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循環2024年入汛以來,受連續強降水影響,鴨綠江流域出現特大洪水。7月28日丹東市啟動城市防汛應急響應,立即開展城區沿江防洪交通門封堵工作(圖1)。圖2為水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鴨綠江流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包括( )①海陸間循環②海上內循環③陸地內循環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2.防洪交通門封堵,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 )A.③ B.④ C.⑤ D.⑨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確保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的利用。下圖為海綿城市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示表示地下徑流環節的是( )A.④ B.③ C.② D.①4.城市中的水泥路面對圖中水循環的影響是( )A.①增多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④無影響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由于湖面面積萎縮,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兩片水域,其中南咸海又進一步萎縮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下圖為咸海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咸海流域所參與水循環的類型是( )A.海陸間循環 B.大循環 C.陸地內循環 D.海上內循環6.咸海萎縮的直接原因是( )A.入湖徑流減少 B.流域蒸發減少 C.流域降水減少 D.圍湖造田減少龍脊梯田地處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山,梯田周邊及以上高度的森林均保存較完好。龍脊梯田所在地雨量充沛,其灌溉過程分為地面灌溉和地下灌溉。地下灌溉過程中,植物截留下滲的水流和地下徑流經巖石裂隙和滲水口進入梯田,多余水量再由梯田匯流,最后進入河道。龍脊梯田表層土壤(10厘米)滲透能力最強,在土層深度達到40厘米后滲透能力顯著降低。圖示意龍脊梯田灌溉過程。完成下面小題。7.滲水口對當地水循環環節的影響是( )A.減弱水汽輸送 B.減少大氣降水 C.減少水分下滲 D.增加地表徑流8.龍脊梯田表層土壤滲透能力比深層土壤強的原因是( )A.耕作使表層土壤疏松,土壤孔隙度大B.雨水沖刷侵蝕,使得表層土壤疏松C.農作物根系填充深層土壤,土層緊實致密D.深層土壤枯枝落葉多,土層緊實致密內蒙古的哈素海是黃河河道變遷形成的外流淡水湖泊(河流發生裁彎取直,河流改道,原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湖泊面積約32平方千米,蓄水面積年內變化很大。后來,人們通過修水渠引黃河水定期補給、建堤壩等措施,使哈素海逐漸成為一個面積穩定的人工湖。下圖示意哈素海流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哈素海參與的水循環類型主要是( )A.海陸間循環 B.陸地內循環 C.海上內循環 D.生物大循環10.哈素海逐漸成為一個面積穩定的人工湖,體現人類活動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 )A.降水 B.地下徑流 C.下滲 D.地表徑流11.哈素海的形成體現出的水循環地理意義主要是( )A.地下徑流向海洋輸送有機物 B.地表徑流不斷塑造地表形態C.大氣降水不斷促進水體更新 D.植物蒸騰加劇湖泊面積縮小砂田是指將不同粒徑的礫石和粗砂覆蓋在土壤表面的田地,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一種保護性耕作方法,但采用“壓砂”技術以及頻繁耕種的行為,已造成嚴重土地退化問題。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局部區域已被禁種,原生植被得到恢復。下表為我國西北地區某地4月末作物種植前裸田和砂田平均年蒸發量統計表及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裸田平均年蒸發量(mm) 砂田平均年蒸發量(mm) 土壤深度(cm) 裸田土壤含水量(%) 砂田土壤含水量(%)2173.6 1206.4 10 7.2 12.520 11.1 13.712.影響砂田與裸田平均年蒸發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深度 B.植被覆蓋率 C.地形坡度 D.太陽輻射吸收量13.砂田對水循環的環節影響體現在( )A.地表徑流增加 B.下滲增加 C.地下徑流減少 D.蒸發增加14.與裸地相比,原生植被恢復后,該區域( )①降水增加②地表徑流增加③蒸發(騰)量增加④地下徑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年入汛以后,我國很多城市面臨內澇問題。雨水花園(下左圖)是控制城市內澇的有益探索。雨水花園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淺凹綠地,被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凈化,并使之逐漸滲入土壤,涵養地下水,或使之補給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種生態可持續的雨水控制與雨水利用設施。清華大學某處雨水花園的邊界以石籠(右圖)作為主要形式,利用廢舊石材作為內部填充材料,石縫積累一定量的土壤雜質后可自然生長植物。(1)從水循環的角度說明在相同降水條件下,快速城市化后城市內澇增多的主要原因。(2)簡述在雨水花園建設過程中,選擇廢舊石料作為雨水花園邊界主要材料的原因。(3)請提出三條可以實現城市雨水資源化的措施。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鴨綠江最終注入黃海,屬于外流河,因此海陸間循環是鴨綠江流域參與的主要水循環類型之一,①符合題意;鴨綠江流域的水體通過陸地蒸發、陸地降水構成陸地內循環,因此鴨綠江流域參與的主要水循環類型還有陸地內循環,③符合題意;鴨綠江流域的水體沒直接參與海上內循環的海洋蒸發、海洋降水等環節,②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2.答案:B解析:根據圖2箭頭的位置和指向判斷,圖中③為陸地降水、④為地表徑流、⑨為下滲、⑤為地下徑流。防洪交通門位于河堤之上,防洪交通門封堵可防止河水漫過大堤進入市區,因此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與降水、地下徑流、下滲的直接關系不大,B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3.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圖中①為地表徑流,②為下滲,③為地下徑流,④表示蒸發或蒸騰作用。B正確,ACD錯誤;故選B。4.答案:A解析:城市中的水泥路面屬于硬化地表,孔隙度小,透水性能低,因此城市中的水泥路面會使得地表水難以下滲,導致下滲②減少,地下徑流③減少,因透水性能差而導致蒸發或蒸騰④減少,則地表徑流①增多。A正確,BCD錯誤;故選A。5.答案:C解析:根據發生的空間范圍,水循環可分為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咸海位于中亞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參與陸地內循環,C正確,ABD錯誤,故選C。6.答案:A解析:咸海近年來不斷縮小,原因主要蒸發旺盛和灌溉的原因,匯入湖泊的河水日益減少,A正確,B錯誤;流域降水本來就很少,不是湖泊萎縮的直接原因,C錯誤;咸海屬于咸水湖,無法圍湖造田,D錯誤。故選A。7.答案:D解析:由材料“植物截留下滲的水流和地下徑流經巖石裂隙和滲水口進入梯田,多余水量再由梯田匯流,最后進入河道”可知,地下徑流通過滲水口進入梯田,多余水量匯流,增加了地表徑流;地下徑流通過滲水口進入地表,地表水體增多,有利于增加地表蒸發和水分下滲,但對水汽輸送和大氣降水影響不大。故選D。8.答案:A解析:龍脊梯田表層土壤滲透能力比深層土壤強,這是由于梯田耕作使表層土壤變得疏松,且表層土壤中的作物根系會使土壤孔隙度變大,土壤滲透能力較強:雨水沖刷侵蝕會使土層變薄,但不會使表層土壤變得疏松;龍脊梯田地區雨量充沛,作物根系一般不會填充深層土壤。故選A。9.答案:A解析:結合材料可知,哈素海屬于外流淡水湖泊,故其主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海陸間循環。故選A。10.答案:D解析:人們通過修水渠引黃河水定期補給、建堤壩等措施,使得哈素海入湖徑流明顯增多,出湖徑流有所減少,湖泊面積得到穩定,可知人類活動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故選D。11.答案:B解析:結合材料可知,黃河徑流對河道進行裁彎取直,使得河流改道,被廢棄部分形成哈素海,體現出地表徑流對地表形態不斷進行塑造的水循環地理意義。故選B。12.答案:D解析:由表中數據可知,砂田平均年蒸發量小于裸田。土墻深度不是砂田和裸田平均年蒸發量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排除A;該地砂田和裸田均以種植業為主,種植作物無顯著差異,因此植被覆蓋率無明顯差異,排除B;砂田地表被礫石和粗砂覆蓋,太陽不能直接照射到土壤層,加上礫石和粗砂的反射作用較強,從而減少了土壤吸收的太陽輻射量,進而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量,D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裸田與砂田的坡度差異信息,地形坡度不是當地蒸發量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排除C。故選D。13.答案:B解析:砂田是指將不同粒徑的礫石和粗砂覆蓋在土壤表面的田地,土壤表面的礫石和粗砂能截留地表徑流,從而增加了地表水下滲量,使得地表徑流量減少,地下徑流量增加,B正確,AC錯誤;由于礫石和粗砂的阻擋作用,會抑制土壤中的水分蒸發,從而使得砂田蒸發量相對較小,D錯誤。故選B14.答案:C解析:與裸地相比,原生植被恢復后,該區域植被生長更加活躍,從而導致植被對水分的蒸騰量增加,也使得植被的涵養水源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滲量增多,從而使得地表徑流量減少,地下徑流量增加,②錯誤,③④正確;原生植被恢復對當地降水增加的影響不明顯,①錯誤。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15.答案:(1)快速城市化后建設用地增加,綠地、水域減少,降水后下滲減少,地表徑流激增,形成澇災。(2)利用廢舊石材作為材料,經濟、環保;對雨水具有很好的滲透、過濾作用;石縫積累一定量的土壤雜質后可自然生長植物,生態效果和景觀效果俱佳。(3)建設雨水收集、儲存設施,收集儲存雨水;建設蓄洪系統,攔截雨水;將收集和攔蓄的雨水回灌補給地下水或灌溉綠地、噴灑路面等;制定雨水資源化的法律法規等。解析:(1)快速城市化后,植被遭到破壞,城市地面硬化面積增加,水分難以下滲;快速城市化后建設用地增加,綠地、水域減少,降水后下滲減少,地表徑流激增,容易形成澇災,城市內澇增多。(2)據材料可知,利用廢舊石材作為內部填充材料,利用廢舊石材作為材料,材料來源渠道多,成本低,且加大了對廢棄物的利用,具有經濟、環保的特點;結合圖示信息可知,石縫孔隙大,對雨水具有很好的滲透作用,還能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石縫積累一定量的土壤雜質后可自然生長植物,生態效果和景觀效果俱佳。(3)實現城市雨水資源化可以有效地減輕城市洪澇災害,緩解城市供水壓力,具體措施為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積,提高雨水入滲量;建設雨水收集、儲存設施,收集儲存雨水并對儲存的雨水加強利用;可以建設攔洪蓄洪系統,攔截儲存雨水,收集和攔蓄的雨水可以回灌補給地下水,也可以用于灌溉綠地、噴灑路面等;作為政府而言,還可以制定雨水資源化的法律法規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