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涼山州2025年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試題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B 2.B 3.A 4.C 5.C 6.A 7.A 8.D 9.D 10.C 11.C 12.B二、非選擇題(共26分) 13、(4分)①讀四年級: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②被評為我們班的家庭作業優秀之星:人格尊嚴權或榮譽權。 ③圓了“軍營夢”:依法服兵役。 ④收房租:經濟社會權利或財產權 。⑤被推薦為人大代表候選人: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⑥勸阻外國游客:維護國家利益等。(回答4點即可滿分)14、(5分)①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1分)②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分)③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1分)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1分)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分)15、(6分)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③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⑤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⑥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方針。(回答3點即可滿分)(5分)①材料中的李師傅雖然闖了紅燈,但他的出發點是救人,而且提前進行了報備。(1分)②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1分)③不處罰李師傅體現了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有利于營造助人為樂、向上向善的社會風氣。(1分)④不處罰李師傅體現了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使法律更有溫情。(1分)⑤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社會才會更和諧、更美好。(1分)(6分)①善待大自然,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堅持人和自然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③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④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⑤堅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⑥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政策。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⑧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回答3點即可滿分)評分標準:主觀題部分,意思相近,表述不同,同樣給分。涼山州2025年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試題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5 ADCDD 6-10 CBDCA 11-12 AC13.(1)古巴比倫王國(2分)(2)①《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②《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③《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任答2個給4分)14.(1)①美洲(或古巴、海地)(1分),②麥哲倫(1分);新航路開辟(1分)(2)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4分)(任答其中兩點得4分)15. (1)《權利法案》(1分);君主立憲制(2分)(2)法國(1分);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平等等原則。(2分)16.(1)英國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任答其中一點均得2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工業革命或第一次工業革命。(2分)(2)工人運動在歐洲蓬勃興起;工人運動迫切需要理論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論研究的過程中深入,深入工廠第一線,關注工人的生存狀況,把革命實踐和理論相結合。(任答其中一點得2分,符合題意酌情給分);《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分)涼山州 2025 年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試題道德與法治、歷史本試卷共 8頁,滿分 100分,道德與法治 50分,歷史 50分,考試時間 90分鐘。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準考證號用 0.5 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并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2. 選擇題使用 2B 鉛筆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道德與法治(50分)第玉卷 選擇題(共 24分)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個小題所列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 2分,共 24分)1. 2024 年 9 月 10 日是我國第四十個教師節,今年的主題是:“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銀)。”A. 農業強國 B. 教育強國 C. 網絡強國 D. 交通強國2. 2024 年 10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銀)周年華誕。A. 70 周年 B. 75 周年 C. 80 周年 D. 85 周年3. 如果發現吸販毒等可疑情況,向公安機關舉報應撥打的電話號碼是(銀 )A. 110 B. 114 C. 119 D. 1204.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材料體現了(銀)①把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④我國堅持同步富裕、共享發展的原則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道路決定命運,道路引領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銀 )A. 改革開放、實現共同富裕、民主法治有機統一B. 經濟建設、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有機統一C.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D. 人民民主、民族區域自治、政治協商有機統一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1 頁(共 8 頁)6. 每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北京,共商國是。一份份議案、提案直指住房、醫療、教育等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讓人民感受到溫暖情意。部長、代表、委員與媒體、大眾零距離交流,億萬人民與盛會同頻共振。這體現了(銀 )淤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強大生命力③全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保證④全國“兩會”召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重慶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展出的“畫游千里江山——故宮沉浸藝術展”,用數字技術將北宋畫作《千里江山圖》重新呈現,讓人們以更生動的方式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啟示我們(銀)①要通過多種途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只有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才能彰顯傳統文化的價值③需要大力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④舉辦藝術展是弘揚傳統文化的根本途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2024 年 6 月 12 日,《山東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在青島市舉行。在廣泛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聽取意見和建議,科學精準作出高質量法規的制度設計,引領推動家庭教育良性發展、更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由此可見(銀)A.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中起決定性作用B. 公民行使監督權有利于國家機關改進工作,杜絕貪污腐敗C. 公民要積極、主動、理性地參與民主管理D. 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9. 2024 年 11 月 28 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國家以最高規格迎接烈士的回歸。多年前,無數中華熱血兒女為了保家衛國奔赴朝鮮戰場,他們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奮戰,用生命譜寫了壯麗的英雄篇章,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志愿軍身上體現出的這股精神是(銀 )A.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B.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C.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D.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2 頁(共 8 頁)10.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中國臺北代表團入場時,現場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每當臺灣選手奪得獎牌時,都會響起動人的歌曲《我們都是一家人》、《我愛你中國》等,有很多運動員當場感動流淚,采訪時也不斷表示我們本就是一家人。為推動兩岸交流不懈努力,作為初中生我們應該(銀 )①投筆從戎,同一切分裂祖國的行為作軍事斗爭準備②積極參加兩岸之間的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增進彼此了解③將愛國情、強國志與報國行結合起來④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和平發展增進動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 黨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下列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目標描述正確的是(銀)①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③2035 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④到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必須(銀)①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凝聚全世界人民大團結的力量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④放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第域 卷 非選擇題(共 26分)二、非選擇題(共 26分)13.材料:家庭晚餐的意義在于它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的簡單餐食,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和家庭文化的傳遞。家庭晚餐能夠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系,通過共同進餐,家庭成員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增強家庭凝聚力。高中畢業生小華的家庭晚餐上一家人也忙著分享一天的生活點滴:讀四年級的弟弟搶著說,今天我被評為班級家庭作業優秀之星,我厲害吧。小華說,我今天拿到入伍通知了,終于圓了“軍營夢”,想想就愉快!媽媽說,城南那套老房子的房租收回來了,有 1 萬元呢!對了,市人大代表候選人的名單出來了,我被推薦為候選人了哦!爸爸說,今天回家路上看到有個外國游客對路過的軍車進行拍照,我就過去勸阻了幾句,回家就晚了些。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小華一家的對話中體現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4 分)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3 頁(共 8 頁)14.材料: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節選根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由。(5 分)15. 材料:2024 年 9 月 27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斗。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強調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6 分,不少于 3 條)16. 材料:2024 年 5 月 3 日,重慶一女子抱著孩子上了一輛出租車。上車后,女子一直哭泣并催促出租車司機“麻煩開快點,到五醫院”,經詢問得知孩子因發燒一直在昏睡、抽搐,出租車司機李師傅立即撥打 110 進行了報備。隨后加快速度,闖了五個紅燈,只用了 7 分鐘就把孩子送到醫院。經搶救,小朋友脫離了危險,情況較穩定,李師傅也沒受到處罰。法律鏈接:《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第 21 條第 3 款:交通技術監控設備記錄或者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的違法行為信息中有證據證明救助危難或者緊急避險造成的,應當予以消除。如果最終還是接到了處罰通知,車主可以到交警部門進行申訴,交警部門將優先進行查證核實,第一時間予以核銷。結合材料請你運用德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說明李師傅闖紅燈卻沒受到處罰的原因。(5 分)17. 生態環境部于 2024 年 4 月發布,一季度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方面,全國重點城市 PM2.5 平均濃度為 43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6.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 83.6%,同比上升 3.5 個百分點。水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全國 3641 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優良水質比例為 89.9%,同比上升 0.8 個百分點。其中,長江、黃河等主要江河水質以及 201 個重點湖(庫)水質均持續改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 2024 年 9 月 25 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 24.02%。閱讀材料,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從國家角度提出三條讓我國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的建議。(6 分)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4 頁(共 8 頁)歷 史(50分)第玉卷 選擇題(共 24分)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小題 2分,共 24分)1.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建造了規模宏大且數量眾多的金字塔,作為“法老”的陵墓,創造了象形文字。該文明是(銀 )A援 古埃及文明 B援 古巴比倫文明 C援 古印度文明 D援 古希臘文明2. 古印度婆羅門經典《吠陀》中說,造物神梵天用嘴造出了婆羅門,用手造出了剎帝利,用腿造出了吠舍,用腳造出了首陀羅。這反映的是(銀)A. 古印度文明的鼎盛 B. 佛教的興起 C. 眾生平等的主張 D. 種姓制度3. 亞歷山大東征 ......無疑是古代歷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往來,聯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該文字材料反映亞歷山大東征(銀)A. 具有侵略性質 B. 給東方人民帶來了災難C. 加強了東西方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 D. 掠奪了東方世界無數的財富4. 他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創立了邏輯學,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也是出自于他。他就是(銀)A. 伯利克里 B. 蘇格拉底 C. 凱撒 D. 亞里士多德5. 右圖資料卡解釋的是(銀)A. 自治城市B. ①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封君與封臣 ②不但是一個經濟實體,也是一個享有特權的政治實體C. ③以農業生產為主,兼及林業、牧業、漁業等大學興起④具有司法權,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D. 西歐莊園6. 歷史事實是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銀)A援 公元前 8 世紀,希臘出現了城邦B援 8 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C援 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D援 公元前 4 世紀,亞歷山大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5 頁(共 8 頁)7. 日本歷史上曾有兩次仿效當時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制度進行的改革,實現了日本社會的進步。其中“大化改新”仿效的是(銀)A. 希臘雅典 B. 中國唐朝 C. 法蘭克王國 D. 英國8. 下表為兩位學者對同一次戰爭的性質作出的分析。據此判斷,這一戰爭應是(銀)學者甲 這場戰爭推翻了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所以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學者乙 這場戰爭的勝利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因此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A. 英國內戰 B援 美國內戰 C援 拿破侖戰爭 D援 美國獨立戰爭9. 13 世紀西歐的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地點集中勞動,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這表明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銀 )A援 莊園制度化 B援 公有化 C援 資本主義化 D援 城市化10.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打破以往文藝作品以宗教為主題的題材限制,作品直接表現世俗人物形象,反映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可見,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是(銀)A. 人文主義 B. 自由主義 C. 金錢至上 D. 神權至上11. 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銀 )選項 史實 結論A 1640 年議會重新召開 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B 薩拉托加大捷 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結束C 拿破侖加冕稱帝 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D 啟蒙運動 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12. 右圖為某歷史老師在授課時畫的示意圖,他講授的內容是(銀)A.《獨立宣言》總統B. 君主立憲制政體 (行政權)C. 1787 年美國憲法 國會 最高法院D. (立法權) (司法權)《人權宣言》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6 頁(共 8 頁)第域 卷 非選擇題(共 26分)二、非選擇題(共 26分)13. 閱讀下列材料。(6 分)《漢謨拉比法典》 《十二銅表法》 《羅馬民法大全》銀 羅馬共和國 東羅馬帝國(1)指出《漢謨拉比法典》是哪個文明古國的代表成果。(2 分)(2)根據所學,任選圖中兩個法律文獻,分別指出其歷史地位。(4 分)14. 閱讀下列材料。(7 分)材料一航海家 主要事跡達·伽馬 從葡萄牙出發,經好望角,溯非洲東海岸北上,橫渡印度洋,到達印度哥倫布 1492 年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發現 ①② 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材料二 歐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黃金、白銀,他們還將美洲、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馬鈴薯、玉米、番茄、煙草、可可、茶葉等作物運回歐洲;把歐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紡織品銷往殖民地。在美洲的殖民過程中,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整個整個的部落被消滅。罪惡的奴隸貿易又使非洲喪失 1 億左右的壯年黑人。(1)請補充表格中淤于處的名稱?(2 分)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1 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早期殖民掠奪產生了哪些影響?(4 分)15. 閱讀下列材料:(6 分)材料一 革命成功后,英國國會頒布了一個正式的文獻,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有效限制…英國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歐洲脫穎而出并順利實現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領先于它那個時代的、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政治體制。——摘自張國君著《大國是怎樣崛起的》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7 頁(共 8 頁)材料二 《人權宣言》強調,決定國家意圖的,不應是掌權者而應是國民。國民的公共意志應是立法的根本依據。……法律保護人的自由權利,不依照法律就“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每個人在守法方面也是平等的“,不擾亂法律所規定的公共秩序”。——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請回答:(1)材料一中“對國王的權利進行有效限制”的文獻指什么?(1 分)“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政治體制”指哪一體制?(2 分)(2)材料二中的文件出自于哪個國家?(1 分)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這一文獻宣告了哪些基本原則?(2 分)16. 閱讀下列材料。(7 分)材料一 1821 年,英國的工業產值超過農業,英國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19 世紀 40 年代,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1850 年英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對外貿易占世界的 21%,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張躍發《近代文明史》材料二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越來越差。19 世紀三四十年代,廣大工人為改善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進行積極斗爭,工人運動在歐洲蓬勃興起。他們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論研究的過程中深入,深入工廠第一線,關注工人的生存狀況,把革命實踐和理論相結合。(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當時發生的變化?(2 分)分析這些變化產生的最主要歷史事件是什么?(2 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原因?(2 分)根據所學回答,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1 分)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 8 頁(共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適應性考試參答.doc 適應性(道法、歷史).pdf 道德與法治適應性考試參答.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