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張家口市2024一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2025.1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10頁,26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相應位置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月(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Durkheim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后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在這里我想說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如的小磨擦里陶煉出來的結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里的“習”字。“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換一句話說,社會和個人在這里通了家。“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語文試題第1頁(共10頁)得講個明白:適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并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為這是規矩。西洋的商人到現在還時常說中國人的信用是天生的。類于神話的故事真多:說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還是他祖父在中國時訂的貨,一文不要地交了來,還說著許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話。一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自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在一個地方生下根,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她的兒女一般。陌生人對于嬰孩的話是無法懂的,但是在做母親的人聽來都清清楚楚,還能聽出沒有用字音表達的意思來。不但對人,他們對物也是“熟悉”的。一個老農看見螞蟻在搬家了,會忙著去田里開溝,他熟悉螞蟻搬家的意義。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在鄉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我讀《論語》時,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說著不同的話來解釋“孝”的意義時,我感覺到這鄉土社會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具體的行為,因人而異地答復了他的學生。最后甚至歸結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這說明了鄉土社會中人和人相處的基本辦法。(摘編自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本色》)材料二: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范一點說,本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范的是傳統。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禮來維持。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盡管一種生活的方法在過去是怎樣有效,如果環境一改變,誰也不能再依著老法里子去應付新的問題了。所應付的問題如果要由團體合作的時候,就得大家接受個同意的辦法,要保證大家在規定的辦法下合作應付共同問題,就得有個力量來控制各個人我了。這其實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謂“法治”。以法治和禮治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中。這里所謂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語文試題第2頁(共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