ,提升運算能力 。2. 過程與素養 :學生經歷直觀操作的過程中 ,培養學生觀察 、分析能力以及恰當地進行數學 表達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培養推理意識和應用意識 。3. 情感與品格 :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感悟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 ,形成初 步的應用意識 ,體驗成功的喜悅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數學 人教(2024)(單元教學整體結構)單元板塊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筆算加法 例 1-例 2 問題一 :一(1) 班和一(2) 班 一 共有多少名學生 (要求兩個班一共 多少名學生,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決 )35+32= 活動 一 : 審 題 并 提 出 數 學 問題的活動 。 目標一:提升和培 養學生審題和提 出 問題的能力 。問題二:35+32怎么計算 1. 擺一擺的方法 。 2. 口 算法 。 活動二:回顧活動 。 35+32=67 先算十位,30+30=60;再 算個位,5+2=7;最后合 并起來,60+7=67。 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5+2=7 30+30=60 60+7=67 目 標 二 : 在 操 作 中 , 為抽象的算式 建立表象支撐 , 幫 助學生理解個位 加 個 位 、十 位 加 十位 。問題三 : 怎 么 用 豎 式 表 示 計 算 的過程 豎式 怎 么 寫 誰 與 誰 要 對 齊 為什么 怎么寫計算的過程 可以先從 活動 三: 探 索 不 進 位 加 的 算理和筆算方法 。 十位上 的 3 與 3 對 齊 , 個 位上的 5和 2 對齊 。相 同 數位 上 的 數 要 對 齊 , 保 證 相同計數單位的數相加 。 這道 題 , 先 從 哪 一 位 算 起 都可 以 , 但 都 是 相 同 數 位 上的數相加 。 可以化簡 。橫線相當于等 號 , 個 位 數 相 加 的 結 果 直 接寫 在 橫 線 下 的 個 位 ; 十 位數相加的結果直接寫在 橫線下的十位 。 目標三 : 能正確書 寫豎式格式 ,深化 相同計數單位的 數 才能 相 加 的 道 理 ,提升運算能力 和推理意識 。十位算起嗎 筆算豎式可以化簡嗎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續表單元板塊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筆算加法 例 1-例 2 問題四 :教科書 P58例 2 一(1) 班和一(3) 班一共有多少 名學生 (這樣 的 兩位數進位加 法如何計算 1.擺小棒法。)35+37= 為什么 6捆變成了 7捆 2. 口 算法 。 活動 四: 探 究 進 位 加 的 算 理和算法 。 35+37=72 先算個位,5+7=12;再算 十位,30+30=60;最后合 并起來,60+12=72。 單根小棒相加滿 10根 ,要 成一捆 ,也就是個位滿十 , 需要向十位進 一 。 十位是 3捆 加 3 捆 , 再 加 新 進 上 來 1 捆 就 是 7 捆 , 也 就 30+30+10=70,合起來 就是72。 相 同 數 位 上 的 數 才 能 相加 。 5+7=12 30+30=60 60+12=72 目標四: 學生在直 觀操作的基礎上 , 理解滿 10根需要 捆起來將 10個 一 變 成 1 個 十 的 道 理 , 為豎式模型的 理解找依據 。問題五 : 怎么表示筆算過程 1. 豎 式 怎 么 寫 誰 與誰 要 對 齊 為什么 2. 怎么用豎式寫計算的過程 活動 五: 探 究 進 位 加 法 的 筆算豎式活動 。 目標五:在直觀操 作 后 , 觀 察 、思 考 豎式模型 , 能夠直 觀 理 解 當 個 位 滿 十 時 如 何 向十 位 進一的問題 ,理解 各部分的寫法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數學 人教(2024)續表單元板塊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筆算加法 例 1-例 2 3. 筆算豎式可以化簡嗎 化簡 后 ,5+7得 12,個位滿十 , 向 十位上進的 1 怎么寫 4. 先從哪位算起比較簡單 化簡如下 : 個位相加滿十 ,向十位進 1。 比較中 ,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先從個位算起比較簡單。問題 六 : 比 較 筆 算 56+ 34 與 46+9有什么異同 活動六 :觀察比較活動 。 兩位數加兩位數與兩位數 加一位數的筆算算理算法 相同 。 目 標 六 : 比 較 中 , 感悟算法 ,提升運 算能力 。問題七 : 100 以 內 的 筆 算 加 法 應該怎么計算 活 動 七 : 總 結 歸 納 算 法 活動 。 相同 數 位 對 齊 , 從 個 位 算 起 ,個位相加滿十 , 向前 一 位進 1。 目標七:提升歸納 反思的能力 ,滲透 推理意識 。板塊二 筆算減法 例 1-例 2 問題一 :教科書 P62例 1 一(1) 班同學上車后 ,這輛車還 可以再坐多少人 52-35= 例題圖中, 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要求 這 輛 車 還 可 以 再 坐 多 少 人,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決 活動一:審題活動 。 一 輛 大 巴 車 最 多 可 坐 52人 ,一(1) 班的 35人上 車后 , 這 輛 車 還 可 以 再 坐 多 少人 就是 求 52 里 去 掉 35后 , 還剩 多 少 。 用 減 法 解 決 , 列式是 52-35。 目標一 :培養學生 閱讀理解題意 、提 取數學信息 、提出 問題的能力 。問題二:52- 35 怎么筆算 個 位 2 減 5 不夠減怎么辦 為什么 5捆變成了 4捆 活動 二:合 作 探 索 算 理 和 算法活動 。 借助 擺 小 棒 的 經 驗 , 思 考 52-35的算法 。 個位 2 減 5 不 夠 減 , 需 要 將 5 個 整 捆 中 的 1 捆 拆 開 , 變 成 10 個 1 根 去 減 5就夠減 了 。 所 以 5 個整 捆的變成了 4捆 。 目標二: 學生在直 觀操作的基礎上 , 理 解 十 位 退 1 當 10 的 道 理 , 為 豎 式 模 型的 理 解 找 依據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續表單元板塊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二 筆算減法 例 1-例 2 問題三 : 你 會 筆 算 嗎 先 算 什 么 再算什么 為什么不從十位減起 活動 三: 探 究 筆 算 減 法 的 過程。 請學生參照筆算加法的豎 式 , 嘗 試 寫 一 寫 這 個 減 法 算式的豎式 。 先算12-5=7,個位寫7;再 算十位,50變40,40-30= 10,十位寫1;所以,52-35=17。 目標三 :加深對相 同 計 數 單 位 的數 相減的算理的理 解 , 掌 握 筆 算 過 程 , 滲 透 數 感 , 提 升運算能力 。問題四 : 整 十 數 減 兩 位 數 的 筆 算過程怎么寫 60- 32 怎 么 算 從 十 位 退 1 后 ,個 位 要 算 幾 減 幾 十 位 是 幾減幾 提醒學生 減 法 哪 里 易 出 錯 , 有 什么解決的方法 。 活動 四: 探 究 計 算 被 減 數 末尾有 0 的減法活動 。 十位 上 的 退 位 , 容 易忘 記 減去再減 。筆算退位過程 中 ,要記錄清楚 。 也可以 想 加 算 減 。 (8) 加 2是 10;(2) 加 3是 5。 目標四 :進一步深 化對減法豎式模 型的認識 , 感受個 位是 0 不夠減 ,從 十 位 退 “1 ” 的 道理 。問 題 五 : 比 較 筆 算 53- 8 與 71-67有什么異同 活動 五 : 學 生 獨 立 計 算 , 對比 : 目標五 :通過對比 相同和不 同 ,進 一 步鞏固算法 。問題六 : 100 以 內 的 筆 算 減 法 應該怎么計算 活動六:學生歸納算法。 相同數位要對齊 ,從個位算 起 ; 個 位 不 夠 減 , 從 十 位 退 1。 目標六:整體感知 兩位數減兩位數 退位減法的算理 和算法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數學 人教(2024)筆算加法教學目標 1. 借助小棒等直觀學具的操作 ,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筆算的算理 , 掌握筆算方 法 , 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 ,提升運算能力 。 2. 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探索活動中 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 3.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 重難點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的筆算方法 。 難點:借助直觀學具 ,理解相同數位才能相加 、滿十進一的道理 。教學準備 小棒 。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讓學生發現 真實情境下 的 數 學 信 息 , 并 能 提 出 數 學 問題。 一 、情境導入 在真實的 情 境 中 , 引 導 學 生 發 現數學信息 、提出問題 。 一(1) 班和一(2) 班一共有多少 名學生 (1.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并提出有關加法的數學問題 2.要求兩個班一共多少名學生,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決 )35+32= 一 、發現問題 活動:審題并提出問題活動 。 預設 1:一(1) 班 35人 ,一(2) 班 32人 ,一(1)班和一(2) 班一共有 多少名學生 預設 2: 要 求 兩 個 班 一 共 多少 名學生 , 就 是 把 兩 個 班 的 人 數 合起 來 , 用 加 法 解 決 , 列 式 是 35+32。引導學生 回 顧 舊 知 識 , 溝通與新知 識 的 聯 系 , 滲透數感 。 二 、引導合作 (一) 引導學生回顧不進位的兩 位數加法的 口 算 。 1. 35+ 32 怎 么 計 算 引 導 學 生交流完成 。 (1) 擺一擺法 。 先 回顧 , 如 何 借 助 小 棒 擺 一 擺 ,觀察 分 別 將 哪 一 部 分 和 哪一部分合起來 二 、探究問題 活動一 : 回顧已學方法的活動 。 :合 起 來 , 單 根與單根合起來 。也就是先算 十位上,30+30=60;再算個位 上,5+2=7;最 后 合 并 起 來, (60+7=67。)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探究書寫豎 式格式的過 程中 ,深化相 同計數單位 的數相加的 道理 ,提升運 算能力和推 理意識。 學生在直觀 操作的基礎 上 , 理 解 滿 十根需要捆 起 來 將 10個一變成 1個 十 的 道 理 , 為 豎 式 模型的理解 找依據。 (2) 口算法 。 2. 筆算的豎式怎么寫 誰與誰 要對齊 為什么 3. 怎么寫計算的過程 可以先 從十位算起嗎 4. 筆算豎式可以化簡嗎 5. 豎式計算完畢還要注意什么 (二) 探 究 進 位 加 法 的 算 理 和 算法。 一(1) 班和一(3) 班一共有多少 名學生 35+37= 1.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如何計算? (1) 擺一擺法 。 預設 2: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 5+2=7,30+30=60; 60+7=67。 預設:十位上的 3 與 3 對齊 , 個 位上的 5和 2 對齊 。 因為相 同 數位上的 數 對 齊 , 是 保 證 相 同 計數單位的數相加 。 預設 :這道題 ,先從哪一位算起 都可以 ,但 都 是 相 同 數 位 上 的 數相加 。 可以 化 簡 。橫 線 相 當 于 等 號 , 個位數相加的結果直接寫在橫 線下的個 位; 十 位 數 相 加 直 接 寫在橫線下的十位 。 引導小結 : 不 管 從 個 位 算 起 還 是從十位 算 起 , 筆 算 兩 位 數 加 兩位數時 , 都 要 注 意 相 同 數 位 要對齊 ,橫式得數別忘記填寫 。 活動二:合作探究活動 。 合作要求:先借助小棒擺一擺 , 看一看分別是哪一部分與哪 一 部分合起 來; 再 根 據 擺 小 棒 的 過程 , 嘗試列出豎式;然后交流 算法 。 預設 1:先 算 個 位 上,5+7=12; 再算十位上,30+30=60, 最后合起來;60+12=7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數學 人教(2024)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在直觀操作 后 ,觀察 、思 考 豎 式 模 型 , 能 夠 直 觀理解當個 位滿十時如 何向十位進 一 的 問 題 , 理解各部分 的寫法 。 加深對滿十 進 一 的 感 悟 , 深 化 算 理 , 滲 透 數 感 , 提 升 運 算能力 。 (2) 為什么 6捆變成了 7捆 滿十進 一 (3) 口算法 。 2. 怎么表示筆算過程 (1) 豎 式 怎 么 寫 誰 與 誰 要 對齊 為什么 (2) 怎 么 用 豎 式 寫 計 算 的 預設 2: 先 將 單 根 小 棒 相 加 滿 10根 , 要 成 一 捆 , 也 就 是 個 位 滿十 , 需 要 向 十 位 進 一 。 十 位 是 3 捆加 3 捆 , 再加新進上 來 1捆就是 7 捆 , 也就是 30+30 +10= 70,合起來是 72。 預設 3: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 5+7=12, 30+ 30= 60; 60+12=72 活動三:探 究 進 位 加 法 的 筆 算 活動 。 預設 1:十位上的 3 與 3 對齊 , 個位上的 5和 7 對齊 。相同數 位上的數 要 對 齊 , 保 證 相 同 計 數單位的數相加 。 預設 2: 這 道 題 , 先 從 個 位 算 起,5+7=12,個位寫2,十位 寫1;再算十位,30+30=60, 個位寫0,十位寫6;然后再把 它們合起來,就是72。 預設 3: 可 以 化 簡 。 需 要 把 個 位上滿 十 進 上 來 的 1, 暫 時 記 錄在 橫 線 上 方 , 就 可 以 簡 便 。 先計算個位上的數 , 5+7的結 果 12, 個 位 寫 2, 十 位 的 1, 暫 時記錄在 橫 線 上 方; 再 算 十 位 上的數,30+30=60,再加個位 上剛剛進上來的10就得70,7 就要寫在十位上。過程 (3) 筆 算 豎 式 可 以 化 簡 嗎 化簡后 , 5+7 得 12, 個 位 滿 十 ,十位上的 1 怎么寫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比較中 ,感悟 算法 ,提升運 算能力。 提升歸納反 思 的 能 力 , 滲 透 推 理 意識 。 (4) 先從哪位算起比較簡單 3. 比 較 筆 算 56+34 與 46+9 有什么異同 4. 100以 內的筆算加法應該怎 么計算 預設 4: 豎式計算時 ,如果先從 十位算起 , 十 位 上 的 和 需 要 調 整 , 比較麻煩 , 所 以 , 兩 位 數 加 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從個位算起 比較簡單 。 活動四 :試一試活動 。 預設 : 不 同點 :一個是兩位數加 兩位數 , 另 一 個 是 兩 位 數 加 一 位數 。 相同點:計算方法相同 , 寫豎式 時 ,都是相同數位對齊 ,特別是 第二題 9 要 與個 位 對 齊 , 保 證 相同計數 單 位 的 數 相 加; 都 是 從個 位 算 起 , 都 是 個 位 滿 十 進一 。 活動五 : 歸納算法活動 。 相同數位要對齊 ,從個位算起 ; 個位相加滿十 , 向十位進 一 。通 過 練 習 , 讓學生進 一 步深化對豎 式模型的認 識 , 感 受 個 位滿十進 一 的道理 。 三 、輔導練習 1. 基礎練習 想一想 ,填一填 。 三 、解決問題 1. 基礎練習預設 1: 預設 2: 預設 3:想:個位上 6加 7得( ) ,該 怎樣寫 想:個位上 6加 4得( ) ,該 怎樣寫 想:個位上 9加 5得( ) ,該 怎樣寫 輔導學生個位滿十后向十位 進 一 ; 引 導 其 不 要 忘 記 寫 進 位“1”和橫式得數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數學 人教(2024)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強化相同數 位相加 、個 位滿十向十 位 進 “1”的 道理 。 深化對豎式 模 型 的 認 識 , 感 受 進 位 加 法 的 算理 。 2. 變式練習 下面的計算對嗎 把不對的 改正過來 。 2. 變式練習 預設 :輔導學 生 發 現 問 題 , 強 化 數 位對齊 、個 位 滿 十 向 十 位 進 1 以及個位滿十進 1 后應該 怎么寫 。 3. 提升練習 里應該填幾 26+48= 4 39+14= 3 60+39= 9 37+12= 9 54+16= 0 45+8= 3 輔導學生加深對個位滿十進 一的認識 , 掌握進“1”后十位 上的數比原來多 1 的算理 。 3. 提升練習 預設 : 26+48=74 39+14=53 60+39=99 37+12=49 54+16=70 45+8=53整體感知兩 位數加兩位 數進位加法 的 算 理 和 算法 。 四 、引導反思 在筆算加 法 的 豎 式 計 算 中 , 我 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 、提升問題 預設 1: 豎 式 計 算 時 相 同 數 位 要對齊 。 預設 2: 個 位 上 相 加 滿 十 后需 要向十位進 1。板書設計 筆算加法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算起;個位相加滿十 , 向十位進 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筆算減法教學目標 1. 借助操作活動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 ,初步掌握兩位數減法的筆算方 法 ,并能正確筆算 ,培養初步運算的能力 。 2. 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減法計算的價值 ,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探究中 培養遷移 、類比 、推理的能力 。 3. 通過筆算過程 ,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品質 。教學 重難點 重點:理解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并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 。教學準備 小棒 、計數器 。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學生能夠在 真實情境中 發 現 問 題 , 培養學生提 出 問 題 的 能力 。 一 、情境導入 在問題情 境 中 , 引 導 學 生 理 解 圖片 ,會從圖中提取數學信息 。 一(1) 班同學上車后 ,這輛車還 可以再坐多少人 (問題 :你能獲得哪些數 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52-35= 要求 這 輛 車 還 可 以 再 坐 多 少 人 ,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決 一 、發現問題 活動:審題并提出數學問題 。 預設 : 一輛大巴車最多可坐 52 人 ,一(1) 班的 35人上車后 ,這 輛車還可以再坐多少人 要求 這 輛 車 還 可 以 再 坐 多 少 人 ,就是從 52里去掉 35后 ,還 剩多少 。 用 減 法 解 決 , 列 式 是 52-35。在 操 作 中 , 感悟退位減 法的算理 。 理解退 1 是 10 的 道 理 , 為豎式模型 的 理 解 找 依據 。 二 、引導合作 1. 引導學生思考 、合作交流 , 多 角度思考兩位數減兩位數的 算法 。 52-35怎么筆算 2 減 5 不 夠減怎么辦 (1) 擺小棒的方法 。 (2) 擺小棒時 , 為什 么 5捆變 成了 4捆 二 、探究問題 活動一:探索算理和算法活動 , 并交流分享 。 小組合作探究 。 預設 1:計算 52-35,先算個位 上 ,2- 5 不夠減 ,從整捆中 , 拆 1是10,與原來的2根合起來是12根,12-5=7;再算十位上 40-30=10;所以52-35=17。 預設2:個位不夠減,要拆一捆變 10根,退1是10,單根小棒變成 了12根,個位夠減,12-5=7, 5捆變成了4捆。40-30=10, 所以52-35=17。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數學 人教(2024)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理 解 算 理 , 掌 握 算 法 , 提 升 運 算 能力 。 在觀察 、思 考豎式模型 過 程 中 , 能 夠直觀理解 各 部 分 的 寫法 。 (3) 你能把擺小棒的過程記錄 下來嗎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筆算減法的豎式怎么寫 從個位 算 起 , 2 根 減 5 根 不 夠減 , 怎么辦 筆算過程是什么 下面是簡便寫法 : 為什么不從十位減起 2. 整十數減兩位數的筆算你會 嗎 60-32怎么計算 (1) 個位上的 0 減 2 不夠減 。 從十位 退 1 后 , 個 位 要 算 幾 預設 1:要相同數位對齊 預設 2: 個 位 上 的 2 減 5 不 夠 減 ,需要從十位退 1是 10,10+ 2=12,12根減 5根就夠減了 。 預設3:先算12-5=7,個位寫7; 再算十位,50變40,40-30=10, 十位寫1;所以,52-35=17。 預 設 4: 從 十 位 減 起 不 方 便 。 因為個位 不 夠 減 , 需 要 從 十 位 退 1; 十 位 就 需 要 再 減 退 位 的 1。從個位 減 起 就 不 再 有 這 個 調整啦! 活動二: 探 究 被 減 數 末 尾 有 0 的筆算減法活動 。 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60- 32 的 筆算過程 , 交流算法 ,有理有據 說思路 。 預設 1: 個位 0 減 2 不夠減 , 需 要從十位退 1 是 10, 個位要算 10-2= 8, 個位寫 8; 十位上現在是50,要算50-30=20,十 位寫2;所以得數是28。減幾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加深對相 同 計數單位的 數相減的理 解 , 滲 透 數 感 , 提 升 運 算能力 。 提升歸納反 思 的 能 力 , 滲 透 推 理 意識 。 (2) 筆算減法哪里易錯 (3) 有什么解決方法 3. 先 筆 算 , 再 比 較 筆 算 53- 8 與 71-67有什么異同 4. 100以 內的筆算減法應該怎 么計算 預設 2: 退位減法易錯 , 當 個位 借走 1后 ,計算十位時 ,容易忘 記減去借走的 1再減 。 預設 3: 筆 算 退 位 過 程 要 記 錄 清楚 , 是 很 好 的 解 決 方 法 。 另 外 , 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 ,也 是提升筆算減法正確率很好的 方 法 。 如 個 位 想 (8) 加 2 是 10;十位想(2) 加 3是 5。 活動三 :試一試活動 。 預設 : 不同點 :一個是兩位數減 兩位數 , 另 一 個 是 兩 位 數 減 一 位數 。 相同點: 計算方法相同 , 寫豎式 時 ,都是相同數位對齊 ,特別是 第一題的 8要與個位對齊 。 第 二題的得數 4要與個位對齊 ,保 證相同計 數 單 位 的 數 相 減; 都 是個位不夠減 ,要從十位退 1。 活動四 : 歸納算法活動 。 預設:相同數位要對齊 ,從個位 算起;個位不夠減 ,從十位退 1。進一步深化 對減法豎式 模 型 的 認 識 , 感 受 個 位不夠減從 十 位 退 “1” 的方法 。 三 、輔導練習 1. 基礎練習 算一算 。 三 、解決問題 1. 基礎練習 預設 :輔導學生鞏固退位減法的計 算方法 , 明 確 個 位 不 夠 減 時 從十位退“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數學 人教(2024)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感受十位退 “1”后 十 位 上的數比原 來 少 1 的 規律 。 在問題情境 中 發 現 問 題 、解 決 問 題 , 提 高解 決 問 題 的 能力 。 2. 變式練習 想一想 ,算一算 。 2. 變式練習 預設 : 十 位 上 分 別是 7、6、 1、7。 3. 提升練習 預設:分別是 87和 13。輔導學生分辨退位減法和不 退位減 法 , 明 確 退 位 減 法 中 十位退“1”后 ,十位上的數比 原來少 1。 3. 提升練習 猜猜 “我 ”是多少 。 引導學 生 分 析 題 意 , 明 確 數 量關系 ,借助豎式解決問題 。整體感知兩 位數減兩位 數退位減法 的 算 理 和 算法 。 四 、引導反思 你能嘗試總結一下兩位數減兩 位 數 的 退 位 減 法 的 計 算 方 法嗎 四 、提升問題 預設 1:個位對齊個位 , 十位對 齊十位 。 預設 2: 個 位 不 夠 減 時 從 十 位 退“1”當“10”。 預設 3:從個位算起更加簡便 。板書設計 筆算減法 52-35= 17 60-32=28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算起;個位不夠減 ,從十位退“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