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
考點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人體的消化 描述消化系統的結構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 a
列舉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 a
說明酶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b
人體的呼吸 描述人體呼吸時氣體交換的場所和過程 a
知道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a
人體的血液和循環 指認人體心臟、血管的結構以及血液循環 a
辨認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 a
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a
描述人體ABO血型系統與輸血 a
尿的生成和排出 描述人體尿的生成和排出的過程 a
生命活動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 概述人體生命活動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及特點 b
一、人體的消化
1.消化系統的結構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物理性消化主要通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化學性消化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化學變化變成可吸收的物質。
(2)食物中各種成分的消化。
①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質
②無須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
(3)________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3.與人消化有關的消化酶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臟 腸腺
流入的部位 ______ 胃 十二指腸 ______ 小腸
消化液 唾液 ______ 胰液 膽汁 腸液
所含消化酶 淀粉酶 胃蛋白酶 多種消化酶 無消化酶 多種消化酶
4.酶的概念
酶是生物__________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__,是一種生物__________。
5.酶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不穩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都會影響酶的活性。
6.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
7.人體中有很多種酶,不同的酶催化體內不同的化學反應。
8.人體細胞若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如白化病等。
二、人體的呼吸
1.呼吸系統
2.氣體運輸:氧是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運輸的。
3.氣體交換(通過擴散實現,如圖所示)
4.呼吸作用概念:
人體細胞不斷從外界吸收氧氣氧化分解__________,放出________,供給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需,同時產生二氧化碳等廢物的過程。
三、人體的血液和循環
1.心臟
(1)心臟的結構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主要由________構成,有四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與________相連,心室與________相連。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關的瓣膜,分別叫房室瓣和動脈瓣。
(2)瓣膜的特點
瓣膜只能向____________開放,保證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
2.血管的種類、功能、分布及特點
血管種類 功能 分布 特點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送往身體各處 多分布在較深的部位 管壁________,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________。血液流動由總到分支。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處送回心臟 位置有深有淺 管壁________,彈性________,管腔大,管內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動由分支匯合。
毛細血管 連接最小的動脈和靜脈 分布很廣 管壁由一層__________構成,管內血流速度________。血液流動時紅細胞呈________通過。
3.人體的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個部分,當然,這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互連通,且同時進行的。
體循環:從__________射出的鮮紅色的動脈血,經過體循環,就變成了暗紅色的靜脈血,流回到__________。
肺循環:從__________射出的暗紅色的靜脈血,經過肺循環變為鮮紅色的動脈血,從肺靜脈流回__________。
(2)不能根據血管的名稱來判斷其內流動血液的性質,比如肺動脈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
血液循環示意圖
4.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
成分 功能 異常病
血 液 的 組 成 血漿 運載________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
血細胞 紅細胞 運輸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貧血
細 白細胞 吞噬異物,抗感染 太少,抵抗能力差;太多,炎癥
胞 血小板 加速血液________ 凝血功能降低
(1)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和調節體溫。
(2)血紅蛋白的特點:在氧濃度________的地方,容易結合氧;在氧濃度________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
5.血液的種類
血液
6.人體ABO血型
(1)ABO血型是由紅細胞膜上的_______決定的。
(2)輸血原則:以輸_______為原則,異型血輸血時,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上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作用。
血型 紅細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 ________ 抗B
B B ________
AB A、B 無
O ________ 抗A和抗B
  血液的紅細胞上存在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則含有與它們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分別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同時,每個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與他自身紅細胞的凝集原相對抗的凝集素。
7.輸血
(1)原則:____________。
(2)異型輸血:異型之間輸血,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的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反應。異型間可行的輸血:(見下表)
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AB
B ________
O A、B、AB
8.AB型可以接受__________的血液,因此被稱做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___________,因此被稱做萬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輸送,不能大量輸送。
三、尿的生成和排出
1.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代謝后產生的廢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這些廢物是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皮膚排出體外,其中絕大部分是通過____________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1)腎小球的________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外,血漿中的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由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腔內,形成________。
(2)腎小管的__________作用
原尿流過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______________和大部分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3)尿液排出
腎盂內的終尿,經輸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內蓄積到一定的量以后,通過神經系統給大腦發出指令產生“尿意”。最后經尿道排出體外,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小便。
尿液的形成
四、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
1.生物體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換,同時生物體內不斷進行________和________的轉變。
2.意義: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礎,如一旦停止,生命就結束。
3.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和同化作用、異化作用、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的關系:
考點1: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例題】
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代謝終產物的是(  )
A.尿素 B.食物殘渣 C.二氧化碳 D.尿酸
◆變式訓練
2.腸道顯微膠囊是一種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設備(如下圖),患者將智能膠囊吞下后,它即隨著胃腸肌肉的運動節奏依次通過消化道的各個結構,同時對經過的胃腸道進行連續攝像。結合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顯微膠囊依次經過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
B.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C.顯微膠囊進入結構④時,結構④的蠕動屬于物理消化
D.顯微膠囊進入到結構⑥處時,⑥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考點2:酶的催化作用
【例題】
3.右圖甲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是將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麥芽糖的積累量,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①圖甲中 T0為淀粉酶的最適溫度
②圖甲中Ta、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的原理不同
③圖乙 A 點對應的溫度為T0
④圖乙中 Tb~Tc麥芽糖積累量相同說明此時酶活性最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變式訓練
4.左下圖表示的是pH值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右下圖表示的是3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從左圖中可以知道pH=6時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從左圖中可以知道若細胞由酸性變成堿性時的淀粉酶活性逐漸升高
C.從右圖中無法知道酶C的最適活性溫度
D.從右圖中可以知道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酶是B
考點3:人體的呼吸
【例題】
5.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及操作步驟》科學視頻,馬上用顯微鏡觀察了各組織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右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⑤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③為組織細胞,物質交換過程如下
B.若③為腦細胞,⑤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①處,而的濃度相反
C.若③為肝臟細胞,飯后一小時⑤處的血糖濃度低于①處
D.若③為胰島細胞,飯后半小時⑤處的胰島素濃度高于①處
◆變式訓練
6.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和肺泡局部圖,AB表示氣體進出肺泡的過程,ab表示肺泡周圍的血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用的器官
B.b血管里血液為動脈血,流回到心臟的右心房
C.B為呼氣過程,此時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
D.呼吸道中的纖毛和黏液能阻止病原體的進入,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考點4:心臟和血液循環
【例題】
7.指夾式血氧儀可有效檢測人體血氧濃度的變化。其檢測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吸收率不同。其示意圖如圖甲,光源發出的光一部分被手指吸收,在光檢測器上檢測到未被吸收的光強度越大,顯示出血氧濃度越高。
(1)血氧儀檢測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則檢測的是手指中的   (選填“靜脈”或“動脈”)。
(2)如圖乙為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箭頭方向表示氣體或營養物質進出的方向。則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的途徑是   (填序號)。
(3)如圖丙為含氧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于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率關系圖,請分析該發射光源不能選取的波長是多少納米,并據圖解釋  。
◆變式訓練
8.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圖甲是某心血管病人的心動周期示意圖。目前針對某類心臟疾病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是植入心臟起搏器(如圖乙),即將電極導線從手臂或鎖骨下方的血管插入,到達預定的心腔(心房或心室)起搏位置。然后在胸部埋入與電極導線相連接的起搏器。其工作原理是起搏器定時發送電流,通過電極導線傳輸到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之受到刺激而產生收縮活動。
(1)該病人的心率為   。
(2)圖乙中插入電極A 到達心臟的腔室是   ,與該腔室直接相連的血管中流淌著   (選填“靜脈血”或“動脈血”) 。
考點5:ABO血型和輸血
【例題】
9.用A型和B型血清對18人進行血型測定,得出與A型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有7人,與B型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有9人,與兩種血清都發生凝集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數各為(  )
A.4,2,7,5 B.4,2,5,7 C.2,4,5,7 D.2,4,7,5
◆變式訓練
10.模型是學習科學的主要方法,為了更好理解人類ABO血型系統,下圖為小科同學繪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圖。據此推測,O型血的模型圖是(  )
A. B. C. D.
考點6:尿的生成和排出
【例題】
11.痛風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醫生建議,多飲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時排泄,與尿酸排出體外相關的器官是   ,如圖為甲、乙兩人腎單位內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其中①②③表示組成腎單位的有關結構。其中③處進行了   。從成分上看,甲的②內液體比④內液體主要多了   。
◆變式訓練
12.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運動的浪潮中。如圖表示運動時人體各項系統的相互協作。圖中字母表示人體參與該活動的部分器官和系統,數字序號表示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物質①通過A進入到循環系統。A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2)圖中物質②由B進入血液,血液變成含氧豐富的   血,同時排出血液中物質③到體外。
(3)④是人體尿液,其中發現有大分子蛋白質,則可能是腎單位中的   發生了病變。
(4)C圖所示的骨骼肌在   的調節下能夠收縮,牽引所附著的骨,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
13. 如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加快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其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酶加快反應速率隨pH 或溫度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
A.在A點適當提高溫度或在 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都將增大
B.圖中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
C.研究淀粉酶或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均可得到上圖曲線
D.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點
14.當呼吸道被異物堵塞時,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急救措施。救護者采用如圖方式,用雙手反復急速向上擠壓,直至阻塞物從被救者口中吐出為止。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當呼吸道堵塞時,也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救治
B.在救治過程中,被救者橫膈抬升,胸腔體積變小,肺內氣壓變大
C.在阻塞物吐出的過程中,被救者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D.當氣管被異物完全堵塞時,易造成人缺氧而死
15.下列關于人體血液和輸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如果紅細胞少或血紅蛋白少,會出現貧血
B.白細胞能吞噬病菌,屬于人體第一道防線
C.擦傷后流血,即便不做處理也會自動止血,這是血小板在起作用
D.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
16.圖甲曲線(X、Y、Z) 分別表示三大營養物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 被消化的程度,圖乙為人體的消化系統示意圖。
(1) 圖甲中X表示淀粉消化過程,其最終分解為   被人體吸收。
(2) 圖甲中表示蛋白質消化過程的曲線是   (選填“Y”或“Z”)。
(3) 從圖甲可知,消化的主要場所是D,它是乙圖中的結構   (填序號)。
17.右圖是小科畫的人體代謝的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①—⑦表示生理過程,A—E表示系統。請據圖回答問題:
(1) 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在 B 系統最終被化成   進入C系統。
(2) 氧氣進入C系統最先到達心臟的   (填心臟的結構名稱) ,再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
(3) 寫出圖中主要供能物質在組織細胞中有氧呼吸的文字表達式:   。
18. “酒駕入刑! 更嚴標準! ”酒駕最新檢驗標準,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究竟喝多少酒算酒駕 喝酒后間隔多長時間才能開車 閱讀下列資料回答:
資料一:酒駕標準的新變化如下,新國標將飲酒駕駛的上限從50mg/100mL降低到了20mg/100mL,也就是說,只要駕駛員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20mg/100mL,就屬于違法行為。駕駛員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80mg/100mL 的認定為醉酒駕駛。正常情況下,喝一杯200mL的啤酒后,酒精濃度就會達到酒駕標準。
資料二:如果只喝一杯啤酒或飲一杯紅酒,至少要經過6小時的代謝,才能再開車。而如果喝了低度白酒3兩以上,考慮到個體和環境等差異,.至少要經過20到24小時才能開車。
(1) 飲酒后,酒精主要在   內被吸收,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在身體內進行運輸。所以,駕駛人是否酒駕,最終以血液中酒精含量數值來判定。
(2)體內的酒精少部分會隨汗液和尿液等途徑排出體外,而汗液和尿液中的成分主要有水、無機鹽等,所以飲酒的間隙建議要多喝   ,[加速酒精的排出。大部分酒精會通過肝臟代謝,長期飲酒傷肝,肝功能障礙,會妨礙   (填某一種營養物質) 的消化。
19.凝乳酶是動物體內一種催化乳汁凝固的酶。如圖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溫度對凝乳酶催化作用影響的實驗裝置。第一步:將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別加入試管中,然后將兩支試管放入同一恒溫水浴(溫度用t 表示)中保溫15分鐘。第二步:將酶和乳汁在同一試管中混合,放入與先前同樣溫度的水浴中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時間。
分別選擇6種不同水浴的溫度,按上述操作步驟重復進行6組實驗,所得數據見下表。
組別 1 2 3 4 5 6
水浴溫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時間/分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盛有酶和乳汁的兩支試管放在水浴中 15分鐘后,酶和乳汁溫度與水浴一致。在這個過程中熱傳遞的主要方式是   ;
(2)由實驗結果可知酶發揮最佳催化效果的溫度是   ℃;
(3)在 室溫時重做第3組實驗,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將兩者放入同一試管內混合,再在 水浴中保溫測量,則所測得的凝乳時間將   4分鐘(填“短于”、“等于”或“長于”)。
20.酶是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它的活性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在探究了PH對酶催化作用的影響實驗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繼續對其它因素進行了探究。
【實驗材料和用具】: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質量分數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試管,溫度可調的水浴鍋,燒杯,溫度計等。
【實驗步驟】:
①取6支試管, 分別標號為A~F, 在ABC三支試管中各加入2m l 1%的淀粉溶液,DEF試管中各加入1mL淀粉酶溶液。
②將A、D試管放入溫度為0℃的水浴鍋中,B、E試管放入溫度為37℃的水浴鍋中,C、F試管放入溫度為100℃的水浴鍋中, 各 10min。
③待溫度穩定后,將D倒入A, E倒入B、F倒入C, 再次分別放入0℃、37℃、70℃的水浴鍋中 10min。
④向ABC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滴碘液,觀察顏色變化。
【實驗結論】溫度為37℃時淀粉酶的活性最強。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支持小組同學得出“溫度為37℃時淀粉酶的活性最強”的結論的實驗中證據應該是   。
(2)實驗時,就實驗的順序問題小組內的同學發生了分歧:甲同學認為應先將唾液和淀粉預處理到相應的溫度再混合,乙同學認為先混合和先預熱都沒關系。你同意誰的意見,并說明理由   。
(3)該小組想要證明唾液淀粉酶因溫度過高失去活性后不能恢復,需要增加的實驗及預測的結果是   。
21.你了解呼吸嗎 深而慢的“深呼吸”與淺而快的“淺呼吸”有什么不同呢 為了研究兩種呼吸方式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的差異,興趣小組進行了探究。
(1)小組同學欲測定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請選擇合適的器材,幫助他們設計實驗,并寫出實驗步驟。
提示:呼出的氣體可通過排水法收集,如圖甲。可供選擇的器材:如乙圖所示的裝置、白磷(著火點為40℃) 、 紅磷(著火點為240℃) 、熱水 (80℃)等 (各種器材數量充足)。
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 ……
(2)若深呼吸時人體對氧氣的利用率更高,請預測兩種方式呼吸時呼出氣體中的氧氣含量的大小關系是:深呼吸   淺呼吸。
22.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系統分工合作完成人體各項生命活動,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示意圖如圖(圖中D為器官,a、b為物質,①-⑤為生理過程),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一中的AB段與圖二中的生理過程   (填序號)是相對應的。
(2)氧氣經過⑤進入組織細胞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
(3)人體在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同時,會產生各種代謝廢物,圖二中屬于代謝廢物的排泄途徑的有   (填序號)。
(4)若器官D為胰臟,則物質b為   。
23.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血液循環系統”相關內容后,小科同學利用橡皮管、紅墨水、塑料軟瓶、一次性杯子等材料制作“血液循環系統模型”,以模擬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和血液的循環流動,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1)紅墨水主要用于模擬血液,血液之所以是紅色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存在   。
(2)橡皮管1內的單向閥a只能控制液體往右流動,橡皮管2內的單向閥b只能使液體向左移動。為了模擬心臟的收縮,請指出操作方法   。
(3)根據評價表,該模型的指標二被評為“優秀”,則該模型中的a結構模擬的是   。
“血液循環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設計合理,有創意,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 能模擬心臟收縮和舒張,血液單向流動效果明顯 能模擬心臟收縮,血液能流動,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模擬心臟收縮,血液不能流動
24.歷經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人類對循環系統的工作方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對治療心血管疾病也有了長足進步。如圖描述了循環醫學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血漿輸血時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不需要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2)從免疫學角度,心臟移植手術中植入人體內的心臟相當于   (選填“抗原”或“抗體”)。
(3)人造球型心臟瓣膜,用不銹鋼制成的瓣架,內含瓣膜球。從結構與功能及工作環境角度,你認為人造心瓣膜應該具有特性有  。(回答一點即可)
25.(2023·舟山)人體各系統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構成,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呼吸系統中氣體交換的器官是肺
B.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循環系統中提供動力的器官是血管
D.生殖系統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子官
26.(2022·麗水)小科整理了人體內物質代謝過程的知識結構及說明,其中說明有錯誤的是(  )
A.消化系統①過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內完成
B.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質交換的場所
C.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負責物質運輸
D.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7.(2022·湖州)小腸是消化道中的主要消化器官,能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這是因為小腸中有(  )
A.多種消化酶 B.鹽酸 C.小腸絨毛 D.膽汁
28.(2022·浙江)下面三條曲線表示一個人在睡眠、長跑、潛水游泳三種狀態下的呼吸狀況。則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
A.曲線1表示的是睡眠狀態,此時呼吸頻率較慢,呼吸深度淺
B.曲線2表示的是長跑狀態,此時呼吸頻率快,呼吸深度較深
C.曲線3 表示的是潛水狀態,此時呼吸頻率最慢,呼吸深度很深
D.曲線 3 呼吸深度最深,消耗的氧氣最多
29.(2022·紹興)2021年,人類首次將基因編輯后的豬腎臟移植到人體中,短期內未出現強烈免疫反應,為人體器官的異種移植帶來希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
B.腎單位是人體的排泄器官,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C.若尿液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是腎小管
D.從腎臟流回心臟的血液首先到達四個腔中的左心室
30.(2022·浙江)如圖表示某人在休息及運動時血液流經四種器官的相對速度大小。據圖分析,下列推斷中,錯誤的是 (  )
A.運動時人體血量增加
B.不管休息還是運動時,腦的血流量基本不變
C.飯后立即運動,消化器官血流量減少,不利于食物吸收
D.運動時骨骼肌產生熱量增加,皮膚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熱
31.(2022·舟山)在人一生中,心臟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動而不疲勞 以下模型代表心臟一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舒張時間的關系(每小格代表0.1秒)。從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同時休息的時間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32.(2022·寧波)在“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實驗中,小寧根據觀察到的小魚尾鰭血液流動情況繪制如圖所示的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鰓蓋用濕棉花覆蓋
B.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為清晰
C.血管1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D.血管2是小動脈,血流速度最慢
33.(2023·湖州)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對于維持人體的穩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下圖是部分水鹽調節的過程:
(1)人體獲得水的主要途徑,除了飲水飲食,還可以通過細胞   產生。
(2)由上圖可知,參與水鹽平衡的系統除了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還有   。同樣人的體溫、血糖等也在相關系統的調節下維持動態穩定,可見人體的穩態讓每一個細胞分享,也靠所有細胞共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3)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在水鹽平衡的調節上,起關鍵作用的是   。(選填“腎小球的濾過”或“腎小管的重吸收")
34.(2023·麗水)科學家探究尿液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閱讀以下資料并回答:
資料一:古希臘時期科學家認為,水汽在膀胱形成尿液。
資料二:古羅馬解剖學家蓋倫曾在小狗上實驗,將腎臟下行的管道結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膀胱中沒有尿液,管道變得膨大;解開結扎繩,尿液順著管道流入膀胱。
資料三:蓋倫在《論身體各部分的功能》一些中提到,血液在腎臟上腔被一層堅硬的膜所阻擋,有害物質能過濾除去。其追隨者根據這一描述,建立了如圖所示的腎臟模型。
(1)蓋倫的實驗結果    資料一的觀點(填”支持”或“不支持”);
(2)模型中膜的功能與腎小球的    作用類似,但該模型還存在不足,未能科學解釋尿液的形成過程。
35.(2023·舟山)模型可揭示現象和解釋本質,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一些復雜的事物。在人體消化系統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過程模型如圖,A代表   ,它在反應前后,具有化學性質不變的特性。該過程發生在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36.(2023·杭州)魚、蛋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它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1)進食魚、蛋等食物后,蛋白質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在   (填寫器官名稱)被吸收到血液中,通過體循環和   等過程,進入組織細胞中合成人體自身的蛋白質。
(2)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終產物,它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   作用進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經腎小管時不能被   ,從而隨尿液排出體外。
37.(2023·金華)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纖維素酶是常見加入洗衣粉的四種酶,這些酶的本質與生物體內的酶無明顯差異。研究小組通過實驗探究洗衣粉的去漬效果(“+”越多表示去漬效果越好) ,實驗結果見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無酶洗衣粉
血漬 +++ + +++ +
油漬 + +++ +++ +
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設置無酶洗衣粉組的作用是   ;
(2)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至少有   種;
(3)該實驗中影響加酶洗衣粉去漬效果的因素還有    (答出兩點即可)。
38.(2023·臺州)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的原因之一,臨床上常用吞服尿素[CO(NH2)2]膠囊進行診斷。其中的表示原子核中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而自然界中的碳原子絕大多數是以形式存在。
(1)幽門螺桿菌會產生尿素酶,可將尿素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氨氣。健康人體內有多種酶,但不能分解所服用的尿素,這是因為酶具有   性。若受檢者胃內有幽門螺桿菌,則在服用尿素[O(NH2)2]膠囊后,與健康人相比,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較多的
   。
(2)未分解的尿素進入血液后,主要通過人體的   系統排出體外。
39.(2023·紹興)奔跑時,會感到心臟跳得特別激烈,呼吸也會加深加快。下圖是肺泡和心臟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肺泡周圍纏繞著豐富的結構①是   (填血管名稱)。
(2)吸氣時,外界空氣進人肺泡,與①中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與吸入氣體比較,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    (選填”增加”或”減少”)。
(3)經過肺泡氣體交換后,血液經肺靜脈首先流人到心臟的腔室為    (填字母)。
40.(2023·臺州)某同學進行“觀察金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
(1)如圖甲,裝有金魚和水的塑料袋受到的總重力為20牛。該同學將扎緊袋口的塑料袋放入水中,發現它漂浮在水面上,則排開水的體積為   米3。
(2)用顯微鏡觀察圖乙中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結果如圖丙所示,
①判斷圖丙中血管2是毛細血管的依據是   。
②要將圖丙中右下角的血管3移到視野中央,應將培養皿往   移動。
41.(2022·溫州)在學習了“泌尿系統”相關內容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腎單位模型”,以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腎單位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設計合理,有創意,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 能模擬腎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濾過作用,效果明顯 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某同學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顆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寫出其中一種成分。   
(2)若該模型能模擬腎單位功能,則形成的“尿液”將從部位   中流出。(選填圖中序號)
(3)根據評價表,該模型“指標一”被評為“優秀”,“指標二”被評為“待改進”。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
42.(2022·麗水)為幫助人們設計健康的飲食方案,營養師用多種谷物配制了雜糧粉,并測得每100克小麥粉、玉米粉和雜糧粉的部分營養成分及含量如表。
營養素食品 蛋白質/克 糖類/克 脂肪/克 鈣/毫克 膳食纖維/克
小麥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粉 12.4 66.7 4.6 120 1.5
雜糧粉 26.9 54.7 2.4 186 6.2
(1)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素的食物,表中最適合的食品是   。
(2)食物中的糖類(淀粉)消化分解成   后才能 被吸收。
43.(2022·浙江)人在感冒發燒時,吃什么東西都沒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體中消化食物的各種酶的活性受   影響而降低了效率。酶是人體中具有   作用的蛋白質,請列舉具有如下作用的蛋白質,調節作用:   ,運輸氧氣作用:   。
44.(2022·寧波)小剛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了解到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溫度、酸堿度(pH)的影響。聯系到前面學習的知識,小剛同學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剛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屬)。
【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 min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
編號 0.25%淀粉溶液/mL 蒸餾水/mL 0.3%NaCl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現象
1 3 2 — — — 變藍色
2 3 1 — — 1 不變藍
3 3 — 1 — 1 不變藍
4 3 — — 1 1 變藍色
【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
根據小剛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小剛同學提出猜想的依據是:酶是一種   ,遇到重金屬離子會變性,從而喪失活性。
(2)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象,你可得出的結論是   。
(3)在看了小剛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小王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剛的猜想。小王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才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也同小王一起探究,你還可以建議小剛做怎樣的更換    。
(4)在生活中重金屬鹽類通常也被作為消毒殺菌的藥物來使用,下圖為硝酸銀滴眼液的藥品說明書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條注意事項,你能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為什么可以用0.9%的生理鹽水來減輕硝酸銀的腐蝕性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5)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重金屬污染越來越嚴重,重金屬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常見,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若有人誤食被電鍍廠廢水[含鉻( Cr)、鎳(Ni)、鎘(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為解毒,下列四種供選物質中你不應該選擇的是   。
①雞蛋清 ②鮮豆漿 ③鮮牛奶 ④糖水
45.(2022·紹興)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何首烏藤和本蓮藤癬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木蓮在紹興分布甚廣,常攀援于墻頭、橋邊。夏日,在其種子中摻入少量果蔬,一并裝人紗袋,置于裝有井水的盆中,揉搓紗袋后取出,將盆中液體靜置半小時,即形成晶瑩剔透的木蓮豆腐,清涼解暑,食之不忘。
(1)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這一性狀由   決定。木蓮果實縱切后可見很多種子,其通過種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2)木蓮豆腐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少量果蔬,其內富含果膠酯酶,能將木蓮果實內的高酯果膠催化轉化為低酯果膠,該操作需在活宜的溫度下進行,原因是   。
(3)清涼解暑的木蓮豆腐富含水分,還含有淀粉、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上述營養物質中需要在消化道內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   。
46.(2022·湖州)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是呼吸系統的最重要部分。
(1)如圖是肺從外界吸氣的模型。請通過此模型闡述肺吸氣的原理:
 。
(2)你認為肺有哪些結構特點與氣體交換這一功能相適應?
47.(2022·紹興)如圖為人體消化、呼吸、循環系統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當外界氣體進人肺泡時,外界氣壓   (選填“>”、“<”或“=”)肺內氣壓。
(2)圖中a氣體是   ,血液中運輸它的細胞   。
(3)健康人進食一段時間后,葡萄糖通過消化道管壁進人循環系統,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上升,胰島素分泌   ,從而使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
48.(2022·衢州)我國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上又取得重大突破。今年4月,奧密克戎滅活疫苗進入臨床使用;5月,首個國產新冠口服藥“VV116"臨床研究結果發布,該藥藥效明顯。
(1)從免疫學角度看,疫苗對于接種的人來說屬于抗原。接種新冠疫苗,會使人體產生相應的   ,達到預防新冠肺炎的目的。
(2)病人口服“VV116”后,藥物的有效成分主要在   被吸收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首先到達心臟的    (填圖中字母),再被血液運送到病灶區起治療作用。
49.(2022·臺州)“全氟碳人造血”是一種白色乳劑,具有良好的運輸氧氣能力,化學性質穩定,對人體沒有毒害作用。
(1)這種人造血能運輸氧氣,與人體血液中的    (填血細胞名稱)作用相似。
(2)若該人造血從失血者的上肢靜脈注入體內,最先到達心臟的    。人造血不會在體內長期貯留,能隨尿液排出體外。請用圖中字母表示人造血隨尿液排出體外所經過的路徑:    。
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答案
知識梳理
一、人體的消化
2. (1) 物理性消化 化學性消化 消化酶 (3) 小腸 3.口腔 胃液 膽囊
4. 活細胞 蛋白質 催化劑 5. 高效性 專一性 溫度 pH
二、人體的呼吸
2. 擴散 4. 有機物 能量
三、人體的血液和循環
1.(1) 心肌 靜脈 動脈 (2) 一個方向 2.厚 快 薄 小 上皮細胞 很慢 單行
3.(1) 體循環 肺循環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4.血 凝固 (2) _高 低
6.(1) 凝集原 (2) 同型血 A 抗A 無 7.(1) 同型血 (2) AB
8. 任何血型 輸給任何血型的人
三、尿的生成和排出
1. 泌尿系統 2. (1) 濾過 血細胞 大分子蛋白質 原尿
(2) 重吸收 全部的葡萄糖 水__、__部分無機鹽
四、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
1. 物質 能量 物質 能量
考點突破
1.B 2.B 3.D 4.C 5.B 6.B
7.(1)動脈血 (2)③ (3)≥800納米;血氧儀的檢測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的吸收率不同,且未被吸收的光強度越大,顯示出血氧濃度越高;由圖丙可知,當光源波長等于800nm時,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氫血紅蛋白吸收率相同,此時無法檢測哪種血紅蛋白多,無法檢測血氧飽和度;當光源波長大于800nm時,血氧濃度高,含氧血紅蛋白含量高,吸光率高,未吸收的光強度低,與檢測儀的工作原理不符合,因此也無法準確檢測血氧飽和度。
8.(1)75次1分 (2)右心房;靜脈血 9.B 10.A
11.腎臟;重吸收作用;葡萄糖
12.(1)小腸 (2)動脈 (3)腎小球 (4)神經系統
夯實基礎
13.D 14.A 15.B
16.(1)葡萄糖 (2)Y (3)④
17.(1)氨基酸 (2)左心房 (3)葡萄糖+氧氣→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18.(1)小腸 (2)開水;脂肪
19.(1)傳導 (2)40 (3)長于
20.(1)B試管中不變藍,AC試管中呈藍色
(2)甲同學:若先混合會使淀粉酶沒有達到預設溫度就開始催化分解淀粉,結果不準確;
(3)將C試管溫度恢復到37℃,5分鐘后觀察溶液顏色,試管中仍為藍色。
21.(1)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用排水法分別收集 1 瓶深呼吸和淺呼吸呼出的氣體,標為 A、B; ③取 A 進行如圖裝置的組裝,記錄此時量筒中水的體積 V0; ④關閉止水夾,將集氣瓶放入 80℃的熱水中,引燃白磷。待完全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讓 量筒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記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體積 V1; ⑤取 B 重復上述③④步驟,記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體積 V2; ⑥比較 V0-V1和 V0-V2的大小關系,得出結論。
(2)小于
22.(1)① (2)擴散 (3)②④ (4)胰島素
23.(1)紅細胞 (2)注射器向前推模擬心臟收縮,注射器向后拉模擬心臟舒張 (3)瓣膜
24.(1)不需要 (2)抗原 (3)耐疲勞性能要好(耐磨性能要好、密封性好等合理即可)
真題再現
25.A 26.A 27.A 28.D 29.A 30.A 31.B 32.D
33.(1)呼吸作用 (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3)腎小管的重吸收
34.(1)不支持 (2)濾過
35.酶;小腸
36.(1)小腸;肺循環 (2)濾過;重吸收
37.(1)對照 (2)2 (3)水的pH、水的溫度、水量、加入洗衣粉的量等(要求寫出兩點,合理即可)
38.(1)專一; 或 (2)泌尿
39.(1)毛細血管 (2)增加 (3)B
40.(1)2× 10-3 (2)紅細胞單行通過;右下方
41.(1)大分子蛋白質(或血細胞等) (2)③
(3)使用不同大小顆粒模擬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處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質的小顆粒能濾過,代表大分子蛋白質等物質的大顆粒不能濾過
42.(1)雜糧粉 (2)葡萄糖
43.溫度;催化;胰島素(激素也可);血紅蛋白
44.(1)蛋白質 (2)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3)將 NaCl 溶液換成 Na2SO4 溶液
(4)NaCl+AgNO3=NaNO3+AgCl↓ (5)④
45.(1)基因;有性 (2)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 (3)淀粉
46.(1)橡皮膜下拉后,錐形罩的容積變大,氣壓變小,氣球內的氣壓大于罩內空氣氣壓,氣球擴張,氣球容積變大,氣球氣壓變小,外界氣壓大于氣球內的氣壓。
(2)肺泡數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等。
47.(1)> (2)氧氣;紅細胞 (3)增加
48.(1)抗體 (2)小腸;A
49.(1)紅細胞 (2)右心房;a→b→c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
考點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人體的消化 描述消化系統的結構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 a
列舉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 a
說明酶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b
人體的呼吸 描述人體呼吸時氣體交換的場所和過程 a
知道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a
人體的血液和循環 指認人體心臟、血管的結構以及血液循環 a
辨認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 a
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a
描述人體ABO血型系統與輸血 a
尿的生成和排出 描述人體尿的生成和排出的過程 a
生命活動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 概述人體生命活動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及特點 b
一、人體的消化
1.消化系統的結構
結構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有__物理性消化__和 化學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通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化學性消化主要是利用 消化酶 ,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化學變化變成可吸收的物質。
(2)食物中各種成分的消化。
①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質
②無須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
(3)__小腸__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3.與人消化有關的消化酶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臟 腸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胃 十二指腸 膽囊 小腸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膽汁 腸液
所含消化酶 淀粉酶 胃蛋白酶 多種消化酶 無消化酶 多種消化酶
4.酶的概念
酶是生物__活細胞__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蛋白質_,是一種生物__催化劑__。
5.酶的特點:__高效性__、__專一性_、__多樣性___;酶不太穩定,__溫度__和__pH__都會影響酶的活性。
6.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
7.人體中有很多種酶,不同的酶催化體內不同的化學反應。
8.人體細胞若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如白化病等。
二、人體的呼吸
1.呼吸系統
2.氣體運輸:氧是以 擴散 的形式運輸的。
3.氣體交換(通過擴散實現,如圖所示)
4.呼吸作用概念:
人體細胞不斷從外界吸收氧氣氧化分解__有機物__,放出__能量__,供給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需,同時產生二氧化碳等廢物的過程。
三、人體的血液和循環
1.心臟
(1)心臟的結構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主要由 心肌__構成,有四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與__靜脈__相連,心室與__動脈__相連。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關的瓣膜,分別叫房室瓣和動脈瓣。
(2)瓣膜的特點
瓣膜只能向__一個方向__開放,保證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
2.血管的種類、功能、分布及特點
血管種類 功能 分布 特點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送往身體各處 多分布在較深的部位 管壁較 厚 ,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 快 。血液流動由總到分支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處送回心臟 位置有深有淺 管壁較 薄 ,彈性 小 ,管腔大,管內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動由分支匯合
毛細血管 連接最小的動脈和靜脈 分布很廣 管壁由一層 上皮細胞 構成,管內血流速度 很慢 。血液流動時紅細胞排成 單行 通過
3.人體的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包括__體循環__和__肺循環__兩個部分,當然,這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互連通,且同時進行的。
體循環:從__左心室__射出鮮紅色的動脈血,經過體循環,就變成了暗紅色的靜脈血,流回到__右心房__。
肺循環:從__右心室__射出的暗紅色的靜脈血,經過肺循環變為鮮紅色的動脈血,從肺靜脈流回到__左心房__。
(2)不能根據血管的名稱來判斷其內流動血液的性質,比如肺動脈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
血液循環示意圖
4.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
成分 功能 異常病
血 液 的 組 成 血漿 運載__血__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
血細胞 紅細胞 運輸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貧血
細 白細胞 吞噬異物,抗感染 太少,抵抗能力差;太多,炎癥
胞 血小板 加速血液__凝固__ 凝血功能降低
(1)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和調節體溫。
(2)血紅蛋白的特點:在氧濃度__高__的地方,容易結合氧;在氧濃度__低__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
5.血液的種類
血液
6.人體ABO血型
(1)ABO血型是由紅細胞膜上的__凝集原__決定的。
(2)輸血原則:以輸__同型血__為原則,異型血輸血時,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上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作用。
血型 紅細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 A 抗B
B B __抗A__
AB A、B 無
O __無__ 抗A和抗B
  血液的紅細胞上存在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則含有與它們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分別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同時,每個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與他自身紅細胞的凝集原相對抗的凝集素。
7.輸血
(1)原則:__同型血__。
(2)異型輸血:異型之間輸血,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的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反應。異型間可行的輸血:(見下表)
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AB
B __AB__
O A、B、AB
8.AB型可以接受__任何血型__的血液,因此被稱做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__輸給任何血型的人__,因此被稱做萬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輸送,不能大量輸送。
三、尿的生成和排出
1.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代謝后產生的廢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這些廢物是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皮膚排出體外,其中絕大部分是通過 泌尿系統 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1)腎小球的__濾過__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__血細胞__和__大分子蛋白質__外的其他物質均可通過濾過作用進入腎小囊形成__原尿__。
(2)腎小管的__重吸收__作用
原尿流過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__全部的葡萄糖__和大部分__水__、__部分無機鹽__等。
(3)尿液排出
腎盂內的終尿,經輸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內蓄積到一定的量以后,通過神經系統給大腦發出指令產生“尿意”。最后經尿道排出體外,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小便。
尿液的形成
四、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
1.生物體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__物質__和__能量__的交換,同時生物體內不斷進行__物質__和__能量__的轉變。
2.意義: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礎,如一旦停止,生命就結束。
3.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和同化作用、異化作用、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的關系:
考點1: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例題】
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代謝終產物的是(  )
A.尿素 B.食物殘渣 C.二氧化碳 D.尿酸
【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人體內的一些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泄。
【解答】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屬于代謝終產物,它們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徑有三條:二氧化碳和水以氣體的形式由呼吸系統排出;水分、無機鹽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多余的水、無機鹽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食物經消化吸收后形成的食物殘渣叫糞便,其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遺。
故答案為:B
◆變式訓練
2.腸道顯微膠囊是一種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設備(如下圖),患者將智能膠囊吞下后,它即隨著胃腸肌肉的運動節奏依次通過消化道的各個結構,同時對經過的胃腸道進行連續攝像。結合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顯微膠囊依次經過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
B.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C.顯微膠囊進入結構④時,結構④的蠕動屬于物理消化
D.顯微膠囊進入到結構⑥處時,⑥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答案】B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圖中:①食道、②肝臟、③大腸、④胃、⑤胰腺、⑥小腸。
【解答】 A、人體的消化道從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所以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檢測胃腸疾病,A正確;
B、②肝臟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所以顯微膠囊不可進入結構②,②肝臟分泌的膽汁中不含有消化酶,B錯誤;
C、顯微膠囊進入結構④胃內,結構④胃的蠕動促進食物與胃液混合屬于物理消化,C正確;D、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⑥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正確。
故答案為:B。
考點2:酶的催化作用
【例題】
3.右圖甲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是將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麥芽糖的積累量,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①圖甲中 T0為淀粉酶的最適溫度
②圖甲中Ta、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的原理不同
③圖乙 A 點對應的溫度為T0
④圖乙中 Tb~Tc麥芽糖積累量相同說明此時酶活性最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分析圖甲:Ta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原因是低溫降低酶的活性;Ta~To隨著溫度的升高,酶活性升高;To時,淀粉酶的活性最高;To~Tb隨著溫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
分析圖乙:A點對應溫度下,麥芽糖的積累量不再上升,說明酶已經因高溫而變性失活。
【解答】①T0時,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所以T0為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故①正確;
②Ta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原因是低溫降低酶的活性;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極低,原因是高溫使酶變性活性,可見兩者對酶的影響有本質的區別,故②正確;
③圖乙中A點位于時間段的中間,跟甲圖To也是中間位置相對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麥芽糖含量增量最快,故③正確;
④圖乙中Tb~Tc曲線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麥芽糖的積累量不再上升,說明酶已經因高溫而變性失活,故④錯誤。
故答案為:D。
◆變式訓練
4.左下圖表示的是pH值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右下圖表示的是3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從左圖中可以知道pH=6時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從左圖中可以知道若細胞由酸性變成堿性時的淀粉酶活性逐漸升高
C.從右圖中無法知道酶C的最適活性溫度
D.從右圖中可以知道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酶是B
【答案】C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分析甲圖:圖甲表示pH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植物淀粉的最適pH為5左右,人的淀粉酶的最適pH為7.
分析乙圖:圖乙表示3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的情況,A酶的最適溫度約為35℃;B酶的最適溫度約為30℃;C酶的最適溫度大于40℃,根據此圖無法得知酶C的最適溫度,酶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是C酶。
【解答】A.從左圖中可以知道pH=5時,植物淀粉酶活性最高,故A錯誤;
B.由左圖可知,若酶未失活的情況下,pH由酸性變成堿性時淀粉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故B錯誤;
C.由右圖可以看出,C酶的最適溫度大于40℃,根據此圖無法得知酶C的最適溫度,故C正確;
D.從圖乙中可以知道酶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是C酶,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考點3:人體的呼吸
【例題】
5.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及操作步驟》科學視頻,馬上用顯微鏡觀察了各組織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右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⑤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③為組織細胞,物質交換過程如下
B.若③為腦細胞,⑤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①處,而的濃度相反
C.若③為肝臟細胞,飯后一小時⑤處的血糖濃度低于①處
D.若③為胰島細胞,飯后半小時⑤處的胰島素濃度高于①處
【答案】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解析】【分析】如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①為血漿,②為組織液,③為組織細胞,④為淋巴,⑤處表示血液流動的動脈端。
【解答】A.①血漿和②組織液為相互轉化的,由組織液→淋巴→血漿為單向的,故A錯誤;
B.若③為腦細胞,⑤處表示血液流動的動脈端,①處為靜脈端,所以⑤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①處,而CO2的濃度相反,故B正確;
C.若③為胰島B細胞,飯后半小時胰島B細胞會合成分泌胰島素,所以⑤處的胰島素濃度低于①處,故C錯誤;
D.飯后一小時血漿中的葡萄糖含量偏高,機體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肝糖原的合成,所以⑤處的血糖濃度高于①處,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變式訓練
6.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和肺泡局部圖,AB表示氣體進出肺泡的過程,ab表示肺泡周圍的血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用的器官
B.b血管里血液為動脈血,流回到心臟的右心房
C.B為呼氣過程,此時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
D.呼吸道中的纖毛和黏液能阻止病原體的進入,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答案】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的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其內表 面覆蓋著黏膜,黏膜內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特點既保證了氣體的暢通,又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清潔、溫暖和濕潤的作用;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解答】A、食物由口腔經咽再進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氣經過咽再進入氣管。可見,咽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用的器官 ,A正確;
B、此圖是肺泡與肺部的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b血管里血液為動脈血,流回到心臟的左心房,B錯誤;
C、B箭頭表示呼氣過程,呼氣時膈肌和肋間的肌肉舒張,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肺便收縮,肺內氣壓相應增大,C正確;
D、 呼吸道中的纖毛和黏液,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能阻止多種病原體的進入,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正確。
故答案為:B。
考點4:心臟和血液循環
【例題】
7.指夾式血氧儀可有效檢測人體血氧濃度的變化。其檢測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吸收率不同。其示意圖如圖甲,光源發出的光一部分被手指吸收,在光檢測器上檢測到未被吸收的光強度越大,顯示出血氧濃度越高。
(1)血氧儀檢測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則檢測的是手指中的   (選填“靜脈”或“動脈”)。
(2)如圖乙為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箭頭方向表示氣體或營養物質進出的方向。則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的途徑是   (填序號)。
(3)如圖丙為含氧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于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率關系圖,請分析該發射光源不能選取的波長是多少納米,并據圖解釋   。
【答案】(1)動脈血
(2)③
(3)≥800納米;血氧儀的檢測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的吸收率不同,且未被吸收的光強度越大,顯示出血氧濃度越高;由圖丙可知,當光源波長等于800nm時,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氫血紅蛋白吸收率相同,此時無法檢測哪種血紅蛋白多,無法檢測血氧飽和度;當光源波長大于800nm時,血氧濃度高,含氧血紅蛋白含量高,吸光率高,未吸收的光強度低,與檢測儀的工作原理不符合,因此也無法準確檢測血氧飽和度。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圖乙中①組織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氧氣、④表示營養物質、A腎臟、B肺、C小腸。
【解答】(1)動脈血的含氧量比靜脈血的含氧量高,因此血氧儀檢測的是動脈血。
(2)由乙圖可知,器官B與循環系統存在雙向箭頭,推測器官B是肺,②是循環系統將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入肺,③是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圖中有循環系統指向器官A的箭頭,推測A可能是腎臟,①是組織細胞產生的尿素等代謝廢物,圖中有器官C指向循環系統的箭頭,推測器官B可能是小腸(大多數營養物質經小腸吸收),④是營養物質進入循環系統,因此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的途徑是③。
(3)血氧儀的檢測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的吸收率不同,且未被吸收的光強度越大,顯示出血氧濃度越高;由圖丙可知,當光源波長等于800nm時,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氫血紅蛋白吸收率相同,此時無法檢測哪種血紅蛋白多,無法檢測血氧飽和度;當光源波長大于800nm時,血氧濃度高,含氧血紅蛋白含量高,吸光率高,未吸收的光強度低,與檢測儀的工作原理不符合,因此也無法準確檢測血氧飽和度。故可見光光源波長應選取小于800nm,不能選取的波長為≥800納米。
◆變式訓練
8.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圖甲是某心血管病人的心動周期示意圖。目前針對某類心臟疾病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是植入心臟起搏器(如圖乙),即將電極導線從手臂或鎖骨下方的血管插入,到達預定的心腔(心房或心室)起搏位置。然后在胸部埋入與電極導線相連接的起搏器。其工作原理是起搏器定時發送電流,通過電極導線傳輸到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之受到刺激而產生收縮活動。
(1)該病人的心率為   。
(2)圖乙中插入電極A 到達心臟的腔室是   ,與該腔室直接相連的血管中流淌著   (選填“靜脈血”或“動脈血”) 。
【答案】(1)75次1分
(2)右心房;靜脈血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1)血液循環的途徑:
(2)心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構成一個機械活動周期,稱為心動周期.每分鐘心動周期的次數稱為心率。
【解答】(1)由題圖可知:該病人的心動周期是0.8秒,所以該病人的心率是: 60÷0.8=75次/分。 在一個心動周期內,心房先收縮,心室舒張;然后心室再收縮,心房舒張,而后心室、心房均舒張。可見圖甲外圈表示心房收縮、舒張情況,內圈表示心室收縮、舒張情況。
(2)心臟起搏器的電極導線應由鎖骨下的靜脈穿刺送入,到達右心房。與右心房直接相連的是上、下腔靜脈,血管中流淌著靜脈血。
考點5:ABO血型和輸血
【例題】
9.用A型和B型血清對18人進行血型測定,得出與A型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有7人,與B型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有9人,與兩種血清都發生凝集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數各為(  )
A.4,2,7,5 B.4,2,5,7 C.2,4,5,7 D.2,4,7,5
【答案】B
【知識點】血型與輸血
【解析】【分析】 把人類血液分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輸血時應注意的事項,首先必須明確輸血的原則和輸血的規律,并會靈活運用。
【解答】 (1)人類的紅細胞含有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類血清中則含有與它們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分別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紅細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類血液分為四型:凡紅細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兩種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兩種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2)每個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與他自身紅細胞凝集原相對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兩種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兩種凝集素都含有。
(3)由題意可以知道:因為與A型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有9人,所以說明B型和AB型的人一共有9人。因為與兩種血清都發生凝集的有5人,所以說明AB型的人有5人,所以B型的人有4人。又因為與B型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有7人,所以說明A型和AB型的人一共有7人,減去AB型的5人后,剩下的就是A型的人數,是2人。然后把A型,B型,AB型三組的人相加,一共是11人,在用總人數18減去11,剩下的就是O型的人數,為7人。由此得出:A型的2人 B型的4人 AB型的5人 O型的7人。
故選B。
◆變式訓練
10.模型是學習科學的主要方法,為了更好理解人類ABO血型系統,下圖為小科同學繪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圖。據此推測,O型血的模型圖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血型與輸血
【解析】【分析】紅細胞的表面有凝集原,血型是以凝集原來命名的;常見的血型是A型、B型、AB型和O型;輸血是以輸同種血型為原則,必要時可以輸不同種血型,建議是少輸慢輸;O型血是萬能的供血者,AB型血是萬能的受血者;
【解答】紅細胞的表面有凝集原,血型是以凝集原來命名的;A型血含有A凝集原,抗B凝集素;B型血含有B凝集原,抗A凝集素;所以O型血沒有凝集原,但是有抗A和抗B凝集素;A符合;
故答案為:A.
考點6:尿的生成和排出
【例題】
11.痛風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醫生建議,多飲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時排泄,與尿酸排出體外相關的器官是   ,如圖為甲、乙兩人腎單位內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其中①②③表示組成腎單位的有關結構。其中③處進行了   。從成分上看,甲的②內液體比④內液體主要多了   。
【答案】腎臟;重吸收作用;葡萄糖
【知識點】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①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③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
【解答】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人體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故醫生建議,多飲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時排泄,與尿酸排出體外相關的器官是腎臟。
其中③處進行了重吸收作用。從成分上看,甲的②內液體比④內液體主要多了葡萄糖。
◆變式訓練
12.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運動的浪潮中。如圖表示運動時人體各項系統的相互協作。圖中字母表示人體參與該活動的部分器官和系統,數字序號表示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物質①通過A進入到循環系統。A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2)圖中物質②由B進入血液,血液變成含氧豐富的   血,同時排出血液中物質③到體外。
(3)④是人體尿液,其中發現有大分子蛋白質,則可能是腎單位中的   發生了病變。
(4)C圖所示的骨骼肌在   的調節下能夠收縮,牽引所附著的骨,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
【答案】(1)小腸
(2)動脈
(3)腎小球
(4)神經系統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①表示吸收過程,②表示氧氣,③表示二氧化碳,④表示代謝廢物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過程。A是消化系統,B是呼吸系統,C是運動系統,D是泌尿系統。
【解答】(1)圖中A是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消化道中的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小腸內壁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中。
(2)②氧氣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與血紅蛋白結合,二氧化碳由血液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后就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
(3)尿液的形成主要與腎小球的過濾(濾過)作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關。腎小球的過濾(濾過)使大分子蛋白質與血細胞留在了血液中,腎小管的重吸收又將原尿中的有用物質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少量蛋白質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沒用的物質少量水、無機鹽、尿素等形成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中不應該有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尿液中出現血細胞和蛋白質說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出現問題。
(4)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肌肉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13. 如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加快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其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酶加快反應速率隨pH 或溫度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
A.在A點適當提高溫度或在 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都將增大
B.圖中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
C.研究淀粉酶或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均可得到上圖曲線
D.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點
【答案】D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酶的反應速度受溫度、pH值、反應物濃度的影響。
【解答】A、A點所在曲線是最適溫度下,無論提高還是降低溫度都只會使酶反應速率下降;B點是最適溫度下酶的反應速率達到飽和的點,增加酶濃度不能使反應速率增大。A錯誤;
B、圖中丙線最后反應速率為零,由此可判斷其代表的是pH值的變化,所以乙線代表溫度變化,圖中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B錯誤;
C、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溫度升高也可使得過氧化氫分解。C錯誤;
D、短期保存酶,應該選擇酶活性較低的點,D點合適。D正確。
故答案為:D。
14.(2024·上虞模擬)當呼吸道被異物堵塞時,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急救措施。救護者采用如圖方式,用雙手反復急速向上擠壓,直至阻塞物從被救者口中吐出為止。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當呼吸道堵塞時,也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救治
B.在救治過程中,被救者橫膈抬升,胸腔體積變小,肺內氣壓變大
C.在阻塞物吐出的過程中,被救者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D.當氣管被異物完全堵塞時,易造成人缺氧而死
【答案】A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當人體吸氣時,膈肌和肋間肌收縮,胸廓擴張,膈頂下降,胸腔內負壓減小,外界富含氧氣的新鮮空氣經氣道進入肺泡內,氧氣透過肺泡壁進入毛細血管內,而毛細血管內由組織新陳代謝而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到肺泡內。人體呼氣時,膈肌及肋間肌松弛,胸廓依靠彈性回收,二氧化碳便經氣道排出體外。這樣一吸一呼,便構成了一次呼吸,人體正是依靠不停地呼吸運動進行氣體交換,滿足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而使生命得以維持。
【解答】A.當呼吸道堵塞時,不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救治,主要先把異物排出后才能進行人工呼吸,否者異物可能會堵住氣管,造成呼吸困難,A錯誤;
B. 在救治過程中,被救者橫膈抬升,胸腔體積變小,胸內氣壓變大, 肺泡變小,肺內氣壓變大,B正確;
C. 在阻塞物吐出的過程中,被救者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C正確;
D. 當氣管被異物完全堵塞時,易造成人缺氧而死 ,D正確;
故答案為:A
15.(2022·長興模擬)下列關于人體血液和輸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如果紅細胞少或血紅蛋白少,會出現貧血
B.白細胞能吞噬病菌,屬于人體第一道防線
C.擦傷后流血,即便不做處理也會自動止血,這是血小板在起作用
D.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
【答案】B
【知識點】血液;血型與輸血;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調
【解析】【分析】血細胞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可以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白細胞可以吞噬病菌;血小板可以加速血液凝結;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黏膜、纖毛。功能是阻擋、殺菌和清掃異物;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體;第三道防線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功能是能產生抗體抵抗抗原;
【解答】A.紅細胞中有血紅蛋白,紅細胞具有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功能;如果紅細胞少或血紅蛋白少,會出現貧血,正確;
B.白細胞能吞噬病菌,屬于人體第二道防線,錯誤;
C. 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所以擦傷后流血,即便不做處理也會自動止血,這是血小板在起作用,正確;
D.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正確;
故答案為:B.
16.圖甲曲線(X、Y、Z) 分別表示三大營養物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 被消化的程度,圖乙為人體的消化系統示意圖。
(1) 圖甲中X表示淀粉消化過程,其最終分解為   被人體吸收。
(2) 圖甲中表示蛋白質消化過程的曲線是   (選填“Y”或“Z”)。
(3) 從圖甲可知,消化的主要場所是D,它是乙圖中的結構   (填序號)。
【答案】(1)葡萄糖
(2)Y
(3)④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等結構。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中開始化學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腸。
(2)由消化曲線圖可知:口腔、咽和食道、胃、小腸、大腸。X表示淀粉的消化、Y表示蛋白質的消化、Z表示脂肪的消化。
【解答】(1) 圖甲中X表示淀粉消化過程,其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被人體吸收。
(2)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脂肪的消化從小腸開始,所以圖乙中X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Y表示蛋白質消化過程,Z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
(3)從圖甲可知,消化的主要場所是D,它是乙圖中的結構④小腸。
17.(2024九上·紹興期末) 右圖是小科畫的人體代謝的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①—⑦表示生理過程,A—E表示系統。請據圖回答問題:
(1) 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在 B 系統最終被化成   進入C系統。
(2) 氧氣進入C系統最先到達心臟的   (填心臟的結構名稱) ,再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
(3) 寫出圖中主要供能物質在組織細胞中有氧呼吸的文字表達式:   。
【答案】(1)氨基酸
(2)左心房
(3)葡萄糖+氧氣→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細胞呼吸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A表示呼吸系統、B表示消化系統、C表示循環系統、D表示泌尿系統、E表示內分泌系統;①吸氣、②呼氣、③氧氣進入血液,④二氧化碳進入肺,⑤表示營養物質的吸收,⑥腎小球的濾過作用,⑦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1)食物中的蛋白質在B系統中最終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通過⑤過程進入C系統。
(2)A呼吸系統的主要組成器官是肺,外界空氣與肺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血液流經肺泡處的毛細血管時,氧氣經氣體擴散作用進入毛細血管的血液中,隨肺靜脈最先到達心臟的左心房。
(3)人體肌肉細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表達式: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18.(2024九上·杭州月考)“酒駕入刑! 更嚴標準! ”酒駕最新檢驗標準,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究竟喝多少酒算酒駕 喝酒后間隔多長時間才能開車 閱讀下列資料回答:
資料一:酒駕標準的新變化如下,新國標將飲酒駕駛的上限從50mg/100mL降低到了20mg/100mL,也就是說,只要駕駛員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20mg/100mL,就屬于違法行為。駕駛員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80mg/100mL 的認定為醉酒駕駛。正常情況下,喝一杯200mL的啤酒后,酒精濃度就會達到酒駕標準。
資料二:如果只喝一杯啤酒或飲一杯紅酒,至少要經過6小時的代謝,才能再開車。而如果喝了低度白酒3兩以上,考慮到個體和環境等差異,.至少要經過20到24小時才能開車。
(1) 飲酒后,酒精主要在   內被吸收,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在身體內進行運輸。所以,駕駛人是否酒駕,最終以血液中酒精含量數值來判定。
(2)體內的酒精少部分會隨汗液和尿液等途徑排出體外,而汗液和尿液中的成分主要有水、無機鹽等,所以飲酒的間隙建議要多喝   ,[加速酒精的排出。大部分酒精會通過肝臟代謝,長期飲酒傷肝,肝功能障礙,會妨礙   (填某一種營養物質) 的消化。
【答案】(1)小腸
(2)開水;脂肪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 (1)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和胰腺。小腸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
(2)喝酒會嚴重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過量飲酒會使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處于麻痹狀態,出現幻覺,引起神經衰弱和智力減退;酗酒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還會導致骨骼異常,增加骨折的發生率。
【解答】 (1)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在消化系統中,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因此酒精主要在小腸內被吸收。
(2)體內的酒精在代謝過程中,少部分會通過汗液和尿液等途徑排出體外。汗液和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和無機鹽等。為了加速酒精的排出,建議在飲酒的間隙多喝開水,這樣可以增加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從而帶走更多的酒精。同時,大部分酒精會通過肝臟進行代謝。肝臟是體內重要的解毒器官,它能夠將酒精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排出體外。然而,長期飲酒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導致肝功能障礙。肝功能障礙會妨礙脂肪的消化,因為肝臟在脂肪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分泌的膽汁能夠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長期飲酒的人容易出現脂肪消化不良等問題。
19.(2024·湖州模擬)凝乳酶是動物體內一種催化乳汁凝固的酶。如圖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溫度對凝乳酶催化作用影響的實驗裝置。第一步:將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別加入試管中,然后將兩支試管放入同一恒溫水浴(溫度用t 表示)中保溫15分鐘。第二步:將酶和乳汁在同一試管中混合,放入與先前同樣溫度的水浴中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時間。
分別選擇6種不同水浴的溫度,按上述操作步驟重復進行6組實驗,所得數據見下表。
組別 1 2 3 4 5 6
水浴溫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時間/分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盛有酶和乳汁的兩支試管放在水浴中 15分鐘后,酶和乳汁溫度與水浴一致。在這個過程中熱傳遞的主要方式是   ;
(2)由實驗結果可知酶發揮最佳催化效果的溫度是   ℃;
(3)在 室溫時重做第3組實驗,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將兩者放入同一試管內混合,再在 水浴中保溫測量,則所測得的凝乳時間將   4分鐘(填“短于”、“等于”或“長于”)。
【答案】(1)傳導
(2)40
(3)長于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熱傳遞的概念分析;
(2)(3)根據題中表格信息分析。
【解答】(1)熱傳遞是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因此盛有酶和乳汁的兩支試管放在水浴中15分鐘后,水的溫度經過試管傳到給酶和乳汁,酶和乳汁溫度與水溫一致。這個過程中熱傳遞的方式是傳導;
(2)從表中數據可知,凝乳時間越短催化效果越好,小于40℃,凝乳時間是4秒,大于40℃,凝乳時間也是4秒,在40℃時,凝乳時間才1.5秒,因此酶發揮最佳催化效果的溫度是40℃;
(3)從表中數據可知在溫度小于40℃,凝乳時間是4秒,溫度越高催化效果越好,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將兩者放入同一試管內混合,再在30℃水浴中保溫測量時,由于沒有第一步,酶和乳汁的溫度低,30℃水浴中溫度傳給它們的多,混合后總溫度要比通過第一步后再做實驗低,所以催化效果要差一點,因此所沒得的凝乳時間將長于4分鐘。
故答案為:(1)傳導;(2)40;(3)長于。
20.(2024·瑞安模擬)酶是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它的活性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在探究了PH對酶催化作用的影響實驗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繼續對其它因素進行了探究。
【實驗材料和用具】: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質量分數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試管,溫度可調的水浴鍋,燒杯,溫度計等。
【實驗步驟】:
①取6支試管, 分別標號為A~F, 在ABC三支試管中各加入2m l 1%的淀粉溶液,DEF試管中各加入1mL淀粉酶溶液。
②將A、D試管放入溫度為0℃的水浴鍋中,B、E試管放入溫度為37℃的水浴鍋中,C、F試管放入溫度為100℃的水浴鍋中, 各 10min。
③待溫度穩定后,將D倒入A, E倒入B、F倒入C, 再次分別放入0℃、37℃、70℃的水浴鍋中 10min。
④向ABC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滴碘液,觀察顏色變化。
【實驗結論】溫度為37℃時淀粉酶的活性最強。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支持小組同學得出“溫度為37℃時淀粉酶的活性最強”的結論的實驗中證據應該是   。
(2)實驗時,就實驗的順序問題小組內的同學發生了分歧:甲同學認為應先將唾液和淀粉預處理到相應的溫度再混合,乙同學認為先混合和先預熱都沒關系。你同意誰的意見,并說明理由   。
(3)該小組想要證明唾液淀粉酶因溫度過高失去活性后不能恢復,需要增加的實驗及預測的結果是   。
【答案】(1)B試管中不變藍,AC試管中呈藍色
(2)甲同學:若先混合會使淀粉酶沒有達到預設溫度就開始催化分解淀粉,結果不準確;
(3)將C試管溫度恢復到37℃,5分鐘后觀察溶液顏色,試管中仍為藍色。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3)將試管溫度恢復到37℃左右時,如果酶的活性仍然存在,那么試管的藍色會消失,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1)淀粉遇碘液變藍,如B試管中不變藍,AC試管中呈藍色,則說明溫度為37℃時,淀粉酶活性強,淀粉全部被分解,而0℃和70℃時,淀粉酶活性被抑制或者失去活性,淀粉沒有被完全分解,可得出結論溫度為37℃時淀粉酶的活性最強。
(2)實驗時,應先將唾液和淀粉預處理到相應的溫度然后混合,因為如果先混合,唾液和淀粉還沒有達到預處理的相應溫度就已經發生了反應,會干擾實驗結果,所以甲同學的意見合理,乙同學的意見不合理。
(3)該小組想要證明唾液淀粉酶因溫度過高失去活性后不能恢復,需要增加的實驗及預測的結果是:將C試管溫度恢復到37℃,5分鐘后觀察溶液顏色,試管中仍為藍色。
21.(2024·仙居模擬)你了解呼吸嗎 深而慢的“深呼吸”與淺而快的“淺呼吸”有什么不同呢 為了研究兩種呼吸方式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的差異,興趣小組進行了探究。
(1)小組同學欲測定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請選擇合適的器材,幫助他們設計實驗,并寫出實驗步驟。
提示:呼出的氣體可通過排水法收集,如圖甲。可供選擇的器材:如乙圖所示的裝置、白磷(著火點為40℃) 、 紅磷(著火點為240℃) 、熱水 (80℃)等 (各種器材數量充足)。
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 ……
(2)若深呼吸時人體對氧氣的利用率更高,請預測兩種方式呼吸時呼出氣體中的氧氣含量的大小關系是:深呼吸   淺呼吸。
【答案】(1)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用排水法分別收集 1 瓶深呼吸和淺呼吸呼出的氣體,標為 A、B; ③取 A 進行如圖裝置的組裝,記錄此時量筒中水的體積 V0; ④關閉止水夾,將集氣瓶放入 80℃的熱水中,引燃白磷。待完全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讓 量筒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記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體積 V1; ⑤取 B 重復上述③④步驟,記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體積 V2; ⑥比較 V0-V1和 V0-V2的大小關系,得出結論。
(2)小于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1)答題要素:自變量的設置(深呼吸呼出的氣體、淺呼吸呼出的氣體);無關變量的控制(呼
出氣體的量、實驗環境);因變量的觀測(量筒中減少的水的體積);實驗結果的比較與分析。
(2)深呼吸氧氣利用率更高,氧氣被消耗的被充分, 呼出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更少。
22.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系統分工合作完成人體各項生命活動,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示意圖如圖(圖中D為器官,a、b為物質,①-⑤為生理過程),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一中的AB段與圖二中的生理過程   (填序號)是相對應的。
(2)氧氣經過⑤進入組織細胞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
(3)人體在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同時,會產生各種代謝廢物,圖二中屬于代謝廢物的排泄途徑的有   (填序號)。
(4)若器官D為胰臟,則物質b為   。
【答案】(1)①
(2)擴散
(3)②④
(4)胰島素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圖一中的AB段表示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BC段表示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圖二中的D胰腺、a胰液進入小腸、b胰島素進入血液循環系統、①吸氣、②呼氣、③排出糞便、④排尿、⑤表示氧氣的擴散。
【解答】(1)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同時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肺容量)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標準大氣壓,與圖一AB段對應,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①吸氣的過程。
(2)氧氣經過程⑤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進入組織細胞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血液流經組織處的毛細血管時動脈血中的氧氣擴散進入細胞,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
(3)人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因此,通過②呼氣由肺排出二氧化碳和水,④是排出尿液的過程,屬于排泄;人體消化系統將生物中的不能被吸收利用是食物殘渣排出體外,稱作③排遺,不屬于排泄。
(4)胰島散布于D胰腺中,能夠分泌胰島素,b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可直接進入血液發揮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
23.(2024·溫州三模)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血液循環系統”相關內容后,小科同學利用橡皮管、紅墨水、塑料軟瓶、一次性杯子等材料制作“血液循環系統模型”,以模擬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和血液的循環流動,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1)紅墨水主要用于模擬血液,血液之所以是紅色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存在   。
(2)橡皮管1內的單向閥a只能控制液體往右流動,橡皮管2內的單向閥b只能使液體向左移動。為了模擬心臟的收縮,請指出操作方法   。
(3)根據評價表,該模型的指標二被評為“優秀”,則該模型中的a結構模擬的是   。
“血液循環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設計合理,有創意,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 能模擬心臟收縮和舒張,血液單向流動效果明顯 能模擬心臟收縮,血液能流動,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模擬心臟收縮,血液不能流動
【答案】(1)紅細胞
(2)注射器向前推模擬心臟收縮,注射器向后拉模擬心臟舒張
(3)瓣膜
【知識點】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心臟主要由心肌構成,有4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間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臟的4個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解答】(1)血液之所以是紅色主要是因為紅細胞中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呈紅色。
(2)注射器向前推,血液由注射器注射血管,模擬心臟收縮;注射器向后拉時,血液由血管流回心臟,模擬心臟舒張。
(3)根據評價表,設計合理,有創意,結構完結構完整,能模擬心臟收縮和舒張,血液單向流動效果明顯,該模型的指標二被評為“優秀”,則該模型中的a結構能使血液單向流動,因此,它的功能類似于心臟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24.(2024·浙江模擬)歷經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人類對循環系統的工作方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對治療心血管疾病也有了長足進步。如圖描述了循環醫學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血漿輸血時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不需要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2)從免疫學角度,心臟移植手術中植入人體內的心臟相當于   (選填“抗原”或“抗體”)。
(3)人造球型心臟瓣膜,用不銹鋼制成的瓣架,內含瓣膜球。從結構與功能及工作環境角度,你認為人造心瓣膜應該具有特性有   。(回答一點即可)
【答案】(1)不需要
(2)抗原
(3)耐疲勞性能要好(耐磨性能要好、密封性好等合理即可)
【知識點】血型與輸血;人體的免疫功能;合金與合金的性質
【解析】【分析】 心臟主要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動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人類的心臟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體積約相當于一個拳頭大小,重量約250克。人的心臟外形像桃子,位于橫膈之上,兩肺間而偏左。
【解答】(1)血漿輸血時不需要進行交叉配血試驗。只要遵循輸同型血為主,此外O型血是萬能的供血者,AB血型是萬能的受血者;
(2) 從免疫學角度,心臟移植手術中植入人體內的心臟相當于抗原;
(3) 人造球型心臟瓣膜,用不銹鋼制成的瓣架,內含瓣膜球。從結構與功能及工作環境角度,你認為人造心瓣膜應該具有特性有 耐疲勞性能要好(耐磨性能要好、密封性好等) ;
故答案為:(1)不需要(2)抗原(3) 耐疲勞性能要好(耐磨性能要好、密封性好等合理即可)
25.(2023·舟山)人體各系統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構成,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呼吸系統中氣體交換的器官是肺
B.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循環系統中提供動力的器官是血管
D.生殖系統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子官
【答案】A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血液循環;泌尿系統;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人體呼吸系統,泌尿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和生殖系統的相關知識,各部分器官承擔著不同的作用。
【解答】A.呼吸系統中氣體交換的器官為肺;
B. 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腎臟;
C. 循環系統中提供動力的器官是心臟;
D. 生殖系統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輸卵管;
故答案為:A
26.(2022·麗水)小科整理了人體內物質代謝過程的知識結構及說明,其中說明有錯誤的是(  )
A.消化系統①過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內完成
B.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質交換的場所
C.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負責物質運輸
D.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答案】A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代謝的多樣性
【解析】【分析】根據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的結構特點和功能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A:消化系統①過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腸內完成,A錯誤。
B: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質交換的場所,B正確。
C: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負責物質運輸,C正確。
D: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D正確。
故選A。
27.(2022·湖州)小腸是消化道中的主要消化器官,能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這是因為小腸中有(  )
A.多種消化酶 B.鹽酸 C.小腸絨毛 D.膽汁
【答案】A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這是與小腸的結構特點相適應的:小腸長約5~6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
【解答】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因為小腸中含有較多的酶類物質。小腸里有較多的酶類物質、腸液、胰液和膽汁,能消化蛋白質、糖和脂肪。
故選A。
28.(2022·浙江)下面三條曲線表示一個人在睡眠、長跑、潛水游泳三種狀態下的呼吸狀況。則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
A.曲線1表示的是睡眠狀態,此時呼吸頻率較慢,呼吸深度淺
B.曲線2表示的是長跑狀態,此時呼吸頻率快,呼吸深度較深
C.曲線3 表示的是潛水狀態,此時呼吸頻率最慢,呼吸深度很深
D.曲線 3 呼吸深度最深,消耗的氧氣最多
【答案】D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呼吸模型
【解析】【分析】一個人在睡眠時,生命活動變緩,消耗的能量減少,需要的氧氣減少,因此呼吸頻率較低,呼吸深度較小;長跑步時,由于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氣多,所以呼吸的頻率會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潛水游泳時消耗的氧氣比睡眠時多,但是水中氧氣較少,為了節約氧氣,因此呼吸頻率最慢,呼吸深度最深。
【解答】由分析和從圖中可以看出曲線1呼吸頻率較慢,呼吸深度較淺,因此表示睡眠時的呼吸狀況;曲線2呼吸頻率快,呼吸深度深,因此表示長跑時的呼吸狀況;曲線3呼吸頻率最慢,呼吸深度最深,因此表示潛水游泳時的呼吸狀況,消耗的氧氣最少。
故ABC正確、D錯誤。
故答案為:D。
29.(2022·紹興)2021年,人類首次將基因編輯后的豬腎臟移植到人體中,短期內未出現強烈免疫反應,為人體器官的異種移植帶來希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
B.腎單位是人體的排泄器官,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C.若尿液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是腎小管
D.從腎臟流回心臟的血液首先到達四個腔中的左心室
【答案】A
【知識點】泌尿系統;人體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天生的免疫,所以也叫天然免疫,特異性免疫是出生后,機體與外來微生物的接觸后獲得的;腎單位指腎的功能單位,是腎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與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血液流經腎臟時,先經過濾過作用,濾過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然后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絕大部分的無機鹽。血液循環的途徑有兩條,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的起點左心室,終點右心房;肺循環的起點右心室,終點左心房。
【解答】A:人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A正確。
B:腎單位指腎的功能單位,是腎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不是排泄器官,B錯誤。
C:若尿液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是腎小球,C錯誤。
D:從腎臟流回心臟的血液首先到達四個腔中的右心房,D錯誤。
故選A。
30.(2022·浙江)如圖表示某人在休息及運動時血液流經四種器官的相對速度大小。據圖分析,下列推斷中,錯誤的是 (  )
A.運動時人體血量增加
B.不管休息還是運動時,腦的血流量基本不變
C.飯后立即運動,消化器官血流量減少,不利于食物吸收
D.運動時骨骼肌產生熱量增加,皮膚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熱
【答案】A
【知識點】血液;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由直方圖可知:在運動時,血液流經骨骼肌、皮膚的速率增大,且骨骼肌的速率大于皮膚的速率;流經消化道的速率減少;流經腦的速率基本不變,
【解答】A、成年人的血量約為體重的7%~8%(人體的血液總量大約是4000毫升),人體運動時血量不會改變,血液速度會發生變化,A錯誤。
B、由分析可知,休息及運動時,血液流經腦的速率基本不變,因此,腦的血流量基本不變,B正確。
C、飯后立即劇烈運動,會使肌肉內的血流量增大,流經消化器官的血液減少,導致胃、腸蠕動減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C正確。
D、運動時骨骼肌產熱量增加,皮膚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熱,D正確。
故答案為:A。
31.(2022·舟山)在人一生中,心臟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動而不疲勞 以下模型代表心臟一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舒張時間的關系(每小格代表0.1秒)。從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同時休息的時間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答案】B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
【解析】【分析】心房、心室舒張期比收縮期長一些,這樣就使心肌有充分的時間休息,并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臟,使心臟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搏動而不疲倦。
【解答】圖中心房和心室同時舒張時間為4格,0.4秒,故從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同時休息的時間是0.4秒。
故選B。
32.(2022·寧波)在“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實驗中,小寧根據觀察到的小魚尾鰭血液流動情況繪制如圖所示的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鰓蓋用濕棉花覆蓋
B.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為清晰
C.血管1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D.血管2是小動脈,血流速度最慢
【答案】D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
【解析】【分析】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其中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
【解答】A:鰓蓋用濕棉花覆蓋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A正確。
B: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為清晰,B正確。
C:血管1為毛細血管,紅細胞呈單行通過,C正確。
D:血管2是小靜脈,血流速度最慢,D錯誤。
故選D。
33.(2023·湖州)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對于維持人體的穩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下圖是部分水鹽調節的過程:
(1)人體獲得水的主要途徑,除了飲水飲食,還可以通過細胞   產生。
(2)由上圖可知,參與水鹽平衡的系統除了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還有   。同樣人的體溫、血糖等也在相關系統的調節下維持動態穩定,可見人體的穩態讓每一個細胞分享,也靠所有細胞共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3)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在水鹽平衡的調節上,起關鍵作用的是   。(選填“腎小球的濾過”或“腎小管的重吸收")
【答案】(1)呼吸作用
(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3)腎小管的重吸收
【知識點】動物的呼吸作用;泌尿系統;水鹽平衡;內分泌腺和激素;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表達式:
【解答】(1)細胞呼吸作用也能產生水
(2)從上圖可以看出,當飲水不足時會刺激下丘腦,并在大腦中形成口渴的感覺,故有神經系統參與,垂體分泌了抗利尿激素,故有內分泌系統參與
(3)腎小球的濾過作用是濾過血液中的水分、無機鹽、尿素、尿酸和葡萄糖等,進入到腎小囊形成原尿;
腎小管的重吸收是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的水分、無機鹽以及全部的葡萄糖,因此在水鹽平衡的調節上,起關鍵作用的是腎小管的重吸收
故答案為(1)呼吸作用 (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3)腎小管的重吸收
34.(2023·麗水)科學家探究尿液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閱讀以下資料并回答:
資料一:古希臘時期科學家認為,水汽在膀胱形成尿液。
資料二:古羅馬解剖學家蓋倫曾在小狗上實驗,將腎臟下行的管道結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膀胱中沒有尿液,管道變得膨大;解開結扎繩,尿液順著管道流入膀胱。
資料三:蓋倫在《論身體各部分的功能》一些中提到,血液在腎臟上腔被一層堅硬的膜所阻擋,有害物質能過濾除去。其追隨者根據這一描述,建立了如圖所示的腎臟模型。
(1)蓋倫的實驗結果    資料一的觀點(填”支持”或“不支持”);
(2)模型中膜的功能與腎小球的    作用類似,但該模型還存在不足,未能科學解釋尿液的形成過程。
【答案】(1)不支持
(2)濾過
【知識點】泌尿系統;水鹽平衡
【解析】【分析】人體的泌尿系統是由腎臟,輸尿管,尿道和膀胱組成的;其中腎臟中的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形成尿液的主要生理作用;
【解答】(1)蓋倫認為尿液在腎臟中形成的,故不支持觀點一;
(2) 血液在腎臟上腔被一層堅硬的膜所阻擋,有害物質能過濾除去 ,故其與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相似;
35.(2023·舟山)模型可揭示現象和解釋本質,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一些復雜的事物。在人體消化系統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過程模型如圖,A代表   ,它在反應前后,具有化學性質不變的特性。該過程發生在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答案】酶;小腸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 酶指的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容易受溫度、pH值等的影響;
【解答】 在人體消化系統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過程模型如圖,A代表酶,因為酶只是起催化效果,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對脂肪的催化分解在小腸中,被完全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為:酶;小腸
36.(2023·杭州)魚、蛋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它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1)進食魚、蛋等食物后,蛋白質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在   (填寫器官名稱)被吸收到血液中,通過體循環和   等過程,進入組織細胞中合成人體自身的蛋白質。
(2)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終產物,它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   作用進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經腎小管時不能被   ,從而隨尿液排出體外。
【答案】(1)小腸;肺循環
(2)濾過;重吸收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1)人體消化道中的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吸收后的物質通過血液循環流經全身各處;
(2)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兩項生理功能為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1)蛋白質主要在小腸處消化成氨基酸,通過體循環和肺循環進入組織細胞中合成人體自身的蛋白質;
(2)血液流經腎臟,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葡萄糖等物質被重吸收進入血液,其余排出體外。
37.(2023·金華)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纖維素酶是常見加入洗衣粉的四種酶,這些酶的本質與生物體內的酶無明顯差異。研究小組通過實驗探究洗衣粉的去漬效果(“+”越多表示去漬效果越好) ,實驗結果見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無酶洗衣粉
血漬 +++ + +++ +
油漬 + +++ +++ +
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設置無酶洗衣粉組的作用是   ;
(2)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至少有   種;
(3)該實驗中影響加酶洗衣粉去漬效果的因素還有    (答出兩點即可)。
【答案】(1)對照
(2)2
(3)水的pH、水的溫度、水量、加入洗衣粉的量等(要求寫出兩點,合理即可)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 酶(enzyme)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活力可受多種因素的調節控制,從而使生物體能適應外界條件的變化,維持生命活動。沒有酶的參與,新陳代謝幾乎不可能維持。酶的活性指標采用酶活力單位由米式方程可知:酶促反應速度受酶濃度和底物濃度的影響,也受溫度、pH、激活劑和抑制劑的影響。
【解答】 (1)本實驗中設置無酶洗衣粉組的作用是對照作用;
(2)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至少有去血漬和去油漬兩種酶;
(3)該實驗中影響加酶洗衣粉去漬效果的因素還有水的pH、水的溫度、水量、加入洗衣粉的量等
故答案為:(1)對照(2)2(3)水的pH、水的溫度、水量、加入洗衣粉的量等(要求寫出兩點,合理即可)
38.(2023·臺州)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的原因之一,臨床上常用吞服尿素[CO(NH2)2]膠囊進行診斷。其中的表示原子核中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而自然界中的碳原子絕大多數是以形式存在。
(1)幽門螺桿菌會產生尿素酶,可將尿素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氨氣。健康人體內有多種酶,但不能分解所服用的尿素,這是因為酶具有   性。若受檢者胃內有幽門螺桿菌,則在服用尿素[O(NH2)2]膠囊后,與健康人相比,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較多的
   。
(2)未分解的尿素進入血液后,主要通過人體的   系統排出體外。
【答案】(1)專一; 或
(2)泌尿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1)特定的酶只能催化分解特定的物質,不能分解其余的物質。
(2)人體的泌尿系統可以將產生的尿酸,尿素排出體外。
【解答】(1)酶只能催化分解特定的物質,屬于專一性;有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種類不發生變化,故 則在服用尿素[O(NH2)2]膠囊后,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較多的 或 ;
(2)人體的泌尿系統可將產生的尿酸,尿素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39.(2023·紹興)奔跑時,會感到心臟跳得特別激烈,呼吸也會加深加快。下圖是肺泡和心臟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肺泡周圍纏繞著豐富的結構①是   (填血管名稱)。
(2)吸氣時,外界空氣進人肺泡,與①中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與吸入氣體比較,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    (選填”增加”或”減少”)。
(3)經過肺泡氣體交換后,血液經肺靜脈首先流人到心臟的腔室為    (填字母)。
【答案】(1)毛細血管
(2)增加
(3)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血管的類型有三種:動脈(血液呈分支狀態),靜脈(血液呈匯總狀態)和毛細血管(只允許單個紅細胞通過)三種;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肺循環途徑:分別是由上、下腔靜脈注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到左心房,肺循環之所以是小循環,它主要集中在右心肺血管和左心;體循環的途徑:是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再進入右心房,體循環是經由主動脈進入各個臟器器官的動脈,再由各個臟器的毛細血管,回收到各個臟器組織的靜脈,分別由上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
【解答】(1)肺泡周圍纏繞著豐富的結構①是毛細血管,只允許單個紅細胞通過;
(2)吸氣時,外界空氣進人肺泡,與①中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與吸入氣體比較,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為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肺部排出體外;
(3)經過肺泡氣體交換后,血液經肺靜脈首先流人到心臟的腔室為B左心房;
故答案為:(1)毛細血管(2)增加(3)B
40.(2023·臺州)某同學進行“觀察金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
(1)如圖甲,裝有金魚和水的塑料袋受到的總重力為20牛。該同學將扎緊袋口的塑料袋放入水中,發現它漂浮在水面上,則排開水的體積為   米3。
(2)用顯微鏡觀察圖乙中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結果如圖丙所示,
①判斷圖丙中血管2是毛細血管的依據是   。
②要將圖丙中右下角的血管3移到視野中央,應將培養皿往   移動。
【答案】(1)2× 10-3
(2)紅細胞單行通過;右下方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指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其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2)血管分為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解答】(1);
(2) 血管2是毛細血管的依據是紅細胞單行通過;
顯微鏡成的像是倒立的,故往右下方移動。
41.(2022·溫州)在學習了“泌尿系統”相關內容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腎單位模型”,以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腎單位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設計合理,有創意,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 能模擬腎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濾過作用,效果明顯 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某同學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顆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寫出其中一種成分。   
(2)若該模型能模擬腎單位功能,則形成的“尿液”將從部位   中流出。(選填圖中序號)
(3)根據評價表,該模型“指標一”被評為“優秀”,“指標二”被評為“待改進”。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
【答案】(1)大分子蛋白質(或血細胞等)
(2)③
(3)使用不同大小顆粒模擬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處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質的小顆粒能濾過,代表大分子蛋白質等物質的大顆粒不能濾過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1)科學探究過程一般要經歷的主要環節是:提出問題、建立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收集事實證與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2)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組成。其主要功能為排泄。排泄是指機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不為機體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質向體外輸送的生理過程。
尿的形成過程是: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蠹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過程.
【解答】(1)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其中一種成分為大分子蛋白質(或血細胞等)。
(2)部位①為腎小球,部位②為腎小球,部位③為腎小管,
若該模型能模擬腎單位功能,則形成的“尿液”將從部位③中流出。
(3)根據評價表,可以提出的建議有:使用不同大小顆粒模擬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處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質的小顆粒能濾過,代表大分子蛋白質等物質的大顆粒不能濾過。
42.(2022·麗水)為幫助人們設計健康的飲食方案,營養師用多種谷物配制了雜糧粉,并測得每100克小麥粉、玉米粉和雜糧粉的部分營養成分及含量如表。
營養素食品 蛋白質/克 糖類/克 脂肪/克 鈣/毫克 膳食纖維/克
小麥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粉 12.4 66.7 4.6 120 1.5
雜糧粉 26.9 54.7 2.4 186 6.2
(1)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素的食物,表中最適合的食品是   。
(2)食物中的糖類(淀粉)消化分解成   后才能 被吸收。
【答案】(1)雜糧粉
(2)葡萄糖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1)食物中含有七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和膳食纖維,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2)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的一切活動,包括走路、學習、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類提供的。糖類的主要形式是淀粉,面包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解答】(1)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素的食物,表中最適合的食品是雜糧粉。
(2)食物中的糖類(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43.(2022·浙江)人在感冒發燒時,吃什么東西都沒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體中消化食物的各種酶的活性受   影響而降低了效率。酶是人體中具有   作用的蛋白質,請列舉具有如下作用的蛋白質,調節作用:   ,運輸氧氣作用:   。
【答案】溫度;催化;胰島素(激素也可);血紅蛋白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酶的本質絕大多數是蛋白質,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影響酶的活性的因素有溫度、酸堿度、重金屬離子等。
【解答】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高溫使酶失活,低溫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人在感冒發燒時,吃什么東西都沒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體中消化食物的各種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而降低了效率。
酶大多數是人體中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具有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蛋白質具有多種作用,如生長激素起調節作用,血紅蛋白起運輸氧氣作用,抗體起免疫作用等。
44.(2022·寧波)小剛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了解到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溫度、酸堿度(pH)的影響。聯系到前面學習的知識,小剛同學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剛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屬)。
【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 min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
編號 0.25%淀粉溶液/mL 蒸餾水/mL 0.3%NaCl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現象
1 3 2 — — — 變藍色
2 3 1 — — 1 不變藍
3 3 — 1 — 1 不變藍
4 3 — — 1 1 變藍色
【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
根據小剛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小剛同學提出猜想的依據是:酶是一種   ,遇到重金屬離子會變性,從而喪失活性。
(2)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象,你可得出的結論是   。
(3)在看了小剛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小王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剛的猜想。小王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才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也同小王一起探究,你還可以建議小剛做怎樣的更換    。
(4)在生活中重金屬鹽類通常也被作為消毒殺菌的藥物來使用,下圖為硝酸銀滴眼液的藥品說明書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條注意事項,你能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為什么可以用0.9%的生理鹽水來減輕硝酸銀的腐蝕性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5)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重金屬污染越來越嚴重,重金屬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常見,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若有人誤食被電鍍廠廢水[含鉻( Cr)、鎳(Ni)、鎘(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為解毒,下列四種供選物質中你不應該選擇的是   。
①雞蛋清 ②鮮豆漿 ③鮮牛奶 ④糖水
【答案】(1)蛋白質
(2)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3)將 NaCl 溶液換成 Na2SO4 溶液
(4)NaCl+AgNO3=NaNO3+AgCl↓
(5)④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酶具有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比較溫和。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小剛同學提出猜想的依據是:酶是一種 蛋白質,遇到重金屬離子會變性,從而喪失活性。
(2)1號試管加入的是水,滴加碘液變藍,2號試管加入的是唾液,滴加碘液不變藍,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象,你可得出的結論是: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
(3)實驗中鹽用的是NaCl溶液和CuSO4溶液,除了金屬離子不同,酸根離子也不同,可以將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或將NaCl溶液換成Na2SO4溶液。
(4)生理鹽水中的溶質是氯化鈉,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化學方程式為AgNO3+NaCl=AgCl↓+NaNO3;
(5)重金屬鹽中毒的原理即破壞人體的蛋白質結構,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雞蛋清、豆漿、牛奶中含有蛋白質,服用雞蛋清、豆漿、牛奶,可防止人體本身的蛋白質被破壞,能用于解毒,而糖水不能用于解毒。
故答案為:④。
45.(2022·紹興)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何首烏藤和本蓮藤癬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木蓮在紹興分布甚廣,常攀援于墻頭、橋邊。夏日,在其種子中摻入少量果蔬,一并裝人紗袋,置于裝有井水的盆中,揉搓紗袋后取出,將盆中液體靜置半小時,即形成晶瑩剔透的木蓮豆腐,清涼解暑,食之不忘。
(1)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這一性狀由   決定。木蓮果實縱切后可見很多種子,其通過種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2)木蓮豆腐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少量果蔬,其內富含果膠酯酶,能將木蓮果實內的高酯果膠催化轉化為低酯果膠,該操作需在活宜的溫度下進行,原因是   。
(3)清涼解暑的木蓮豆腐富含水分,還含有淀粉、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上述營養物質中需要在消化道內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   。
【答案】(1)基因;有性
(2)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
(3)淀粉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1) 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配子),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2)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遠遠高于無機催化劑)、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的進行)、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在最適條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隨著溫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漸恢復,高溫、過酸、過堿可以使酶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3)人體對淀粉的消化是依靠淀粉酶將淀粉水解成為單糖——葡萄糖加以利用的。
【解答】(1)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這一性狀由基因決定。木蓮果實縱切后可見很多種子,其通過種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木蓮豆腐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少量果蔬,其內富含果膠酯酶,能將木蓮果實內的高酯果膠催化轉化為低酯果膠,該操作需在活宜的濕度下進行,原因是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
(3)淀粉、無機鹽、維生素中無機鹽和維生素可以不用消化被吸收,淀粉需要在消化道內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
46.(2022·湖州)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是呼吸系統的最重要部分。
(1)如圖是肺從外界吸氣的模型。請通過此模型闡述肺吸氣的原理:   。
(2)你認為肺有哪些結構特點與氣體交換這一功能相適應?
【答案】(1)橡皮膜下拉后,錐形罩的容積變大,氣壓變小,氣球內的氣壓大于罩內空氣氣壓,氣球擴張,氣球容積變大,氣球氣壓變小,外界氣壓大于氣球內的氣壓。
(2)肺泡數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等。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1.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2.人在平靜狀態下呼氣時,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肋間外肌同時舒張,肋骨向下向內移動,這樣,胸廊的容積就縮小,肺隨之回縮,肺內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
【解答】(1)通過此模型可知肺吸氣的原理:橡皮膜下拉后,錐形罩的容積變大,氣壓變小,氣球內的氣壓大于罩內空氣氣壓,氣球擴張,氣球容積變大,氣球氣壓變小,外界氣壓大于氣球內的氣壓。
(2)肺的結構特點:肺泡數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等。這些結構特點與氣體交換這一功能相適應。
47.(2022·紹興)如圖為人體消化、呼吸、循環系統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當外界氣體進人肺泡時,外界氣壓   (選填“>”、“<”或“=”)肺內氣壓。
(2)圖中a氣體是   ,血液中運輸它的細胞   。
(3)健康人進食一段時間后,葡萄糖通過消化道管壁進人循環系統,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上升,胰島素分泌   ,從而使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
【答案】(1)>
(2)氧氣;紅細胞
(3)增加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人體呼吸的全過程包括: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通氣),肺泡內(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血液與)組織(細胞)間氣體交換。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大,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呼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完成呼氣。
【解答】(1)人吸氣時,肺的容積變大,肺內的壓強就減小,比外界大氣壓更小,于是空氣從外界進入肺內,所以外界氣壓>肺內氣壓。
(2)人體通過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達到血氧平衡,圖中a氣體是氧氣,血液中運輸它的細胞紅細胞。
(3)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健康人進食一段時間后,葡萄糖通過消化道管壁進人循環系統,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上升,胰島素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
48.(2022·衢州)我國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上又取得重大突破。今年4月,奧密克戎滅活疫苗進入臨床使用;5月,首個國產新冠口服藥“VV116"臨床研究結果發布,該藥藥效明顯。
(1)從免疫學角度看,疫苗對于接種的人來說屬于抗原。接種新冠疫苗,會使人體產生相應的   ,達到預防新冠肺炎的目的。
(2)病人口服“VV116”后,藥物的有效成分主要在   被吸收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首先到達心臟的    (填圖中字母),再被血液運送到病灶區起治療作用。
【答案】(1)抗體
(2)小腸;A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傳染病及其傳播
【解析】【分析】(1)疫苗能夠刺激機體產生一種特殊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叫抗體,凡是能引起機體產生這種特殊蛋白質的物質叫抗原。
(2)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營養物質經消化后,主要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3)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起點是左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有動脈瓣,朝動脈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防止血液倒流。
【解答】(1)從免疫學角度看,疫苗對于接種的人來說屬于抗原。接種新冠疫苗,會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達到預防新冠肺炎的目的。
(2)病人口服“VV116”后,藥物的有效成分主要在小腸被吸收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首先到達心臟的A,再被血液運送到病灶區起治療作用。
49.(2022·臺州)“全氟碳人造血”是一種白色乳劑,具有良好的運輸氧氣能力,化學性質穩定,對人體沒有毒害作用。
(1)這種人造血能運輸氧氣,與人體血液中的    (填血細胞名稱)作用相似。
(2)若該人造血從失血者的上肢靜脈注入體內,最先到達心臟的    。人造血不會在體內長期貯留,能隨尿液排出體外。請用圖中字母表示人造血隨尿液排出體外所經過的路徑:    。
【答案】(1)紅細胞
(2)右心房;a→b→c
【知識點】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1)紅細胞中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所以紅細胞的主要作用就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供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2)血液循環的途徑有兩條,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的起點左心室,終點右心房;肺循環的起點右心室,終點左心房。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方向是:動脈一毛細血管→靜脈;血液在流經某一器官的毛細血管時,與該器官的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因此血液從該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會發生變化。
3.圖中a入球小動脈, b腎小球,c腎小管, d腎靜脈。
【解答】(1)人造血能運輸氧氣,與人體血液中的 紅細胞作用相似。
(2)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一各級動脈一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一各級靜脈一上、下腔靜脈→右心房,靜脈注射首先匯集到上腔靜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若該人造血從失血者的上肢靜脈注入體內,最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
當血液經a入球小動脈進入b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蠹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c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儲存,最后由尿道排出體外。因此人造血隨尿液排出體外所經過的路徑為: a→b→c。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名山县| 黄浦区| 四子王旗| 瑞昌市| 上蔡县| 曲阜市| 弋阳县| 朝阳县| 个旧市| 建阳市| 玛曲县| 岱山县| 张家界市| 静海县| 大田县| 花垣县| 苍梧县| 华蓥市| 剑阁县| 雅安市| 和平县| 云梦县| 邵阳市| 沅江市| 禹城市| 信宜市| 孙吴县| 读书| 宜宾市| 高青县| 视频| 洞头县| 察隅县| 锡林郭勒盟| 康保县| 和林格尔县| 武陟县| 丽水市| 本溪市|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