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202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冊期末押題卷(北師大版)數(shù)學考試范圍:八上全冊 考試時間:100分鐘 分值:12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本大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預定區(qū)域,工作正常,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xiàn)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下列航天領域的圖標中,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A. B.C. D.2.若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和,則第三邊的長不可能是( )A. B. C. D.3.某科技公司生成的芯片采用了8納米的工藝技術,8納米等于0.000000008米,數(shù)據(jù)0.000000008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A. B. C. D.4.如圖,將(其中,)繞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到的位置,使得點、、在同一條直線上,那么旋轉(zhuǎn)角等于( )A. B. C. D.5.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B.C. D.6.如圖,,點D,E在直線上,,,則的長為( )A.5 B.4 C.3 D.27.如果點和點關于軸對稱,則的值是( )A. B. C. D.8.下列各式從左到右的變形正確的是( )A. B.C. D.9.已知 , 則 的值為( )A.6 B.-2 C.0 D.110.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E為對角線AC上與A,C不重合的一個動點,過點E作與點F,于點G,連接DE,F(xiàn)G,若,則( )A. B. C. D.二、填空題(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1.要使分式有意義,則的取值范圍為 .12.如圖,四邊形四邊形,若 ,則 度.13.已知,,則代數(shù)式 的值為 .14.如圖,在中,按以下步驟作圖:①分別以B,C為圓心,大于的長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于M,N兩點;②作直線交于點D,連接.若,則的度數(shù)為 .15.如圖,點M在等邊ABC的邊BC上,BM=8,射線CD⊥BC垂足為點C,點P是射線CD上一動點,點N是線段AB上一動點,當MP+NP的值最小時,BN=9,則AC的長為 .三、解答題(一)(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16.計算:.化簡:.17.計算:(1);(2);;.四、解答題(二)(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18.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⑴作出;⑵作出關于軸的對稱圖形;⑶求的面積.19.已知: 如圖 和 PC 分別平分 和 過點 , 且與 AB 垂直. 求證: .此題的延伸結(jié)論:① ▲② 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為 ▲③ 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為 ▲先化簡,再求值:,其中且為正整數(shù).21.如圖,中,,,.(1)用尺規(guī)作圖在上找一點M,使點M到和的距離相等.(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2)求的長.22.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C在y軸的正半軸上,點B與點A關于y軸對稱,為等邊三角形,,.(1)求點A的坐標;(2)動點F從原點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運動,運動時間為t秒,求的面積S與t之間的關系(用含t的式子表示S).(3)在(2)的條件下,當點F運動到點A時,有一動點E從點C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線段向終點B運動,當點E到達終點時,點E、F運動停止,連接交于點G,交y軸于點K,①過點E作于點H,求線段的長;②如圖,當,時,在x軸負半軸有一點L,連接,在y軸上取一點M,,連接并延長,交于點N,若.求線段的長.五、解答題(三)(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23.某市對一段全長2000米的道路進行改造.為了盡量減少施工對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響,實際施工時,若每天修路比原計劃提高效率,就可以提前5天完成修路任務.(1)求修這段路計劃用多少天?(2)有甲、乙兩個工程隊參與修路施工,其中甲隊每天可修路120米,乙隊每天可修路80米,若每天只安排一個工程隊施工,在保證至少提前5天完成修路任務的前提下,甲工程隊至少要修路多少天?24.我們知道,圖形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語言,它直觀形象,能有效地表現(xiàn)一些代數(shù)中的數(shù)量關系,反之運用代數(shù)思想也能巧妙的解決一些圖形問題.現(xiàn)有長與寬分別為a、b的小長方形若干個,用兩個這樣的小長方形拼成如圖①的圖形.(1)請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表示圖①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可以得到的等式是:________;(2)根據(jù)(1)中的等式計算:若,求的值;(3)如圖②,點C是線段上的一點,以為邊向兩邊作正方形,設,兩正方形的面積和,直接寫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________.六、解答題(四)(本大題1小題,每小題12分,共12分)25.如圖1,在正方形中,O是對角線的交點,P是線段上任一點(不與點A,O重合),過點P作,交邊于點E.(1) 的度數(shù)為 .(2)求證:.(3)如圖2,若正方形的邊長為4,過點E作于點F,在點P運動的過程中,的長度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不發(fā)生變化,直接寫出這個不變的值;若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B2.A解:設第三邊的長為,∵ 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和,∴,∴,故答案為:A.設第三邊的長為,根據(jù)三角形三邊關系: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確定x的取值范圍,即可得到答案.3.D4.C5.D6.A解:∵點D,E在直線AB上,且BE=4,AE=1,∴AB=AE+BE=5,∵,∴DE=AB=5.故答案為:A.先根據(jù)AB=AE+BE算出AB的長,然后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得DE=AB=5.7.B解:∵點和點關于軸對稱,∴a=2,b=-3,∴a+b=-1,故答案為:B根據(jù)關于x軸對稱的點坐標特征(橫坐標不變,縱坐標變成相反數(shù))即可求出a和b,進而即可求解。8.D9.D解:.故答案為:1.先去括號,后代入條件即可求值.10.C解:如圖所示,延長交于點H,連接BE,如圖:∵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ABC=90°.過點E作與點F,于點G,∴四邊形是矩形∴,易證,∴∵四邊形是正方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邊形是正方形∴∴在和中∴∴∵∴∴.故答案為:C.延長交于點H,由題意得四邊形是矩形,得到,,然后由正方形的性質(zhì)證明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證明,得到,然后利用角度的等量代換即可求解.11.12.13013.14.15.1316.(1)解:.(2)解:;(1)先計算零指數(shù)冪,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和開平方運算,再進行有理數(shù)的加減運算;(2)先進行多項式÷單項式的運算,再合并同類項.17.(1)(2)(3)(4)18.解:如圖:⑴即為所求;⑵即為所求;⑶(1)由A、B、C的坐標先描點,再連線即可;(2)分別作出點A、B、C關于y軸對稱點A1、B1、C1,再順次連接即可;(3)利用割補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積即可.19.證明: 如圖,過點 作 于點 .,.和 分別平分 和 ,..此題的延伸結(jié)論:①②③解:①∵AB∥CD∴∠ABC+∠BCD=180°∵PB和PC平分∠ABC和∠DCB∴∴∴∠BPC=180°-90°=90°故答案為:90°②∵∠ABP=∠PBH,∠BAP=∠BHP=90°,PB=PB∴△PAB≌△PHB(AAS)同理可得:△PCD≌△PCH∴BH=AB,CH=CD∴BH+CH=AB+CD∴BC=AB+CD故答案為:BC=AB+CD③∵△PAB≌△PHB,△PCD≌△PCH∴∴故答案為:過點 作 于點 ,根據(jù)直線平行性質(zhì)可得,再根據(jù)角平分線性質(zhì)可得,則PA=PD,即可求出答案.①根據(jù)直線平行性質(zhì)可得∠ABC+∠BCD=180°,再根據(jù)角平分線定義可得,則,再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②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PAB≌△PHB(AAS),同理可得:△PCD≌△PCH,則BH=AB,CH=CD,再根據(jù)邊之間的關系即可求出答案.③根據(jù)全等三角形性質(zhì)可得,再根據(jù)三角形面積即可求出答案.20.,x=2時,原式=6.21.(1)解:作的角平分線交于點M,則點M即為所求;(2)解:過點M作于點D,∵在中,,,,∴,∴,∴,∵平分,∴,∵,,∴在和中,,∴,∴,∴設,∴,解得:,∴.(1)由角平分線上的點到兩邊距離相等聯(lián)想到作角平分線;(2)由角平分線上的點的性質(zhì)可將求MA的問題轉(zhuǎn)化為求MD的問題,這樣可以利用到sin∠ACB的值.22.(1)解:解:設AC為x,∵為等邊三角形,點B與點A關于y軸對稱,∴OA=,∵,∴.∵,∴,解得x=6,∴OA=3.∴;(2)解:由題意可知,,當時,點在線段上,則,∴的面積;當時,點在線段的延長線上,則,∴的面積;綜上,當時,;當時,(3)解:①當點運動到點時,有一動點從點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是等邊三角形,∴,,過點作,則,,,∴是等邊三角形,則,又∵,∴,∴,∵,∴,則,∴;②當時,即,可得:,∴,∵,,∴,∴,∵,∴,在上取,則,過點作,交延長線于,則,設,則,∵,則,∴,則,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可得,∴,則,∴,又∵,∴,∴,又∵,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可得,∴,則,∵,,∴.(1)根據(jù)C點的坐標,設AC為x,則可得OA=,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x,從而可得A點的坐標;(2)分“與”兩種情況討論,分別求出的面積S與t之間的關系.(3)①先利用AAS證明,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出,再說明CH=TH,接著求出AC與GH的關系,求出GH的長;②過點作,交延長線于,根據(jù), 得出t的方程求出t,利用SAS說明,接著說明MN=KM,結(jié)合,,求出MN的長.23.(1)25(2)1024.(1)(2)(3)1225.(1)45°(2)證明:如圖1,過點P作MN∥AD,交AB于點M,交CD于點N.則BM=CN,∵PB⊥PE,∴∠BPE= ,∴∠MPB+∠NPE= .∵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BAD=∠D= ,∠PCN= ,∵AD∥MN,∴∠BMP=∠BAD=∠PNE=∠D= ,∴∠MPB+∠MBP= ,∴∠NPE=∠MBP.在Rt△PNC中,∠PCN= ,∴△PN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N=CN,∴BM=CN=PN,∴△BMP≌△PNE(ASA),∴PB=PE;(3)解:PF的長不發(fā)生變化,為定值2 .(1)解:∵在正方形 中,AC是對角線,∴ = ,故答案為: ;解:(3)在P點運動的過程中,PF的長度不發(fā)生變化.理由如下:如圖2,連接OB.∵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AB=CB=4,∵點O是AC的中點,∴OB⊥AC,∴∠AOB= ,∴∠AOB=∠EFP= ,∴∠OBP+∠BPO= .∴∠BPE= ,∴∠BPO+∠FPE= ,∴∠OBP=∠FPE.由(1)得:PB=PE,∴△OBP≌△FPE(AAS),∴PF=OB.∵△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 AB=2 ,∴PF=2 ,即PF的長不發(fā)生變化,為定值2 .(1)由正方形的性質(zhì)即可求解;(2)過點P作MN∥AD,交AB于點M,交CD于點N,證明△BMP≌△PNE(ASA),可得PB=PE;(3)在P點運動的過程中,PF的長度不發(fā)生變化.理由:連接OB,證明△OBP≌△FPE(AAS),可得PF=OB.由△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OB= AB=2 ,即得PF的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