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寒假充電站】第02講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2025年浙教版(2024)七上科學寒假自學課(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寒假充電站】第02講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2025年浙教版(2024)七上科學寒假自學課(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復習部分
第02講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考點梳理
重點專攻
重點一 顯微鏡與裝片的制作
1.顯微鏡的結構
①目鏡的鏡頭越長,放大倍數 ;物鏡的鏡頭越長,放大倍數 ;顯微鏡放大倍數= ②粗準焦螺旋能使鏡筒明顯 ;細準焦螺旋是微調,使物像更加
③光線強用 ,光線弱用
2.使用顯微鏡
①步驟: —— —— —— ——
②顯微鏡視野中,上下左右都 ,旋轉方向
③低倍鏡:放大倍數 ,物像 ,數量 ,視野 ,視野 ;高倍鏡:放大倍數 ,物像 ,數量 ,視野 ,視野 3.臨時裝片制作
(1) 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裝片步驟: —— —— —— —— —— ——
(2)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步驟: —— —— —— —— —— —— 3.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問題與對策
重點二 細胞的結構
1.動植物細胞結構
2.細胞各結構的功能
①細胞膜:具有 、 的功能
②細胞質:細胞進行 的重要場所
③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 ,生物的 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④細胞壁:起 細胞的作用。
⑤液泡:液泡內的 中溶解有多種物質
⑥葉綠體:植物進行 的場所。
重點三 形形色色的植物
孢子植物
(1)孢子植物:不會產生 ,能通過產生 來繁殖后代。
(2)孢子植物的分類
①藻類植物:無 的分化
②苔蘚植物:有明顯的 ,但沒有真正的
③蕨類植物:有明顯的
種子植物
(1)種子植物:能產生 的植物
(2)種子植物的分類
①裸子植物:種子 著,有 。
②被子植物:種子外有 包被的植物,也常被稱為 ,有 ,還有 。
重點四 多姿多彩的動物
1.無脊椎動物
(1)無脊椎動物:沒有 的動物。
(2)無脊椎動物的分類
①刺胞動物:外形呈 ,只有一個開口,如水母、水螅、珊瑚蟲等。
②扁形動物:身體呈 ,身體只有一個開口,如渦蟲、血吸蟲等
③線形動物:體形 如線,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如蛔蟲、鐵線蟲
④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 構成,如蚯蚓、沙蠶、水蛭
⑤軟體動物:身體 ,外面大多有堅硬的 加以保護,如蝸牛,蝸牛有 、 和 。
⑥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 ,身體和附肢都 ,如蚊、蠅、蝶、蛾等各種昆蟲,以及蟹、蝦、蜘蛛、 蜈蚣等。蝗蟲的身體可分為 三部分,頭部長有 、口器和眼,胸部長有兩對 、三對 ,腹部和胸部有多對氣門。
⑦棘皮動物:體表長滿 ,如海星、海膽、海參、海百合等。
2.脊椎動物
(1)脊椎動物:身體背部都有一條由許多塊 組成的
(2)脊椎動物的分類
①魚類: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體表覆蓋 ,通過 與 的擺動及 的協調作用完成運動,身體呈 。
②兩棲類:幼體生活在 ,有 無 ,用 呼吸;成體生活在 ,無 有 ,主要用 呼吸,皮膚 ,可輔助 ; 受精, 生。
③爬行類:用 呼吸,體表覆蓋的 或 。
④鳥類:身體呈 ,體表覆蓋 ,前肢變成 ,胸肌發達,骨骼 ,體內有 ,能輔助肺完成
⑤哺乳類:體表都 ,體溫 , 。
重點五 生物的分類
1. 二岐分類檢索表:二岐分類檢索表是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某一方面的特征,按其差異或有無分成相對應的 。逐級分類下去,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種類的分類檢索表。
2. 生物的分類等級
(1)生物分類等級由大到小依次是 ,分類的最小單位或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
(2)分類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 ,生物彼此之間的共同特征越 ,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 。
重點六 生物的多樣性
1.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1)生態因素由 因素和 因素組成。
(2)生物因素包括 和 ,種內關系分為種內 和種內 ,種間關系分為 、 、 、 。
(3)各種生物由于 形成的聯系為 ,某一區域中的各條食物鏈就會交織在一起,構成網狀結構,稱為 (4) 和 都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5)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分為 影響和 影響
2. 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學家將一定區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 。
(2)生態系統的類型: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等。
(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導致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原因: 、 、 、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建立 、建立瀕危物種 瀕危物種移入適宜的環境、頒布和實施相關
難點強化
難點一 顯微鏡成像特點
(1)上下左右都相反
(2)旋轉方向一致
(3)成像特點
典例分析
例1.如圖是某同學在生物實驗課上使用的顯微鏡及觀察到的不同視野。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③可以調節視野光線強弱
B.轉動⑤使鏡筒緩慢下降時,眼睛要從側面注視物鏡
C.將圖二中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右方移動玻片
D.從圖三到圖四,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視野變暗
難點二 制作動植物細胞裝片方法
項目 制作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不同點 所滴液體 清水 生理鹽水
取材方法 從洋蔥鱗片內側撕取一小塊內表皮 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取
防止細胞重疊的方法 用解剖針將內表皮展平 將附有碎屑的牙簽放在生理鹽水中涂抹均勻
相同點 擦凈玻片、蓋蓋玻片、用碘液染色、滴加碘液后用吸水紙吸水
典例分析
例2.下列有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錯誤的是(  )
A.步驟①應該將蓋玻片的一端先接觸水滴再傾斜著緩慢放下
B.步驟②是為了避免細胞重疊
C.步驟③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
D.步驟④用鑷子撕取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不宜過長
難點三 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問題與對策
(1)細胞重疊
原因:
①洋蔥鱗片內表皮撕得太厚
②洋蔥鱗片內表皮未在載玻片上用解剖針展平,甚至重疊
對策:
①重新撕幾次,挑選較薄的表皮
②重新制作裝片時,用解剖針展洋蔥鱗片內表皮
(2)有黑色圓圈
原因:氣泡太多
對策: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
(3)細胞結構不清楚
原因:未滴加碘液
對策:滴加碘液
(4)視野太暗或無光斑
原因: 顯微鏡操作失誤(如反光鏡未對好光,光太弱或無光,物鏡未對準通光孔)
對策:按照正確方法操作顯微鏡
典例分析
例3.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觀察的視野如圖所示,導致該現象出現的關鍵操作步驟應該是(  )
A.撕取材料 B.滴加清水 C.展平材料 D.蓋蓋玻片
提升專練
1.(2023秋 北侖區期末)南美洲鱸魚形如敗葉;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白熊毛色純白;毛毛蟲具有鮮艷的色彩。這三種現象分別為(  )
A.擬態、保護色、警戒色 B.擬態、警戒色、保護色
C.保護色、擬態、警戒色 D.保護色、警戒色、擬態
2.(2024秋 鹿城區校級期中)顯微鏡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微觀粒子等觀測。根據信息回答下面小題。在顯微鏡操作時讓鏡筒下降,使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應轉動的調節旋鈕及方向是(  )
A. B. C. D.
3.(2024 鹿城區校級一模)長江江豚、白鱀豚、中華鱘、揚子鱷均屬長江流域的珍稀物種。小溫設計了一張檢索表對這四種動物進行分類。依據檢索表,下列屬于白鱀豚和長江江豚共同特征的是(  )
1a有四肢……揚子鱷
1b無四肢……2
2a尾鰭豎立……中華鱘
2b尾鰭水平……3
3n嘴狹長……白鱀豚
3b嘴短闊……長江江豚
A.尾鰭豎立 B.尾鰭水平 C.嘴狹長 D.嘴短闊
4.(2024秋 鄞州區期中)選用5×目鏡,10×物鏡,觀察到視野范圍內有13個三角形。若改用20×目鏡,則視野范圍可觀察到完整的三角形數目為(  )
A.9 B.2 C.1 D.0
5.(2024秋 浙江期中)項目化學習小組觀察到用冷水泡莧菜水仍清澈,用熱水泡莧菜就能得到紅色的湯。如圖所示是水溫與湯變紅程度的關聯,結合已學知識及圖像可知控制色素進出細胞的結構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溫度分別是(  )
A.細胞壁 70℃ B.細胞壁 80℃ C.細胞膜 70℃ D.細胞膜 80℃
6.(2024秋 浙江期中)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甲在換用高倍物鏡后,調節②觀察物像
B.圖乙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①
C.圖丙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上方移動
D.圖丁中黑色的圓圈是重疊的大細胞
7.(2024秋 蕭山區校級月考)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應先在低倍鏡下將裝片適當向右下方移動
B.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應調節細準焦螺旋①使像更清晰
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現視野中細胞數目增多,視野變暗
D.觀察細胞要雙眼睜開,用左眼觀察,同時把觀察到的物像畫在紙上
8.(2024秋 義烏市月考)顯微鏡下觀察黑藻細胞細胞質環流時,視野中有一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下方,細胞質環流方向為逆時針,如圖。實際上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環流的方向分別為(  )
A.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下方,逆時針流動
B.葉綠體位于液泡左上方,逆時針流動
C.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上方,順時針流動
D.葉綠體位于液泡左下方,順時針流動
9.(2024秋 鄞州區期中)如圖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圖。
(1)裝片制作的正確順序為 。
(2)步驟D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
(3)步驟E中若操作不當則會導致裝片中出現 ,影響實驗觀察。
(4)步驟F中需要用 。
10.(2024秋 浙江期中)小科為了研究黑嘴鷗、蟹、柑橘、青蛙四種生物,為它們編了一個檢索表,請完成以下問題:
(1)D所屬的動物類群是 類動物。
(2)A與B的親緣關系比D與C的 (選填“近”或“遠”)。
(3)黑嘴鷗是瀕臨滅絕的國家珍稀保護動物,下列屬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的是 。
①引進外來物種
②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
③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知識
11.(2024秋 臨平區期中)如圖是我們學過的五種動物,請回答有關問題:
(1)A是一種農業害蟲,它的體表有 ,因而能夠適應干燥的陸地環境。
(2)C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3)按生殖方式分類,與其他四種動物不同類的是 。(填字母)
(4)上述類群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 ;屬于恒溫動物的有 (均填字母)。
(5)生物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其主要原因是 。
12.(2024秋 余姚市期中)小科參加學校開展的“自制簡易顯微鏡”項目化學習活動,他利用2塊放大鏡(A和B)、紙筒、光盤、平面鏡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臺“簡易顯微鏡”(如圖甲)。通過適當調節支架高度,調整標本和放大鏡之間的距離,可實現與實驗室光學顯微鏡相似的成像效果。
(1)放大鏡A相當于實驗室光學顯微鏡中的 (填結構名稱)。
(2)產品調試:小科利用自制的“簡易顯微鏡”觀察細胞時,視野內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獲得更為清晰的像如丙圖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
(3)項目化評價小組制定的“自制簡易顯微鏡”評價表如下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能精細調節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調節像的清晰度 無法調節像的清晰度
指標二 對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進行調節 只能對像的大小或亮度進行調節 對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進行調節
產品評價:根據“指標二”,小科自制的“簡易顯微鏡”評為“待改進”。為使“指標二”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簡易顯微鏡”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
13.(2024 浙江模擬)下面是制作、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制作細胞模型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桌上擺放有三瓶試劑:①清水②生理鹽水③碘液,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需要用到的試劑有 (填序號)。
(2)蓋蓋玻片時,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
(3)圖甲是小金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的四個視野,按照先后看到的順序依次是 。
(4)圖乙是小金用橡皮泥制作洋蔥表皮的細胞模型,如下表是模型制作的評價標準。
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指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整體美觀。 符完塑,名稱標注正確值有遺漏,整體整潔。 基本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錯誤,名稱標注有誤或不全。
請你根據評價標準判斷小金制作的細胞模型為 等級。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復習部分
第02講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考點梳理
重點專攻
重點一 顯微鏡與裝片的制作
1.顯微鏡的結構
①目鏡的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的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物鏡放大倍數
②粗準焦螺旋能使鏡筒明顯上升或下降;細準焦螺旋是微調,使物像更加清晰
③光線強用小光圈、平面鏡,光線弱用大光圈、凹面鏡
2.使用顯微鏡
①步驟:安放——對光——上片——調焦——觀察
②顯微鏡視野中,上下左右都相反,旋轉方向一致
③低倍鏡:放大倍數小,物像小,數量多,視野亮,視野大;高倍鏡:放大倍數大,物像大,數量少,視野暗,視野小
3.臨時裝片制作
(1) 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裝片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
(2)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步驟:擦——滴——刮——涂——蓋——染——吸
3.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問題與對策
重點二 細胞的結構
1.動植物細胞結構
2.細胞各結構的功能
①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
②細胞質: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③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④細胞壁: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⑤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
⑥葉綠體: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重點三 形形色色的植物
孢子植物
(1)孢子植物:不會產生種子,能通過產生孢子來繁殖后代。
(2)孢子植物的分類
①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
②苔蘚植物:有明顯的莖和葉,但沒有真正的根
③蕨類植物:有明顯的根、莖、葉
種子植物
(1)種子植物:能產生種子的植物
(2)種子植物的分類
①裸子植物:種子裸露著,有根、莖、葉、種子。
②被子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也常被稱為綠色開花植物,有根、莖、葉,還有花、果實、 種子。
重點四 多姿多彩的動物
1.無脊椎動物
(1)無脊椎動物:沒有脊椎骨的動物。
(2)無脊椎動物的分類
①刺胞動物:外形呈輻射對稱,只有一個開口,如水母、水螅、珊瑚蟲等。
②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身體只有一個開口,如渦蟲、血吸蟲等
③線形動物:體形細長如線,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如蛔蟲、鐵線蟲
④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環形的體節構成,如蚯蚓、沙蠶、水蛭
⑤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外面大多有堅硬的殼加以保護,如蝸牛,蝸牛有視覺、嗅覺和味覺。
⑥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如蚊、蠅、蝶、蛾等各種昆蟲,以及蟹、蝦、蜘蛛、 蜈蚣等。蝗蟲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觸角、口器和眼,胸部長有兩對翅、三對足,腹部和胸部有多對氣門。
⑦棘皮動物:體表長滿棘,如海星、海膽、海參、海百合等。
2.脊椎動物
(1)脊椎動物:身體背部都有一條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2)脊椎動物的分類
①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體表覆蓋鱗片,通過身體軀干與尾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作用完成運動,身體呈流線型。
②兩棲類:幼體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腮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裸露濕潤,可輔助呼吸;體外受精,卵生。
③爬行類:用肺呼吸,體表覆蓋的鱗片或甲。
④鳥類:身體呈流線型,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成翼,胸肌發達,骨骼輕薄而堅固,體內有氣囊,能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
⑤哺乳類:體表都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和哺乳。
重點五 生物的分類
1. 二岐分類檢索表:二岐分類檢索表是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某一方面的特征,按其差異或有無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逐級分類下去,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種類的分類檢索表。
2. 生物的分類等級
(1)生物分類等級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的最小單位或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物種)。
(2)分類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彼此之間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
重點六 生物的多樣性
1.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1)生態因素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組成。
(2)生物因素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分為種內互助和種內斗爭,種間關系分為互助互利、捕食、競爭、寄生。
(3)各種生物由于食物關系形成的聯系為食物鏈,某一區域中的各條食物鏈就會交織在一起,構成網狀結構,稱為食物網
(4) 擬態和保護色都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5)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2. 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學家將一定區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 湖泊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等。
(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導致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原因:環境污染、亂砍濫伐、氣候異常、外來物種入侵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瀕危物種移入適宜的環境、頒布和實施相關法律文件
難點強化
難點一 顯微鏡成像特點
(1)上下左右都相反
(2)旋轉方向一致
(3)成像特點
典例分析
例1.如圖是某同學在生物實驗課上使用的顯微鏡及觀察到的不同視野。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③可以調節視野光線強弱
B.轉動⑤使鏡筒緩慢下降時,眼睛要從側面注視物鏡
C.將圖二中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右方移動玻片
D.從圖三到圖四,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視野變暗
【答案】C
【解答】解:A、光線強時使用③反光鏡的平面鏡,光線弱時使用③反光鏡的凹面鏡,因此,③反光鏡可以調節視野光線強弱,正確;
B、轉動⑤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時,眼睛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以免壓壞玻片標本,正確;
C、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裝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將圖二中的物像在視野的左方,要想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左方移動玻片,錯誤;
D、從圖三到圖四,細胞體積變大,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變大,因此,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視野變暗,正確。
故選:C。
難點二 制作動植物細胞裝片方法
項目 制作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不同點 所滴液體 清水 生理鹽水
取材方法 從洋蔥鱗片內側撕取一小塊內表皮 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取
防止細胞重疊的方法 用解剖針將內表皮展平 將附有碎屑的牙簽放在生理鹽水中涂抹均勻
相同點 擦凈玻片、蓋蓋玻片、用碘液染色、滴加碘液后用吸水紙吸水
典例分析
例2.下列有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錯誤的是(  )
A.步驟①應該將蓋玻片的一端先接觸水滴再傾斜著緩慢放下
B.步驟②是為了避免細胞重疊
C.步驟③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
D.步驟④用鑷子撕取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不宜過長
【答案】D
【解答】解:A、步驟①將蓋玻片的一端先接觸水滴再傾斜著緩慢放下,目的是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A正確。
B、步驟②用解剖針將表皮展平,是為了避免細胞重疊。B正確。
C、步驟③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C正確。
D、步驟④取材時,用鑷子撕取的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不宜過長。D錯誤。
故選:D。
難點三 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問題與對策
(1)細胞重疊
原因:
①洋蔥鱗片內表皮撕得太厚
②洋蔥鱗片內表皮未在載玻片上用解剖針展平,甚至重疊
對策:
①重新撕幾次,挑選較薄的表皮
②重新制作裝片時,用解剖針展洋蔥鱗片內表皮
(2)有黑色圓圈
原因:氣泡太多
對策: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
(3)細胞結構不清楚
原因:未滴加碘液
對策:滴加碘液
(4)視野太暗或無光斑
原因: 顯微鏡操作失誤(如反光鏡未對好光,光太弱或無光,物鏡未對準通光孔)
對策:按照正確方法操作顯微鏡
典例分析
例3.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觀察的視野如圖所示,導致該現象出現的關鍵操作步驟應該是(  )
A.撕取材料 B.滴加清水 C.展平材料 D.蓋蓋玻片
【答案】C
【解答】解:圖中細胞出現折疊,不便于觀察,這是由于將撕下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鑷子展平時沒有完全展平導致的。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提升專練
1.(2023秋 北侖區期末)南美洲鱸魚形如敗葉;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白熊毛色純白;毛毛蟲具有鮮艷的色彩。這三種現象分別為(  )
A.擬態、保護色、警戒色 B.擬態、警戒色、保護色
C.保護色、擬態、警戒色 D.保護色、警戒色、擬態
【答案】A
【解答】解:南美洲鱸魚形似敗葉,在形態上模擬的是另一種生物,從而欺瞞捕獵者遠離自身,屬于擬態;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白熊毛色純白,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似,是為了避免敵害發現,屬于保護色;毛毛蟲具有鮮艷的色彩,目的是威懾、警告其他動物不要靠近自身,屬于警戒色。可見A正確。
故選:A。
2.(2024秋 鹿城區校級期中)顯微鏡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微觀粒子等觀測。根據信息回答下面小題。在顯微鏡操作時讓鏡筒下降,使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應轉動的調節旋鈕及方向是(  )
A. B. C. D.
解:在顯微鏡操作時,要讓鏡筒下降,使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應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A是逆時針旋轉粗準焦螺旋、B是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C是逆時針旋轉細準焦螺旋、D是順時針旋轉細準焦螺旋,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2024 鹿城區校級一模)長江江豚、白鱀豚、中華鱘、揚子鱷均屬長江流域的珍稀物種。小溫設計了一張檢索表對這四種動物進行分類。依據檢索表,下列屬于白鱀豚和長江江豚共同特征的是(  )
1a有四肢……揚子鱷
1b無四肢……2
2a尾鰭豎立……中華鱘
2b尾鰭水平……3
3n嘴狹長……白鱀豚
3b嘴短闊……長江江豚
A.尾鰭豎立 B.尾鰭水平 C.嘴狹長 D.嘴短闊
【答案】B
【解答】解: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有四肢;長江江豚、白鱀豚屬于哺乳動物,中華鱘屬于魚類,它們無四肢;其中中華鱘的尾鰭豎立,因此,白鱀豚和長江江豚的尾鰭水平;白鱀豚的嘴狹長,長江江豚的嘴短闊。故尾鰭水平屬于白鱀豚和長江江豚共同特征。
故選:B。
4.(2024秋 鄞州區期中)選用5×目鏡,10×物鏡,觀察到視野范圍內有13個三角形。若改用20×目鏡,則視野范圍可觀察到完整的三角形數目為(  )
A.9 B.2 C.1 D.0
解:原來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5×10=50(倍),能看到13個三角形,橫豎都是7個;改用20×目鏡后,顯微鏡放大倍數是:20×10=200(倍),是原顯微鏡放大倍數的4倍。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視野越小,看到細胞數目也越少,則視野范圍可觀察到的三角形數目為:7÷4<2(個),因此改用20×的目鏡后,視野范圍內只能觀察到1個完整的三角形。ABD不正確,C正確。
故選:C。
5.(2024秋 浙江期中)項目化學習小組觀察到用冷水泡莧菜水仍清澈,用熱水泡莧菜就能得到紅色的湯。如圖所示是水溫與湯變紅程度的關聯,結合已學知識及圖像可知控制色素進出細胞的結構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溫度分別是(  )
A.細胞壁 70℃ B.細胞壁 80℃ C.細胞膜 70℃ D.細胞膜 80℃
解: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當溫度超過一定的范圍,細胞膜的結構遭到破壞,使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從圖中可以看出,從70℃開始,湯開始變紅,即可說明從70℃莧菜的細胞膜已經被破壞,故本實驗說明控制色素進出細胞的結構是細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溫度70℃。
故選:C。
6.(2024秋 浙江期中)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甲在換用高倍物鏡后,調節②觀察物像
B.圖乙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①
C.圖丙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上方移動
D.圖丁中黑色的圓圈是重疊的大細胞
解:A、細準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鏡筒,粗準焦螺旋能大幅度的升降鏡筒。故圖甲在換用高倍物鏡后,不能調節②粗準焦螺旋,應調節①細準焦螺旋觀察物像,A錯誤。
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范圍越大,視野內的細胞數目越多。圖乙中物鏡①比②短,則放大倍數比②小,故圖乙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①,B正確。
C、顯微鏡觀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故圖丙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C錯誤。
D、顯微鏡視野中的氣泡中間空白透亮、無結構、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往往有粗而黑的邊緣。故圖丁中黑色的圓圈是氣泡,D錯誤。
故選:B。
7.(2024秋 蕭山區校級月考)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應先在低倍鏡下將裝片適當向右下方移動
B.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應調節細準焦螺旋①使像更清晰
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現視野中細胞數目增多,視野變暗
D.觀察細胞要雙眼睜開,用左眼觀察,同時把觀察到的物像畫在紙上
解:A、顯微鏡觀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范圍越小。故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應先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故在低倍鏡下將裝片適當向右下方移動,A不符合題意。
B、細準焦螺旋調節幅度小,能使物像更清晰。故將物鏡③低倍物鏡轉換成②高倍物鏡觀察細胞,應調節細準焦螺旋使像更清晰,①為細準焦螺旋,B不符合題意。
C、將物鏡③低倍物鏡轉換成②高倍物鏡觀察細胞,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增大,視野范圍變小,故發現視野中細胞數目減少,視野變暗,C符合題意。
D、觀察細胞要雙眼睜開,用左眼觀察,右眼同時把觀察到的物像畫在紙上,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2024秋 義烏市月考)顯微鏡下觀察黑藻細胞細胞質環流時,視野中有一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下方,細胞質環流方向為逆時針,如圖。實際上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環流的方向分別為(  )
A.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下方,逆時針流動
B.葉綠體位于液泡左上方,逆時針流動
C.葉綠體位于液泡右上方,順時針流動
D.葉綠體位于液泡左下方,順時針流動
解:視野中一葉綠體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細胞質環流方向為逆時針,由于在顯微鏡視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虛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轉180度,因此葉綠體位于液泡左上方,環流方向依然為逆時針。
故選:B。
9.(2024秋 鄞州區期中)如圖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圖。
(1)裝片制作的正確順序為 。
(2)步驟D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
(3)步驟E中若操作不當則會導致裝片中出現 ,影響實驗觀察。
(4)步驟F中需要用 。
解:(1)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鑷子從洋蔥鱗片內表皮葉上撕取一塊;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蓋:蓋蓋玻片,從水滴一邊逐漸放下,防止產生氣泡;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吸: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即:擦→滴→撕→展→蓋→染→吸。如圖可知:A是展、B是擦、C是取材、D是滴清水、E是蓋蓋玻片、F是染色,因此正確順序為:BDCAEF。
(2)步驟D是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
(3)圖中,步驟E蓋蓋玻片操作不當,裝片易產生氣泡,影響觀察。為避免該現象出現,應采用圖乙中的方式B來蓋蓋玻片,即先將蓋玻片的一邊接觸水滴,再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產生氣泡。
(4)在制作該臨時裝片時,需要用碘液處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其目的是染色,便于觀察。
故答案為:(1)BDCAEF (2)維持細胞正常形態(3)氣泡
(4)碘液
10.(2024秋 浙江期中)小科為了研究黑嘴鷗、蟹、柑橘、青蛙四種生物,為它們編了一個檢索表,請完成以下問題:
(1)D所屬的動物類群是 類動物。
(2)A與B的親緣關系比D與C的 (選填“近”或“遠”)。
(3)黑嘴鷗是瀕臨滅絕的國家珍稀保護動物,下列屬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的是 。
①引進外來物種
②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
③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知識
解:(1)植物細胞內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細胞內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青蛙屬于兩棲動物,皮膚裸露,體溫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所以A代表柑橘,D代表青蛙,青蛙屬于兩棲動物。
(2)A是植物,B體內無脊椎骨,屬于無脊椎動物,C鳥類體溫恒定,體表被覆羽毛,D青蛙體溫不恒定的,皮膚裸露,所以A與B的親緣關系比D與C的遠。
(3)②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③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知識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而①引進外來物種是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所以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故答案為:②③。
故答案為:(1)兩棲;
(2)遠;
(3)②③。
11.(2024秋 臨平區期中)如圖是我們學過的五種動物,請回答有關問題:
(1)A是一種農業害蟲,它的體表有 ,因而能夠適應干燥的陸地環境。
(2)C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3)按生殖方式分類,與其他四種動物不同類的是 。(填字母)
(4)上述類群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 ;屬于恒溫動物的有 (均填字母)。
(5)生物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外骨骼。
(2)鰓。
(3)E。
(4)A;DE。
(5)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人為破壞。
【解答】解:(1)A是蝗蟲,主要以本科農作物為食,是一種農業害蟲,屬于昆蟲,它的體表具有外骨骼,堅韌的外骨骼既可以保護和支持內部結構,又能夠有效的防止體內水分蒸發,這是節肢動物適應干旱陸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2)C青蛙的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體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地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屬于變態發育。
(3)A蝗蟲、B魚類、C青蛙、D鳥類都是卵生,E是哺乳動物,胎生。
(4)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A蝗蟲體內無脊椎,B、C、D、E的體內都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另外,A、B、C的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屬于變溫動物;D、E體溫可通過自身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恒定,體溫不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恒溫動物。
(5)生物的棲息環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力的增強,一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人為破壞,從而加速了某些生物的滅絕。因此,生物滅絕越來越快的主要原因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人為破壞。
故答案為:(1)外骨骼。
(2)鰓。
(3)E。
(4)A;DE。
(5)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人為破壞。
12.(2024秋 余姚市期中)小科參加學校開展的“自制簡易顯微鏡”項目化學習活動,他利用2塊放大鏡(A和B)、紙筒、光盤、平面鏡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臺“簡易顯微鏡”(如圖甲)。通過適當調節支架高度,調整標本和放大鏡之間的距離,可實現與實驗室光學顯微鏡相似的成像效果。
(1)放大鏡A相當于實驗室光學顯微鏡中的 (填結構名稱)。
(2)產品調試:小科利用自制的“簡易顯微鏡”觀察細胞時,視野內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獲得更為清晰的像如丙圖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
(3)項目化評價小組制定的“自制簡易顯微鏡”評價表如下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能精細調節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調節像的清晰度 無法調節像的清晰度
指標二 對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進行調節 只能對像的大小或亮度進行調節 對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進行調節
產品評價:根據“指標二”,小科自制的“簡易顯微鏡”評為“待改進”。為使“指標二”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簡易顯微鏡”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
【答案】(1)目鏡。
(2)適當上下調節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調節像的大小改進建議:可增加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和與之配套的長度不同的紙筒若干、將長度、內徑合適的紙筒縱向切一條縫,放大鏡從紙筒一端放入,柄從縫中伸出,可上下移動放大鏡;調節像的亮度改進建議:增加凹面反光鏡,在光盤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圓形孔徑的紙板來遮光、在光盤的正下方固定一個亮度可調的小手電筒等光源來替代平面鏡。
【解答】解:(1)放大鏡A接受人的眼睛,有放大物像的功能,相當于實驗室光學顯微鏡中的目鏡;
(2)產品調試:小科利用自制的“簡易顯微鏡”觀察細胞時,視野內的像如圖乙所示,可升降支架具有調焦的功能,因此,若要獲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圖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適當上下調節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調節像的大小改進建議:可增加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和與之配套的長度不同的紙筒若干、將長度、內徑合適的紙筒縱向切一條縫,放大鏡從紙筒一端放入,柄從縫中伸出,可上下移動放大鏡;調節像的亮度改進建議:增加凹面反光鏡,在光盤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圓形孔徑的紙板來遮光、在光盤的正下方固定一個亮度可調的小手電筒等光源來替代平面鏡。
故答案為:
(1)目鏡。
(2)適當上下調節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調節像的大小改進建議:可增加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和與之配套的長度不同的紙筒若干、將長度、內徑合適的紙筒縱向切一條縫,放大鏡從紙筒一端放入,柄從縫中伸出,可上下移動放大鏡;調節像的亮度改進建議:增加凹面反光鏡,在光盤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圓形孔徑的紙板來遮光、在光盤的正下方固定一個亮度可調的小手電筒等光源來替代平面鏡。
13.(2024 浙江模擬)下面是制作、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制作細胞模型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桌上擺放有三瓶試劑:①清水②生理鹽水③碘液,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需要用到的試劑有 (填序號)。
(2)蓋蓋玻片時,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
(3)圖甲是小金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的四個視野,按照先后看到的順序依次是 。
(4)圖乙是小金用橡皮泥制作洋蔥表皮的細胞模型,如下表是模型制作的評價標準。
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指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整體美觀。 符完塑,名稱標注正確值有遺漏,整體整潔。 基本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錯誤,名稱標注有誤或不全。
請你根據評價標準判斷小金制作的細胞模型為 等級。
【答案】(1)①③;
(2)防止有氣泡產生;
(3)BDAC;
(4)待改進。
【解答】解:(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擦”,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開;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以免產生氣泡;
“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
因此,需要用到的試劑有:①清水、③碘液。
(2)蓋蓋玻片時,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有氣泡產生。
(3)圖甲是小金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的四個視野,按照先后看到的順序依次是B物像位于視野的左方,將玻片向左方移動,移到視野中央,得到物像D;轉動轉換器,更換高倍物鏡,得到物像A;調節細準焦螺旋,得到清晰的物像C。因此,先后看到的順序依次是:BDAC。
(4)洋蔥內表皮細胞無色透明,無葉綠體,圖中多畫了葉綠體,少畫了細胞質,名稱標注有誤或不全,因此評定為待改進。
故答案為:(1)①③;
(2)防止有氣泡產生;
(3)BDAC;
(4)待改進。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京山县| 重庆市| 福鼎市| 凉城县| 玛沁县| 澄城县| 固原市| 赤峰市| 道真| 高邑县| 锡林郭勒盟| 衡阳市| 奈曼旗| 西昌市| 于都县| 财经| 遂昌县| 林周县| 常州市| 武宁县| 西乡县| 保山市| 商洛市| 淮南市| 汝城县| 福建省| 黑龙江省| 鄱阳县| 木兰县| 武山县| 舟山市| 曲靖市| 望奎县| 姚安县| 阿拉善左旗| 龙川县| 沈丘县| 宣恩县| 大悟县|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