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樂感文化”是李澤厚提出的,它是對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質(zhì)的高度概括,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一種文化模式,是對中國人詩性智慧的精審總結。《論語》在民族性格塑造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字里行間洋溢著中國“樂感文化”的詩性智慧。因此,從《論語》來看,“樂感文化”有四重內(nèi)涵。
②第一,“樂生”的生命精神。《鄉(xiāng)黨》云:“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出于本能地問人有沒有傷亡,可以看出夫子對人個體生命價值的尊重。“樂生”的生命精神也體現(xiàn)為強調(diào)自強不息、韌性奮斗。《論語》中“慎終,追遠”(《學而》)的生命關懷也是這種“樂生”的生命精神的體現(xiàn)。中國人不僅較為重視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義,而且也重視死后的哀榮,因此要“慎終追遠”。正是由于對此世間的“人倫日用”的無比眷戀與喜愛,才產(chǎn)生這種以“慎終”“追遠”為核心的生命關懷。“樂感文化”是一種立足于此世間的文化。
③第二,“樂群”的生存智慧。“樂感文化”以“一個世界”的預設為立足點,不構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獄的存在。沒有上帝天國可以依賴,只得靠個人的奮斗、靠人與人彼此之間相互扶持,為此,中國人重視儒家所強調(diào)的忠、孝、禮、義、仁,強調(diào)人際和諧。正如李澤厚所言:“人處于‘與他人共在’的‘主體間性’之中,要使這‘共在’的‘主體間性’真有意義、價值和生命,從儒學角度看,便須先由自己做起。”這就讓中國的“樂感文化”具有一種“樂群”的生存智慧。
④第三,“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樂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認為沒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賴,但我們并沒有因此而對生活悲觀失望,而是堅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wèi)靈公》),這種堅信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便體現(xiàn)為“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體現(xiàn)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體現(xiàn)為“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
⑤第四,“樂感”的人性追尋。“樂感文化”的導向是人的主體性的不斷進步與滿足,是尋求“人道”的不斷完成,是在音樂和藝術的熏陶下達到對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藝術化把握。因之,當孔子問及曾點之志時,曾子答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先進》)的“曾點氣象”。此一“樂感”的人性追尋,最終培養(yǎng)出理想型的“君子”,最終將中國“樂感文化”這一“文化-心理”結構內(nèi)在的詩性智慧完滿呈現(xiàn)出來。
⑥總之,“樂感文化”包含多重內(nèi)涵,蘊含著豐富的學術價值。“樂感文化”的研究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理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摘編自張鵬舉《從〈論語〉看“樂感文化”的四重內(nèi)涵》)
材料二:
①“憂患意識”說是徐復觀提出的,牟宗三曾予以闡釋。他們認為,中國的人文精神躁動于殷周之際,其基本動力便是憂患意識。周人從商革夏命和周革殷命的歷史嬗變中,發(fā)現(xiàn)了吉兇成敗與當事者行為有密切關系,意識到當事者在行為上應負的責任,從而形成了所謂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是一種道德意識,是人確立其主體性之始,它引起人自身的發(fā)現(xiàn)、人自身的把握以及人自身的升進,與形成耶、佛二教的恐怖意識和苦業(yè)意識絕然不同。
②其實,憂患意識在儒家思想體系中,最具特色的,恐怕不在于身居“困難的處境”時,“自己擔當起問題的責任”,而在于一種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詩云:“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點全在一個“如”字上。未臨深淵而如臨,未履薄冰而如履,這才叫憂患意識;真的臨深而履薄了,斯時需要的便不再是憂患意識,而恰恰是它的對立面——臨危不懼、履險如夷、樂以忘憂之類的理智、情感和意志了。憂患并不在憂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對立面,在安樂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樂于所樂,真正的憂患便開始了,臨近了。
③樂與憂既為一對感情,在人生中,就有各自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因此,按儒家的哲學,在人生態(tài)度上便不應揚此抑彼,畸輕畸重,只樂不憂,或是憂非樂;不會言不及義,不對憂樂進行他們的理性主義的說明與規(guī)定。
④儒家所津津樂道的,是理性的快樂。《論語》以樂開篇。學而時習之悅,有朋遠來之樂,人不知而不慍,便都是理性之樂。《孟子》有所謂君子的三樂,其“父母俱在、兄弟無故”即后來稱之為天倫之樂者,是宗法制度所規(guī)范的樂。而最要緊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樂,這種與道合一、與天地同體的超越之樂便是他們的極樂。這種樂當然也不應獨享,但又不是凡民可得與共,所以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也是一樂,為同登樂土而服務的樂。進而言之,這種得道之樂,也正就是那念念不忘的修德之憂。泰州學派人物說得好:“君子終身憂之也,是其憂也,乃所以為其樂也。”此為憂樂合一之妙。總之,“憂”與“樂”的巧妙結合,便構成了憂樂圓融的中國人文精神。
(摘編自龐樸《憂樂圓融——中國的人文精神》)
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樂生”的生命精神體現(xiàn)為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價值,強調(diào)自強不息、韌性奮斗的精神,注重“慎終追遠”的生命關懷。
B.“樂群”的生存智慧是以“一個世界”的預設為基點而強調(diào)人人“共在”的“主體間性”,既要個人奮斗,又要彼此合作。
C.“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是基于沒有上帝、天主可依賴的觀念和現(xiàn)實的困境,而堅信“人能弘道”,對生活不悲觀不失望。
D.“樂感”的人性追尋是在音樂和藝術熏陶下尋求人的主體性的進步與滿足,進而完成“人道”,最終成為理想型“君子”。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材料一論述“樂感文化”思路清晰,按照由內(nèi)心到外在、由當下而未來的順序展開。
B.材料二先追溯“憂患意識”的形成,然后著重論述儒家思想體系中憂樂圓融的關系。
C.“樂感文化”和“憂患意識”都致力于對儒家傳統(tǒng)文化進行研究,但二者內(nèi)涵不同。
D.兩則材料都注重引述文獻來佐證各自觀點,但二者對文獻的分析有粗略與細致之別。
3.下列選項,最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泰伯》)
B.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王維《酬張少府》)
C.男兒須展平生志,為國輸忠合天地。(貫休《塞上曲》)
D.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
4.請根據(jù)材料二的內(nèi)容,簡要概括“憂樂圓融”的表現(xiàn)。
5.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試圖用簡明的概念來概括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zhì),“樂感文化”和“憂患意識”便是其中頗具影響的學說。關于這兩種學說,兩則材料的觀點同中有異,請簡要說明。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辭緣緣堂——避難五記之一
豐子愷
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寇突犯我故鄉(xiāng)石門灣,我不及預防,倉猝辭緣緣堂,逃出火線,迤邐西行。如今故園已成焦土,飄泊將及兩年,在六千里外的荒山中重溫當年辭家的舊夢,不禁心緒黯然。
走了五省,才知我的故鄉(xiāng),真是一個好地方。石門灣水路四通八達,我們無需用腳走路。倘使你“走”到了城里,旁人都得驚訝,家人怕你傷筋,你自己也覺得吃力。唉!我的故鄉(xiāng)真是安樂之鄉(xiāng)!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回江南的空前浩劫,也許就是安樂的報應罷!
然而好逸惡勞,畢竟是人之常情。克服自然,正是文明的進步。憂患而不進步,未必能生;安樂而不驕惰,決不致死。所以我對于安樂的故鄉(xiāng),始終是心神向往的。
石門灣郊外沒有一塊荒地,稻麥之外,四時蔬果不絕,風味各殊。嘗到一物的滋味,可以聯(lián)想一季的風光,可以夢見往昔的情景。往年我在上海,冬天吃新蠶豆,一時故鄉(xiāng)清明賽會、掃墓、踏青之景,以及綢衫、酒旗、戲鼓之狀,憬然在目。倘然遇見絲綿,那更使我涌起鄉(xiāng)思來。因為這是我鄉(xiāng)一帶特有的產(chǎn)物。古人要五十歲才得衣帛,我們鄉(xiāng)人無論老少都穿絲綿。“人生衣食真難事”,而我鄉(xiāng)人得天獨厚,這不可以不感謝,慚愧而且惕勵!
緣緣堂就建在這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中。緣緣堂構造用中國式,一切奢侈、煩瑣的布置,一概不入。全體正直、高大、軒敞、明爽,具有深沉樸素之美。我認為這樣光明正大的環(huán)境,適合我的胸懷。
我們在緣緣堂懷抱里的日子約有五年。回想這五年間的生活,處處使我憧憬。春天,桃樹戴了滿頭的花,在門前站崗。門內(nèi)朱樓映粉墻,薔薇襯綠葉。院中秋千亭亭地立著。這幸福的光景,使我難忘。夏天,葡萄棚上的新葉,把室中人物映成綠色的統(tǒng)調(diào)。垂簾外時見參差人影,秋千架上時聞笑語,這暢適的生活也使我難忘。秋天,芭蕉的葉子高出墻外,夜來明月照高樓,房里有人挑燈夜讀,伴著秋蟲的合奏。這清幽的情況又使我難忘。冬天,炭爐上時聞普洱茶香,兒童們伴著坐到深夜,直到北斗星轉向。這安逸的滋味也使我難忘。現(xiàn)在飄泊四方,但凡我身所在的地方,只要一閉眼睛,就看見無處不是緣緣堂。
九月二十六日,是我的生辰。這時嘉興已炸得不成樣子。我家還是做壽。而賓朋的談話異乎尋常。有人從上海逃回來,他說上海無數(shù)難民無家可歸,聚立在租界緊閉的鐵柵門邊,日夜站著。租界里的同胞拿面包隔鐵柵拋去,無數(shù)餓人亂搶。有的面包落在地上的大小便中,他們自掙得去吃!我們一個本家從嘉興逃回來,他說有一次轟炸,看見一婦人躲在墻腳邊喂奶,忽然彈片飛來,恰好把那婦人的頭削去。這無頭的婦人依舊抱著嬰孩危坐著,并不倒下。我聽了他的話,想起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就講給人聽:獵人入山打獵,遠遠看見一只大熊,他連發(fā)數(shù)槍,均中要害,大熊卻危坐不動。他走近察看,大熊兩眼已閉,血水流下。但是它兩只腳抱住大石頭,危坐澗水邊。獵人再走近細看,才見大石底下的澗水中,有小熊正在飲水。大熊倘倒下了,那石頭勢必壓死她的寶貝。直待獵人掇去了她手中的石頭,她才倒下。嗚呼!坐客散去了。這便是緣緣堂最后一次聚會。
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是石門灣被宣告死刑的日子。石門灣在那一天,真可謂“朝為繁華街,夕暮成死市”。那天,我照例在畫《漫畫日本侵華史》。只聽得玻璃震響,一連數(shù)次。心知不妙,出門探問。有人說:“我們這沒有設防,決不會來炸的。”大家照舊安居樂業(yè)。
正午,一架飛機低低地飛過。石門灣沒有警報設備。以前飛機常過境,大家跑出去,站在門口,仰起了頭觀賞,如同春天看紙鳶,秋天看月亮一樣。這天大家依舊出來觀賞。誰知他們正要選擇不設防的城市轟炸,可以放心地投炸彈,可以多殺些人。飛機盤旋一周,看見毫無一個軍人,純是民眾婦孺,而且都站在門外,非常滿意。地面上無論哪一個人的生死都操在空中的劊子手手里了!忽然一陣冰雹似的聲音在附近的屋瓦上響過,墻壁擺動,桌椅跳躍,玻璃窗齊聲大叫。我們擠成一堆,默然不語,但聽見墻外奔走呼號之聲。飛機還沒離去,大有再來的可能,非預防不可。于是有人提議,鉆進桌子底下,把絲綿被覆在桌上。我在幼童時代,曾經(jīng)作此游戲。現(xiàn)在年已過半,卻效兒戲,又看見七十歲的老太太也效兒戲,這情狀實在可笑。且男女老幼共鉆桌底,大類穴居野處的禽獸生活,這行為又實在可恥。這可說是二十世紀物質(zhì)文明時代特有的盛況!
沿河家家閉戶,處處鎖門,石門灣頓成死市,不見人影。忽然一家樓上,發(fā)出一陣肺病者的咳嗽聲,全市為之反響,凄慘逼人。我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破曉起身,出門時我回首一望,這是我與緣緣堂最后的一面。
其實,在這風聲鶴唳之中,有許多人想同我們一樣地走,為環(huán)境所阻,力不從心。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盡載了石門灣及世間眾生,開到永遠太平的地方。向村人告別,我心如刀割!但臉上強自鎮(zhèn)定,叮囑他們“趕快筑防空壕,后會不遠”。不能再說下去了。
一九三九年
(有刪改)
6.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一再用“我”“我的”或“我們”描述故鄉(xiāng)或鄉(xiāng)人,樸素的用語中寄托著對故鄉(xiāng)的無限愛戀之情。
B.文章用較多篇幅描寫石門灣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緣緣堂優(yōu)雅安逸的生活,為后來遭受日寇轟炸埋下伏筆。
C.緣緣堂不僅是供人居住的現(xiàn)實家園,也是承載作者生活愿景、藝術審美、道德理想的文化與精神家園。
D.在“冰雹似的聲音”“玻璃窗齊聲大叫”的環(huán)境中大家默然不語,寫出了面對轟炸時人們驚恐的心理。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六段反復書寫“使我難忘”,既顯示出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更凸顯了漂泊在外、無家可歸的悲傷與痛苦。
B.作者寫大熊護子時,有意把“它”替換為“她”,將大熊人性化,暗含將熊的獸面人心與侵略者人面獸心對比。
C.文中的“朝為繁華街,夕暮成死市”以夸張的手法寫石門灣的變故,與“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句的手法相同。
D.文章末段中“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幾句,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異曲同工。
8.文中的豐子愷既有閑逸雅士的一面,又有愛國志士的一面,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9.魯迅說:“諷刺作者雖然大抵為被諷刺者憎恨,但他卻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諷刺,在希望他們的改善,并非要捺這一群到水底里。”請根據(jù)魯迅的觀點,結合文中畫線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節(jié)選自《孟子·滕文公下》

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shù)。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慲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于文木邪?夫柤②梨橘柚果蓏③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接擊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可伐;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節(jié)選自《莊子·人間世》
注①慲(mán):液體滲出 。②柤:同“楂”,山楂。③蓏(luǒ):瓜類植物的果實。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居天下A之廣B居C立天下D之正E位F行天下G之大道H得志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是( )
A.櫟社樹,是指被拜為土地神的櫟樹。其中,櫟為樹名,社為土地神。
B.“又惡知散木”的“惡”是疑問詞,譯為“哪里,怎么”,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的“惡”含義不同。
C.“桂可食,故可伐”的“伐”譯為砍伐,與《老子四章》中“自伐者無功”的“伐”含義相同。
D.“奈何哉其相物也”的“相”譯為“看待”,與諺語“良禽相木而棲”的“相”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櫟社樹的“無所可用”是其自身努力探尋的結果。以易沉于水拒絕成為舟船,以速朽拒絕成為棺槨,以易遭蟲蛀拒絕作為梁柱,這些都是櫟社樹長久探尋所得的種種拒絕方式。
B.孟子所提及的 “大丈夫之道”,其本質(zhì)是對內(nèi)心的仁義禮的堅守,是儒家所倡導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思想的體現(xiàn)。
C.“觀者如市”、匠石弟子慨嘆“未嘗見材如此其美”,這是對櫟社樹充分實現(xiàn)其自然性的一種大美的贊賞;“匠石不肯視,行不輟”,這是對其無功無用的不屑一顧。
D.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孫衍、張儀那樣的位高權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當權者。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于文木邪?
(2)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14.請依據(jù)文本簡要概括孟、莊二人的處世之道。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夏至后得雨
蘇 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麥干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久養(yǎng)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15.下列對這首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麥子快要干枯,禾苗快要枯槁的時候,上天降下甘霖,作者認為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會讓人走投無路。
B.如果一年中沒有春澤和夏雨,糊口的糧食真的難以為繼,作者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填飽肚子,是上天賞賜。
C.作者在失去了俸祿的十多年間,幸虧在潁川有自己的田地,雖然無力親自耕種,但獲得了不少糧食,作者頗感驕傲。
D.雖然詩歌的標題是“夏至后得雨”,但內(nèi)容更多的是寫雨澤帶給自己的恩惠及作者居住在潁川時的生活境遇、感受。
16.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學之道》中,用“,”兩句指出本末始終的道理,進而說明“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的觀點。
(2)《〈老子〉四章》中通過列舉車子、器皿和房子三個例子,總結出“有”“無”的作用和關系的句子是:“,。”
(3)《春江花月夜》中運用想象和“魚雁傳書”的典故,含蓄地表達書信不能往來,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四、語言文字運用(本大題共2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莫泊桑在《項鏈》這部家喻戶曉的作品中,用一個無比驚艷的反轉式結尾,充分證明了邏輯的力量。當伏來士杰太太告訴瑪?shù)贍柕拢楁溒鋵嵵恢滴灏俳鸱ɡ蓵r,我想說的是,讀者大可在震驚之余,回過頭去尋找作家的伏筆。因為前文的① ,早已昭示了這一反轉式結尾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品的邏輯閉環(huán),可以理解為畢飛宇所說的“(女人)一晚的虛榮=(女人)十年的辛勞”。愛慕虛榮的瑪?shù)贍柕孪蚺笥呀枇艘粭l鉆石項鏈去參加舞會,不幸將項鏈丟失,可憐的她為此付出了十年艱辛。如果故事在瑪?shù)贍柕屡c伏來士杰太太重逢之前結束,那么情節(jié)就會遵循欠債還錢的契約精神形成邏輯閉環(huán),但同時也會顯得②。有心的讀者必會察覺,莫泊桑在此之前其實已經(jīng)用伏筆為反轉做足了功課。一處是伏來士杰太太在借項鏈時的③。當瑪?shù)贍柕绿岢稣埱髸r,她脫口而出說“當然可以”。如此爽快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兩人交情夠硬,二是項鏈并不值錢。但第一個可能性從兩人十年不曾謀面的細節(jié)便可基本排除。另一處是還項鏈時的細節(jié)描寫。當伏來士杰太太“用一種不高興的神情”責怪瑪?shù)贍柕職w還太晚時,“她并沒有打開那只盒子”。在這當中,“不高興的神情”暗示了兩人友情的脆弱,而沒有檢查項鏈的細節(jié)也只有兩種解釋,其一是出于朋友之間的信任,其二是項鏈根本就不值錢。從種種跡象看,沒有人會天真地相信第一種可能。更為明顯的是,如果友誼與信任當真存在,那么伏來士杰太太就不會說出真相,因為她應該明白,說出真相遠比瑪?shù)贍柕鲁惺艿氖昶D辛更加殘忍——她用一句話摧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A.通訊員在戰(zhàn)斗時,除了送信,還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問這些沒意思的問題。
B.水生拍打著水去追趕一個在水波上滾動的東西——是一盒用精致紙盒裝著的餅干。
C.“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
D.在這些現(xiàn)實關系中,經(jīng)濟關系不管受到其他關系——政治的和意識形態(tài)的——多大影響,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的。
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0.請根據(jù)文段表述,在下面的框架圖內(nèi)填入恰當?shù)膬?nèi)容、每處不超過4個字。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不知道你是否發(fā)現(xiàn),搜索引擎中的很多搜索結果,已經(jīng)被AI(人工智能)生成的內(nèi)容占據(jù),而其中①。
想象一個場景:當你的作業(yè)或者論文面臨截止日,而你的工作進度又實在“慘不忍睹”,于是只好讓AI根據(jù)你的描述生成一段文字來“濫竽充數(shù)”,這就是“垃圾內(nèi)容”的一種。沒有營養(yǎng)的、虛假的內(nèi)容在AI的“幫助”下充斥網(wǎng)絡,要想從這些“垃圾內(nèi)容”中②,無異于大海撈針,時間成本大大增加。
這些“垃圾內(nèi)容”的產(chǎn)生都是AI的錯嗎 ③,這么回答的原因在于,AI能夠變得越來越智能,依賴人工智能訓練師通過語言模型等不斷訓練AI,訓練師通過輸入大量文字、圖片等內(nèi)容,幫助AI不斷提升自己的內(nèi)容生成能力,但也讓那些靠生產(chǎn)“垃圾內(nèi)容”牟利的垃圾信息制造者盯上了AI,AI被迫成為這些人生產(chǎn)“垃圾內(nèi)容”的“幫兇”。
AI產(chǎn)出了不少“垃圾內(nèi)容”,但源頭是人類對AI技術的濫用。因此,加大對技術使用者的監(jiān)管,實現(xiàn)人類與人工智能的良性共進,將成為AI下一階段發(fā)展所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也是AI能否長久造福人類的關鍵。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五、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玩(戲弄)人喪德,玩(迷戀)物喪志。——《尚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報怨以德——《老子》
古代先賢有很多關于待人處世的言論,雖然產(chǎn)生于兩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有些語句在新的時代下又可以辯證思考,從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闡釋。
請你從上述語句中選擇其一,準確理解其思想內(nèi)容,結合社會現(xiàn)實,寫一篇文章,向校文學社社刊“你·我·他”欄目投稿,闡述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簡析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1.答案:C
  簡析:材料一表明 “樂觀” 的生活態(tài)度基于無宗教依賴觀念,而非現(xiàn)實困境,C 選項錯誤。A 選項對 “樂生” 精神的概括符合文意;B 選項 “樂群” 智慧的描述準確;D 選項 “樂感” 追尋的闡述正確。
  2.答案:A
  簡析:材料一圍繞 “樂感文化” 四重內(nèi)涵展開,未體現(xiàn) “由內(nèi)心到外在、由當下而未來” 順序,A 選項曲解文意。B 選項材料二的論述思路正確;C 選項二者研究對象和內(nèi)涵的表述無誤;D 選項對材料引用和分析特點的總結恰當。
  3.答案:B
  簡析:B 選項體現(xiàn)消極避世態(tài)度,與 “樂感文化” 積極精神相悖。A 選項契合 “樂生” 奮斗精神;C 選項符合 “樂群” 責任擔當;D 選項體現(xiàn) “樂觀” 心態(tài),均能支撐材料一觀點。
  4.答案: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對憂樂的理性看待,不偏激;追求理性的快樂與超越的快樂;憂樂的合一。
  簡析:依據(jù)材料二,從對憂患意識的闡釋、儒家哲學態(tài)度、推崇的快樂類型及憂樂關系等方面提取關鍵信息,整合概括出 “憂樂圓融” 的表現(xiàn)。
  5.答案:同:均認可二者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特質(zhì)。異:材料一闡述 “樂感文化” 內(nèi)涵價值;材料二則探討其與 “憂患意識” 辯證關系及在人文精神中的融合。
  簡析:通過分析兩則材料主旨,明確相同點是對二者重要性的認同,不同點在于論述重點,材料一側重自身,材料二則強調(diào)二者融合。
  二、文言文閱讀
  10.答案:CFH
  簡析:“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結構相同,應在 CFH 處斷開,使句子結構清晰,表意明確。
  11.答案:C
  簡析:“桂可食,故可伐” 中 “伐” 為砍伐;“自伐者無功” 中 “伐” 為夸耀,二者含義不同,C 選項錯誤。A 選項對 “櫟社樹” 解釋正確;B 選項兩個 “惡” 字含義不同,判斷準確;D 選項兩個 “相” 字含義不同,分析無誤。
  12.答案:D
  簡析: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大丈夫應堅守仁義禮,D 選項與文意不符。A 選項對櫟社樹 “無所可用” 的理解正確;B 選項對孟子觀點的概括恰當;C 選項對文本相關情節(jié)的分析合理。
  13.答案
  (1)你在用什么東西與我相比呢?你是拿那些有用的木材來跟我比么?
  (2)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
  簡析:(1)“女” 通 “汝”,“惡” 表疑問,準確翻譯關鍵詞,使句子通順。(2)“以…… 為事”“惡”“勸” 等詞落實到位,符合文言表達習慣。
  14.答案:孟子:得志與民同行正道,不得志獨善其身。莊子:藏身無用,韜晦自全。
  簡析:從孟子和莊子的言論及相關事例中提煉關鍵語句,歸納出二人處世之道,孟子重仁義與擔當,莊子求自保于無用。
  三、古代詩歌閱讀
  15.答案:C
  簡析:“作者頗感驕傲” 錯誤,原詩表達的是慚愧之情,C 選項理解有誤。A 選項對久旱逢雨的分析正確;B 選項對上天眷顧的理解無誤;D 選項對詩歌內(nèi)容的概括恰當。
  16.答案:對久旱逢雨的喜悅;對上天眷顧的感激;無力耕種卻有收獲的慚愧;未受重用的自嘲。
  簡析:結合詩句描述的情景,如旱雨、收獲等,以及作者的感慨,分析出其中蘊含的喜悅、感激、慚愧和自嘲等情感。
  四、名篇名句默寫
  17.答案: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 故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五、語言文字運用
  18.答案:B
  簡析:文中破折號表解釋說明,B 選項與之相同。A 選項表轉折;C 選項表聲音延長;D 選項表插入,均不符合。
  19.答案:①蛛絲馬跡 ②波瀾不驚 ③不假思索
  簡析:①根據(jù)前文伏筆,填 “蛛絲馬跡” 表示細微線索;②情節(jié)提前結束會平淡,用 “波瀾不驚”;③伏來士杰太太答應爽快,用 “不假思索”,符合語境。
  20.答案:①十年未見 ②交情夠硬 ③還項鏈 ④很不高興 ⑤說出真相
  簡析:依據(jù)文本情節(jié)發(fā)展和邏輯關系,依次填入關鍵信息,使框架圖完整呈現(xiàn)《項鏈》故事的關鍵節(jié)點和邏輯線索。
  21.答案:①不乏 “垃圾內(nèi)容”(又有很多 “垃圾內(nèi)容”) ②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 (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③答案是否定的 (當然不是 / 并非如此)
  簡析:①根據(jù)后文 “垃圾內(nèi)容” 及文意,填此表示存在情況;②從 “大海撈針” 可知要填尋找信息的困難;③結合后文解釋,應填否定回答。
  22.答案:示例:加大對技術使用者的監(jiān)管力度,實現(xiàn)人類與人工智能的良性共進,將成為 AI 下一階段發(fā)展所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也是 AI 能長久造福人類的關鍵。
  簡析:原句 “監(jiān)管” 后缺賓語,“能否” 一面對兩面,修改后使句子語法正確,邏輯通順。
  六、作文
  立意分析:“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可從抵制不良誘惑、堅守品德志向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從換位思考、和諧人際關系角度;“報怨以德” 可探討寬容化解矛盾的智慧。也可辯證思考,如合理玩物、適度施與、區(qū)別對待怨恨等,結合社會現(xiàn)象深入分析,提出獨到見解。
  寫作思路:以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為例,開頭引出觀點,主體部分可先闡釋含義,再舉例說明玩人玩物的危害,接著分析現(xiàn)代社會誘惑及應對,最后總結升華,強調(diào)堅守道德志向,其他語句同理,結構清晰,論證有力。
  示例:如論述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可列舉沉迷游戲、欺詐他人等事例,分析其對個人品德和志向的侵蝕,再結合網(wǎng)絡社交、職場競爭等場景,闡述如何避免,使文章具有現(xiàn)實針對性和說服力,展現(xiàn)對古代智慧的深刻理解與運用。
(一)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男子嗎?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準則,是婦女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二)
匠石前往齊國,到曲轅,看見被人們稱為神樹的櫟樹。那棵樹大到可以遮蔽數(shù)千頭牛,測量它的樹干,足有百尺之圍,樹高出山頭,十仞高而后才長樹枝,可以用來造船的旁枝都有幾十枝。參觀它的人如同在趕集,這位匠人不去看它,竟不住腳地往前走。他的徒弟飽看一番,跑著趕上木匠說:“自從我拿著斧子跟隨您做木工,還沒有見過這么大的樹,先生為何不肯看一眼,卻向前走個不停,這是為何呢?”木匠回答說:“算了,不要再說了!那木頭是無用之物,用它做船就會沉沒,用它做成棺材就會很快地腐朽,用它做器具就很快會毀壞,做門戶它會像樹一樣流出污漿,用它做成柱子就會被蟲子蛀蝕。這是一棵不能成材的樹木,沒有一點用處,所以才有這么長的壽命。”
木匠回家之后,夢見了那棵櫟樹,櫟樹對他說:“你在用什么東西與我相比呢?你是拿那些有用的木材來跟我比么?那些楂、梨、橘、柚這一類,果實成熟之后就會被人們摘走了,而摘果子的過程又會對它們造成傷害,有些大的枝條被折斷了,而小的枝條則被扔得滿地都是。就是因為它們能結出果實才使其生命受苦,所以不能終享天年,往往半路夭折了,這是自己招來的世俗的打擊。世上的事物都是這樣。而我呢,追求這種毫無用處的狀況已經(jīng)很久了,很多次都差一點死了,到現(xiàn)在終于變得一無所用了,而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用處。假若我也或許有些用處,那還能生長得如此茂盛廣大么?況且,你跟我一樣都是物,為什么要這樣來看待物呢?你不過是快要死了的無用之人,又怎么會懂得無用之木呢?”
山上的樹木皆因材質(zhì)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燒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樹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樹漆因為可以派上用場,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太白县| 双桥区| 石城县| 长武县| 吉水县| 蒙山县| 平果县| 信宜市| 阳新县| 黄冈市| 六安市| 宁陵县| 永安市| 翼城县| 灵宝市| 永吉县| 博客| 利川市| 邯郸市| 洪江市| 陕西省| 鞍山市| 桦南县| 磐石市| 亳州市| 普陀区| 辛集市| 平泉县| 子洲县| 新丰县| 阜阳市| 轮台县| 荔波县| 崇义县| 麻阳| 土默特左旗| 海盐县| 灌阳县| 古浪县|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