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1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 教學設計課題 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五年級教材分析 《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這一課是嶺南版五年級美術教材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課程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對我國著名人物美術創(chuàng)作進行賞析和觀察,領略藝術家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現人物感情,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發(fā)現美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進而提升自己對人物情感表達物化的創(chuàng)意方式和思考。教材通過一系列富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基本的美術創(chuàng)作技能,同時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理解。2022新課標要求 1、能領略和欣賞藝術家創(chuàng)作下,美術作品中人物飽滿的情感呈現,初步形成發(fā)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2、在學習完理論之后嘗試自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結合多個創(chuàng)意特點和設計靈感完成美術創(chuàng)作,增強個人所得感。3、學會從外觀、描繪手法、顏色和繪畫技巧等方面賞析一幅著名繪畫的人物表達特點,能結合自己的認知和感悟進行人物情感表達的繪畫,形成設計意識。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yǎng) 1. 通過觀察我國著名人物作品繪畫,培養(yǎng)對人物情感表達的敏感性,明白人物的情感表現往往通過細膩的面部表情、姿態(tài)和色彩運用來傳達。初步形成發(fā)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審美感知)。2. 明白藝術家通過對人物形態(tài)、神態(tài)的刻畫,以及對環(huán)境的渲染,來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狀態(tài),并能夠結合所學運用不同的藝術技巧和媒介來表達個人對人物情感表達的物化呈現,展現學生對人物情感表現的獨特視角(藝術表現 創(chuàng)意實踐)。3. 在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往往與特定的文化符號和價值觀念密切相關。例如,儒家思想強調的“仁義禮智”,在人物表現中常常體現為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和情感紐帶。通過學習本課所提及的作品,不僅能夠欣賞到藝術的美,更能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加深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文化理解)學情分析 本課程的目標群體為四年級學生,他們大多在10-11歲之間,進一步接觸系統(tǒng)化的美術課程。由于年齡相對較小,他們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和情感表達都處于發(fā)展到形成的過渡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美術課程充滿好奇和興趣,但個體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天賦和興趣可能更為突出。重點 能夠對美術作品進行人物情感表現的分析。難點 能夠將所學知識點融入美術創(chuàng)作當中。材料準備 教學材料、舉例藝術作品、引入視頻、油筆、畫布、水彩等。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觀看視頻。千百年來,藝術家們通過無數優(yōu)秀的作品表達了人類的豐富情感,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樂。讓我們先看看中國的藝術家是怎樣通過美術語言來表達人物情感的。(出示圖片) 觀看視頻,初步認識《流民圖》。 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題內容。講授新課 一、欣賞·感受(一)《流民圖》作于1943年,場面浩大,人物眾多,真實地再現了日本侵華期間人民遭受空前災難的悲劇場面,被稱為“中國現代繪畫史上杰出的現實主義歷史畫卷”。(出示圖片)小博士蔣兆和(1904-1986),現代中國畫家,青年時從事進步文藝創(chuàng)作,積極宣傳抗戰(zh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事美術教育工作。蔣兆和擅長水墨人物畫,作品融中西繪畫技法于一體,所畫人物造型嚴謹、線條簡練有力。(出示圖片)局部一:饑餓的小女孩緊盯著男孩手中的碗,而碗里的食物已所剩無幾了。局部二:母親傷心地輕撫著饑餓的孩子,表情凄楚、無奈。局部三:堅強的父親引領著家人毅然前行。 局部四:老伯捏緊了干瘦的拳頭,悲傷中帶著對侵略者的仇恨。小知識現實主義繪畫風格起源于19世紀的法國,強調對現實生活的真實描繪,反對浪漫主義和理想化的表現。現實主義藝術家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工人、農民和社會底層的艱辛與困境。他們使用細致的觀察和真實的色彩,力求在作品中反映社會現實和人類的真實情感。問:同學們欣賞完上述蔣兆和先生繪畫的《流民圖》,你們有什么感受呢?與大家一起分享。答:畫中的人物表情凝重,神情恍惚,傳達出深深的無助與絕望。作品不僅讓我感受到歷史的沉重,也引發(fā)了對人性和社會責任的思考。答:通過這幅畫,我感受到藝術的力量,它能夠喚起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反思。二、欣賞·感受(二)《說唱俑》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作品表現了一位民間的說唱藝人,他一手抱鼓一手舉槌,邊敲邊唱,唱到動人處,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作者抓住了最動人的瞬間,將一位樂觀向上、詼諧幽默的鼓書藝人表現得十分傳神。(出示圖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完成《說唱俑》的藝術特征分析,感受《說唱俑》作品中的情感表現。小貼士:羅中立《父親》《父親》是當代畫家羅中立于1980年創(chuàng)作完成的一幅大幅畫布油畫,現收藏于中國美術館。《父親》展現了一位普通農民的形象,這位老者經過辛勤的勞作,顯得疲憊而堅韌。羅中立運用濃厚的油彩和精微而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個感情真摯、純樸憨厚的形象。三、藝術欣賞四、實踐練習1、本課的美術作品是通過描繪人物的哪些方面(如表情、動態(tài)或兩者兼有)來表現情感的 請選擇合適的詞匯表達你的感受。(出示圖片)美術作品通過描繪人物的表情、動態(tài)以及兩者的結合來表現情感。表情可以傳達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而動態(tài)則能夠體現人物的行為和情緒狀態(tài)。例如,微笑的嘴角、皺眉的額頭、緊握的拳頭或舒展的手臂,都能傳遞出不同的情感。整體而言,藝術作品中的情感表現往往是通過這些細節(jié)的巧妙結合來實現的。2、臨摹感興趣的作品局部,或畫出生活中人物的某種情感。學生作品欣賞(出示圖片) 學生認識《流民圖》。學習小知識。完成問題思考。學習《說唱俑》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學生完成藝術作品欣賞。進行實踐練習。 初步引導學生認識《流民圖》,觀察該圖中的人物情感表現,形成發(fā)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完善教材內容,強化學生的知識體系,認識現實主義繪畫風格。引導學生結合舉例思考并回答思考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賞析美術作品中的情感表達,突出切入點和方法。列舉多個美術作品例子,引導學生學習情感表現的手法和形式,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學會結合所學進行美術內容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以“喜、怒、哀、樂”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人物畫。可以使用水墨、國畫或現代媒介,嘗試通過人物的表情和姿態(tài)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并附上簡短的說明,解釋你的創(chuàng)作意圖。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內容。課堂小結 學生通過對我國著名人物美術作品進行賞析和觀察,增強了觀察能力和思考力以及提升了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并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結合自己對人物情感表現的理解以及吸取舉例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充分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完成了自己的繪畫作品;在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 進行課堂小結。 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欣賞 感受(一)欣賞 感受(二)藝術欣賞實踐練習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認識兵馬俑兵馬俑是中國古代秦朝時期的陶制雕像,主要用于陪葬,目的是保護皇帝在來世的安全。兵馬俑于1974年在陜西省西安市附近被發(fā)現,屬于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它們的造型栩栩如生,種類繁多,包括步兵、騎兵、戰(zhàn)車等,體現了當時高超的陶藝技藝和軍事組織。兵馬俑不僅是考古學的重要發(fā)現,也是研究古代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資料。2、兵馬俑中的神態(tài)表達(觀看視頻)繪畫作品中還可以用哪些技巧表達情感色彩運用:不同的色彩可以傳達不同的情感,例如暖色調通常給人溫暖、快樂的感覺,而冷色調則可能傳達孤獨、憂傷。構圖:通過畫面的布局和元素的安排,可以引導觀眾的視線,營造出緊張、和諧或對比的情感氛圍。筆觸和質感:粗獷的筆觸可以傳達力量和激烈的情感,而細膩的筆觸則可能表現柔和和細膩的情感。光影效果:通過明暗對比和光影變化,可以增強作品的立體感和情感深度。(出示圖片) 進行課外知識拓展。 拓寬學生知識面。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結合多個舉例,引導學生觀察和賞析美術作品中對人物情感的表現形式,增強課堂互動性和趣味性。并結合理論知識完成個人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在實踐中體會人物情感表達的方式。通過多媒體展示作品,激發(fā)學生的繪畫靈感和表達欲望,以及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強化學生多閱讀的好習慣,使學生樂于動手樂于表達。教學反思 優(yōu)點:結合多個美術作品例子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藝術家在美術作品中對于人物情感的表現形式和手法,從而結合理論與實踐,讓學生進行內容創(chuàng)作,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手意識。不足點:每個人對于藝術的欣賞和分析是不同的,因此個別舉例的賞析答案并不一定完全正確,符合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境。 進行教學反思總結 明確本課教學過程的缺陷,進行教學過程的改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