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1.1圓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圓的意義,初步理解并掌握圓的相關概念、圓的記法以及弦、弧、圓心角等概念;會用圓規畫圖,并進一步感知圓是由圓心和半徑確定的──圓心確定了圓的位置,半徑確定了圓的大小.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求索的科學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進一步激發學習需求。教學重點:圓的意義,弦和弧的概念、弧的表示方法。教學難點:對弧及優弧、劣弧的概念的感知與理解。〖預習作業〗:1. 預習課本第79-80頁2. 解決以下問題:圓的定義:1.在同一平面內,線段繞它 旋轉一周,另一個 隨之旋轉所形成的圖形叫做圓。其 叫做圓心, 叫做半徑。2.到定點 的距離等于定長 的所有的點組成的圖形叫做圓。(含義也是判斷點在圓上的方法)表示方法:“⊙” 讀作“圓”構成元素:1.圓心、半徑(直徑)2.弦: 的線段叫做弦。經過 的弦叫做直徑,直徑是圓中最長的弦。弧: 任意兩點間的部分叫做圓弧,簡稱弧,弧記作。半圓:圓的任意一條 的兩個端點把圓分成兩條弧,每一條 都叫做半圓優弧: 半圓的弧叫做優弧。用 個點表示,如圖中 叫做優弧劣弧: 半圓的弧叫做劣弧。用 個點表示,如圖中 叫做劣弧等圓:能夠 的兩個圓叫做等圓等弧:能夠 的弧叫做等弧教學過程一.〖溫故·習新〗知識點回顧: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圖形的旋轉,圖形的旋轉創造了生活中的許多美!我們知道:一條線段至少旋轉_____°能和自身重合;一個等邊三角形至少旋轉_____°能和自身重合;一正方形至少旋轉_____°能和自身重合;思考:圓繞其圓心旋轉任何度數都能和自身重合嗎?圓是生活中常見的圖形,許多物體都給我們以圓的形象,比如:摩天輪、硬幣、呼啦圈、方向盤、車輪、月亮、太陽……那么,圓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確定了圓的位置,_______確定了圓的大小。設計意圖:因為“點動成線”,究其本質,圓是一條封閉的曲線,在此基礎上類比線段垂直平分線的集合定義,得出圓的集合定義,突破難點,使學生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研討·提煉〗例1.以點為圓心作圓,可以作( )A.1個 B.2個 C.3個 D.無數個練習:下列條件中,能確定圓的是( )A.以已知點為圓心 B.以1cm長為半徑C.經過已知點A,且半徑為2cm D.以點為圓心,1cm為半徑例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直徑是弦 ②弦是直徑 ③半徑是弦 ④半圓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圓⑤半徑相等的兩個半圓是等弧 ⑥長度相等的兩條弧是等弧 ⑦等弧的長度相等例3.已知:如圖,四邊形是矩形,對角線、交于點.求證:點、、、在以為圓心的圓上.變式:1.如圖,菱形中,點、、、分別為各邊的中點.求證:點、、、四點在同一個圓上.2.如圖,在⊙中,、為直徑,求證:練習:如圖,△ABC和△ABD都為直角三角形,且∠C=∠D=90゜.求證:A、B、C、D四點在同一個圓上設計意圖:要判斷幾個點是否在同一個圓上,就是判斷是否存在某一點,滿足該點到這些點的距離相等。例4.如圖,是⊙的直徑,是⊙的弦,、的延長線交于點,已知,∠OCD=40°,求的度數。例5.如圖,、為⊙的半徑,、為、上兩點,且求證: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前面對圓的概念理解,結合本題的題意運用全等三角形的證明方法得出結論。在圓中構造等腰三角形是常用數學模型。三.〖反饋·拓展〗1.判斷題(1)圓是一條封閉曲線,它上面的任何一點到某個定點的距離都等于定長。( )(2)圓的任何一條弦的兩端點,把圓分成兩條弧,所以一條弦對兩條弧。( )(3)到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在圓上。( )(4)直徑是弦,且圓內最長的弦是直徑。( )(5)半圓是弧,弧小于半圓。( )2. 選擇題:① 如圖:點A、O、D以及B、O、C分別在一條直線上。則圓中弦的條數為( )A、2 B、3 C、4 D、5②已知:⊙O的半徑為3,A為線段PO的中點。則當OP=6時,點A與⊙O的位置關系為( )點在圓內 B、點在圓上 C、點在圓外 D、不能確定3、填空:①弧分為 、 和 。②菱形四邊的中點到 的距離相等,因此菱形各邊的中點在以 為圓心,以 為半徑的圓上。4. 一個點到圓上的最小距離為4cm,最大距離為9cm,則該圓的直徑是( )A.2.5cm或6.5cm B.2.5cmC.6.5cm D.5cm或13cm5.如圖:在⊙O中,AB為弦,C、D兩點在AB上,且AC=BD,求證:OCD是等腰三角形。師生活動:對本節重點內容進行現場檢測,及時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教師巡視批改組內全部正確的一名學生,組內其余學生由這位學生批改,統計錯誤率,師生共同解答錯誤率高的題目.【每日一題】.如圖,AB是⊙O的直徑,AB=4,AC=AD, ∠CAD=30度.求點O到CD的距離OE。四.〖課堂小結·課后作業〗本節課要掌握:我們認識了圓中的哪些元素?能說一說你對它們的理解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相互補充談談自己的收獲,提出疑惑幫助解答。課后作業:.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