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角形的邊【教學目標】1.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義,認識三角形的邊、內角、頂點,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毛2.經歷度量三角形邊長的實踐活動中,理解三角形三邊不等的關系.3.會判斷三條線段可否構成一個三角形的方法,能運用它解決有關的問題.【教學重點】1.對三角形有關概念的了解,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條形.2.能從圖中識別三角形.3.理解三角形三邊間的不等關系.【教學難點】在具體的圖形中不重復,且不遺漏地識別所有三角形.【教學過程】一、【溫故·習新】(一)創設情境如圖所示的實物中,有你熟悉的圖形嗎?問題1.觀察這些圖片,你能找到其中含有的三角形嗎?問題2.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與同伴交流你找到的三角形.問題3.你能指出三角形的基本要素——邊、角、頂點嗎?(二)探索新知探究一.三角形的相關概念.(1)什么是三角形?如圖⑴,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 所組成的圖形叫做 .(2)三角形的有關概念:邊:組成三角形的三條 叫做三角形的三條邊.三角形的三邊,有時也用 表示,頂點A所對的邊BC用 表示,頂點B所對的邊CA用 表示,頂點C所對的邊AB用 表示.角:三角形 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三角形相鄰兩邊的 叫做三角形的頂點.(3)三角形的表示:如圖⑴以A、B、C為頂點的三角形記作“ ”,讀作“ ”.等邊三角形:圖⑵中⑴的⊿ABC的AB BC AC,⊿ABC是 三角形.即: 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 叫做腰, 叫做底,兩 的夾角叫做頂角, 和的夾角叫做底角.圖⑵中⑵的等腰⊿ABC中,AB=AC,那么腰是 ,底是 ,頂角是 ,底角是 .注意:等邊三角形是 的等腰三角形,即 和 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圖⑵中⑶的⊿ABC的邊AB AC BC AB,⊿ABC是 三角形.即: 的三角形叫做不等邊三角形.(4)三角形的分類按照三個內角的大小,可以將三角形分為銳角三角形、 、 .按照有幾條邊相等,可以將三角形分為等邊三角形、 、 .三角形按角分類如下: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三角形按邊分類如下:不等邊三角形三角形 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探究二.三角形三邊關系問題4.在一個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與第三邊有著怎樣的關系?說明你的理由;問題5.在一個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差與第三邊有著怎樣的關系?說明你的理由.如圖⑷, 根據線段公理“ ”可得,⊿ABC的三邊滿足下列關系: + > ; + > ; + > .或: + > ; + > ; + > .即:三角形 大于 .將上述的不等式移項,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三角形 小于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讓學生思考、交流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符號語言描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注意揭示圖形語言與文字語言之間的聯系.(評價標準:能積極思考且基本能解決問題+1分, 能準確解決問題+2分)二、【研討.拓展】(一)鞏固新知例1. 右圖中有_____個三角形?變式訓練1.如圖,存在AB1,AB2,AB3, ···AB9,AB10,10條線段,且B1,B2, ···B10在同一條直線上,則,圖中三角形共有 個.例2.用一條長為18 cm的細繩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長是底邊長的2倍,那么各邊的長是多少?(2)能圍成有一邊的長是4 cm的等腰三角形嗎?為什么?鞏固練習: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28cm.(1)已知腰長是底邊長的3倍,求各邊的長;已知其中一邊的長為6cm,求其它兩邊的長.(評價標準:不分類的得1分,能進行分類討論正確解答的得2分)例3.判斷下列三條線段的長度是否能構成三角形,, ②,,,, ④,,(評價標準:能應用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判定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得1分,能運用兩條較短的線段長度之和大于第三條線段的長度得2分.)鞏固練習1.如果三條線段的比是①1∶3∶4;②1∶2∶3;③1∶4∶6;④3∶3∶6;⑤6∶6∶10;⑥3∶4∶5.其中能構成三角形的有 個.2.已知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5cm和9cm,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周長為(二)能力提升例4.若a,b,c分別是三角形的三邊,化簡︱a-b-c︱+︱b-c-a︱+︱c-a+b︱= .三、【反饋.提煉】1.如圖所示,圖中三角形的個數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2.下列長度的三條線段,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A.2,2,4 B.5,6,12 C.5,7,2 D.6,8,103.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10和8,則第三邊的取值范圍是 .4.△ABC的三邊分別為a,b,c且(a+b-c)(a-c)=0,那么△ABC為( )A.不等邊三角形 B.等邊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銳角三角形5.已知a,b,c是△ABC的三條邊長,化簡|a+b-c|-|c-a-b|的結果為( )A.2a+2b-2c B.2a+2b C.2c D.0(評價標準:能獨立完成且正確率較高的得5分,錯1題減1分)【課堂小結】本節課的思維導圖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自己繪制)【每日一題】已知,△ABC的三邊長為4,9,x.(1)求△ABC的周長的取值范圍;(2)當△ABC的周長為偶數時,求x.毛【教后反思】課后作業【基礎鞏固】【能力發展】【綜合實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