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粵教版)七年級下第六章第一節 亞 洲大單元知識框架學習目標激趣導入任務一,任務二課堂練習拓展延伸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新課標要求探究活動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據大洲地理位置特點,判斷大洲所處熱量帶和降水的空間分布概況。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某大洲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等地理特征。新課標要求新課標解讀1.能運用相關資料,說出亞洲的地理位置,所處位置的特點;歸納亞洲氣候特點,以及地形、氣候、河流相互關系和對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影響。2.通過閱讀資料,會分析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具體有人口過多對資源、環境及經濟與發展造成的影響。本章大單元知識框架1.運用地圖,能說出亞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并能運用數據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通過地圖,我能夠知道亞洲的地形和地勢特點,根據地形、地勢特點,我可以說出河流的分布與流向。3.通過學習,能運用相關資料,歸納亞洲氣候特點, 以及地形、氣候、河流相互關系和對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影響。4.通過閱讀資料,我會分析亞洲人口過多對資源、環境及經濟與發展造成的影響。學習目標你知道世界各大洲名稱的由來嗎?激趣導入絲綢之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橋梁漢代,我國商人從長安出發,經西域前往中亞、西亞以及歐洲進行貿易,這條溝通亞歐的陸上交通要道,就是著名的“陸上絲綢之路”。漢代還開辟了多條海上航線,從東南沿海港口出發經過馬六甲海峽可達南亞,中國的絲綢等物品經此航線轉運至歐洲,這條古代溝通東西方的航線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經貿、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成果豐碩,這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現代文明發展的新貢獻。1.閱讀圖文材料,指出古代絲綢之路連接的大洲或經過的大洋。2.查找資料,談談絲路精神對推進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所起的作用。亞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新的強大動力。自主學習屹立東方的大洲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什么?20°W,160°E從東西半球看,亞洲主要位于哪個半球?亞洲全部位于東半球的說法對嗎?為什么?東半球任務一不對,有一部分在西半球屹立東方的大洲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什么?赤道北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亞洲主要位于哪個半球?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說法對嗎?為什么?任務一不對,有一部分在南半球屹立東方的大洲1.地理位置(2)海陸位置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周圍有哪些大洋和大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歐洲非洲大洋洲任務一屹立東方的大洲任務一1.地理位置(2)海陸位置讀圖,找出亞洲與歐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線,完成表格中內容。屹立東方的大洲任務一1.地理位置(2)海陸位置大洲 位于亞洲的方位 與亞洲的分界線歐洲 在亞洲的 方 山脈 河 海山脈 海 海峽非洲 在亞洲的 方 運河北美洲 在亞洲的 方 海峽大洋洲 在亞洲的 方西烏拉爾烏拉爾里大高加索黑土耳其西南蘇伊士東白令東南屹立東方的大洲任務一1.地理位置(3)經緯度位置●●●●巴巴角羅地島莫洛托夫角● 亞洲四至點26°03′E169°40′W81°N11°03′S杰日尼奧夫角觀察計算亞洲所跨經緯度。它跨了哪幾個溫度帶?熱帶、溫帶、寒帶屹立東方的大洲任務一1.地理位置半球 位置海陸 位置經緯度 位置亞洲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大致位于26°E ~170°E, 10°S~80°N之間,是南北跨緯度最多,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亞洲北、東、南三面分別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地理學中,區域地理位置一般包括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請你概括出亞洲的地理位置特點。總結屹立東方的大洲任務一2.范圍與面積亞洲陸地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全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南北跨緯度約92°屹立東方的大洲任務一3.位置和范圍的影響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生產。亞洲跨緯度廣,造成南北氣候差異大,南北植被和農業有很大差異。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1.地勢起伏大高度表(米)平原丘陵山地高原-1000-20002005001000200030005000冰蓋任務二1.地勢起伏大亞洲地形(分層設色地形圖)高度表(米)平原丘陵山地高原-1000-20002005001000200030005000冰蓋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知地形思考:1.亞洲中部和邊緣各有哪些主要地形區?2.亞洲的主要地形特征是什么?3.亞洲的地形對氣候和河流有什么影響?探究活動一知地形探究活動一思考:1.亞洲中部和邊緣各有哪些主要地形區?山地:東西伯利亞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及其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內蒙古高原;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知地形探究活動一思考:2.亞洲的主要地形特征是什么?地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東經80°地形剖面圖亞洲北緯30°地形剖面圖8848.86西東中部高,南北低中部高,東西低知地形探究活動一知地形思考:3.亞洲的地形對氣候和河流有什么影響?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形特點: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特點:呈放射狀,從中部流向四周氣候特點:類型復雜多樣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2.復雜的氣候熱帶|3種亞熱帶、溫帶|4種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找一找亞洲有哪些氣候類型?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寒帶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找一找亞洲沒有的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2.復雜的氣候世界上共有11種氣候類型,亞洲占了多少種?歸納亞洲氣候特征亞洲有9種氣候復雜多樣特征一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2.復雜的氣候①地跨寒、溫、熱三帶。(緯度因素)思考:為什么亞洲氣候復雜多樣?思考:季克西和雅加達各處于哪個熱量帶?兩地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季克西雅加達熱帶和寒帶熱帶雨林:降水豐富寒帶氣候:降水稀少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2.復雜的氣候思考:為什么亞洲氣候復雜多樣?②地形復雜多樣。(地形地勢)“魚米之鄉”“世界屋脊”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2.復雜的氣候思考:為什么亞洲氣候復雜多樣?③距海遠近不同。(海陸因素)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2.復雜的氣候看圖:亞洲什么氣候分布最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歸納亞洲氣候特征特征二思考:烏魯木齊和天津的氣溫年較差和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烏魯木齊:氣溫年較差大,年降水量少;天津:氣溫年較差小,降水量多。天津烏魯木齊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2.復雜的氣候結論: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思考:亞洲東、南部氣候類型有什么特點?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顯著歸納亞洲氣候特征特征三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探氣候探究活動二1.亞洲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源地和風向各是什么?有什么性質?冬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夏季風源地:印度洋和太平洋冬季風風向:偏北風(東北、西北風)夏季風風向:偏南風(東南、西南風)冬季風:寒冷干燥夏季風:溫暖濕潤探氣候探究活動二2.孟買、上海、北京三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探氣候探究活動二3.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影響?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有利于農業生產威脅農業生產探氣候探究活動二4.季風氣候區容易發生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夏季風強弱從海洋上帶來水汽多少降水多少洪澇干旱災害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3.長河眾多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黑龍江黃河長江湄公河印度河恒河讀圖:找出下列主要河流鄂畢河勒拿河葉尼塞河黑龍江黃河湄公河長江恒河印度河外 流 河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3.長河眾多最終沒流入海洋消失在沙漠中流入內陸湖泊咸海內 流 河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流河錫爾河、阿姆河讀圖:找出圖中主要內流河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任務二3.長河眾多里海死海貝加爾湖青海湖咸海主要的湖泊里海:死海:貝加爾湖:青海湖:咸海:讀圖:找出下列湖泊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泊世界陸地最低點(咸水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淡水湖)中國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積正在縮小的咸水湖泊分析北緯30°沿線亞洲自然環境的特點探究活動三地球上陸地最高點珠穆朗瑪峰、最低點死海都位于北緯30°附近,幼發拉底河、長江大致在北緯30°處入海,亞洲的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華文明均分布在北緯30°附近······瑰麗的山川湖海、燦爛的歷史文化,無不令人向往。1.描述亞洲北緯30°沿線的地形特點。亞洲大陸沿北緯30度線自西向東,地勢特征是低-高-低,即中間高、四周低.分析北緯30°沿線亞洲自然環境的特點探究活動三地球上陸地最高點珠穆朗瑪峰、最低點死海都位于北緯30°附近,幼發拉底河、長江大致在北緯30°處入海,亞洲的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華文明均分布在北緯30°附近······瑰麗的山川湖海、燦爛的歷史文化,無不令人向往。2.說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氣候差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青藏高原:高山高原氣候,冬季干冷漫長,夏季溫涼多雨;長江中下游平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分析北緯30°沿線亞洲自然環境的特點探究活動三地球上陸地最高點珠穆朗瑪峰、最低點死海都位于北緯30°附近,幼發拉底河、長江大致在北緯30°處入海,亞洲的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華文明均分布在北緯30°附近······瑰麗的山川湖海、燦爛的歷史文化,無不令人向往。3.分析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景觀不同的成因。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灌溉農業,形成綠洲;青藏高原:高山高原氣候,氣溫較低,高原草類繁盛,形成高原牧場;長江中下游平原:雨熱同期,適合發展季風水田農業,形成“魚米之鄉”。豐富多元的人文環境任務三1.亞洲分區(1)亞洲共分為哪幾個區域?這是根據什么劃分的?北亞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東亞地理位置和特征讀“亞洲地理分區圖”,完成下列活動。豐富多元的人文環境任務三2.亞洲人口(1)人口數量及增長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人口快速增長。②2021年,亞洲人口約46.8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世界人口超1億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③眾多的人口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廣闊的消費市場。思考:亞洲人口超1億的國家有哪些?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國豐富多元的人文環境任務三2.亞洲人口(2)人口分布思考:1.亞洲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2.東亞、南亞、東南亞人口稠密的原因是什么?亞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勻;主要分布在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人口稀少。東亞、南亞、東南亞自然條件優越,經濟較發達,人口稠密。豐富多元的人文環境任務三3.亞洲的工業①亞洲大部分國家處于工業化進程中,以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②東亞、東南亞等地區的一些國家經濟發展迅速。③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亞洲國家積極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加強區域聯系與合作,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豐富多元的人文環境任務三4.亞洲的經濟差異①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②日本是典型的發達國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大部分國家是發展中國家。③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產油國是高收入國家。④阿富汗、也門等國家經濟落后。思考:1.日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也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多少倍?2.印度國內生產總值較高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低,其原因是什么?39285÷691=56.8(倍)盡管印度GDP總量較高,但由于人口基數大,人均GDP自然較低 崛起的東亞經濟探究活動四東亞位于亞洲東部和太平洋西岸,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位置相鄰、海運便利、聯系緊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經濟恢復并快速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部分傳統產業開始向外轉移。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利用廉價勞動力等有利條件,承接和發展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后來進一步發展高附加值的半導體、精密機械、金融等產業,成為經濟發達地區。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吸引了大量外來投資,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東亞逐步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至今仍是全球最具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同一地區的國家有利于發揮位置鄰近的優勢,加強產業合作,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你能說說東亞經濟是如何崛起的嗎?地理位置優勢,經濟增長;區域合作;產業轉移;中國的作用。1.有關于亞洲河流的特征,正確的是( )A. 中部地區河網密布 B.水系結構呈放射狀C.外流流域面積較小 D.大河較少B2.位于亞洲中部的山脈是( )A.喜馬拉雅山脈 B.安第斯山脈C.阿爾卑斯山脈 D.落基山脈A課堂練習3.下列關于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地形單一,以山地為主B.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C. 河流眾多,水能資源豐富,但河流都比較短小D. 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季風氣候分布最廣4.關于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B. 西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C. 北、南兩面分別瀕臨北冰洋和印度洋D. 位于亞歐大陸的東岸,太平洋的西岸BB課堂練習青藏高原地貌特征青藏高原地貌圖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勢險峻多變,地形復雜,其平均海拔遠遠超過同緯度周邊地區。青藏高原各處高山參差不齊,落差極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占青海全省面積的60.93%,占西藏全區面積的86.1%。區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86米),也有海拔僅1503米的金沙江;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魯藏布江河谷平原僅有3000米。總體來說,青藏高原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點。相對于高原邊緣區的起伏不平,高原內部反而存在一個起伏度較低的區域。拓展延伸課堂小結作業布置P15 閱讀地理博覽同步練習 第一節 亞洲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世界各大洲的由來.mp4 亞洲地形.mp4 第一節 亞洲(第1課時) 課件(53頁).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