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基本信息年 級 高二年級 教科書版本及章節 2019北師大版選擇性必修三Unit 8 Lesson 3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學習領域/模塊 選擇性必修三單元教學設計單元學習主題 Literature單元教學設計說明本單元主題為“文學”隸屬的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屬于文學、藝術與體育主題群,主要語篇類型為記敘文,包括短篇小說、詩歌、科幻小說節選、童話故事和戲劇片段等。學科素養與單元學習內容的關聯分析【語言能力】語言知識:積累文學類別、情景描寫相關的詞匯和詞塊;掌握fiction, poetry, drama等文學類型詞匯和狀態動詞admit, adore, belong, feel等、動作詞匯open, visit 等的應用語境;學會使用文學修辭手法如隱喻、明喻、象征、擬人、感官描寫等進行寫作;語篇知識:通過topic talk了解不同文學體裁;通過Lesson 1學習短篇小說中的象征手法和語篇情感目的即對人類互助之美的贊揚;通過lesson 2認識英語詩歌基本特征、韻腳、韻律和意象等概念;在Lesson 3 中學習小說中如何通過用詞的選擇、修辭手段和語法結構組織語篇、服務文本情境;通過視聽課了解童話故事的敘事手法和寫作特點以及象征意義;通過拓展閱讀體會戲劇寫作風格和語言特征。結合小說敘述結構和語言風格,應用修辭手法,完成讀后續寫的寫作活動。語言技能:通過閱讀,提取主要故事主要信息和人物觀點,理解語篇要義,把握本單元各類語篇的結構以及語言特征,識別語篇中的隱喻等修辭手段并理解其意義;通過聽力和閱讀,識別詩歌中的韻律和韻腳,通過上下文推斷語篇中的隱含意義,理解詩歌意象和所表達的蘊意;聽力、閱讀任務完成后能夠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描述、概括經歷和事實,根據口頭或書面表達需要,選擇適當的詞匯和語法結構創造性地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疚幕庾R】了解英美等國家主要的文學家和文學作品,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在聽力和閱讀活動中感知和體驗英語語言表達(如韻律等)的美,獲得審美體驗,形成對語言和事物的審美感知能力;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小說、詩歌等),從作品的意蘊美中獲得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啟示?!舅季S品質】通過聽力和閱讀活動,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分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觀察語言和文化現象,通過比較、歸納、概括文學作品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手法,并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創造性地應用所學內容,形成自己的獨立思想和風格。【學習能力】通過本單元學習,學生能夠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能夠通過拓寬學習渠道如小說閱讀、戲劇賞析、詩歌誦讀等獲取英語知識,提升英語素養;在聽力和閱讀活動中,能夠有效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效果,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理論基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2017年版高中課程標準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多元思維,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顒佑^的提出為整合課程內容、實施深度教學、落實課程總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英語教與學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徑。教師應從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視角重新審視課堂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式,為學生設計有情境、有層次、有實效的英語學習活動。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應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為目標,圍繞主題語境,基于口頭和書面等多模態形式的語篇,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層層遞進的語言、思維、文化相融合的活動,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習得語言知識,運用語言技能,闡釋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評析語篇意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情感態度,進而嘗試在新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個人觀點、情感和態度。閱讀圈教學模式閱讀圈模式是國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種開放式閱讀模式,它主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是引導、輔導、傾聽的角色。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互換,學生通過分享和演說強化印象,提高演講能力;教師通過傾聽,了解學生英語閱讀水平,挖掘學生潛力,掌握學生閱讀理解程度,實時點評、引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閱讀圈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學習心得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學習渠道和視野。學生在泛讀中不僅可以關注到所學單詞的引申義,夯實基礎,也能了解文章本身,拓寬知識面。閱讀圈模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簡化了閱讀量,讓學生不單單僅是閱讀書本,更能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探討和交流了解彼此對書本的想法,從而延伸書本的長度和廣度,讓學生能夠在探討中學會分析文章,厘清作者思路,這對高中生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幫助良多。在自主閱讀中,學生可以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并培養自主學習、自主規劃的能力。2.學習者分析本課授課班級為高二年級13班學生,共55人。該班級對英語比較有興趣,課堂氣氛較為活躍,口語表達能力尚可,通過對前面The Last Leaf的學習,學生對記敘文體裁和一些常見修辭手法比較熟悉。學生們對課文信息的獲取能力較好,對文章復述的形式也比較熟悉。但由于大多數學生可能沒有度過《海底兩萬里》小說,對本節選的情節理解會比較吃力,而且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詞匯和寫作手法的鑒賞接觸較少,需要老師引導,在記敘文中人物和環境的寫作能力上還有待提高。單元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聽、讀、看學習不同體裁的英語文學作品,了解文學修辭手法,理解文學作品所飽含的情感態度應用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完成記敘文續寫通過分析、討論、歸納、對比等方式賞析英語語言(詞匯、篇章、修辭等)之美,從作品的意蘊美中獲得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啟示單元學習重點:通過聽、讀、看學習不同體裁的英語文學作品,了解文學修辭手法,理解文學作品所飽含的情感態度(2)通過分析、討論、歸納、對比等方式賞析英語語言(詞匯、篇章、修辭等)之美,從作品的意蘊美中獲得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啟示單元學習難點:(1)應用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完成記敘文續寫單元整體教學思路(教學結構圖)課題 2019北師大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 8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閱讀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容分析語篇內容 本文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文學、藝術與體育的子主題。本文是凡爾納著名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的節選片段。主要描述了Aronnax 教授一行人在海上經歷不明原因的猛烈撞擊后掉進海中,經歷過被仆人Conseil 救起,又因疲憊過度再次落入海里,后被不明海底“生物”托起,遇到失散的水手Ned后,又被“生物”里出來的怪人引入不可思議的“生物”內部的情節。語篇涵義通過閱讀本節選中“我”落入水中后的心理活動,肢體動作描寫以及我在落到水底不明“生物”身上后,對其從視覺、聽覺、觸覺等的多感官介紹和各種文學修辭手法如隱喻、排比讓學生學習并體會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和環境的生動形象的描寫手法,讓學生通過學習文中恰到好處的詞匯運用和多樣的寫作技巧,豐富自己記敘文寫作的人物和環境描寫手段。語篇特征本課體裁為記敘文。本文主要通過大量對話和情節描寫推動故事發展。語篇中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及環境進行描寫,如利用象聲詞、色彩詞等從視覺(polished, a human construction)、聽覺(a sound of metal)等角度對潛水艇進行描寫。文中也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如 Or, more correctly speaking, on this large whale就是將未知的潛艇比作了鯨魚。同時也出現了作者為了貼合情境而獨創的變異語法結構,如 Then, I know not why, the thought of the strange,terrible animal came into my head for the first time! But that voice!學習目標確定在本節課結束后,學生能夠:理解解本節選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鑒賞和學習本節選的詞匯運用和寫作手法練習所學寫作技巧進行簡單的故事情節續寫3.學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節選人物關系和故事主要情節鑒賞和學習本節選的詞匯運用和寫作手法教學難點:運用本課所學寫作技巧進行記敘文情節寫作4.學習評價設計1.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學生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學習任務,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反思閱讀效果,檢查是否有信息遺漏,互學互評的過程中調試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取長補短。2.在閱讀圈交流結束后,教師聽取學生的任務的匯報,通過人物關系圖和情節復述了解學生對文本人物關系和主要內容的邏輯構建,即學習目標1的達成程度;通過觀察學生表達所選取的詞匯和片段,檢查學習目標2的完成情況,判斷學生文學鑒賞能力,適時點評、補充,引發學生思考和語言思維能力的提高。3.通過讀后續寫活動中學生輸出的作品,檢驗學生對學習目標2的內化運用程度和學習目標3的達成度,完成語言、思維能力的遷移、創新。5.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Activate and Share 學習理解類活動教師活動 1 T asks Ss to read out loud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learn about the new word “extract”. T asks Ss who Jules Verne is. 學生活動 1 Ss read the leaning objectives together.Ss talk about their answers.Ss read the fact file and learn about his famous works.活動意圖說明:學生可能知道本文作者凡爾納,但對他的一些背景信息和著作的英文名稱不太了解,本環節設計就是把學生引入主題,充分了解作者的相關信息,為本文的學習做鋪墊。環節二: Brainstorm學習理解類活動教師活動 2 T shows Ss the title of the extract and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league”.Then T asks Ss what they will see when they are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T shows Ss some undersea pictures an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some words and phrases. 學生活動 2 Ss talk about their guesses on the meaning of “league”.Ss brainstorm about what they will see when they are under the sea.Ss learn some words and phrases.活動意圖說明: 本環節通過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在語境中熟悉詞匯含義;通過頭腦風暴和視覺刺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環節三:Reading Circle 學習理解類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教的活動 3T lets Ss form groups of four and distribute the 4 reading tasks among group membersT guides Ss to report task by task and give instructions accordingly.T asks Ss to draw the relationship map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s Ss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T asks Ss to retell the major plot of the extract and rearrange the major events.T invites Ss to share their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adds some referenc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explains their meanings as well as how they are used in the extract.T lets Ss share their chosen passages and puts forwards T’s options and explain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m. T leads Ss to summarize writing techniques in this extract. 學的活動 3 Ss read with their own tasks and share their work with the other group members.Ss follow T’s instruction and answer questions accordingly.Ss draw the relationship map on the blackboard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answer questions.Ss retell the extract and put the key events into the right order.Ss share their findings and explain why they choose these words.Ss share their findings and explain why they choose these passages.Ss summarize and learn about the writing techniques.活動意圖說明:本環節教學設計主要采用閱讀圈的閱讀方式并結合學生和課程內容進行了一些改動,以期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首先學生認領學習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待完成后,在合作學習中,交流學習內容,反思學習效果,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在閱讀任務2(1)和(2)中鍛煉從錯綜復雜的文本信息中識別和整合關鍵信息的邏輯思維能力并達成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任務2(3)和(4),批判性地理解和鑒賞作者對詞匯的運用和片段的寫作,了解寫作技巧是如何服務于故事情節,增強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在此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2。在整個閱讀和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過程中,學生使用英語組織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分析語篇內容和遣詞造句,鍛煉了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環節四:Writing Practice 創新遷移類活動教的活動 4T asks Ss to write a few lines of contiuation for this extract by applying the writing techniques they have learnt in the class.T lets Ss share their works in class and make comments. 學的活動 4 Ss practise writing and share.活動意圖說明:學生在本教學環節里將上一環節師生共同歸納出的寫作技巧進行應用并發散思維進行創新,給本文節選續寫故事情節,完成學習目標3,深度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學素養。環節五:Homework 創新遷移類活動教的活動 51. Polish your contiuation and develop it into a short passage (about 60 words).2. Read A Contiuation of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on P40 to compare your ending with theoriginal one. 學的活動 5 Ss write their own version of continuation and compare with the original work.參考答案:We were pulled into the machine suddenly by those strong men. It was too dark to see anything as soon as the door was closed. Our fear rose like waves in the ocean. The move produced the sound of metal, it seemed that we stepped on the iron ladder. After going downstairs, we were pushed into a small room. “Set us free!” shouted Ned to release his anger, he was unbearable of this rude treatment. Conseil and I tried to calm him down. After all, the first priority for us was to find out where we were.活動意圖說明:作業環節的設計旨在促進學生積養成寫后調整、優化的寫作習慣;對比原著,體會文化差距和語言之美、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提升英語學習意識和能力。6. 板書設計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結合單元整體設計,本課設計為泛讀課因此采用了閱讀圈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互換,學生成為閱讀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動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規劃、自主學習,更能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探討和交流了解彼此對書本的想法,從而延伸書本的長度和廣度。學生通過分享和演說強化印象,提高演講能力;教師通過傾聽,了解學生英語閱讀水平,挖掘學生潛力,依據學生表達出來的內容判定點評和講授內容,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但結合學生學情和本課內容,教師對傳統閱讀圈進行了一些改動,即在匯報時,打破小組界限,每個學習任務都邀請了多為不同組的成員進行回答,方便教師匯總學生閱讀情況進行及時點評和講解,從而使學習內容關聯性更強,課堂結構更為緊湊。在進行語言、篇章鑒賞內容教學時,教師參考了多篇英語文學鑒賞文章、《英語周報》等教參并結合本課語篇內容分析作者用詞和修辭手段,從而確保教授給學生最權威、最實用的寫作技巧,讓學生通過閱讀和賞析能夠體會到英語語言之美。教學反思與改進 依據單元整體設計,本課閱讀語篇設定為泛讀文本,因此本節英語課在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基礎上對傳統閱讀圈模式進行了一些改動和補充。以學生為學習中心,教師為教學輔助,全方面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通過自主和合作閱讀,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試英語閱讀策略,在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學會閱讀、學會學習,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通過閱讀任務驅動,理清故事中人物關系;把握語篇主要事件的來龍去脈;借助思維導圖,構建事件邏輯,以口頭形式描述、概括事件經過;結合故事情節,識別、體會語篇中詞匯的運用和修辭手段并理解其意義,多角度提升學生語言能力。通過閱讀凡爾納科幻名著節選,領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和欣賞所學內容的語言美和意蘊美,汲取優秀文化精髓,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觀察、分析和歸納,從錯綜復雜的信息中理清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在語篇中辨析和鑒賞詞匯和修辭手段,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運用所學寫作技巧,創作自己的故事場景,實現知識遷移和思維品質的升華。結合學生課堂反饋和整體教學效果,本節課設計符合本學段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需求。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教與學氛圍活躍,完成了本節課所設立的教學目標。由于本節課容量較大,教師應注意把握好教學節奏,精簡講解、點撥部分,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討論和展示,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在課上完成讀后續寫的創作并在教師點評后能及時補充、完善。依據筆者幾年以來的教學經驗來看,大部分高中生的閱讀能力僅限于完成規定的閱讀任務,還難以達到實現深度閱讀的水平,不足以保證閱讀量。更為致命的是,他們往往習慣于跳讀和略讀,對文章作者、寫作背景、文學文化常識和修辭手法知之甚少。因此教師應該選取廣泛題材供學生學習,教師也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英語閱讀水平以及應試考試的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逐步讓學生獲得深度閱讀英文文學的能力,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并且通過經典文學和典故讓學生拓展文學和文化常識、學會運用英文修辭手法,以此達到提高學生語言水平和文學素養的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